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钻心虫
㈠ 菊花几月停止开花
要看是什么种类了
菊花
【别名】寿客、金英、黄华等
【学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
【科属】菊科菊属
【生态习性】菊属30余种,我国原产的有17种。菊花适应性强,喜凉爽,较耐寒,生长适温18~21摄氏度,最高32摄氏度,最低10摄氏度,地下根茎耐低温极限为-10摄氏度。花期最低夜温17摄氏度,开花中后期可降至13~15
摄氏度。喜充足阳光,也稍耐阴。较耐旱,忌积涝,喜地势稍高、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在微酸至微碱性土中皆能生长,而以pH6.2~6.7最好。秋菊为短日性植物,在每天14.5h的长日照下进行营养生长,每天12h以上的黑暗与10摄氏度的夜温适于花芽发育。但夏菊能在夏季长日照下进行花芽分化和开花。菊花为多年生草本花卉。
【栽培管理】菊花可用种子繁殖和营养繁殖。种子发芽适温25摄氏度,2~4月播种,可当年开花,此法仅用于育种。营养繁殖包括扦插、分株、嫁接、压条及组织培养等,生产中以扦插法为主,此法又分根蘖插、嫩枝插、单芽插及带蕾插等。根蘖插,自根茎抽生的分蘖常称“脚芽”,在秋冬间切取离植株较远的茁壮根蘖。按株距3~4cm,行距4~5cm扦插,保持7~8摄氏度,春暖后移于室外。嫩枝插,2~8月间剪取嫩梢插于苗床中,在18~21摄氏度温度下,20~30天生根后即可上盆。单芽插,从枝条上剪取带腋芽的1叶扦插,仅用于珍稀品种的繁殖。带蕾插,用带蕾的侧枝或主枝扦插,用于珍稀品种繁殖,或培养案头菊。嫁接用黄蒿或青蒿作砧木,常用于悬崖菊、塔菊及大立菊的赔养。分株在3月间进行。
1.花坛小菊栽培用小菊或地被菊为深秋花坛,可以选取早花而花期长的品种,在5~6月扦插成活后选排水良好土地作畦,以30cmX30cm株行距种植。经多次摘心养成丛株,于8~9月之间定头、现蕾后定植。
2.盆菊栽培我国盆菊主要用于国庆节,多采用早菊品种或对秋菊品种进行遮光栽培。国际上盆栽菊花主要供应母亲节,栽培盆菊的全过程都在温室内进行。温室每半个月全面消毒一次,扦插苗生根后经常用肥水灌溉。经摘心,换大盆,使其 达到所需要的分枝数,用矮壮素控制植株高度,并进行短日照处理,可调节开花时间。
3.切花菊栽培 菊花在世界切花生产中占有重要地应。要求花型整齐,花径7~12cm,花色鲜艳,花朵半开,无病虫,叶浓绿,茎直,高80cm以上,水养期长。切花栽培与秋菊常规栽培相似,株距12~13cm,行距约15cm,每平方米达50株,需设网扶持植株。采收时离地画10cm剪下,去掉下部1/3的叶片,10~12支一束包装运销。一些国家为了保证切花菊质量,在温至内生产,肥料的种类、比例、施用时间都严格根据计划执行,极大程度上满足了菊花的生长需要,能够充分表现品种的特性。
4.促成和抑制栽培 在长日照季节,用35~50cm高的植株,于每日17时至次层7时遮光,或日出前至9~10时遮光,每日日照10h,至花蕾现色时停止遮光,可提前开花,称促成栽培。于短日照季节,每天加光至14.5h,以控制花芽分化,延迟开花时间,称控制裁培。
5.非常规栽馅 包括(1)标本菊栽培;(2)悬崖菊栽培;(3)大立菊栽培;(4)塔菊(十样锦)栽培;(5)案头菊栽培等。
菊花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黑斑病、白粉病、褐锈病、黑锈病、棍腐病等,为防治这些病害应注意通风和防止土壤过湿,及时清除和销毁病株、病叶,盆土宜用福尔马林液消毒;生长期用波尔多液,68%可湿性代森锌500倍溶液,或50%可湿性托布津粉剂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O~800倍液喷施。虫害有蚜虫、红蜘蛛、尺蠖、菊虎、蛴螬、潜叶蛾幼虫、蚱蜢及蜗牛、小地老虎、菊花钻心虫、绿盲椿象等,可通过加强栽培管理、人工捕捉以及喷约进行防治。
雏菊
【别名】延命菊、春菊
【学名】Bellis perennis
【科属】菊科雏菊属
【生态习性】雏菊原产欧洲至西亚,现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喜冷凉、湿润和阳光充足,较耐寒,地表温度不低于3~4摄氏度条件下可露地越冬,但重瓣大花品种的耐寒力较差。对土壤
要求不严,不耐水湿。为当年生草本花卉,常作二年生栽培。
【栽培管理】播种、分株和扦插繁殖均可。种子发芽适温22~28摄氏度。华北地区8月下旬至9月上旬露地播种,播后5~10天出苗,于10月下旬移入阳畦越冬。翌年4月下旬定植,株行距12cmX15cm。生长季节给予充足肥水,则开花茂盛,花期也可延长。雏菊须根发达,开花后可分根繁殖,栽于花盆,置冷凉处越夏,初冬移入温室,加强肥水管理,冬季或翌春可再次开花。夏季炎热天气往往生长不良,甚至枯死。
金盏菊
【别名】长生菊
【学名】Calenla officinalis
【科属】菊科金盏菊属
【生态习性】原产欧洲南部加那利群岛至伊朗一带地中海沿岸。性较耐寒,我国长江以南可露地越冬,黄河以北需入冷床或行地面覆盖越
冬。不择土壤,但以疏松肥沃土壤生长旺盛。喜照光充足。能自播繁衍。为一二年生花卉。【栽培管理】播种法繁殖,我国华北地区于9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下旬假植于阳畦,加盖蒲席越冬,4月下旬定植,5月上旬开花。春季播种,初夏开花。凉爽处栽培能安全越冬,9、10月间再次开花。注意花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大丽花
【别名】天竺牡丹、西番莲、大丽菊、大理菊、地瓜花
【学名】Dahlia pinnata
【科属】菊科大丽花属
【生态习性】原产墨西哥高原地带,不耐寒,在酷暑下生长不良,生长适温为10~30摄氏度。喜光但不宜过强。不耐干旱,且怕涝。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当年
生草本花卉。
【栽培管理】繁殖以分株、扦插为主,播种适于矮生花坛品种及培育新品种。分株,于春季发芽将块根分割,每株块根带根茎芽1~2个,植于木槽或花盆内。扦插,早春将块根置于木槽中,棍冠露出土表,放在温床上催芽,侍芽长到6~7cm时,留基部一对叶,截取插穗扦插,其叶腋处可再萌生新芽。如此重复扦插,一墩块根可繁殖幼苗50~100株,温度15~22摄氏度,15~20天生根。播种,于春季在露地或温床条播,也可温室盆播,适温12~30摄氏度。当盆播幼苗长至4~5cm时,需分苗到花槽或花盆中。播种能迅速获得大批实生苗,但性状易发生变异。待苗高8~10cm时栽入口径10cm的花盆,一盆3株,苗高12~15cm时分盆。每盆一株。 20~30天后,换16cm盆,并加施肥料。待根系长满盆时即可露地定植。盆栽需换33~40cm的花盆。夏季高温时,叶面每天喷水1~2次。当幼苗叶色淡绿时,追肥1~2次。盆栽以腐殖土为基质。
露地栽培:栽植密度因品种而异,每平方米1~3株。需立支架。现蕾后不宜而过多氮肥,否则茎、叶徒长,影响开花。盆栽:选用矮生品种的,控制株高在35~60cm之间,花径可达25~35cm。块根贮藏:将块根干早霜后挖出,留至16cm左右,晾晒后,藏于背阴处,温度保持3~5摄氏度。
主要病害有根腐病,防治方法是加强田间管理,切除早期癌肿,用甲醇:冰醋酸:碘片=4:2:1的混合液涂于癌面及周围。白粉病,病株喷施800~1000倍液的托布津或乙磷铝,7~10天一次。叶斑病,交替喷洒0.5波美度石硫合剂与波尔多液,发病期隔10天喷一次800倍液退菌特或多菌灵液。主要虫害有红蜘蛛、蚜虫、食心虫等,应及时防治。
翠菊
【别名】江西腊、蓝菊、七月菊
【学名】Callistephus chinensis
【科属】菊科翠菊属
【生态习性】翠菊原产我国,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云南和四川等省,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现世界各国已广泛栽培。喜光照充足、温暖湿润环境,耐寒性不强,越冬最低温度2~3摄氏度,高温下延迟开花或开
花不良。对土壤要来不严,喜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分期播种,5~10月份均有花开放,单株花期约10天。为一二年生草本花卉。
【栽培管理】播种法繁殖。因品种和应用要求不同,矮型品种,2、3月在温室播种,5、6月开花;4、5月露地播种,6、7月开花;7月上中旬播种,10月1日前后开花;8月上中旬播种,幼苗在冷床越冬,翌年5月1日前后开花。中型品种,通常5、6月播种,8、9月开花;3月播种,冷床越冬,翌年5~6月开花。高型品种,夏季播种,秋天开花。10~20摄氏度的条件下,4天可发芽。两枚真叶时分苗,晚霜过后定植露地。应施足基肥,并经常追肥,注意浅耕保墒。北方秋播小苗植于冷床越冬。华东地区10月下旬播种,用稻草覆盖即可露地越冬。矮型品种现蕾后应控制浇水,以形成低矮株型,使开花繁茂。常见病虫害有:锈病,可用12O~16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或250~300倍敌锈钠液防治。立枯病,可用100倍福尔马林进行土壤消毒。红蜘蛛,可喷施1500倍乐果防治。
荷兰菊
【别名】纽约紫菀、柳叶菊
【学名】Aster novi-belgii
【科属】菊科紫菀属
【生态习性】原产北美,现广泛栽培于北半球温带地区。耐严寒,也较耐旱。适应性强,喜阳光充足及通风良好的环境和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多年生草本花卉。
【栽培管理】原始类型用播种法繁殖,3月下旬至4月中旬露地播种,发芽适温为15~18摄
氏度,播后14天出苗。栽培品种用扦插或分株法繁殖。秋季,剪去植株地上部分,移至阴畦或塑料大棚过冬,待基部蘖芽长约10cm,具8片叶时取下扦插于地温22~24摄氏度的苗床上,分株繁殖春、秋季均可。北方地区分株时间应在土壤上冻前一个半月。生长前期(5、6月份)应适当修剪,7、8月整形摘心,欲使10月1日开花。应在9月5日前后进行最后一次摘心。荷兰菊易罹白粉病与褐斑病,应及早用等量式波尔多液、100O倍百菌清液或托布津液防治。
向日葵
【别名】葵花、转日莲
【学名】Helianthus annus
【科属】菊科向日葵属
【生态习性】原产北美。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主要产区为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喜温暖,要求阳光充足,耐旱,耐瘠薄,盐碱地也能生长。为一年生草本植物。
【栽培管理】播种繁殖。早春露地直播,在4~5摄氏度下可发芽,7天后出生。幼苗生长迅速,应及时间苗。株行距一般40~60cm,管理粗放,易于栽培。
一枝黄花
【别名】加拿大一枝黄花
【学名】Solidago canadensis
【科属】菊科一枝黄花属
【生态习性】原产北美东北部。喜阳光充足和凉爽高燥的环境。较耐寒、耐旱,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中性壤土为宜。为当年生草本花卉。
【栽培管理】分株及播种繁殖。分株春、秋季均可,每 3 年分株一次,分株时每个新株应
有3个以上的芽。3~4月播种。地栽、盆栽均可。实生苗翌年开花。栽培管理极为粗放。露地栽培2~3年需重栽一次。
孔雀草
【别名】红黄草、藤菊、小万寿菊
【学名】Tagetes patula
【科属】菊科万寿菊属
【生态习性】原产墨西哥。喜阳光充足,但在半阴处也能生长开花;喜温暖。但能耐早霜;
耐旱力强,忌多湿。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移植,生长迅速,栽培容易,病虫害较少。为一年生草本花卉。
【栽培管理】用播种或扦插繁殖。3~4月播种于苗床,种子发芽适温为20摄氏度左右。幼苗生长迅速,应及时间苗。真叶2~3片移植,5月下旬定植露地,一般60~70天开花。也可直播,播后一般50~60天开花。5~6月扦插,约15天生根,20天可出圃,30天后开花。后期易倒伏,且枝叶枯老,若及时摘除残花,疏去过密茎叶,施追肥一次,可再次开花。炎夏容易发生红蜘蛛,可喷1000倍三氯杀螨醇防治。
百日草
【别名】步步高、节节高、对叶梅、五色梅
【学名】Zinna elegans
【科属】菊科百日草属
【生态习性】原产北美、墨西哥及南美等地,世界各地有栽赔。喜温暖,不耐寒。宜阳光充
足,在长日照条件下舌状花增多。耐干旱、耐瘠薄,忌连作,对土壤要求不严。为一年生草本花卉。
【栽培管理】播种法繁殖。发芽适温20~25摄氏度,7~10天出苗,播种后70天左右开花。真叶2~3片时移苗,真叶4~5片摘心促分枝,幼苗经2~3次移植后即可定植。移植后14天可施追肥,并及时中耕。切花品种可于4月上旬直播,真叶1~2片时间苗,真叶4~5片时摘心,每株保留4~5个分枝,及时施肥、浇水、中耕、除草等,6月中旬可切取花枝。
瓜叶菊
【别名】干日莲。甩时琶
【学名】Senecio hybris
【科属】菊科瓜叶菊属
【生态习性】瓜叶菊喜冷凉气候,忌酪暑,帕严寒。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生育适温10~15摄氏度,小苗能经受1摄氏度左右的低
温。不须强烈的直射光,以略有遮荫处和明亮的散射光为宜。
【栽培管理】以播种法繁殖。6~9月播种,20~25摄氏度的条件下,10~20天出苗。小苗定植于口径15cm的小盆中,定植后15~20天追施稀薄肥料1次,直至第一朵花开放,停止施肥。如需延迟花期,可将植株置于冷床,至用花的前40~45天翻盆移入温室,加温养护。如需花朵同时开放,需要进行整形。瓜叶菊为重要的冬季花卉,适于室内和阳台种植。
㈡ 高效氯氰菊酯和杀虫双能杀死水稻钻心虫吗
可以。但是近几年由于使用过多,钻心虫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建议换氯虫苯甲酰胺或者甲维盐+虫螨蜻。
拓展链接
高效氯氟氰菊酯小网络
其他名称三氟氯氰菊酯、功夫菊酯。
特点
有强烈的触杀、胃毒作用,也有驱避作用,杀虫谱广,对螨类兼有抑制作用,对鳞翅目幼虫及同翅目、直翅目、半翅目等害虫均有很好的防效,适用于防治花卉、草坪、观赏植物上大多数害虫,对蜜蜂、家蚕、鱼类及水生生物有剧毒。
制剂
2.5%乳油、2.5%微乳剂、2.5%水乳剂、10%可湿性粉剂、12.5%悬浮剂。
使用技术
钻食性害虫如水稻钻心虫、纵卷叶螟虫、棉铃虫等,在卵盛孵期,幼虫未钻进作物前用2.5%乳油1500~2000倍液对水喷雾防治,药液均匀喷洒到作物受虫为害部分。果树害虫防治桃小食心虫,用2.5%乳油2000~4000倍液;防治金纹细蛾,在成虫盛发期或卵孵化盛期用药,用2.5%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地下害虫如蛴螬、蝼蛄、金针虫和地老虎,小麦种子12.5%悬浮剂80~160毫升拌种,拌种时先将所需药液用水混匀,再将种子倒入搅拌均匀,使药剂均匀包在种子上,堆闷2~4小时即可播种,可防治地下害虫。注意事项此药对螨仅为抑制作用,不能作为杀螨剂专用于防治害螨,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高效氯氰菊酯
其他名称戊酸氰醚酯。
特点
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广泛用于防治农业害虫和卫生害虫,对鳞翅目、半翅目、双翅目、同翅目、鞘翅目等害虫均有良好的防效。
制剂
4.5%、2.5%、10%乳油,4.5%水乳剂,4.5%、5%可湿性粉剂,4.5%、5%微乳剂,5%悬浮剂等,混配制剂有阿维·高氯、高氯·灭幼脲、高氯·马等。
使用技术
棉蚜、蓟马,蚜株率达30%或卷叶株率在5%时进行防治,亩用4.5%乳油30~50毫升,加水40~50千克,均匀喷雾;棉铃虫、红铃虫,在棉花二三代卵孵化盛期施药,亩用4.5%乳油30~50毫升,加水40~50千克,均匀喷雾;菜青虫、小菜娥幼虫2~3龄期进行防治,每亩用4.5%乳油20~40毫升,加水40~50千克,均匀喷雾;菜蚜在无翅蚜发生盛期防治,亩用4.5%乳油20~30毫升,加水40~50千克,均匀喷雾;柑橘潜叶娥在放梢初期及卵孵化盛期进行防治,亩用4.5%乳油加水稀释2250~3000倍液喷雾;柑橘红蜡蚧在卵孵化盛期防治亩用4.5%乳油加水稀释900倍均匀喷雾。
㈢ 哪些花被称为中国十大名花
桂花--九里飘香
学名:Osmanthus fragrans
英名:Sweet Osmanthus
别名:木樨、丹桂、金桂、
岩桂、九里香
科名:木樨科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南方适地栽培,树高可达10M以上;北方多用盆栽,栽培长久其高也达1.5M-2M,北方也见栽于露地背风向阳处的耐寒品种。树皮光滑呈灰色。单叶对生,革质光亮,叶形及叶缘因品种而不同,叶形椭圆至椭圆状披针形,叶缘有全缘或具锯齿。花腋生呈聚伞花序,花形小而有浓香,花色因品种而异。有生长势强、枝干粗壮、叶形较大、叶表粗糙、叶色墨绿、花色橙红的丹桂;有长势中等、叶表光滑、叶缘具锯齿、花呈乳白色的银桂,且花朵茂密、香味甜郁;生长势较强、叶表光滑、叶缘稀疏锯齿或全缘、花呈淡黄色、花朵稀疏、淡香,除秋季9月-10月与上列品种同时开花外,还可每2个-3个月又开一次的四季桂。
水仙花--凌波仙子
学名:Naricissus tazeta var.chinensis
英名:Chinese Narsissus
别名:水仙花、雅蒜、金盏银台、中国水仙、天蒜。
科名:石蒜科
水仙花,别名天葱、雅蒜、金盏银台、玉玲珑。属石蒜科,多年生鳞茎草花。高20一30厘米。叶基生,线形,扁平。花葶抽出叶间,顶端着花3一8朵,呈伞形花序,花冠口部具黄色盏状的副花冠,有“金盏银台”之称。花期1一2月。葫果胞背开裂。
水仙为秋植球根花卉,早春开花并贮藏养分,夏季休眠,性喜温暖湿润气候。水仙花是点缀元旦和春节最重要的冬令时花,其碧叶如带,芳花似杯,幽香沁人肺腑,常用清水养植,被人们称为“凌波仙子”
水仙原产我国,分布多在东南沿海温暖湿润地区,上海崇明县和福建漳州水仙最为有名。水仙鳞茎浆汁有毒,含拉可丁,用作外科镇痛剂,鳞茎捣烂可敷治痈肿。花作香泽,涂身理发,去风气,又疗妇人五脏心热。
山茶花--花中珍品
学名:Camellia japomica
英名:Common Camellia
别名:曼陀罗树、薮春、山椿、耐冬、山茶、晚山茶、茶花、洋茶
科名:山茶树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或灌木,株高可达15M。树干灰褐色。叶互生,卵形至椭圆形,边缘有锯齿,革质,有光泽。
当今世界山茶花品种已发展到5000余个,中国有300余个。
常见的品种有:亮叶金心、何朗粉、小松子、金盘荔枝、凤仙、硬枝花芙蓉等
荷花--花中仙子
学名:Nelumbo mucifera
英名:Hin Lotus
别名:莲花、芙蕖、水芝、
水芙蓉、莲
科名:睡莲科
荷花,又名莲花、水华、芙蓉、玉环等。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
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栽培历史久远,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性喜温暖多湿。
荷花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出污泥而不染,深为人们所喜爱,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水面绿化植物。
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可治多种疾病
梅花--花中君子
学名:Prunus mume
英名:Mumeplant Japanese Apricot
别名:春梅、干枝梅、红绿梅
科名:蔷薇科
形态特征:株高约10m,干呈褐紫色,多纵驳纹。小枝呈绿色。叶片广卵形至卵形,边缘具细锯齿。花每节1~2朵,无梗或具短梗,原种呈淡粉红或白色,栽培品种则有紫、红、彩斑至淡黄等花色,于早春先叶而开。 梅花可分为系、类、型。如真梅系、杏梅系、樱 李梅系等。系下分类,类下分型
产地与习性:梅花原产中国,野梅首先演化成果梅观赏梅系果梅的一个分支。野梅在中国分布的次中心有4个,即川东、鄂西山区;鄂东南、赣东北、皖浙山区;两广、赣南山区和闽、台北区。为落叶乔木。梅喜温暖气候,花期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梅喜空气湿度较大,但花期忌暴雨。梅在年雨量1000mm或稍多地区可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瘠薄。阳性树种,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为长寿树种。长江流域花期12月至翌年3月。
繁殖与栽培:常用嫁接法繁殖,砧木多用梅、桃、杏、山杏和山桃。梅花露地栽培,应于阳坡或半阳坡地段,株距3~5m。通常在生长期间施3次肥,即在秋季至初冬施肥,如饼肥堆肥、厩肥等;在含苞前施速效性肥;在新梢停止生长后(6月底至7月初),适当控制水分并施肥,促进花芽分化。
梅花适作盆景栽培。将地栽培数年后的植株上盆。盆土宜软松肥沃,栽前栽后均要整形和修剪。
常见病害有穿孔病、炭疽病、白粉病、枯枝流胶病、干腐流胶病等。
应用:在园林、绿地、庭园、风景区,可孤植、丛植、群植等;也可屋前、坡上、石际、路边自然配植。若用常绿乔木或深色建筑作背景,更可衬托出梅花玉洁冰清之美。如松、竹、梅相搭配,苍松是背景,修竹是客景,梅花是主景。古代强调"梅花绕屋"、"登楼观梅"等,均是为了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另外,梅花可布置成梅岭、梅峰、梅园、梅溪、梅径、梅坞等。
菊花--花中四君子之一
学名:Dendranthemamorifolium
英名:Florists Chrysanthemum
别名:菊华、秋菊、九华、黄花、帝女花
科名:菊科
产地与习性:菊属有30余种,中国原产17种,主要有:野菊、毛华菊、甘菊、小红菊、紫花野菊菊花脑等。为多年生草植物。喜凉爽、较耐寒,生长适温18-21℃,地下根茎耐旱,最忌积涝,喜地势高、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在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中皆能生长。而以Ph6.2-6.7最好。为短日照植物,在每天14.5小时的长日照下进行营养生长,每天12小时以上的黑暗与10℃的夜温适于花芽发育。
形态特征:株高20-200cm,茎色嫩绿或褐色,基部半木质化。单叶互生,卵圆至长圆形。边缘有缺刻及锯齿,头状花序顶生,舌状花为雌花。筒状花为两性花。舌状花分为下、匙管、畸四类。筒状花发展成为具各种色彩的"托桂瓣"花色有红、黄、白、紫、绿、粉红、复色、间色等色系。
繁殖与栽培:可播种繁殖,发芽适温25℃,2-4月播种,当年可开花。生产中以扦插法繁殖为主,又可分为根蘖插、嫩枝插、单芽插及带蕾插等。还可用分株和组织培养法繁殖。
菊花在世界切花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切花要求花型整齐,花径7-12cm,花色鲜艳,无病虫为害,叶浓绿,茎通直,高80cm以上,水养期长。切花菊可地栽,株距12-13cm,行距约15cm。每平方米达50株,需设网扶持,以保植株直立。
菊花可促成和抑制栽培,长日照季节,每天17时至次晨9时遮光,每天日照10小时,至花蕾现色时停止遮光,可提前开花。短日照季节每天加不至14小时,可控制花芽分化,延迟供花时间。 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黑斑病、白粉病、褐锈病、黑锈病、根腐病等。 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尺蠖、菊虎、蛴螬、潜叶蛾幼虫、蚱蜢及蜗牛、小地老虎、菊花钻心虫、绿盲椿象等。
应用:茶花为园林应用中的重要花卉之一,广泛用于花坛、地被、盆花和切花等。
兰花---天下第一香
学名:Cymbidium spp.
英名:Cymbidium
别名:兰草
科名:兰科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质肥大,无根毛,有共生菌。具有假鳞茎,俗你芦头外包有叶鞘,常多个假鳞茎连在一起,成排同时存在。叶线形或剑形,革质,直立或下垂,花单生或成总状花序,花梗上着生多数苞片。花两性,具芳香。花冠由3枚萼片与3枚花瓣及蕊柱组成。萼片中间1枚称主瓣。下2枚为副瓣,副瓣伸展情况称户。上2枚花瓣直立,肉质较厚,先端向内卷曲,俗称捧。下面1枚为唇瓣,较大,俗称兰荪。成熟后为褐色,种子细小呈粉末粉。
春兰、蕙兰按其主瓣、副瓣、捧及唇的形状、质地等的不同变化分为梅瓣、水仙瓣、荷瓣、蝴蝶瓣、奇种与素心等。梅瓣为萼片短圆,肉质较厚,稍向内曲,基部狭窄,捧瓣肉质肥厚先端内曲成兜,唇瓣短而硬,花初开时微向上,名种有宋梅、西神梅等品种。水仙瓣为萼片稍长于梅瓣,先端渐尖,捧瓣质地厚,先端也成兜,唇瓣微垂或反卷,名种有汪字、翠一品等。茶瓣为萼片宽大,质厚,基部窄,先端宽而突尖,捧瓣不成兜,唇瓣较润,微反卷,名种有大富贵、翠盖花等。蝴蝶瓣为向下的两枚萼片的内侧,质地变厚,成波状绉,并有红色块斑,有时整个萼片或花瓣数量突然增多(如绿云,花冠常在8枚左右),或花朵形状有特殊变化。素心为花被、花茎、苞片同一颜色,纯绿、黄绿等,没有杂色的斑绿、黄绿等,没有杂色的斑纹,名贵品种有张荷素、老文团素等。
兰性喜阴,忌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质、排水良好、微酸性的沙质壤土,宜空气流通的环境。
兰科共750属35 000余种,而兰属70余种。我国常见栽培种有:
春兰(C.goeringii):又称草兰、山兰、朵朵香。一茎1朵-2朵花,芳香。花期2月-3月。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传统名贵品种有宋梅、龙字等。变种有线叶春兰(C.georingii var.serratum),叶较细,花深绿色,无香气或淡香。
蕙兰(C.faberi):又称九子兰、夏兰。一茎多花,常6朵-12朵,芳香。花期3月-5月。分布地区与春兰相似。传统名种有上海梅、解佩梅、金岙素等。
变种有送春(C.faberi var.szechuanicum)俗称丝茅脚九子兰,叶片常排成两列,花期7月-9月.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等地。变种有素心建兰(C.ensifolium var.susin),包括名贵的金丝马尾、玉沉大贡、龙岩素、大凤尾素、观音素、长汀素等。
杜鹃花--花中西施
学名:Rhododendron simsii
英名:Indian Azalea
别名:映山红、山石榴、山踯躅、红踯躅
科名:杜鹃花科
产地与习性:杜鹃花属约有900种,亚洲约产850种其中,中国约有530种,除新疆外南北各小区均有分布。新几内亚、马来西亚约有280种,几乎全为附生型 。此外,北美分布有24种,欧洲分布有9种,大洋洲分布1种。杜鹃花属种类多,差异很大,有常绿大乔木、小乔木,常绿灌木和落叶灌木。习性差异也很大,但多数种产于高海拔地区,喜凉爽、湿润气候、忌酷热干燥。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ph值在5.5~6.5之间的酸性土壤。部分种及园艺品种的适应性较强,耐干旱、瘠薄,土壤ph值在7~8之间也能生长。杜鹃花对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暴晒,夏、秋季应有林木或荫棚遮挡烈日。一般于春、秋二季抽梢,以梢为主。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气温超过30℃或低于5℃则生长趋于停滞。冬季有短暂的休眠期。
形态特征:杜鹃花属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由大乔木(高可达20m以上)至小灌木(高仅10cm-20cm),主干直立或呈匍匐状,枝条互生或轮生。
中国常栽培的种类有:毛鹃、夏鹃、西洋鹃、羊踯躅、迎红杜鹃、马银花、云银杜鹃。
繁栽要点:可用播种、扦插、嫁接及压条等方法繁殖。
应用:杜鹃花花繁叶茂,绮丽多姿,萌发力强,耐修剪,根桩奇特,是优良的盆景材料。园林中最宜在林缘、溪边、池畔及岩石旁成丛成片栽植,也可于疏林下散植。杜鹃也是花篱的良好材料,毛鹃还可经修剪培育成各种形态。杜鹃专类园极具特色。杜鹃花可药用,有些亦可食用。
月季---花中皇后
学名:Rosa chinese
英名:Chinese Rose
别名:长春花、月月红、瘦客
科名:蔷薇科
落叶灌木。枝干特征因品种而不同。有高达100cm-150cm直立向上的直生型;有高度60cm-100cm枝干向外侧生长的扩张型;有高不及30cm矮生型或匍匐型;还有枝条呈藤状依附它物向上生长的攀缘型。月季的枝干除个别品种光滑无刺外,一般均具皮刺,皮刺的大小、形状疏密因品种而异。叶互生,由3枚-7枚小叶组成奇数羽状复叶,卵形或长圆形,有锯齿,叶面平滑具光泽,或粗糙无光。花单生或丛生于枝顶,花型及瓣数因品种而有很大差异,色彩丰富,有些品种具淡香事或浓香。
依花色分:有白、绿、黄、粉、红、紫等色,以及复色或具条纹及斑点者。
依花型分:有花朵直径在10cm以上的大花品种,直径在10cm以下、5cm以上的中花品种和直径在5cm以下的小花品种及微型品种。
依植株形态分:有植株高大、直立挺拔的直立型和枝条柔软而长、依附它物生长的攀缘月季。
依着花情况分:在露地栽培从5月-10月经常不断开花、在温室栽培则四季可开的健花品种;有仅在春、秋两季开花的两季种;还有仅在春季开一次花的一季种。
依品种发展渊源分:则可分为老式月季和现代月季两大类。
牡丹--花中之王
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
英名:Tree Peony
别名:鹿韭、木芍药、花王、洛阳王、富贵花
科名:芍药科
产地与习性:原产中国,为落叶亚灌木。喜凉恶热,宜燥惧湿,可耐-30℃的低温,在年平均相对湿度45%左右的地区可正常生长。喜光,亦稍耐阴。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壤土或砂壤土,忌粘重土壤或低温处栽植。花期4-5月。
形态特征:根系肉质强大,少分枝和须根。株高1-3m,老茎灰褐色,当年生枝黄褐色。二回三出羽状复叶,互生。花单生茎顶,花径10-30cm,花色有白、黄、粉、红、紫及复色,有单瓣、复瓣、重瓣和台阁性花。
牡丹的分尖方法很多,按株型可分为直立型、开展型和半开张型;按芽型可分为圆芽型、狭芽型、鹰嘴型和露嘴型;按分枝习性可分为单枝型和丛枝型;按花色可分白、共、粉、红、紫、蓝、黑和复色(实际上并无纯正的蓝与黑色);按花期可分为早花型、中花型、晚花型和秋冬型(有些品种有二次开花的习性,春天开花后,秋冬可再次自然开花,即称为秋冬型);按花型可分为系、类、组型四级。四个系即牡丹系、紫斑牡丹系、黄牡丹系和紫牡丹系;二个类即单花类和台阁花类;二个组即千层组和楼子组;组以下根据花的形状分为若干型,如单瓣型、荷花型、托桂型、皇冠型等。
繁殖与栽培:常用分株和嫁接法繁殖,也可播种和扦插。移植适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不可过早或过迟。喜肥,每年至少应施肥三次,即"花肥"、"芽肥"和"冬肥"。栽培2-3年后应进行整枝。对生长势旺盛、发枝能力强的品种,只需剪去细弱枝,保留全部强状枝条,对基部的萌蘖应及时除去,以保持美观的株形。除芽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为使植株开花繁而艳、保持植株健壮,应根据树龄情况,控制开花数量。在现蕾早期,选留一定数量发育饱满的花芽,将过多的芽和弱芽尽早除去。一般5-6年生的植株,保留3-5个花芽。新定植的植株,第二年春天应将所有花芽全部除去,不让其开花,以集中营养促进植株的发育。
常见病害有褐斑病、红斑病和锈病等;常见害虫有线虫、蛴螬和地老虎等。
应用:牡丹观赏部位主要是花朵,其花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可在公园和风景区建立专类园;古典园林和居民院落中筑花台种植;园林绿地中自然式孤植、丛植或片植。也适于布置花境、花坛、花带、盆栽观赏,应用更是灵活,可通过催延花期,使其四季开花。根皮入药,花瓣可酿酒。
㈣ 举例10种花卉花芽分化的时期和条件。
【别名】寿客、金英、黄华等
【学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
【科属】菊科菊属
【生态习性】菊属30余种,我国原产的有17种。菊花适应性强,喜凉爽,较耐寒,生长适温18~21摄氏度,最高32摄氏度,最低10摄氏度,地下根茎耐低温极限为-10摄氏度。花期最低夜温17摄氏度,开花中后期可降至13~15
摄氏度。喜充足阳光,也稍耐阴。较耐旱,忌积涝,喜地势稍高、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在微酸至微碱性土中皆能生长,而以pH6.2~6.7最好。秋菊为短日性植物,在每天14.5h的长日照下进行营养生长,每天12h以上的黑暗与10摄氏度的夜温适于花芽发育。但夏菊能在夏季长日照下进行花芽分化和开花。菊花为多年生草本花卉。
【栽培管理】菊花可用种子繁殖和营养繁殖。种子发芽适温25摄氏度,2~4月播种,可当年开花,此法仅用于育种。营养繁殖包括扦插、分株、嫁接、压条及组织培养等,生产中以扦插法为主,此法又分根蘖插、嫩枝插、单芽插及带蕾插等。根蘖插,自根茎抽生的分蘖常称“脚芽”,在秋冬间切取离植株较远的茁壮根蘖。按株距3~4cm,行距4~5cm扦插,保持7~8摄氏度,春暖后移于室外。嫩枝插,2~8月间剪取嫩梢插于苗床中,在18~21摄氏度温度下,20~30天生根后即可上盆。单芽插,从枝条上剪取带腋芽的1叶扦插,仅用于珍稀品种的繁殖。带蕾插,用带蕾的侧枝或主枝扦插,用于珍稀品种繁殖,或培养案头菊。嫁接用黄蒿或青蒿作砧木,常用于悬崖菊、塔菊及大立菊的赔养。分株在3月间进行。
1.花坛小菊栽培用小菊或地被菊为深秋花坛,可以选取早花而花期长的品种,在5~6月扦插成活后选排水良好土地作畦,以30cmX30cm株行距种植。经多次摘心养成丛株,于8~9月之间定头、现蕾后定植。
2.盆菊栽培我国盆菊主要用于国庆节,多采用早菊品种或对秋菊品种进行遮光栽培。国际上盆栽菊花主要供应母亲节,栽培盆菊的全过程都在温室内进行。温室每半个月全面消毒一次,扦插苗生根后经常用肥水灌溉。经摘心,换大盆,使其 达到所需要的分枝数,用矮壮素控制植株高度,并进行短日照处理,可调节开花时间。
3.切花菊栽培 菊花在世界切花生产中占有重要地应。要求花型整齐,花径7~12cm,花色鲜艳,花朵半开,无病虫,叶浓绿,茎直,高80cm以上,水养期长。切花栽培与秋菊常规栽培相似,株距12~13cm,行距约15cm,每平方米达50株,需设网扶持植株。采收时离地画10cm剪下,去掉下部1/3的叶片,10~12支一束包装运销。一些国家为了保证切花菊质量,在温至内生产,肥料的种类、比例、施用时间都严格根据计划执行,极大程度上满足了菊花的生长需要,能够充分表现品种的特性。
4.促成和抑制栽培 在长日照季节,用35~50cm高的植株,于每日17时至次层7时遮光,或日出前至9~10时遮光,每日日照10h,至花蕾现色时停止遮光,可提前开花,称促成栽培。于短日照季节,每天加光至14.5h,以控制花芽分化,延迟开花时间,称控制裁培。
5.非常规栽馅 包括(1)标本菊栽培;(2)悬崖菊栽培;(3)大立菊栽培;(4)塔菊(十样锦)栽培;(5)案头菊栽培等。
菊花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黑斑病、白粉病、褐锈病、黑锈病、棍腐病等,为防治这些病害应注意通风和防止土壤过湿,及时清除和销毁病株、病叶,盆土宜用福尔马林液消毒;生长期用波尔多液,68%可湿性代森锌500倍溶液,或50%可湿性托布津粉剂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O~800倍液喷施。虫害有蚜虫、红蜘蛛、尺蠖、菊虎、蛴螬、潜叶蛾幼虫、蚱蜢及蜗牛、小地老虎、菊花钻心虫、绿盲椿象等,可通过加强栽培管理、人工捕捉以及喷约进行防治。
雏菊
【别名】延命菊、春菊
【学名】Bellis perennis
【科属】菊科雏菊属
【生态习性】雏菊原产欧洲至西亚,现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喜冷凉、湿润和阳光充足,较耐寒,地表温度不低于3~4摄氏度条件下可露地越冬,但重瓣大花品种的耐寒力较差。对土壤
要求不严,不耐水湿。为当年生草本花卉,常作二年生栽培。
【栽培管理】播种、分株和扦插繁殖均可。种子发芽适温22~28摄氏度。华北地区8月下旬至9月上旬露地播种,播后5~10天出苗,于10月下旬移入阳畦越冬。翌年4月下旬定植,株行距12cmX15cm。生长季节给予充足肥水,则开花茂盛,花期也可延长。雏菊须根发达,开花后可分根繁殖,栽于花盆,置冷凉处越夏,初冬移入温室,加强肥水管理,冬季或翌春可再次开花。夏季炎热天气往往生长不良,甚至枯死。
金盏菊
【别名】长生菊
【学名】Calenla officinalis
【科属】菊科金盏菊属
【生态习性】原产欧洲南部加那利群岛至伊朗一带地中海沿岸。性较耐寒,我国长江以南可露地越冬,黄河以北需入冷床或行地面覆盖越
冬。不择土壤,但以疏松肥沃土壤生长旺盛。喜照光充足。能自播繁衍。为一二年生花卉。【栽培管理】播种法繁殖,我国华北地区于9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下旬假植于阳畦,加盖蒲席越冬,4月下旬定植,5月上旬开花。春季播种,初夏开花。凉爽处栽培能安全越冬,9、10月间再次开花。注意花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大丽花
【别名】天竺牡丹、西番莲、大丽菊、大理菊、地瓜花
【学名】Dahlia pinnata
【科属】菊科大丽花属
【生态习性】原产墨西哥高原地带,不耐寒,在酷暑下生长不良,生长适温为10~30摄氏度。喜光但不宜过强。不耐干旱,且怕涝。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当年
生草本花卉。
【栽培管理】繁殖以分株、扦插为主,播种适于矮生花坛品种及培育新品种。分株,于春季发芽将块根分割,每株块根带根茎芽1~2个,植于木槽或花盆内。扦插,早春将块根置于木槽中,棍冠露出土表,放在温床上催芽,侍芽长到6~7cm时,留基部一对叶,截取插穗扦插,其叶腋处可再萌生新芽。如此重复扦插,一墩块根可繁殖幼苗50~100株,温度15~22摄氏度,15~20天生根。播种,于春季在露地或温床条播,也可温室盆播,适温12~30摄氏度。当盆播幼苗长至4~5cm时,需分苗到花槽或花盆中。播种能迅速获得大批实生苗,但性状易发生变异。待苗高8~10cm时栽入口径10cm的花盆,一盆3株,苗高12~15cm时分盆。每盆一株。 20~30天后,换16cm盆,并加施肥料。待根系长满盆时即可露地定植。盆栽需换33~40cm的花盆。夏季高温时,叶面每天喷水1~2次。当幼苗叶色淡绿时,追肥1~2次。盆栽以腐殖土为基质。
露地栽培:栽植密度因品种而异,每平方米1~3株。需立支架。现蕾后不宜而过多氮肥,否则茎、叶徒长,影响开花。盆栽:选用矮生品种的,控制株高在35~60cm之间,花径可达25~35cm。块根贮藏:将块根干早霜后挖出,留至16cm左右,晾晒后,藏于背阴处,温度保持3~5摄氏度。
主要病害有根腐病,防治方法是加强田间管理,切除早期癌肿,用甲醇:冰醋酸:碘片=4:2:1的混合液涂于癌面及周围。白粉病,病株喷施800~1000倍液的托布津或乙磷铝,7~10天一次。叶斑病,交替喷洒0.5波美度石硫合剂与波尔多液,发病期隔10天喷一次800倍液退菌特或多菌灵液。主要虫害有红蜘蛛、蚜虫、食心虫等,应及时防治。
翠菊
【别名】江西腊、蓝菊、七月菊
【学名】Callistephus chinensis
【科属】菊科翠菊属
【生态习性】翠菊原产我国,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云南和四川等省,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现世界各国已广泛栽培。喜光照充足、温暖湿润环境,耐寒性不强,越冬最低温度2~3摄氏度,高温下延迟开花或开
花不良。对土壤要来不严,喜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分期播种,5~10月份均有花开放,单株花期约10天。为一二年生草本花卉。
【栽培管理】播种法繁殖。因品种和应用要求不同,矮型品种,2、3月在温室播种,5、6月开花;4、5月露地播种,6、7月开花;7月上中旬播种,10月1日前后开花;8月上中旬播种,幼苗在冷床越冬,翌年5月1日前后开花。中型品种,通常5、6月播种,8、9月开花;3月播种,冷床越冬,翌年5~6月开花。高型品种,夏季播种,秋天开花。10~20摄氏度的条件下,4天可发芽。两枚真叶时分苗,晚霜过后定植露地。应施足基肥,并经常追肥,注意浅耕保墒。北方秋播小苗植于冷床越冬。华东地区10月下旬播种,用稻草覆盖即可露地越冬。矮型品种现蕾后应控制浇水,以形成低矮株型,使开花繁茂。常见病虫害有:锈病,可用12O~16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或250~300倍敌锈钠液防治。立枯病,可用100倍福尔马林进行土壤消毒。红蜘蛛,可喷施1500倍乐果防治。
荷兰菊
【别名】纽约紫菀、柳叶菊
【学名】Aster novi-belgii
【科属】菊科紫菀属
【生态习性】原产北美,现广泛栽培于北半球温带地区。耐严寒,也较耐旱。适应性强,喜阳光充足及通风良好的环境和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多年生草本花卉。
【栽培管理】原始类型用播种法繁殖,3月下旬至4月中旬露地播种,发芽适温为15~18摄
氏度,播后14天出苗。栽培品种用扦插或分株法繁殖。秋季,剪去植株地上部分,移至阴畦或塑料大棚过冬,待基部蘖芽长约10cm,具8片叶时取下扦插于地温22~24摄氏度的苗床上,分株繁殖春、秋季均可。北方地区分株时间应在土壤上冻前一个半月。生长前期(5、6月份)应适当修剪,7、8月整形摘心,欲使10月1日开花。应在9月5日前后进行最后一次摘心。荷兰菊易罹白粉病与褐斑病,应及早用等量式波尔多液、100O倍百菌清液或托布津液防治。
向日葵
【别名】葵花、转日莲
【学名】Helianthus annus
【科属】菊科向日葵属
【生态习性】原产北美。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主要产区为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喜温暖,要求阳光充足,耐旱,耐瘠薄,盐碱地也能生长。为一年生草本植物。
【栽培管理】播种繁殖。早春露地直播,在4~5摄氏度下可发芽,7天后出生。幼苗生长迅速,应及时间苗。株行距一般40~60cm,管理粗放,易于栽培。
一枝黄花
【别名】加拿大一枝黄花
【学名】Solidago canadensis
【科属】菊科一枝黄花属
【生态习性】原产北美东北部。喜阳光充足和凉爽高燥的环境。较耐寒、耐旱,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中性壤土为宜。为当年生草本花卉。
【栽培管理】分株及播种繁殖。分株春、秋季均可,每 3 年分株一次,分株时每个新株应
有3个以上的芽。3~4月播种。地栽、盆栽均可。实生苗翌年开花。栽培管理极为粗放。露地栽培2~3年需重栽一次。
孔雀草
【别名】红黄草、藤菊、小万寿菊
【学名】Tagetes patula
【科属】菊科万寿菊属
【生态习性】原产墨西哥。喜阳光充足,但在半阴处也能生长开花;喜温暖。但能耐早霜;
耐旱力强,忌多湿。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移植,生长迅速,栽培容易,病虫害较少。为一年生草本花卉。
【栽培管理】用播种或扦插繁殖。3~4月播种于苗床,种子发芽适温为20摄氏度左右。幼苗生长迅速,应及时间苗。真叶2~3片移植,5月下旬定植露地,一般60~70天开花。也可直播,播后一般50~60天开花。5~6月扦插,约15天生根,20天可出圃,30天后开花。后期易倒伏,且枝叶枯老,若及时摘除残花,疏去过密茎叶,施追肥一次,可再次开花。炎夏容易发生红蜘蛛,可喷1000倍三氯杀螨醇防治。
百日草
【别名】步步高、节节高、对叶梅、五色梅
【学名】Zinna elegans
【科属】菊科百日草属
【生态习性】原产北美、墨西哥及南美等地,世界各地有栽赔。喜温暖,不耐寒。宜阳光充
足,在长日照条件下舌状花增多。耐干旱、耐瘠薄,忌连作,对土壤要求不严。为一年生草本花卉。
【栽培管理】播种法繁殖。发芽适温20~25摄氏度,7~10天出苗,播种后70天左右开花。真叶2~3片时移苗,真叶4~5片摘心促分枝,幼苗经2~3次移植后即可定植。移植后14天可施追肥,并及时中耕。切花品种可于4月上旬直播,真叶1~2片时间苗,真叶4~5片时摘心,每株保留4~5个分枝,及时施肥、浇水、中耕、除草等,6月中旬可切取花枝。
瓜叶菊
【别名】干日莲。甩时琶
【学名】Senecio hybris
【科属】菊科瓜叶菊属
【生态习性】瓜叶菊喜冷凉气候,忌酪暑,帕严寒。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生育适温10~15摄氏度,小苗能经受1摄氏度左右的低
温。不须强烈的直射光,以略有遮荫处和明亮的散射光为宜。
【栽培管理】以播种法繁殖。6~9月播种,20~25摄氏度的条件下,10~20天出苗。小苗定植于口径15cm的小盆中,定植后15~20天追施稀薄肥料1次,直至第一朵花开放,停止施肥。如需延迟花期,可将植株置于冷床,至用花的前40~45天翻盆移入温室,加温养护。如需花朵同时开放,需要进行整形。瓜叶菊为重要的冬季花卉,适于室内和阳台种植。
看看怎么样?
㈤ 花椒树钻心虫怎么防治
花椒树专心怎样治是不是里面招虫子了?是不有点哭,可以说哭脸边灌上一点药。
㈥ 这是什么昆虫是害虫,它吃什么有什么习性
昆虫的习性,包括昆虫的活动及行为,是种和种群的生物学特性。不同的害虫有不同的习性,全面了解和掌握它们的习性,有利于进行调查、预测和防治。
主要生活习性分为食性、趋性、假死性和群集性:
1、 食性。昆虫对食料的选择很严格。据统计在所有的昆虫中,吃植物的约占48.2%;吃腐烂物质的约占17.3%;寄生性昆虫占2.4%;捕食性的占28%;其他都是杂食性的。
按照昆虫取食食物的性质,可将昆虫分为:①植食性。以生活的植物为食料,绝大多数花卉害虫都是植食性的。如蚜虫、钻心虫、地老虎等。②腐食性。以腐败的动植物为食料的害虫,如一些蝇子及部分金龟子幼虫等。③肉食性。以活的动物为食料的昆虫,所有天敌昆虫都是肉食性的,如瓢虫、草蛉、寄生蜂等。
根据植食性昆虫选择取食植物种类的多少,又可将其分为单食性、寡食性和多食性等食性特征类型:①单食性。这类昆虫只取食一种植物,如梨茎蜂只为害梨树;柑桔爆皮虫只为害柑桔。②寡食性。能吃一科内或近缘科的多种植物,如顶梢卷叶蛾能为害蔷薇科的多种花木。③多食性。能吃多种不同科的植物,如棉蚜、舞毒蛾、桃蛀螟、吹绵蚧等。棉蚜能为害74科285种植物。
2、 趋性。昆虫对外界的光、热、化学物质的刺激有趋向或背离的习性,叫做趋性。按照刺激物的种类及性质,趋向可分为:趋光性、趋化性、趋温性、趋水性、趋触性和趋声性。其中以趋光性和趋化性为最重要。①趋光性。很多昆虫都有一定的趋光性,这是昆虫通过视觉器官,对于光源刺激所引起的反应,例如许多蛾子、甲虫、蝼蛄等都有趋向灯光的习性。不同种类的害虫对不同的光还有所偏好,玉米螟等趋向日光灯;蝼蛄、夜蛾等对黑光灯有强烈的趋向性。②趋化性。昆虫通过嗅觉器官(触角),对化学物质的刺激所引起的所应,谓之趋化性。利用昆虫这一特性可防治某些害虫,如用醋酸诱杀地老虎成虫,用炒香的糠麸诱杀蝼蛄,用糖醋液或杨树枝诱杀夜蛾类害虫等。
3、 假死性。一些害虫遇到外界惊扰就暂时停止活动或自动掉落下来,好像死去一样,叫做假死性。例如苹毛金龟子、铜绿金龟子、一些象鼻虫、小地老虎和粘虫的幼虫等,在受到突然振动时立即作强直性麻痹状昏迷,坠地装死。可以利用它们的假死性进行捕杀。
4、 群集性。有些害虫有群集性,特别是刚孵化后的低龄幼虫常常集居在一起,如舟形毛虫幼龄的幼虫常群集一起为害;幼龄的天幕毛虫在树杈间结网,群集网内;玉料螟在玉米抽雄以前集中在心叶内为害;二十八星瓢虫集居在一起越冬等等。
㈦ 无花果为何种勿好杆枝地虫要吃
现在已经到了食用无花果的季节;无花果常常遭遇钻心虫的危害;无花果钻心虫严重情况影响无花果的产量和质量,那么如何防治无花果钻心虫呢?
“当无花果遭遇钻心虫怎么办?”中国农药网小编有妙招。
首先,来了解当无花果钻心虫的症状
钻心虫是桑天牛的幼虫。桑天牛分布广泛,是无花果树的主要害虫,桑天牛主要危害果树的枝干。成虫啃食嫩枝皮,伤痕呈不规则条块状,严重时枝条树皮被啃光,造成结果枝易折断枯死。成虫在枝干上产卵于刻槽中部。卵孵化后虫,幼虫在枝干内沿木质部、髓部向下蛀食,可蛀食至根部,导致植株生长不良,树势早衰,影响当年果实产量,而且树体耐寒性降低,容易出现冻害,严重时全株枯死。其次,农药网小编来总结无花果钻心虫的的防治
一、农业防治:
首先要消灭越冬虫源,在冬前剪掉寄生植物的茎秆,集中烧毁;对已受害又无培养价值的花卉进行剪除烧毁;在产 卵期间采集卵块,进行消灭,减少孵化后的幼虫为害。
二、诱杀法
在成虫盛发期,利用黑光灯等诱杀成虫。
三、药剂防治:
如幼虫已蛀入花卉茎秆,可从蛀入孔向茎内注入药剂,如80%敌敌畏乳剂200倍液,或50%敌百虫乳剂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等,均有一定效果。
㈧ 如何养护树桩盆景
一、水分:需要充足的水分管理,所用之水以河水、塘水、雨水等天然水为好。如用自来水需贮存一两天,使其中氯气跑掉再用,比较妥当。含有肥皂的洗衣水,以及有油污和盐质的水决不能用。
二、施肥:要讲究肥施得过多,枝叶徒长,缺肥则枝条细弱,叶色变黄,易受病虫害。所以施肥要有原则:新栽种、初上盆、刚换盆的、根系受到损伤的一个月内不能施肥。春夏时,盆树生长旺季,必须多施肥。入秋后,盆树生长缓慢则要少施。冬季,盆树进入休眠可停止施肥。雨天或盛夏的中午前后不宜施肥。施用肥液最好在阴天或傍晚,盆土稍干燥时要松土,以利于肥水渗入土中。为使肥料加速分解,第二天早晨一定要淋水。
三、盆土:要好雀梅树桩原来生长在野生地带,根系发达,耐旱耐涝,一旦被人们采挖,栽在咫尺浅盆中,生长条件受到限制,如养护不当容易死亡,所以要特别细心照料。要选择排水良好的花泥,在养护期间,盆土最好放厚些。每隔两年换新土,施放些基肥,保护土壤肥沃,才能使桩景正常生长。
四、修剪:要适时一般修剪时间,在春末和秋初为宜,这两个季节雀梅树桩萌发力最强,长势最旺的。对徒长枝、重叠枝、交叉枝、辐射枝、枯枝、病虫害枝要随时剪去。但要注意,在天气炎热时,容易灼伤新芽,以致卷叶,因此,修剪后,最好放在阴凉处待发芽正常后才见强光。
五、病虫害防治:雀梅树桩病虫害常见的有天牛,俗称“钻心虫”。天牛雌虫咬破树皮产卵于枝干上,初孵幼虫在树皮下蛀食,长大蛀入树干、根内,被危害的植株往往被蛀空而枯死。防治时,可根据排泄物判断虫害所在部位,用适度铁丝插入虫孔刺死幼虫,也可用敌敌畏200倍液浸湿棉花球塞蛀孔,用药毒杀幼虫,然后用湿泥密封。红蜘蛛,又称火蜘蛛,也是雀梅桩景常见虫害,它体小不足1毫米,呈橙红或红褐色卵圆形。红蜘蛛在植株叶上结网,以其口器刺入枝叶吸取汁液,受害叶片的叶绿素受破坏,色泽变黄淡,叶面呈现细密灰黄斑点,叶片逐渐枯黄败落,有的甚至全株叶片脱光枯死。可喷洒敌敌畏或乐果1000-1500倍液,消灭之。
㈨ 花卉问题。每次早上睡醒花盆里都会长一颗一颗红色的好像虫大便。想问问这是什么
每次早上睡醒,花盆里都会有一颗一颗红色的东西,像虫大便,想问问是什么?
红色的颗粒的话,有可能是蛀虫,钻在树木的主干里,蛀食植物的树干,排出的粪便大多数都是红色的!
如果是黑色的,就可能是"地老虎",它在晚上熄灯后才出来活动,会吃植物的树叶,因为食物是树叶,所以粪便是黑色的!
钻心虫的话,就买一些杀虫剂,然后用棉签沾取原液,直接插那个钻的洞里面,过几天就可以杀灭了,可以先找到那个洞,把堵在洞口的粪便清理干净,然后再插棉签…
㈩ 我的扶桑花怎么招了很多小黑虫子该怎么防治
我的也是,我是用洗衣粉水喷的,有效果。也可用10%除虫精乳油2000倍液喷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