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走花卉
A. 婚礼用花是否会有人或花店回收呢
不知道你是在哪个地区,大连这面很少回收的。除非中午举行婚礼之后,晚上这家公司版还有权鲜花布置的会场,那样你可以要求他们给你打折,但大多数婚庆公司不会让你知道这一点的,因为那样他们就可以多赚些了。
或者你可以和酒店的宴会预订沟通一下,看有没有和你们一天结婚的新人,比如你们是中午举办仪式,他们是晚上,那样就可以把你们的鲜花(花艺拱门和柱子,要与花艺公司协商,让他们晚些来撤走)直接低价卖给他们了。
楼上说的不对,花艺产品既然是我们掏钱买的,当然有权拿走了,花店有什么权利收回,而只给我们一小部分?当时是和花艺公司购买鲜花,而不是租赁,消费者有权处分自己购买的东西。
B. 圆明园的毁灭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香港回归的资料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
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以士兵失踪为借口,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走上了艰难的抗战征程;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变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让这座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建筑顷刻间变成一片焦土和瓦砾。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有多少志士任人,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撒热血,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帝国主义。
沧海桑田,风雨坎坷,伟大的祖国历尽磨难。我们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我们不甘心落后于前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行者留给我们不怕困难,开括前进的大无畏精神。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与未来,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领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
历史的书面仍在不倦地翻动,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呼吁在古老版图上回荡不息,那雄浑的声音使每颗灼热的心为之震撼。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谱写出前不负于古人,后无愧于千秋万代的历史新篇章!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一切探索救国救民的先辈们是中国的脊梁,伟大的抗战英雄是中国的脊梁,而我们,必将成为新世纪复兴中华民族的脊梁,就是因为有这么多的脊梁,中国才会有振兴的一日!
C. 四合院的学校怎么安排学生撤离
四合院,是华北地区民用中的一种组合建筑形式,是一种四四方方或者是长方形的院落。 一家一户,住在一个封闭式的院子里。目录编辑本段建筑意义四合院建筑,是我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四”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这就是四合院的基本特征。四合院建筑之雅致,结构之巧,数量之众多,当推为最。 四合院的四合院,大大小小,星罗棋布,或处于繁华街面,或处于幽静深巷之中;大则占地几亩,小则不过数丈;或独家独户,或数户、十几户合居,形成了一个符合人性心理、保持传统文化、邻里邻外关系融洽的居住环境。它形成了以家庭院落为中心,街坊邻里为干线,社区地域为平面的社会网络系统。四合院也有包在一起的意思 编辑本段建筑布局四合院建筑的布局,是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的院落为基本特征的。按其规模的大小,有最简单的一进院、二进院或沿着纵轴加多三进院、四进院或五进院。 编辑本段传统历史四合院是以正、倒座、东西厢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北方传统的统称。在中国民居中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泛,是汉族民居形式的典型。其历史已有三千多年,西周时,形式就已初具规模。山西、陕西、、河北的四合院最具代表性。在城大大小小的胡同中,坐落着许多由东、南、西、北四面屋围合起来的院落式,这就是四合院。 这种四合院,是在新中国成立前的留下来的,而且现在仍然沿用着。这种院落,一般采用出入一个院门。平时,院门一关,处于一种完全封闭状态。四合院的院门,大都采用木板大门。厚厚的木板制成的大门一端,上下都放在轴心里,左右旋转,可以关开闭合,安全、可靠。四合院中,有正,即北。这是院中的主,而且,一般四合院的走向也是坐北向南的。东西两侧,为东西厢。东西厢,一般都比较对称,建筑格式也大体相似或相同。南面建有南,与北相对应。整个四合院,大都按照中国传统的习惯,采用对称的办法建筑成。当然,在南北、东西形成的角落中,也有耳。这种耳,有的用来储存粮食,成为粮库及其它库,也有的做厨,还有一个角落,一般是西南角为厕所,而东南角,则大都是院子的大门,这种四合院子的程式,在山西的县城及其附近的农村是较为普遍的。也有一些地方的院落,大门是开在南向的。 四合院布局的四合院,经过的经验积累,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结构、材料、施工方法上,都有一套成熟的做法。 首先是大门,它是旧社会主人地位的一个表征。王府大门是最高形式,其次有广亮大门、如意门等。广亮大门只有品官的宅第方可使用。 进大门后的第一道院子,南面有一排朝北的屋,叫做倒座,通常作为宾客居住、书塾、男仆人居住或杂间。自此向前,经过二道门(或为屏门,或为垂花门)进到正院。这二道门是四合院中装饰得最华丽的一道门,也是由外院进到正院的分界门。 在正院,小巧的垂花门和它前面配置的荷花缸、盆花等,构成了一幅有趣的庭院图景。正院中,北南向是正,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正、厢和垂花门用廊连接起来,围绕成一个规整的院落,构成整个四合院的核心空间。 过了正向后,就是后院,这又是一层院落,有一排坐北朝南的较为矮小的屋,叫做后罩,多为女佣人居住,或为库、杂间。 四合院里的绿化也很讲究,各层院落中,都配置有花草树木、荷花缸、金鱼池和盆景等。 四合院的建造,大都是在封建社会的晚期,它满足了人们衣食住行的需要,满足了人们希望得到友谊、同情、理解、信任的需要。数代人的居住实践表明,住在四合院,人与人之间能产生一种凝聚力与和谐气氛,同时有一种安全稳定感和归属亲切感。这与现代永远紧闭大门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的胡同一般是东西走向的,主要以走人为主,胡同北边的四合院门一般开在院子的东南角,南边的四合院门一般开在院子的西边角。四合院是地区典型的民居形式。 一般的四合院都有二进院落,大型的有三四进院落和花院,二进院落一般是在东西厢之间建一道隔墙,外宅一般是工作人员居住的,内外宅之间一般建豪华的垂花门,垂花门内有影壁,只在有重大活动时才打开,旧时说的大户人家的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既指此门,家中的男仆一般也不得进此门。街门比较简单,街门一般建在院子的左边。大型四合院最后一排正为后罩。 老人讲究较多,如院门前不能种槐树,因以前槐树上会掉下来一种虫子,俗名吊死鬼,担心过路人说“这儿怎么这么多吊死鬼啊”,因桑树与“丧”同音,四合院边也不种桑树。人大都爱在院子中种夹竹桃。 编辑本段建筑历史四合院是传统民居形式,辽代时已初成规模,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最终成为最有特点的居住形式。 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 正规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正)、南(倒座)和东、西厢,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间总数一般是北3正2耳5间,东、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如以每间11-12平方米计算,全部约平方米。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 编辑本段建筑规模 四合院四合院虽有一定的规制,但规模大小却有不等,大致可分为大四合、中四合、小四合三种: 1、小四合院一般是北三间,一明两暗或者两明一暗,东西厢各两间,南三间。卧砖到顶,起脊瓦。可居一家三辈,祖辈居正,晚辈居厢,南用作书或客厅。院内铺砖墁甬道,连接各处门,各屋前均有台阶。大门两扇,黑漆油饰,门上有黄铜门钹一对,两侧贴有对联。 2、中四合院比小四合院宽敞,一般是北5间,3正2耳,东、西厢各3间,前有廊以避风雨。另以院墙隔为前院(外院)、后院(内院),院墙以月亮门相通。前院进深浅显,以一二间屋以作门,后院为居住,建筑讲究,层内方砖墁地,青石作阶。 3、大四合院习惯上称作“大宅门”,屋设置可为5南5北、7南7北,甚至还有9间或者11间大正,一般是四合院,即由多个四合院向纵深相连而成。院落极多,有前院、后院、东院、西院、正院、偏院、跨院、书院、围院、马、一进、二进、三进……等等。院内均有抄手游廊连接各处,占地极大。如果可供建筑的地面狭小,或者经济能力无法承受的话,四合院又可改盖为三合院,不建南。 中型和小型四合院一般是普通居民的住所,大四合则是府邸、官衙用。 四合院属砖木结构建筑,架子檩、柱、梁(柁)、槛、椽以及门窗、隔扇等等均为木制,木制架子周围则以砖砌墙。梁柱门窗及檐口椽头都要油漆彩画,虽然没有宫廷苑囿那样金碧辉煌,但也是色彩缤纷。墙习惯用磨砖、碎砖垒墙,所谓“城有三宝……烂砖头垒墙墙不倒”。屋瓦大多用青板瓦,正反互扣,檐前装滴水,或者不铺瓦,全用青灰抹顶,称“灰棚”。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占一间的,其零配件相当复杂,仅营造名称就有门楼、门洞、大门(门扇)、门框、腰枋、塞余板、走马板、门枕、连槛、门槛、门簪、大边、抹头、穿带、门心板、门钹、插关、兽面、门钉、门联等等,四合院的大门就由这些零部件组成。 大门一般是油黑大门,可加红油黑字的对联。进了大门还有垂花门、月亮门等等。垂花门是四合院内最华丽的装饰门,称“垂花”是因此门外檐用牌楼作法,作用是分隔里外院,门外是客厅、门、车马等“外宅”,门内是主要起居的卧室“内宅”。 没有垂花门则可用月亮门分隔内外宅。垂花门油漆得十分漂亮,檐口椽头椽子油成蓝绿色,望木油成红色,圆椽头油成蓝白黑相套如晕圈之宝珠图案,方椽头则是蓝底子金万字绞或菱花图案。前檐正面中心锦纹、花卉、博古等等,两边倒垂的垂莲柱头根据所雕花纹更是油漆得五彩缤纷。 四合院的雕饰图案以各种吉祥图案为主,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福寿双全”,以插月季的花瓶寓意“四季平安”,还有“子孙万代”、“岁寒三友”、“玉棠富贵”、“福禄寿喜”等等,展示了老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窗户和槛墙都嵌在上槛(无下槛)及左右抱柱中间的大框子里,上扇都可支起,下扇一般固定。冬季糊窗多用高丽纸或者玻璃纸,自内视外则明,自外视内则暗,既防止寒气内侵,又能保持室内光线充足。夏季糊窗用纱或冷布,这是京南各县用木同织出的窗纱,似布而又非布,可透风透气,解除室内暑热。冷布外面加幅纸,白天卷起,夜晚放下,因此又称“卷窗”。有的人家则采用 上支下摘的窗户。 冬季和春季风沙较多,居民多用门帘。一般人家,冬季要挂有夹板的棉门帘,春、秋要挂有夹板的夹门帘,夏季要挂有夹板的竹门帘。贫苦人家则可用稻草帘或破毡帘。门帘可吊起,上、中、下三部分装夹板的目的是为增加重量,以免得被风掀起。后来,门帘被风门所取代,但夏天仍然用竹帘,凉快透亮而实用。 四合院的顶棚都是用高梁杆作架子,外面糊纸。糊顶棚是一门技术,四合院内,由顶棚到墙壁、窗帘、窗户全部用白纸裱糊,称之“四白到底”。普通人家几年裱一次,有钱人家则是“一年四易”。 冬季非常寒冷,四合院内的居民均睡火炕,炕前一个陷入地下的煤炉,炉中生火。土炕内空,火进入炕洞,炕床便被烤热,人睡热炕上,顿觉暖融融的。烧炕用煤多产自西山,有生煤和煤末的区别,煤末与黄土摇与煤球,供烧炕或做饭使用。 编辑本段建筑室内室内取暖多用火炉,火炉以质地可分为泥、铁、铜三种,泥炉以出产的锅盔木,透热力极强,轻而易搬,富贵之家常常备有几个炉子。一般人家常用炕前炉火做饭煮菜,不另烧火灶,所谓&uot;锅台连着炉&uot;,生活起居很难分开。炉子可将火封住,因此常常是经年不熄,以备不时之需。如果熄灭,则以干柴、木炭燃之,家庭主妇每天早晨起床就将炉子提至屋外(为防煤气中毒)生火,成为一景。 四合院内生活用水的排泄多采用渗坑的形式,俗称“渗井”、“渗沟”。四合院内一般不设厕所,厕所多设于胡同之中,称“官茅”。 四合院讲究绿化,院内种树种花,确是花木扶疏,幽雅宜人。老爱种的花有丁香、海棠、榆叶梅、山桃花等等,树多是枣树、槐树。花草除栽种外,还可盆栽、水养。 盆栽花木最常见的是石榴树、夹竹桃、金桂、银桂、、栀子等等,种石榴取石榴“多子”之兆。至于阶前花圃中的草茉莉、凤仙花、牵牛花、扁豆花,更是四合院的家常美景了。 清代有句俗语形容四合院内的生活:“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胖丫头”,可以说是四合院生活比较典型的写照。 四合院一般是一户一住,但也有多户合住一座四合院的情况,多为贫困人家,称为“大杂院”。大杂院的温馨是许多老居民无法忘记的。 编辑本段建筑习俗四合院里最重要的间就是正。正就是北,也称上或主。由于祖宗牌位及堂屋设在正的中间,所以正在全宅中所处的地位最高,正的开间、进深和高度等方面在尺度上都大于其他间。正的开间一般为三间,中间一间为祖堂,东侧的次间往往住祖父母,西侧的次间住父母,而且老子正左边(东边)的次间、稍间比右边(西边)的略大,这是受“左为上”传统习俗影响的结果。[1]
D. 国庆节天安门广场上摆放的花卉,过完节会撤走,那些花(开的和凋谢的)会放到那里是扔了还是怎么样
天安门广场及其他城市大公园、道路边上的花卉点缀美化所用草花,基本上是由承包回方摆放答布展的,在发包方的要求或签订的合同上的要求撤除时间,然后承包方就会把所有的花卉植物及其骨架全部撤回(如因合同长期合作的则多数保留花架),草本花卉中的一、二年生草花一般是全部倒出堆沤,用作下一次草花生产基质(非自己生产草花的单位,就是扔掉至沟、坑等内,连盆也不倒)。
而多年生草花,则有少部分是继续养护作为母本再繁育扦插等,多数还是要倒掉!!因为整个冬季的养护成本会很高且占用面积很大,一般的商家无力承担,再说了还是新扦插繁育出来的成品质量更好一些。
但是对于摆放的多年生木本植物,如散尾葵、铁树等则是一定要收回大棚或温室的!
E. 麻山镇的经济建设
2006年以来,该镇乡村游总体收入已达200万元,从事乡村游产业的农民逾2000人,农户仅从接待游客吃饭、出售农产品这两项中就可人均增收150元。
麻山镇内有着丰富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萍麻公路、麻凤公路、319国道和挂线的全面贯通,使得沿线的圆通寺、婆婆岩、傩神古庙等自然、生态、人文、佛教资源日益凸显。该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2006年是“中国乡村旅游”主题年,生态游、短途游、农家游等休闲旅游方式日趋火暴这一契机,全力打造绿色、生态麻山,使麻山成为萍城休闲后花园。该镇制定出详细的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引进市场机制,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开发方针,积极招商引资,鼓励外来资金和社会资金参与旅游产业的开发,用市场的手段加快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2006年来,该镇相继建成了三山婆婆岩旅游风景区、都市农庄生态园、景星三友浙赣林果业休闲山庄和市医院康复中心等旅游休闲生态项目。其中三山婆婆岩旅游风景区已初具规模,沿山公路、宾馆等设施一应俱全;占地132亩、投资达3000万元的市人民医院康复中心已投入使用。该镇还积极引导农民进行特色种养,围绕乡村旅游市场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他们建立了草莓、西瓜、甜瓜、大球菌、花卉苗木种植基地和牲畜家禽养殖基地等高效农业基地近20个,面积达3000多亩。开发旅游产品是麻山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全镇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呈现了多点开花的喜人局面。民间傩面具雕刻艺人赖明德的傩面具因其形神兼备而深受游客欢迎,全家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至2007年,该镇已开发出了豆腐乳、美味辣酱、杨梅罐头等极具乡村风味的旅游产品10多种,产品销售额达到15万元。 1、农业环境、土地面积及其分布
麻山镇位于江西省萍乡市西南郊,湘东区的东部边陲;全镇共有面积96平方公里,水田面积17250亩;全镇地貌为东南高、西北低,是典型的丘陵乡镇。萍水河由北向南,流经小桥、大山、善洲、新塘、桐田而折向西;沅水河由东南蜿蜒经桃源、高车、汶泉、连山、麻山而向西北;两河呈人形汇合于该镇与湘东镇之交界处的江口;另有茶溪和横岗小河分别发源于南部和西南丛山之中,且先后在连山和麻山境内流入沅水河。全镇大部分水稻田分布在河溪两岸,深泯冷水田则分布在各处丘壑之间。
2、农业经济体制及改革
1972年,按当时市革命委员会要求,在麻山公社的基础上划井冲(包里善)大队归郊区管辖;成立龙台公社时又将龙台、庙山、杉坪划归龙台;1974年,成立源并公社时,又将源并、大丰、并田划归源并公社治下;其余剩下的就是现在这范围。而后进行队组规模调整。具体划分如下:
小桥分为小桥、善洲。1983年小桥又分为小桥、大山。
新源分为新塘、诗源。1985年诗源划归湘东镇管辖。
江源分为景星、津源、江口。1982年江口划归湘江镇管辖。
横岗分为横岗、中坪、下横。
船形分为船形、苏坊、茶溪。
三山分为三山、岭背。
高车分为高车、桃源。
麻山分为麻山、连山、汶泉,其中麻山麻田组1982年划归湘东。
农科所和桐田按原规模未动。
其时共有二十一个村级单位,至1995年又从新塘划出阳马街为仙峰村;故自1995年起该镇就有二十二个村。
1981年按上级政策,晚稻栽插后,分青苗给各户管理,产品由管理人自收;直到1982年底,家庭联产承包真正实行,1983年起分田划户,大锅饭由此告馨。
1970年至2000年粮食产量
年度 产量 年度 产量
1970年 9280吨 1986年 10162吨
1971年 9405吨 1987年 11235吨
1972年 7457吨 1988年 10401吨
1973年 8687吨 1089年 10401吨
1974年 9068吨 1990年 11488吨
1975年 9017吨 1991年
1976年 9260吨 1992年
1977年 9265吨 1993年
1978年 11260吨 1994年
1979年 11215吨 1995年
1980年 11250吨 1996年 13171吨
1981年 11719吨 1997年 31020吨
1982年 11950吨 1998年 30570吨
1983年 11771吨 1999年 30390吨
1984年 11125吨 2000年 29865吨
1985年 10165吨 1、森林资源、林地面积及其分布
该镇森林源主要以杉树、竹子、油茶为主共有林地九万七千三百七十亩,其中杉林4.5 万亩、竹子1.4万亩、油茶林1.1万亩、炭薪灌木林1.9万亩、柑桔及其他果林0.3万亩。
林地主要分布在南部的三山、岭背、高车、桃源、汶泉、茶溪、苏坊、船形和北面的新塘、仙峰、大山。
2、山林体制
1982年未在林权责任制以前,所有山林都属集体所有,自林权责任制落实后,平原村的茶山都分到了各农户,山区村也划分了责任山。
属于村级集体林场的有:新塘250亩、大山800亩、三山200亩、岭背1500亩、高车200亩、桃源300亩、汶泉200亩。
属于全民的有:煤冶林场1.4万亩(1986年从三山、高车、桃源划拨的)。五峰林场1.2万亩(1996年从船形、苏坊、茶溪、中坪、横岗划拨的)。
属于镇办林场的有:白云山林场1200亩、船形林场3240亩、红旗林场3000亩。
3、经济林情况
桐田有三个柑桔园,面积近千亩(号称千亩),由于果树老化,加上从1993年起先后被八个砖厂包围,特别是砖厂使用添加剂(氟化钙)后影响很大,开花不结果,管理不力。
新塘和大山的栗园由于品种不好,不结果而效益不好。
高车栗园由于种植分散三处,效果不明显,工作量大而疏于管理,几近荒芜。
苏坊村刘国生有栗园两百亩,由于管理精细,品种优良,长势良好,效益逐年上升。
3、境内主要林场起止情况
白云山林场,建场时间为1974年,面积1200亩,于1976年划归岭背村、三山村。
船形林场,建场时间为1976年,面积3240亩,2000年冬由五峰林场收购。
红旗林场,1976年,面积1780亩,2000年冬归入源并国营林场 。 麻山地区工业历史悠久,特别是煤矿的开采始于晚清时期到民国初年,有德国人在金万塘(即现麻山镇津源村大金坡煤矿处)开办了麻山第一个煤矿,一年后由于地下水太大,又无机械抽水设施,无法继续开采,被迫停办,德国人撤走后,当地农民便开始小规模采挖煤井了,其次是石灰石矿的开采和烧制石灰,最早的石灰厂于1914年在津源村石灰冲和景星村炉前湾同时开办,特别是景星村炉前湾已建有2座立窑,较大规模烧制石灰,满足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炉前湾便由此而得名。三处工业虽有形,但规模均不大且全部为手工生产,真正的工业兴起应始于解放后。
1、各主要厂矿的开办时间及现状
麻山煤矿创建于1958年,在全国大炼钢铁的需求下,公社将大金坡大队小井收归公社作为集体煤矿,并添置矿桶、架设井下轨道,进行大规模半机械采煤,当年产量4万吨,矿职工300余人。1993年破产倒闭,现已改建为麻山镇第一花炮厂。
麻山第一花炮厂,创建于2003年,正在创建之中。
麻山福利厂,创建于1984年,于1992年更名为“萍乡无机颜料厂”。年产值500余万元,容纳劳动力80余人,其中福利人员70%,1992年底,将该厂50万元拍卖,售给麻山李和良,李又将该厂更名为“萍乡市诚通化工材料厂”,年产值达1000万元,利税达200万元。
麻山水泥厂,创建于1958年,年产量为10000吨,产值4万元。1974年企业履行,设备改进,年产量达4.4万吨,产值增加到600多万元,2002年度,产值已达700多万元。
麻山三山水泥厂,创建于公元一九九三年,年产量为8.8万吨,产值达1000万元,容纳劳动力400余人。
麻山高车水电站,创建于公元一九七二年,水轮发电机四台,年发电480千瓦,发电量为2200000度,为缓解麻山镇工业用电起到了积极作用,容纳劳动力40余人。
麻山建筑公司,(原名麻山建筑队)创建于公元一九七三年。创利值700余万元,容纳劳动力200余人。
麻山印刷厂,创建于公元一九七二年,现已倒闭停业。(厂房归麻山建筑公司)
麻山农机厂,创建于公元一九五八年,于公元一九八二年更名为“麻山铸管厂”。于公元一九九六年,欠款还债,倒闭停业。现已改建于麻山中心小学。
麻山汽车队,创建于公元一九七0年,于公元一九九六年更名为“萍乡市诚信化工材料厂”。麻山汽车队不复存名。
麻山化工厂,创建于公元一九八四年(现归属于“萍乡诚信化工材料厂)。
麻山镇招商引资于公元二00年,创建桐田鞋厂,鞋厂老板台属人员,可容纳劳动为千余人,解决了麻山镇剩余劳动力七、八百人次,特别是妇女劳动力占80%以上,对麻山经济发展,利税收入都是一个更新图景,人民心乐意足的好势头。
2、主要工业产品及注册、发明情况
麻山主要工业产品有麻山水泥厂的“五峰”牌水泥;善洲的添加剂厂的“添加剂”。
肖启安于公元一九八七年发明了“A尔型”水泥堵漏器。并获得上级的精神和物质奖励,还颁发了荣誉证书。
麻山镇的水泥和煤炭,销路极广,直销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及其他省市,产品经常脱销,供不应求。煤灰曾直销上海、四川、浙江、福建等省市。麻山镇的腐纳直销上海、南京、北京各大城市。麻山镇的瓷泥可说是湖南专购主户。
3、境内市、区厂矿
萍乡市上官岭煤矿,坐落麻山镇津源村境内,创建于公元一九五八年,创建时名为“金万煤矿”。于公元一九七六年更名为“上官岭煤矿”。
萍乡市麻山铁厂,坐落麻山镇麻山村、连山村境内。创建于公元一九七九年倒闭停产,现在只有一个“铁厂留守处”。
萍乡市麻山铁矿,坐落在麻山镇连山村境内创建于公元一九七二年,于公元一九七九年与铁厂同时倒闭停产。
萍乡自来水厂,坐落麻山镇高车村,创建于公元一九九五年,解决了萍乡市城市居民饮水困难的大问题,同时也解决了麻山镇部分村民都能饮上自来水。
4、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麻山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查明有十五种之多,主要有煤、石灰石、瓷土、高岭土、铀、钴、瓷石、石英等,特别是石灰石更遍布全镇各村,其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1)石灰石:
津源、景星、横江、中坪、下横、麻山、连山、桐田、大山、三山、岭背。
(2)煤炭
津源、景星、麻山、新塘、大山、仙峰、三山、岭背。
(3)铁矿
连山、船形、苏坊、三山、汶泉、横岗、善洲。
(4)瓷土、高岭土、石英、瓷石
三山、岭背、善洲、船形。
(5)铀、钴
三山、岭背、善洲 。 1、古道、码头、古桥
麻山镇内现存古道有三条,且基本保存了古道原貌。
一条为麻山镇三山村、岭背村境内,从三山村枫岭组起经坪源组上婆婆岩过白云山至岭背村全长四华里,至今仍为山石阶梯路面,仅能游人徒步行走。
一条为麻山镇横岗村经芦洞水库直登五峰山的沙石山路,全长约为八华里。
一条为麻山镇汶泉江家冲上牛尾巴的古道山路,沿途径“牛尾巴”“七碗水”“过风坳”“百步符”“下牛脑”等地可直达白竺乡,旧时曾称牛头牛尾四十里。
麻山镇内古有两大码头
一座是坐落在萍水河上的桐田码头,具体位置在桐田大子庙前,现桐田大桥下游十五米处,是古时柏树下、白竺等地竹木运往湖南的必经的重要发运地,也是当地的重要水运要道。
另一座是麻山镇 政府所在地,麻山老桥下码头,此码头是麻山的重要水上交通要道,古时麻山地区的货物进出几乎全在此码头装御,上连萍老县城,下通湘江。
麻山境内现存较大型古桥有三座:
1、麻山桥
长40米,宽5.4米,为四拱麻石拱桥,建于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
2、高车桥
长34米,宽4.8 米,为三拱麻石拱桥,无栏,桥面以条石铺面。
3、善洲桥
长72米、宽6米,为六拱石拱桥,有桐油石灰筑就的三合土桥栏,1984年被立为萍乡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现代公路、现代桥梁
萍乡至麻山,原来是一条坑坑洼洼的泥稀烂路,现已建成一条宽阔的现代公路。
麻山至汶泉村通桃源村的地级公路。
麻山至桐田通往三山的现代公路。
麻山至横江通往中坪村的现代公路。
麻山至津源通往上官岭煤矿的现代公路。
麻山至船形通往龙台乡的现代公路。
麻山镇有三座现代桥梁:1、善洲村善洲古桥的上游于1976年修建修建一座善洲现代化善洲新桥。2、麻山村麻山古桥的下游于1986年修建一座现代化的麻山新桥。邓家谭在桥1995年正式通车 。 1、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该镇在沅水河上有石坝三座,其中一座在源并乡境内,两座在该镇高车境内,各自都有灌渠系统。源并渠道11.5公里,集灌溉和发电两用;高车上坝(新坝)有引水渠道2.5 公里,主要灌溉汶泉垅田和连山的部分稻田;下坝(后陂坝)引水渠长3.5公里,起着灌溉麻山村农田和二级站发电之供水作用。
镇内有水库5座。其中小(一)型两座,小(二)型二座。芦洞和三口塘两水库属小(一)型,中间由全长5公里的横岗渠道相连接,特别是通过横岗垅时还用了570米的倒洪引水管;茶冲、花背冲、平原水库都属小(二)型。另外全镇还有大小山塘368口;所有山塘、水库都养了鱼,因而在水资源的利用上都具有养鱼和灌溉两大功能。
2、水利设施情况
名称 修建时间 备注
茶冲水库 1952年 修建
花背冲水库 1958年 修建
芦洞水库 1973年9月 修建
三口塘水库 1977年 扩建
平头源水库 1977年 兴建
横岗倒洪管 1975年 兴建
横岗渠道 1974年1月 始建
源并渠道 1968年11月 始建
桐田治河 1977年8月 始建
桃源西渠 1984年 兴建
3、灌区分布及管理情况
源并渠道,灌溉面积2200亩,由水管所管理;
横江渠道,灌溉面积1500亩,苗圃兼管;
芦洞水库,灌溉面积1500亩,苗圃兼管;
花背冲水库,灌溉面积400亩,苗圃兼管;
三口塘水库,灌溉面积600亩,苗圃兼管;
平原水库,灌溉面积800亩,三山村管理;
汶泉村渠道,灌溉面积800亩,汶泉村管理;
麻山村渠道,灌溉面积1000亩,麻山村管理;
茶冲水库,灌溉面积600亩,中坪村管理;
桃源西干渠,灌溉面积500亩,桃源村管理 。
F. 绿植租赁合同怎么写
花卉绿植租赁合同范文一
承租人(以下简称甲方): 。 出租人(以下简称乙方):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就绿植花卉租赁摆放事宜签订如下合同。
第一条 绿植花卉租赁数量和价格
甲方租赁绿植花卉 盆,用于室内办公环境美化装饰,每盆租赁价格为14元/月。
第二条 租赁期限
租赁期限为一年,自 2015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第三条 租金及支付方式
甲方每季度以银行转账方式付款给付乙方绿植花卉租金,由乙方提供同等金额的有效发票。
乙方帐户信息:
帐户名: ; 开户行: ; 账 号: 。
第四条 甲方权利及义务
4.1.甲方有权对租赁绿植花卉的数量、品种、规格及质量进行监督。
4.2.甲方负责提供摆放场地,无偿提供绿植花卉养护用水。
4.3.爱护租赁的绿植花卉。因甲方原因造成盆器破损,由甲方负责赔偿。
4.4.甲方在合同范围以外需增加租赁数量的,应及时同乙方协商。
4.5.甲方如需要更换摆放位臵及品种,应及时通知乙方办理。乙方在接到通知后,应在3日内按甲方要求办理。
4.6.甲方不得将租赁的绿植花卉转租第三方。
4.7.甲方按本合同约定支付租金。
第五条 乙方权利及义务
5.1.乙方负责向甲方提供与甲方办公环境相协调的绿植花卉,并根据不同季节及时更换,保持绿植花卉应有的新鲜和美观。
5.2.乙方工作人员遵守甲方的规章制度,未经许可不得进入与租摆业务无关的区域或做与租摆无关的事项。
5.3.乙方的日常护养时间段务必服从甲方,在摆放绿植花卉及日常维护时应注意安全。因乙方养护工作人员导致甲方或第三方人身、财产受损的,乙方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5.4.乙方负责绿植花卉日常管理(浇水、施肥、修剪、清洁)工作,做到绿植花卉无病虫害、叶面无尘土、盆中无烟蒂等杂物,使绿植花卉保持常绿常青。同时保持现场清洁卫生,做到人走净场。
5.5.甲方如需增加租摆的绿植花卉,乙方应优先提供,相关事项双方另行约定。
5.6.如遇节日、庆典、会议等临时性活动,如甲方需要,乙方应按甲方要求无偿提供甲方装饰用绿植花卉。
5.7.本合同列明的乙方信息(包括代表人、银行账户信息等),应自变更时起及时通知甲方,否则,由此造成的损失由乙方自行承担,造成甲方损失的,乙方就给予赔偿。
5.8.本合同租摆期满,甲乙双方未就续订合同达成一致意见的,乙方应自租摆期满之日起10日内撤走全部绿植花卉,逾期不撤走,视乙方放弃对绿植花卉一切权益,甲方有权进行处臵。
第六条不可抗力
任何一方因不可搞力无法履行本合同义务的,可免除对另一方的赔偿责任。但遭遇不可搞力的另一方应及时通知另一方,并自不可搞力结束之日起7日内提供发生不可抗力证明。 本合同所称不可抗力,系指不可预见、不可避免并不可抗拒之事由,如火灾、爆炸、洪水、地震、台风、叛乱、暴动、政府政策等。
第七条 违约责任
7.1 乙方未按照本合同4.5条约定履行义务的,在甲方连续通知3次后,乙方拒不履行义务的,甲方有权解除本合同,乙方应支付甲方违约金,违约金为年租金的 %,甲方有权在应付租金中扣除前述违约金。
7.2 乙方有其它违反本合同约定的,或多次违反并经甲方书面催告后仍未改正的,甲方有权解除本合同。因此给甲方造成损失的,乙方应赔偿。
第六条 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
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向合同签订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 本合同一式三份,甲执两份、乙一份,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第七条 其他约定事项:
合同期满,如甲乙双方无异议,则合同可自动顺延一年。一方欲变更、解除合同,应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另一方。
第八条 本合同未作规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执行。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授权代表: 授权代表:
签订时间:
签订地点:铜陵县顺安镇。
花卉绿植租赁合同范文二
甲方: 江苏南水北调蔺家坝泵站项目部 (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 陈站 (以下简称乙方)
为了美化办公环境,陶冶情操,提高工作效率,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本着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为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保障双方的利益,特签订本合同。
一、甲方根据乙方的要求提供乙方所需要摆放的观叶植物。
二、由乙方负责观叶植物的浇水、除虫、除尘、摆放等日常管理工作。做到植物常绿,如有萎焉及时更换。
三、甲方要负责对观叶植物的保管,如遇植物失窃或故意损坏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后果,甲方要负责赔偿。赔偿金额为同等品种、同等质量的苗木的当月市场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