花卉花期调控技术
1. 求花期调控的原理与方法
一:花期调控的基本原理
1.光照与花期
1)光周期对花的影响:短日花卉在超过一定暗期才开花,
长日花卉在短于一定暗期才开花。所有诱导植物开花的关
键在于控制暗期。
2)光度对开花影响:花在光照条件下发,光照强促进器
官分化,但会制约器官生长发育速度,使植株矮化健
壮,促进花青素形成使花色鲜艳;光照不足会促进茎叶旺
盛生长而有碍花发育,甚至、落蕾。
2.温度与花期
1)低温与花诱导:低温促使植物开花即春化作用只是对开花期诱导作用
2)春化作用对开花影响:可分三类;种子春化.器官春化和植物体整株春化。
通常春化温度在0~17°C .3~8°C的温度范围对春化作用效果最佳
3.生长调节剂与花期
1)生长调节剂包括植物激素和合成激素。合成激素如赤霉素,萘乙酸等
2)植物花芽分化与激素水平关系密切,分化前生长素含量低,分化后含量提高
3)植物激素对开花有明显刺激作用
二、花期调控的主要方法
1、调节光照
1)光周期处理的日长时数计算:每日日长的小时数应
从日出前20min至日落后min计算
2)长日照处理(延长明期法):加补人工光照
3)短日照处理:日出之后至日落之前用黑色遮光物。通常下午5时至翌日8时为遮光时间
4)暗中断法:在自然长夜中期给予一定时间的照明。将长夜隔断,使连续的暗期短于该植物的临界暗期暗期小时数。
5)光暗颠倒处理:采用白天遮光晚上光照的方法
6)全黑暗处理:此法多用于冬季温室使用
2. 花卉花期调控的原理基本理论依据是什么
1 花芽形成与发育所需要的内部与外部条件.
2 花卉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3. 怎样对花卉进行花期调控
用人为的方法改变花卉的开花期,让其按照人们的意愿开花,称为花期调控。花期调控可使花卉集中在同一时间开放,举办花展,为节日或其他需要提供定时用花。现介绍几种花卉的花期调控技法。
牡丹 为供应春节用花,11月下旬要移入温室,5――6天后开始加温,栽植时充分灌水,以后每天喷水1次,可望春节开花。一般栽植50――60天后可开花,温度稍高时开放早些。
梅花 如春节用花,可于入冬后将盆梅移入温室阳光下,并每天在顶端适当洒水,温度保持8――10℃,待花蕾略现色后,渐增至15℃――20℃。如要“五一”节开花,则可将头年长满花芽的盆梅置于比0℃稍高的冷室中,而在翌年4月上中旬逐步移放室外。
杜鹃 盆栽杜鹃于冬季或早春移放20℃温室,约2周后,即能开花。如在早春萌动前,在3℃――4℃冷藏,夏秋时移出室外,2周后。可开花。借助于温度的调节,杜鹃盆栽四时都可开花。
菊花 菊花为短日照开花植物,可以通过控制日照长短来提前或错后花期。提前花期,在生长期间用黑布遮光处理,每日只给予8――10小时日照,则70――75天可以开花。推迟花期,在9月初开始,每夜给予3小时电灯照明,在停止光照后,即起蕾开花。间断黑夜可起到延长日照的作用。
唐菖蒲 若需唐菖蒲在早春开花,就应在12月底或1月初,将种球上盆在15℃的温室中催芽,待放叶后,再将其移入冷室地栽。
4. 园林花卉花期的控制有何意义主要有哪些技术措施
意义:
1.丰富不同季节的花卉种类。
2.能够满足特殊节日和花展布置的用花要求。
3.创造了百花齐专放的景观。属
措施:
(1) 调节温度
(2) 调节光照方法
(3) 应用繁殖栽培技术
(4)应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生长调节剂)
(5)干旱处理
(6)修枝摘心
(7)分期播种
5. 杜鹃花的花期调控技术有哪些
杜鹃花现已成为年宵花市上重要的花卉之一,特别是西洋杜鹃以其优美的花姿和鲜艳的色彩深受大众的喜爱其实,杜鹃的自然花期并不是在元旦春节期间,而是栽培者通过特殊的栽培措施对它实行了花期调控技术来满足人们的节日需求下面以西鹃为例介绍一下调控花期的技术措施
1.杜鹃的开花习性,杜鹃(西鹃)的自然花期是4~5月,花芽分化则是在头一年的夏季6~8月间进行的花芽分化完成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大约4~7℃)锻炼,之后遇到适合开花的温度条件,即能很快开花根据杜鹃花芽分化的这一内在规律,通过人工控制温度,并结合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处理可以使杜鹃的花期按照人们的意愿提前或推迟开花
2.提前开花措施,若使杜鹃的花期提前到春节开花,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温度处理要使杜鹃的花期提前至春节期间,需要把经过低温锻炼的杜鹃花提早移至室内培养一般早花品种于12月中旬由冷室移入温室,使温度逐渐升至15~20℃(注意:一定要逐渐升温,使植株对温度有一个适应过程),入温室后每天要向枝叶上喷雾在距春节前约30天左右时,将温度继续升至25~30℃,并经常向植株枝叶上喷雾,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这段时间还要特别注意气温不能过低,夜间及阴天应切实保证温度不可低于15℃,否则导致开花不及时和落蕾,而高于35℃易引起落叶及花期缩短现象通过这段时间的温度处理,可以提早解除花芽休眠,使其花蕾提前生长发育,提前开花
(2)激素处理要使杜鹃在春节前开花,就应在9月份天气转凉时,开始用100毫克/千克赤霉素作根外喷施,10~15天1次,促使花蕾发育;也可用500~100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点涂花蕾,1周1次,连续4次,同时加强水肥管理,创造高温高湿环境
3.推迟开花措施,将形成花蕾但尚未开放的植株放入2~4℃冷室,保持低温状态,每天保持3~4小时弱光,不干不浇水,可将花期延后至9~10月从冷室中取出的日期,要在预定花期前15~20天,取出后先放在阴凉避风处养护,并经常向植株上喷水,使其逐渐见阳光,这样就可按时开花
借助温度的调节技术,可使盆栽西鹃一年四季开放
6. 怎样制定花期调控技术方案
用人为的方法改变花卉的开花期,让其按照人们的意愿开花,称为花期调控。花期调控可使花卉集中在同一时间开放,举办花展,为节日或其他需要提供定时用花。现介绍几种花卉的花期调控技法。
牡丹 为供应春节用花,11月下旬要移入温室,5――6天后开始加温,栽植时充分灌水,以后每天喷水1次,可望春节开花。一般栽植50――60天后可开花,温度稍高时开放早些。
梅花 如春节用花,可于入冬后将盆梅移入温室阳光下,并每天在顶端适当洒水,温度保持8――10℃,待花蕾略现色后,渐增至15℃――20℃。如要“五一”节开花,则可将头年长满花芽的盆梅置于比0℃稍高的冷室中,而在翌年4月上中旬逐步移放室外。
杜鹃 盆栽杜鹃于冬季或早春移放20℃温室,约2周后,即能开花。如在早春萌动前,在3℃――4℃冷藏,夏秋时移出室外,2周后。可开花。借助于温度的调节,杜鹃盆栽四时都可开花。
菊花 菊花为短日照开花植物,可以通过控制日照长短来提前或错后花期。提前花期,在生长期间用黑布遮光处理,每日只给予8――10小时日照,则70――75天可以开花。推迟花期,在9月初开始,每夜给予3小时电灯照明,在停止光照后,即起蕾开花。间断黑夜可起到延长日照的作用。
唐菖蒲 若需唐菖蒲在早春开花,就应在12月底或1月初,将种球上盆在15℃的温室中催芽,待放叶后,再将其移入冷室地栽。
7. 调控木本花卉花期有哪些方法
调控球根花卉的抄花期常采用以下方法:
(1)选择品种、分期播种、控制适温、补充光照。用于调控唐菖蒲花期,可基本上做到常年开花。美人蕉选择矮型早花种,在11月中、下旬栽于温床内加温催芽,翌春定植于露地,可提前至5月初开花;若选择晚花种,可在3月上、中旬于冷床内催芽,晚霜结束后定植于露地,花期可延迟到10月底。大丽花选择适宜品种也可分期开花。
(2)孕蕾期控制温度。通过温度控制,可使已经孕蕾的球根花卉提前或推迟开花,也可使正在开花的植株延长花期。水仙、郁金香、百合等鳞茎类球根花卉均可用此法调解花期。
(3)打破球根休眠期。球根花卉具有休眠期,春植球根花卉冬季休眠;秋植球根花卉夏季休眠,因此种球的萌发,需要经过一个休眠期结束或打破的阶段。打破休眠,通常是采用低温或高温处理,也可采用激素处理。
(4)延长球根休眠期。一般利用低温、干燥和应用激素等方法,使贮藏器官休眠期延长,便可使其开花推迟。
8. 什么是花卉的花期控制
让花卉按照人们的意愿提前或延期开花,这项栽培管理工作称为花期控制,也叫催延花期。常言道,花开有时,花落有期。即在自然气候条件下,某些花卉在某个地区每年几乎总是在固定时期内开花,如在河北、河南、山东、京、津等地,玉兰、牡丹总在春季开花,睡莲、荷花在夏季开花,桂花、秋菊在秋季开花,腊梅、梅花在冬季开花。
9. 人工调控花卉的花期有哪些方法
如今的市场,在年节或者一些特殊的日子让花卉开放,能获得较好的利润。通过花期调控技术可以打破自然花期,让花卉在所希望的时间开放。
人工调控花期的手段主要有调控温度、改变光照周期等办法。
(1)调控温度:温度对植物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某一特定温度下,植物打破休眠或春化作用,开始生长或进行花芽分化。二是温度作用于植物生长速度,通过温度控制促进或抑制植物的生长,而使其开花时间发生变化。
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周期性。例如一二年生草花,其生育周期就是一生。而对于多年生植物而言,一般认为一年为一个生育周期。正常生育所必需的温度或生育适温以年为周期发生变化。植物所具备的此种性质被称为感温周期性。正是利用这种周期性,可以借温度控制进行开花时间调节。也就是说,通过人为对植物生长环境温度进行调节,赋予最适合于植物的感温周期性的条件,使其提早生长、开花,或者不赋予该条件而抑制其开花。
(2)改变光照:明期与暗期进行周期性的交替,被称为是光周期。明期长为长日,明期短为短日。植物的生长或开花受到日照长度的影响,这种性质被称为光周期性。在花期调控方面,通常会利用到植物的光周期性。
一般来说,在长日季节开花的植物就是长日照植物。在短日季节开花的植物为短日照植物。以菊花为例,菊花是短日照植物,如果希望它在春、夏季长日照季节开花,就需要进行遮光处理,缩短光照周期;若是想让其在冬季开花,则需要增加光照,抑制其花芽分化,使其进行营养生长。如果是长日照植物处理方法则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