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带夜光的花卉

带夜光的花卉

发布时间: 2021-12-09 17:53:10

A. 有没有晚上会发光的植物

有~ 发光植物 photogenic plants,luminous plan-ts能进行生物发光的植物。与发光动物相比,其例不多,并且仅限于细菌类、担子菌类、鞭毛类植物等三门植物。其中鞭毛植物中的发光种类[夜光藻属(Noctiluca)、角藻属(Ceratium)和梨甲藻属(Pyrocystis)等]已被列入原生动物门。总的来说,发光的生物学意义现在还不清楚,不过把它看做是能量代谢的偶发产物,可能是有力的一种见解。此外,由于与发光动物(昆虫的幼虫和发光蚯蚓)共生而发光的伞菌,或因发光性昆虫一种弹尾虫(Neanura)的寄生而引起发光的树木为共生发光和寄生发光。据说深海产的海藻,由于发光性海杯(Campanulariaintegra)的寄生能在黑暗的深海中进行光合成。至于发光藓(Schistostega osmundacea),仅是由于能反射光线,其本身并不能发光。(陈维培 译) 会发光的植物 非洲北部有一种夜光树,一到夜晚就成了火树银花,通体闪亮。起初,当地居民还以为它是什么妖魔的化身,十分害怕,谁也不敢靠近。人们甚至称它为恶魔树。但过了很久很久,人们一直没有发现这种树对人有什么危害,慢慢地喜欢上它。如今那里的居民都有意把它移植在门前院后,用来当路灯,还可以借光做事,甚至可以读书看报呢! 据说,这种常绿乔木不仅能在夜里发光,白天也同样能发出光亮,它的光源就在树的根部。它的根部有大量磷质,待变成磷化三氢气体后,从树体里跑出来,一碰上空气中的氧,就能放出一种没有热度、也不能燃烧的冷光来。这种磷光的亮度和树的大小成正比,树愈大,含磷愈多,发出的光也愈强。 我国井岗山地区也有一种能闪闪发光的树,当地人称它为“灯笼树”。它是一种常绿阔叶树,树叶里含有大量磷质。每逢晴天的夜晚,树上荧光点点,恰似高悬着的千万盏小灯笼,为过往行人照明指路。 植物都能发光吗?1950年的一天晚上,在前苏联南部库班河上一个内陆港口克拉斯诺达尔的一个实验室里,电工兼摄影爱好者谢苗.达维多维奇.柯连和他的妻子瓦莲金娜,正用自己发明的仪器在莫斯科温室里摘下的两片相似的叶子上,发现了一种奇怪的发光现象,并拍摄到了照片。 任何生物似乎都有这种发光现象,只是人的肉眼看不到它。有个人听说他俩能把这种奇怪的能量在胶卷上显示出来,便从遥远的莫斯科赶来找他们,希望能得到这种照片。来人从皮包里取出两片叶子,递给柯连夫妇。柯连夫妇很受感动,马上工作起来,一直忙到深夜。结果他们很失望地告诉客人,在一片叶子上获得闪闪发光的清晰图像,另一片叶子只有模糊的轮廓。出乎他们意料,客人却惊奇地叫了起来:“你们已经发现了它!你们用照片证实了这一现象!”原来这两片叶子一是从健康植物上摘下来的,一是从病树上摘下来的,表面上看没有什么区别,可照片却把它们区别开来。 实际上,柯连夫妇证实的树叶发光与发光树可能还不是一回事。数百年来,科学家断言,植物像动物和人体一样,具有由亚原子或等离子能量所形成的薄膜表层的能量场,能够渗穿过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固体。许多有特异灵感的人都把这种附在生物外部的东西或“辉光”,描绘成古代圣人肖像头上的光环。用胶片或底片与被摄物体相连,再用高频火花发生器向该物体加以每秒75000~200000赫兹的电脉冲,柯连夫妇拍到的就是这种“辉光”或类似的东西。 柯连认为,他的照片上的奇怪能量来自“不带电的生物体向带电的生物体的转化,生物体带电就会在胶卷上映出来”。前苏联的弗拉基米尔.伊里辛教授和他的同事对柯连的照片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认为,这种生物体发光,并非由生物的带电状态所产生,而是产生于“生物等离子体”。这种生物等离子体的运动过程虽然极极其复杂,且与生物体的能量运动模式并不一致,但它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 前苏联生物物理学家维克托.阿德曼科没有把这个现象归为“生物等离子体”,他把这种用肉眼看得见的光辐射称为“生物体内散发到空中的电子冷辐射”。美国科学家则把这种“电子冷辐射”称为“电晕放电”,即与人们行走在地毯上和抚摸接地金属时常见的“静电放电”相对应。 1972年春,在美国曼哈顿召开的西方国家第一届柯连照相术和人类辉光会议上,美国科学家莫斯和约翰逊出示的照片令人目瞪口呆。他们用柯连技术拍摄了叶子被刀扎伤前后的照片:叶子被扎伤前,照片是天蓝色和粉红色的,被扎伤后,伤口中央有一股血红色的能量流直往外涌。 美国科学家威廉.蒂勒推测,从叶子发出的射线和能量,可能是来自形成固体物质的前物质。他认为,可能是“存在于另一层次物质,它产生于叶子的综合衍射图,即相干能量结构,它就是组成物质以构成一种物体网格的力量场。” 1973年3月,在纽约召开的第二届柯连照相会议上,希腊科学家宣布,他能用肉眼看到包围在植物、动物和人周围的辉光,并出示了他所画的详尽细致的图像。他和另一学者合作实验表明,让一个人在离一棵菊花1.5米处叫喊,结果菊花的能量场明显收缩,并失去它天蓝色的光泽,博动次数也减少三分之二。如果让病人在离健康植物1米处每天喊两个小时,结果首先是它下面的叶子掉了,三天后就已经枝干枯萎,很快死去。因此他认为,植物的能量场严重受失调病人的影响。 对于植物的发光现象,无论是含磷物质,还是类似动物的辉光,都还处在探索阶段,许多问题还都是谜。

B. 那天去花市,老板说有个花是夜光的。不知是真还是假

夜光花是假的。 近来,在不少城市的花卉市场上都出现了一种会在夜间或黑暗环境中发光的不夜城芦荟,其价格比普通的不夜城芦荟高出数倍。看上去这种会发光的“夜光不夜城芦荟”叶缘及叶背上的肉质刺较大、较白,似乎还有涂抹的痕迹,其他特征则与一般的不夜城芦荟完全相同。经笔者验证,将其放在较暗的环境中叶缘及叶背上的肉质刺的确会发出黄白色的荧光。

那么,是否真的有会发光的芦荟呢?为此,笔者翻阅了有关书籍,并在网上进行了搜索,都没找到会自然发光的芦荟。后来又咨询了一些业内人士,才了解了其中的奥秘,原来是在肉质刺上涂抹了荧光剂,并经常用含有荧光剂的水浇,经过如此处理后,其肉质刺就会在黑暗的环境中发光,在一定时期内,新长出的叶片上的肉质刺也会发光。但是,如果以后荧光剂脱落或者停止浇含有荧光剂的水,其肉质刺就不再发光,新叶上的肉质刺更是难以发光,彻底恢复成普通的不夜城芦荟。

不夜城芦荟(Aloenobilis)又名不夜城、大翠盘、高尚芦荟,为百合科芦荟属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植株单生或丛生,高30至50厘米,肉质叶绿色,幼苗时互生排列,成年后则为轮状互生。叶片披针形,肥厚多肉,叶缘有淡黄色锯齿状肉刺,叶面及叶背有散生的淡黄色肉质凸起。松散的总状花序从叶丛上部抽出,小花筒形,橙红色,冬末至早春开放。不夜城芦荟还有一个斑锦变异变种,称“不夜城锦”,叶面及叶背均有黄色或黄白色纵条纹,其条纹的宽窄因植株而异,有时整个叶子都呈黄色。其余特征与不夜城芦荟相同。

来源:中国花卉报

C. 有荧光的植物吗

有啊,荧光植物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特色植物,白天看似一株普通的植物,到了晚上就能发出淡蓝、紫红、银白等各种颜色的荧光。人们对荧光植物的研究已近半个世纪。研究者们试图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把萤火虫、水母或其他海中发光动物的荧光基因植入到植物中,使其发光。但这样易损伤植物肌体的DNA,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发出的荧光持续时间较短。运用基因方法培育出来的荧光植物也很少,最成功的就是在烟草上的运用,但荧光烟草的观赏价值极低。
于是,人们把目光转向了植物体内潜在的具有发光性能的物质,试图用特定技术“诱导”其发出荧光。荧光诱导技术是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综合手段,把荧光促进剂活化,促使植物的枝、叶、花、根、果等器官吸收附着,让这些组织器官都具有蓄光、放光的功能,并且达到发光持续性好,发光时间长,发光强度大的观赏效果。有关专家认为,如果一般花卉经荧光诱导处理后,可望增值25%甚至数倍。
无论是名贵的兰花,还是普通的月季或菊花,在花朵处于含苞欲放之时,只要将特制的荧光促进剂喷洒于花瓣,花卉在整个花期内就“自然”地具有了一种神奇效果:白天或在灯光下,人们很难分辨出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而在没有光线的夜间,它们能发出色泽明丽、种类繁多的荧光。
荧光诱导技术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有些植物容易诱导,有些植物不易,有些植物不适诱导,但有一个规律与趋势,如天南星科植物、沉水植物、喜阳植物、沙漠植物、球茎类植物,以及表皮层透亮的植物较易,另外植物表面有角质层与蜡质层的植物荧光亮度会较好些,而叶片或器官表面绒毛、气孔、皮孔较多的荧光效果会差些或甚至不能诱导。
根据这些发现,研究人员主要选择天南星科的如白掌、红掌、绿巨人、绿萝、花叶芋、万年青、仙人球、仙人掌、铁树、鸭脚木、郁金香、风信子等植物,这些植物一经诱导,就可以实现长期发光,并且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没有任何不良的影响,养护管理也较为方便。
特别是这些植物适合室内栽培,可以利用它们发出的荧光为居室创造一个温馨柔和的环境。随着该技术的完善和成熟,完全可以应用到道路绿化上去:马路两边种上荧光树,夜晚它们就可以代替路灯,为行人照明,节约了大量的电能,在足球场上种上荧光草,晚上也可以照常踢足球了。
荧光植物的应用前景还不止这些。据报道,荧光植物还将被送往火星担任“探路者”。由于这些经过特殊培植的植物能根据周围环境,发出特定的奇异荧光,科学家们在地球上通过观察它们的发光变化,即可推测植物所处的环境状况。
科学家给挑选出来的拟南芥属的芥菜插入各种“信使基因”,每种“信使基因”只对一种特定的环境因素作出反应。例如,如果在火星土壤中检测到重金属,基因将使植物发出明亮的绿光,发现过氧化物时,将发出蓝光。按照美国太空总数的计划,发光植物的种子将随火星探索器一起抵达火星。火星登陆器上携带的机器人将从火星表面挖取定量的土壤。地球科学家将通过一台特殊的摄像机和机器人配置的观察设备对土壤进行分析,再根据需要指挥机器人用化肥、养料对火星土壤进行改善。随后,科学家指挥机器人将发芽的种子拨入土壤,让它们在登陆器上特制的微型温室中安家落户

D. 陆地上有发光的植物吗

地球上有会发光的植物。在全球发现的发光蘑菇大概有70多种,这些蘑菇大多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光线比较暗的地区,因为体内含有会发光的物质,因此在暗处或黑夜中就发出淡蓝色、淡绿色或白色等不同颜色的荧光。

发光的不仅仅是蘑菇。中国的灯笼树、非洲的夜光树和某些非洲芦荟都属于发光植物。一些植物会发光主要是因为这些植物的叶子含有大量的磷,而磷会释放出少量的磷化氢气体。因为磷化氢的燃点很低,可以在空气中自燃,所以这种植物会发出浅蓝色的光。

(4)带夜光的花卉扩展阅读:

植物中有许多潜在的发光物质,如植物中的叶绿素在紫外线激发下能发出黄绿光。因此,研究人员试图用荧光加速器刺激生物体发出荧光。

2003年,湖北大学教授蔡德天和他的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荧光增强剂,他们将这种荧光增强剂喷洒在含苞的花朵上,使它们在花期发出神奇的光芒。此外,他的团队已经成功开发了10多种可以发光的花卉,如玫瑰、百合、菊花和悬崖兰花。

E. 花卉的种类及名称有哪些

  1. 常用木本花卉: 梅花、桃、牡丹海棠、玉兰、木笔、紫荆、连翘、金钟、丁香、版紫藤、春鹃 杜鹃花、权石榴花、含笑花、白兰花、茉莉花栀子花 桂花、茉莉花、木芙蓉 腊梅、免牙红、银芽柳、山茶花、迎春。

  2. 常用草本花卉 :春兰、香堇、慈菇花、风信子、郁金香、紫罗兰、金鱼草、长春菊、瓜叶菊、香豌豆 夏兰、石竹、石蒜、荷花、翠菊、睡莲、芍药、福禄考、晚香玉、万寿菊、千日红 建兰、晚香玉、铃兰 报岁兰、慈茹花、香堇、大岩桐、水仙、小草兰、瓜叶菊、蒲包花、免子花、入腊红。

  3. 球根花卉:可分为鳞茎(如百合、朱顶戏、水仙、网球花)、球茎(如唐菖蒲、番红花、小苍兰)、块茎(如大岩桐、彩叶芋、长筒花)、块根(如大丽菊、嘉兰)、根茎(如美人蕉、红姜花)等。

F. 世界上那些植物会发光

1、夜光树

北美的原始森林里有一种夜光树,树皮中含有大量的磷,入夜,萤光闪耀,宛如满树星斗。它的根部有大量磷质,待变成磷化三氢气体后,一碰上空气中的氧,就能放出一种没有热度、也不能燃烧的冷光来,这种磷光的亮度和树的大小成正比,树愈大,含磷愈多,发出的光也愈强。


G. 夜光玫瑰

夜光玫瑰:
1、让花在紫外线或UV灯下受光几秒钟后,到暗的环境开始发光的具有夜光性的特殊玫瑰
2、主要花色有粉色、蓝色、绿色、桔黄色、紫色
3、在黑暗的环境当中可以发亮出不同的花色,特别是蓝色和绿色的发亮更加鲜明漂亮
这个夜光玫瑰不是魔术玫瑰
是真正的最新的韩国花卉品种,由北京花集网从韩国引进的最新花卉品种,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也可以网络一下:“花集网韩国花卉馆”或者“花集网”

H. 我要荧光花卉

人民网武汉7月30日电昨日,湖北大学宣布,该校生命科学学院成功研制出我国首批夜光花卉。中国兰、蝴蝶兰、玫瑰、百合、菊花、君子兰、康乃馨等10多种夜光花,有望于不久投放武汉市场。据了解,我国是世界上花卉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2001年已达24.6万公顷,花卉销售额达215.8亿元。有关专家认为,一般花卉经夜光处理后,可望增值25%甚至10倍以上。夜光花卉一直是植物研究者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不用借助任何光线,人们就可轻松自如地观赏到美丽的花朵,此前,人们试图利用基因技术,将萤火虫或水母的荧光基因植入花卉,但这样做易损伤植物肌体的DNA,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发出的荧光持续时间较短。湖北大学蔡得田教授等人把目光转向了植物体内的叶绿素等潜在发光物质,经过诱导,这些物质可以发出荧光。针对这一特性,蔡教授等人研制出了一种荧光促进剂,专门用来激发植物体内具有发光性能的物质。无论是名贵的兰花,还是一朵极其普通的月季或菊花,在花朵处于含苞欲放时,只需将这种特制的荧光促进剂向花瓣喷洒一次,该花卉将在整个花期内就自然地具有了一种神奇效果:白天或在灯光下,人们很难分辨出它有什么特别之处;而在没有光线的夜间,它能发出色泽明丽、种类繁多的荧光。

I. 荧光植物是什么,有啥用呢

有啊,荧光植物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特色植物,白天看似一株普通的植物,到了晚上就能发出淡蓝、紫红、银白等各种颜色的荧光。人们对荧光植物的研究已近半个世纪。研究者们试图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把萤火虫、水母或其他海中发光动物的荧光基因植入到植物中,使其发光。但这样易损伤植物肌体的DNA,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发出的荧光持续时间较短。运用基因方法培育出来的荧光植物也很少,最成功的就是在烟草上的运用,但荧光烟草的观赏价值极低。
于是,人们把目光转向了植物体内潜在的具有发光性能的物质,试图用特定技术“诱导”其发出荧光。荧光诱导技术是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综合手段,把荧光促进剂活化,促使植物的枝、叶、花、根、果等器官吸收附着,让这些组织器官都具有蓄光、放光的功能,并且达到发光持续性好,发光时间长,发光强度大的观赏效果。有关专家认为,如果一般花卉经荧光诱导处理后,可望增值25%甚至数倍。
无论是名贵的兰花,还是普通的月季或菊花,在花朵处于含苞欲放之时,只要将特制的荧光促进剂喷洒于花瓣,花卉在整个花期内就“自然”地具有了一种神奇效果:白天或在灯光下,人们很难分辨出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而在没有光线的夜间,它们能发出色泽明丽、种类繁多的荧光。
荧光诱导技术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有些植物容易诱导,有些植物不易,有些植物不适诱导,但有一个规律与趋势,如天南星科植物、沉水植物、喜阳植物、沙漠植物、球茎类植物,以及表皮层透亮的植物较易,另外植物表面有角质层与蜡质层的植物荧光亮度会较好些,而叶片或器官表面绒毛、气孔、皮孔较多的荧光效果会差些或甚至不能诱导。
根据这些发现,研究人员主要选择天南星科的如白掌、红掌、绿巨人、绿萝、花叶芋、万年青、仙人球、仙人掌、铁树、鸭脚木、郁金香、风信子等植物,这些植物一经诱导,就可以实现长期发光,并且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没有任何不良的影响,养护管理也较为方便。
特别是这些植物适合室内栽培,可以利用它们发出的荧光为居室创造一个温馨柔和的环境。随着该技术的完善和成熟,完全可以应用到道路绿化上去:马路两边种上荧光树,夜晚它们就可以代替路灯,为行人照明,节约了大量的电能,在足球场上种上荧光草,晚上也可以照常踢足球了。
荧光植物的应用前景还不止这些。据报道,荧光植物还将被送往火星担任“探路者”。由于这些经过特殊培植的植物能根据周围环境,发出特定的奇异荧光,科学家们在地球上通过观察它们的发光变化,即可推测植物所处的环境状况。
科学家给挑选出来的拟南芥属的芥菜插入各种“信使基因”,每种“信使基因”只对一种特定的环境因素作出反应。例如,如果在火星土壤中检测到重金属,基因将使植物发出明亮的绿光,发现过氧化物时,将发出蓝光。按照美国太空总数的计划,发光植物的种子将随火星探索器一起抵达火星。火星登陆器上携带的机器人将从火星表面挖取定量的土壤。地球科学家将通过一台特殊的摄像机和机器人配置的观察设备对土壤进行分析,再根据需要指挥机器人用化肥、养料对火星土壤进行改善。随后,科学家指挥机器人将发芽的种子拨入土壤,让它们在登陆器上特制的微型温室中安家落户

热点内容
排花插花 发布:2025-09-29 18:28:35 浏览:238
梅花运意思 发布:2025-09-29 18:27:10 浏览:535
荷花养螃蟹 发布:2025-09-29 18:12:45 浏览:770
玫瑰美少女 发布:2025-09-29 17:26:03 浏览:723
七色玲兰花 发布:2025-09-29 17:12:43 浏览:703
紫微高压盆景 发布:2025-09-29 16:42:19 浏览:952
保定玫瑰花 发布:2025-09-29 16:42:18 浏览:415
绿植有叫八爪 发布:2025-09-29 16:40:57 浏览:410
盆景销售平台 发布:2025-09-29 16:39:24 浏览:628
兰花蟹怎么杀图文 发布:2025-09-29 16:27:22 浏览: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