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插花艺术的构图六法
① 请问各位对插花艺术的理解怎样呢
1.插花艺术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插花艺术具有很强的可视性与直觉性,极易引起人们的美感。这是由于它是以大自然中的最美、最富有生命力的花为素材进行创作的,花最醒目最诱人,欣赏花的艺术品就能更直接更快速地使人获得美感。
2.插花艺术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完美结合
如前所述,插花艺术是以饱含生命意义的自然植物材料为素材,并在创作中以充分展现花材原有的自然形态美为主导的。因此它是最富有表现自然和谐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它又是科学地艺术地将植物自然属性美转化为人格化的(理想化的)自然美的花卉艺术品,并蕴寓深广的内涵,赋予造型深邃的思想美和意境美。这种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美的作品,为插花艺术的审美活动增添了丰富的想象力,给人以很强的美感和艺术享受。这一艺术美的创造在东方式的插花特别是中国传统插花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和深刻,因为热爱自然、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是中国艺术固有的灵魂。
3.插花艺术是实用艺术与审美艺术的有机融合
插花作品既有广泛的实用性又有很强的欣赏性,有实用与审美折双重价值,不管它应用在何处,其主要功能都是在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创造一个充满活力与生气、充满温馨祥和的环境气氛。与此同时,它也将大自然的美和生命力引入人们的生活中和心田里,使人们同时得到精神上的愉悦,获得美的享受。
(二)插花艺术欣赏的条件与方法
一切审美活动都必须有相应的主客观条件,才能取得良好的审美效果。对于插花来讲,其客观条件是要有好的插花作品及好的欣赏环境;其主观条件则是欣赏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三者在审美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插花艺术的审美不能依赖文字语言,也不能依靠情节说教,而主要是靠视觉来产生直接的感染力。一件好的插花作品,它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应当是很美的,给人们愉悦和舒畅感。这种美和愉悦感是由作品整体形象的和谐美引起观赏者视觉感受的结果。整体形象包括造型的优美、花色的调和以及构图的合理得当等等,是形式美的综合体现。而一件好的具有吸引力的插花作品不仅仅以它的形式美而诱人,更能够打动人的则是其内涵美与意境美,即主题思想的新颖生动会更令人悦目赏心,作品中所蕴涵的意境,表达的思想感情,更能打动人,更能唤起欣赏者的联想与共鸣,并久久不能忘怀。有了这样的好作品,才能使人产生美感,欣赏活动也才能顺利进行下去。而当前社会上有不少开业庆典的大花篮插作,大都毫无章法,粗制滥造,使很美的花材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不能使人产生美感的作品,自然也无好的欣赏效果,欣赏活动也无法顺利进行下去。另外,欣赏环境也是影响欣赏效果的主要客观条件之一,俗话讲得好:“好花还需绿叶配”,说明起陪衬烘托作用的绿叶的重要性。插花作品的欣赏和应用也是一样的道理,需要一个好的陈设环境来烘托陪衬。一个简洁素雅清静的陈设环境更能烘托出作品的清新妍丽、勃勃生机的神韵之美。这样的审美环境才有助于欣赏者舒心地领悟艺术的真谛,更能增强欣赏的效果。我国古代欣赏插花作品十分注重环境效果,陈设的作品必须具有上乘的几架、名家字画相陪衬;欣赏时或一边饮酒品茗,欣赏乐曲,或即兴咏诗,由视听达心悟,从而获得多层次的美的享受。
有了好的作品和良好的环境,还必须拥有相应的欣赏者。好的欣赏者,才能够很好地去感受和体验作品的美,否则就像马克思说过的一样:“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再好的音乐也毫无意义……”欣赏插花作品也是如此,不认识花材,不懂得色彩学知识,不明白花文化的象征意义,那只能是一种简单的知觉性的感受。花插得越多越好,花色越艳越好,越热闹越好,仅此而已,其他都说不出所以然。如此“欣赏”,充其量也仅仅是悦目而已,何有情感的共鸣、情操的陶冶!插花是一门高雅艺术,欣赏者需要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丰富的想象力,要以热爱艺术、追求艺术美的心,去潜心品味艺术,才能深刻领悟艺术作品的内涵与美感,获得发自内心的感受。如果对插花知识、花材特性、寓意等有所了解,便有助于领悟插花艺术的美。所以,欣赏插花艺术同样是一种精神需求,是一种情操的修炼,不仅美化装饰了生活,而且还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能激发人们对美的追求与热爱。
欣赏插花艺术还需要有恰当的方法,如同欣赏绘画、书法、雕塑等作品一样,是一种静态的欣赏,需要有一定时间的驻足停留,对每件作品细细欣赏,凝视静观整体造型以及每个花枝形姿色韵的美,进而揣摩回味其意境的美,领略作者的情感体感,从而引起自己的情感活动,而不宜走马观花地浏览作品,否则就无法用心去感受作品的美,也自然不能真正领略到插花艺术的美,获得深层的美感。
静观插花作品还必须选择合适的视距与视角。通常根据作品大小决定观赏的视距,一般距作品1.5m~3m的距离,面对作品的主视面为宜。视角的选择要根据作品的造型和摆放的位置而定,大多数作品都以平视为主,部分下垂式造型作品必须摆放在视线以上的高处,因此须仰视欣赏才能看到作品的最佳观赏面。另有部分水平式造型的作品,适宜摆放在视线以下的茶几上或其他低矮处,因此只有俯视欣赏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另外,还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欣赏插花作品时不可以随意移动或手摸作品,因为它们都是清新鲜活的植物材料,又是轻轻地固定在一起的,随便触摸,容易变动其位置,影响造型与美观。
(三)插花作品欣赏品评的标准
品评插花作品优劣的标准十分复杂,难以找出绝对统一的标准。根据多年创作、实践和不断总结国内外插花大赛评比的经验与规律,现提出以下几条欣赏评判的标准,以供参考。
1.整体效果
插花作品直观性可视性都很强,而在视觉审美上首先给人以强烈印象与感受的是作品的整体效果,也就是说观众第一眼的视觉效果常常能看出作品整体形象(形体)的优劣。它包括作品的造型尺寸是否合理稳定,花材给合、容器的搭配等是否合理优美,整体色彩是否和谐等等。这些方面的综合状况,构成作品的整体效果。它们常常是引发评论者的美感进而将其作为评定作品优劣的首要依据,因此,可以说这是品评插花作品最直观的视觉效果。
2.构图造型效果
这是形式美的主要标志之一。它主要包括造型是否优美生动或别致新颖,是否符合构图原理,花材组合是否得体,各种技巧运用是否合理娴熟(如稳定感、层次感、节奏感等)。
3.主题表现
这是构成作品思想美,意境美的重要标志,也常常是体现作品是否有创意,内容题材是否深刻新颖,命题是否贴切,意境是否深邃、隽永,能否引人回味遐想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在东方插花艺术作品中被视为作品的灵魂,无论是创作或欣赏都成为最注目的内容,因为它是最能引发美感与情思活动的。
4.设色效果
主要看整体色彩的搭配,即花材之间的色彩搭配,花材与容器之间色彩的搭配,以及作品与周围环境色彩的关系,是否协调美观,是否符合色彩学的原理。插花设色无论是华丽多彩或浅淡素雅,均以和谐为标准。
5.技巧运用
主要看构图中剪截、捆绑、包扎,花材固定,花插花泥的掩盖技巧,是否处理得干净利落及其熟练程度。
以上五条品评标准,大体可以包含插花作品的主要表现内容,可以据此判定它们的优劣,所以比较适用于所有插花作品的评比。但因东西方插花艺术各有自己的风格与情趣,审美观点也不相同,具体评比时,五条标准的排序可以调整,如在我国几届插花大赛中,东方插花艺术评比标准为:①主题表现占30分;②造型占25分;③色彩占25分;④技巧占20分。而西方插花则:①色彩占30分;②造型占25分;③主题表现占25分;④技巧占20分。由此可以看出,东方插花艺术着重意境美,而西方插花艺术着重色彩美,各有侧重,视不同流派不同风格而具体灵活掌握。
② 插花造型的五大基本原则
均衡与稳定、色彩协调、韵律与动感、多样与统一、对比与协调
③ 插花艺术的三大美学要素是什么
任何造型都是由形态、色彩和质感三个要素组成,插花也一样。
④ 选修课是插花艺术,老师让我们自己创做一个作品,还要讲作品的构图和立意,准备明天下午去花市买,但是没
源于两个国家!一来个是印度。理由是插源花先有佛教佛前供花兴起!其二是源于中国;理由是佛教传入中国前!民间已有切花(古代称折枝花)这是原始的插花意念!是插花的雏形!究竟中印两国谁是源头。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⑤ 插花艺术的步骤,,老师是说要边写步骤,边画图。。。可是网上的步骤各种各样到底清晰地步骤是什么。。。
1、艺术插花的基本形式 直立式:直立式插花,主要特点是第一枝呈直立状,副枝客枝和所有插入的花材都以主枝为基准,保持自然向上的趋势。第一主枝呈垂直状,副枝客枝基本上也垂直,不出现大的倾斜和弯曲。 直立式插花作品充满高耸挺拔,蓬勃向上的生机,显示舒展自然,端庄稳重的静态美。 倾斜式:倾斜式插花,主要特点是第一主枝倾斜于花器一侧,并在垂直平分线左右各30度的范围内表现,副枝客枝围绕主枝排列组合时,可不受主枝摆设范围的限制,但应避免主,副,客三枝处于同一水平层次上。 倾斜式插花作品表现空间大,能充分表现自然形态,显示疏影横斜,飘逸潇洒的动态美。 悬崖式:又称垂挂式,下垂式.主要特点是第一主枝在花器上自上而下悬挂下垂.下垂的主枝可在水平线以下30度以外范围表现.副客枝的配置,应起到稳定中心和衬托主题的作用,并与主枝保持趋势的一致性,花器宜选用高瓶. 悬崖式插花作品能生动表现高山流水,飞瀑倾泻的气势和古藤垂崖云雾缭绕的高雅格调,具有强烈的动感. 平卧式:主要特点是主干横卧,基本呈水平状.全部花卉基本上在水平线上下各15度范围内组合变化,如同地被植物匍匐生长的姿态.花间没有高低明显的层次变化,通过向左右平行方向作长短远近伸缩形成动态. 平卧式插花作品具有较强的装饰性,适用于餐桌艺术化布置和俯视环境的摆设
2、
1先将带古朴民族风格的布条粘在金色花瓶上,把花泥放在花瓶洞里,下面垫玻璃纸,防止水分流失,把玻璃纸多余部分剪掉。
2用平行式插花法,三朵玫瑰花一组,高度上错开插,这样线条比较流畅。将红掌的根部插在花泥的背部,根弯曲成弧度,将红掌的叶子用花胶或透明胶固定在花瓶瓶身。将兰花弯曲成弧度,插在杆子后面固定。
3把厚大的朱蕉叶卷起来,叶茎插过去, 然后插在花泥上。朱蕉叶和红豆起到衬托玫瑰和掩盖花泥的作用, 插点蓬莱松,点缀点绿色,冲淡下比较沉的主色调。
4间隔在玫瑰中间, 插点芦苇,能使线条更加修长。也是用平行法,分成长短不同的三组。
5洋桔梗小小的花苞衬托盛开的玫瑰, 稍微带点浅色,比较能调和颜色,这些都太暗太沉了。再插两根星点木,也是颜色比较浅,调和色彩。
6将柔丽丝根部插在花泥上,下面穿过红掌的茎,让它自然的垂下。这盘插花就制作完成了。
⑥ 智慧树知到插花艺术章节答案2018知到插花艺术章节期末答案哪里有啊
第五章 11. 中国插花发展的历史插花萌芽阶段(公元220年以前)插花初级阶段(公元220年—589年)插花普及、发展、兴旺阶段(公元581—960年)插花繁荣、昌盛阶段(公元960年—1368年)插花成熟、完善的鼎盛阶段(公元1368年—1911年)插花艺术的停滞衰退阶段(公元1911年—1979年)插花大发展阶段(1979年以后至今) 12. 中国插花艺术的风格与特点。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注重构思和意境的创造线条造型,多用木本花材强调象征意义和季节特色重视插花的摆设与欣赏环境 13. 中国明代插花最具代表意义的“十全瓶花”中采用的十种花材及寓意。 用十种花材,象征十全十美梅(清高淡雅),松(苍劲坚毅),柏(益寿延年),山茶(明丽高贵),兰(幽香雅致) 水仙(高洁无暇),天竺(繁荣昌盛),灵芝(吉祥如意),朱柿与如意(诸事如意) 14. 中国插花史上第一部阐述插花理论的名著、作者及内容。袁宏道的《瓶史》《瓶史》分十二节:一花目,二品第,三器具,四择水,五宜称,六屏俗,七花祟,八洗淋,九使令,十好事,十一清赏,十二监戒。
⑦ 插花艺术的构图原则有哪些
一、比例与尺度
二、多样与统一
三、协调与对比
四、动势与均衡
五、韵律与节奏
见
《插花艺术》朱迎迎
第二章
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