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生菌
① 花卉感染真菌病害,怎么办
花卉真菌病害有好多种。如白粉病、黑斑病、霜霉病等,下面以常见的白粉病为例,谈谈防治的一般措施。
一、症状
白粉病由白粉病菌引起。白粉病菌可以侵害花卉的叶片、枝条、花柄、花芽等部位,使受害部位的表面长出一层白粉状东西(分生孢子),“白粉病”名称由此而来。感染后期病叶和枝条上有灰色菌丝体,内有小黑点(子囊果),被侵害的植物组织逐渐出现坏死。
二、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在寄生的病芽、病枝或落叶上越冬。春天温度适宜(18℃~25℃)时,白粉病菌生长,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传播,6~8月遇高温高湿又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扩大侵染。分生孢子落在叶片上,发芽生出菌丝,在叶表面生长并长出吸器,从叶片气孔插入组织内吸取叶片养分。庭园清洁卫生差,栽培管理不佳,浇水及施氮肥过多,通风透光不良,均可影响花卉生长,使病害加重。
三、防治方法
1.预防措施。为了防治白粉病等真菌病害,在种植花卉时要选用无病的植株;加强栽培管理,使花卉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春天花卉枝条发芽前,应仔细检查,彻底剪除患病的枝、叶和芽,清除庭院内所有腐枝烂叶,并加以烧毁;在早春发芽前喷波美3~4度石硫合剂,可预防白粉病及其他多种真菌病害。
2.治疗方法。发现花卉感染了白粉病,可剪除病枝、叶,并予以烧毁,同时及时喷洒杀菌剂。常用的杀菌剂有以下几种:①50%代森铵稀释800~1000倍的溶液;②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稀释700~800倍的溶液;③50%多菌灵可湿粉剂稀释500~800倍的溶液。以上杀菌剂对黑斑病、炭疽病、霜霉病等多种真菌病害均有效,同学们不妨试一试。
② 什么是植物内生菌
植物内生菌是指那些在其生活史的一定阶段或全部阶段生活于健康植物的各种组织和器官内部的微生物,被感染的宿主植物不表现出外在病症,可通过组织学方法或从严格表面消毒的植物组织中分离或从植物组织内直接扩增出微生物DNA的方法来证明其内生。它不仅包括互惠共利的和中性的内共生微生物,也包括那些潜伏在宿主体内的病原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有细菌、真菌、放线菌等。自1898年Vogl从黑麦草种子内分离出第一株内生真菌以来,植物内生菌作为一种新的微生物资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从内生菌中寻找和发现新的活性化合物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又一热点。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发现了一些有医用、农用价值的菌株和化合物。
1. 内生真菌
从牧草中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香柱菌,所产生的波胺碱和黑麦草碱类物质对昆虫具有杀伤作用,对牲畜等脊椎动物无毒。Strobel等从雷公藤的茎中分离得到一株内生真菌,能产生一种肽类抗生素Cryptocandin,它能抑制灰葡萄孢)等一些植物病原真菌,分离自同一内生真菌的一种新酰胺生物碱cryptocin对稻瘟病菌(及其他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强的抑杀作用。纪丽莲等人从黄海海岸低盐药用植物芦竹中分离得到一株木霉属的内生真菌,它对黄瓜灰霉病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2. 内生细菌
从辣椒中分离出的一株内生枯草芽孢杆菌,该菌株分泌的抗菌多肽对热稳定,在中性PH范围较稳定,并抗紫外线照射,对植物炭疽病菌和番茄青枯病菌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有强的抑制作用。
3. 内生放线菌
链霉菌属于放线菌,它占具有生物活性的植物内生放线菌的绝大部分。澳大利亚Coombs研究小组从小麦根部分离的60多株放线菌中筛选到防治小麦全蚀病的菌株,在温室试验中可使小麦全蚀病的危害降低70%。Strobel等在蛇藤中分离到一株新的链霉菌,它能产生4种新的广谱抗生素Munumbicins A、B、C和D,这些抗生素对多种人体和植物致病霉菌、细菌及疟原虫具有广泛的抑杀活性。最近,Strobel等又从一种有叶蕨类植物中分离到一株新内生链霉菌,它能产生一种被称为kakamycins的新型抗菌素,对炭疽芽孢杆菌和疟原虫均具有抑杀活性,其生物活性比棘霉素强。从卫矛科植物分离的内生链霉菌产生的新chloropyrrol抗生素对多种耐药性细菌和分枝杆菌有抑制活性。从杜鹃花植物中分离的链霉菌产生新的抗真菌物质fistupyrone,对植物病原真菌甘蓝黑斑交链格孢有抑制作用。李萌等从油菜和芹菜的茎和叶中分离得到215株内生菌,18株对蔬菜立枯丝核菌、直啄镰刀菌、苹果黑腐皮壳有很好的拮抗作用,其中有8株为放线菌;从油菜茎中分离出的内生放线菌CHSH19A经鉴定为一株链霉菌Streptomyces sp.,活性筛选结果证明其具有极强的抗立枯丝核菌活性。
植物内生菌是一类次生代谢产物丰富、应用前景广阔的资源微生物。近年来,植物内生菌由于能够产生丰富多样的具有农药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学作用,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并取得很大进展。从微生物中寻找发现新型先导化合物,是新农药研制的重要途径。内生菌作为微生物中的重要类群,其物种丰富,数量庞大,这为新农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巨大的资源库。最近一个全面的研究显示,51%的从植物内生菌分离的生物活性物质是以前没有发现的化合物,而从土壤微生物发现的新物质仅为38%。由此可见,研究植物内生菌,寻找具有农药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是研发新型无公害农药的重要途径,前景十分广阔。
③ 花卉感染细菌病害,怎么办
花卉细菌病害有多种,感染了细菌病害后决不能盲目地乱处理、乱投药。我们可以根据花卉所表现的症状,先诊断花卉感染的是何种细菌病害,了解引起该病的原因,然后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
下面以常见的细菌软腐病为例介绍一下。
一、症状
软腐病菌主要危害根和地下茎,如块根、球茎、鳞茎等营养繁殖器官。在贮藏这些营养繁殖器官时,患病的器官在干燥条件下呈干缩粉状,在湿度大的情况下,则成为一团由松软外壳包裹的腐臭浆状物,其中充满了细菌。在花卉生长过程中,植株受到侵染,则表现为叶尖变黄,逐渐枯萎,随后沿地平线处枯落,导致花卉死亡。
二、病因
该细菌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7℃~30℃。它能在水中自由游动,从块根、球茎等的伤口侵入,在寄主组织内繁殖,分泌毒素使寄主细胞坏死,从中吸取养分并不断向四周扩展,同时该细菌还分泌溶解酶,使组织整体腐烂。在贮藏球茎、块根时,如通风不良、高温高湿,该病菌就大量繁殖,造成危害。在种植此类花卉时,天气潮湿、土壤水分多、气温又高,都有利于该病菌繁殖、传播和侵入,根茎出现腐烂,造成花卉枯死。
三、防治方法
生长期发现病叶要及时去除,根茎感染较轻的部位,可用刀片削去,刀片每次都要用70%酒精(或5%石炭酸或0.1%高锰酸钾)消毒,以防传染。感病严重的根茎即淘汰烧毁。盆栽的盆和土,要进行消毒或更换新盆及土。为了防止该病发生,播种前要严格挑选鳞茎、块根等种植材料,经切除病块的材料,可用农用链霉素350~700单位/毫升浸30~60分钟进行消毒,盆栽时要用消毒土或新土。
④ 花卉常见的细菌性病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花卉的细菌性病害种类不如真菌的多,它们为害花卉后形成的典型特征主要的有叶斑、穿孔、腐烂、枯萎及畸形(见下图)。其病原菌在病部的表现特征也不如真菌那样明显,肉眼惟一能看到的是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生出的黏稠状透明黏液(亦称菌脓),黏液干燥后形成块状物。
彩图54 菊花褐斑病
彩图55 君子兰软腐病
叶斑一般表现为急性坏死,呈水渍状,病斑周围有一个黄色晕圈,如菊花、秋海棠等细菌性叶斑病。细菌性叶斑病和真菌性叶斑病有时难以区分,尤其在发病前期,菌体还未聚集到患病组织的表面,用常规的方法诊断难以进行,但我们可根据细菌病的一些特殊症状进行确诊,如细菌性叶斑病是有半透明状坏死斑,周围有黄色或紫色的晕圈,部分伴随着穿孔、疮痂等现象。
细菌性腐烂在花卉中发生较多,往往发生在球茎、根茎上,引起腐烂,如君子兰细菌性软腐病、鸢尾细菌性软腐病、紫罗兰细菌性腐烂病等。这类病害发生后,往往有一种恶臭味,且伴有患病组织黏稠的现象。
枯萎是花卉根系被破坏或维管束被破坏,而导致吸收和运输水分的能力下降,因此表现缺水枯萎的特征。细菌为害花卉,可使维管束坏死,不能运输水分,如菊花细菌性枯萎病、香石竹细菌性枯萎病等。将发病的根系拔起,用刀切开根,会发现维管束变褐色坏死。但有的真菌也可引起这种特征的病害,如香石竹镰刀菌枯萎病。区别它们的办法是:将病根洗净后,用刀切断,放置在一个盛清水的透明杯子里,过一会儿,细菌引起的枯萎病的病根切口地方就会冒出一些黏稠状物。
防治方法,一是加强栽培管理措施。细菌性病害一般为害较弱的植株,且从花卉伤口进入花卉体内,因此避免伤口、及时护理伤口和采用其他合理的管理措施都能提高花卉的抗病能力。对带病的种子、苗木、花卉应加强检查,防止栽培带病植株。对于已发病的花卉要注意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尤其是在发病前期,应及时清除,以防止病害进一步传播扩散。二是喷施药剂。用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34%绿乳铜500倍液,或7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10%脂酮粉尘剂每667平方米1千克,或5%防细菌粉尘剂1千克,喷洒。
⑤ 花卉常见的细菌性病害有哪些
花卉的细菌性病害种类不如真菌的多,它们为害花卉后形成的典型特征主要的有叶斑、穿孔、腐烂、枯萎及畸形(见彩图54、55)。
彩图54
彩图55
其病原菌在病部的表现特征也不如真菌那样明显,肉眼惟一能看到的是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生出的黏稠状透明黏液(亦称菌脓),黏液干燥后形成块状物。
叶斑一般表现为急性坏死,呈水渍状,病斑周围有一个黄色晕圈,如菊花、秋海棠等细菌性叶斑病。细菌性叶斑病和真菌性叶斑病有时难以区分,尤其在发病前期,菌体还未聚集到患病组织的表面,用常规的方法诊断难以进行,但我们可根据细菌病的一些特殊症状进行确诊,如细菌性叶斑病是有半透明状坏死斑,周围有黄色或紫色的晕圈,部分伴随着穿孔、疮痂等现象。
细菌性腐烂在花卉中发生较多,往往发生在球茎、根茎上,引起腐烂,如君子兰细菌性软腐病、鸢尾细菌性软腐病、紫罗兰细菌性腐烂病等。这类病害发生后,往往有一种恶臭味,且伴有患病组织黏稠的现象。
枯萎是花卉根系被破坏或维管束被破坏,而导致吸收和运输水分的能力下降,因此表现缺水枯萎的特征。细菌为害花卉,可使维管束坏死,不能运输水分,如菊花细菌性枯萎病、香石竹细菌性枯萎病等。将发病的根系拔起,用刀切开根,会发现维管束变褐色坏死。但有的真菌也可引起这种特征的病害,如香石竹镰刀菌枯萎病。区别它们的办法是:将病根洗净后,用刀切断,放置在一个盛清水的透明杯子里,过一会儿,细菌引起的枯萎病的病根切口地方就会冒出一些黏稠状物。
防治方法,一是加强栽培管理措施。细菌性病害一般为害较弱的植株,且从花卉伤口进入花卉体内,因此避免伤口、及时护理伤口和采用其他合理的管理措施都能提高花卉的抗病能力。对带病的种子、苗木、花卉应加强检查,防止栽培带病植株。对于已发病的花卉要注意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尤其是在发病前期,应及时清除,以防止病害进一步传播扩散。二是喷施药剂。用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34%绿乳铜500倍液,或7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10%脂酮粉尘剂每667平方米1千克,或5%防细菌粉尘剂1千克,喷洒。
⑥ 常用的花卉抑菌剂有那些
漂白水,药用酒精,蔗糖等...
⑦ 现在有花卉专用的微生物菌剂,哪家好呢
叶虹时光微生物菌剂就很好啊
⑧ 花卉会得什么病菌
花卉出现病菌要及时用根施通 与“杀菌剂”配合灌根,能诱导病菌集结,供杀菌剂包围歼灭果树根部有害细菌。
⑨ 冬季可以给花卉使用微生物菌剂吗
在寒冷的冬季,使用微生物菌剂不仅可以活化在土壤中被固定的营养元素,且有利于根系的生长,但不可盲目使用,应根据不同的棚室土壤环境来确定,否则很可能就会花了钱却得不到效果。
另外,在施用微生物菌剂后,还要注意增加土壤有机质,也就是增施有机肥。因为生物菌在土壤有机质丰富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出效果来。
菌剂的作用是靠生物菌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来实现的,如果土壤中的有机肥施用不足,那么它是分解不出养分来的。因此,蔬菜定植前,一定要注意施足有机肥,一般每亩地施用5000公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