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晕染花卉画

晕染花卉画

发布时间: 2021-12-15 12:07:29

Ⅰ 我想请教国画工笔画花草的上色步骤与技巧

以工笔荷花荷叶的画法步骤为例:

一、白描。

荷花花瓣、叶子、茎的版线条都较长,要求勾线时,形权象准确而饱满,线条流畅。中淡墨勾花瓣及小莲蓬。较重墨色勾叶子。后面的荷叶以没骨法完成,不用勾线.

二、染底色。

用白色调稀罩染花头、花苞。黄绿色罩染小莲蓬,颜色薄一些。花青墨晕染正面叶片。草绿色罩染反叶及花叶的茎。

三、进一步刻画。

芽绿色晕染花瓣,花苞染得深些。深绿色罩染正面叶,石绿色晕染反叶及茎。藤黄加少许朱磦晕染莲蓬壁。黄色勾蕊丝,白色立粉点蕊、小莲子。反瓣勾筋,正面不用。

四、没骨法完成后面的荷叶及长草。

偏写意画法,不受轮廓线的约束。笔中的色有深浅变化,画得见笔、生动.

Ⅱ 工笔中的“晕染”“提染”“统染”“分染”是什么意思

1、分染:工笔画绘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笔蘸色,另zd一支笔蘸水,将色彩拖染开去,形成色彩由浓到淡的渐变效果。
2、统染:在绘制工笔的过程中,根据画面明暗处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几片叶子、几片花瓣统一渲染,强调整体的明暗与色彩关系,称为统染。
3、罩染:在已经着色的画面上重新罩上一层色彩并局部渲染。
4、提染:染色接近完工时用某种色小面积、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画面称为提染。
5、烘染:在所描绘的物体周围淡淡的渲染底色用来衬托或掩映物体。
6、点染:用接近写意的笔法,一笔蘸上深内浅不同的色彩在画面上连点带染,取灵动之意。处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时候时常用到此法。
7、斡染:将一块色彩向四周染开。画仕女脸颊的红晕时即是采用此法,工笔牡丹的绘容制中也会用到。
8、醒染:在罩色过后色彩略显发闷的画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画面醒目。

Ⅲ 工笔画中晕染是什么

晕染
是指绘画的一种技法,也可用于女士化装技术操作。
我国绘画起初不事晕染,战国时代开始在人物顶部饰以红点。两汉时代才在人物面部两颊晕染红色,以表现面部的色泽,虽然有一定的立体感,但不强。西域佛教壁画中的人物,均以朱红通身晕染,低处深而暗,高处浅而明,鼻梁涂以白粉,以尔隆起和明亮。这种传白印度的凹凸法,到了西域为之一变,出现了一面受光的晕染;到了敦煌又有所改进,并使之与民族传统的晕染相融合,逐步地创造了既表现人物面部色泽,又富有立体感的新的晕染法,至唐而达到极盛。正如画史上评吴进子的壁画时所说的“人物有八面,生意活动”, “道子之画如塑然”。所以段成式赞叹吴退子的画是“风云将逗人,鬼神若脱壁。”这样的形象,在敦煌壁画里比比皆是。这种新的晕染法,促使壁画的写实风格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答案补充 工笔画有主要的染法
1、分染:工笔画绘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笔蘸色,另一支笔蘸水,将色彩拖染开去,形成色彩由浓到淡的渐变效果。
2、统染:在绘制工笔的过程中,根据画面明暗处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几片叶子、几片花瓣统一渲染,强调整体的明暗与色彩关系,称为统染。
3、罩染:在已经着色的画面上重新罩上一层色彩并局部渲染。
4、提染:染色接近完工时用某种色小面积、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画面称为提染。
5、烘染:在所描绘的物体周围淡淡的渲染底色用来衬托或掩映物体。
6、点染:用接近写意的笔法,一笔蘸上深浅不同的色彩在画面上连点带染,取灵动之意。处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时候时常用到此法。
7、斡染:将一块色彩向四周染开。画仕女脸颊的红晕时即是采用此法,工笔牡丹的绘制中也会用到。
8、醒染:在罩色过后色彩略显发闷的画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画面醒目。

Ⅳ 花鸟画中木本花如何画

木本花画法自然界里的花树,有木本和草本、藤本和蔓本之分。木本又分为乔木和灌木两种。乔木枝干高大,具有由强盛的枝条组成的树冠,如松、柏、杨、榆、木棉、凤凰木等。灌木丛生低矮,近地多歧枝,如蔷薇、杜鹃、玉兰、牡丹、木芙蓉、天女花等。草本又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者。每年播种、生芽、开花、结籽经冬枯萎者为一年生草本,如凤仙、秋葵、鸡冠花、雁来红等;于第二年开花结实者为二年生草本;多年生者,春萌冬枯,宿根留在土中或块根可保留多年者,如水仙、百合、石竹、芍药、玉簪、蜀葵、金针、夜光、秋海棠、大理花、美人蕉、十样锦等。其枝蔓虽为木质却软弱,如藤者为藤本花,如紫藤、凌霄等。其一年出土即抽蔓把架者为蔓本花。蔓多水分,柔嫩不能经冬,如牵牛、丝瓜、扁豆、茑萝等。此外更有沙漠肉类植物,如仙人掌、仙人球、昙花、蟹爪莲、令箭荷花等,肉质多水、耐旱喜暖、枝叶异样、发花艳丽多姿。这些形形色色的木本、草本、藤本、蔓本花树,都是花鸟画的基本创作素材。 木本花树的枝干高大,花叶繁茂,要把它取为画材,首先要对它进行全面的观察研究,了解其种别特点,掌握其生长生活规律,分析其枝、叶、花、萼、梗、蒂的构造,了解它在时序中形体的更改和色彩的微妙变化。对于其各种生长特征,务求了然于心,在体验整株全貌的基础上,经过写生一枝,加以记录。再将素材进行概括、综合、提炼等艺术手法的加工,选取适当的表现技法,最后完成一幅创作。 要根据自然界花树的不同生态特征去构造形象、创造技法。松柏是常绿乔木,长年郁郁苍苍,经冬不凋。松生平地,其干宜直立,有昂然入云之势,生在悬崖,则应虬屈而上;生山顶峰头,则老干低矮,枝叶平展,以避风雨摧折。古人根据它的特征常用正楷笔法画针叶,用有力的篆籀笔法画枝干。柏多缠皮,屈曲如蟠虬。总之,画松柏应注意其冲天直上、不畏风雪的坚强性格。作者应尊其坚贞不屈的感觉,结合它生长的不同环境,予以不同形象的具体刻画。花树中柳很难画。古人说“画树难画柳”,就是指的山水画中的柳树。在花鸟画中表现柳树,只要能掌握其老干的适当欹斜、枝条的萧疏和迎风得势之态,做到简明而不繁乱,再通过实践锻炼,自能得法。梧桐枝干参天,挺立多姿,画主干宜横皴数笔,以保其光滑圆润,再赋以淡彩。画老干要注意节间有窍穴,杈的枝条,要运笔有力。 画花鸟画要适当掌握些园艺学的知识。要注意分辨花树间的细微差别和不同特征。杏花的树干纠曲,桃花的枝叶劲挺,茶花的叶子坚实,牡丹的花蕊繁复,不同的面貌表现了不同的风趣。玉兰树干特征,出杈结顶生萼叶,花时如堆雪雕玉、琼树冰花;红棉树气势参天,花红如火,虽一枝一朵,亦无随奁附髻之态;木绣球花朵成球形,应注意其已开半开,前后抑扬,大小错落,转正分明。同一种花树,老干新枝又有所不同。要分清一年生枝、二年生枝和多年生枝的多数花木,花多生于当年枝上。如梅花老干宜古,而嫩枝新条宜瘦宜直,气条冲天,始有铁骨峻峥之势。这一切,必须有赖画家付出精力去认识它、熟悉它,进而全面掌握并表现出来。 画树以取势为重。这就是说,要注意花树在画面上的位置。古人说:“画花卉全以得势为主。枝得势,虽萦纡高下,气脉仍是贯穿。花得势,虽参差向背不同,而各自条畅,不违常理。叶得势,虽疏密交错,而不繁乱。”又说:“然取势之法,又甚活泼,未可拘执。必须上求古法,古法未尽,则求之花木真形,其真形更宜于临风、承露、带雨、迎曦时观之,更姿态横生,愈于常格矣。”现在说来,则首应简繁自然真实,加以意匠,然后再斟酌古人法度,予以出新。 木本、草本、藤本、蔓本花木形象不同,故构图取势亦应加以区别。画木本花枝干时,因其枝干高大坚硬,故应力求苍劲老到、位置得宜。干、枝、花、叶互相掩映,安排得当,可增加画面的繁复和气势,安排不当,则满纸臃塞,影响主体。在花鸟画中画大干、老干时,一般不画全树,只画局部,取其与枝叶配合。要使干枝不见堵塞,繁枝不见琐碎。每一动笔,便要想到转折,所谓“树无一寸之直”。一般取势的规律,须视纸幅的宽狭大小,“左树大枝向右,右树大枝向左”,“左多则右少,右长则左短”。如画两株树,要一直一欹、或一俯一仰,应求主客分明而有揖让。一般构图根偏下者是主树,主树也是近树。花鸟画虽不同于山水画法,但也必须分清主宾轻重。一株树枝干也有宾主、向背、欹斜、迎风、探水、垂荫之趣,都要在构图、章法的取势中得之。 古人论画枝说:“分歧须有高低向背势,则不致叉字分头。交插须有前后粗细势,则不致十字交加。回折须有偃仰纵横势,则不致之字交搭。”画树要枝干分理,老干宜独出,出枝分远近,纵横定主辅,浓枝破淡干。画树枝要注意聚散、疏密、虚实。要密处留眼,乱中有序,笔笔不相撞。要留心四面生枝,不可枝杈相刺。老干应用近枝掩映,近枝宜重画,远枝宜淡写,前枝宜繁,后枝要简,才能分清远近层次。枝上花朵部位应慎审布列,不应散点太多,乱而不整。应照顾整体对比,有一处为主,众皆为宾。花朵务求稳定,或正或侧,或横出倒置,须视主题而定。画折枝花尤须审势得宜,若缀果实,更应取势下垂。(附图为郭味蕖作品《霜红时节》) 花卉是花鸟画的主要组成部分。花的种类繁多,花朵形状各不同。有单瓣,有复瓣。有的花冠和萼连在一起,有的还仅有花蕊而花冠是由叶片变成的。有的有长柄,有的有柄苞,有的是单花,有的则组成花序排列。故有的单出,有的丛生,有的成团,有的成穗,有的个个分明,花与花间有适当距离,有的则攒聚一起。 因花鸟画中花大半是主体,故整枝花朵必须放在适当的位置。树枝上着花,一般要四面互生。画时须注意适当安排向背欹扬。就是丛集在一起的花朵,也应左右顾盼、前后互见,或间以蓓蕾,以得映带翩翻之趣。并列花枝,亦须有虚有实、有浓有淡,以显浓处的光艳夺目,淡处的恬雅高洁。布置花朵应注意整体效果,不要分布琐碎,赋色也不要太繁杂。要体会自然生意,体会微妙的变化,所谓繁花似锦、欣欣向荣,皆从构图、用笔、赋彩中得来。 画花可纯用色彩,也可不施脂粉只用水墨。用色彩画花,可以用笔蘸色点,可以勾廓晕染,可以先填粉后烘染,也可以勾廓后再单色平涂,又可使用勾粉、衬粉、外染等方法。要注意表现花朵之含苞、初放、正放、将残等不同色相。为了表现花朵的形体神韵,不独一丛花要有深浅,就是一朵一瓣,也要分出浓淡,有时又为了求得整体层次,花瓣颜色就不加变化。总之,要适当地选定表现方法,并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才有可能充分表达所要求的主题。 花蒂、花萼、花苞、花蕊也是花的重要组成部分,尤需画家深入自然生活去细心观察体验。认识观察之后,还要参考古人经验予以借鉴,然后动笔。花蒂连接花萼,蒂有长有短,萼有多有少。梨花、杏花、桃花、李花,花为五瓣,萼也五瓣,萼的尖圆往往随瓣形。有的蒂垂红丝,如垂丝海棠;有的层蒂鳞起,如山茶,耐冬;有的有苞有蒂,如牡丹、秋葵;有的苞上具有绒毛和细刺,如玉兰、辛夷;有的蒂裂而大,如石榴花,花红如火,下承朱黄色的歧裂长蒂,形成不同于其他花朵的造型。花的苞、蒂之色往往不同。苞多较蒂浅淡,但又不同于瓣色。有赭蒂绿苞者,蒂又可全用墨点,苞又要和叶面之色有所不同。总之,各种花的构造不同,有不同颜色的花瓣,有不同颜色的蒂苞,还应当缜密观察。蒂是连接花与枝的,花和枝的承接全靠蒂。花朵的前后、反正、欹斜、偃扬都是通过蒂来表现。蒂画得好,花就富于变化,生动有致。花瓣与蒂苞关系密切,例如正开的花就露心不露蒂,背面花则隔枝露全蒂,侧开花则露半蕊半蒂。花生于蒂,蒂生于小枝,小枝再接大枝,必须一一交待分明。(附图为郭味蕖作品《木棉》) 花蕊由蒂而生,与蒂相表里。花朵构造不同,花蕊的形状也不同。花蕊分雄蕊和雌蕊,有的花雌雄并体,有的则异株。六出的花瓣,蕊也多六出,此外有雌蕊一条。雄蕊又分为花须和花粉两部分。有的花花须多,有的花须少。花蕊有的繁复,有的细密,有的纷披,有的则长心挺出,花粉纷集其上。画家须根据自然,加以意匠,亦不能纯依自然,致落自然主义的框子。画花鸟画不是画植物标本挂图,要予以概括和剪裁,又要根据主题和表现方法的要求,随时予以变换处理。一般说来,画时首要掌握花蕊的形象,至于花须花粉的多少和它的色彩,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取舍。一般画花蕊宜少不宜多,近花多,远花少。徐悲鸿先生画花卉时,远花多不点蕊,反愈觉远近真实。作者只要面对自然去细心体会,自能创造新的表现方法。 清王 在《画花卉草虫浅说》中谈到画叶的重要。他说:“枝干与花,已知取势,而花枝之承接,全在乎叶。叶之势,岂可忽哉?然花与枝之势,宜使之欲动,花枝欲动,其势在叶。” 叶的形状很多,质感也不同。一般分复叶与单叶,又可分为大叶、长叶、卵叶、扁叶、歧叶、距叶、尖叶、羽叶、刺叶、披针叶、火焰边叶等。画叶时要根据其形状和特点照顾整个画幅的需要,分别使用白描、泼墨、点簇、勾勒等不同方法表现。既要注意与花的表现方法有所变化,又要注意整幅效果的统一。 《颐园论画》中曾说:“叶分软硬厚薄,反正浓淡,参伍错综,俯仰顾盼,所谓枝活叶活,攒簇抱拢,花为叶心,叶为花辅,彼此关合,则画花之能事毕矣。” 画叶要注意叶的阴阳向背,注意表现反叶、折叶和掩叶。凡长叶的花树,要兼画折叶,多叶的花树要兼画反叶和掩叶。叶有深浅浓淡,一般正面叶深,反面叶淡。深花宜淡叶,淡花宜深叶。叶有反正前后,均须不离枝。在花树中画叶,尤其是绿叶,是一大难事。虽然常说红花还要绿叶扶,但必须注意红绿驳杂之火气。若时时于自然中体验,则自能见多识广,找出规律。叶脉的形状不一,尤须在自然中面对现实物象作缜密观察,掌握其具体生长规律,然后加以剪裁,进行艺术手法上的简化,概括性地予以具体表现。叶筋的粗细浓淡虚实,要与花叶相称。 自然中生长的花树和庭院盆中的花树不同。黄山的杜鹃,枝干高有及丈者;青城山的白山茶,树高数丈,花开如冰山雪海。盆栽之杜鹃,花发时叶甚茂盛;山野中之杜鹃,开花时叶不多,花枝上往往不生叶,而生叶者即不甚着花。

Ⅳ 什么叫晕染

晕染的意思为:用水墨或颜色渐次浓淡烘染物象,使分出阴阳向背的绘画技法。晕染是指绘画的一种技法,也可用于女士化妆技术操作。
读音:[yùn rǎn]
出处: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六章第二节:“ 萧梁时代的名画家张僧繇运用晕染法,用色彩渐次浓淡来表现物体的透视。”
例句:
1.单瓣铃铛型花,深浅不一的淡紫色底,深色眼和晕染。
2.半重瓣桃色到象牙白色花,黄褐色的晕染。
(5)晕染花卉画扩展阅读
近义词:晕渲
晕渲读音:[ yūn xuàn ]
释义:指用水墨或颜色渐次浓淡烘染物象,使分出阴阳向背的绘画技法。
出处: 阿英 《民元以前的中国年画发展概貌》:“ 乾隆 时期的年画,如《戏猫图》、《花卉图》等,着色就起了很大的变化,繁复鲜艳,调子不再那样沉滞,还采用了晕渲的方法,不但套印,部分也兼敷彩。”

Ⅵ 画花鸟是先淡墨晕染还是先上底色

因为花鸟画是我国传统绘画当中的非常经典的一个主题,
所以很多学国画的人他们都有不同的画画的方式,
你先上底色或者是先用墨印染都可以,你自己习惯就行。

Ⅶ 宋代工笔花鸟画有什艺术特点、其中包含了什么样的文化

宋代是我国古代宫廷画繁荣发展的时期,这种围绕着封建帝王将相生活、朝政而进行的绘画,在北宋时达到鼎盛,此时的宫廷花鸟画从绘画技巧、绘画题材、语图关系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也体现出了较高的水平。

花鸟画源自新石器时代,在历史长河中逐步脱离其他画种,成为独立画科。唐至五代之后,花鸟画蓬勃发展,跃居于人物画之上,由单一的图画表现形式逐步转换为语图结合的表现形式,与山水画并驾齐驱。

Ⅷ 国画工笔画花草的上色步骤与技巧

晕染和罩染的区别:

晕染指一次调好的同一色,反复数次渲染。以花瓣为例,先在花瓣基部染出版一个小的局部后暂时权搁置,待其将干未干之时再扩大范围染第二次,再待将干未干时染第三次,直到整个花瓣全部染色。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上色,二是分出厚薄浓淡,找出花瓣的质感。

罩染则是将晕染效果加强,同时具备修补作用。通常情况下,晕染调色未必一步到位,同时容易出现国画弊病中的“火气”或“稚气”。这时就需要罩染了。罩染方法是根据晕染后需要加强的倾向,调出不同与晕染并符合倾向的其他颜色,对晕染部分做全部或局部的染色。罩染所用的颜料,一般应为质轻的薄质颜料,太重或矿物颜料覆盖太强,不宜用作罩染。

Ⅸ 花鸟画的代表人物是

花鸟画家辈出,如来唐代薛稷的鹤源、边鸾的孔雀、刁光胤的花竹;五代郭乾晖的鹰,黄筌、徐熙的花鸟;北宋赵昌的花、崔白的雀、吴元瑜的花鸟;南宋吴炳的折枝、林椿的花果、李迪的禽;元代李衎的竹、张守中的鸳鸯、王冕的梅;明代林良的禽,陈淳、徐渭的墨花;清代朱耷的鱼、恽寿平的荷、华喦的鸟;近代吴昌硕的花卉等,皆一代名手,现当代名气最大的齐白石也。

热点内容
插花艺术基础考试重点 发布:2025-08-16 03:05:23 浏览:858
情人节最扯蛋的祝福 发布:2025-08-16 02:57:08 浏览:52
怎么用土豆种玫瑰花 发布:2025-08-16 02:52:49 浏览:817
单瓣茶花多瓣 发布:2025-08-16 02:52:46 浏览:355
花卉鸟笼 发布:2025-08-16 02:51:15 浏览:881
丁香福利电影 发布:2025-08-16 02:44:06 浏览:94
盆景技师证 发布:2025-08-16 02:39:16 浏览:672
方盆栽玉簪 发布:2025-08-16 02:32:49 浏览:207
白百合整容没 发布:2025-08-16 02:32:49 浏览:496
盆栽低肌 发布:2025-08-16 02:32:47 浏览: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