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缺钾表现
Ⅰ 植物缺钾会出现哪些症状
钾:作物缺钾在我国南方酸性土壤、砂土以及某些施用氮肥较多的高产地区易于出现。
缺钾的主要特征,通常是老叶或叶缘发黄进而变褐,焦枯似灼烧状。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或斑块,随着缺钾程度加剧,整个叶片成为红棕色甚至干枯状,坏死脱落。根系受损最为明显,短而少,易早衰,严重时腐烂。
由于钾在作物体内流动性很强,从成熟叶片和茎中流向幼嫩组织再分配利用。因此,早期作物缺钾不易发现,而到作物生长发育的中、后期才表现出来。
Ⅱ 花卉缺钾的土壤要怎样诊断
花卉缺钾土壤化学诊断:花卉土壤一般以土壤速效钾含量多寡作为诊断指标。通专常以1mol/LNH4OAc提取测定。
据研究,石楠对钾的属需求低,适宜的土壤速效性钾含量只有10~20mg/kg土,而菊花、月季则需钾较高,土壤速效性钾含量以100~150mg/kg土为宜。
Ⅲ 植物缺氮,缺磷,缺钾各表现出的现象是怎样的
一、缺氮
缺少氮肥的植物表现为植株矮小,叶色发黄。
氮肥能够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当氮素充足时,植物可合成较多的蛋白质,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增长,因此植物叶面积增长快,能有更多的叶面积用来进行光合作用。
二、缺磷
作物缺磷时,表现为生长迟缓、产量降低。缺少磷肥的作物叶片呈深绿色或蓝绿色,成熟延迟,叶柄尤其在叶脉两旁可能产生花青素而呈红色或紫色之条纹,同时叶柄、叶片上会发生坏疽斑点。
氮磷过量也会引起贪青晚熟、结实率下降。磷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还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三、缺钾
缺少钾肥的作物表现为在老叶出现杂色或黄色斑点的病征,接着在叶缘出现坏死。
植物最常见的缺钾症状是沿叶缘的灼伤状,首先从下部的老叶片开始,逐步向上部叶片扩展,并且有斑点产生。缺钾植物生长缓慢,根系发育差。茎杆脆弱,常出现倒伏。种子和果实小且干皱。植株对病害的抗性低。具有明显的抗伏倒性,可以增加果实类、蔬菜类作物口感。
(3)花卉缺钾表现扩展阅读
氮、麟、钾对作物重要作用
一、氮肥
氮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养分,它是每个活细胞的组成部分。植物需要大量氮。氮素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是含氮化合物。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使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把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有机物(葡萄糖)和氧气,是借助于叶绿素的作用。葡萄糖是植物体内合成各种有机物的原料,而叶绿素则是植物叶子制造“粮食”的工厂。氮也是植物体内维生素和能量系统的组成部分。
氮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当氮素充足时,植物可合成较多的蛋白质,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增长,因此植物叶面积增长快,能有更多的叶面积用来进行光合作用。
二、磷肥
磷是植物体内核酸、蛋白质和酶。等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磷在植物体内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能量储存和传递、细胞分裂、细胞增大和其他一些过程。磷能促进早期根系的形成和生长,提高植物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能力,有助于植物耐过冬天的严寒。
磷能提高许多水果、蔬菜和粮食作物的品质。磷有助于增强一些植物的抗病性,抗旱和抗寒能力。
常用的磷肥有磷矿粉、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过磷酸钙等含磷物质。
三、钾肥
钾是植物的主要营养元素,我国土地最缺少的便是钾肥。钾与氮、磷不同,它不是植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成分。迄今为止,尚未在植物体内发现含钾的有机化合物。钾呈离子状态溶于植物汁液之中,其主要功能与植物的新陈代谢有关。
钾在植物代谢活跃的器官和组织中分布量较高,具有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钾能够促进光合作用,能明显地提高植物对氮的吸收和利用,并很快转化为蛋白质。
Ⅳ 设计一个实验观测某种新型花卉缺钾的症状
可以做这个~~
Ⅳ 花缺钾会怎样
缺钾症状:叶片主侧脉变黄,叶面出现黄色斑点或枯斑,易倒伏
Ⅵ 植物缺钾症状有哪些
禾本科植物缺钾症状最初是老叶叶尖及叶缘发黄,以后黄化部位逐渐向内伸展专,同时变褐、焦枯,呈“灼属烧”状。叶片出现褐斑,病变部位与正常部位界线清楚。尤其是供氮充足时,健康部分绿色深浓,病变部分赤褐枯焦,反差明显。严重时叶肉坏死脱落,根系少而短,活力低,早衰。
钾在细胞内可作为60多种酶的活化剂,在碳水化合物代谢、呼吸作用及蛋白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钾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与糖类的合成也有关;钾离子是构成细胞渗透势的重要成分,对气孔开放有直接作用,还能使原生质胶体膨胀,提高植物抗旱性。
(6)花卉缺钾表现扩展阅读
苹果树缺钾症状
【诊断要点】:注意有症状的叶位,如果是中部叶和下部叶可能是缺钾。如果是同样症状出现在上部叶,可能是缺钙。缺钾枯焦边缘与绿色部分清晰,不枯焦部分仍能正常生长。而根腐病引起叶边枯焦,病健部间有明显的红褐色晕带。叶斑病引起叶缘枯焦,病部呈灰色可见黑色小粒点,且易起皮。
易发生条件在细砂土、酸性土以及有机质少的土壤,易缺钾。轻度缺钾土壤多施氮肥,易缺钾。砂质土施石灰多,易缺钾。日照不足,土壤过湿也可表现缺钾症。
Ⅶ 花卉缺钾要怎样防治
花卉缺钾防治:发现花卉缺钾症状时应及时施用钾肥,一般每公顷施钾肥150~300kg。由于钾在土壤中易淋失,所以钾肥应分次施用,做到基肥和追肥相结合。
Ⅷ 怎样才能知道花卉缺素症是哪种症状
花卉生长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如果缺少某种营养元素,植株会表现出一定的生长异常现象,称为缺素症。花卉患病后,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严重的会导致生长衰弱,落叶。衰弱的植株也容易被各种病虫害侵入。正确把握花卉缺素症的症状,有利于进行合理的施肥管理。(1)缺氮。氮是合成蛋白质和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缺氮会使植株矮小,叶片瘦而薄且易脱落,叶色变成黄色或淡绿色,其颜色变化起于老叶,然后逐渐扩展到新叶,同时花芽发育也会受到影响,致使花小而色浅。(2)缺磷。磷是植物细胞形成原生质和细胞核的重要物质。缺磷会使植物生长受到抑制,植株矮小,茎短而细,叶片小于正常叶,叶色变成深绿色且灰暗无光泽,叶柄紫色或红色,最后叶片枯死脱落,但脱落的叶不发黄,这是与缺氮症的区别。(3)缺钾。钾对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转移和积累有促进作用,它能使植株生长得更健壮。植物缺钾时体内代谢易失调,光合作用显著减弱,导致叶色失绿,老叶的尖端和边缘变黄直至枯死,严重时会使大部分叶片枯黄。(4)缺镁。镁是构成叶绿素的重要物质,植物缺镁时同样会引起黄化病,缺镁时植物常常是从下部叶片开始褪绿黄化,然后逐步向上部叶片蔓延,开始时主脉间的叶肉明显失绿,但叶脉仍保持正常绿色,随着病情的发展,叶片逐渐枯死脱落。(5)缺铁。铁是植物细胞合成叶绿素所必需的元素,它对植物的正常发育必不可少。当植物吸收不到足够的铁时,往往引起植株的黄化病。植株枝条上部的新叶和嫩叶最先受害,然后发展至基部的老叶,轻微缺铁时叶肉变成淡绿色,叶脉仍保持绿色,叶片一般不枯萎。缺铁严重时叶片全部变成黄白色,并逐渐枯萎脱落,根系也变成白色。我国北方的土壤往往偏碱,这使得土壤中的铁元素很难被植物所吸收和利用,因而往往导致植株发生黄化病。
Ⅸ 花卉缺钾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1.土壤有效钾不足:土壤有效钾多少与土壤类型有关。当花卉生长介质是红内黄壤、砂性容土时,常会发生缺钾症。
2.施肥不平衡:除有机肥和钾肥用量少时造成的缺钾外,大量偏施氮肥、钙肥和镁肥,因拮抗作用也会诱发花卉缺钾。
3.土壤水分:土壤过干或过湿会影响花卉的根系生长,从而影响根系对钾的吸收。
Ⅹ 钾对花卉的生长有哪些作用
钾是花卉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花卉体内的含钾量占干重的0.3%~10%。钾主要起辅酶和活化剂作用,其主要生理功能是:(1)促进花卉的多种代谢:钾能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光合作用强度;钾素能加速花卉水分和光合产物的运转,促使种子、块茎和果实中的积累增加;钾是花卉体内60多种酶的活化剂,可促进体内多种代谢活动。钾素供应充足,酶的活性增强,有利于养分的运转转化和有机物质的合成。
(2)钾能提高花卉的抗性:钾素供应充足时,碳水化合物合成作用强,纤维素、木质素含量高,从而增强花卉的抗旱力、抗寒力和抗病、抗倒伏等能力。
(3)钾能提高花卉品质:钾在蛋白质形成的某些过程中起活化剂的作用,促使蛋白质增加,可使花卉籽粒饱满,粒重提高。它还可以使块茎形状变好,促使早熟,使其成熟趋于一致,并能增强其抗腐烂程度,延长贮藏期。此外还能促使根系发达。
缺钾时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增强,植株生长较柔弱,抗病力降低,易倒伏。钾在花卉体内可以转移,因此缺钾和缺氮一样,表现的症状首先在下部的老叶上出现,随着缺钾程度的加深,逐渐向顶端发展。不同种类的花卉缺钾表现的症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