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菊花语翻译器

菊花语翻译器

发布时间: 2021-11-24 17:54:35

A. 黄巢的《菊花》翻译

不第后赋菊
【作者】黄巢 【朝代】唐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译文
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 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 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黄巢(820年-884年),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
乾符二年(875年)六月,黄巢与兄侄八人响应王仙芝。乾符四年(877年)二月,黄巢率军攻陷郓州,杀死节度使薛崇。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死,众推黄巢为主,号称"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乾符六年(879年)正月,兵围广州。广明元年(880年)十一月十七日,东都留守刘允章迎黄巢军入洛阳。十二月一日,兵抵潼关。十二月十三日,兵进长安,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金统,大赦天下。
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黄巢败死狼虎谷。昭宗天复初年,黄巢从子黄皓率残部流窜,在湖南为湘阴土豪邓进思伏杀,唐末农民起义结束。

B. 菊花 英语 翻译

chrysanthemum

n.
【植】菊(花); [Chrysanthemum ]菊属

C. 古文翻译器,李渔,菊

一、《菊》出自《闲情偶寄》,作者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府兰溪县夏李村人,生于南直隶雉皋。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世称"李十郎",曾家设戏班,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二、出自原文:

从前题咏诸公,皆若是也。予创是说,为秋花报本,乃深于爱菊,非薄之也。予尝观老圃之种菊,而慨然于修士之立身与儒者之治业。使能以种菊之无逸者砺其身心,则焉往而不为圣贤?使能以种菊之有恒者攻吾举业,则何虑其不二 青紫?乃士人爱身爱名之心,终不能如老圃之爱菊,奈何!

三、译文:

1、以前题诗咏菊的人都是这么做的。我提出这个想法,是为了替菊花报恩,是出于对菊花的深爱,并不是想贬低它。我曾经细心观察不辞辛劳种养菊花的老园丁,感慨于那些修身治学的文人学者。如果他们都能像园丁种菊花那样勤勤恳恳,不图安闲,磨砺身心,哪有不成为圣贤的道理呢?

2、如果用园丁那样的恒心和耐性攻读诗书、求取功名,还愁做不了高官吗?只是文人们爱学问爱功名的心情,终究不如老园丁爱菊深切。有什么办法呢?

四、公元1666年(康熙五年)和1667年(康熙六年)先后获得乔、王二姬,李渔在对其进行细心调教后组建了以二姬为台柱的家庭戏班,常年巡回于各地为达官贵人作娱情之乐,收入颇丰,这也是李渔一生中生活的最得意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李渔文学创作中最丰产的一个时期,《闲情偶寄》一书就是在这一段内完成并付梓的。



(3)菊花语翻译器扩展阅读

一、李渔在《闲情偶寄》的凡例里说自己著本书有“四期三戒”。一期“点缀太平”,一期“崇尚俭朴”,一期“规正风俗”,一期“警惕人心”。其中“点缀太平”和“警惕人心”是旧时著书人的行话,我们不必理会,而“崇尚俭朴”和“规正风俗”则是确然可见的。最能见出李渔的有趣来的,正是在“崇尚俭朴”四个字里。

二、《闲情偶寄》共包括《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饮馔部》、《种植部》、《颐养部》等八个部分,一般人只把《颐养部》视为养生学著作。实际上,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只不过“《颐养部》总论养生,专论养生,而其他各部分论养生者必备的专门知识”。

D. 菊花:译文

翻译: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诗解:

菊花,不象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爱。有人赞美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高洁的气质,而元稹的这首咏菊诗,则别出新意地道出了他爱菊的原因。

咏菊,一般要说说菊花的可爱。但诗人既没列举“金钩挂月”之类的形容词,也未描绘争芳斗艳的景象。而是用了一个比喻——“秋丝绕舍似陶家”。一丛丛菊花围绕着房屋开放,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秋丛,即丛丛的秋菊。东晋陶渊明最爱菊,家中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是他的名句。这里将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秋菊满院盛开的景象便不难想象。如此美好的菊景怎能不令人陶醉?故诗人“遍绕篱边日渐斜”,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专心致志地绕篱观赏,以至于太阳西斜都不知道。“遍绕”、“日斜”,把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现出来,渲染了爱菊的气氛。

诗人为什么如此着迷地偏爱菊花呢?三、四两句说明喜爱菊花的原因:“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者,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平常的题材,发掘出不平常的诗意,给人以新的启发,显得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在写作上,笔法也很巧妙。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渲染爱菊的气氛作为铺垫;第三句是过渡,笔锋一顿,迭宕有致,最后吟出生花妙句,进一步开拓美的境界,增强了这首小诗的艺术感染力。

E. 宋代朱淑贞,写的菊花翻译和明朝唐寅,写的“菊花”求翻译

《黄花》(菊花诗)宋·朱淑贞

土花能白又能红,——菊花吐蕊有红有白,(个人觉得“土”应为“吐”之误)
晚节犹能爱此工。——晚秋时节还能绽放如此美丽。(工:细致,精巧,例如工笔画)
宁可抱香枝头老,——宁愿留在枝头独自欣赏到老,(抱香:香气蕴而不发,自赏)

不随黄叶舞秋风。——也不同枯死的黄叶般随风摇摆。(黄叶:应指其夫)

这是一首托物寄兴的诗,没有什么艰涩的意象,很清新淡雅,并且浅近直白。诗人借菊花以自比,在诗词中属于香草美人笔法。首联诗人先描写故园中的菊花淡放的情形,开得并不张扬,而是淡淡的幽然的开放,而且开得那么突然,所以颔联写它就好像是一夜的霜降后从天空坠落一般。写出了菊花高傲的品质,不铺排张扬,但是却内涵丰沛,在单淡然中凸现其品质。后两句是诗人的托物起行,以菊花自比。颈联写到多少沦落天涯的文人骚客,估计诗人自己也在内吧,尾联写尽借篱落看秋风,篱落是指篱笆,记的范成大在他的一首诗中提到篱落,“日长篱落无人问”。沦落天涯的文人骚客从这篱笆里面的开放的秋菊中看尽了浓浓衰飒的秋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自陶渊明以来,菊花就是隐士、高洁的象征,诗人就是借菊花表现自己的高洁品格

F. 描写菊花古文注释和翻译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译文
菊花在飒飒西风中栽满园中,花蕊寒香味冷得蝴蝶也不敢来,将来我要是当了分管春天的天神青帝,就要改变自然规律,叫菊花也在春天开放,好与桃花争奇斗艳。
赏析
唐末人林宽有这样两句诗:“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古往今来,确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自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窠臼,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西风”点明节令,逗起下句;“满院”极言其多。说“栽”而不说“开”,是避免与末句重韵,同时“栽”字本身也给人一种挺立劲拔之感。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这在文人的咏菊诗中也不难见到;但“满院栽”却不同于文人诗中菊花的形象。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孤”字。黄巢的诗独说“满院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这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孤”字无缘。
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劲节,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在飒飒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不象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竞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了。在旧文人的笔下,这个事实通常总是引起两种感情:孤芳自赏与孤孑不偶。作者的感情有别于此。在他看来,“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他自不免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而不平。
三、四两句正是上述感情的自然发展,揭示环境的寒冷和菊花命运的不公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这一充满强烈浪漫主义激情的想象,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宏伟抱负。统观全诗,寓意是比较明显的。诗中的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的命运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所谓“为青帝”,不妨看作建立农民革命政权的形象化表述。作者想象,到了那一天,广大劳苦大众就都能生活在温暖的春天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还体现了农民朴素的平等观念。因为在作者看来,菊花和桃花同为百花之一,理应享受同样的待遇,菊花独处寒秋,蕊寒香冷,实在是天公极大的不公。因此他决心要让菊花同桃花一样享受春天的温暖。不妨认为,这是诗化了的农民平等思想。
这里还有一个靠谁来改变命运的问题。是祈求天公的同情与怜悯,还是“我为青帝”,取而代之,其间存在着做命运的奴隶和做命运的主人的区别。诗的作者说:“我为青帝”,这豪迈的语言,正体现了农民阶级领袖人物推翻旧政权的决心和信心。而这一点,也正是一切封建文人所不能超越的铁门槛。
这首诗所抒写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壮的,它使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文人学士表达自己胸襟抱负的各种豪言壮语都相形失色。但它并不流于粗豪,仍不失含蕴。这是因为诗中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而比兴本身又融合着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理解的缘故。

G. 菊花用英语怎么说

菊花的英语:chrysanthemum

读音:英 [krɪ'sænθəməm] 美 [krɪ'sænθəməm]

词汇搭配:

1、chrysanthemum stone 菊花石

2、chrysanthemum tea 菊花茶

3、chrysanthemum indicum 野菊花

4、feverfew chrysanthemum 小白菊

常见句型:

1、The cold weather had most deleterious consequences among the chrysanthemums.

寒冷的天气对菊花产生了极有害的影响。

2、It was a special tea which tasted of chrysanthemum.

它是一种有菊花味的特别茶叶。

3、There are many species of chrysanthemum.

菊花品种很多。

4、Theteatastedfaintly ofchrysanthemum.

这茶有淡淡的菊花味。

(7)菊花语翻译器扩展阅读:

部分花的英语

1、Rose英[rəʊz] 美[roʊz]

n.玫瑰;蔷薇

adj.玫瑰色的;玫瑰的

例句:He plucked a rose for his lover.

他为情人摘了一朵玫瑰花。

2、Carnation英[kɑː'neɪʃn] 美[kɑːr'neɪʃn]

n.康乃馨(花名)

例句:Carnation is the best flower for mothers.

康乃馨是送给天下母亲最好的花。

3、Lily英['lɪli] 美['lɪli]

n.百合

例句:Sunflower Lily is the symbol of love and faithfulness.

百合花象征忠诚的爱。

4、tulip英['tjuːlɪp] 美['tuːlɪp]

n.郁金香

例句:Tulip show the perfection of our love.

郁金香象征我俩完美的爱情。

5、jasmine英['dʒæzmɪn] 美['dʒæzmɪn]

n.茉莉;淡黄色

例句:A faint perfume of jasmine came through the window.

从窗户外飘进一阵淡淡的茉莉花香。

H. 哪里有菊花文转换器网址

http://juhua.4zai.net/
在线菊花文转换工具

I. 菊花古诗翻译

秋丝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翻译: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赏析】:东晋大诗人陶潜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难怪宋人周敦颐因陶渊明后真隐士不多,要大发“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的感慨了。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J. 火星文转换器中的菊花文是什么呀

菊花文,因形似菊花而得名,最早出现于微博,并通过微博得到广泛传播。网友要是想快捷使用菊花文,可下载“火星文输入法”,“火星文输入法”中已率先推出菊花文功能。同时,很多网站也提供在线转换菊花文功能,用户只要输入普通的字体都可以转换成菊花文,方便快捷。

菊花文不仅看起来娟秀舒服,而且不会似火星文一般令人费解,它只是在普通的文字上面多了更加美观的修饰。

热点内容
梅花的简图 发布:2025-07-18 23:30:27 浏览:315
50字情人节 发布:2025-07-18 23:30:25 浏览:207
华夏盆景网 发布:2025-07-18 23:02:45 浏览:802
鲜百合粥的做法大全 发布:2025-07-18 23:01:10 浏览:232
采采荷花 发布:2025-07-18 22:59:34 浏览:515
花卉土壤书籍 发布:2025-07-18 22:56:37 浏览:882
梅花肉整块 发布:2025-07-18 22:49:12 浏览:464
张植绿演过三毛吗 发布:2025-07-18 22:49:03 浏览:354
兰花净化空气吗 发布:2025-07-18 22:37:28 浏览:537
河蚌壳盆景 发布:2025-07-18 22:25:41 浏览: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