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花卉提梁壶

花卉提梁壶

发布时间: 2021-12-19 04:35:11

❶ 东坡提梁壶的创制年代

传说中「东坡提梁壶」的传统定型款式创制是北宋苏东坡,这显然不是历史事实。民间传说只是反映了陶都宜兴人民的一种心愿或民俗民风,那么,事实是怎样呢?苏东坡事实上嗜好的煮茶用器应该是「铫子」,是由水壶或药壶改型并移作煮茶之用的铜器铫子,被称作「铜石铫」的,而紫砂石铫的创制应该是清代书画名家尤荫根据周钟赠的苏东坡铜提石铫仿制的「白泥大砂壶」,这就是清嘉道年间制壶名家杨彭年改制、加工、定型,并经不断改进、演变,终趋成熟的紫砂传统经典之作「彭年石铫」早期之作──「提梁石铫」。这和「苏东坡提梁壶」的造型完全不同,完全不是一回事。
当今定型定名款识「东坡提梁壶」的创制,是在1932年春天。当时为准备参加百年一度的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展品展示问题,宜兴职校校长(陶校前身,紫砂职业教育创始人)王世杰,多次邀集丁蜀山陶业粗、溪、黑、黄、砂、紫砂六大行业工会代表、窑业主代表、艺人代表、地方名士、校董出谋策划,群策群力。座谈会期间,再讨论展品的题材时,有人讲起了「东坡提梁壶」的故事传说。王世杰很感兴趣,认为这是绝好题材,就组织紫砂艺人专门讨论故事传说中的「东坡提梁壶」。
紫砂艺人、各紫砂营业公司、各陶器厂亦提供了清末传统单把提梁壶款式的壶样。特别是一把清光绪年间的任伯年刻花卉提梁壶,壶身为灯笼圆壶,厚圆盖,钮扁圆,一弯式流,前提梁用一段横把呈弯弓形状,后竖搭一段把架在弯弓上,直至壶后身传统的接壶把处将提梁把嵌接。此件艺技、格调、形制均较别致。王世杰根据清末传统单把提梁的款式,结合清末双梁横竖架接提梁的架势,设计出初步图稿,正式定名为「东坡提梁壶」,并将图稿分发于紫砂业界,由各陶器公司、各陶器厂、各陶器作坊聘请艺人制作。其中「东坡提梁壶」制得成功的,为民初制壶名艺人汪宝根。
汪宝根,号旭斋,民初制壶好手,擅花货,善传统壶式,从师汪升义,为著名艺人吴云根、朱可心的大师兄。民国之初,宜兴利永陶瓷公司创办之始,即被聘为该公司技师,为民国初期紫砂花货器好手之一。汪宝根制作的「东坡提梁壶」,制工严谨,圆纯精致,气度神韵,特别是流把处理巧妙,浑成一体,与民间故事传说中的「东坡提梁壶」相得益彰,情趣意合。作品制作成功,全窑场引起轰动。
另一艺人束金寿,照图制作亦获成功。束金寿在「东坡提梁壶」壶身表面采用红泥浆「粉红」处理,效果比较明显,较好地表现达了「东坡提梁壶」的主题立意。
「东坡提梁壶」造型形制,是根据传统的单把提梁、双把提梁壶型转化演变而来,在王世杰手中定型定名。将传统提梁定名为「东坡提梁壶」比原先壶名更贴切,更接近主题,这就是「东坡提梁壶」创制的原因、过程。

❷ 铜錾刻花卉诗文六方提梁壶大家鉴定一下年代价值出处

铜质六角花卉诗文温酒壶,品相完好,民国器物,参考市场价格五至八千元。

❸ 来自中国的紫砂壶漂流至欧洲,发生了怎样的蜕变

紫砂,素朴低调却强而有力地塑造出世界茶器的经典,却未获得世人的充分关注。17世纪以来,与中国茶文化一起席卷世界的茶器就是紫砂壶,那些紫砂壶宛如一艘艘小船,承载着饮茶风尚,航行于全球贸易网络。

❹ 近代姓马的紫砂大师或制作大师

马金旺,艺名锦旺,1927年出生于宜兴丁山陶瓷世家,13岁从艺制陶至今已逾六十多个春秋,设计制作的紫砂艺术品,被业内人士、收藏家们誉为“盆艺泰斗”、“壶艺圣手”、最喜爱的紫砂艺术大师。
1983年“八方抽角金鱼缸”、“六方大型花盆”、“狮头鼓登”获江苏陶瓷艺术展评一等奖,作品被宜兴博物馆收藏。
1989年在宜兴宝山工艺陶瓷厂有限公司从艺,并长期担任该公司的高级技术顾问。
1990年获国家轻工部颁发“荣誉工作者”证书。
1993年至1995年两次参加日本盆栽国风展,多件紫砂盆被日本盆栽协会收藏。
1996年出席江苏省美术陶艺展名家研讨会。
1998年参加上海“陈鸣远陶艺作品展”紫砂陶艺研讨会。
2002年“外缘切足长方盆”参加中国宜兴国家级陶艺展,作品于2006年被宜兴博物馆收藏。
2005年“大富贵壶”获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览会金奖,作品被文化部田汉基金会珍藏。
2005年“石瓢壶”、“意远壶”、“旭茂提梁壶”、“内缘上带段足泥绘盆”获第二届中国书画艺术博览会金奖。“石瓢壶”被安徽省宣州市博物馆收藏。
2005年至2006年,《上海家居》、《亚洲艺术》、《酒业杂志》、《笔墨纸砚》、《中国花卉》、《盆景赏石》等多家杂志、刊物登载事迹。
2006年在中国花卉报发表《纯手工制作紫砂盆奥秘》论文。
2006年获沈阳世博园、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紫砂盆系列作品佳作奖”。
2006年“八方提梁壶”、“大石瓢壶”荣获第三届中国沈阳中韩文化艺术博览会金奖;“玉玲珑壶”获中国(山东)第三届书画艺博会金奖;“金猪大丰收壶”获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07年“灵鼠送福壶”
获第九届

❺ 苏州哪些景点比较好玩越具体越好。

苏州好玩的景点有:

1、拙政园:在狮子林的北面,从园林路直向北,姑苏园林的精髓我认为在于此.门票70最值的一看的.记着狮子林去拙政园的路上有一个苏州民俗博物馆。

2、狮子林:以假山王国为名,山中有太狮、少狮、吼狮、舞狮、醒狮、睡狮或蹲、或斗、或嬉不可胜数。而不可思议的整座群山,状如昆仑山,山脉纵横拔地而出,以隆起的狮子峰为主,山峦奔腾起伏朝四面八方蜿蜒伸展,值的一看。

3、虎丘: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史记》载:“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于此,三日后有白虎距其上,故名虎丘。

4、报恩寺:宋为云岩禅寺,清为虎阜禅寺。

❻ 中国青花瓷

根据成熟青花瓷应具备的三要素,即,洁白的瓷胎和纯正的透明釉;釉下花纹用氧化钴专料,发色青蓝属明澈;平面彩绘技术熟练来衡量,并参酌各个时期青花瓷的生产实况,中国青花瓷器的发展大致可概括为如下几个阶段:

唐代至两宋是青花瓷的萌芽阶段。元代后期,由于批量生产及钴料充足,青花瓷成熟一步到位。明洪武时期,来自主观与客观上的一些原因,青花瓷生产一度衰退。永乐、宣德朝是青花瓷黄金时代,被誉为明清以来最好的青花。(与郑和七下西洋所取得的青花料亦有一定关系)。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又一次陷于暗淡(俗称“空白期”或“黑暗期”)。成化、弘治和正德是青花瓷器的振兴时期,青花清丽淡雅,质量很高。嘉靖、隆庆至万历前期,青花用回青料、料色浓艳,产量大。但工艺较粗糙,瓷质有所降低。万历后期至康熙前期,是国内市场和对外输出的繁荣期。清康熙朝民间青花瓷进一步发展,是中国青花瓷的鼎盛期。正、乾隆以后,中国青花瓷的生产由极盛走向衰弱。

❼ 清朝粉彩瓷器有哪些制造

清代粉彩瓷器是中国清代传统彩瓷品种之一。康熙晚期创制,是釉上彩的一种,因彩料中含有“玻璃白”粉而得名。其烘烧的温度较五彩低,色彩柔和淡雅,又称软彩。
粉彩瓷出现在康熙晚期,是在五彩瓷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的直接影响而创烧的新品种,它以绚丽夺目的色彩、温文尔雅的韵味、卓尔不群的格调,融汇出迎合清代社会习俗的装饰效果。粉彩瓷有以下这些特点:第一,在含铅的玻璃质中引进了砷元素,发明了“玻璃白”,用“玻璃白”打底,使得各种彩料有深浅浓淡乃至乳浊柔和的变化;第二,使用进口的彩料,色泽淡雅柔和,清逸艳丽;第三,使用芸香油调色,所以色彩柔和清丽,有柔软之感;第四,一般在700℃-750℃左右的窑炉中烧成,由于烧造温度比较低,故又有“软彩”之称。

上海博物馆雍正粉彩九桃瓶
粉彩瓷在雍正、乾隆朝达到鼎盛,《陶雅》中称赞“粉彩以雍正朝最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艳夺目”。雍正粉彩瓷的呈色丰富多变,色泽明亮柔丽,彩料浓淡自然,粉质感强,鲜嫩璀璨,清雅秀美。在一件器物上用色达二十多种,同一种颜色又有浓淡深浅及阴阳向背之分,并且以油料调色,讲究彩料的层次变化,画面粉润柔和,突出画面的阴阳浓淡,富有立体感。以传统题材为主,流行缠枝花卉纹、花鸟纹、人物纹、山水纹等图案,布局不满密,显得意境悠远。画面雅致宜人,而且谐音“蝠”(福)、“鹿”(禄)的图案亦多见,在花卉之间经常配以草虫等。装饰手法多样,流行“过枝”的画法,即盘、碗的图案从器身到器盖,或从器里到器外连续彩绘而成,常见有桃果、菊花、牡丹等过枝图案。
雍正粉彩瓷的胎体加工细密,质地细腻轻盈,洁白精致,轻重适度。釉面滋润匀净,平滑莹白,光洁无瑕。产品以轻巧俊秀的小件器物为主,如盘、碗、杯、盒、笔筒等,大件器物则以高达50厘米的天球瓶、直径在50厘米以上的大盘最为精美,常见有胆瓶、六角瓶、灯笼瓶、花觚、盘、碗、杯、笔筒、提梁壶、罐等。器物无论大小,形体变化含蓄柔和,讲究线条的美感。在注重美观的同时还注重实用性,有端庄稳重之感。制作一丝不苟,讲究规矩方圆,注重细部处理。

热点内容
学园3樱花 发布:2025-08-15 14:19:45 浏览:125
兰花枯叶病 发布:2025-08-15 14:17:01 浏览:905
搬家送什么绿植好 发布:2025-08-15 14:15:32 浏览:459
花语西子 发布:2025-08-15 14:04:40 浏览:924
玫瑰钛晶 发布:2025-08-15 13:53:45 浏览:372
罗汉松盆景怎么修剪 发布:2025-08-15 13:53:08 浏览:554
园艺花卉培训 发布:2025-08-15 13:48:51 浏览:612
荷花钩衣 发布:2025-08-15 13:41:00 浏览:498
七夕最美的相遇 发布:2025-08-15 13:24:04 浏览:613
七律荷花诗 发布:2025-08-15 13:15:58 浏览: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