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打顶技术
Ⅰ 怎样预防花打顶现象发生
黄瓜植株顶端(生长点)着生多枚雌花,茎节缩短、变细,叶片明显变小,植株矮化、停止生长,对这种现象瓜农称之谓“花打顶”或“顶头花”。
花打顶现象在节能温室黄瓜栽培中发生极为频繁。黄瓜植株一旦形成花打顶,因雌花数量过多,营养竞争激烈,大多数雌花都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物质,难以生长成成龄瓜,既消耗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影响了植株的生长发育,引起植株更加衰弱,同时还会引起大量化瓜,造成产量急剧下降,大幅度减产。如不能及时调整,恢复营养生长旺势,不但产量上不去,而且植株的生命周期也会大大缩短。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
(1)温室栽培黄瓜,多在9月底开始播种育苗,幼苗发育时期,处于短日照、低夜温、昼夜温差大的环境条件之下。这样的外界环境极有利于黄瓜雌花芽的分化。进入冬季后,日照时间更短,夜温更低,雌花数量越来越多,几乎节节都有雌花,甚至每节多枚雌花。然而大量雌花的生长发育,必然要消耗大量的有机营养物质(光合产物),营养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就会供应不足,植株逐渐衰弱,最后形成花打顶。
(2)管理措施不当加速了花打顶的形成。不少菜农不了解黄瓜花芽分化的规律,为了追求高产,在晚秋或初冬期间,采用乙烯利处理黄瓜幼苗,促其多分化雌花,他们片面认为:分化雌花多就会结瓜多、产量高。结果适得其反,发生了花打顶,还不知是什么原因。黄瓜植株花打顶之后,生长必然衰弱,病害随之严重发生,防不胜防,只好拔秧。
对于这种现象的发生,多数瓜农认为是病害造成的,没有认识到自己管理上的不当,结果年复一年,依然如故,重复着低产高投入的恶性循环。
(3)传统的温室“干、冷”型管理技术,必然促成花打顶!直到目前,绝大多数菜农在温室黄瓜栽培的管理上,仍然采用传统的“干、冷”型管理技术,他们按照露地环境条件下的栽培理论进行管理,室内温度控制在28℃上下,25℃就开始通风。室内温度控制在28℃以下,地温提不起来,夜间室内温度必然低,雌花必然多,长势会越来越弱,其连锁反应导致病害必然严重。为了控治病害发生,又更严格地控制室内湿度,极少浇水。黄瓜缺水,生长会更加衰弱,形成恶性循环。如此管理,岂有不花打顶之理?
预防花打顶的发生:
(1)应加强苗期管理,培育壮苗,注意苗龄不可过长,30~35天内移栽,严防育苗时间太长,造成秧苗老化。
(2)必须改变“干、冷”型管理方法,提高室内温度,加强水肥管理,维持植株的健壮强旺的生长势。
(3)黄瓜的生长发育主要在上半夜进行,因此,为促进营养生长壮旺,须适当提高前半夜的室内温度,不论是苗期还是开花、结瓜期,前半夜的室内温度都应维持在16~18℃之间,如果发现生长点雌花数量明显增多时,要把上半夜室内温度提高至18~20℃,以便促进植株营养生长壮旺。室内的夜间温度主要依靠土壤散热和室内保温来维持,因此,提温应该从提高白天温度入手,白天室内温度应提高至32~35℃,并要在温室外面增设保温层,尽力改善温室的保温性能。
(4)要提前采瓜,及时疏花疏瓜,减少植株负载量,促进营养生长健壮旺盛。疏花疏瓜,从根瓜坐住时开始,就要注意及时疏除过多雌花、幼瓜,一直坚持到拔秧。疏花要结合营养生长状况灵活掌握,植株营养生长壮旺时,可适当多留雌花,每节留1个雌花,或每3节留2个雌花;营养生长开始转弱时,立即减少留花数量,可每2~3节留1个雌花。疏除的雌花,要在其刚刚显露时,用消过毒的竹签抹除,尽量避免雌花已经膨大或已经发育成幼瓜时再去疏除,那样做不但会造成营养物质的大量浪费,而且还会引起花打顶现象的发生。
(5)要加强肥水管理,适当增加浇水量和浇水次数,结合浇水,冲施5~10毫克/千克的萘乙酸液和0.1%的尿素液,或500倍旱涝收液,或每667米2冲施100克天达2116壮苗灵液,促进发根,达到以根促秧,解除花打顶现象。要适当增加根外追施叶面肥次数,特别是发现植株开始转弱时,要结合喷药,连续喷施600倍天达2116(或5000倍康凯液)加0.7%的红糖液加0.4%的尿素液,提高光合效率,促进植株的营养生长。
(6)对于已经发生花打顶的植株,在加强以上管理措施的同时,结合喷药,及时喷施一次、或100毫克/千克的920(赤霉素)+600倍天达2116液促秧拔头。
Ⅱ 花卉有哪些修剪方法
花卉的修剪包括剪梢摘心、抹芽、疏枝、剪根、立支架等措施。
(1)剪梢与摘心:剪梢与摘心是将正在生长的枝梢去掉顶部的工作。枝条已硬化需要用剪刀修剪的称剪梢;枝条柔嫩,用手指即可摘去嫩稍的为摘心。剪梢与摘心的目的是为了抑制花卉向高处伸长,有利养分积累,使枝条组织充实,促使萌发侧枝,增加开发枝数和朵数,或使植株矮化,株形圆满,开花整齐等,如大立菊能在一株上开花3000余朵,就是反复摘心的结果,此外摘心也可抑制生长,延迟花期。
(2)抹芽:抹芽是将花卉的腋芽,嫩枝或花蕾抹去,目的是为了集中养分,促使主干通直健壮,花朵大而艳丽,果实丰硕饱满。
(3)疏枝:为了调整树姿,利于通风透光,一般常将枯枝,病虫枝,纤细枝,平行枝,徒长枝,密生枝等剪除掉,疏枝时残不能过长,也不能切入下一级枝干,上切口在分枝点起,按45°斜角剪截,切口要平滑,萌芽力弱的花木,如广玉兰,白坟兰等,疏枝量宜少。
(4)剪根:剪根工作多在移植,换盆时进行,例如,苗木移植时,剪短过长的主根可以促使长出侧根;花卉上盆或换盆时适度剪根,可抑制枝叶徒长,而促花蕾之形成。剪根一般在休眠期进行,但在植株过分徒长时,在生长期也可作切根处理。
(5)立支架:俗称“绑拍子”,栽培爬蔓的盆栽花卉如蔓生洋绣球,凌宵,紫藤等,应用细竹杆,芦苇杆或粗铅丝绑扎支架,用经绑缚枝蔓,使其攀缘生长,增加观赏效果。
Ⅲ 花卉打顶一天中哪个时间好
花卉打顶一天中早上和晚上比较好。
这两个时间段相对气温较低。
适宜打顶后植株伤口愈合。
Ⅳ 家庭花卉的修剪的方法和技巧
网络知道【官方回收】该提问不适合精选。
主观个性,回收。
修剪是养好花木的版重要手段之权一,所有花木如果任其自然生长都会失去应有的观赏价值。修剪不但可以创造良好的株形,还可以调节体内营养物质的合理分配和供应,防止枝叶徒长,有利于花芽分化和孕蕾;并能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Ⅳ 各种花卉的种植技术
1、玫瑰花:
定植前进行土壤消毒,以蒸汽消毒为主,无条件时可用氯化苦熏蒸,氯化苦熏蒸后,应多次深翻,以免药害影响植株根系的发育。然后施入20厘米厚的农家肥,进行耕翻。栽植行距2-2.5米,株距1-1.5米,平原地可适当加大株行距。挖好栽植坑(长、宽、深各60厘米),放入苗木,填土踏实并浇水即可。
Ⅵ 露天花卉的整形修剪方法有哪些
盆花春天,盆花刚刚出芽,此时进行整形修剪,可使枝条分布均匀,调节树势,控制徒长,减少养分消耗,从而使盆花姿态优美,生长旺盛,促使多开花挂果。在发芽前修剪,花木萌发力强,可达到理想的树形;萌发后修剪,不仅浪费养分,也较难成形。修剪前对盆花生长特性、着花部位要有充分了解,按其生理习性,进行修剪。在当年生枝条上开花的月季、石榴、扶桑、茉莉、金柑、桅子等可行重剪,使其多分枝、开花、挂果。在早春开花的迎春、梅花、杜鹃、碧桃等,它们的花芽是在头一年的枝条上形成的,初春发芽前不可进行修剪,以免影响开花挂果。应在开花后1~2周内进行修剪,促使萌发新梢,又可形成来年的花枝。修剪要本着留外不留内,留直不留横的原则。剪去病枯枝、细弱枝、徒长枝、交叉枝、过密枝。剪口外的芽,要留向外侧生长的,剪口不能离芽太近,容易造成水分流失,阻止发芽。冬珊瑚、腊梅、石榴等易发枝的花木,若植株基部枝条过少,形成头重脚轻的,可从主干基部距盆土5~10厘米左右处短截,让它重发新枝,可养成丰满树冠。五针松、茶花、白兰等不易发枝的花木,不要随便剪枝。迎春、金银花等枝条柔软牵藤的花木,一般不修剪,只剪除衰老过密的枝条,可将其绑扎,为其支上架子,使枝条分布均匀,通风透光,促进生长。
观叶植物对于株身较大的大型观叶植物,若经常进行修剪,可促进生长,使之强健美观。如截顶可以使植株的叶片茂密,株形匀称,防止徒长;剪去多余侧芽,可使植株直立而挺拔。
对于较小型的植物如冷水花、豆瓣绿、芦苔等,则要通过修剪才显得美观和茂盛,因此,必须在新芽生长开始前,剪去不良的枝条,以保持优美的形状。
为了减少观叶植物徒长的枝条,要确定好一定的高度,固要经常对茎或枝的顶芽加以剪除,来抑制生长,使之矮化或丛生。这种方法完全不同于一般室外植物的修剪原则。
“T”式株形所谓“T”式标准株形,是指叶子只生长在主干顶部,主干其他部位(顶部以下)并无叶子生长,植株形成一种伞状的生长势,好似英文字母“T”的形状。对于某些高大的木本类观叶植物,修剪成“T”式株形装饰效果更好,植株会显得格外挺拔而潇洒,比如巴西木、百叶丝兰等。
“T”形修剪的主要目的是,为使植株的主干笔直伸展,待植株长到适合的高度时,就要把主干下部不必要的侧枝和叶子剪去,留下顶部的枝叶,然后再把顶部生长过高、杂乱不齐的枝叶剪掉,最后根据确定下来的这个高度,边生长边修剪。这样植株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以后,顶部的枝叶就会越来越繁茂,“T”式标准株形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总之,修剪时首先要确定好“T”形主干的高度,而后再整枝整形。
乔木类花卉乔木类花卉具有较强的发枝能力,若任其随意生长,将影响外形的美观,如梅花、碧桃、白兰、樱花、竹桃、橡皮树等。因此,乔木花卉在扦插或嫁接成活后,首先要培养一段粗壮的主干,将30~50厘米以下萌发出来的侧枝全部剪掉,两年以后对主干的先端进行截顶,防止它们长成一根独杆,截顶的高度不要超过80厘米。截顶后,根系吸收上来的营养物质将集中在剪口附近,于是刺激腋芽萌发而抽生侧枝。这时应选留3个分布均匀并向不同方向生长的侧枝做一级侧枝,将多余的侧枝从基部剪掉。
侧主枝生长到80厘米左右时要进行短截,留枝的长度以60厘米左右为好,让它们萌发出二级侧枝,同样保留3根并将多余的侧枝疏掉,这样就形成了“三杈九顶”的基本树形。以后再对这9根二级侧技进行短截,让它们继续萌发小侧枝来形成丰满的树冠,与此同时保留树膛内的一些小枝,以增加着花部位。
花灌木灌木类花卉都没有主干,它们的枝条从地面丛生而出。在定植后的头几年可任其自然生长,待株丛过密时再将丛内的主杈从基部疏掉一半左右,否则因通风透光不利而不能正常开花。如蔷薇、连翘、榆叶、迎春、丁香等。
腊梅、扶桑、月季、红背桂、米兰、含笑等都是灌木类花卉。它们的特点是根际上的萌率力弱,其丛生枝条集中着生在根颈部位。我们可以利用这种特性把它们整成小乔木状,从而提高它们的观赏价值。
在春季首先应剔除多余的枝条,只保留一根主枝,从而使主枝上的腋芽和根颈上的不定芽又能长出许多侧枝。这时仅保留主枝先端的4根侧枝,将下部的侧枝全部剪掉,随后在这4根侧枝上又能长出二级侧枝。然后,在主枝和主枝的基部还会萌发出一些侧枝来,应当及时把它们剪掉。这样就把一棵灌木整成了小乔木状,让花枝从侧枝上抽生而出。
拍子绑扎拍子绑扎造型适用于如探春、迎春、常春藤、广凌霄、仙人指等枝条柔软而不能直立的盆花。每棵只能保留1根主枝,同时保持10厘米长的基部主干。待侧枝萌发后再均匀地把它们引牵或绑扎在拍子上。对仙人指等多肉植物,则应帮助多节的肉质茎越过拍子再自然下垂。
在绑扎拍子时,一般应在主枝上每隔6~10厘米保留一根侧枝,将多余的侧芽及早剔除。如果侧枝过多过密将会相互交织在一起而失去层次,在牵引时应力求做到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植株在拍子上生长多年以后,虽经年年疏剔,枝条也会逐年加粗,当支架负担不住时,应进行换盆、换土,换用较大的支架来重新绑扎。
捏形和做弯为了抑制花卉的生长,使其长成小巧玲珑的株形,可将它们的主干在幼小时捏成“S”型弯。如碧桃、广凌霄、梅花、九重葛等。对主干做弯捏形时应在盆土内插设一根较粗的木棒,然后将枝条强扭呈弯,分段绑在木棒上。对它们的侧枝以及一品红的侧枝,则应用绳拉法来做弯。从做弯的前一天应停止浇水,待枝条变软后再动手操作,这样便于弯曲。如果在做弯时将枝条捏劈,可用塑料条带把折劈的部位缠绕起来,让它们慢慢愈合。
催花坐果株形美观、花繁叶茂、硕果累累、应时观赏是赏花观果类花卉的特点。这类花卉,除要进行栽培水肥管理外,还要用修剪的方法调节枝叶生长与花果发育的关系,以促进开花结果。首先要考虑到花果数量与叶片的面积,保持适当的比例,以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供应足够的养分,满足开花结果的需要。特别是观果植物,更需注意留有足够的叶片。
赏花观果类花木因品种不同,开花结果的时间也有所不同,一般早春开花的,花芽大多在头年生的枝条上形成,因此在入冬休眠期,不宜强修剪,如碧桃、梅花等,只能剪除无花芽的秋梢,但开花后,要做一次整形修剪。
当年开花的花卉,如紫薇、夹竹桃、月季、一品红、金柑等,应在入冬休眠期进行强修剪,使营养集中,可促进第二年春季多发壮枝。有的花木一般不需要经常修剪,如杜鹃花、山茶花等。为了保持树形美观匀称,也可适当剪除一部分枝条的顶端,而不能强修剪。藤本花卉一般不需要修剪,只需把过老枝、密生枝、病虫枝,盲芽枝等剪除,保持通风透光。
还有如八仙花一类的花卉,应在入冬时就将其枝叶全部剪掉,使其茎继续发枝芽,促进孕育花芽,并能使植株整齐茁壮。朱顶红在秋后可将叶子全部剪掉,入室需放在向阳处,室温保持在20℃左右,春节前后即可开花。一般如石竹一类的草花,6月开花以后,把地上部分剪掉,秋季还可再开一茬花。
Ⅶ 花卉摘心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防止植物的枝条盲目生长,把花草苗木控制在预期的高度,使植株的枝茎粗壮和加速果实的发育。摘心还可以促进植物分枝,达到多开花的目的。
给植物摘心的目的与注意事项
1.果实类植物夏季摘心时尽量避免天气炎热的正午,最好能在上午进行。最顶端的坐果花序前保留三四片叶片,这样可以避免果实因直接暴露在阳光下而晒伤,晒伤后的果实会生长缓慢。
2.经过摘心的花草要给予充分的光照,否则新萌发出的侧枝会发生徒长现象。
3.如果打顶过早,花苗在4、5片真叶前后,它的旺盛生长才刚刚开始,此时摘心,等于给刚刚进入生长状态的花苗,一个严重的打击。打顶太早,有可能会影响根系的生长,会导致形成弱苗,不利后续生长。因此,给花苗打顶,宁可晚一些,让它充分生长,也不要太早。
摘心主要还得根据不同植物的开花与结果时间来决定最后一次的摘心时间,摘心结束后应重点养护茎部的伤口,防止在此期间感染病菌。
Ⅷ 种花给花摘心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摘
摘心即打顶,是对预留的干枝、基本枝或侧枝进行处理的工作。摘心是根据栽培目的和方法,以及品种生长类型等方面来决定的。当预留的主干、基本枝、侧枝长到一定果穗数、叶片数(长度)时,将其顶端生长点摘除(自封顶的主茎不必摘心)。摘心可控制加高和抽长生长,有利于加粗生长和加速果实发育。
对结果枝的摘心宜在拉秧前30~40天进行,即拉秧前40天左右的花蕾才有效。对留作辅养枝的侧枝摘心,以不影响株间光照和达到计划留叶数为标准。
摘心宜在上午进行。如果是果枝,则应在最前端的1个花序前留2~3片叶,既有利于果实生长,又可防止果实直接暴露在阳光下造成日灼。
摘心后会造成侧枝旺盛生长,应加强打杈和侧枝摘心处理,否则会影响正常结果。
摘心是指对当年萌发的新枝打去顶尖。摘心的作用有两点:一是促进分枝,增加枝叶量,也能缓和幼树的生长势,避免“冒大条”:二是可促进盛果期树腋花芽的形成。以上两点作用不同,摘心时间也不同,第一种的摘心时间在新梢长到半木质化时,一般在5月下旬到6月中旬进行,约摘掉打新梢的1/3,同时还要将摘心后的枝前端的1--3个叶片摘除,以利芽的萌发。摘心不能过早也不能太晚因为过早摘心,往往只在先端萌发一芽,仍然跑单条,达不到促进分枝的目的;太晚摘心,新梢已接近封顶阶段,萌发力较弱,长出的枝也不理想。第二种的摘心时间,要掌握在新梢封顶前的7--10天进行,因为早了促进发枝,晚了形成腋花芽的作用又不大,这个作用主要应用于 盛果期树,对幼树基本没有这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