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艺师姐
『壹』 想要进国企工作,国企中有哪些不成文的规定吗
1.刚入学的大学生,总觉得四六级/二级/优秀毕业生/学生经历/乱七八糟的技能证书很重要,所以给人事部门的师兄师姐们献了很多,但最后只注重985/211大专毕业证和学位证的真实性,其他什么都不看。
9.一些非技术性的花艺师比证书更有用,会唱歌跳舞,可以帮助制定活动计划。他们是体育专业的学生,尤其是那些经常参加足球、篮球、羽毛球和游泳比赛的学生。这些专业很有用,经常竞争,可以为部门或者公司争光。这些“偏科”特长能让领导更快记住你。
10.如果你通过了一些岗位相关技能证书,比如维修经理有电工或修理工证书,维修经理有维修证书,你会得到300-500元不等的证书津贴。
『贰』 全职妈妈就一定会和社会脱节吗
很多人一说起全职妈妈,第一句开口的就是,全职妈妈容易脱离时代,以后再进入社会就跟不上了,让妈妈们一边要为了孩子不得不选择全职,一边还得面对未来的恐慌和焦虑。
现在社会是平行和信息共享,爆炸式的信息量都已经是太多太庞杂了,全职妈妈们只要你稍微认真一点,照样可以甩那些上班族几条街。
为什么要去上班,是孩子不可爱,还是书不好看,还是不能赚钱。上班族就一定跟上时代了?No,照样脱离时代,照样焦虑着怎么赚钱。
三. 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没有兴趣时,那就从别人怎么赚钱开始,不然就是多尝试一些小型快速的初级培训课,寻找到心中所爱,然后一心一意去学习进步。
当找到自己的兴趣时,第二步就是分享,移动互联网里有个定律,当你帮助的人越多,你的价值越大,不需要多,你只需要能够帮助你朋友圈里的人,有天你就可以成为一份自己的事业。
第三步,当你分享和帮助足够多的人时,你的事业自然就清晰浮现。
连养育孩子这么高复杂系数的事都做了,还会怕跟不上时代么。
『叁』 上海师范大学植物生产类(中外合作办学)(中荷合作)怎么样
你好,我就上师大的
植物生产类(中荷合作)这是今年新开的专业,其实就是园艺(中荷)专业的大类,你是第一批新生。我估计在大二时植物生产类(中荷合作)这个专业会进行分班流动,到时可能会分为不同发展方向的专业。
关于分班这只是我的猜测,因为从来没有这个专业的师哥师姐。像经济学类,电气信息类,这种专业名字中带“类”的专业都会在大二进行分班。
这是上师大园艺(中荷)的本科培养方案:
本专业培养植物装饰和风景园林方面的人才。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园林和人居环境美化设计理念和理论。主要从事室内绿化、园艺植物装饰设计、营造、装饰、养护,以及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管理、绿化养护等工作;同时也能胜任园艺管理工作和中等职校教师等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与育种学、园林树木学、园林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花卉学、景观生态学、园林建筑、园林文化、花艺设计、植物组织培养、园林预概算、室内植物装饰、经营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园艺产品的保鲜加工等。
主要实践环节:生态及野外实习、园林实习、生产岗位实习、花艺实习、国家中、高级(花卉园艺和插花员)职业技能鉴定、毕业论文等。
就业方向:园林设计公司(所)、园艺生产管理部门、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园艺生产部门、宾馆(酒店);花市(店)花艺设计人员;中专、职校、技校园艺、劳技师资等。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
『肆』 杭州有哪些花艺中心可以选择
花尔花艺很棒的,具体位置是在杭州滨江区信诚路555号科达投资大厦A座2305,建议你去那里听听危危老师的课程,
『伍』 赞美寒兰的古诗
★寒兰香味美★
花卉之美,以香味美名天下,对于花香之美,历来就受人们喜爱。
国兰,以香味美名天下,受历代文人雅士讴歌,素有“国香”、“王者之香”等美誉,可谓是名满天下。而历来人们所歌颂的兰香,则主要是春兰、蕙兰之香。“书存金石气,室有蕙兰香”、“久坐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一诗便是对兰香的最传神之笔。
在国兰大家庭中,各类兰种间,其香味各有千秋。而于诸兰种间,我独爱寒兰清香。初入冬时,百花凋零,寒风肃杀,大自然一片凄清。而寒兰却依然碧叶盈盈,悄悄地开始绽蕊吐芳,其花色没有夸张的奇艳,花瓣没有敦厚、宽阔的雄健气魄。而是一个劲地、一个劲地向上、向上挺拔着它的窈美身姿。尽力地张扬着它那细狭的花瓣,在不经意间,将它那清清幽幽的兰香静静地洒落。
寒兰,其香味没有蕙兰香味的浓烈,却更见清雅;没有春兰香味的清冽,却更显得远逸;没有建兰清香之远涉,却是更为幽缈无踪;没有墨兰之香甜,却是淡远而迷人。寒兰的香味,是那么的轻盈、幽缈、飘逸,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里,仿佛得到了春天的消息,嗅到了春的气息。
而寒兰的香味却有其更为独绝之处。记得去年我的寒兰《惊云》初放时便满屋皆香。因其苗弱,我便将其花剪下,不经意的随手放在一边,忘掉了放入水中。因工作缘故,三天后回到家中,一进门,便闻兰香袭来。这才想起了三天前剪下的花,此时花瓣已干瘪,而凑近一嗅,余香尚存!一次在与武夷山兰协会长杨际信先生聊天寒兰时,杨会长便谈到了寒兰的这一特点----遗香型,就是寒兰通常在花干瘪后,其香味尚存,这是别的兰花所没有的。也正是这一原因,寒兰的香味才显得愈加清雅、幽缈、神秘、迷人。
品寒兰清香,仿佛嘴里含着一片雪玉般的藕片,那藕片的清甜,入口而化,直淌入你的心田,而那股飘远的香味,又象那一丝细细的藕丝,从你的嘴里扯出,越扯越远。似有若无,幽幽缈缈,若隐若现。而初闻寒兰香味时的感觉,就象雪夜漫步在梅园,那梅花瓣上的雪儿迎风而落,无意间飘落口中,那雪花带着梅的清香,化入口中,直入心田,是那样的香,那样的清,沁入神脾间,让人无一处不畅快。这便是寒兰香味的妙处吧。
★寒兰叶态美★
古人云:赏叶胜看花。一语道出了兰花欣赏的神髓。在盈盈碧叶间,摇曳着中国人特有的浪漫主义人生情调,在兰叶的舒展间,透露着不着任何修饰的自然美。那幽幽的兰香已在兰叶间弥漫,让人心醉、神弛、忘忧、解愁。美好的人生便在其间。
在诸多的国兰品种中,吾独爱寒兰。古人赞兰有“四清”之德:香清、色清、姿清、韵清。而寒兰则更为之甚,与其它兰种相比较,寒兰则在“四清”之后又续上了一个“寒”字。其缘由不仅在于其花开于隆冬腊月,香愈清寒;亦不仅在于其瓣形瘦狭,姿色愈显清寒;更在于其兰叶间透露出的一种飘洒、孤傲的气质和独立不迁的人格品质。
从花季上分,寒兰四季盈香,有春、夏、秋、冬四种寒兰。从叶形上分,寒兰则有细叶寒兰和阔叶寒兰两种。细叶寒兰,叶宽0.4-0.8公分左右,叶长约30-60公分左右;叶形有直立叶、斜立叶、弯垂叶、扭叶等。姿态不一,各显其韵。细叶寒兰开花大都平架、出架,不出架者较为少见,独显其飘逸风姿。与春兰、兰蕙、建兰等细叶兰相比较,细叶寒兰叶态更加优雅、可爱。较之春兰,其叶面更加油亮,腊质感更强;较之蕙兰,细叶寒兰叶质更显糯润;较之建兰,细叶寒兰叶形更加俊挺,风流潇洒,自然美态,着实可爱。在众细叶兰种间,细叶寒兰叶质糯润、叶面油亮、叶态飘美。独为细叶兰诸种间叶形最美者。而阔叶寒兰则是另一番景象。其叶宽通常于1---4公分间,叶高常见于70公分至120公分左右。叶型以直立叶和斜立叶为主,叶质厚硬、挺拔,株型高大,气势非凡。既有霸王举鼎之雄健,又有李白吟风邀月之风流。阔叶寒兰叶色常为深绿色,其叶面的腊质异常油亮,非一般兰叶可比较。花箭常常高达一米有余,大出花架。愈显其风流。一次,笔者在寒兰花期上山访兰时,在一整片山上发现大量阔叶寒兰,花枪多高达一米,更有甚者,其花枪之高可与笔者胸齐(笔者身高176公分)。其姿雄健、气势非凡,在国兰诸多兰种间,实有王者风范。可与阔叶寒兰相较者,便只有墨兰了。然就叶型而言,墨兰之叶虽有其阔,而无其长,叶质虽也油亮,与阔叶寒兰相比,阔叶寒兰叶质更是腊质银光,从着花气势上看,墨兰之花,大多出架整株花气势超凡脱俗,风流摇曳。而阔叶寒兰则是花枪高、大出架,气势雄健,气宇轩昂,自有一种独立不迁的崇高品质和王者风范。
就美学而言,“美之为物有二种,一曰‘优美’、一曰‘壮美’(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优美’之物地,使人心澄明镜,无私无欲,使人宁静以致远,是为‘优美’之情。而‘壮美’者,深观此物,品质超群,独立而不迁,感受‘壮美’之情”。刘清涌教授曾云:寒兰株型典雅,气宇轩昂。一语言中寒兰叶态美之神韵。株型典雅者,细叶寒兰是也,其姿清雅、其韵隽秀,是为“优美”者。气宇轩昂者乃阔叶寒兰,其姿也健,其势雄迈,气势非凡,当为“壮美”者。
对寒兰叶态之美,吾独爱之。偶有心得,即:细叶寒兰赏韵致,阔叶寒兰赏气势。
★寒兰“形意美学”的思辨★ ★★★★★
在艺术领域内,包括兰文化在内的一切高度发展的艺术门类中,革新创造与继承传统是不可分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后人离不开前人的滋养,但后人站在前人的臂膀上方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兰文化与传统文化艺术发展是一致的,在传统古典美学发展过程中,以儒家思想为主脉的美学规范,大体上以和谐、均衡、合法度、韵律平和、节秦适中为主,兰文化在这种美学理论的附生下而产生的瓣形学正是一种体现儒家美学思想的“严谨”的标准瓣形美学,这种瓣形学给兰花以端庄、和美的规范,并以“正人心、成教化”一杆“尚法”大旗,捍卫伦理道德。
“严谨”的瓣形学可以统治一个时期的兰文化,但不可能控制整个时代的潮流,就兰文化本身发展而言,美学规范要变革,要充实新鲜血液。正如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一般,在儒家思想统治整个封建社会时期,道家、佛家等诸家思想一样浸入人心,所以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多元文化。
道家思想提倡“清静无为”,在道家的美学看来,至高无上的“道”是美的根源,无论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还是“原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都是以自然为美的。也就是忘却一切利害与善恶,达到“物我交融、物我两忘”的境界。由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李白“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乘兴踏月,西入酒家,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再到陆游“听取蛙声一片”,以及清代“八怪”的出现,这些文人雅士皆受道教思想影响很深,在艺术创作上讲求师法自然,把自我的情感融入自然。这是一个开始迈出儒家羁束,追求浪漫、仙逸、真率的艺术群体。而兰文化在这种思想的影响和渗透下,提出了“平肩为上品,飞肩为贵品”的追求抒情色彩,以造化自然为美的规范。是以风神骨气而不是以“花瓣”的瓣形为标准追求兰花源于自然之美的“意境美”。由历代画家笔下的兰草中可见一斑。清代的“扬州八怪”在艺术上风格各异,他们反对泥古不化,追求个性解放,具有独创精神。其中以郑板桥最为突出,他自称“五十余年专画兰竹”,人称板桥“写字如画兰,画兰如写字。”郑板桥笔下的兰花,叶姿飘洒自然,花瓣形如竹叶,或俯、或仰、或含蓄、或张扬,百态不一,同兰叶一道自由、飘逸,体现了兰花特有的高雅、洒脱的文人气质,倍受人们的钟爱。
然而,受传统春兰“瓣形学”和价值观的影响,人们在狂热地追求“梅、荷、水仙”的瓣“形”之美时,也狂热地追求着兰花高昂的商品价值。正因如此,飘逸、高妙、朴实的狭长瓣形的寒兰一直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近代,由于受日本兰界的影响,寒兰的美学价值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寒兰,在选育优秀的寒兰园艺品种。
聆听优美的音乐要有听得懂音乐的耳朵,欣赏寒兰必须独具慧眼。而要炼就一双可以鉴赏寒兰的火眼金睛谈何容易,这需要有扎实的兰文化基础和艺术修养。在选育寒兰园艺品种时,我们发现寒兰特有的狭长瓣形与春兰“瓣形学”的要求大相径庭、相去甚远。若是继续依照春兰“瓣形学”来选育寒兰,那么我们将会得到“寒兰一无是处”的结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寒兰株形典雅、轩昂,花形飘逸、洒脱,已深受人们的喜爱。只是我们在演绎“传统”与“现代”的美学时,陷入了古“道”的失落与新“道”的迷茫之中。寒兰作为兰文化创新实践和更新观念的代言物,不可能一夜之间出现奇迹,这是一个充满着探索精神的历史进程,我们有责任去探索,从春兰“瓣形美学”和寒兰“形意美学”的各自生存的依据上寻绎其盲点所在。然而由于这种反思的基础还很薄弱,笔者就当前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辨述。
现代来源于传统,同时又区别并对立于传统,传统构成了现代的基础,同时又在构成现代之后被弃置。寒兰作为国兰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在体现传统兰文化(兰花是具有“君子”之称的人格花)时,更显花叶的文人气质:高雅、飘逸、洒脱,是兰花中的“文人花”。而在园艺品种的选育时,却冲出了“瓣形学”的羁束,将以崭新的美学理念与传统文化艺术有机地结合,以质朴无华、天然不雕的自然之美展现其特有的疏放、浪漫、仙逸的“意境美”。
从现代选育的寒兰园艺品种来看,叶艺类寒兰十分受人重视,目前已涌现出大量的寒兰叶艺品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叶艺兰品种的选育及美学规范不受春兰“瓣形学”的约束。而在寒兰花艺品种的选育上却出现了一个误区:许多人在选育寒兰的花艺品种时,仍旧依照春兰“瓣形学”去选育寒兰的瓣形花,希望能在寒兰中选育出如春兰一般的“梅、荷、水仙”,这一想法固然的美好,但却脱离实际,有违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哲学原理。于是乎,有人在选育出寒兰硬捧时,便堂而皇之的名之为“梅”,瓣形稍阔者(咋看也是竹叶瓣)便取名为“荷”,诸如这些选育出的“瓣形花?”虽仍不失为优秀的寒兰花艺品种,但却难以寻觅“梅”、“荷”之踪影,依着葫芦却画不出瓢。勉强地以春兰“瓣形学”来选育寒兰花艺品种,看来是不足取的,它将扭曲了寒兰特有的气质。因此,选育寒兰应根据其花的特性,冲出春兰“瓣形学”的羁束,闯出一条自己的路。
从日本选育的寒兰花艺品种来看,一般也只是在色花上选育品种,日本兰界将寒兰按花色分为绿、紫、红、白、桃红、黄和群色等七个系。台湾兰界也十分重视寒兰,但在花艺品种的选育上也只是以色花为主。而在我国传统的寒兰品种选育上,可说是凤毛鳞角,少得可怜。在介绍寒兰时,常见到“寒兰分青花、紫花、青紫花。”之类的廖廖数语。近年,武夷山兰协杨际信编箸的《中国武夷山兰花》一书中选育的寒兰品种中有色花、奇花、蝶花、素心花等,可说是洋洋大观,令人耳目一新。然而,那种体现寒兰高妙、飘逸、洒脱的文人气质的极品花仍不多见。
综上所述,寒兰品种的选育在继承传统兰文化时,我们应从“姿、色、香、韵”四个方面进行。兰花的姿包括花的萼片、捧瓣、唇瓣、花茎等花瓣的形状。色指花之色彩,香指花之香味、香型,韵乃花之神韵。我们先来看一下寒兰的花形。
1、萼片。寒兰萼片为细狭长形而端尖,瓣形多扭、转、反卷者。应取瓣形平整,端正厚实而紧边者为上品,主瓣应端正直立,如剑指云天;双肩应平展而不扭卷者为上品,其中以一字平肩为最佳。飞肩则为贵品,落则为劣品。而花萼呈环抱形或反卷形等,则应根据整株花形的开品之意态来定其优劣。
2、捧瓣亦多狭长而翻卷者。应以瓣质柔软洁净而镶白边者为佳。依传统的要求,在寒兰中亦可见到如蚕蛾捧、观音捧、猫耳捧、剪刀捧等瓣形的捧瓣。
3、唇瓣。寒兰的舌瓣形态万千,舌彩奇异,是寒兰花艺品种选育的重要依据之一。其舌形有大卷舌、大铺舌、如意舌、大圆舌、长拖舌、龙吞舌、钩舌、雀舌等。舌彩有青舌、白舌、黄舌、红舌等。舌彩与苔色极为丰富,而舌苔则以满布晶亮透明体者为上品,舌苔粗糙而色暗者为劣品。苔斑的色彩有点状、线状、块状等,而苔色彩鲜艳者为上品,苔色暗而不艳者为劣品。
4、鼻,即蕊柱。鼻小而平整者,其捧瓣才能紧收,与春兰的要求相同,而蕊柱过大,捧瓣势必撑开,呈张扬之势,古称“开天窗”为劣品,而在寒兰看来,并非如此,其捧瓣狭长,捧瓣展开后呈展翅之姿,显示高逸、飘美之势,应为佳品。
5、梗,即花茎。寒兰传统上分青梗与赤梗两种,茎细圆而高拔者,应风而动,与叶一同随风摇曳,更显高逸之态,此品最佳;而梗粗硬直者(又称木梗),虽挺拔直立,却失飘逸风姿,其品略次,而以梗粗短不出架者最次。
色花,是寒兰花艺品种选育的一个热点。在我们已知的寒兰色花系列中,青花带来了大自然中最宁静的色彩,是生命、自由、和平和安静之色,给人以希望,是寒兰中最常见又最美丽的色彩;红花,充满热情、活力,给人以温暖,使人兴奋,催人向上,是寒兰中最喜人的色彩;紫花之色神秘而高贵,给人以敬慕之情;而青紫寒兰在色相环上处冷极和暖极之间,寓热情于平静之中,色彩感情复杂而微妙;白花洁净、雅素,将我们带入了“空灵”的境界,与青花一样最受文人喜爱。
兰香,乃是国兰精魂之所在,自古就有“香祖”“王者之香”“天下第一香”等美称的国兰,其香味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境界。而寒兰亦因其香味清纯而悠远,为人们所深爱。品寒兰之香味,应以味清雅而洁净者佳、以飘逸而及远者佳、以香浓而持久者佳;而味淡、味异及无味者为劣。
而奇花从美学上看,则因奇有别于平庸、板正,奇妙之处令人耳目一新,亦深受人们喜爱。从传统观念来看,奇花以多瓣为佳,其寓意了“兴旺发达”等吉祥之意,且多瓣奇花多浓香者,故深受人们喜爱;而“缺”“少”之意不为人喜爱,故缺瓣、少瓣的奇花不为人所重视。然而,寒兰的奇花亦应以花的开品为依据,以形神俱佳者为上品,多瓣奇花虽大奇大美,多多益善,而少瓣之花未必不美,开品奇妙者,同样惹人喜爱。在笔者所见的一组寒兰少瓣奇花《玉兰》其叶细而环垂、叶色呈淡黄绿色,花之蕊柱退化,捧瓣呈V形兜状,紧抱雀舌不放,花萼呈环抱而微张之势,朵朵朝天而开,花形甚似玉兰花,冰清玉洁,清香远逸,给人以向上和高贵之美,开花三十余天而不改其姿态,实为难得的寒兰少瓣奇花。
蝶花因其花瓣蝶化,其色彩斑斓,艳美如蝶,故深受人们喜爱,寒兰蝶花亦为兰中佼佼者;素心之花历来就深受人们喜爱,常被人们用来引喻素心之人。寒兰素心按舌彩又分青舌素心、白舌素心、红舌素心、黄舌素心等,素心寒兰其香味异常清冽飘远,是传统素心花中最显“君子”之气的最高洁的“文人”花。
色花、蝶花、奇花、素心花这四大类花艺品种为寒兰花艺品种的选育奠定了基础。她们为我们带来了视觉感官上原始的自然之美,我们在为寒兰花色之艳丽、花形之奇异,花香之清雅感受着造物主恩赐给我们的自然之美时,我们对花产生了移情和联想,这时花的点、线、色、形、香都表现着内容的意义、情感和价值,这时的美不是机械的,表象的形式美,而是具有丰富内容的,有深刻寓意的具体形象,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是心灵映射于花,是生命情调与花的自然之美交融互渗,成就了鸢飞鱼跃,玲珑活现,油然而深的“灵境”,美学上称之为“意境美”。
也就是说,寒兰园艺品种的选育,不仅要注重外在的自然美,而且更应注重花的神韵之美,这就为艺兰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美学规范“风韵为上”的原则,寒兰花艺的品赏应是一个从“形--神”的审美过程,通过眼睛,我们可以看到寒兰花艺的“形式美”,而通过用“心”,我们可以感受寒兰花艺的“艺术美”,这一点与道家的美学思想似有相通之处,道家美学认为“有物即有神,有形即有神,世间万物皆有神。”在传统兰花美学中“平肩为上品,飞肩为贵品”之说正是道家的美学思想赋予了兰花通神之力。在这一美学规范下来看寒兰,其花的开品极为重要,其细狭长的瓣形,开品如落肩其姿柔弱,如杨柳依人,给人以愁思,呈萎弱之态,故格调不高,不通神韵。虽有色花、奇花、蝶花或素心花,也仅列为一般园艺佳品;如平肩之花,以“一字平肩”为最佳,再配之以紧边、紧棒,舌不卷,五瓣平整者,给人以平和,端正之美感,隐喻了兰花不与草木为伍、不与群芳争艳、不怕霜雪欺凌的刚毅气质,当列为“正品”(正意之品),若再配以色花、奇花、蝶花、素心等,当列“妙品”(奇妙之品)。而以“飞肩”而论,其势飞扬,使人情思纵逸,实为“妙品”,若再配以猫耳棒,恰如双燕齐飞,更显高逸之美,可入“神品”(通神之品)之列。我们来欣赏一下 ,《海燕》这组飞肩寒兰,其花茎横逸出,花之双肩飞扬,片平整而紧边,显鹰翅之劲健,花姿态各异,如一群海燕飞翔,搏击长空,其意境如著名文学家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中描述的一般“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形象地表现了兰花不趋炎热、不畏严寒的高洁品质和清华其外、淡泊其中的潇洒人生,故取名为《海燕》。而丰富的飞肩色花,即显梅标清骨,又有茶呈雅韵或如杏娇疏雨,恰似菊傲严霜……寒兰飞肩之蝶花即如彩蝶飞舞又似墨花起舞、惊沙坐飞,幽香再溢,恰与“久坐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两景相映成趣,美境无穷;而寒兰素心之花,开品飞肩,恰似凌波仙子,冰肌玉骨,冷艳凌江……此时的花是人之品格,人之精神,人之情感,人之愿望,是花与人、物与心的嵌合,是花的自然之美与人的艺术心灵的“两镜相入”互摄互映的“人花合一”的华严境界。
寒兰花之开品气象万千,或有环抱形,给人以团和端秀之美;或齐向天开,给人以向上高昂之美,或花瓣反卷 ,如敦煌飞仙,临风飘举等等,万千之象不胜枚举。寒兰花“形”的多样化,造就了奇异的气质。寒兰这种好似“太虚片云、寒塘雁迹”的超旷空灵的“意境”之美,与春兰“瓣形”的“严谨、规范”之美,同样深远如海,味之无穷。
国兰是中国最具代表的显示人本主义精神的传统“文人”花卉,而寒兰又是国兰中最显“君子”之气的“文人”花,是“文人”花中的“文人”花。故而,在品赏寒兰时,应注重传统文人逸士的“重姿态,讲风韵;重意味,讲求精神内涵”的美学规范。总之,寒兰之美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品赏寒兰应以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只有投入到寒兰世界里,才能真正领略到寒兰之美的真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寒兰也如春兰一般倍受人们的喜爱。
『陆』 玉溪麻将和云南推倒胡有什么区别
玉溪麻将玩的是明杠,不能吃,只能碰,胡牌只能自摸或花杠牌。
『柒』 无涯子其人性格,武功!~~~谢谢!~~
无涯子是金庸先生武侠小说《天龙八部》逍遥派的掌门。
他的徒弟是丁春秋(后背叛师门,自创星宿派,自称星宿老仙,外人称星宿老怪)。逍遥派有三个女子,一是天山童姥,无涯子的师姐。二是李秋水,后来的西夏王妃。再就是小师妹,李秋水的小妹,是他最爱的女子。但最终似乎未在一起。无涯子原来与李秋水在无量山山洞中居住(原文“逍遥子为秋水妹书。洞中无日月,人间至乐也。”) 并生有一女,生的女儿便是王夫人。天山童姥和李秋水争风吃醋的争斗一辈子,也毁了她们的一生。无涯子死前布下“珍珑棋局”,以挑选逍遥派的下一任掌门,后被虚竹无意破开,而后他将毕生功力传于虚竹后死去。无涯子原来要虚竹到无量山洞找李秋水去学武功,却不知李秋水固已不在,连福地中的武林秘籍也已被李秋水的女儿王夫人搬到了曼陀山庄中,北冥神功等也早已被段誉拿走。
琅环玉洞里的典籍是无涯子与李秋水一起搜集的,神仙姐姐的玉像是无涯子心念小师妹雕出来的,自无涯子在雕成了玉像后,就不再理睬李秋水而只是对着玉像,其实雕的却是李秋水的妹妹。李秋水因无涯子不再理她而生气,故意找了很多俊男来行乐,无涯子一怒离开。可见无涯子与小师妹最终未在一起。后来段誉无意闯入,李秋水因气愤而留下的逍遥派的“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要求他杀光所有逍遥派的弟子,当然只是个笑话罢了。
无涯子涉猎极广,包括:
【武学】包罗万象,身负小无相功、北冥神功两大金书绝顶内功,又知晓武林各家绝学。
【棋】摆出天下无人能解的珍珑,自己的徒弟苏星河徒孙范百龄又都是天下一等一的高手,这份水平,怕黄老邪也不是对手。
【画】丹青妙笔,徒孙水平自高,自己画的人物肖像也栩栩如生。
【书】这个应该是基本功了,可能思想性上没东邪那么激进。
【琴】徒孙康广陵是音律高手。
【土木工艺】徒孙冯阿三这方面可谓是金书中一流人才了。
【花艺】徒孙石清露“精于莳花,天下的奇花异卉,一经她的培植,无不欣欣向荣”,能达到这程度真不简单啊。
【曲艺】徒孙李傀儡扮什么像什么,学什么人像什么人,这份功夫难寻对手。
【奇门八卦】苏星河能存活下来,还多亏了这门功夫防身才挡住丁春秋。
【医学】薛慕华在世间已经被称之为阎王敌了,大概和平一指、胡青牛一个水准,可在苏星河眼里不过得了皮毛罢了,治病的手段也确实远不如苏的高超,他是如此,其他徒弟恐怕也未必学到了十成功夫。
『捌』 你对深圳丹妮和莎莎花艺学校的看法
去试听就知,人人口味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