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花卉名著
⑴ 中国古代花卉著作问题
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周师厚《洛阳牡丹记》、陆游的《天彭牡丹记》、刘攽的《芍药谱》、王观的《扬州芍药谱》、刘蒙《菊谱》、史正志的《菊谱》、范成大的《范村菊谱》、史铸的《百菊集谱》、赵时庚的《金漳兰谱》、陈思的《海棠谱》、范成大的《范村梅谱》、陈景沂的《全芳备祖》等。其它如明代的王象晋的《群芳谱》、清代陈淏子的《花镜》等。这类著作,以赏花为宗旨,所以花的品种和品第成为这类著作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叙述了花卉的栽培方法。如《花镜》卷二的“课花十八法”可说是集花卉栽培之大成。“十八法”分别为:辨花性情、种植位置、接换神奇、分栽有时、扦插易生、移花转垛、过贴巧合、下种及期、收种贮子、浇灌得宜、培壅可否、治诸虫蠹、枯树活树、变花催花、种盆取景、养花插瓶,整顿删科及花香耐久等法。
西晋嵇含的《南方草木状》描述了中国81种南方热带、亚热带植物,如茉莉、睡莲、菖蒲、扶桑、紫荆等的产地、形态、花期等。把环境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对环境的要求以及花香、色素、滋味等作为分类依据。代表了中国古代植物分类的水平。
东晋戴凯之的《竹谱》是中国第一部园林植物专著,记载了70多种竹子。出现了栽培菊。
南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了园林植物的一些栽培原理和技术,如嫁接的原理、方法、砧木、接穗选择;催芽技术中浸种和荷花的种皮刻伤等。
明代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记述了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清代的综合著作陈淏子的《花镜》记述了繁殖法和栽培法,有插话和盆景等内容,是世界公认的历史专著中最可贵的花卉书。
清代汪灏的《广群芳谱》,有花卉产地、形状、品种、栽培以及有关的诗词歌赋等。
⑵ 古代植物学专著主要是写的什么
《植物名实图考》是我国l9世纪重要的植物学著作,由清朝吴其睿所撰。在编撰《植物名实图考》之前,吴其睿先完成了《植物名实图考长编》,该书共有22卷,收录植物838种。分谷类、蔬类、草类、果类、木类等l1类。《植物名实图考》共38卷,收录植物17l4种,共分l2类。其中大部分的植物都是根据作者亲自观察所得,详细记载形色、性味、产地、用途等,并绘附精图。对于植物的药用价值以及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的考订更是详细,至今对研究我国植物种、属及其固有名称仍有重要参考价值。它在植物学史上的地位,早已为古今中外学者所公认。而其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为世界植物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植物名实图考》一书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有珍贵的植物学知识,而且为医药、农林以及园艺等方面也提供了可贵的史料,值得科学家参考。
《南方草木状》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植物志,为晋代嵇含所撰。公元304年问世。共上、中、下三卷,分草、木、果、竹四大类。书中记载了广东、广西及越南的植物总共80种。其中上卷记载草类植物29种,中卷记载木类植物28种,下卷记载果类植物17种以及竹类6种。该书是研究我国古代植物的重要资料。
《花果卉木全芳备祖》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系统的植物词典。为南宋学者陈景沂所编纂,成书于1256年。全书共58卷,分为果、花卉、草木、农桑、蔬菜和药物等部分。这部书出版后,其他原本都已散失。现存唯一的原本保存在日本宫内厅书陵部。1979年10月,日本宫内厅把这本书的影印件赠送给我国。
⑶ 最早的植物学著作是什么
《全芳备祖》
⑷ 试举出中国古代的园林花卉著作10部
孩子查查刘燕的花卉学课本吧,序言那一章都有,这是往年考研真题,一看你就是不动脑筋
⑸ 植物类的古典著作
公元前100-200 年(汉代)的《神农本草经》记载药用植物365种,三世纪有《吴晋本草》,六世纪有《神农本草经集注》(记载药用植物730余种)和《名医别录》等,七世纪出现《唐新修本草》(载有844种药用植物),系由国家颁行的图说药典;以后历代都有重要的本草著作,如《本草拾遗》(在《唐新修本草》基础上增加400种药用植物)、《开宝本草》(收录了983种)、《嘉佑图经本草》(1082种)、《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证类本草)》(1558种)和《本草衍义》等;十六世纪明代李时珍(1518-1593 )编著的《本草纲目》已记载药用植物1195种,并对这些植物的习性、产地和用途等做了较详细的描述。清代出现的《尔雅疏证》、《尔雅义疏》和《植物名实图考长编》等著作,都是我国古代植物分类知识体系的结晶。
更多的关于植物的描写和记录存在于古代众多的专类书籍文献中。春秋时期出现的《尔雅》一书,主要对《诗经》中的名物进行考订,在“释草”和“释木”两章中,已按类比方式对诗经中记载的植物进行了分类,并对其同物异名进行了整理。西汉毛亨的《毛诗·训诂传》、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以及三国(吴)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鱼虫疏》等,在植物名物考证和形态描述等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我国古代有关植物的专志书籍极为丰富,汉、晋时期,由于对南方热带、亚热带植物不甚了解,将之称为“异物”,出现许多“异物志”类书藉,以东汉杨孚孝著的《异物志》为最早,记载岭南特有植物;至晋代嵇含所著《南方草木状》(公元304年)时,不再以南方热带亚热带植物为怪异,而加以正常的描写和记录,其分类系统在《尔雅》草、木两类基础上增加了果、竹两类,共记载植物80余种植物;在《昆虫草木略》(公元1150年左右)中,植物分类体系稍进一步,分为草(包括菌类、藻类和蕨类)、蔬、稻粱、木和果五类;在《全芳备祖》(公元1256年)中的分类体系增至花、果、卉、草、木、农桑(谷、豆、桑、麻)、蔬和药等类别;而后出现的《群芳谱》(1621年)和《广群芳谱》(1780年)基本都根据应用方式建立分类体系,按照类别形成专谱,每谱包含若干细类;一些有系统性的专论或专谱,如《牡丹谱》、《救荒本草》(记载植物414种)、《菊谱》、《桐谱》,《荔枝谱》和《橘录》等,亦从不同角度提供了我国古代对植物的认识;我国古代许多有关植物的知识在各种地记著作中也得以保留,如《山海经》(成书在公元前500-300年间,记载植物约100种)、《扶南记》、《交州记》、《南越记》、《广州记》、《罗浮山记》、《桂海虞衡志》和《益部方物录》等,广泛记录了各地植物物产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总之,我国古代各种专志类书达数百种之多,内容广泛涉及草木、果树、谷蔬、花卉、竹茶和野菜等等。在著录普通植物方面的书籍中,以清代吴其 著《植物名实图考》为最全面,记载植物1714种,图文对照,对生态、习性、产地、特性和用途等都有较为详尽的描写,可谓我国第一部《中国植物志》。
⑹ 我国古代园林植物方面的经典著作有哪些
中国花卉资源丰富,园林植物种类繁多,早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称。花卉文化历史悠久,历朝历代均有经典著作,如西晋嵇含的《南方草木状》、唐朝王庆芳的《庭院草木疏》、宋朝陈景沂的《全芳备祖》、明朝王象晋的《群芳谱》、清朝汪灏的《广群芳谱》、民国黄氏的《花经》、近年陈俊愉等的《中国花经》,这些著作系统全面地记载了我国不同时期的园林植物概况。
改革开放后,我国园林植物种类不断增多,物种多样性程度不断提高,有关园林植物的著作也十分丰富,不足的是绝大多数园林植物著作偏重于植物介绍,忽视对植物造景功能的阐述。随着我国园林事业的快速发展,植物造景的技术和艺术得到了较大进步。学术界、产业界和教育界的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园林设计师和相关专业师生对植物造景的知识需求十分迫切。基于此,我们编著了《现代园林植物景观丛书》,旨在综合阐述园林植物种类知识和植物造景艺术,着重介绍中国现代主要园林植物景观特色及造景艺术。
丛书图文并茂,采用大量精美的图片来展示植物的特征、造景功能和园林应用。植物造景的图片是2004~2005年度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进行实地拍摄的实景照片,代表了我国植物造景艺术和技术的最高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丛书介绍了所收录植物品种的学名、形态特征、识别要点、繁殖要点、栽培养护要点。
本丛书按照园林植物的特性和造景功能分为11分册,内容包括水体植物景观、地被植物景观、阴地植物景观、花坛植物景观、绿篱植物景观、芳香植物景观、藤蔓植物景观、行道植物景观、庭院乔灌木景观一、庭院乔灌木景观二、草坪草和观赏草景观。
⑺ 花草四大名著
应该是中国四大名著吧……
中国古代四大古典名著: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望采纳
⑻ 中国古代著名的花卉著作有哪些
欧阳修的《
洛阳牡丹
记》、周师厚《
洛阳牡丹
记》、陆游的《天彭牡丹记》、刘攽专的《
芍药
谱》、王观的属《扬州
芍药
谱》、刘蒙《菊谱》、史正志的《菊谱》、范成大的《范村菊谱》、史铸的《百菊集谱》、赵时庚的《金漳兰谱》、陈思的《海棠谱》、范成大的《范村梅谱》、陈景沂的《全芳备祖》等。其它如明代的王象晋的《群芳谱》、清代陈淏子的《花镜》等。这类著作,以赏花为宗旨,所以花的品种和品第成为这类著作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叙述了花卉的
栽培方法
。如《花镜》卷二的“课花十八法”可说是集花卉栽培之大成。“十八法”分别为:辨花性情、种植位置、接换神奇、分栽有时、扦插易生、移花转垛、过贴巧合、下种及期、收种贮子、浇灌得宜、培壅可否、治诸虫蠹、枯树活树、变花催花、种盆取景、养花插瓶,整顿删科及花香耐久等法。
⑼ 世界上最早的植物学著作
***
最早的地方植物志
《南方草木状》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植物志。为晋代嵇含所撰。公元304年问世。共上、中、下三卷,分草、木、果、竹四大类。书中记载了广东、广西及越南的植物总共80种。其中上卷记载草类植物29种,中卷记载木类植物28种,下卷记载果类植物17种以及竹类6种。同时还有关于生物防治的记载。本书是研究我国古代植物的重要资料。
最早的植物学辞典
《花果卉木全芳备祖》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系统的植物词典。为南宋学者陈景沂所编纂。成书于1256年。全书共58卷,分为果、花卉、草木、农桑、蔬菜和药物等部分。这部书出版后,其它原本都已散失。现存唯一的原本保存在日本宫内厅书陵部。1979年10月,日本宫内厅把这本书的影印件赠送给我国。
最早研究野生食用植物的著作 《救荒本草》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研究野生食用植物的著作。为明代皇帝朱元璋的第5个儿子朱橚所撰。成书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全书分上、下两卷,记载了在灾荒时可利用的野生植物414种,其中出自以前本草的有138种,新增加的276种,分为草类245种,木类80种,米、谷类20种,果类23种,菜类46种。这些植物中不仅有常见的食用植物,还有习惯上不食用,甚至是有毒的植物。朱橚在自己的园圃里栽植了许多植物,不但亲自观察,而且叫画工依照实物逐一绘图,并对植物的产地、形态、性味及其可食部分和食法予以说明。《救荒本草》受到世界植物学家和科学史家的高度赞赏。
最早、最大的区域性植物志
《植物名实图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最大的区域性植物志N
⑽ 关于古代花文化的专著有哪些
花鸟虫鱼虽然是大自然中普通的动植物,但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赋予了其深度的内涵,自古以来多有花鸟派大画家出现。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花鸟画空前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宫廷中装堂饰壁务求华美,使花鸟画在美术中占有重要地位。花鸟不仅书画作品中多有呈现,而且还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陶冶了人们的情操,使生活更加富有情趣,因此也有诸多专著。
牡丹被誉为我国的“国花”,颇受文人推崇。如北宋大诗人欧阳修著有《洛阳牡丹记》,全文约2700余字,分3篇:一曰“花品叙”,列出牡丹品种24个。指出牡丹在我国生长的地域,认为“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二曰“花释名”,解说花名由来;三曰“风俗记”,记述洛阳人赏花、种花、浇花、养花、医花的方法,并说为将花王送到开封供皇帝欣赏,采用了竹笼里衬菜叶及蜡封花蒂的技术。
我国宋代的牡丹书还有张邦基《陈州牡丹记》、陆游《天彭牡丹谱》等。除牡丹外,尚有其他花类。到了明代,浙江石布政使王象晋在家督率佣仆经营园圃,积累了一些实践知识,并广泛收集古籍中有关资料,用10多年时间编成了介绍栽培植物的著作《二如亭群芳谱》,简称《群芳谱》。《群芳谱》全书30卷内容按天、岁、谷、蔬、果、茶竹、桑麻、葛棉、药、木、花卉、鹤鱼12谱分类,记载植物达400余种,每一植物分列种植、制用、疗治、典故、丽藻等项目,其中观赏植物约占一半,对一些重要花卉植物收集了很多品种名称。到了清代,清圣祖玄烨命汪灏等人就王象晋《群芳谱》增删、改编、扩充,于1708年成书,原名《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简称《广群芳谱》。
《广群芳谱》全书100卷,分为天时、谷、桑麻、蔬、菜、花卉、果、木、竹、卉、药11个谱。汪灏等人大幅度改编《群芳谱》,对其篇目有分有合,删去了其中一些和农事无关的内容,对原书引文错误及脱漏之处,一一加以补正。经过改编,全书形式整齐划一,内容严谨充实,取材也较丰富,减少了矛盾重复之处,可视为一部新书。凡是原书保留下来的旧条文,开头皆注有“原”字,新增内容则开头处用“增”字标明,很易区别。玄烨本人所写诗赋,则以“御制诗”标明,归集在诸条集藻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