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学光周期
① 光周期对盆花发育的影响有哪些
光周期是指一天内光照和黑暗的交替变化花卉的原产地不同,对当地的光周期变化产生了适应和反应,花卉对光照长短发生反应的现象叫做光周期现象有的花卉需要在昼短夜长的秋季开花,有的只能在昼长夜短的夏季开花
根据花卉对光周期的反应可分为3类:
①长日照花卉当每天光照超过它的临界日长(12小时以上)才能开花的为长日照花卉,如春夏季开花的金鱼草碗莲瓜叶菊等
②短日照花卉光照短于其临界日长(12小时)才能孕蕾开花的为短日照花卉,如秋菊一品红金莲花等
③中性花卉孕蕾开花对日照要求不严,光周期对其花芽形成无明显影响,如矮牵牛一串红天竺葵等
利用花卉对光周期的反应,可以人为地控制花期,使花卉提早或延迟开花,实现全年供应商品盆花
② 何为光周期现象它在园艺植物栽培上有何意义
光周期现象(Photoperiodism) 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变化而控制开花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Flowering in response to relative length of day and night)。也有人给光周期现象下了个广义的定义,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而控制生理反应的现象。http://ke..com/view/70.htm
光周期对于园艺作物的意义在于可以控制调节花期,如通过遮光、加光等措施调节菊花的花期等
③ 花卉对光周期的反应及对花期调控起到哪些作用
植物的光周期就是各种植物在独特的地理环境中生存,包括阳光、温度、海拔与土质等,它们在上亿年的自然环境生活进化中形 成了独特的开花繁殖反应策略,那就是将开花季节限定在一个适宜的时期,以确保子代能够顺利地生长和发育, 这就是植物的光周期现象。
大多数植物在自然选择和进化过程都逐渐适应自然光环境的节律,形成明显的最优繁 殖季节性。研究表明,光周期是诱导植物开花重要的环境因子,总结分析植物繁育表现的规律性,以期提高设施农 业的产出效率,推动农业种殖产业健康发展。
植物叶片感受光周期信号,将这种开花刺激物传导至茎尖端的生长点。光敏色素和隐花色素作为光受体参与 这个途径,通过基因表达,形成花器官而完成对开花的控制。高等植物至少有三类光受体:感受红光和远红光的光 敏色素,吸收紫外线和蓝光的隐花色素和趋光素。
植物从单纯营养生长转入营养与生殖双重生长是植物生命中的一大转折,其重要性是为植物物种本身的延续 。
了解到植物光周期反应的类型,可以在温室内延长或缩短日照长度,控制花期,解决花期不遇问题。人工延长 光照可加速长日照植物开花,适当缩短光照,可提早促使短日照植物开花。如拟延迟开花或不开花,可以反向设置 操作。如果把长日照植物栽培在热带,由于光照不足,就不会开花,同样短日照植物栽培在温带和寒带也会因光照 时间过长而不开花。
④ 花卉根据光周期分为哪几种类型
影响花卉生长发育的光照时间,是指在一天中,从日出到日没,太阳所照射的时专间。北半球4~10月昼长夜短属,越趋北方,白昼越长。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1l~3月昼短夜长,越近北方,昼越短。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这种昼夜长短交替变化的规律,称为光周期现象。在自然界中,春兰秋菊,开花季节各有定期,主要是受光周期所制约。
花期对光周期的反应,主要取决于它对黑夜的长短临界值的反应。根据花卉的光周期特性,可分为长日照、中日照和短日照花卉三类。
⑤ 名词解释: 1.宿根花卉 2.春花作用 3.光周期 4.无性繁殖 5.短截
⑥ 花卉学里的,春化是什么意思
春化作用是指植物的种子或幼苗需经过一定的低温处理才会开花结实回的现象。
许多植物必须在第答一年时进行营养生长,等储存了足够的养分与经过冬天的低温以后,在第二年春天才会开花结果。其实,春化作用的出现和休眠一样,也是植物应付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植物在开花期是最脆弱的时候,如果不幸遇上低温,则很容易无法抵抗而导致不开花或死亡。所以经过长久的演化,植物本身便发展出一个适应的策略,那就是等待寒冬过去后再开花结实(即春化作用),以确保繁衍后代的目的
⑦ 光照对花卉的生长发育有哪些影响
光对花卉生育抄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光袭质、光强和光周期的变化,使花卉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等方面发生变化。花卉长期生活在一定的光照环境里,形成了不同的生态习性。
阳光中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可见光和紫外线、红外线,是花卉进行生命活动所吸收的主要光线。不同的光谱成分对花卉有不同的作用。其中吸收得最多的是对光合作用有效的红、橙光;青、蓝、紫光和紫外线是花卉色素形成的主要光能,紫外线还有抑制花卉茎伸长的作用;红外线有促进花卉茎伸长的作用。因此,冬季在室内养花时由于紫外线受玻璃窗的阻挡进到室内的数量减少,而红外线透入室内较多,因而就会出现同一种花卉与露地栽培相比,室内培养时常易出现叶色变淡、枝条伸长、花色不艳等现象。
光谱成分随季节、天气以及室内外环境而变化,故养花时应注意因时因地调节光照的直射、漫射及长短、强弱,以满足花卉生长发育的需要。
⑧ 根据对光周期的反应和要求,花卉可分成哪几种类型
(1)短日照花卉 指花芽分化需要12小时以下时才能完成光照阶段的花卉,如菊花、象牙红、一串红、蟹爪兰等。日照超过临界光长时,对短日照花卉有抑制生殖生长和促使营养生长作用。在生产中常用减少或增加光照时间的办法,来催前或延后花卉的开花。
(2)长日照花卉 指花芽分化需要12小时以上,才能完成光照阶段的花卉,如唐菖蒲、紫茉莉、米兰等。在生产中常用增加光照时间的办法,来促进长日照花卉的开花。
(3)中日照花卉 指光照长短对形成花芽无明显影响,即不管在长日照或短日照的条件下,都能形成花芽开花的花卉植物,如月季、香石竹等。
⑨ 园林考试填空题《花卉学》
1;光对花卉的影响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即光强度 、光质(广的组成) 和光周期。2;一、切花的采后处理
大多数种类的花枝在剪离母体之后,应立即插入清水中,水温要低,一般不高于5°C。同时水要清洁,有时还需加入杀菌剂。主要视温度和其它环境条件是否需要。临时贮藏期间,水中不需添加营养物质。
剪下的花枝在插入水中冷藏以前,应先将枝条基部浸入水中,再剪去花枝基部的 2-5厘米。尤其是对于像月季这样的维管植物。这样有助于防止花枝导管被空气柱阻断,吸不上水而导致萎蔫。
在装箱运出之前,由于种种原因,有时花枝需在冷藏库中放置几天。在这几天时间内,主要应注意防止花枝脱水和霉菌感染这两个问题。冷藏室的环境湿度应足够大,可维持在 90%以上。在国外,很多切花生产者在冷藏室中采用空气循环流动装置,这样可更好地避免霉菌孢子落在花枝上并萌发。
运出以前的冷藏时间越短越好,这段时间延长会显著影响花的品质和瓶插的寿命。尤其对于像郁金香这样耐插性差
的种类,一般以冷藏不超过3天为好。有些切花在临时冷藏期间需要一定的光照,否则,叶易变黄。如菊花。
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包括港、台的切花生产者,在包装时,使用专门的小塑料管(常做成毛笔帽儿形状),内装切花保鲜液,将花枝基部套住,然后装箱起运,这样有利于延长花枝的寿命。
很多切花生产者和经营者以为有了好的切花保鲜剂,就可以保证切花品质不下降,实则不然。从采收到运出之前的处理以及运输途中的条件,对切花商品质量的影响极大,概括起来,有效地保持售出以前的切花品质的措施有如下几条:
(1)采收技术标准化; (2)完善的包装技术和设施; (3)运输前的化学处理;(4)及时调节贮藏环境,包括产品预冷、机械冷藏、气调贮藏( CO2、N2、O2等含量的调节)等等; (5)使用高效的切花保鲜剂和催花剂; (6)好的运输模式的建立。
二、切花保鲜技术
*切花保鲜的基本常识
随着科学家们的不断研究和实践,切花保鲜剂的种类越来越多,可做为保鲜剂成份的化合物层出不穷。但迄今为止,切花保鲜剂的组成仍未超出以下几类:碳水化合物(糖类)、杀菌剂、乙烯抑制剂、生长调节剂和某些矿质化合物。
1、 碳水化合物起到营养源的作用:因为花枝是活体,会不断地呼吸而消耗自身所含的糖类(呼吸基质),保鲜液中加入糖类,可大大补充花枝自身营养成分的消耗,有利于延长花枝寿命。常用于保鲜剂的糖有蔗糖、葡萄糖、果糖,其中以蔗糖应用较多。
2、 杀菌剂的作用主要是消灭霉菌:另外有些物质,如烯丙胺、次氯酸钠等能抑制细菌增长。常见杀菌剂有8-羟基喹啉(8-HQ)、硝酸银(AgNO3)以及一些氯化物,如氯化亚汞(Hgcl2)等。在实际生产中常用 8-HQ的硫酸盐或柠檬酸盐(8-HQS或8-HQC)。因8-HQ的水溶性不好,而其硫酸盐和柠檬酸盐水溶性极好。
3、 乙烯抑制剂是切花保鲜液的核心内容:因为切花的凋谢是由体内乙烯含量的增加而开始,并随乙烯的不断增加而最终衰败。常用于保鲜处理的乙烯抑制剂有: 8-羟基喹啉硫酸盐、dichloro-s-triazine-trione(SDT)、 8-羟基喹啉柠檬酸盐、某些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有些金属盐类也有抑制乙烯生成的作用。
4、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主要是,动员营养物质向代谢旺盛的部位(通常是花器官)运输,这样有利于使花朵开放坚持较长的时间。
在实际应用中,一种切花保鲜液并不需要包含所有上述各类物质。有时只需加入其中的2-3种物质即可。
不同用途的切花保鲜剂,其组成不尽相同。例如:切花生产者用于采后及贮运过程的保鲜剂,常常不含糖类,或只添加少量糖。而花店和消费者使用的保鲜剂,则含糖较多。催花剂常常只用于消费者或零售商使用的保鲜液中。
为有效地控制细菌,应向保鲜液中加入弱酸,以降低pH值到4.0-4.5。实践证明,低pH值还有利于延长切花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