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画教案
⑴ 2020内蒙古教师美术教案-花鸟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花鸟画的绘画方法及步骤,理解破墨法的艺术特色,能有创意的创作一幅破墨法的猫头鹰作品。
【过程与方法】
通过赏析、讨论和探究,体验破墨的用色特点,尝试运用破墨的方法话花鸟画,逐步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能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拓宽视野,水墨花鸟画的艺术特色,更加注重观察生活的点滴,逐步增强热爱动植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花鸟画中破墨的技法,能够有步骤的进行创作。
【难点】
学生对于破墨技法的运用程度以及形体的把握。
三、教学方法
提问法、情境法、示范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教材、多媒体课件、水、墨等。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动画片《猫头鹰》,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动物?为什么猫头鹰在在深夜里不睡觉?对于这位猫先生我们对它了解吗?今天我们来用水墨的形式画画它。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猫头鹰的习性,身体结构,顺势引出课题——《花鸟画》。
(二)欣赏名作,直观感知
1.教师简单介绍猫头鹰。
提问一:你对猫头鹰了解吗,它有哪些结构?通过对猫头鹰的了解,引导学生观察全面认识猫头鹰。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简单小结。(猫头鹰,羽毛呈辐射状,细羽的排列形成脸盘,面形似猫,它周身羽毛大多为褐色,飞行时无声。头大而宽,嘴短,侧扁而强壮。它们还有一个转动灵活的脖子,使脸能转向后方。)
(三)环环相扣,具体分析
教师继续展示水墨画法的猫头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二:从这幅画中你能感受跟我们之前画的水墨有水墨不一样?有什么特点?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并予以鼓励。(破墨法是中国画技法之一,其画法是当第一遍墨未干时,即在上面画第二遍,使墨色浓淡相互渗透掩映,达到滋润鲜活的效果。)
教师演示破墨的具体画法,学生拿笔跟着练习,尤其是在水墨的运用上,如何做到拿捏到位。
(四)直观传达,教师示范
1.教师运用破墨画法来对猫头鹰进行示范,学生认真观看。
第一步先用浓墨点睛勾喙,然后用淡墨画出头和颈部。第二步,用淡墨画出腹部,然后用浓墨破出头部和腹部的淡墨。第三步,再用浓墨勾出爪部,并填画枝干。第四步,用墨破色法画出叶子,再给其他部分上色,题款完成。
2.示范过程中,提醒作画注意事项:
①猫头鹰形体结构。
②浓墨和淡墨之间的结合。
③水分的掌握程度。
(五)巩固新知,实践展评
1.教师布置练习任务。
个人临摹猫头鹰的破墨画法(注意作画步骤、用色方式、水分等)
2.学生活动与创作。
学生动手实践期间,教师巡视指导,并及时纠错,积极与学生互动。
3.学生作业展示评价。
开展小画展的形式,引导学生当一回解说员,主动大胆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从内容构思等进行自评,同学之间赏析作品,从画面水墨效果、形体结构等方面进行互评,最后,教师从创意、技法、用色等方面进行总评,指出作品亮点和问题,语言多以鼓励为主。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反思
(六)回忆探索,小结作业
教师以提问式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重点,并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用破墨的方法画了猫头鹰,我们还熟知哪些小动物,你还能用今天所学的画法,把它画出来吗?同学们下课之后搜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用破墨的方法画出来,下节课我们来欣赏。
学生思考,激发探索兴趣,为下节课做铺垫并提醒收拾卫生
⑵ 如何营造工笔花鸟画的意境美术教案
工笔花鸟画作为我国民族绘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于唐,成熟于五代,兴盛于两宋,发版展历程已经权上千年。它经过历代工笔画家的继承与创新,从萌芽、发展到成熟,在技法上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程式,具有东方文明的独特性和鲜明的艺术特点,并以其精工细腻、形神逼肖的描绘、鲜明的色彩、装饰性的风格,具有雅俗共赏的审美品格,深得人们的喜爱。它为花写照,为鸟传神,极尽花姿鸟态的变化,并在生动展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中引发观者的联想与想象,使之由具体的动植物形象进而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兴盛与衰微,唤起人生的某种精微的情思与深刻的体验。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⑶ 幼儿大班国王的牡丹花教案
活动目标:⒈知道牡丹花的外形特征以及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花卉。
内⒉感受牡丹花容的美,激发喜欢和爱护牡丹花的情感。
⒊发展观察、比较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牡丹花视频及图片
活动过程:⒈引发观察牡丹花的兴趣。
这是什么花?是什么样子的?
仔细看看,说说牡丹茶的颜色、形状、气味是怎么样的?(花颜色多而艳,花朵大,叶子大)你还见过其他颜色和形状的牡丹花吗?你在哪里看到过牡丹花?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⒉知道牡丹花的作用。
牡丹花这么美丽,它有什么用处呢?
(可供人们观赏,它的根的皮,做中药时名为丹皮,能活血散瘀,治跌打损伤,高血压等症。)
⒊知道牡丹花是我国特有的花卉。
⑴牡丹花在几月份开?(每年4~5月份)
⑵哪儿盛产牡丹花?(河南省洛阳市和山东省菏泽市)别的国家有牡丹花吗?(没有,它是我国特有的花卉,是花中之王,也是我国的国花)
⑶人们为什么喜欢画牡丹花(牡丹花是富贵、吉祥的象征,是馈赠朋友和外国友人的珍贵礼物)
⑷牡丹花这么珍贵,我们应该怎么样爱护它们呢?(不摘不碰花朵,常给它浇水等)
⑷ 花卉水粉教案重点难点
《花卉装饰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教材(冀教版)第 14 册第 3 课,本课 的设计以“花”的内造型变化为切入容点,让学生欣赏和感受花儿的美丽,通过大胆畅想和表现 的方法,采用概括、归纳和夸张的手法,设计绘制出美丽的花卉装饰画。培养学生用心观察 生活的习惯,多角度认识和变形生活中的事物,美化生活空间。 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完成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一方面他们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 欲望,渴望成功和被肯定;另一方面他们的抽象思维开始占有相对优势。通过观察和引导, 能够对事物本质特征有一定认识。能够独立思维和完成一定的任务。 教学思路: 通过播放花卉幻灯片,引起学生对花卉装饰画的兴趣,以视频的方式激发同学们的学 习兴趣,鼓励学生探究花卉装饰画的特点和形式,能够独立...
⑸ 小班童话启蒙《美丽的鲜花》教案
第一部分:主题由来
幼儿喜欢接触、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乐于提问,对自然现象产生兴趣与好奇,注意自然环境的明显变化;能发现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并对他们感兴趣,乐于告诉成人和同伴;喜欢用普通话与人交流,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话,能将自己想说、想做的事情用语言表达出来;尝试用不同颜色、材料、工具,运用画、撕、剪等简单方法自由的表现,体验艺术活动中的乐趣。
第二部分:主题目标
1.理解童话故事,体会童话中的美好情感。
2.感受歌曲优美旋律,学习连贯和跳跃的唱法唱歌。
3.加强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第三部分:活动设计
活动一:语言活动《花路》
设计意图:
春天是花的海洋,各种花卉在春天里竟相开放,争奇斗艳。《花路》这则小故事讲述的内容与季节相符,让幼儿更容易去感受理解故事内容。活动中,幼儿能根据画面理解童话故事,体会童话中的美好情感,并且鼓励幼儿大胆地在大家面前讲话,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 有阅读图书的兴趣,会按画页的顺序阅读图书内容。
2. 能根据画面理解童话故事,体会童话中的美好情感。
3. 能大胆地在大家面前讲话,积极得举手发言。
活动重难点:
活动的重点是能根据画面理解童话故事,体会童话中的美好情感,活动的难点是会按画页的顺序阅读图书内容。
活动准备:
1.《幼儿画册》每人一本。
2. 故事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