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花卉有哪些
❶ 天然植物香料有哪些
天然香料总的来说分为三大类:植物类、动物类、矿物质类。
植物类香料最多,有500多种,可分为花香类(玫瑰、茉莉、桂花等)、香草类(香茅、零陵草、艾草等)、树脂类(苏合、没药、乳香、龙脑、琥珀等)、可食用类(花椒、桂皮、丁香、豆蔻等)、木质类(檀香、降真、柏木等);在花卉植物中有一类属于芳香植物,它们的花朵或叶、茎、果能散发出独特馥郁的芳香。这种芳香气味不仅能使人闻后神清气爽,消除疲劳,同时还具有杀菌作用。因此这些芳香花卉就是提取香精油或香精浸膏的天然植物原料。中国芳香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可供提供芳香油的植物约有300余种。
常见的有茉莉、白兰、珠兰、桂花、兰花、荷花、梅花、腊梅、栀子、含笑、代代、墨红月季、玫瑰、橙花、香石竹、丁香、水仙、麝香百合、熏衣草、香水草、香叶天竺葵、晚香玉等。这些花卉都具有浓郁扑鼻的香气。其芳香气味是由于它们的花朵中含有能够挥发的芳香物质——工业上称之为芳香油或称香精油。
香花所以能挥发出香气,其原因有的是在其特殊的腺体细胞或上皮细胞或细胞间隙内积累形成的芳香族天然有机化合物——芳香油。随着花朵的逐渐开放,这些芳香油分子不断地挥发出来。如茉莉、兰花、玫瑰、梅花、腊梅等,这类香花称为“气质花”,其香气以刚刚开放时最浓,芳香油分子挥发得最多;而未成熟的花蕾,芳香油分子尚未完全形成;已开了一段时间的鲜花,芳香油分子随着花朵的开放而释放挥发掉,因而失去了芳香气味。还有一类芳香油是以游离状态存在于花瓣中,它们挥发的时间较长久,但随着花朵的逐渐凋萎,香气也会耗尽。如白兰、珠兰、米兰、代代等,这类香花称之为“体质花”。不论是哪种挥发型,这些芳香花卉都是提取天然香精油的很好天然原料。
香花中的芳香油,是由多种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据报道,茉莉花中含有48种有机化学成分。这些化学物质经加工蒸馏,其采油率仅为0.004%~0.006%;又如玫瑰香精中含有多种有机化学成分,其香精油含量仅占玫瑰花的0.07%~0.1%。
通过什么途径从含量甚微的香花中提取出天然芳香油呢?目前,工业提取香精油的主要加工途径有水蒸气蒸馏法、挥发性溶剂提取法和压榨法。由于提取香精油需要大量设备,加上操作工艺精细复杂,产出率很低,故产品价值非常昂贵。如从玫瑰花中提取的玫瑰香精,在国际市场上1千克香精油的价值相当于1.5~3千克黄金。
❷ 香料植物的主要品种
香料类别:
【常用香药类】
(1)八角,又名大茴香、木茴香、大料,属于木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香。单用或与它药(香药)合用均美。主要用于烧、卤、炖、煨等动物性原料;有时也用于素菜。如炖萝卜、卤豆干等。八角是五香粉中的主要调料。也是卤水中的最主要的香料。 属性:性温。功用:治腹痛,平呕吐,理胃宜中,疗疝瘕,祛寒湿,疏肝暖胃。
(2)茴香(即茴香子),又名小茴香,草茴香。属香草类草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香,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可。茴香的嫩叶可做饺子馅,但很少用于调味。茴香子主要用于卤、煮的禽畜菜肴或豆类、花生、豆制品等。
味道、属性、功用与八角大致相同。
(3)桂皮,又名肉桂,即桂树之皮。属香木类木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香,一般都是与它药合用,很少单用。主要用于卤、烧、煮、煨的禽畜野兽等菜肴。是卤水中的主要调料。
属性:性大热,燥火。功用:益肝,通经,行血,祛寒,除湿。
(4)桂枝,即桂树之细枝,味道、用途、属性、功用与桂皮相同,只不过不及桂皮味浓。
(5)香叶,即桂树之叶。味道、用途、属性、功用与桂皮相同,但味道较淡。
(6)砂姜,又名山奈、山辣。属香草类草科植物。食用香料。味道辛、香。生吃熟食均可。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佳。主要用烧、卤、煨、烤等动物性菜肴。常加工成粉末用之,在粤菜中使用较多。
属性:性温。功用:入脾胃,开郁结,辟恶气,治胃寒疼痛等症。
(7)当归,属香草类草科植物,味食香料。味甘、苦、香。主要用于炖、煮家畜或野兽类菜肴。因其味极浓,故用量甚微,否则,反败菜肴。
属性:性温。功用:补血活血,调气解表,治妇女月经不调、白带、痛经、贫血等症。为妇科良药。 (8)荆芥:属香草类草科植物,食用香料。味道辛、香,用途不广,有时用于烧、煮肉类,主要作菜用。
属性:性温。功用:入肺肝,疏风邪,清头目。
(9)紫苏,属香草类草科植物。味道辛、香。用途不广。但用于炒田螺,味道极妙,有时用于煮牛羊肉等。
属性:性温。功用:解表散寒,理气和中,消痰定喘,行经活络。可治风寒感冒,发热恶寒,咳嗽气喘,恶心呕吐,食鱼蟹中毒等症,梗能顺气安胎。 (10)薄荷,属香草类草科植物。味道辛、香。用途不大,主要用于调制饮料和糖水,有时也用于甜肴。
属性:性温。功用:清头目,宣风寒,利咽喉,润心肺,辟口臭。 (11)黄栀子,又名山栀子,属木科植物,味食香料,也是天然色素,色橙红或橙黄。味道微苦、淡香。用途不大,有时用于禽类或米制品的调味,一般以调色为主。
属性:性寒。功用:清热泻火,可清心肺之热,主治热病心烦,目赤、黄疸、吐血、衄血、热毒、疮疡等症。 (12)白芷,属香草类草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一般都是与它药合用。主要用于卤、烧、煨的禽畜野味菜肴。
属性:性温。功用:祛寒除湿,消肿排脓,清头目。
(13)白豆蔻,属香草类草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与它药合用。常用于烧、卤、煨等禽畜菜肴。
属性:性热、燥火。功用:入肺,宣邪破滞,和胃止呕。
(14)草豆蔻,属香草类草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微甘。与它药合用,主要用于卤、煮、烧、焖、煨的禽畜野味等菜肴 。 属性:性热。功用:味性较白豆蔻猛,暖胃温中,疗心腹寒痛,宣胸利膈,治呕吐,燥湿强脾,能解郁痰内毒。
(15)肉豆蔻,属香草类草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苦。与它药合之,用于卤煮禽畜菜肴。
属性:性温。功用:温中散逆,入胃除邪,下气行痰,厚肠止泻。
(16)草果,属香草类草科植物,食用香料。味道辛、香。与它药合用,用于烧、卤、煮、煨等荤菜。
属性:性热燥火。功用:破瘴疠之气,发脾胃之寒,截疟除痰。 (17)姜黄,属香草类草科植物,食用香料。味道辛、香、苦。它是色味两用的香料,既是香料,又是天然色素。一般以调色为主,与它药合用,用于牛羊类菜肴,有时也用于鸡鸭鱼虾类菜肴。它还是咖喱粉、沙嗲酱中的主要用料。
属性:性温。功用:破气行瘀,祛风除寒,消肿止痛。
(18)砂仁,属香草类草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与它药合用,主要用于烧、卤、煨、煮等荤菜或豆制品。
属性:性温。功用:逐寒快气,止呕吐,治胃痛,消滞化痰。 (19)良姜,属香草类草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与它药合之,用于烧、卤、煨等菜肴。
属性:性温。功用:除寒,止心腹之疼,散逆治清涎呕吐。 (20)丁香,又名鸡舌香,属香木类木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苦。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可。常用于扣蒸、烧、煨、煮、卤等菜肴。如丁香鸡、丁香牛肉、丁香豆腐皮等。因其味极其浓郁,故不可多用,不然,则适得其反。
属性:性温。功用:宣中暖胃,益肾壮阳,治呕吐。
(21)花椒,又叫川椒,其实并非四川独有,也并非四川产的好。我国华北、西北、华中、华东等地区均有生产。花椒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麻、香。凡动物原料皆可用之。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宜,但多用于炸、煮、卤、烧、炒、烤、煎等菜肴。荤素皆宜,在川菜中,对花椒的使用,较广较多。 (22)孜然,味食香料,味辛、香。通常是单用,主要用于烤、煎、炸的羊肉、牛肉、鸡、鱼等菜肴。是西北地区常用而喜欢的一种香料。孜然的味道极其浓烈而且特殊。南方人较难接受此味,故在南方菜中极少有孜然的菜肴。
属性:性热。功用:宣风祛寒,暖胃除湿。 (23)胡椒,属藤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浓辛、香。一切动物原料皆可用之。汤、菜均宜。因其味道极其浓烈,故用量甚微。常研成粉用之。胡椒在粤菜中用得较广。
属性:性热。功用:散寒,下气,宽中,消风,除痰。
注:胡椒能发疮助火,伤阴,胃热火旺者忌吃。
(24)甘草,又名甜草,属草科植物,味食香料,味甘。主要用于腌腊制品及卤菜。
属性:性平。功用:和中,解百毒,补气润肺,止咳,泻火,止一切痛,可治气虚乏力,食少便溏,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疮疡中毒,脘腹及四肢痉挛作痛等症。
注:多食令人呕吐。
(25)罗汉果,属藤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主要用于卤菜。 属性:性凉。功用:清热,解毒,益气,润肺,化痰,止咳,解暑,生津,清肝,明目,润肠,舒胃,可治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的多种疾病,尤其对支气管炎、急慢性咽喉炎、哮喘、高血压、糖尿病等症均有显著疗效。
(26))香茅,属香草类草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香,微甘。通常是研成粉用之。主要用于烧烤类菜肴。也用于调制复合酱料。
属性:性寒。功用:降火,利水,清肺。
(27)橙皮又称黄果皮,是芸香科植物香橙的果皮。剥下的果皮经过晒干或烘干而成。 香橙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可作为健胃剂。橙皮很早就是中药的一种,味辛微苦,入脾、肺二经。治咳嗽化痰。。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苦、香。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宜。主要用于烧、卤、扣蒸、煨等荤菜。也用于调制复合酱料。
【不常用香料类】
(28)橙叶,属木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用途、属性、功用与陈皮相同。
(29)乌梅,属木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酸、香,其用途不大,只用于调制酸甜汁,或加入醋中泡之,使醋味更美。
(30)刀豆:豆科藤科植物刀豆的成熟种子。味甘,性温。可温中下气,益肾补元。
(31)龙眼肉=桂圆:无患子科乔木龙眼的假种皮。味甘,性温。可补气血,益心脾,可治失眠健忘等症。
(32)山楂:蔷薇科乔木或大灌木山楂、山里红或野山楂的成熟果实。味酸、甘,性微温。可消食化积,活血化瘀。
(33)枣=大枣:鼠李科灌木或小乔木枣的成熟果实。味甘,性微温。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34)木瓜:蔷薇科灌木贴梗海棠的成熟果实。味酸,性温。可除湿利痹,缓急舒筋,消食,治脚气。
(35)白扁豆=扁豆:豆科藤科植物扁豆的成熟种子。味甘,性平。可健脾化湿,可治脾虚泄泻等症。
(36)百合:百合科草本植物百合、细叶百合或卷丹的鳞茎。味甘,性微寒。可清热,养阴,润肺,宁神。
(37)青果=橄榄: 橄榄科乔木橄榄的果实。味甘、涩,性温。可利咽消肿,理气止痛。
(38)芡实:睡莲科草本植物芡的成熟种仁。味甘、湿,性平。可健脾止泻止带,补肾固精缩尿。
(39)赤小豆:豆科草本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成熟种子。味甘、酸,性平。可利水消肿,利湿退黄。
(40)佛手:芸香科小乔木或灌木佛手柑的果实。味辛、苦、酸,性温。能疏肝理气,化痰宽胸。
(41)杏仁:蔷薇科乔木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或苦味杏的成熟种子。味苦,性温,有小毒。可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42)昆布=海带:海带科植物海带或翅藻科植物昆布的叶状体。味咸,性寒。可消痰软坚,利水退肿。
(43)桃仁:蔷薇科小乔木桃或山桃的成熟种子。味苦、甘,性平。可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44)莲子:睡莲科水生植物莲的成熟种子。味甘、涩,性平。可健脾止泻,补肾固精,养心安神。
(45)桑椹:桑科乔木桑的果穗。味甘,性寒。可补阴血,益肝肾,润肠通便。
(46)榧子=香榧:红豆杉科乔木榧的种子。味甘,性平。可杀虫,润肺,缓泻。
(47)淡豆豉:豆科草本植物大豆成熟种子的发酵加工品。味辛,性微温。可解表除烦,可治外感风寒及温病初起,发热,可用于热病烦闷等症。
(48)黑芝麻:亚麻科草本植物黑芝麻的成熟种子。味甘,性平。可补肝肾,润五脏。
(49)蜂蜜: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或意大利蜂所酿成的糖类物质。味甘,性平。可补脾、解毒,润肺止咳,润肠通便。
(50)莴苣:菊科草本植物的茎或叶。味苦,性寒,可治热毒、疮肿、口渴。
(51)薏苡仁:禾本科草本植物薏苡的种仁。味甘、淡,性凉。可利水渗湿,清热排脓,益肺健脾。
(52)枸杞子:茄科灌木枸杞或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味甘,性平。可补精血,益肝肾,明目。 (53)乌梢蛇:游蛇科动物乌梢蛇除去内脏的干燥体。味甘,性平。可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54)酸枣仁:鼠李科灌木或小乔木酸枣的种子。味甘,性平。可养心安神,收敛止汗,治失眠。 (55)牡蛎=海蛎子: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大连湾牡蛎或近江牡蛎的贝壳。味咸、涩,性微寒。可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软坚散结。
(56)代代花:芸香科灌木或小乔木代代花的花蕾。味甘、微苦,性平。可理气宽胸,开胃止呕。
(57)决明子:豆科草本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成熟种子。味甘、苦、咸,性微寒。可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58)莱菔子=萝卜子:十字花科草本植物萝卜的成熟种子。味辛、甘,性平。可消食化积,止咳化痰平喘。
(59)菊花:菊科草本植物菊的头状花序。味甘、苦,性微寒。可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平降肝阳。
(60)藿香:唇形科草本植物广藿香或藿香的地上部分。味辛,性微温。可化湿行气,和中醒脾,祛暑解表。
(61)郁李仁:蔷薇科灌木欧李或郁李的成熟种子。味辛、苦,性平。可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62)白果:银杏科乔木银杏的成熟种子。味甘、苦、涩,性平,有小毒。可止咳平喘,止带。
(63)薤白:百合科草本植物薤或小根蒜的鳞茎。味辛、苦,性温。可通阳开痹,温中理气。
(64)香橼:芸香科小乔木枸橼或香圆的成熟果实。味辛、苦、酸,性温。可疏肝理气,化痰。
(65)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味甘、淡,性平。可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 (66)火麻仁:桑科草本植物大麻的成熟果实。味甘,性平。可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67)红花:菊科草本植物红花的筒状花序。味辛,性温。可活血祛瘀,可治疮疡肿痛,跌扑伤痛,风湿痹痛,月经不调等症。 (68)麦芽:禾本科草本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的加工品。味甘,性平。可消食化积,回乳,用于食积停滞。
(69)香薷:唇形科草本植物海洲香薷的地上部分。味辛,性微温。可发汗解表,祛暑化湿,利水消肿。
(70)鸡内金:雉科动物家鸡的沙囊内壁。味甘,性平。可消食化积,化坚消石,固精缩尿。
(71)荷叶:睡莲科水生植物莲的叶。味苦,性平。可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并可止血。
(72)白茅根:禾本科草本植物白茅的根茎。味甘,性寒。可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尿。鲜用为佳。
(73)桑叶:桑科乔木桑的叶。味苦、甘,性寒。可疏散风热,清泄肺热,清肝明目,凉血止血。
(74)马齿苋:马齿苋科草本植物马齿苋的地上部分。味酸,性寒。可清热解毒,治痢,消痈。 (75)芦根:禾本科草本植物芦苇的根茎。味甘,性寒。可清泄肺胃,生津止咳。鲜用为佳。
(76)蒲公英:菊科草本植物蒲公英的全草。味苦、甘,性寒。可清热解毒消痈,可治疮疡肿痛,咽喉炎症,肝胆疾患,尿路感染等。 (77)益智仁:姜科草本植物益智的成熟果实。味辛,性温。可补肾固精缩尿,温脾止泻摄涎。
(78)淡竹叶:禾本科草本植物淡竹叶的茎叶。味甘,性寒。可清热除烦,利尿,用于热病烦热,口舌生疮,小便短赤。
(79)胖大海:梧桐科乔木胖大海的成熟种子。味甘,性寒。可清肺止咳,利咽开音,润肠通便。
(80)金银花:忍冬科藤本植物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或毛花柱忍冬的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可清热解毒,可治外感风热,咽喉肿
痛,热毒血痢等。
(81)葛根:豆科藤本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根。味甘、辛,性平。可发表解肌,透疹,生津,升阳止泻。
(82)鱼腥草:即蕺菜,也称侧耳根三白草科草本植物鱼腥草的茎叶。味辛,性微寒,有特殊香味。可清热解毒,排脓,宜生食。
(83)山药:薯蓣科草本植物薯蓣的块茎。味甘,性平。可补脾养肺,益肾涩精。
(84)香茅草:又名柠檬草,是东南亚料理的一大特色,尤其有一股柠檬清凉淡爽的香味,属于适合泰式料理,常见于泰国菜。气味芬芳而且有杀菌抗病毒的作用,从古至今受到医家的推崇。平日饮用,有效预防疾病,增强免疫力,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效果。 常应用于海南鸡饭、泰式冬荫功汤等。
(85)罗勒:又名九层塔。西餐里很常见,和番茄特别搭;潮菜中又名“金不换” 九层塔为唇形科植物罗勒(Ocimum basilicum L)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花呈多层塔状,故称为“九层塔”,来自庞大罗勒家族,由于其叶与茎及花均有浓烈的八角茴香味,也叫兰香罗勒,全草具疏风解表,化湿和中,行气活血,解毒消肿之效,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及美洲的热带地区。近年发展很快,我国南北各地特别是南方及沿海一带均有种植。恩恩
(86)山葵:植株呈深绿色,圆形叶柄呈淡红色或青白色,根茎呈淡褐色圆柱状。辛辣、刺激,叶子有独特香味,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兼药用植物,根、茎、叶均可食用。用根茎研磨成酱,色泽鲜绿,具有强烈的香辛味,可作为吃生鱼片寿司和荞麦面等的佐料,也是海鲜调味品—青芥辣的加工料;叶柄、分蘖茎可直接做新鲜蔬菜,如切成段与酱、酒糟、醋等腌泽后,别有风味;其药用价值主要有预防蛀牙、预防癌症、防止血液凝块、治疗气喘和减轻神经性疼痛。主要野生于日本和我国阴冷潮湿的山野溪谷等特殊的生态环境。
❸ 哪些花卉能提取香料
在花卉植物中有一类属于芳香植物,它们的花朵或叶、茎、果能散发出独特馥郁的芳香。这种芳香气味不仅能使人闻后神清气爽,消除疲劳,同时还具有杀菌作用。因此这些芳香花卉就是提取香精油或香精浸膏的天然植物原料。中国芳香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可供提供芳香油的植物约有300余种。
常见的有茉莉、白兰、珠兰、桂花、兰花、荷花、梅花、腊梅、栀子、含笑、代代、墨红月季、玫瑰、橙花、香石竹、丁香、水仙、麝香百合、熏衣草、香水草、香叶天竺葵、晚香玉等。这些花卉都具有浓郁扑鼻的香气。其芳香气味是由于它们的花朵中含有能够挥发的芳香物质——工业上称之为芳香油或称香精油。
香花所以能挥发出香气,其原因有的是在其特殊的腺体细胞或上皮细胞或细胞间隙内积累形成的芳香族天然有机化合物——芳香油。随着花朵的逐渐开放,这些芳香油分子不断地挥发出来。如茉莉、兰花、玫瑰、梅花、腊梅等,这类香花称为“气质花”,其香气以刚刚开放时最浓,芳香油分子挥发得最多;而未成熟的花蕾,芳香油分子尚未完全形成;已开了一段时间的鲜花,芳香油分子随着花朵的开放而释放挥发掉,因而失去了芳香气味。还有一类芳香油是以游离状态存在于花瓣中,它们挥发的时间较长久,但随着花朵的逐渐凋萎,香气也会耗尽。如白兰、珠兰、米兰、代代等,这类香花称之为“体质花”。不论是哪种挥发型,这些芳香花卉都是提取天然香精油的很好天然原料。
香花中的芳香油,是由多种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据报道,茉莉花中含有48种有机化学成分。这些化学物质经加工蒸馏,其采油率仅为0.004%~0.006%;又如玫瑰香精中含有多种有机化学成分,其香精油含量仅占玫瑰花的0.07%~0.1%。
通过什么途径从含量甚微的香花中提取出天然芳香油呢?目前,工业提取香精油的主要加工途径有水蒸气蒸馏法、挥发性溶剂提取法和压榨法。由于提取香精油需要大量设备,加上操作工艺精细复杂,产出率很低,故产品价值非常昂贵。如从玫瑰花中提取的玫瑰香精,在国际市场上1千克香精油的价值相当于1.5~3千克黄金。
❹ 做香料的植物有哪些
在地球的所有植物中,可以用来做香料的有四十万之多,其中包含有花、草、叶以及木,在这之中要属木头类的香料最容易保存,其中香气保留时间长、香气也能散发的较远。而所有的木类香料中,唯沉香最珍贵。国内龙木阁网站有各种小叶紫檀、黄花梨、沉香的工艺品、收藏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❺ 花卉的香料有哪些用途
芳香油生产具有很大潜力和极其广阔的前途。因为香精油有广泛的用途。它不仅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如糕点、糖果、饮料、罐头等)、香料、化妆品、香皂、牙膏等轻工业,而且油漆、皮革、纺织、烟草、合成橡胶、造纸印刷、饲料、制酒、杀虫药剂以及化学药剂等工业中也都需要使用芳香油作原料或辅助材料。
同时,由于芳香油具有防腐、麻醉、杀虫、灭菌、止痛、活血、健胃等显著功效,因此在医药卫生上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❻ 植物香料主要有哪些
1、月桂叶,樟科常绿树甜月桂的干叶,其用途非常广泛,是一种基本的香草,在实际使 用上需要较长的烹煮时间才能有效释放其独特的香味;
2、奥利根权,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长久以来是地中海菜肴的基本成分,其干燥的叶和开花的顶枝用于调味,有浓烈的芳香和辛辣味,意大利人称之为蘑菇草;
3、法香,又称洋香菜、欧芹、洋芫荽,伞形科两年生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法香不但是理想的菜肴装饰用料,而且切碎后,经脱水处理用途更加广泛,其香味颇为清烈,能有效掩去菜肴中过强的异味,而突出其本身的清香之气;
4、他力根,菊科丛生状芳香草本植物,其味略似茴香,其干叶和花头用于食品烹调,也是高级法国菜式中不可缺少的香草;
5、百里香,唇形科具有刺激性气味的草本植物,经长时间烹煮亦能保 存其香味;
6、迷迭香,唇形科多年生常绿小灌木。其叶带有颇强烈的香味,一般以 较少量加入汤汁或烩菜中以获得适中的效果;
7、鼠尾草,是一种半灌木状植物,叶呈灰绿色,味辛辣而芳香;
8、罗勒,亦叫九层塔,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印度和伊朗,有小叶罗勒、大叶意大利罗勒和莴苣叶罗勒等多种,可作为蔬菜栽培,其干叶可作香料,鲜叶则用于肉、鱼、沙拉等的调香料;
9、莳萝,原产于地中海地区,为伞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用于食品调味,其气味强烈而刺鼻。
❼ 用作香料的花草树木有哪些
【常用香药类】
(1)八角,又名大茴香、木茴香、大料,属于木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香。单用或与它药(香药)合用均美。主要用于烧、卤、炖、煨等动物性原料;有时也用于素菜。如炖萝卜、卤豆干等。八角是五香粉中的主要调料。也是卤水中的最主要的香料。
属性:性温。功用:治腹痛,平呕吐,理胃宜中,疗疝瘕,祛寒湿,疏肝暖胃。
(2)茴香(即茴香子),又名小茴香,草茴香。属香草类草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香,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可。茴香的嫩叶可做饺子馅,但很少用于调味。茴香子主要用于卤、煮的禽畜菜肴或豆类、花生、豆制品等。
味道、属性、功用与八角大致相同。
(3)桂皮,又名肉桂,即桂树之皮。属香木类木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香,一般都是与它药合用,很少单用。主要用于卤、烧、煮、煨的禽畜野兽等菜肴。是卤水中的主要调料。
属性:性大热,燥火。功用:益肝,通经,行血,祛寒,除湿。
(4)桂枝,即桂树之细枝,味道、用途、属性、功用与桂皮相同,只不过不及桂皮味浓。
(5)香叶,即桂树之叶。味道、用途、属性、功用与桂皮相同,但味道较淡。
(6)砂姜,又名山奈、山辣。属香草类草科植物。食用香料。味道辛、香。生吃熟食均可。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佳。主要用烧、卤、煨、烤等动物性菜肴。常加工成粉末用之,在粤菜中使用较多。
属性:性温。功用:入脾胃,开郁结,辟恶气,治胃寒疼痛等症。
(7)当归,属香草类草科植物,味食香料。味甘、苦、香。主要用于炖、煮家畜或野兽类菜肴。因其味极浓,故用量甚微,否则,反败菜肴。
属性:性温。功用:补血活血,调气解表,治妇女月经不调、白带、痛经、贫血
等症。为妇科良药。
(8)荆芥:属香草类草科植物,食用香料。味道辛、香,用途不广,有时用于烧、煮肉类,主要作菜用。
属性:性温。功用:入肺肝,疏风邪,清头目。
(9)紫苏,属香草类草科植物。味道辛、香。用途不广。但用于炒田螺,味道极妙,有时用于煮牛羊肉等。
属性:性温。功用:解表散寒,理气和中,消痰定喘,行经活络。可治风寒感冒,发热恶寒,咳嗽气喘,恶心呕吐,食鱼蟹中毒等症,梗能顺气安胎。
(10)薄荷,属香草类草科植物。味道辛、香。用途不大,主要用于调制饮料和糖水,有时也用于甜肴。
属性:性温。功用:清头目,宣风寒,利咽喉,润心肺,辟口臭。
(11)黄栀子,又名山栀子,属木科植物,味食香料,也是天然色素,色橙红或橙黄。味道微苦、淡香。用途不大,有时用于禽类或米制品的调味,一般以调色为主。
属性:性寒。功用:清热泻火,可清心肺之热,主治热病心烦,目赤、黄疸、吐血、衄血、热毒、疮疡等症。
(12)白芷,属香草类草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一般都是与它药合用。主要用于卤、烧、煨的禽畜野味菜肴。
属性:性温。功用:祛寒除湿,消肿排脓,清头目。
(13)白豆蔻,属香草类草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与它药合用。常用于烧、卤、煨等禽畜菜肴。
属性:性热、燥火。功用:入肺,宣邪破滞,和胃止呕。
(14)草豆蔻,属香草类草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微甘。与它药合用,主要用于卤、煮、烧、焖、煨的禽畜野味等菜肴[2] 。
属性:性热。功用:味性较白豆蔻猛,暖胃温中,疗心腹寒痛,宣胸利膈,治呕吐,燥湿强脾,能解郁痰内毒。
(15)肉豆蔻,属香草类草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苦。与它药合之,用于卤煮禽畜菜肴。
属性:性温。功用:温中散逆,入胃除邪,下气行痰,厚肠止泻。
(16)草果,属香草类草科植物,食用香料。味道辛、香。与它药合用,用于烧、卤、煮、煨等荤菜。
属性:性热燥火。功用:破瘴疠之气,发脾胃之寒,截疟除痰。
(17)姜黄,属香草类草科植物,食用香料。味道辛、香、苦。它是色味两用的香料,既是香料,又是天然色素。一般以调色为主,与它药合用,用于牛羊类菜肴,有时也用于鸡鸭鱼虾类菜肴。它还是咖喱粉、沙嗲酱中的主要用料。
属性:性温。功用:破气行瘀,祛风除寒,消肿止痛。
(18)砂仁,属香草类草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与它药合用,主要用于烧、卤、煨、煮等荤菜或豆制品。
属性:性温。功用:逐寒快气,止呕吐,治胃痛,消滞化痰。
砂仁
(19)良姜,属香草类草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与它药合之,用于烧、卤、煨等菜肴。
属性:性温。功用:除寒,止心腹之疼,散逆治清涎呕吐。
良姜
(20)丁香,又名鸡舌香,属香木类木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苦。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可。常用于扣蒸、烧、煨、煮、卤等菜肴。如丁香鸡、丁香牛肉、丁香豆腐皮等。因其味极其浓郁,故不可多用,不然,则适得其反。
属性:性温。功用:宣中暖胃,益肾壮阳,治呕吐。
(21)花椒,又叫川椒,其实并非四川独有,也并非四川产的好。我国华北、西北、华中、华东等地区均有生产。花椒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麻、香。凡动物原料皆可用之。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宜,但多用于炸、煮、卤、烧、炒、烤、煎等菜肴。荤素皆宜,在川菜中,对花椒的使用,较广较多。
花椒
(22)孜然,味食香料,味辛、香。通常是单用,主要用于烤、煎、炸的羊肉、牛肉、鸡、鱼等菜肴。是西北地区常用而喜欢的一种香料。孜然的味道极其浓烈而且特殊。南方人较难接受此味,故在南方菜中极少有孜然的菜肴。
属性:性热。功用:宣风祛寒,暖胃除湿。
孜然
(23)胡椒,属藤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浓辛、香。一切动物原料皆可用之。汤、菜均宜。因其味道极其浓烈,故用量甚微。常研成粉用之。胡椒在粤菜中用得较广。
属性:性热。功用:散寒,下气,宽中,消风,除痰。
注:胡椒能发疮助火,伤阴,胃热火旺者忌吃。
(24)甘草,又名甜草,属草科植物,味食香料,味甘。主要用于腌腊制品及卤菜。
属性:性平。功用:和中,解百毒,补气润肺,止咳,泻火,止一切痛,可治气虚乏力,食少便溏,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疮疡中毒,脘腹及四肢痉挛作痛等症。
注:多食令人呕吐。
(25)罗汉果,属藤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主要用于卤菜。
属性:性凉。功用:清热,解毒,益气,润肺,化痰,止咳,解暑,生津,清肝,明目,润肠,舒胃,可治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的多种疾病,尤其对支气管炎、急慢性咽喉炎、哮喘、高血压、糖尿病等症均有显著疗效。
(26))香茅,属香草类草科植物,味食香料。味道香,微甘。通常是研成粉用之。主要用于烧烤类菜肴。也用于调制复合酱料。
属性:性寒。功用:降火,利水,清肺。
(27)橙皮又称黄果皮,是芸香科植物香橙的果皮。剥下的果皮经过晒干或烘干而成。 香橙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可作为健胃剂。橙皮很早就是中药的一种,味辛微苦,入脾、肺二经。治咳嗽化痰。。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苦、香。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宜。主要用于烧、卤、扣蒸、煨等荤菜。也用于调制复合酱料。
❽ 什么是香料花卉
香精油有广泛的用途,它不仅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如糕点、糖果、饮料、罐头等)、香料、化妆品、香皂、牙膏等轻工业,而且油漆、皮革、纺织、烟草、合成橡胶、造纸印刷、饲料、制酒、杀虫药剂以及化学药剂等工业中也都需要使用芳香油作原料或辅助材料。
同时,由于芳香油具有防腐、麻醉、杀虫、灭菌、止痛、活血、健胃等显著功效,因此在医药卫生上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❾ 植物香料有哪些
中国拥有丰富的植物性天然香料资源,有500余种芳香植物广泛分布于20个省市,但由于提取加工工艺落后,香料资源只有部分被开发利用,很多植物性天然香料只能做到初步提取,而且收率和纯度都较低;甚至有一些产品被运到国外进行深加工。这不仅导致中国市场植物性天然香料紧缺,而且严重浪费中国的宝贵资源
发展
古代人类使用的都是天然香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开始发展合成香料。玫瑰,茉莉,晚香玉,香根和鸢尾等仍是流行的花香型天然植物香料,也是素心兰型和东方香型等各种日用香精的重要成分.天然动物香料品种较少,主要有麝香,龙涎香,海狸香和灵猫香等.一般分为浸膏,净油,精油,压榨油,单离香料,酊液和香树膏七类. 天然植物香料是由植物的花、叶、茎、根和果实,或者树木的叶、木质、树皮和树根中提取的易挥发芳香组分的混合物。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考虑到化学合成物质的安全性及环境问题,化学合成香料的用量逐渐减少,而天然香料的应用日益广泛。天然香料以其绿色、安全、环保等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钟爱世界天然香料产量正以每每年10~15的速度递增。中国拥有丰富的植物性天然香料资源,有500余种芳香植物广泛分布于20个省市,但由于提取加工工艺落后,香料资源只有部分被开发利用,很多植物性天然香料只能做到初步提取,而且收率和纯度都较低;甚至有一些产品被运到国外进行深加工。这不仅导致中国市场植物性天然香料紧缺,而且严重浪费中国的宝贵资源.
现状
近年来,瑞士、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对天然香料的应用研究很活跃,主要趋向于研究天然香料的功能性,如免疫性、神经系统的镇静性、抗癌性、抗老化性、抗炎性和抗菌性等。中国有关天然香料提取的研究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