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贝母的花语
1. 浙贝母受到养生人的喜欢,浙贝母的功效是什么
浙贝母属于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以其干燥后的鳞茎入药,是一味比较常用的“清热化痰”类中药材。由于浙贝母在止咳方面颇有良效,所以现在浙贝母受到很多养生人的喜爱。
传统中医里面认为,浙贝母的味道苦中回甘,药效微寒,主要走心、肺二经,具有较好的“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肿”等功效,在临床应用之中使用还是比较多的。
浙贝母入药的话,一般用到5-10g左右即可,由于其药力过于苦寒,所以脾胃虚寒、脾胃运化功能不佳的人群,则不适宜过多的使用。
2. 请问这个是什么花这花是代表什么
波斯贝母,是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深埋土中,外有鳞茎皮,基生叶有长柄;花较通常钟形,俯垂,辐射对称,总状花序,具叶状苞片;花被片常靠合,蒴果棱上常有翅,种子多数,扁平,边缘有狭翅。是属于欧洲常见园艺种植当中的一种,其中的一种名为“阿德亚曼”(Adiyaman)的贝母品种,这种品种比其他品种具有更高的植株和更多的花穗。
多年生草本;鳞茎深埋土中,外有鳞茎皮,通常由2(-3)枚白粉质鳞片组成(鳞片内生有2-3对小鳞片),较少由多枚鳞片及周围许多米粒状小鳞片组成,前者鳞茎近卵形或球形,后者常多少呈莲座状。茎直立,不分枝,一部分位于地下。基生叶有长柄;茎生叶对生、轮生或散生,先端卷曲或不卷曲,基部半抱茎。花较大或略小,通常钟形,俯垂(但在受精后花梗逐渐向上,在果期直立),辐射对称,少有稍两侧对称,单朵顶生或多朵排成总状花序或伞形花序,具叶状苞片;花被片矩圆形、近匙形至近狭卵形,常靠合,内面近基部有一凹陷的蜜腺窝;雄蕊6枚,花药近基着或背着,2室,内向开裂;花柱3裂或近不裂;柱头伸出于雄蕊之外;子房3室,每室有2纵列胚珠,中轴胎座。蒴果具6棱,棱上常有翅,室背开裂。种子多数,扁平,边缘有狭翅。
波斯贝母花语:忍耐
波斯贝母看起来像一串丰满的黑色铃铛
实际花色是深紫至绿褐色
花形辐射对称,神秘优雅且高大
3. 浙贝母的作用
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浙贝母它的味是辛、苦的,性是微寒的,它具有比较强的辛散和清热的作用。
对于常见的外感咳嗽,常配合桑叶、菊花、苦杏仁、桔梗、前胡、牛蒡子等一起使用。对于痰火瘀结而导致的颈部瘰疬,肿大疼痛,也可能是单侧发作,也可能是双侧发作,也可能是单个的发作,也可能是成串的发作,都可以使用浙贝母这个药。因为它有比较强的散瘀清热,消痰散结的作用。常配合的要是牡蛎、玄参、夏枯草、白芍、香附、海藻等一起使用。
对于疮疡肿毒这些疾病的刚刚发生刚刚起病,局部的出现硬结肿痛的患者可以使用这个药,它可以起到散结开瘀,有助于疮毒的消散,常配合金银花、连翘、赤芍、红花、地龙、天花粉、陈皮等一起使用。
4. 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的清热化痰、散结解毒。
浙贝母鳞茎和种子均有休眠作用。鳞茎经从地上部枯萎开始进入休眠,经自然越夏到9月即可解除休眠。
种子则经5~10℃2个月左右或经自然越冬也可解除休眠。因此生产上多采用秋播。种子发芽率一般在70%~80%。
(4)浙贝母的花语扩展阅读:
浙贝母种子田的栽培,株行距大小主要是根据种鳞茎的大小而决定。种子田要深栽一些,栽浅了,鳞茎抱合不紧,易伤芽,10~15厘米深,种子大深一些,种子小浅一些。
商品用栽要浅一些,否则鳞茎长不大。株距按12厘米把种子均匀排在沟内,芽向上,栽到边上种要深一些,以免雨水冲刷露出来,栽一行盖一行。
5. 写贝母的话摘要怎么写
贝母的叶子在一整株贝母中只拥有5-6片,最下面的叶子是最大的,最上面的叶子是最小... 一些植物像是听到了小溪说的话,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6. 浙贝母的主要价值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5~6月采挖,洗净泥土,大小分开,大者摘去心芽,分作2片,呈元宝状,称元宝贝,小者称珠贝。分别置擦笼内,擦去外皮,加石灰拌匀,经过一夜,使石灰渗入,晒干或烘干。
【性状】
①元宝贝 为鳞茎外层的单瓣鳞片。一面凸出,一面凹入,呈元宝状,瓣长约1.7~4厘米,厚7~17毫米。表面白色,或带淡黄色,被有白色粉末,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齐,白色或淡黄色,富粉性。气微劈,味苦。
②珠贝 为完整的鳞茎,呈扁圆球形,高1~1.7厘米,直径2~3.5厘米。表面白色,外层两枚鳞叶肥厚,略似肾脏形,中央为2~3枚皱缩的小鳞叶及残茎,内表面垦淡黄白色。质地、气味同元宝贝。
上述二种药材,均以鳞叶肥厚、表面及断面白色、粉性足者为佳。个较小、表面灰白色、断面中心棕红色者为质次。元宝贝较珠贝为优。
【炮制】拣去杂质,清水稍浸,捞出,润透后切厚片,晒干。 清热化痰,散结解毒。治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
①《本草正》:大治肺痈肺萎,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气,善开郁结,止疼痛,消胀满,清肝火,明耳目,除时气烦热,黄疸淋闭,便血溺血;解热毒,杀诸虫及疗喉痹,瘰疬,乳痈发背,一切痈疡肿毒,湿热恶疮,痔漏,金疮出血,火疮疼痛,较之川贝母,清降之功,不啻数倍。
②《本草从新》:去时感风痰。
③《纲目拾遗》:解毒利痰,开宣肺气,凡肺家夹风火有痰者宜此。
④《山东中草药手册》:清肺化痰,制酸,解毒。治感冒咳嗽,胃痛吐酸,痈毒肿痛。 浙贝杏仁露
材料:浙贝母10克,甜杏仁8克,冰糖15克
做法:
① 先将浙贝洗净;
②杏仁用水浸泡片刻,去皮、尖洗净;
③将浙贝、杏仁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煮沸;
④加入冰糖煮30分钟,去渣留汁待凉后饮用。
养生功效:具有清热化痰、镇咳之功效,适于患肺炎的中老年人饮用。
7. 浙贝母的介绍
浙贝母,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干燥鳞茎。初夏植株枯萎时采挖,洗净。大小分开,大者除去芯芽,习称“大贝”;小者不去芯芽,习称“珠贝”。分别撞擦,除去外皮,拌以煅过的贝壳粉,吸去擦出的浆汁,干燥;或取鳞茎,大小分开,洗净,除去芯芽,趁鲜切成厚片,洗净,干燥,习称“浙贝片”。具有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的功效。用于风热咳嗽,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
8. 浙贝母的主治
用于风热咳嗽,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
9. “川贝母”和“浙贝母”,它们的功效有什么区别
贝母(拉丁学名:Fritillaria)为百合科贝母属植物,其茎直立,不分枝,一部分位于地下,基生叶有长柄;茎生叶对生、轮生或散生,先端卷曲或不卷曲,基部半抱茎;花较大或略小,通常钟形,俯垂,辐射对称,少有稍两侧对称,单朵顶生或多朵排成总状花序或伞形花序,具叶状苞片。
贝母据产地不同有川贝母、浙贝母之分,川贝母生于高山寒冷地带,分布四川、云南、青海、西藏、甘肃等地,鳞茎小而二瓣相等,有松贝、青贝、炉贝之称。
浙贝母生于潮湿山坡草丛,分布浙江、江苏、安徽、湖南等地,鳞茎大而为分为二瓣,有元宝贝、珠贝之称,两者产地不一,大小迥异。
贝母的食用方法
贝母梨
材料:
梨3个,贝母15克,黑糖3大汤匙。
做法:
1. 梨洗净后,在梨的上1/4处横着切开,上部分做盖,将梨核挖去,待用。
2.将贝母捣碎成粉末,分别放入3个梨中,上面撒上黑糖,盖上梨盖。
3.将贝母梨放入蒸锅,用旺火蒸1小时取出,梨汁和果实一齐食用。
贝母炖猪肺
制作方法:
1.将猪肺250克切片,加清水,用手挤洗去泡沫;雪梨去外皮,切成碎块。
2.猪肺、雪梨与川贝母,一同放入药煲内,加入冰糖及清水适量,文火煮3小时即可。
食用方法:
每日1次,佐餐食用。
总结
川贝的名声似乎更响亮些。川贝枇杷露、虫草川贝止咳膏、复方川贝止咳桨等,甚至炖梨,都是川贝说得更顺溜。
其实,对一般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用浙贝母更便宜而且有效。
10. 浙贝母,土贝母,全蝎的医药功效分别是什么
浙贝母 清热化痰,散结解毒,土贝母 散结,消肿,解毒。 全蝎是:“熄风镇痉、 消炎攻毒、通络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