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的形态特征
① 大花草有什么形态特征
1818年5月,英联邦爪哇省总督拉夫尔兹爵士从苏门答措旅行归来,在一封信中写下了一段话,意思是:“此行最大约收获是发现了大花草,对于它,我想任何生动的描写都将显得苍白无力。这是世界上最大、最了不起的花,直径超过90厘米,重量超过7000克!”
二晃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大花草作为花中之王的地位仍未有丝毫动摇。
拉夫尔兹爵士和他的旅伴、著名博物学家阿尔诺利基发现的大花草,是大花草家族12个成员中最大的一个。阿尔诺利基用自己的名字给大花草命了名,因此,后人就把它称作“阿尔诺利基大花草”。这种植物在印度尼西亚被称作“本加?帕特马”,意即荷花。可它长得一点也不像荷花:五瓣肥厚多肉、暗红色的花瓣,布满鼓鼓囊囊的白斑。花瓣中央有一个“圆盘”,长有许多小刺,保护着神圣不可侵犯的花蕊。阿尔诺利基大花草的每一部分都出奇地大,花瓣大,“圆盘”大,花蕊也大。每片花瓣长30~40厘米,厚数厘米;中央的大“圆盘”其实是个直径33厘米,高30厘米的蜜槽,里面可容纳5000~6000克水。据对标本的测量,阿尔诺利基大花草直径为70~90厘米,最大达106.7厘米,堪称花中之王。
② 紫罗兰花的形态特征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达60厘米,全株密被灰白色具柄的分枝柔毛。茎直立,多分枝,基部稍木质化。叶片长圆形至倒披针形或匙形,连叶柄长6-14厘米,宽1.2-2.5厘米,全缘或呈微波状,顶端钝圆或罕具短尖头,基部渐狭成柄。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花多数,较大,花序轴果期伸长;花梗粗壮,斜上开展,长达1.5毫米;萼片直立,长椭圆形,长约15毫米,内轮萼片基部呈囊状,边缘膜质,白色透明;花瓣紫红、淡红或白色,近卵形,长约12毫米,顶端浅2裂或微凹,边缘波状,下部具长爪;花丝向基部逐渐扩大;子房圆柱形,柱头微2裂。长角果圆柱形,长7-8厘米,直径约3毫米,果瓣中脉明显,顶端浅裂;果梗粗壮,长10-15毫米。种子近圆形,直径约2毫米,扁平,深褐色,边缘具有白色膜质的翅。花期4-5月。 主要栽培品种有白色的‘艾达’(Aida)、淡黄的‘卡门’(Carmen)、红色的‘弗朗西丝卡’(Francesca)、紫色的‘阿贝拉’(Arabella)和淡紫红的‘英卡纳’(Incana)等。依株高分有高、中、矮三类;依花期不同分有夏紫罗兰、秋紫罗兰及冬紫罗兰等品种;依栽培习性不同分一年生及二年生类型。 [编辑本段]【非洲紫罗兰 】非洲紫罗兰又名非洲堇,为苦苣苔科非洲紫罗兰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
③ 花卉按照生长习性及形态特征分为哪几类 各自有什么特点
从光照强度分。阳性花卉、中性花卉、阴性花卉。 从日照长短分,长日照花卉、中专日照花卉、短日照属花卉。 从栽培基质分,地生花卉、附生花卉、水生花卉。 从是否落叶分,常绿花卉, 落叶花卉。 从休眠的条件分,高温休眠花卉,低温休眠花卉。 从栽培寿命分,多年生花卉,二年生花卉、一年生花卉。 此外还可以分为木本花卉,藤本花卉,草本花卉,宿根花卉,块根花卉,等等
④ 多肉花卉的形态特征
叶多肉植物的茎一般不肉质化,很多种类叶贴近地面生长,茎几乎没有版或极短。茎多权肉植物一般具直立的柱状茎;也有一些种类具球状、长球状或细长下垂的茎。柱状茎的截面通常是圆形也有三角形或近方形的。大戟科和部分萝藦科的种类茎有明显的棱,棱数从3个到20多个不等。少数种类还具疣突,如萝模科苦瓜掌的疣突为长圆形,而大戟科斗牛阁的疣突为非常整齐的菱形。茎干状多肉植物膨大的茎基形状十分多样,如球状(大苍角殿)、长颈酒瓶状(酒瓶兰)、酒瓮状(青紫葛)、陀螺状(孔雀球)、半球形(龟甲龙)、扁球状(笑布袋)、卵圆状(松球掌)、纺锤状(佛肚树)等。而马齿苋科的长寿城的一些种类,茎干犹如纵曲苍老的树桩,姿态非常古朴典雅。很多种类在膨大的茎干顶端再抽出较细的枝条,形状通常为圆柱形。但也有扁平的,如大戟科的飞龙。
⑤ 水生花卉的形态特征与养护要点是什么
荷花(莲花、水芙蓉)
1.形态特征为睡莲科落叶宿根挺水草本植物。根状茎横生于水下泥土中,叫做藕,藕肥胖呈圆柱状,节部较细,中间有7~9个孔洞,用来通气;须根自节部生出。叶柄长,外被短刚刺,中间有隧洞,挺出水面。叶片巨大,盾状,表面被有蜡质,不湿水;叶片中央与叶柄相连处叫做“荷鼻”,用来吸收氧气供给水下器官进行呼吸。
花梗自地下茎的节部和叶柄一起伴生而出,单花着生在花梗顶端。花型大,直径可达15厘米;花瓣倒卵形至阔纺锤形,粉红色略带紫色,有白、乳白、红、紫、洒金等许多花色品种,花瓣数目因品种不同有多有少。花托膨大后长成莲蓬,内有蜂窝状孔洞,小坚果含在里面,叫做莲子。夏季开花。
2.种类和品种按照荷花的实用价值可分藕用型、籽用型和观赏型三大类。观赏型主要有以下10个品种:
(1)佛座花重瓣,粉红色,盛开后好似佛像的底座,俗称“莲座”。
(2)红干叶花蕾桃形,花瓣多达150片以上,深红色。
(3)碧降雪花重瓣,白色上带紫晕。
(4)大洒锦花白色,花瓣边缘具玫瑰红的宽边,内瓣边缘具玫瑰红色斑。
(5)大碧莲花重瓣,白色并带有绿色晕。
(6)重台莲花蕾桃形,初开时粉红色,盛开后粉白色;雌雄蕊退化不能结实。
(7)并蒂莲花重瓣,粉红色,双花背靠背开放。
(8)四喜莲花重瓣,深红色,四朵花同时向4个方向开放。
(9)娃娃莲花单瓣,白色,植株矮小。
(10)碗莲叶片直径仅5.6厘米,藕细小,花也小,白色或粉色。
3.习性荷花要求充足的阳光,在蔽荫和疏荫下均生长不良,更不能开花。它们只能在平静的水面上生长,如果池水过深或水流过急而将荷叶冲倒,叶片就会腐烂,但不怕浊水。喜富含腐殖质的肥沃泥土,能耐轻碱和弱酸。怕霜冻。
荷花的生长发育和温度有密切关系。春季气温升到8~10℃时种藕开始萌芽,同时抽生幼小的钱叶;气温升到14℃时种藕开始萌生出指头般粗细的地下茎,我们把它叫做藕鞭。由藕鞭节部初期抽生出来的小叶不能挺出水面而浮在水面上,叫做浮叶。气温升到23~30℃时藕鞭加速生长,每长一节就由节部抽生出一片大型立叶,也就是荷叶。立叶抽生后,藕鞭上的不定芽很快萌发而长出地下分枝,这些分枝伸长后也能抽生立叶,使株丛不断扩大。当气温长到30℃时抽生花梗并陆续开花。
图2-43荷花的生长发育状况及各部器官名称
1.钱叶;2.种藕;3.浮叶;4.不定根;5.莲蓬;6.子藕;
7.荷花;8.立叶;9.后把叶;10.终止叶;11.孙藕入秋以后,当最高气温降到25℃以下时,在每根藕鞭的最后一节抽生出一枚状似钱叶的小叶,叫做后把叶;后把叶出现后就不再抽生立叶也不再抽葶开花了。这时,藕鞭的先端顶芽向下钻入较深的泥层中转入结藕阶段。当气温降到10℃时立叶枯黄,莲藕也停止生长,开始休眠(图2-43)。
4.栽培和养护
(1)盆养荷花清明前3天将冬存的荷花缸搬到室外,防止因室温回升使种藕提前萌芽。在清明节过后的3~4天内将种藕从盆中脱出;脱盆时将荷花缸翻扣在土地上,把缸提掉后用水把泥坨冲散,取出种藕,剪掉藕鞭,再把种藕从分枝处剪开,每段应有3~4节,先端应带有完好的顶芽,随着将它们泡入水中,上面压上木棒,以防漂浮上来而干枯。
荷花缸的口面直径至少应在60厘米以上。为便于观赏,栽藕前先把缸放在60厘米高的砖台上,然后在缸内铺上3厘米厚的一层黏土或塘泥,上面撒上一层马蹄片或猪羊蹄角、毛发等迟效性肥料,也可用鸡鸭粪来代替,在肥料上面铺一层肥沃的田土或塘泥,铺至盆深的一半。
栽藕时沿着缸边摆放3~4根种藕,让它们头尾相接。栽时必须让种藕的先端顶芽向斜下方埋入土中,让尾部和土面相齐,叫做“藏头露尾”,以防抽生出来的藕鞭拱出土面。上面再覆盖3~5厘米厚的一层泥土。上水时用喷壶自盆的中央浇灌,以防将种藕冲出土面。初期水位不要太深,以3~5厘米为宜,这样可使水下泥土多吸收一些太阳能来提高土温,可促使种藕的顶芽尽早萌发。
盆养荷花不需特殊管理,但必须保持满水。浮叶抽生后应将它们塞入泥土,否则会布满水面,影响通气和光照。花谢后千万不要停止浇水,当水深不足10厘米时立叶就会枯黄,会严重影响新藕的发育;霜降后再把枯叶剪掉。上冻前连缸移入不结冻的冷室或楼道贮存,室温不要超过8℃,缸内始终都应有水。
(2)池栽荷花在我国南方,乡镇居民的房前屋后多有一些天然或人工池塘,可用来栽种荷花。栽藕前先把池水抽干,然后撒施有机肥料,翻耕后少灌些水让松土下沉,再按照种藕的长短挖出10~15厘米深的栽植穴,株行距1米×1.5米,将藕头朝下埋入穴内。
栽后先保持15~20厘米的水深,以后逐渐加深水位,最深不要超过60厘米,以防下雨时淹没荷叶而窒息死亡。
在我国南方如不挖藕,入冬后可加大水深,只要水下泥土不结冻,种藕就不会受冻。等它们生长几年后,当荷叶布满水面时再挖藕重栽。北方冬季严寒,如果不能把水加到1.5~2米以上,应在入冬前挖回种藕,用干净的湿沙将它们屯放在不结冻的冷室中,或用湿麻袋分层蒙盖,或浸入水缸,来年再种。
(3)碗莲的栽培方法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广大居民不断向高楼大夏中搬迁,胡同、里弄内的院落越来越少,要想养育荷花只能在阳台上栽种碗莲来陈设观赏。
栽前先选择品种。应选株高不到35厘米,立叶直径不超过10厘米的微型品种,可将它们栽入小瓷盆或大海碗中。常见的老品种有娃娃莲、碗儿红、锦边莲、厦门碗莲等。近年来园艺工作者为家庭养花又培育出白雪公主、童羞面、霞光染脂、案头春、婴儿红等许多微型品种。
栽种碗莲应当用口径25~30厘米、高20厘米,上下口径差不多的瓷盆。栽前最好到郊外的鱼塘池畔挖些塘泥,先把它们晒干然后打成碎面,再将马蹄片、猪羊蹄角等用修枝剪剪成碎块,与打碎的塘泥相混合。每盆只栽一段种藕,每段种藕至少应有3节。栽种方法和盆栽荷花基本相同。
碗莲不能在室内培育,应放在阳台前口充分见光;每天早晨浇水一次,午后补一次水。抽葶前应当追肥,可将手指肚大小麻酱渣或豆饼块自瓷盆中央慢慢塞入泥土,以防伤害新生藕鞭。入冬后将碗莲移入冷室或楼道,注意添水和防寒,来年清明前后重新栽种。
⑥ 观赏花卉的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是花形奇物,形态微妙,色彩艳丽,气味芬芳,广被人们喜欢
望采纳~谢谢~
⑦ 玫瑰花的形态特征
玫瑰花的形态特征:
直立灌木,茎枝灰褐色,小叶5-9,连叶柄5-13厘米,椭圆形至椭圆状倒卵形。有皱纹,上面亮绿色,下面灰绿色,被柔毛或刺毛,叶柄及叶轴疏生小皮刺及腺毛。花单生或3-6朵集生,花径6-8厘米,花瓣紫红或白色,单瓣或重瓣。
玫瑰花的生长特征:
玫瑰系温带树种,耐寒,耐旱,喜光,在庇荫下生长不良,开花稀少,不耐积水,受涝则下部叶片黄落,萌蘖性很强,生长迅速。
(7)花卉的形态特征扩展阅读
玫瑰花的品种:
紫玫瑰、红玫瑰、白玫瑰、重瓣紫玫瑰、重瓣白玫瑰。
玫瑰花的食疗作用:
具有强肝养胃,活血调经,润肠通便,解郁安神之功效,可缓和情绪、平衡内分泌、补血气、对肝及胃有调理的作用,舒缓情绪、并有消炎杀菌、消除疲劳、改善体质、润泽肌肤的功效。
⑧ 花花的形态特征
被子植物具异形孢子,亦能产生两种生殖孢子、花粉(小孢子,雄性)和胚珠(大孢子,雌性)分别产生于不同器官,但典型的花则同时含有大小孢子,因为它两种器官兼有。
若花柄具分支且各分支均有花着生则各分支称为小梗。花柄的顶端膨大部分称为花托,花的各部分轮生于花托之上,四个主要部分从外到内依次是:
花萼:位于最外层的一轮萼片通常为绿色的,但也有些植物的呈花瓣状的。
花冠:位于花萼的内轮里,由花瓣组成,较为薄软,常有颜色以吸引昆虫帮助授粉。
雄蕊群:一朵花内雄蕊的总称,花药着生于花丝顶部,是形成花粉的地方,花粉中含有雄配子。
雌蕊群:一朵花内雌蕊的总称,可由一个或多个雌蕊组成。组成雌蕊的繁殖器官称为心皮,包含有子房,而子房室内有胚珠(内含雌配子)。
花分不完全花和完全花。
一个雌蕊可能由多个心皮组成,在这种情况下,若每个心皮分离形成离生的单雌蕊,即称为离心皮雌蕊,反之若心皮合生,则称为复雌蕊。雌蕊的黏性顶端称为柱头,是花粉的受体。花柱连接柱头和子房,是花粉粒萌发后花粉管进入子房的通道。通常在传粉受精后雄蕊脱落。
例如,被子植物的两个亚纲可以通过其花瓣数加以区分:双子叶植物通常有4或5(或者4或5的倍数)片花瓣(petal),而单子叶植物多为3或3的倍数。大多数植物的花都如上所述,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这在植物学上称为“完全花”、“两性花”或者“雌雄同花”。不过也有一些植物的花是“不完全花”或“单性花”,即只有雄蕊或雌蕊的花。此种情况下,如果雌花与雄花分别生长在不同的植株上,则称为“雌雄异株”。相反,如果单性的雄花和雌花同生于一植株,则称为“雌雄同株”。
有些植物的花单生于植株上,而有些植物的花则簇生于植株,对于后者而言,这些花若按照一定规律排列于花轴上,便形成了“花序”。在这一点上,必须要注意“花”的实际概念。从植物学角度看,一朵菊花或向日葵并不是一朵花,而是一头状花序,即由许多小花组成的花序,而且其中的所有小花都具有前文提及的结构。有些花具有辐射对称性,亦即如果其花被以任何角度通过中央轴线一分为二,所得的两半都是对称相等的,称为辐射对称花或整齐花,例如月季和桃花。还有些花只能按一个角度切得两个对称面,则称左右对称花或不整齐花,例如金鱼草和大部分兰花。 花,以它鲜艳的色彩、婀娜多姿的体态和芳香的气味吸引着人们。花,实际上是缩短了的变态枝。花瓣的结构也像叶子一样,可分表皮、基本薄壁组织和维管束三部分。花瓣的表皮大多具有突起(见封二),也有毛状体和气孔,表面的角质层常呈现出皱状的条纹。
⑨ 大花草的外形有哪些特征
1818年5月,英联邦爪哇省总督拉夫尔兹爵士从苏门答腊旅行归来,在一封信中写下了一段话,意思是:“此行最大的收获是发现了大花草,对于它,我想任何生动的描写都将显得苍白无力。这是世界上最大、最了不起的花,直径超过90厘米,重量超过7000克!”
一晃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大花草作为花中之王的地位仍未有丝毫动摇。
拉夫尔兹爵士和他的旅伴、著名博物学家阿尔诺利基发现的大花草,是大花草家族12个成员中最大的一个。阿尔诺利基用自己的名字给大花草命了名,因此,后人就把它称作“阿尔诺利基大花草”。这种植物在印度尼西亚被称作“本加·帕特马”,意即荷花。可它长得一点也不像荷花:五瓣肥厚多肉、暗红色的花瓣,布满鼓鼓囊囊的白斑。花瓣中央有一个“圆盘”,长有许多小刺,保护着神圣不可侵犯的花蕊。阿尔诺利基大花草的每一部分都出奇地大,花瓣大,“圆盘”大,花蕊也大。每片花瓣长30~40厘米,厚数厘米;中央的大“圆盘”其实是个直径33厘米,高30厘米的蜜槽,里面可容纳5000~6000克水。据对标本的测量,阿尔诺利基大花草直径为70~90厘米,最大达106.7厘米,堪称花中之王。
可是,令人难以相信,大花草长得如此巨大,竟没有根、叶、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那么,它的养料是从哪儿来的?原来,大花草是异养植物,它需要的养分全来源于别的植物。大花草把它的一种类似蘑菇菌丝体的纤维深深扎进葡萄科植物白粉藤的木质部,贪婪地吸取白粉藤的大量养料,维持庞大的躯体生长。
大花草的种子极小极轻,甚至比罂粟籽还要小。那么小的种子是如何“挤”进白粉藤坚硬的茎千里去的呢?这个问题到现在还是个谜。一些人认为这是野猪和鹿蹭痒痒蹭破了藤子让大花草的种子有隙可钻;有人则认为是松鼠像兔子啃嫩茎那样咬破了白粉藤的树皮;还有些人认为缝隙是蚂蚁和白蚁造成的等等。
不管怎么说,种子恰恰总是掉在白粉藤的擦破处,种皮开始膨胀,萌发成像幼芽似的东西。
不久“幼芽”慢慢长成小孩拳头大小的扭曲的花蕾。到了适当的时候,花蕾舒展开来,显出五片转红色的花瓣。起初,大花草散发出一种淡淡的香味。三四天后,气味变得如尸臭一般难闻,这气味和肉色的花瓣招来大批厩蝇。它们在蜜槽内上下忙碌,不知不觉完成了授粉工作。
大花草的花上有雌蕊和雄蕊,花朵开放几个星期后就腐烂了。在开花期如果雌蕊柱头上有幸粘住足够的花粉,那么,七个月以后,子房就形成包含上千粒种子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