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宿根花卉拼音

宿根花卉拼音

发布时间: 2021-11-25 03:37:33

❶ 请问这株植物的名字,还有习性,越详细越好,谢谢


朱槿(学名:Hibiscus rosa-sinensis Linn):又名扶桑、佛槿、中国蔷薇。由于花色大多为红色,所以中国岭南一带将之俗称为大红花。常绿灌木,高约1-3米;小枝圆柱形,疏被星状柔毛。叶阔卵形或狭卵形,两面除背面沿脉上有少许疏毛外均无毛。花单生于上部叶腋间,常下垂;花冠漏斗形,直径6-10厘米,玫瑰红色或淡红、淡黄等色,花瓣倒卵形,先端圆,外面疏被柔毛。蒴果卵形,长约2.5厘米,平滑无毛,有喙。花期全年。朱槿在古代就是一种受欢迎的观赏性植物,原产地为中国。在西晋时期的一本著作《南方草木状》中就已出现朱槿的记载。花大色艳,四季常开,主供园林观用。在全世界,尤其是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多有种植。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朱槿
中文别名:赤槿、日及、扶桑、佛桑、红扶桑、红木槿、桑槿、火红花、照殿红、赤槿、宋槿、照殿红、二红花、花上花
英文名:Chinese hibiscus,rose mallow,China rose
二名法:Hibiscus rosa-sinensis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锦葵目Malvales
科:锦葵科Malvaceae
族:木槿族
属:木槿属Hibiscus
种:朱槿H. rosa-sinensis
拉丁学名:Hibiscus rosa-sinensis Linn.
命名者及年代:Linn.,1824
相关推荐
朱槿牡丹
扶桑花
凌霄
黄蝉
夹竹桃科植物
羊蹄甲
龙船花
洋紫荆
紫荆花,苏木科、羊蹄甲属植物
黄婵
三角梅
观赏价值,药用价值
木槿属
锦葵科的一个属
紫苑花
润肺下气,消痰止咳。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
大红花
木槿
落叶灌木
国花
指一个国家用来作为自己国家象征的花
鸢尾草
红桑
米仔兰
灌木或小乔木
地念
素馨
悬铃花

❷ 大家帮帮忙,找几个植物的图

铁线莲属
铁线莲属
属中文名:铁线莲属
属拼音名:tiexianlianshu
属拉丁名:Clematis
中国植物志:28:74
描 述:Clematis L. 铁线莲属,毛茛科,约300种,广布于全球,我国约110种,分布甚广,西南尤盛,大部供观赏,少数入药。木质藤本,有时为直立草本;叶对生,全缘或羽状复叶;花单生或排成圆锥花序;萼片4-5;花瓣缺;雄蕊多数;雌蕊多数,有胚珠1颗;果为一瘦果,结成一头状体,顶冠以宿存的花柱。
铁线莲属的分布中心在中国的亚热带地区,在中国范围内云南和四川分布的种类最多(包括变种),然后以此为中心向四周的分布逐渐减少。
湖北铁线莲属大部分种类分布在鄂西山区。湖北铁线莲属的地理成分以中国特有分布为主,中国特有成分占湖北种类总数的 68.6% 。区系的性质是温带性的。根据毛茛科最原始的类群金莲花亚科 Subfam.

红花继木
学名:Loropetalum chinense (R.Br.)Oliv.var. rubrum Yieh 英文名:China Loropetal 科名:金缕梅科 Hamamelidaceae 叶与原种相同。花紫红色,长2厘米。分布于湖南长沙岳麓山,多属栽培。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嫩枝被暗红色星状毛。叶互生,革质,卵形,全缘,嫩叶淡红 色,越冬老状或短穗状花序,花瓣4枚,淡紫红色,带状线形。蒴果木质,倒卵圆形;种 子长卵形,黑色,光亮。花期4-5月份(个别植株夏、秋两季亦能开花),果期9-10月。 喜温暖向阳的环境和肥沃湿润的微酸性土壤。适应性强,耐寒、耐旱。不耐瘠薄。 发枝力强,耐修剪,耐蟠扎整形。 应用环境 春季观花观叶植物。红花继木枝繁叶茂,树态多姿,木质柔韧,耐修剪蟠扎,是制作树桩分景的好材料。地植亦显婀娜多姿,是美化公园、庭院、道路的名贵观赏树种。

何首乌
拉丁文学名: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
英文名称:Maltiflower Knotweed,Tuber Fleeceflower
科名: 蓼科 Polygonaceae 、蓼属
别名:首乌、夜交藤、赤首乌。
据《本草纲目》记载,何首乌一名野苗,二名交藤,三名夜合,四名地精,五名何首乌。本出顺州今晋兴县,江南渚道皆有。
苗如木槁,叶有光泽,形如桃柳,有雌雄:雄者苗色黄,雌者苗黄赤,根远不过三尺,夜则苗蔓相交。其根味甘温无毒,茯苓为使治五痔腰膝之病,冷气心痛,积年劳瘦痰癖,长筋力,益精髓,壮气驻颜,黑发延年。何首乌多分布在低湿热带,其功效神奇卓然,最出名的莫过于八仙的张果老误食飞升的传说。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无毛。根细长,顶端有膨大的长椭圆形、肉质块根,皮黑色或黑紫色。茎缠绕,长3—4米,中空,多分枝,基部木质化。叶片卵形,长5—7厘米,宽3—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无毛;托叶鞘短筒状。花序圆锥状,长约10厘米,大而开展;苞片卵状披针形;花小,白色,花被5深裂,裂片大小不等,结果时增大,外面3片肥厚,背部有翅;雄蕊8,短于花被;花柱3裂。瘦果椭圆形,有3棱,黑色,平滑。花期8—10 月,果期10—11月。
产地及分布:
分布于我国华北、西北、西南一带。
习性:
喜阳,耐半阴,喜湿,畏涝,要求排水良好的土壤。十分耐寒。根细长,末端膨大成肉质块根,茎长3~4m,中空,多分枝,基部木质化。叶互生,卵形,膜质。花序圆锥状,大而开展,顶生或腋生。花小,白色;花被5深裂。花期8尺至9月。播种或扦插法繁殖。11月采种,翌春3月播种,约20天出苗。扦插于7-8月进行。何首乌蔓长枝多、花多。适应攀援绿化。可于墙垣、叠石之旁栽植
药理用途: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何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之功效。主治精血亏虚,头晕眼花,须发早白,腰酸脚软,遗精,崩带等证。《本草备要》记载:“补肝肾,涩精,养血祛风,为滋补良药。”《开宝本草》云:“益气血,黑髭鬓,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

打碗花属
属名 Calystegia R. Br. 打碗花属
描述 Calystegia R. Br. 打碗花属,旋花科,茄目,约25种,分布于温带和热带地区,我国有5种,产西南部至西北部,尤以北部最盛,其中打碗花C. hederacea Wall. 和旋花C.sepium(L. )R. Br. 各地均有分布,根药用,治妇女月经不调,红、白带下等症。平卧或缠绕草本;叶箭形或戟形,全缘或分裂;花单生或稀为少花的聚伞花序;苞片2,大,包藏着花萼,宿存:萼片5,宿存;花冠漏斗状或钟状,冠檐近全缘;雄蕊内藏;子房1室或不完全的2室,有胚珠4颗;蒴果球形,1室,有种子4颗。
所属科 旋花科
分布量 世界:25种;中国:5种
引种状况 非引种
打碗花 Calystegia hederacea Wall. 云南,四川,西藏 View
缠枝牡丹 Calystegia pubescens Lindl. 四川 View
旋花(宽叶打碗花) Calystegia sepium (L.) R. Br. 云南,四川,贵州 View
鼓子花 Calystegia silvotica (Kifecibel) Grisebach ssp. orientalis Brummitt 云南,四川,贵州

紫苑
中文名:紫菀
别名:山白菜
科属:菊科、紫菀属
产地:
习性: 紫菀为多年生宿根花卉。分布于东北、华北及甘肃、安徽等地。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怕干旱,耐涝,耐寒力强,哈尔滨地区不防寒亦可露地过冬。对土壤要求不严,除过度碱性土与干燥沙土外均可栽植,但最适宜肥沃的沙质壤土。
紫苑根状茎短,生有多数细根,茎直立,上部多分枝,高一米以上,基生叶大,丛生,匙形,茎生叶较小,披针形;边缘有锐齿,两面疏生小刚毛;头状花序排列成复伞房状,边缘舌状花、淡紫色,中间管状花,黄色;瘦果扁平,冠毛灰白色或淡褐色;花期8—9月,果成熟期9—10月。
栽培紫菜,应选择地势平均,浇水方便,土壤肥沃而疏松的土地。整地时要施人厩肥或堆肥。秋季用分根法繁殖。9月下旬——10月中间移栽。移栽时将根茎掘出,分根。将根平摆栽人穴内,株距30—50厘米,深度5—7厘米,覆土后浇水,生长期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紫菀是秋季观赏花卉。多用于布置花境,花地及庭院。根可人药,有温肺下气,祛痰止咳和利尿的作用。

杜鹃
1、植物名
学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英文名:Sims Azalea
科名:杜鹃花科 Ericaceae
杜鹃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花卉之一。它是杜鹃花科中一种小灌木,有常绿性的,也有落叶性的。北半球温带各地,都有杜鹃花的分布。在全世界800多个品种中,中国占有600多种。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约2米;枝条、苞片、花柄及花等均有棕褐色扁平的糙伏毛。叶纸质,卵状椭圆形,长2—6厘米,宽1—3厘米,顶端尖,基部楔形,两面均有糙伏毛,背面较密。花2—6朵簇生于枝端;花萼5裂,裂片椭圆状卵形,长2—4毫米;花冠鲜红或深红色,宽漏斗状,长4—5厘米, 5裂,上方1—3裂片内面有深红色斑点;雄蕊7—10,花丝中部以下有微毛,花药紫色;子房及花柱近基部有糙伏毛,柱头头状。蒴果卵圆形,长约1厘米,有糙伏毛。花期4—5月,果熟期10月。为酸性土指示植物。叶含黄酮类(杜鹃花醇)、三萜成分、乌苏酸
【分布】
生于山坡、丘陵灌丛中;广布于长江流域各省,东至台湾、西南达四川、云南。

女贞
Ligusrtum lrcim
名称: 女贞
类别: 乔木
科名: 木犀科
拼音:NV ZHEN ZI
拉丁名: Ligustrum Vicaryi
别名:女桢 女贞实 蜡树 桢木 将军树 冬青子 白蜡树子 鼠梓子
形态特征
木犀科女贞属乔木植物,一般高6米左右。叶革质而脆,卵形、宽卵形、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6-l2厘米,无毛。圆锥花序长12-20厘米。核果矩圆形,紫蓝色,长约1厘米
生境分布
生于混交林中或林缘和谷。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南区和甘肃南部,其他地区有栽培。
用途
用作绿篱及放养白蜡虫。木材做细工材料。果入药,叶和树皮、根、茎基部均能入药。
药材性状
本品呈卵形、椭圆形或肾形,长6~8.5mm,直径3.5~5.5mm。表面黑紫色或灰黑色,皱缩不平,基部有果梗痕或具宿萼及短梗。体轻。外果皮薄,中果皮较松软,易剥离,内果皮木质,黄棕色,具纵棱,破开后种子通常为1粒,肾形,紫黑色,油性。无臭,味甘、微苦涩。
生态习性
适应性强,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寒。不耐干旱和瘠薄,适生于肥沃深厚、湿润的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根系发达。萌蘖、萌芽力均强,耐修剪。抗二氧化硫和氟化氢。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树冠卵形。树皮灰绿色,平滑不开裂。枝条开展,光滑无毛。单叶对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全缘,表面深绿色,有光泽,无毛,叶背浅绿色,革质。6-7月开花,花白色,圆锥花序顶生。浆果状核果近肾形,10-11月果熟,熟时深蓝色。

白英
一作植物名

学名:Solanum lyratum Thunb.

英文名:Nightshade

科名:茄科 Solanaceae

多年生草质藤本,长0.5—2.5米。茎、叶密生有节的长柔毛。叶多为琴形,长3.5—5.5厘米,宽2.5—4.8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常全缘或有时3—5深裂,裂片全缘,侧裂片顶端圆钝或短尖,中裂片较大,卵形,两面都有长柔毛;叶柄长约3厘米。聚伞花序顶生或腋外生,花疏生,花序柄长约2厘米;花萼杯状,直径约3毫米,萼齿5;花冠蓝色或白色,直径约1厘米,5深裂,裂片披针形,有柔毛。浆果球形,直径约8毫米,成熟后红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产连云港、盱眙、南京、南通、常熟、无锡、苏州等地,生于山坡或路旁;分布于甘肃、陕西、山东及长江以南各省。

药用,全草能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祛风湿,治感冒发热、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石病、白带、肾炎水肿、痈疖肿毒等。全草含生物碱,民间用全草治癌症。

========================================================================================================

一作中药名

英文名:Bittersweet Herb

别名:白毛藤、毛风藤、毛葫芦、毛秀才。

来源:为茄科植物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的全草。

采制:夏、秋季采收,晒干。

化学成分:含β-羟基甾体生物碱。

性味:性寒,味甘;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利湿,化瘀。用于湿热黄疸、风热头痛、白带过多、风湿性关节炎。

【别名】白毛藤、白草、毛千里光、毛风藤、排风藤、毛秀才、葫芦草、金线绿毛龟

【来源】本品为茄科茄属植物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 [S. lcamara L. var. lyratum (Thunb.) Sieb. et Zucc., S. Dulcamara L. var. pubescens Blume, S.Dulcamara L. var. chinense Dunal],以全草或根入药。夏秋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性味归经】苦,微寒。入肝、胃经。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抗癌。全草:用于感冒发热,乳痈、恶疮,湿热黄疸、腹水,白带,肾炎水肿;外用治痈疖肿毒。根:风湿痹痛。

❸ 请问这颗植物叫啥名会开紫色的花哦!

是鸢尾花啦!我就种着这花呢!花大多数是蓝紫色的,不会结果,靠块状根茎繁殖。有小花型和大花型两种。小花型的一个花枝上会长好几朵花,大花型的一般一枝开3-4朵。开过的这枝明年就死了,但是会在死之前从根茎上再长好几枝小苗。没几年就能把花盆撑得满满的,就需要分盆了。很好养活的一种花卉,我很喜欢它。

❹ 华东地区可露地越冬的宿根花卉有那些呀至少6种

属中文名:鸢尾属
属拼音名:yuanweishu
属拉丁名:Iris
中国植物志:16(1):133
描 述:Iris L. 鸢尾属,鸢尾科,约300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约有40种,广布于全国,西北和北部最盛,南部极少,很多种类供庭园观赏用,少数入药,鸢尾 I. tectorium Maxim. 根茎为诱吐剂或缓下剂。多年生草本,有块茎或匍匐状根茎;叶剑形,嵌叠状;花美丽,颜色种种,由2个苞片组成的佛焰苞内抽出,次第开放,但有时仅有花1朵,亦有些种类排成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被花瓣状,有一长或短的管,外面3枚花被裂片大,外弯,内面3枚常较小,直立而常作拱形;雄蕊3;花柱分枝3,扩大,花瓣状而有颜色,外展而覆盖着雄蕊;子房下位,3室;胚珠多数;果为一蒴果,有棱3-6。
所有物种:
矮鸢尾
矮紫苞鸢尾
白蝴蝶花
白花马蔺
白花马蔺(原变种)
白花西南鸢尾
白花溪荪
白花鸢尾
白花紫苞鸢尾
北陵鸢尾
扁竹兰
变色鸢尾
薄叶鸢尾
长白鸢尾
长柄鸢尾
长葶鸢尾
长尾鸢尾
粗根鸢尾
粗根鸢尾(原变种)
粗壮小鸢尾
大苞鸢尾
大粗根鸢尾
大锐果鸢尾
单苞鸢尾
单花鸢尾
单花鸢尾(原变种)
德国鸢尾
短筒紫苞鸢尾
多斑鸢尾
甘肃鸢尾
高原鸢尾
红花鸢尾
蝴蝶花
蝴蝶花(原变型)
花菖蒲
华夏鸢尾
华鸢尾
黄菖蒲
黄花马蔺
黄花鸢尾
黄金鸢尾
金脉鸢尾
卷鞘鸢尾
卷鞘鸢尾(原变种)
库门鸢尾
宽柱鸢尾
蓝花卷鞘鸢尾

❺ 请问这是一种真的植物吗(有清晰图片)

columbine

名称:耧斗菜

科目:宿根花卉

季节:5-7

地区:欧洲

耧斗菜 Columbine

科属:毛茛科耧斗菜属

简介:毛茛科(Ranuncuaceae)耧斗菜属(Aquilegia)植物。约70种。多年生草本,原产於欧洲和北美。花形独特,花瓣5枚,有囊状长距向後延伸,萼片和花瓣均色彩鲜豔。复叶,小叶片圆形,具缺刻。普通耧斗菜(A. vulgaris)生於路旁和林地边缘,高45∼75公分(18∼30吋)。该种与其几个杂交种花朵下垂,迎风摇曳,有内弯的短距,广泛栽培於北美。蓝花耧斗菜(A. caerulea)和黄色耧斗菜(A. chysantha)均原产於落矶山脉,有许多具长距的白、黄、红、蓝色花的园艺杂种。加拿大耧斗菜(A. canadensis)在北美野生于树林和石陂,分布北至加拿大南部,高30∼90公分,花红带黄色。

形态:多年生草本,株高40~60cm,小叶菱状倒卵形或宽菱形,边缘有圆齿,上面无毛,下面疏被短柔毛,花下垂,花序具少数花,美丽。 萼片紫色,与花瓣同色。蓇突果,种子黑色,光滑。花期5~7月。

落基山脉的蓝花耧斗菜(Aquilegia caerulea)


栽培管理:耧斗菜性喜凉爽气候,忌夏季高温曝晒,适宜生长在沙质壤土中。性强健而耐寒,喜富含腐殖质、湿润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分株或播种繁殖,播种繁殖于春秋季均可进行。栽种前需施足基肥,北方地区春季较为干旱,每月应浇水4~5次(根据环境察看盆土干湿度适当增减浇水次数),夏季需适当遮荫,或种植在半遮荫处,在生长更旺盛,忌积水,雨后应及时排水。严防倒伏,同时需加强修剪,以利通风透光。待苗长到一定高度时(约40cm),需及时摘心,以控制植株的高度;入冬以后需施足基肥,北方地区还应浇足防冻水,在植株基部培上土,以提高越冬的防冻能力。分株宜在早春发芽前或落叶后进行。

应用:耧斗菜花大而美丽,花形独特,品种多,花期长。可用于观赏,可丛植于花坛,花境及岩石园中,林缘或疏林下。根含糖类,可制饴糖或酿酒,种子含油,可供工业用。

【别名】血见愁、猫爪花

花语】胜利之誓

【来源】毛茛科耧斗菜属植物小花耧斗菜Aquilegia parviflora Ledeb.,以全草入药。夏季采收,洗净切碎,熬煎至浓缩成膏用。

【性味归经】苦、微甘,平。

【功能主治】调经止血。用于月经不调,经期腹痛,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流血过多。

【用法用量】 1~3钱。

【备注】(1)同属植物尖萼耧斗菜Aquilegia oxysepala Trautv. et Mey.与前种近似,全草亦作耧斗菜使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晶珠本草》记载:益毛代金下死胎,止刺痛。《如意宝树》记载:“益毛代金退箭镞,下死胎。”让钧多吉说:“益毛代金退箭镞,下死胎,干黄水。”《形态比喻》中记载:“山生冰片(藏药名:扎吉尕吾尔)能除百病,在别的药书典籍中称为益毛代金,生长在阴阳交界的石岩上,茎叶盖在岩面,花淡蓝色,状如铃倒扣,有金色斑点。”有人说,叶青色,润如油浸,花蓝红色,状如铜铃,果青色,状如弓套。南派医学家年木尼多吉说:“这不是真

【拼音名】 Lóu Dòu Cài

【别名】血见愁、漏斗菜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耧斗菜、尖萼耧斗菜和小花耧斗菜的带根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quilegia viridiflora Pall.2.Aquilegia oxysepala Trautv.et Mey.3.Aquilegia parviflora Ledeb.

采收和储藏:6-7月间采收,晒干。

【原形态】

1.耧斗菜,多年生草本,高15-50cm。根圆柱形,直径达1.5cm。茎直立,被柔毛及腺毛。基生叶二回三出复叶;叶柄长达18cm,被柔毛或无毛,基部有鞘;叶片宽4-10cm,中央小叶楔状倒卵形,长1.5-3cm,宽与长几相等或更宽,上部3裂,裂片具2-3圆齿,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有时为粉绿色,被短柔毛或近无毛,具短柄,侧生小叶与中央小叶相近;茎生叶数枚,一至二回三出复叶,上部叶较小。单歧聚伞花序,3-7朵花,微下垂;苞片3全裂;花梗长2-7cm;花两性,萼片5,花瓣状,黄绿色,长椭圆状卵形,长1.2-1.5cm,宽6-8mm,先端微钝,被柔毛;花瓣5,黄绿色,直立,倒卵形,与萼片近等长,先端近截形,距长1.2-1.8cm,直或微弯;雄蕊多数,伸出化外,长约2cm,花药黄色;退化雄蕊线状长椭圆形,白膜质;心皮4-6,密被腺毛,花柱与子房近等长。蓇葖果长1.5cm。种子狭倒卵形,长约2mm,黑色,具微凸起的纵棱。花期5-7月,果期6-8月。

2.尖萼耧斗菜,多年生草本,高40-80cm。根圆柱形,外皮黑褐色。茎直立,近无毛或有极疏的柔毛。基生叶为二回三出复叶;叶柄长10-20cm,被白色柔毛或无毛,具鞘;叶片守5.5-20cm,中央小叶楔状倒卵状,长2-6cm,宽1.8-5cm,3浅裂或3深裂,裂片先端圆,具2-3个粗圆齿,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无毛或近无毛,小叶柄极短;茎生叶较小,具短柄。单歧聚伞花序,3-5朵花,较磊,微下垂;苞片3全裂;花两性,萼片5,花瓣状,紫色,稍开展,长2.5-3.1cm,宽8-12mm,先端急尖;花瓣5,黄白色,瓣片长1-1.3cm,宽7-9mm,先端近截形,距长1.5-2cm,末端内弯呈钩状;雄蕊多数,与瓣片近街道工,药黑色;退化雄蕊长圆状披针形;心皮5,被白色短柔毛。蓇葖果长2-3cm,疏被毛。种子狭卵形,长约2mm。花期5-6月,果期7-8月。

3.小花耧斗菜,多年生草本,高15-45cm。根圆柱形,灰褐色。茎直立,无毛,通常无叶。基生叶为二回三出复叶;‘叶柄长4-14cm,无毛;叶片三角形,宽5-12cm,中央小叶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5-3.5cm,宽1-2.5cm,先端3浅裂,浅裂片圆形,全缘或具2-3粗圆齿,小叶无柄或具短柄;侧生小叶2浅裂,与中央小叶近等长,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有短柔秘或无毛。单歧聚伞花序,3-6朵花,近直立;苞片披针状线形或线形;花梗长2-4cm,无毛,花两性,萼片5,蓝紫色,卵形,长1.5-2cm,宽0.9-1.2cm,先端钝;花瓣5,瓣片钝圆形,长3-5mm,距长3-5mm,末端微弯;雄蕊多数,花药黄色;退化雄蕊狭椭圆形,长5-6mm,白 膜质;心皮5,被腺毛。蓇葖果长1.2-2.3cm,直立,被长柔毛。种子狭卵一菜,长约2mm。花期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200-2300m的山地路旁、河边或潮湿草地。

2.生于海拔450-1000m的山地杂木林边或草地。

3.生于山坡林下或林缘。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宁夏、甘肃、青海等地。

2.分布于东北地区。

3.分布于黑龙江北部。

【性状】

性状鉴别:本品大多碎断,根黑色单一,叶柄纤细,直径约O.5mm,基部扩大,浅黄色,叶皱缩,绿色,二回三出复叶,小叶片狭卵形或倒宽卵形,宽6~11mm,深裂,先端钝,常2~3裂。花皱缩,萼片脱落,苞片2,淡紫色,花冠黄色,5瓣,连有细长的花葶。蓇葖果3~6~(7),绿色至棕黄色,长0.9~1.2cm,顶端尖,呈鸟嘴状,上端开裂,具网状脉。种子细小,黑色,卵形至半月形,长1.5~2mm,直径0.5~1mm,表面光滑或具细小突起,一侧边缘微具翅。体轻,气微、味淡,微涩。

粉末鉴别:纤维较多,成束或散在,淡黄色大多成束,完整者呈长条形,末端平截或倾斜,直径16~26μm,壁稍厚,木化,胞腔较宽,具稀疏圆纹孔,或纹孔不明显。茎表皮细胞表面观呈长方形或梭形,端壁多倾斜,细胞中含有无色颗粒物质。木栓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璧薄,木化,栓内层细胞多皱缩,棕黄色。果皮脉上纤维淡黄色,多成束,完整者呈长条形或长梭形,末端钝圆,直径16~18μm,壁甚厚,略弯曲,胞腔较窄、外果皮表皮碎片,常为大小不等的块片,表面观表皮细胞呈狭长形或长纺锤形排列紧密,细胞壁大多呈连珠状增厚。叶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呈波状,念珠状增厚,气孔类圆形、不定式,直径10~14μm,副卫细胞4~6个,常破碎,常见由2个副卫细胞构成的气孔器;叶上表皮细胞气孔为不定式,呈类圆形,副卫细胞垂周壁不弯曲,呈类多角形。花粉粒淡黄色,类圆形,外壁稍厚,表面具点状雕纹,直径20~24μm,柱头碎片,外壁突出呈乳头状,有的分化成短绒毛,壁薄,花粉囊内壁细胞,形状不规则,具条状增厚,花冠表皮细胞,表面观类长椭圆形,壁平直,表面有细密的角质纹理。导管为螺纹或网纹导管,直径10~14μm,成束存在。种皮表皮细胞淡黄色,表面观呈长椭圆形,壁微波状,种皮厚壁细胞,黄棕色,呈类圆形或类多角形,排列紧密,壁甚厚,胞腔明显,内含暗棕色物。草酸钙方晶,少数,呈类方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0~20μm。

【化学成份】全草含紫堇块茎碱(corytuber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黄连碱(coptisine)。

【药理作用】经对大鼠股动脉、肱动脉、颈动脉横切断止血试验表明,拟耧斗菜止血效果很好。

【性味】味微苦;辛;甘;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痛经;崩漏;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熬膏。

【制剂】丸剂。

【附方】十二味熏倒牛丸:熏倒牛250g,高山紫堇175g,唐古特乌头175g,小伞虎耳草150g,兔耳草200g,翼首草200g,猪殃殃150g,川芎150g,耧斗菜150g,川西小黄菊200g,麝香5g。粉碎成细粉,混匀,水泛丸,干燥、即得。用于瘟热病、血热病、胆热病、肠热病。口服,每服3g,每日2~3次。

【摘录】《中华本草》

【繁殖与栽培】播种法,6~9月种子成熟即可播种,发芽温度15~20℃,约一个月出苗。苗高10厘米时定植,株行距30CM×40CM,宜选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花前可以二次追肥,夏季注意排涝降温

仔细一看还真挺像,估计干巴了就这样

❻ 花毛茛怎么读

gen四声。

❼ 关于桔梗花的一切

名称
植物学名:Platycodon grandiflorum (Jacq.) A. DC. 中药材学名∶ Radix Platycodonis. 英语名称:platycodon root、Chinese bellflower、Japanese bellflower、common balloon flower、balloon flower 科属 域: 真核域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菊目 科: 桔梗科 属: 桔梗属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40-90厘米。植物体内有乳汁,全株光滑无毛。根粗大肉质,圆锥形或有分叉,外皮黄褐色。茎直立,有分枝;叶多为互生,少数对生,近无柄,叶片长卵形,边缘有锯齿;花大形,单生于茎顶或数朵成疏生的总状花序;花冠钟形,蓝紫色或蓝白色,裂片5。蒴果卵形,熟时顶端开裂。
生长习性
喜温和凉爽气候。苗期怕强光直晒,须遮荫,成株喜阳光怕积水。抗干旱,耐严寒,怕风害。适宜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上栽培。
基原
本品为双子叶植物桔梗科Campanulaceae 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 ( Jacq.) A. DC.的根。 桔梗花的花语: 1、永恒不变的爱;真诚、柔顺、悲哀。 2、无望的爱。
中药
简介
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部,味苦、辛,性微温。入肺经。能祛
痰止咳,并有宣肺、排脓作用。其嫩茎叶和根均可供蔬食。盛产于我国东北部地区,是朝鲜族的特色菜。 出处:《神农本草经》 功效分类: 止咳药、祛痰药。 相关药材: 洱源土桔梗、 桔梗芦头、归经、 归肺、胃经。 功效: 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闭。

《犬夜叉》里的人物
个人简介
名字:桔梗(jié gěng) 淡雅若仙 轻灵优雅
片假名:キキョウ 平假名:ききょう 罗马拼音:Kikyou & Kikyo 声优:日高法子、王瑞芹(中文) 职业:巫女 出身:武藏国、枫之村 年龄:18岁(享年) 生日:七夕(按农历,桔梗吧吧亲提供,非官方) 11月17日(不确定官方) 身高:165cm 体重:45kg 复活后忌日:7月12日 家人:枫(妹妹) 恋人:犬夜叉 喜欢桔梗的人:犬夜叉、无双、奈落、鬼蜘蛛、睡骨 ,枫 同伴:琥珀(死人)、死魂虫、蝴蝶(式神)、飞鸟(式神) 式神:蝴蝶、飞鸟、死魂虫 武器:大弓、箭 ,双手(可以使用灵力放出任何灵力) 要保护的人:任何需要帮助的人 招式:净化之矢、破魔之矢、封印之矢、结界 能力:守护、净化、封印术、聚灵术、催眠术、医疗术、识别草药、结界使用、破魔、能发现四魂之玉、可以区分圣与邪的双眼,结界无效化,幻影无效化,邪气无效化 致命弱点:生命力太低(生前是人类,死后成为死人) 服装:一身巫女装扮:白色的上衣配上红色的和服裤裙(有时会穿蓑衣、戴斗笠,作旅行者打扮)、浴袍装束(白色浴衣、深色长袍) 性格:宽容善良,冷静果敢,睿智无双,博爱从容,自信坚韧,雅淡温宛;自有一股轻灵之气,坚强的外表下也有一颗温柔热情的心。如冰山下的火种,骨髓中暗涵着坚强与倔强;能够冷静分析对手的立场或是现场情况,轻易看穿敌人的目的与阴谋,关键时刻反应迅速,对待弱者则慈祥温和,对他人无私奉献,舍己为人,因此很受村民们的欢迎与尊敬,是一位外柔内也柔的神仙女子。 相貌:素洁典雅的发带,清澈深邃的灵眸,白皙绝丽的鹅蛋脸;精巧玲珑的五官配上上白下红的巫女服,显出其纯白圣洁而高贵清莹的幽美气质。犹如黑玉般的水眸,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淡粉色的一抹樱唇,执著坚定而惆怅黯然。嫣然浅笑,不食人间烟火。素衣如雪,双眉含黛,目若秋水,散发着一种神秘冷艳气质,玉体冰凉,柔若无骨,仿佛冰雕玉琢;寒气缭绕,将她映衬得犹如天界仙子,美丽得如一场极不真实的梦。

❽ 荷兰菊属于什么亚科

中文学名:荷兰菊 拼音:wěi suì xiàn

拉丁学名:Aster novi-belgii

别 称:柳叶菊、纽约紫菀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菊目

科:菊科

荷兰菊,须根较多,有地下走茎,茎丛生、多分枝,高60厘米至100厘米,叶呈线状披针形,光滑,幼嫩时微呈紫色,在枝顶形成伞状花序,花蓝紫色,花期为10月。荷兰菊为多年生草本。株高50— 100cm。叶片椭圆形,头状花序,单生,蓝色。荷兰菊为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花色蓝紫或玫红,花期8-10月。

荷兰菊枝叶繁茂,在植株密度大、通风不良,特别是植株下部湿度过大时容易受白粉病危害,要及时喷施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0%粉锈宁乳剂4000倍液防治。

荷兰菊花繁色艳,适应性强,特别是引进的荷兰菊新品种植株较矮。

热点内容
梅花的简图 发布:2025-07-18 23:30:27 浏览:315
50字情人节 发布:2025-07-18 23:30:25 浏览:207
华夏盆景网 发布:2025-07-18 23:02:45 浏览:802
鲜百合粥的做法大全 发布:2025-07-18 23:01:10 浏览:232
采采荷花 发布:2025-07-18 22:59:34 浏览:515
花卉土壤书籍 发布:2025-07-18 22:56:37 浏览:882
梅花肉整块 发布:2025-07-18 22:49:12 浏览:464
张植绿演过三毛吗 发布:2025-07-18 22:49:03 浏览:354
兰花净化空气吗 发布:2025-07-18 22:37:28 浏览:537
河蚌壳盆景 发布:2025-07-18 22:25:41 浏览: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