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插花神似

插花神似

发布时间: 2021-03-16 09:49:18

⑴ 这个头像很像的情头有没有

这是百瀬たろう,住在东京的自由插画师的作品,这是一个系列的,木有情头,找了几个相似的插花

⑵ 有一种草,长得很像松树,叫什么名字啊

您说的那种草,指的应该是文竹吧!看看像下图吗。 文竹 拉丁名: Asparagus plumosus 英文名: - 别名: 云片竹、山草 科: 百合科 属: 天门冬属 产地分布>>> 原产于非洲南部 生态分类>>> 草本植物 > 多年生草本花卉 观赏分类>>> 观叶类 高度范围>>> - 形态特征>>> 多年生蔓性草本,根部稍肉南,茎细柔,伸长呈攀援状,叶状枝密生如羽片状,秋季在羽毛状细枝上开黄绿色小花,果实为浆果,成熟时呈紫黑色。 生长习性>>> 喜温暖潮湿的环境,怕强光和低温,冬季越冬温度不低于5℃,不耐干旱,但忌积水,土壤以疏松肥沃的腐殖质土为最佳。 园林用途>>> 作为温室盆栽观叶植物,摆设盆花时作陪衬用,也可作室内观叶植物布置,或作为切花材料,作插花之陪衬。 繁殖培育>>> 以播种繁殖为主,也要用分株繁殖。播种须种子采收后立即播种,多以盆播,播后加盖玻璃,保持20-25℃,且盆土需保持湿润,约1个月左右可发芽,发芽势不太强,有的种子需较长时间才能发芽整齐,苗高10 cm左右可定植,分株可结合翻

记得采纳啊

⑶ 有一个长的很像初音的黑发女孩,一只眼睛有蓝色的火焰,她的名字是什么

日文:ブラック★ロックシューター

英文:Black★RockShooter

算是作者的原创人物吧....不是V家的人。
生活在特殊闭锁空间(里面全是马赛克的地面和墙壁...),有一个束双马尾卷发的宿敌....总之就是完全靠插花和初始的一个视频存在的人物。

(视频在nico上有,或是上期的《动感新势力》里有)

⑷ 中国插花的风格

1. 师法自然,天人合一
我国明代园艺家计成在《园冶》一书中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句话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是中国插花的最高境界,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是插花艺术家毕生追求的理想目标。插花作品是人们利用自然界植物的花、枝、叶、果、根等为素材,经过巧妙的构思,遵循构图原理而创作出来的花卉艺术品。它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是人工美与自然美的有机结合,是“天人合一”的结晶。因此。中国插花力求表现花材自然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反对人为地刻意造作,尽量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中国插花自然多变、既有形式,又不拘泥于形式,既有规范,又不规范化,给插花作者以极大的自由创作空间,一切以顺乎自然之理、合乎自然之态、饱含自然之情、富有自然之趣为原则。
2.讲究诗情画意,注重意境美的创设
中国插花讲究“外师造化,内发心源”。“外师造化”就是师法自然;“内发心源”是讲插花创作中要注入作者浓烈的思想感情。要以“情”写“景”,情景交融;以“景”写“神”,形神兼备。这种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插花作品,不只外在的造型,优美动人;其内在的富有诗情画意的意境,更传达出无限的景外之景,弦外之音。使人们在欣赏了作品外在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并得到视觉的美感享受之后,进而步入美妙的意境之中,在作品内涵的广阔天地里遨游,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诠释作品,实际是参与了作品的再创作,与插花作者进行了心灵的对话与沟通。从而产生“文己尽而意无穷”,“神似胜形似,无声胜有声”的感叹。所以中国插花讲究含蓄,认为“藏之愈深,其境愈大”,会加强与加深意境的感染力。这与西方插花豁然率直的风格是全然不同的。在意境美的创设中,作品的标题和花材的寓意起着重要的作用。
3. 采用不对称式自然构图形式
东方式插花作品的造型常采用不对称式构图形式。虽然有直立式、倾斜式、水平式(或称平展式)、下垂式等四类基本构图形式,但是,没有不变的格式,通过高低错落、动势呼应、俯仰顾盼、刚柔曲直,各得自然之妙趣,正像袁宏道在《瓶史·宜称》中说的“参差不伦,意态天然”,在这四个基本构图形式的基础上,构成变化万千的不对称式自然构图。这类作品清新自然、秀丽多姿,不受任何形式和格式的限制,可以根据环境布置和主题的需要,充分发挥作者的艺术创作才能。这正是中国插花引人入胜、独树一帜的突出特色。
有人说,日本古典插花有严格而固定的构图形式,各流派有各自独有的构图形式,这是日本古典插花的重要特色。日本现代插花对形式则没有什么严格限制。
4. 线条造型,追求花材个体的线条美,多用木本花材
中国国画采用线条造型为主要表现手法,在插花创作中,花枝就像绘画中的线条,以优美自然、姿态多变的花材勾勒出插花作品的轮廓和造型,这是东方插花的一大特色。花材线条的粗细、平斜、曲直、张弛、高下等变化和这些线条的组合,能表现丰富多彩的画面;能反映深厚的情感和诱人的意趣。可以展现人间百态;可以描绘自然万象,人间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都可表现入神;自然的风雨雷电,春夏秋冬都可展现在眼前,其表现力是无穷的!所以中国插花十分考究花材的选择,它不以量取胜,注重花材的姿态和质量。由于木本花材具有优美多变的姿态,易于人为加工成有画意的线条,水养寿命长,所以在东方插花中多见应用。常用于作品外形轮廓的构成,可欣赏到作品中花材个体的线条美。
5. 强调花材的寓意
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是热爱真、善、美的民族,寄情树木花草之风代代盛行,在爱花、赏花、育花、用花的过程中,对之产生深厚的感情。以花为伴,将花当成有生命、有灵性的知心朋友,相知甚深!流传下来很多动人的故事,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酷爱菊花的陶渊明;如退隐山林,妻梅鹤子的林和靖;苏东坡与牡丹结缘等。中国在隋唐以后,树木花草多被人格化,根据树木花草的习性、形态、开花季节等,被赋予种种美好的寓意,以花喻人,表达人们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和期盼,用自然之理推及社会之理和人生之理。如荷花,根生长在污泥里,花和叶却高高挺立水面之上,视为“出污泥而不染”,称之为“净友”,是清净圣洁、品格高尚的化身。常用于佛教用花。牡丹,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国色天香,被尊为“花中之王”,称为“贵客”,是富有显贵、兴旺发达的象征。曾作为唐代宫廷插花的主要花材。梅花,以“疏影横斜”,“暗香浮动”为特征,“零落成灰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被称为“清客”,有清高淡雅、傲雪凌霜的性格特征。另有一些品高韵胜的花材,根据开花习性或品格特征等,组合一起,赋予一定的寓意。如玉兰、海棠和牡丹组合一起,合称“玉堂富贵”;冬季开花或常绿的松、竹、梅组合一起,名为“岁寒三友”;品格高雅的梅花、兰花、竹、菊花组合一起,合称“四君子”;还有一种“谐音花”,以花材名称组合的谐音,构成吉祥的意义。如铜钱、拂尘、万年青、李子组合一起,谐音名为“前程万里”,是提职宴会的佳品;柏枝、万年青、荷花、百合的组合,谐音名为“前程万里”,是新婚插花的良好花材组合等。这些为中国插花意境美的创设和发挥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6. 季节特色的表现
不同季节有不同的花材在开花,经过人们一代代的追寻和遴选,每一个季节都确认了其代表性花材。如兰桃迎春、荷榴庇夏、菊桂护秋、梅竹斗寒。表现什么季节的主题,就要用那个季节的花材来创作,这是东方插花的一大特色。这种特色使作品富有鲜明的现实感和即时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使人真切地感受到该季节的动人景象。相反,若表现某季节的主题,而使用其它季节的花材,就被认为是用错了。
7. 重视作品与环境的统一
插花作品是为美化环境服务的,东方式插花特别重视插花作品与环境的完美统一。讲究环境、音乐、诗、书、画、配件与插花作品的有机结合,浑然一体,是追求多感官美感享受的高雅艺术。我们把环境陈设包括在整个插花创作的过程中,是插花创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在进行插花创作时就要清楚陈设环境的具体情况,将它考虑在插花设计之中,作品完成后,陈设在设计好的环境中,必然会起到最好的艺术效果。达到插花创作的目的,这时,才算全面完成了插花作品创作的任务。

⑸ 写景状物作文

云南看云

有一种云,让你震撼,让你感动,让你憧憬;有一种云,让你敬畏,让你热爱,让你赞美。这就是云南的云。
如果说云南是孔雀公主,那么云南的云就是孔雀那轻盈、绰约、柔和的羽毛。
宁静安然的滇池畔,有座秀丽的西山,那是我心中的“西子”。西山有江南的气韵,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都是那么温馨、多情。我在西山消夏的时候,总喜欢倚着朱红的大柱子,看云。那云有时在滇池上飘来飘去,好像在照镜子似的;有时在西山的角角落落徘徊;有时云的周围有彩色的光环,它轻轻地映在滇池中;有时大雨过后,人们熙熙攘攘地来西山看云、看彩虹,那潮湿的山路上留下了一个个或深或浅的脚印。
玉龙雪山的云别有一番情趣。玉龙雪山耸立在红土地上,高插青冥。远望,有王者之尊;近观,如沉鱼落雁之美。在山脚,百花齐放,花香袭人;在山顶,大雪严严实实地盖着,像一张大棉絮。天空很干净,阳光很充足,显得很透明。云儿在跳舞,在高歌,融入玉龙雪山的气魄。云在山间游荡,把玉龙雪山擦拭得更加纯洁,更加神圣。这里的云有一颗冰心,你站在玉龙雪山的臂膀上,让它透过你的身躯,抚摸你的肌肤,耳边回荡着璎珞敲冰的声音。
茫茫哀牢山,绵延、壮观。这儿的云凝重,在山与山之间、在森林与森林之间滚动,像巨龙一般,吞吐日月。为哀牢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云儿诉说着那一个个古老的传说,风儿呼啸着,它是云儿唯一的听众。 虎跳峡很深很窄,是云贵高原的伤痕。急湍似箭,猛浪若奔,但是十分清冽。暮色中,云把夕阳的影投到了这个深邃的大峡谷之中。
云爱山,也爱水。澜沧江上的云堪称一绝。澜沧江两岸是西双版纳。清晨,云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在风中飘扬。伴着小象的铜铃声和傣家少女们甜甜的歌声,云渐渐散开,像玻璃片一样。金沙江的云则很坚毅,江水拍岸,似乎要把当年红军的精神传诵。滚滚红河水,粗犷、豪迈。云也一样,敢怒敢言敢爱敢恨。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霎时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再让我们来泛舟抚仙湖,安逸地躺着,荡漾在山水之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那天空中的云儿,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
另外,我们还可以到洱海,领略风花雪月的美妙,感受轻云淡影的微妙。
云南是云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⑹ 什么是插花作品的意境

中国艺术插花的意境 

插花艺术从其特点和艺术形式上通常分为东方插花艺术和西方插花艺术两种。西方插花侧重于以大量的花材插成装饰效果好的图案式,突出人为的理性的整齐的造型。

东方插花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其风格主要以体现花材的自然美、线条美和意境美为主要目的,其中意境的创作是中国插花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它根源于中国古老的文化艺术,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中儒、道、佛文化所追求的自然境界,融入了中国诗、画的文化内涵。

因此,意境的美是中国插花艺术对世界插花艺术的贡献,也是中国插花设计创作中的难点。意境的深浅又是衡量中国插花艺术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准。   

一、意境的诠释 

中国艺术插花的重点就是意境的创作,按照现代《辞海》的解释,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因此,可以将艺术插花中的意境理解为:插花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与按照主题所插出的插花造型共同构成艺术插花的意境,二者相互依赖,缺一不可。 

插花人人可为,而作品的效果却千差万别。在我们所能欣赏到的插花作品中,有的作品让人看了印象深刻,流连忘返;而有的作品却不能给人留下印象。有的作品自然朴实,简单、素雅,却能让人有美的感受;而有的作品虽然五彩缤纷,却引不起人们的兴趣,也即意境的差别所为。

一件优秀的插花作品,必须有创新的造型。正如香港著名插花艺术家钟玉冰所说的插一盆好看的花并不难,因花朵本身已很美,但要将一些没有艳丽色彩或特殊形态的花材,插出特色,令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则须花更多心思。

做到这一点还只能算插花造型的优秀设计,更深层次的的美是在作品的主题引导下让人产生与作者思想感情共鸣的东西,甚至受到启迪,产生景外之景,弦外之音,两者有机地结合才能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

正如《瓶史》中论及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而口不能言,口能言之而意不能解,划然示我意象之表也,就是对艺术插花中意境的最好的诠释了。   

二、意境的形成 

古人云:欲知大道,必先知史,知之越多,爱之越深。因此,研究中国艺术插花中意境的形成,除了了解其文化根基外,必须了解其诞生的历史,才能更好地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插花较早的国家之一,六朝时的史书已有关于佛前供花的记载,也是中国最早的插花记录,在随后的历史长河中,插花随着时代的变迁形成了不同的类型,包括早期的佛教插花、民间插花,之后的宫廷插花及文人插花。

其中,文人插花以其深刻的含义,结合清雅优美的线条造型,确立了它在中国插花艺术中的主导地位,并成为东方插花艺术的代表。

文人插花不单把花材看成是表现形式美的要素,而是以花传情,借花明志,让花成为表达情感意趣的传递者。插花作品也不仅是一件装饰品,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作者自由充沛的心源和外界接触时突然的领悟。 

中国历史上许多的诗人、画家都涉猎过插花领域,如南齐的画家谢赫、唐代诗人李白,宋代诗人杨万里、陆游,明代造园家计成等都留下有关的诗句、绘画及理论著作。

对东方插花形成作出杰出贡献的、有名的插花专著《瓶花三说》《瓶花谱》《瓶史》则分别由明代的戏曲家高濂、画家张谦德和文学家袁宏道完成,书中对花的含义、花的养护、插花的造型、手法都有详细的说明,并由此奠定了中国插花早期较系统的理论基础。

或许正是因为他们的介入,中国插花一开始即按诗、书、画的创作原则行事,并刻意追求诗情画意般的艺术境界。   

三、意境的创作 

意境,是艺术家审美的再现,是与生活形象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在有限的作品中表达无限而深远的内涵。有景外之景,意外之意。插花创作被称之为艺术创作,就是因为作品内涵之深远,意境之深邃。

中国的艺术插花崇尚自然、师法自然并高于自然,善于利用自然花材的美来娱人、感人。不仅重视花材的形态美和色彩美,而且更注重所表达的内容美,即意境美。讲究借物寓意,以形传神,耐人寻味和遐想。 

中国文学中直接与花有关的内容很丰富,古人常赋予花一定的精神含义。如用菊花临秋独放、梅花傲雪凌霜怒放,象征着毫无畏惧的品格;兰花高洁幽香,是淡泊名利的君子之花,象征名士的高风亮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纯洁无邪;松柏挺拔坚强,代表一种坚贞不屈、顽强向上的精神;报春花、迎春花寓意春色满园,春光明媚;君子兰代表君子之交,友谊万古长青等等。

如将梅、竹、菊、兰组合用到插花中借以表达内心不畏严寒、高风亮节、洁身自好的感情,是古代文人非常喜好的。现代人赋予花的一定的语言,通过合理组合或谐音表达意境,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中国民俗常喜欢吉祥,花意常伴吉利,如用百合寓意百年好和、万事如意;水仙为水中仙子,神圣高洁;桃花预示好运将至,有大展宏图之意;大丽花是大吉大利、大喜之兆的含义;万寿菊象征健康长寿;常春藤寓意白头到老;勿忘我乃花中情种;万年青比拟青春常驻;富贵竹为大富大、贵好运不断等等。 

艺术的境界在于美,所以中国艺术插花创作时,在确定了创作方向后,插出美的造型才能体现出美,表达出完美的意境。

创作者在确定了创作方向后基本上应对将要完成作品的造型的雏形在头脑中有个初步的形象,此时可再经过细致的形象思维,运用绘画原理在大脑中构图,调整出花材最佳的比例、位置。最后定形整个作品的细部,然后可将具体的造型,以白描的方式画到纸上,也可直接插做。 

艺术插花一般只是作者艺术修养的凝聚和反映,所以创作的内容方向,不需要过多考虑环境和用途,重要的是作者想要表现什么,能够表现什么,能够表现得多深,从而决定所能创作作品的意境的深浅。

所以对于有一定插花技艺的创作者而言,创作方向的准确定位是最重要的,它可以最终决定作者是否能创作出意境奇、高、远作品的重要的一步。

根据中国艺术插花意境的内涵,创作方向的确定可以主要从文学所包含的内容里、现实中的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里及构成插花的花材、器具等方面考虑,通过对它们的运用或从中得到的启发激发创作的灵感。

(6)插花神似扩展阅读

艺术造诣

插花既不是单纯的各种花材的组合,现代艺术插花不过分要求花材的种类和数量的搭配,但十分强调每种花材的色调、姿态和神韵之美。用一种花材构图,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不同的构图以及与不同花材花器的组合,达到的效果则是完全不同的,这也就是艺术插花的表现力。

艺术插花最讲究的是作品的意境,而对花材和花器的选择几乎没有限制。插花构图注重立体感和空间感,要留空白,以给人想象的余地。艺术插花通过搭配组合,可以把非常不起眼的材料组织成具有高雅情趣的艺术品。这也是插花的魅力所在。

一件好的作品之所以有较高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是由于作者能捕捉自然界最美的瞬间,进行艺术加工。既不是自然美的重复,也不是对他人作品的模仿,而是经过作者精心创作,具有独特个性和表现力的作品。

艺术插花的作者,须善于观察自然,敏锐地捕捉自然界花卉植物最美瞬间,积累花卉的形象,注意熟悉花卉的丰富语汇,具备一定的美学理论基础知识,熟悉绘画音乐,这样才能不断地创作出真善美的作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插花

⑺ 一种小果,用于插花艺术,长得跟山茱萸很像,请问是叫什么果

这个有点像山归来,一般圣诞到过年花店才有卖。仿真花里面也有这种果子。

⑻ 请大家帮帮我看看这是什么植物,居然开花了,这花跟滴水观音的花很像

这是银皇后万年青 学名:Aglaonema commulatum cv.Silvcr Queen 别名:银后粗肋草、银后亮丝草 科属:天南星科,广东万年青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40厘米,茎直立不分枝,节间明显。叶互生,叶柄长,基部扩大成鞘状,叶狭长,浅绿色,叶面有灰绿条斑,面积较大。 生境分布:原产亚洲热带地区,我国普遍栽培。 生态习性: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不耐寒,怕强光曝晒,不耐旱。生长适温为20-27℃,3-9月为21-27℃,9月至翌年3月为16-21℃,冬季温度不低于12℃。以肥沃的腐叶土和河沙各半的混合土为宜。 繁殖方法:扦插或分株繁殖。扦插于春末初夏,将植株的茎用利刀切成带一二个节的小段,插于灭菌消毒过的素砂、蛭石、珍珠岩之中。可将插穗横插于介质,但注意一定要将芽头向上;也可以竖插,但切忌插倒。插后适当遮荫,晴天中午揭膜喷雾。每7~10天喷一次灭菌药液(用0.1%的多菌灵、托布津、退菌特稀释液均可),一般20~25天可生根。根长至2cm左右即可移栽定植。也可分株繁殖,常在春季将其基部萌发的蘖芽剥下另植。 栽培管理:盆栽用疏松的泥炭土、草炭土最佳.亦可用腐叶土、砂质壤土混合,并用少量的硫酸亚铁稀释后酸化土壤。喜散光,尤其怕夏季阳光直射。在室外,需用65%~75%的遮阳网遮阳,在室内要存放在光强处,以使叶片色泽鲜艳。长期放在阴暗处;叶面色泽暗淡,叶片发软而不挺,影响观赏效果。不耐寒,温度降到10℃就得采取保温措施。受冻后,整株溃烂,冬天不可低于15℃。冬春雨季少浇水,冬春两季要盆土干透后,同时最低温度要达到15℃以上才能浇适当的温水。夏季生长旺盛,可以大量供水。春末夏初可少施一些酸性氮肥,夏季增旋氮肥,初秋、中秋可施些复合肥,秋末初冬停肥。肥料充足茎干粗壮,分蘖多,叶片肥大。 园林用途:银皇后万年青叶色美丽,特别耐阴,盆栽点缀厅室,效果明显,特别明亮舒适。目前,剪叶作插花配叶或装饰室外环境已属时尚。

⑼ 日本花道与中国花道的异同

2009年伊始,有幸认识了来自台湾的陈春珍老师,(国际花艺文教基金会董事,日本花艺设计师协会常务理事,日本花艺设计师协会讲师,日本池坊华道讲师正教授一级。)她给我们带来了日本古老的池坊华道,让我领略了日本插花艺术的魅力,感悟着日本花道的精神。我学习日本花道,并非崇洋媚外,旨在领略日本的插花艺术,拓展自己的插花技艺。在学习过程中,我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日本花道,与中国传统式插花又有何渊源?为什么日本花道发展得如此系统有为?中国传统插花的发展之道在哪里?经过学习和大量资料阅读之后,在日本花道与中国传统插花之差异方面,我有一些心得,与大家共讨。一、历史渊源在500年前的唐朝,日本的圣德太子把中国佛教插花带入日本,并由小野妹子潜心研究、积极传播,形成了日本的第一个插花流派——池坊华道。自此,日本的插花艺术(日本称之为“花道”)开始繁盛起来,并形成了如今的3000多个派系。中国的传统插花艺术,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罗虬的《花九锡》、袁宏道的《瓶史》、沈复的《浮生记》更是中国插花的历史力证。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插花,是日本花道之父,从日本花道技艺中,可窥得中国传统插花的神似之处。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不断的战乱,使得中国插花艺术在后来的发展中并未一帆风顺。而日本,倒是兴兴旺旺,使插花艺术在全日本成为了一种全民普及性的技艺,与茶道同为日本妇女的必学之道。二、从民族性来思考两者的发展在看到日本花道与中国插花不同的发展之路后,我更多考虑的,不是历史原因,而是民族性的问题。为什么日本能把拿来的文化发展起来,并且很好地发展起来了呢?而中国的插花艺术,蛮可以是世界插花界的龙头老大,可如今,却让人排在了日本之后,为什么?排除我们的民族情绪,不去讨论日本民族的残忍、杀气腾腾、性急而度量小之缺陷。我们可以看到,在日本,有一种独特的精农主义,它使日本人重视教育,崇尚科学,并不断革新,精益求精。它使日本人性格中有一种永不服输的倾向。成功的唯一出路就在于不断完善自我, 充分发挥意志力的作用。日本人在这方面几乎做到了极致。这就不难看出,日本花道何以发展得如此系统和广泛了。而中国呢?近年来,我看到全民性的关于民族性的大讨论,听到的大多是贬词。首先是中国的天然主义,这种天然主义形成了中国文人的儒雅,而这份儒雅又创造了中国插花的艺术性,使中国插花充满了灵气和情感。然而,又是这种天然主义,让中国人信命由天,从而让历史蒙上了耻辱,也让花艺发展受到了阻碍。其次是中国的个人主义,轻视知识,轻视努力,轻视文化,轻视群众与团体生活,这也让插花艺术的发展受到了阻碍。三、花艺特点之异同同:日本花道与中国传统插花都以线条为主,讲究意境,崇尚自然,两者同属于东方式插花。异:日本花道更系统。如今的3000多流派,虽源于池坊,却各有特点。日本花道有家族性,固能将流派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下来。而中国插花艺术,重新发展的历史不长,现如今依旧派系不明,分类混杂。但是经过几代花艺人的努力,中国插花,也正以不容忽视的姿态重振着中国艺术在世界上的地位。四、一些想法在接触了日本花道之后,令我有不少感触。1、 我们应该放弃自己“父”之尊,努力学习日本花道,从中挖掘东方插花之精髓,丰富中国传统插花之意蕴。2、 索源。从中国现存的文献资料出发,发掘中国传统插花的历史。从源头上分析中国插花的特点,注意整理和分析,让中国插花更系统更丰富。3、 增加交流。这里的交流,并不仅仅是指与日本花道的交流,也包括与国际插花界的交流,融汇东西方的艺术精华,再创辉煌的中国插花艺术。但,更重要的交流,我认为是国内插花界的交流。也许是我在插花界的了解不深,总感觉中国插花界地域感很强,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搞自己的培训和商业发展,使得插花艺术更滑向了商业化,淡薄了艺术性。最后,我想说,我更喜欢中国传统插花,不仅因为她是日本3000多流派的花道之“父”,更因为她拥有天然的高贵与沉稳气质,拥有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自然、师法自然又高于自然的精神。虽然自己微不足道,但我也希望能够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中国插花艺术的发展唱传承与创新之歌。

⑽ 福州评话的艺术形式

福州评话音乐唱腔无严格曲说,按福州方言依字行腔的吟诵调,道具有醒木、折扇、加一片铙钹(配以斑指、竹箸),作为间奏击节乐器。评话讲究说、吟、做、花。唱词多为七字句,也有八九字句。 醒木:以硬木做成,用以押座,渲染气势,并起区分段落的作用。
折扇:习惯用棕木扇骨的黑扇 ,与南北评话用的白扇不同。四季皆用,起扩大手势、帮助表情的作用,兼作道上人,比拟刀枪棍棒、书、信札、托盘等。
铙钹:形同佛教法器中的铙,而暗合商代青铜铙的三个特点:单个;以杆击其边沿,执而鸣之。在福州评话中有特殊打法,如逗钹、敲钹。 说白:用于正话中,为说故事的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又分表白、对白、评白和内心白。
吟诵:在评话家庭中,只有福州评话继承古风,采取夹说夹吟的方式以表述故事。吟诵分序头、吟句和诉牌三种:
1. 序头 用于压座和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书名。
2. 吟句 分表唱、人物独唱及对唱。有高山流水、浪淘沙、连珠、英雄调、泪嗓、半泪嗓及垛句等腔调。
3. 诉牌 用于表白身世,倾诉冤情。整段诉牌节奏由慢到快,并变换铙钹,使之逐渐激烈。
做工:福州评话以吟说为主,做工手面(表情)为辅。表情注重眼神和面风,次及手势和形体动作。取摹拟指意态势,侧重神似,力求神似与形似的统一。
花:即笑料,噱头,也是福州评话不可缺少的艺术手段。分“夹骨花”与“插花”两种。“夹骨花”是在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突出笑料。“插花”则是说书人穿插些与故事无关的小笑话。
福州市评话的传统演出排场:打一个小平台,台上置一直儿、条凳。几上摆放香花、鲜果、糕饼,鸣炮接送演员登台,在直几后落座。一般为单档说唱,也有双档对口者。

热点内容
七夕怎样发朋友圈秀恩爱 发布:2025-07-27 13:10:57 浏览:746
兰花红香妃价钱 发布:2025-07-27 13:06:35 浏览:914
情人节怎么表白好 发布:2025-07-27 12:42:13 浏览:484
咖啡店情人节活动策划 发布:2025-07-27 12:42:10 浏览:197
爬满盆栽 发布:2025-07-27 12:41:23 浏览:195
茶花什么季节开 发布:2025-07-27 12:34:03 浏览:559
樱花刀是啥 发布:2025-07-27 12:33:04 浏览:330
阴阳师情人节更新公告 发布:2025-07-27 12:25:50 浏览:181
情人节跟情人节的意思 发布:2025-07-27 12:24:53 浏览:55
花卉分析 发布:2025-07-27 12:24:19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