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宋代花卉网

宋代花卉网

发布时间: 2021-12-22 03:10:28

Ⅰ 宋代花卉铜镜现在市场上值多少钱

西湖主《苦乐参半》:看仙家分身有术,看人间兼美无方。人生百年,苦乐参半,恰似这洞庭风晚,一半儿骄阳灿灿,一半儿烟雨茫茫……

Ⅱ 院体画在宋代花鸟画上的贡献!急~

宋代院体花鸟画主要以理性为本,极其重视写生,给绘画赋予了实用功能和社会功能。“理”学与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对院体花鸟画的发展具有升华的意义,提高了审美情趣。宋代花鸟画在初期如黄居寀、徐崇嗣、崔白、赵昌、文同、赵佶等作品中,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宋代的缜密、细致、工整、写实特征。崔白“疏阔”而不愿受制于宫廷的洒脱气质,潜在的文人情调,与李公麟,文同等文人画家的艺术交流,以及“文人画”在此时大力勃兴对“院体画”产生的不容忽视的影响,决定了他虽然作为宫廷花鸟画家,画面的风格却更倾向于文人画风。宋代是花鸟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此期间花鸟画的风格不断演变,众多画家推波助澜,崔白正是其中的一位。崔白作为北宋中期宫廷画家的代表,在整个宋代宫廷绘画发展史中可谓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前承“黄氏富贵,徐熙野逸”的画风,后启宋徽宗时期的“宣和体”,他的出现打破了当时黄家画法占主流地位的局面,把院体花鸟画推向了新的高度.

Ⅲ 宋代花鸟画有什么成就

两宋是古代花鸟画空前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精密不苟的工笔花鸟攀上新的高峰,水墨写意也开始发展,两宋文人画家也都有不同的贡献。宋人不仅花鸟形象达到精微传神,而且从中表现对生活的热情与理想,把自然属性与道德品格相联系,创作出大量不同风格的作品。是我国古代花鸟画,尤其是工笔花鸟画最为繁荣的时期。

Ⅳ 北宋时期有哪些著名的花鸟画家

赵昌,用功勤勉,据说每天早晨都对着雨露中的花卉当场临摹。作品摒弃浓艳,虽然与黄体同为工笔设色,但布局疏朗,色彩清新,意境恬淡幽远。

易元吉,本来在花鸟画方面已经颇具成就,后来见到赵昌的作品,感到难以超越,于是另辟蹊径,改画獐猿。为了画好獐猿,曾深入老林,实地观察写生,得其天性野逸之致;又在居家处开辟了池塘,养了许多水鸟以作写生之用。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取得了更高的成就,并被召入宫廷作画。遗憾的是,他的画艺引起画院中那些墨守成规的画家的妒忌,竟下毒手把他害死了。

崔白,曾在宫廷画院任职,以其杰出的画艺大变画院旧习,从根本上扭转了因循守旧的作风,重新确立了写生在花鸟画创作中的地位。他的画法,强调笔墨的表现力,赋彩则相对简淡,造景写物,不拘泥于琐碎的小玩意。他的作品笔墨豪纵恣肆,气魄奔放。所传《寒雀图》(卷)、《双喜图》(轴)等,多画野外景物,工笔与写意掺杂并重,格调疏朗俊秀,与“黄家富贵”实在是大相径庭。

在宋代的花鸟画坛,还有一位特殊的画家,那就是宋徽宗赵佶。徽宗皇帝在政治上昏庸无能,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个天才。赵佶从小喜爱书画,即位当皇帝以后,利用权力,提倡宫廷画院,网罗并培养优秀的绘画人才。宣和画院中,一时人才辈出,一直影响到南宋的画院。

Ⅳ 北宋代表性花鸟画家

一、注重写生的赵昌、易元吉
赵昌,是活动于北宋前期的院外画家。赵昌擅画花果,兼工草虫,多作折枝花。他初学滕昌枯,并善于从所观察的对象中寻找表现技巧,其画“俱得形似”,自成一家,自号“写生赵昌”。据说他常常清晨朝露未干时,就在园中仔细观察研究花草形态,并直接调色描绘,由此看出他是一位追求写实和注重色彩表现的画家。北宋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认为他画的折枝花卉,其姿态多取法前人的定式,不够生动,但设色却极为精妙;而苏东坡认为:“赵昌花传神”,并写诗赞道:“何须夸落墨(徐熙),独赏江南工。”将他与徐熙相比;还有些人则认为赵昌的画是“黄家”的傅色和徐熙的用笔相结合,画风接近于徐嗣崇。上述评论虽属各家之言,却反映出赵昌在宋代画坛的影响。

易元吉,是活动于北宋仁宗、英宗时期的院外画家。易元吉擅写獐猿,兼工花鸟蜂蝉。据《图画见闻志》记载,易元吉最初专工花果,由于看到赵昌的花鸟画,十分叹服,自感难以逾越,从此立志改画前人未曾涉及的獐猿,并以此驰名。他常到深山丛岭中去观察獐猿的习性,还在自己居舍的后面,挖凿池沼,布置乱石花木、竹丛芦苇,蓄养禽鸟山兽,穴窗观察,以求画笔之妙。易元吉能做到如此潜心研究对象,其师法自然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米芾在《画史》中对易元吉的评价甚高,认为他是“徐熙后一人而已”。由于易元吉在绘画上不同于媚俗的独特成就,故晚年终于被召至宫中作画,在画《百猿图》过程中染疾而亡(米芾认为是被宫中画家嫉妒毒死的)。
易元吉的画至今没有流传下来,根据旧题易元吉的作品分析,他的画风较接近于徐熙一派。具体画法为勾染结合,以墨为主,设色淡雅。特别是线条的运用,往往根据表现对象的不同笔法也不同,如画獐猿时精细飘逸,画树叶时宛转圆润,画枝干时顿挫遒劲,十分耐人寻味(见旧题易元吉作《蛛网攫猿图》,纨扇,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二、超出陈规、开创新风的崔白
崔白,字子西,濠梁(今安徽风阳)人,生卒不详。崔白活动于宋神宗熙宁、元丰时期,他不仅擅画花竹翎毛,而且在“佛道鬼神,山林人兽”等方面也“无不精绝”。神宗熙宁初年,当崔白还是院外画家时,他就因善于写生,并以画鹅及败荷凫雁而出名。此时神宗赵顼初闻他的绘画才能,故命他与画院的另外三位画家为垂拱殿画竹鹤屏风各一扇,崔白画的屏风非常出众,因此神宗恩补崔白为画院艺学,可崔白性格疏逸放任,不愿在画院中受拘束,因此他竭力推辞,于是神宗出于“异恩”,恩许崔白可免去听从其它官员差遣,只听从圣命御召的特权,(见《图画见闻志》卷四《纪艺下》)至神宗元丰时期崔白已成为画院待诏。关于崔白的画法画风史料中记述甚少,《图画见闻志》中称他的花鸟画“体制清赡”;(宣和画谱)则认为:自宋朝建立以来,画院的鉴定者,必以黄筌父子的画法做为标准,自崔白、吴元瑜的出现,这种格局开始转变。由此可知,崔白以自己独特新颖的画风画法,使画院中延袭了近百年的只有“黄家”一派的格局成为历史。在崔白之后,以从事新体花鸟画而闻名的花鸟画家还有崔悫(崔白弟)和吴元瑜。
崔自传世的作品有《寒雀图》、《双喜图》和《竹鸥图》三幅,其中《寒雀图》是风格特点最为鲜明的一幅。

三、皇帝画家赵佶
赵佶(公元1082-1135年),即北宋徽宗。他是中国历史上昏庸无能的帝王,但在诗词书画方面却具有非同寻常的才艺。他年轻时就爱好书画艺术,他在即位后曾自叹道:“朕万几余暇,别无他好,惟好画耳。”在他即位前为端王时,就向当时在其王府任职的吴元瑜学画,其画法还受到王诜、赵令穰的影响。赵佶花鸟、山水、人物无所不能,尤以花鸟成就最高。

Ⅵ 在宋代文化中,人们对花的各种妙用都有哪些呢

宋代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独特的一席之地,以其文人审美品位的独具匠心而颇具佳话。宋代社会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发展壮大,他们也自觉追求艺术文化的发展,由此推动了平民阶层艺术修养的提升。

花是古代社会优雅生活的象征,宋代文人雅士围绕着"花"进行了各类优雅、日常的行为活动和文化交流,极大促进了宋代艺术审美的提升。在中国传统艺术史上,花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审美对象,因此在中国传统的文学、绘画史上颇为常见,也展现着各类风貌,体现着历朝历代的审美风趣。


宋代花卉品种的多样性以及饮食烹饪手法的南北融合,使得花卉作为食物进入宋代世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花卉作为食物虽然吃起来相对较为清淡,但是却饶有生活情趣,这也进一步促使宋代花作为一种文化与宋代世人之间产生关系。同时宋代世人注重养生保健,花与健康功效之间的联系也在宋代得到了极大发展。

结语:

宋人爱种花、簪花、赏花、食花、赠花,通过宋代世人这些与"花"相关的活动,我们在观察宋代世人日常生活富有情趣的同时,也可以看到宋代文化的多样性和自由开放性。宋代"花"文化,也因为其独特性和极致性,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独具特色。

宋代文人凭借着"花"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而世人也通过花传递着感情理想,丰富着自己的精神生活。在"花"作为流行物品之下,他们充分发挥"花"的作用,深入提升自身的审美观念。通过"花卉",使得宋代世人的生活更加异彩纷呈,也在中国艺术史和文化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山家清供》《善赏花吟》

Ⅶ 在古代,宋代文化中,花的各种妙用都有哪些呢

宋代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独特的一席之地,以其文人审美品位的独具匠心而颇具佳话。宋代社会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发展壮大,他们也自觉追求艺术文化的发展,由此推动了平民阶层艺术修养的提升。

花是古代社会优雅生活的象征,宋代文人雅士围绕着"花"进行了各类优雅、日常的行为活动和文化交流,极大促进了宋代艺术审美的提升。在中国传统艺术史上,花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审美对象,因此在中国传统的文学、绘画史上颇为常见,也展现着各类风貌,体现着历朝历代的审美风趣。


宋代花卉品种的多样性以及饮食烹饪手法的南北融合,使得花卉作为食物进入宋代世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花卉作为食物虽然吃起来相对较为清淡,但是却饶有生活情趣,这也进一步促使宋代花作为一种文化与宋代世人之间产生关系。同时宋代世人注重养生保健,花与健康功效之间的联系也在宋代得到了极大发展。

宋人爱种花、簪花、赏花、食花、赠花,通过宋代世人这些与"花"相关的活动,我们在观察宋代世人日常生活富有情趣的同时,也可以看到宋代文化的多样性和自由开放性。宋代"花"文化,也因为其独特性和极致性,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独具特色。

宋代文人凭借着"花"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而世人也通过花传递着感情理想,丰富着自己的精神生活。在"花"作为流行物品之下,他们充分发挥"花"的作用,深入提升自身的审美观念。通过"花卉",使得宋代世人的生活更加异彩纷呈,也在中国艺术史和文化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Ⅷ 宋代盛行花鸟画的原因

LZ您好.

大致原因有三

  1. 社会生产力发展,为花鸟画的"模特"诞生,提供了温床.宋朝引入稻谷,农业生产对比唐朝出现了倍数的进步,这就是说,农业生产除开满足自身温饱需要,还有了结余.于是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这一前提下,花,鸟,奇石,盆栽等花鸟画的"模特"出现,就有了物质基础.

  2. 花鸟画尤其是小品构图,符合流行的文化美学.宋朝虽是武人夺取的政权,然而在赵二篡位开始,政局彻底倒向了重文抑武,(甚至动员文官和宦官担任武职出去带兵).不过重点是自后周灭佛,融合了道教,佛教的儒教,开始延伸发展出了"修养身心","崇尚自然"的内涵,这使得画家开始追求花鸟这样的对象.后期发展出的理学又为"以小观大".追求精细之风的花鸟小品提供了哲学基础.

  3. 统治阶级的审美情趣又为花鸟画推波助澜.宋代画家,初期来自于南唐,后蜀,画风秉承恢宏大气的风格,但渐渐就变成小品画性质.在这转变过程中,宋朝皇帝从支持到欣赏,到痴迷,最后来了个亲自投身绘画事业的宋徽宗,彻底引领了绘画艺术发展方向.

Ⅸ 六朝人喜爱()唐代人喜爱()而()是宋代人最喜爱的花卉的代表

六朝时成为南北朝,那时候人们喜欢菊花。唐代人爱牡丹
宋代周敦颐爱莲。

Ⅹ 宋朝的首都有大的花店吗叫什么名字老板是谁

当时,北宋首都东京汴梁的鲜花销售卖主要是商贩沿街流动售卖,卖花人以马版头竹篮盛装权时令鲜花,以一种特别的声音吆喝兜售。

“是月(三月)季春,万花烂漫。牡丹、芍药、棣棠、木香,种种上市,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排,歌叫之声,清奇可听。”【《东京梦华录注》卷七】

————

南宋首都杭州有固定地点的市场,称“花卉行”、“花朵市”、“官巷花市”、“城西花团”,其中官巷花市最大,不仅花木品种齐全,且还出售花朵工艺品,“所取奇异飞鸾凤,七宝珠翠、首饰花朵。”“所聚花朵、冠梳、钗环、领抹,极其工巧,古所无也。”中有“齐家、归家花朵铺”——这是当时的名店。

————————

我传一个论文《宋代花卉的商品性消费》,可以找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热点内容
茶叶种盆栽 发布:2025-08-15 05:22:12 浏览:405
六安野生樱花 发布:2025-08-15 05:13:54 浏览:455
521校园情人节 发布:2025-08-15 05:05:54 浏览:89
七夕送男友什么花好 发布:2025-08-15 05:04:36 浏览:664
百合炒鸡蛋的做法 发布:2025-08-15 04:48:09 浏览:235
七夕一个人过视频 发布:2025-08-15 04:46:39 浏览:982
香味茶花图片 发布:2025-08-15 04:42:50 浏览:830
主角的花语 发布:2025-08-15 04:29:51 浏览:28
七夕vbs 发布:2025-08-15 04:27:22 浏览:530
简单花卉绘画 发布:2025-08-15 04:26:46 浏览: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