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花卉水浮莲

花卉水浮莲

发布时间: 2021-12-26 04:08:57

A. 水生花卉有哪些

水生花卉是指耐水湿,在水池、水盆或水边等处栽培的花卉,它们能美化内水面,装饰家庭,有的可容作绿肥和净化水质。
根据其在水中生长的状况,水生花卉可分为沉水性、漂浮性和出水性三类:
沉水性花卉的整个植物体都长在水面之下,如金鱼藻、茨藻、水韭菜都是。它们没有美丽的花朵,但其叶片往往有美观的姿态,可在透明的鱼缸里展现风采。
漂浮性花卉的叶片大都漂浮在水面,根部在水下或土中,如睡莲、王莲等,它们的花朵往往露出水面,而结果时又沉到水下。
出水性的花卉种类最多,它们的植株仅有一部分在水下,如荷花、雨久花、凤眼莲、水葱等,是装饰水景不可缺少的种类。

B. 水生花卉睡莲(子午莲、水浮莲)的培育方法是什么

1.形态特征为睡莲科宿根浮水草本植物。因种类不同,有的地下具横生的根茎,有的具块状茎。块茎呈不规整的菠萝状。叶柄肉质,长而柔软,不能挺出水面,仅叶片浮在水面上。叶圆形或心形,幼叶紫红色,出水后浓绿色,叶背暗紫色。花单生于花梗顶端,花梗似叶柄,仅花朵浮在水面上。花瓣8~15片,三角状宽披针形,有白、黄、粉红、红、浅蓝等花色品种。花谢后花萼卷缩,整个花托沿入水中结实。浆果球形,成熟后裂开将种子弹入水中;早熟的种子当年即可在水中萌芽,入冬前能形成幼小的块茎。花期很长,夏、秋两季开花不断(图54)。

2.种类和品种

(1)不耐寒类原产于非洲热带及东南亚热带地区,为常绿草本植物,地下为根状茎,花大而美丽。在我国除华南地区外,其它地区无法栽培。主要有埃及蓝睡莲、埃及白睡莲及印尼红花睡莲等。

(2)耐寒类原产于温带及亚寒带地区。为落叶宿根草本植物。常见的有我国东北原产的厚叶睡莲、墨西哥原产的黄睡莲、北美原产的香睡莲、美国原产的块茎睡莲等等。

我国北方水池中盆栽的多为块茎睡莲,主要品种有大瓣粉、大瓣白、大瓣黄、娃娃粉等。

3.习性为强阳性植物,在蔽荫处只见长叶不能开花。喜通风良好、温暖和平静的水面,水质应当清洁,否则叶片容易腐烂。水深以50~80厘米为好。要求富含腐殖质的粘土,地下茎不能在结冻的泥土中越冬。

4.繁殖方法可播种来繁殖花苗,每年秋季落叶后将池水抽干,把种子拾回,泡在水中贮藏越冬,不能干放;来年清明前后播入花盆,覆土要浅,然后把花盆浸入浅水缸中,萌芽后形成块茎,培育3年才能开花。如果繁殖量不大,应采用分割地下茎的方法来繁殖盆株。

5.栽培和养护在我国北方,常用睡莲来美化喷水池,这就需将块茎栽入花盆,连盆沉入池水中,入冬前连盆捞出,放在不结冻的冷室贮存,来年重新上盆栽种。

每年清明后10~15天,将去年冬存的块茎从原盆中脱出来,用砍刀自每个块茎的基部将它们切开,上面必须带有幼芽和新生小叶;砍开后的伤口虽然很大,但因块茎本身木质化,不会因浸水而腐烂。然后用加肥培养土栽入40厘米口径的桶状深盆中,把土填满,让顶芽和幼叶露出土面,用喷壶把水浇透,让盆土落实,立即将花盆沉入池水中,以防将幼叶晒枯。

池内摆放时盆距不得小于2米,也不要均匀摆放,叶片长成后覆盖的水面不得超过池水面积的1/3,叶片如果将池水遮满反而不美。初期池水不要太深,随着叶柄的加长生长再逐渐加大水深。如果池水深,可在栽种睡莲的花盆下面垫上倒置的花盆,把盆体抬高。池水一旦混浊,应在夜间换水,同时剪掉残败的花梗和枯叶。

C. 水浮莲是什么

水浮莲: 凤眼莲学名:Eichhornia crassipes (Mart.)

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浮水或生泥沼中。繁殖方式以无性为主,依靠匍匐枝与母株分离方式,植株数量可在5天内增加一倍。一株花序可产生300粒种子,种子沉积水下可存活5~20年。常生于水库、湖泊、池塘、沟渠、流速缓慢的河道、沼泽地和稻田中。
原产地:巴西东北部;现分布于全世界温暖地区。
中国分布现状:辽宁南部、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的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栽培,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逸生为杂草。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01年作花卉从日本引入台湾,20世纪50年代作为猪饲料推广后大量逸生,堵塞河道,影响航运、排灌和水产品养殖;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威胁本地生物多样性;吸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死亡后沉入水底,构成对水质的二次污染;覆盖水面,影响生活用水;滋生蚊蝇。
控制方法:(1)人工打捞;(2)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1995年从美国和阿根廷引进了专食性天敌昆虫Neochetina eichhorniae和N. bruchi在浙江和福建释放,取得初步控制效果;(3)用草甘膦、农达和克芜踪等除草剂在短时间内有效;(4)除草剂和天敌昆虫协调防治也取得了较好的研究进展。

D. 水生花卉凤眼莲(水葫芦、水玉兰)的培育方法是什么

1.形态特征为雨久花科常绿挺水草本植物。肉质根上生有短而细的根毛,能浅浅地扎在水下泥土中,也能漂浮在水中生长。具横生的匍匐茎,可扩大蔓延并萌生新的株丛。叶直立而挺出水面,株高30~40厘米;叶片下部膨大成气囊,在深水中可使须根脱离泥土而直立漂浮;叶片呈菱状宽卵圆形,直径约12厘米,叶脉明显下凹,有光泽。花葶单生,高约30厘米,每葶着花6~12朵;花冠堇蓝色,上部有较大的裂片,中央有蓝斑,斑中有黄点,非常美丽。蒴果卵圆形,种子无发芽力。花期7~9月(图56)。

2.习性原产于南美洲,在我国江南湖泊中能大量繁衍,常常阻塞河道。耐寒能力差,遇霜后叶片枯萎,根系和匍匐茎也怕冻,需保护越冬。喜阳光,也较耐阴,最适水温为18~23℃。自然繁衍力很强,在江南的水池中一棵凤眼莲一年可蔓延十几平方米的水面。

3.繁殖方法将匍匐茎自节间切开,带上叶丛栽在浅水泥土中或投入深水中就能生长蔓延。

4.栽培和养护风眼莲适合在浅水和静水中生长,家庭培育可栽入深桶装的水盆中。每年早春将冬存的母株取出来,带根切取母株基部滋生出来的小茅,将它们投入水盆就能自然生根并抽生新叶。栽前应在盆底垫一层粘土,让根毛扎入泥土中,这样有利于生长和开花。当株丛布满全盆后应适当巯剔。入冬前移回室内贮存,盆内不得缺水。

E. 水葫芦属于什么植物

水葫芦学名凤眼莲,也被称为水浮莲、凤眼蓝,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浮水草本植物。近日,大面积的水葫芦顺江而下,在长江流域武汉段积聚成了水葫芦带,随着水流缓缓移动,沿岸密密麻麻。

水葫芦在根与叶之间有一像葫芦状的大气泡,茎叶悬垂于水上,蘖枝匍匐于水面。花为多棱喇叭状,花色艳丽美观。叶色翠绿偏深。叶全缘,光滑有质感。须根发达,分蘖繁殖快,管理粗放,是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的良好植物。

凤眼莲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884年,它作为观赏植物被带到美国的一个园艺博览会上,当时被预言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并从此迅速开始了它的走向世界之旅。

1901年,被引入中国,同时也拥有了一个优美的中文名字“凤眼莲”。它美丽但却绝不娇贵,不但在盆栽的花钵里,在遗弃或扩散到野外时也同样长势旺盛。水葫芦的茁壮生长是引人注目的,这种南美植物的强壮生命力促成了它的再一次被推广,这一次是作为猪禽饲料。

水葫芦繁殖速度极快,能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就覆盖在整个湖面,由于其生长时会消耗大量溶解氧,使得水中的其他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水中的动物没有得到充分的空气与食物,不能够维持水中的生态平衡,几乎成了“污染”的代名词。滇池、太湖、黄浦江及武汉东湖等着名水体,均出现过水葫芦泛滥成灾的情况,耗费巨资也无法根治。

水葫芦喜欢在向阳、平静的水面,或潮湿肥沃的边坡生长。在日照时间长、温度高的条件下生长较快,受冰冻后叶茎枯黄。每年夏秋之间,江河里的水葫芦大肆泛滥,造成江面污染。在长江中下游每年8月至10月开花,花期较长。每茬花4-5天,第一茬花谢后4-5天,本株又开第二茬花,共开两至三茬。

治污作用:水葫芦的吸污能力在所有的水草中,被认为是最强的。水葫芦几乎是一个完美的水质净化者,除了一个缺点:它只负责将污染物收集起来,但是并不负责将所有污染物降解掉。毒素依然存在,只不过转移了地点。

做家具:用经过特殊加工的水葫芦编制成的各种家具及装饰品,不仅成本低于藤制和木制家具,而且不含甲醛,价格也不贵。经过处理后的水葫芦家具还能将室内多种有害气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

饲料原料:将水葫芦加工成草粉饲料饲养禽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粮食危机。

胶黏剂:武汉一生物公司利用水葫芦制成无毒的生物胶黏剂,广泛用于复合地板中。这项专利技术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功能饮料:水葫芦的花和嫩叶可以直接食用,其味道清香爽口,并有润肠通便的功效,马来西亚等地的土着居民常以水葫芦的嫩叶和花作为蔬菜。

以上便是我为大家总结的水葫芦是一种什么植物的全部内容,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大家。也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

F. 水浮莲的危害

水浮莲就是水葫芦学名叫做凤眼蓝。
水葫芦繁殖能力很强,就是因为因为太强了,覆盖在整个湖面,使得水中的其他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水中的动物没有得到充分的空气与食物。不能够维持水中的生态平衡。

水葫芦对其生活的水面采取了野蛮的封锁策略,挡住阳光,导致水下植物得不到足够光照而死亡,破坏水下动物的食物链,导致水生动物死亡。同时,任何大小船只也别想在水葫芦的领地里来去自由。不仅如此,水葫芦还有富集重金属的能力,水葫芦死后腐烂体沉入水底形成重金属高含量层,直接杀伤底栖生物。正可谓三位一体式的灭绝战术!

由于繁殖迅速,又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和天敌(虽然有多种野生、家养动物以其茎叶为食,但取食量较小,与其庞大的生长量相比毫无影响),在我国南方江河湖泊中发展迅速,成为我国淡水水体中主要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水葫芦主要在中国南方分布;由于北方河流有冻结期,水葫芦无法在自然状态下生存。但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和它的自然选择进化,其危害区有向北拓展的趋势。

G. 水生花卉的花卉分类

⒈挺水型水生花卉(包括湿生于沼生)
植株高大,花色艳丽,绝大多数有茎、叶之分;根或地下茎扎入泥中生长发育,上部植株挺出水面。
如:荷花、黄花鸢尾、千屈菜、菖蒲、香蒲、慈姑、梭鱼草、再力花(水竹芋)等。
⒉浮叶型水生花卉
根状茎发达,花大,色艳,无明显的地上茎或茎细弱不能直立,而它们的体内通常储藏有大量的气体,使叶片或植株漂浮于水面。
如:睡莲、王莲、萍蓬草、芡实、荇菜等。 ⒊漂浮型水生花卉
根不生于泥中,植株漂浮于水面之上,随水流、风浪四处漂泊。如:大薸、凤眼莲、槐叶萍、水鳖、水罂粟等。
⒋沉水型水生花卉
根茎生于泥中,整个植株沉入水体之中,通气组织发达。
如:黑藻、金鱼藻、狐尾藻、苦草、菹草之类。 水生花卉的根、茎、叶中多有相互贯穿的通气组织,以利于在水生环境下满足植株对氧的需要。一般是缓慢流动的水体有利生长;但少数种类则需生长在流速较大的溪涧或泉水边,如豆瓣菜、苦草等。除某些沼生植物可在潮湿地生长外,大多要求水深相对稳定的水体条件。水底要求富含有机质的粘质土壤。通常还可分为以下5类:
沼生类 生于水深一般在 0.5厘米以内的沼泽等浅水地带。如天南星科的菖蒲(Acorus calamus)具地下横生的根状茎和直立的剑形叶;初夏开黄色花,常丛植池沼滩边,或与荷花、睡莲配置观赏,全株还可作香料或入药。莎草科的旱伞草 (Cyperus alternifolius)叶秀丽潇洒,宜盆栽,或入盆后置池中岩石之上供观赏。鸢尾科的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春夏开黄花,宜临水或在溪流石隙间种植。千屈菜科的千屈菜(水柳,Lythrum salicaria)夏秋开紫色花,宜水边或于花境配植,也可盆栽。十字花科的豆瓣菜(西洋菜、水蔊菜,Nasturtium officinale)夏季开白色小花,可作蔬菜用,并为良好的园林水畔植物。
挺水类
茎叶挺伸于水面之上,一般可适应深 1米以内的水体。除莲等外,还有香蒲科的宽叶香蒲(水烛,Typha latifolia),植株高1.5~2.5米,叶呈条形,花细小,肉穗花序可作切花,蒲绒和蒲叶可作工业原料等。
浮水类 叶片浮于水面或略高出水面,可生于浅水至2~3米深的水中。如睡莲科的芡(芡实、鸡头米,Eury-ale ferox)全株具刺,叶丛生,浮于水面;夏季开紫花,花托形如鸡头。睡莲科的睡莲(Nymphaea tetragona)花叶俱美,花单生白色,浮于水面;叶马蹄形,具长柄;用以布置庭园时多盆栽后放置水中,点缀池塘水景;其根有净化污水的作用。同属植物白睡莲(N.alba)、黄睡莲(N.mexicana)、香睡莲(N.odorata)等也可供观赏。
沉水类
茎叶全部沉于水中,能适应较深水体,如金鱼藻(松藻)、苦草、水蕹等。
漂浮类
根通常不生于泥土内而伸展于水中,植株浮于水面或随水流、风浪飘动。如浮萍、水浮莲(大薸)、水葫芦(凤眼莲)等。

H. 请问水里的一种俗称“水葫芦”植物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凤眼莲

学名:Eichhornia crassipes (Mart.) Solms

科属:雨久花科、 凤眼莲属

别名:水浮莲、水葫芦

多年生宿根浮水草本植物。因它浮于水面生长,又叫水浮莲。又因其在根与叶之间有一像葫芦状的大气泡又称水葫芦。凤眼莲茎叶悬垂于水上,蘖枝匍匐于水面。花为多棱喇叭状,花色艳丽美观。叶色翠绿偏深。叶全缘,光滑有质感。须根发达,分蘖繁殖快,管理粗放,是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的良好植物。

形态特征:

凤眼莲因每叶有泡囊承担叶花的重量悬浮于水面生长,其根须发达,靠毛根吸收养分,主根(肉根)分蘖下一代。叶单生,叶片基本为荷叶状,叶顶端微凹,圆形略扁;秆(茎)灰色,泡囊稍带点红色,嫩根为白色,老根偏黑色;花为浅蓝色,呈多棱喇叭,花瓣上生有黄色斑点,看上去像凤眼,也像孔雀羽翎尾端的花点,非常耀眼、靓丽。

生态习性:

凤眼莲喜欢在向阳、平静的水面,或潮湿肥沃的边坡生长。在日照时间长、温度高的条件下生长较快,受冰冻后叶茎枯黄。每年4月底5月初在历年的老根上发芽,至年底霜冻后休眠。在水质符合、气温适当、通风较好的条件下株高可长到50cm,一般可长到20cm~30cm,如漂浮到沼泽地的边坡,潮湿的岸边株高只有10cm~20cm。凤眼莲萌蘖非常快,母株仲春发芽后长到6~8片叶就开始萌发下代新苗。先是小苗长出两片叶,紧接着长出主根(肉根),随着叶片增多,主根增长,伸到不影响母株的水面生长。生长较壮的母株一次可分蘖4~5株新苗,因此繁殖非常快。凤眼莲在长江中下游每年8月至10月开花,花期较长。每茬花4~5天,第一茬花谢后4~5天,本株又开第二茬花,共开两至三茬。生长良好的大秆花穗有花苞15~18朵,最少的有三朵以上。开花时平均温度25℃,漂泊在沼泽边坡,潮湿岸边生长的极易开花,比水中浮生的多开一至两年。每穗约5~10朵花。

栽培:

批量栽培可利用房前屋后潮湿的零散地或空闲的沼泽地,在6、7月间,将健壮的、株高偏低的种苗进行移栽,要预留出50%的空地以利栽后分蘖繁殖。 移栽后适当管理,保持土层湿润,加强光照,确保通风。如果想花期延长,可进行塑料棚保温,中午通风一、二小时。在花芽形成后可移栽到小盆。用偏酸性土或营养液培养。摘除老叶,留4~5片嫩叶及花穗,既能延长花期,又可移至案头等地观赏。

病虫害防治:

在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下,很少发生病害。气温偏低、通风不畅等也会发生菜青虫类的害虫啃食嫩叶,少量可捕捉,普遍的可用乐果乳剂进行杀灭。

管理:

凤眼莲喜生长在浅水而土质肥沃的池塘里,水深以30厘米左右为宜。我国各省多采用母株防寒越冬,春季放养于池塘中。高温季节,繁殖迅速。其各种栽培管理同其他水生花卉。

[用 途]

凤眼莲可栽植于浅水池或进行盆栽、缸养,观花观叶总相宜。同时还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

1901年,凤眼莲被作为观赏植物引入中国,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被作为猪饲料推广,之后,凤眼莲在中国一发不可收拾。

凤眼莲主要在中国南方分布,由于北方河流有冻结期,凤眼莲无法在然状态下生存。

[缺 点]

凤眼莲对其生活的水面采取了野蛮的封锁策略,挡住阳光,导致水下植物得不到足够光照而死亡,破坏水下动物的食物链,导致水生动物死亡。同时,任何大小船只也别想在水葫芦的领地里来去自由。不仅如此,凤眼莲还有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凤眼莲死后腐烂体沉入水底形成重金属高含量层,直接杀伤底栖生物。正可谓三位一体式的灭绝战术!

I. 水浮莲的学名是什么

水浮莲的学名是凤眼莲。

凤眼莲,(拉丁文名:Eichhornia crassipes)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于雨久花科、凤眼蓝属的一种漂浮性水生植物。亦被称为凤眼蓝、浮水莲花、水葫芦、布袋莲。凤眼莲曾一度被很多国家引进,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亦被列入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之一。

【形态特征】

浮水草本,高30-60厘米。须根发达,棕黑色,长达30厘米。茎极短,具长匍匐枝,匍匐枝淡绿色或带紫色,与母株分离后长成新植物。

叶在基部丛生,莲座状排列,一般5-10片;叶片圆形,宽卵形或宽菱形,长4.5-14.5厘米,宽5-14厘米,顶端钝圆或微尖,基部宽楔形或在幼时为浅心形,全缘,具弧形脉,表面深绿色,光亮,质地厚实,两边微向上卷,顶部略向下翻卷;叶柄长短不等,中部膨大成囊状或纺锤形,内有许多多边形柱状细胞组成的气室,维管束散布其间,黄绿色至绿色,光滑;叶柄基部有鞘状苞片,长8-11厘米,黄绿色,薄而半透明;

花葶从叶柄基部的鞘状苞片腋内伸出,长34-46厘米,多棱;穗状花序长17-20厘米,通常具9-12朵花;花被裂片6枚,花瓣状,卵形、长圆形或倒卵形,紫蓝色,花冠略两侧对称,直径4-6厘米,上方1枚裂片较大,长约3.5厘米,宽约2.4厘米,三色即四周淡紫红色,中间蓝色,在蓝色的中央有1黄色圆斑,其余各片长约3厘米,宽1.5-1.8厘米,下方1枚裂片较狭,宽1.2-1.5厘米,花被片基部合生成筒,外面近基部有腺毛;雄蕊6枚,贴生于花被筒上,3长3短,长的从花被筒喉部伸出,长1.6-2厘米,短的生于近喉部,长3-5毫米;花丝上有腺毛,长约0.5毫米,3(2-4)细胞,顶端膨大;花药箭形,基着,蓝灰色,2室,纵裂;花粉粒长卵圆形,黄色;子房上位,长梨形,长6毫米,3室,中轴胎座,胚珠多数;花柱1,长约2厘米,伸出花被筒的部分有腺毛;柱头上密生腺毛。蒴果卵形。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J. 水浮莲跟凤眼莲、水葫芦是不是一回事

水浮莲跟凤眼莲、水葫芦是一回事.
凤眼莲,(拉丁文名:Eichhornia crassipes)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于雨久花科、凤眼蓝属的一种漂浮性水生植物。亦被称为凤眼蓝、浮水莲花、水葫芦、布袋莲。凤眼莲曾一度被很多国家引进,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亦被列入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之一。
凤眼莲茎叶悬垂于水上,蘖枝匍匐于水面。花为多棱喇叭状,花色艳丽美观。叶色翠绿偏深。叶全缘,光滑有质感。须根发达,分蘖繁殖快,管理粗放,是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的良好植物。在生长适宜区,常由于过度繁殖,阻塞水道,影响交通。
喜欢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应性也很强,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
凤眼蓝对氮、磷、钾、钙等多种元机元素有较强的富集作用,其中对大量元素钾的富集作用尤为突出。在现有凤眼莲资源化利用方式中,较为简易而普遍的是用其堆制有机肥及生产沼气,也可直接利用其干粉或将燃烧后的灰分作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使用。由于凤眼莲含有较高的粗蛋白、粗纤维及粗脂肪,可用作饲料。
凤眼蓝的花语和象征代表意义:此情不渝。对感情、对生活的追求至死不渝。
全草为家畜、家禽饲料;嫩叶及叶柄可作蔬菜。全株也可供药用,有清凉解毒、除湿祛风热以及外敷热疮等功效。本种还是监测环境污染的良好植物,它可监测水中是否有砷存在,还可净化水中汞、镉、铅等有害物质。
凤眼蓝繁殖快速,易浮游扩散,能够迅速掩盖水体,导致水体透光性差;因此在自然水域中,凤眼蓝通过与其他水生(浮水与沉水)植物、藻类竞争矿物质营养、阳光等资源,从而抑制其它水生生物与藻类生物的生长。此外,凤眼蓝的爆发以及其腐烂阶段同时会大量地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水下动物比如鱼类活动繁殖空间将会减少,甚至会鱼类大量死亡。相类似于改变了水体中原来固有得食物链,从而减少此水域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影响人类生活
凤眼蓝得大量爆发式生长,常常会覆盖所在水体,阻塞河道、航道,妨碍水上交通运输。其次凤眼蓝能够吸收大量得有害重金属等物质,死后将会腐烂沉入水底,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破坏自然水质,严重时甚至可能影响居民饮用水质量。
控制方法:(1)人工打捞;(2)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1995年从美国和阿根廷引进了专食性天敌昆虫Neochetina eichhorniae和N. bruchi在浙江和福建释放,取得初步控制效果;(3)用草甘膦、农达和克芜踪等除草剂在短时间内有效;(4)除草剂和天敌昆虫协调防治也取得了较好的研究进展。

热点内容
现代风格盆栽 发布:2025-08-11 04:19:01 浏览:264
仙人山花语 发布:2025-08-11 04:13:57 浏览:192
枣仁煎百合 发布:2025-08-11 04:13:16 浏览:113
兰州插花课 发布:2025-08-11 04:08:55 浏览:114
斗南花卉市场晚上 发布:2025-08-11 04:07:00 浏览:960
七夕体验服 发布:2025-08-11 03:56:58 浏览:898
盆里养荷花 发布:2025-08-11 03:56:18 浏览:88
一朵桃花几天 发布:2025-08-11 03:40:07 浏览:513
画花卉的画家 发布:2025-08-11 03:40:07 浏览:729
荷叶荷花简 发布:2025-08-11 03:24:24 浏览: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