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竹编插花器

竹编插花器

发布时间: 2021-03-10 23:41:14

A. 插花的基本要领有哪些

1.清晨露水未干时剪取花枝。立即插人盛水的桶中,可使插花经回久。

2. 从山野采摘的花枝,可用答事先准备好的药棉或废纸包住折断处,浸湿 药棉或皮纸装进食品袋,捆紧袋口携回,不让太阳晒着,这样可使插花经久。

3.将花枝末端在灶火上烧焦,然后将烧焦部位浸入酒精里1分钟,取出用清水漂洗后插瓶。这样处理可防止养分下泄和插后枝条烂坏。

4,对某些枝条硬而脆的花技,插瓶前不要剪断,以免剪刀压坏导管,改 用手折断,吸水力强,对延长花期有好处。

5. 玉兰、梅花、紫藤之类的花,击碎花枝末端长3厘米左右,可增加吸水 面积,有利于延长水养期。

6.在瓶中放0.1%的食盐可以防腐。放0.1%的食糖增加营养。

7. 可在瓶中放1/4000的高锰酸钾或适当的硼酸、硫磺、石炭酸、水杨酸、维生素等,都有延长花期的作用。

8.若在花瓶里放人一片阿司匹林,有延长花期的奇效。因阿司匹林经花枝吸水后,可促使叶子气孔闭合,减慢水分的蒸发。

B. 插花在色彩协调上有什么要求

插花总的来说分两种:第一种:是规则插花,就是按照书本上的,规规框框的。什么圆形版的,三角的等等。颜权色只要搭配的比较均匀就行,没有太大的要求。第二种:是艺术插花,艺术插花,说白了就是想怎么插就怎么弄,可是你也要有基本的美观感。突出你想要表达的主题,中心,在色彩协调上要有一种规格的美,不能乱插,也不能瞎插。不管是那种插花类型,都要注重的就是颜色的分化,和分配。只要你颜色的前后,颜色的比例,掌握好了,那么你的插花就会很好看,祝你好运。

C. 插花的竹编花篮一个首饰盒一个白茶壶一个报纸一卷柿子三个梨两个苹果两个两块衬布怎么构图

S型构图

D. 老竹编器如何清洗

竹编是可以水洗的,洗干净后通风晾干或吹干,别太阳晒。

E. 如何设计和制作山茶花

用山茶制作花篮插花,既漂亮又庄重,目前家庭节日布置和花篮艺术插花也常在用。山茶艺术花篮,表现手法和瓶插、水盆插花基本相同,只是花篮内要设法安置水和固体器具。

篮是制作花篮插花的基本器具。市场上有售专用的花篮。若有条件自己动手编制,那就更有情趣。花篮的形状很多,常见的有元宝篮、提篮、吊篮、挂篮、单体花篮、多层花篮。所用的材料也多,有竹编的、藤编的、各色塑料带编制的等。花篮不论用何种材料编制,依靠本身是无法保持水分的。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保水:①水具保水。一般在花篮里放一只水盆和花插泡沫塑料板,也可用空罐、茶杯、碗、塑料袋等代用品。用塑料袋作容器,则需将塑料水袋下端插入沙土保养之。如果能按花篮本身特点设计专用水具更佳。②插花泥保水。插花泥市场有售,吸水保水能力很强。当花枝插入,花泥不会松散,并且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分割,花枝可以从各个方向插入。但花泥不宜反复使用。

花篮的花体定位。花篮的造型确定以后,花体定位是插花成败的决定因素。定位方法是根据花篮的形状,在插花造型的关键部位先插上几支花枝,确定其高度和范围。常用有三种花篮花体定位的方法:①花篮呈半球形的花体定位。选择一支山茶花枝插在花篮的中央,确定花篮的高度,再在花篮的外沿四周插入4支花枝,呈十字交叉状,确定花篮的大小范围。随后从中间向外围或从外围向中间逐步插入不同花色的花枝或其他花卉作陪衬。②单面观赏的花篮花体定位。单面观赏山茶插花的花篮,主要在正面插花,定位方法基本同半球形的花体定位。这种花篮可挂在墙壁上或靠墙壁摆放,从单面观花。③不等边三角形花篮的花体定位。先插入最高端的1支花枝,第2、第3支花枝插在左右两侧的最外端。3支花枝基本上把花篮的轮廓位置确定下来,其他部位的花枝插入时就不会乱套。无论半球形、单面观赏还是不等边的三角形花篮,山茶品种的花要具有多样性,颜色、花型、大小,甚至叶形、叶色都要搭配好,这样制成的花篮才有生气。

F. 插花考虑到哪些元素的色彩协调

1.花卉色彩的形成和作用 在自然界中,大部分植物叶子的细胞里,都含有绿色的色素。我们知道当日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成六种可见颜色的光谱。如果让六色光再通过叶绿素溶液而透射到白色的银幕上,此时从银幕上的光谱里可以发现:在红色光靠近橙色光及蓝色光的部分,有一条很宽的黑色带,而绿色部分仍是绿色。这说明叶绿素吸收光线是有选样的。 绿色能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这是植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进化的结果。同时,植物为了适应自然生态环境的需要和受到本身质体、色素的抑制,形成了各种不同颜色的枝叶花果。在不同种类的植物体中,所含叶绿素的比例不同,其颜色的深浅就有差异。有一些植物体内。含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能使植物呈红色或橙色,它们主要存在于花瓣或果实中。有些植物的叶子在秋季落时前变黄,就是因为失去了叶绿素,只剩下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的结果。 植物体内还存在着一种花青素,较多地存在于花瓣、果实之中。鲜花盛开所呈现出的一些红色和蓝色等,往往是花青索起的作用。花青素的颜色随着植物细胞液的酸碱性不同而有变化。细胞液为酸性时,花呈红色;细胞液为碱性时,花呈蓝或紫色。用八仙花作酸碱度变化试验,效果十分明显。 花冠居花萼的内方,色彩非常鲜艳.为植物中最为显著的部位,也是最富有变化的部位。花冠颜色主要是细胞中花青素和杂色体起的作用.花的红色、蓝色、紫色来源于花青素;花的黄色、橙黄色来源于杂色体;不具色素的部分为白色。由于花中存在着多种色素。各种花的色素组合情况各有所异,色素存在的多少也有变化,所以花朵开放时会出现天光十色、斑谰多彩的景象。 花卉随着四季更替和生理活动的需要,进行着新陈代谢,色彩也随之变化。花从蓓蕾初绽到枯萎凋零,叶片从新芽叶翠到枯黄落地,颜色都是在不断的变化。—般说来,初放的花色浓郁鲜艳,随后颜色逐渐变淡,最后失去原有美丽的色泽。初放的叶呈嫩绿色并带有鹅黄色.逐渐呈现出墨绿色.到生长末期转黄。果实也是如此,从子房膨大到果实成熟,色彩有一个变化过程。花卉的这种生理特征,为我们插花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限制了花材的采摘时间。 2.插花器皿的色彩 插花器皿的种类很多,各种花器都有自身的色彩特点,再加上人为的着色变化.色彩更是繁杂多变。插花器皿质地有粗细之分、软硬之别、对光的吸收与反射程度有很大的区别,颜色差异也很大。凡是质地细洁、光滑的物质,如金属、玻璃、瓷器,对光的反射较强;质地粗糙的物质,如粗陶、木器等,对光的反射较弱。由此可见.器皿质地对插花色彩影响很大。 用陶、瓷制成的花器是我们插花常用的器皿,其本身也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有许多奇特的色调,如青瓷、唐三彩、祭红、三阳开泰等等。 花器色彩的丰富多变,对插花来说,无疑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如花器色彩选择不妥,也会造成整个作品的失败。例如,用粉彩花卉画、人物图案作画面的花瓶,就其本身色彩配置来说,也许是十分精美的,但与花卉相配,会造成喧宾夺主的局面。所以,我们在花器色彩的选择上,耍立足于简洁、统—.每—件花器只要求存在—、二种颜色.或是几个简单色块组合的花器,不能使用或少使用那些描金附凤的花器。 随着现代工艺材料的发现,插花器皿有了很大的发展。如玻璃、塑料制品,色彩鲜艳夺白,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但要注意与花卉的合理配置,不然易造成庸俗之态。用本色的自然材料制成的花器,如竹编、草编、藤编和木器等,古朴雅致,色彩简洁、大方,十分迎合人们的审美需要。若在这些花器上加以着色,也能让人感到精巧华美。 3.插花色彩的设计和配置 插花的用色,不仅是对自然的写实,而且是对自然景色的夸张,可以随着插花造型的需要进行变化。插花使用的色彩.首先耍服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趣.或鲜艳华美.或清淡素雅。其次.插花色彩要经得起看.远看时进入视觉的是插花的总体色调。总体色调不突出.画面效果就弱,作品容易出现杂乱感,而且缺乏特色。近看插花时,要求色彩所表现出的内容个性突出,主次分明。 插花色彩的配置,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花卉与花卉之间的色彩关系;二是花卉与容器之间的色彩关系,三是插花与环境、季节之间的色彩关系。这三方面的关系若能正确掌握.插花配色就能得心应手了。 花卉与花卉之间的色彩关系.可以用多种颜色来搭配,也可以用单种颜色,要求配合在一起的颜色能够协调。如用腊梅花与象牙红两种花材合插,一个满枝金黄,另一个鲜红如血,色彩协调,辉映成趣,更重要的还在于以红花为主,黄花为捕.远远望去红花如火如荼,黄花星光,点点通过花枝向外辐射。 插花中青枝绿叶起着很重要的辅佐作用。枝叶有各种形态,又有各种色彩,如运用得体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牡丹虽好,还要绿叶扶持”。如选用展着绿叶的水杉枝,勾勒出插花造型的轮廓,再插入几支粉红色的菖兰或深红色的月季。可想而知,鲜花在绿枝的映衬下更显娇艳。再如将几支珊瑚树枝和几朵白色的马蹄莲花合插在一起.颜色并不华丽,却显得素雅大方。 花卉间的合理配置,还应注意色彩的重量感和体量感。色彩的重量感主要取决于明度,明度高者显得轻,明度低者显得重。正确运用色彩的重量感,可使色彩关系平衡和稳定。例如在插花的上部用轻色,下部用重色,或者是体积小的花体用重色,体积大的花体用轻色。 色彩的体重感与明度和色相有关。明度越高,膨胀感越强 ;明度越低,收缩感越强。暖色具有膨胀感,冷色则有收缩感。在插花色彩设计中.可以利用色彩的这一性质,在造型过大的留部分适当采用收缩色,过小的部分适当采用膨胀色。 花卉与容器的色彩要求协调,但并不要求一致,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配合:一是采用对比色组合.另一是调和色组介。对比配色有明度对比,即色彩明暗程度的对比,也称黑白对比。如在黑色的花器之中,插入白色的马蹄莲花,一暗一明造成对比,就能起到色彩鲜明的效果。 花卉与器皿有色相差别而形成的对比叫色相对比。色相对比有强弱之分,主要有对比色相和互补色相的对比。对比色相对比的色感比较鲜艳、强烈.具有饱满、华丽、欢乐、活跃的感情特点,容易使人兴奋、激动。互补色相对比是相应的色彩对比,也是最强的色相对比,如红花与青绿色花器.黄花与青紫色花器等。中国传统配色中有“红间绿,花簇簇”,“红配绿,看小足”的说法。 冷暖对比也是花卉与器皿配色的主要方法。采用冷暖对比的色彩,效果会显得生动起米。如用湖蓝色水盆,插粉红色的荷花,这样冷色的盆与暖色的花形成了冷暖对比,更进一步烘托出花的妩媚。在一般情况下,插花器皿的颜色是深色的,花可插浅色的;器皿色彩是淡色的,花可插深色的,以便形成对比。 运用调和色来处理花与器皿的关系,能使人产生轻松、舒适感。方法是采用色相相同而深浅不同的颜色处理花与器的色彩关系,也可采用同类色和近似色处理。同类色如橘红与大红、绿与青绿色等。近似色有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等。近似色的色距范围较大,有一定的对比性.容易表现出色彩的丰富性和形成色彩的节奏与韵律。 插花还可以利用中性色进行调和,如黑、白、金、银、灰等中性色的花器,对花卉有调和作用。也可用金银丝装饰在花中,使花卉与器皿的对比色中有个性色为媒介而调和。插花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如过年过节或喜庆日子作为装饰品美化环境,把屋内外装饰点缀成一片节日的气氛,寄托美好的理想,振奋人们的精神。插花的色彩要根据环境的包彩来配置。如在白底蓝纹的花瓶里.插入粉红色的二乔玉兰花,摆设在传统形式的红木家具上,古色古香.民族气氛浓郁。在环境色较深的情况下,插花色彩以选择淡雅为宜:环境色简洁明亮的.插花色彩可以用得浓郁鲜艳一些。 插花色彩还要根据季节变化来运用。春天里百花盛开,众芳争艳,到处是万紫干红的景色。此时插花时选择色彩鲜艳的材料,给人以轻松活泼、生机盎然的感受。夏天,插花的色彩要求清逸素淡、明净轻快。适当地选用一些冷色调的花,给人以清凉之感。到了秋天,满目红朴朴的果实,遍野金灿灿的稻谷。此时插花可选用红、黄等明艳的花作主景,与黄金季节相吻合,给人留下兴旺的遐想。冬天的来临,伴随着寒风与冰霜。这时插花应该以暖色调为主,插上色彩浓郁的花卉,给人以迎风破雪的勃勃生机。

G. 茶具选配的茶具特色

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兴紫砂茶具,早在北宋初期就已崛起,成为别树一帜的优秀茶具。紫砂茶具具有造型简练大方、色调淳朴古雅的特点,外形有似竹结、莲藕、松段和仿商周古铜器形状的,明代大为流行。紫砂壶成陶火温在1000~1200度,质地致密,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能吸附茶汁,蕴蓄茶味,且传热缓慢不致烫手,即使冷热聚变,也不致破裂;用紫砂壶泡茶,香味醇和保温性好无熟汤味,一般认为用来泡的乌龙茶、铁观音等半发酵茶最能展现茶味特色。
正宗的紫砂壶和一般的陶器不同,其里外都不敷釉,采用当地的紫泥、红泥、团山泥抟制焙烧而成。由于成陶火温高,烧结密致,胎质细腻,长时间使用,壶体的颜色会变得越来越自然,而在壶内泡着的茶会渗进壶体内,使壶蕴含茶味。
市场上销售的紫砂,主要来自福建、宜兴、台湾三地。福建紫砂其实使用的也是宜兴的砂,只不过是在福建加工而已。其中台湾紫砂壶砂质比较细腻,不同于其他两地产的紫砂,相比之下更适合泡乌龙茶。壶的价格在百元至千元不等。虽然宜兴紫砂享有盛名,但茶社销售的宜兴紫砂壶在价格上也能为工薪阶层所接受。选购时既要根据个人的爱好、身份、性格等特点来选择,还要考虑到与居室内部环境、房间结构与色彩等方面的协调。不同造型的紫砂茶具有不同的视觉效果,直接影响到欣赏者的情绪与心理。 瓷器无吸水性,音清而韵长,瓷器以白为贵,约1300度左右烧成,能反映出茶汤色泽,传热、保温性适中,对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泡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且造型美观精巧,适合用来冲泡轻发酵、重香气的茶,如文山包种茶。
现在最常见的瓷器茶有白瓷茶具、青瓷茶具,还有台湾瓷茶具。瓷器茶具的花色比紫砂更具观赏性。它的图案或清新俊朗,或清淡悠扬。另外,由于陶瓷新工艺新技术与新材质的深度开发,瓷器茶具的品种也越来越丰富,一些新瓷器茶具中还加入卡通图案,来满足青年消费者的喜好。
白瓷以景德镇的瓷器最为著名,其他如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安徽祁门的茶具也各具特色。早在元代景德镇的青花瓷就闻名于世,并远销国外。青瓷茶具始于晋代,青瓷主要产地在浙江,最流行的一种壶叫“鸡头流子”的有嘴茶壶。台湾瓷的茶具特点是图案比较新。
购买瓷器茶具时除考虑价格因素外,对瓷器本身要仔细查看,器形是否周正,有无变形,釉色是否光洁、色度是否一致、有无砂钉、气泡眼、脱釉等。青花或彩绘则看其颜色是否不艳不晦,不浅不深,有光泽(浅则过火,深则火候不够,艳则颜色过厚,晦则颜色过薄)。最后要提起轻轻弹叩,再好的瓷器如有裂纹便会大打折扣。 (l)茶壶的功能要求:一把茶壶是否适用,取决于用之置茶、泡茶、分茶(倒茶)、清洗、置放等方面操作的便利程度及茶水有无滴漏。首先,纵观整体,一则壶嘴、壶口与壶把顶部应呈“三平”,或虽突破“三平”但仍不失稳重,唯把顶略高;二则对侧把壶而言,壶把提拿时重心垂直线所成角度应小于45℃,易于掌握重心;三则出水流畅,不漏水,壶嘴可断水,无余水沿壶流外壁滴落。其次,细察各处,分别有以下标准:
①壶口:为便于置放茶叶及夹取茶渣,壶口直径不宜小于3.5厘米,即可伸入并拢的双指。若是嵌盖式壶口,堰圈部分不能在壶口内侧形成凸起的一圈,否则不利于去渣、涮壶。为加大壶口与壶嘴的高度差,避免倒茶时水从壶口先出,可将壶嘴方的壶口上扬,并做一块挡水板。
②水孔:茶壶的水孔有单孔、网状孔和蜂窝孔三种。一般小壶为单孔,易被浸泡后的叶底堵塞,使“流”的出水不畅,尤以喇叭状小孔为甚,冲泡时需常用茶针疏通,故其“流”为直形。网状孔可以直接制坯而成,亦可在单孔外加金属网,避免叶底入“流”堵塞,但仍易为单片叶底粘住,出现水流不畅。最佳水孔为蜂窝状,即将水孔处制成一半球状,向壶身内凸起,凸面上面满蜂窝状小孔,即使有单片叶粘着,也只是盖住了一部分小孔,又因是凸面,很快会滑落,不易堵塞,但制作难度较大。
③壶嘴:要求出水顺畅、流速适中、水注成线,特别是“断水”要良好,即斟好茶后,壶嘴的水能马上回落,不会沿流的外壁滴于杯外。“断水”功能与壶盖是否密封有关,选购时应注水试用。
④壶把:作为壶的提握部位,壶把的重心十分关键。冲满水的茶壶靠手腕提握,位置不对则未斟茶时已洒出茶水。前文已述,侧提壶之“三平”等原则应牢牢记住。从把的形状来看,固定的提梁壶把,必须加大梁的高度和宽度,使掀盖、置茶、去渣方便,但斟茶时又显笨拙,可改用活动壶把,则可扬长避短。一般多用侧提壶,泡茶时操作方便,姿态优雅。
⑤壶形:壶形的种类很多,同类壶的大小、高低与直径的比例、装饰花纹等千变万化。壶形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泡茶时的动态美观,方便实用的壶用来得心应手,更增添了一份泡茶技艺的美感。在泡茶之前,可专门用一段时间用于赏具,如举行无我茶会时,首先由各茶人彼此观摩茶具,从每人所备之茶具的风格,可想见其人的文化层次、个人修养、茶艺造诣等等。所以,在选择壶形时,应摒弃华而不实的装饰,以质朴取胜。如冲泡绿茶之壶,为保持其特有的色泽,除控制水温外,须选用口大(有的大到与壶身直径相同)、壁薄(易传热,与质地也有关)的扁腹形壶,取其散热快的长处,令茶汁色碧而清洌;若冲泡乌龙茶,则应选口小、壁厚或多细密气孔、高度与直径相仿者,盖取其保温性好,使茶汤浓香诱人,余味不绝。
上述五点,只指茶壶的一般功能要求,至于从欣赏角度谈壶形,则人各有所好,尚无定论。一般鉴赏紫砂茶壶,当从其神韵、形态、色泽、意趣、文心、适用等方面一一考评。在实用便利的基础上,壶形应以自然流畅、气定神闲者为佳,切忌矫揉造作、匠气十足。古人尝以佳人比佳壶,推崇布衣荆钗,不掩天姿国色,是以一把佳壶不可多色多饰,须以浑然天成为最高追求境界。
(2)壶的整修:前面谈了如此繁复的选壶要求,一般读者必会产生畏难情绪。的确,古往今来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位堪称制壶大师,其作品流传至今者更是凤毛麟角,一壶值千金,非一般消费层次者可染指。尤其是现代工厂化生产条件下,市卖者多为大批生产出来的商品,当然不是艺术品,要符合如许要求显然是苛求了。其实,在选购时挑选基本符合前述条件的新壶,然后可通过整修,成为一把理想的合用之壶,并且因为是亲手参与,会有一份特别的乐趣。 整修工具为细圆棒形钻石锉刀,辅料为金刚砂、肥皂和水。整修时先在金刚砂内倒入少量水,并在壶盖沿上抹些肥皂,再抹上湿润的金刚砂,把壶盖盖在壶口上,一把握钮倒托壶,另一手将翻向上的壶底按住,两手作反方向的反复旋转,使壶盖沿与壶口轻轻摩擦,直至密缝。如气孔太小或有微粒堵塞,用锉刀慢慢锉大锉平即可。检验是否整修完毕有两法:其一是测试断水、放水的灵敏度,即按住气孔壶嘴不出水,放开气孔则马上出水;其二是测试壶的密封性能,将盛满水的壶按住壶嘴倒提,壶盖不会掉落,松开壶嘴则盖落。一般用前一方法测试,以免壶盖打碎。经整修后合用的新壶在泡茶前须除异味,可用粗老茶叶放入壶中,待吸尽异味后再用。 主茶具乃泡茶、饮茶主要的用具,主要有茶壶、茶船、茶盅、茶杯、杯托、盖碗、冲泡器等。
(1)茶壶 用以泡茶的器具。也可直接用茶壶来泡茶,独自酌饮。也可用小茶壶当茶盅用。茶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和圈足四部分组成。壶盖有孔、钮、座等细部。壶身有口、延(唇墙)、嘴、流、腹、肩、把(柄、板)等细部。由于壶的把、盖、底、形的细微部分的不同,壶的基本形态就有近200种。
以把划分:
①侧提壶:壶把为耳状,在壶嘴的对面。
②提梁壶:壶把在盖上方为虹状者。
③飞天壶:壶把在壶身一侧上方为彩带飞舞状。
④握把壶:壶把圆直形与壶身呈90°状。
⑤无把壶:壶把省略,手持壶身头部倒茶。
以盖划分:
①压盖:盖平压在壶口之上,壶口不外露。
②嵌盖:盖嵌入壶内,盖沿与壶口平。
③截盖:盖与壶身浑然一体,只显截缝。
以底划分:
①捺底:将壶底心捺成内凹状,不另加足。
②钉足:在壶底上加上三颗外突的足。
③加底:在壶底四周加一圈足。
以有无滤胆分:
①普通壶:上述的各种茶壶,无滤胆。
②滤壶:在上述的各种茶壶中,壶口安放一只直桶形的滤胆或滤网,使茶渣与茶汤分开。
(2)茶船 承放茶壶等的垫底器具,有竹木、陶瓷及金属制品。既可增加美观,又可防止茶壶烫伤桌面。
其主要种类有:
①盘状:船沿矮小,整体如盘状,侧平视茶壶形态完全展现出来。
②碗状:船沿高耸,侧平视只见茶壶上半部。
③双层状:茶船制成双层,上层有许多排水小孔,使冲泡溢出之水流入下层的储水器。
(3)茶盅 亦称茶海、公道杯、公平杯,用于盛放和分斟茶汤。将茶汤及时斟于茶海中,可避免茶叶久泡而苦涩。
其主要种类有:
①壶式盅:壶形,或以茶壶代替。
②圈顶式盅:将壶口部分或全部向外延拉成一翻边,以作把手。有盖或无盖。
③杯式盅:杯形,有把或无把,从盅身拉出一个简单的倒水口。
(4)品饮杯 盛放泡好的茶汤并饮用的器具。
其种类有:
①翻口杯:杯口向外翻出似喇叭状。
②敞口杯:杯口大于杯底,也称盏形杯。
③直口杯:杯口与杯底同大,也称桶形杯。
④收口杯:杯口小于杯底,也称鼓形杯。
⑤把杯:附加把手的茶杯。
⑥盖杯:附加盖子的茶杯,有把或无把。
(5)闻香杯 直口高杯,用来闻嗅留在杯里的香气之器具。此杯容积和品茗杯一样,但杯身较高,容易聚香。
(6)杯托 茶杯的垫底器具。
其种类有:
①盘形:托沿矮小呈盘状。
②碗形:托沿高耸,茶杯下部被托包围。
③高脚形:杯托下有一圆柱脚。
④圈形:杯托中心留一空洞,洞沿上下有竖边,上固定杯底,下为托足。
⑤复托形:高脚托的托碟中心再有一个碗形或碟形的小托,小托承托茶盏或茶碗。
(7)茶碗 泡茶器具,或盛放茶汤作饮用器具。
其形状有:
①圆底形:碗底呈圆形。
②尖底形:碗底呈圆锥形,常称为茶盏。
(8)盖碗 由盖、碗、托三部件组成,泡饮合用器具或可单用。
(9)大茶杯 泡饮合用器具。多为长桶形,有把或无把,有盖或无盖。
(10)冲泡盅、冲泡器 冲泡盅用以冲泡茶叶的杯状物,盅口拉出一斜口为出水口。冲泡器是指杯盖连接一滤网,中轴可以上下提压如活塞状,既可使冲泡的茶汤均匀,又可以使渣与茶汤分开。 泡茶、饮茶时所需的各种辅助器具,以增加美感,方便操作。
(1)铺垫 是茶席整体或局部物件摆放下的各种铺垫、衬托、装饰物的统称,常用棉、麻、化纤、竹、草杆织编而成。铺垫的形状一般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菱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和不确定形。
铺垫的类型有:
①织品类:棉布、麻布、化纤、蜡染、印花、毛织、织锦、绸缎、手工编织等。
②非织品类:竹编、草杆编、树叶铺、纸铺、石铺、瓷砖铺等。
(2)茶盘 摆置茶具,用以泡茶的基座。用竹、木、金属、陶瓷、石等制成,有规则形、自然形、排水形等多种。
(3)茶巾 用以擦洗、抹拭茶具的棉织物,或用来抹干泡茶、分茶时溅出的水滴,或用来吸干壶底、杯底之残水;或在注水、续水时托垫壶流底部,也可用来擦拭清洁桌面。
(4)茶巾盘 放置茶巾的用具。竹、木、金属、搪瓷等均可制作。
(5)奉茶盘 用以盛放茶杯、茶碗、茶食或其他茶具的盘子,向客人奉茶和茶食时也使用,常用竹、木、塑料、金属制作而成。
(6)茶荷 是控制置茶量的器皿,用竹、木、陶、瓷、锡等制成。同时可作观赏干茶样和置茶分样用。
(7)茶则 则者,准则也,可衡量茶叶用量,确保投茶量准确。用它从茶叶罐中取茶入壶或杯,多为竹木制品。
(8)茶匙 取茶或搅拌茶汤用具。常与茶荷搭配使用,从贮茶器中取干茶。
(9)茶夹 用来清洁杯具或夹取杯具,或将茶渣自茶壶中夹出。
(10)茶针 由壶嘴伸入流中疏通茶叶阻塞,使之出水流畅的工具,以竹、木制成。
(11)茶箸 形同筷子,也用于夹出茶渣,在配合泡茶时亦可用于搅拌茶汤。
(12)渣匙 从泡茶器具中取出茶渣的用具,常与茶针相连,即一端为茶针,另一端为渣匙,用竹、木制成。
(13)茶漏 圆环形小漏斗,当用小茶壶泡茶时,投茶时将其置壶口,使茶叶从中漏进壶中,以防茶叶洒到壶外。
(14)箸匙筒 插放茶箸、茶匙、茶夹、茶针等的有底筒状器物。
(15)茶拂 用以刷除茶荷上所沾茶末之具。
(16)盖置 承托壶盖、盅盖、杯盖的器具,既保持盖子清洁,又避免沾湿桌面。
其种类有:
①托垫式:形似盘式杯托。
②支撑式:圆柱状物,从盖子中心点支撑住盖;或筒状物,从盖子四周支撑。
(17)壶垫 圆形垫壶织品,保护茶壶。
(18)滤斗(滤网) 过滤茶汤碎末用。网为金属丝制,缘边金属或瓷质。
(19)滤斗架 承托滤斗用。有金属螺旋状,有瓷质双手合掌状、单手伸指状。 滤斗架及滤斗(滤网)
(20)计时器 用以计算泡茶时间的工具,有定时钟和电子秒表,可以计秒的为佳。
(21)茶食盘 置放茶食的用具,用瓷、竹、金属等制成。
(22)茶叉 取食茶食用具,金属、竹、木制。
(23)餐巾纸 垫取茶具、擦手、拭杯沿用。
(24)消毒柜 用以烘干茶具和消毒灭菌。 (1)煮水器 由汤壶和茗炉两部分组成,炉以热源分有电炉、酒精炉、炭炉、燃气炉等。常见的“茗炉”,炉身为陶器,或金属制架,中间放置酒精灯。茶艺馆及家庭使用最多的是“随手泡”,用电烧水,方便实用。
(2)暖水瓶 贮放开水用。一般用居家使用的热水瓶即可,如去野外郊游或举行无我茶会时,需配备施行热水瓶,以不锈钢双层胆者为佳。
(3)水方 贮放清洁用水的器皿。
(4)水注 盛水的壶形容器。功用是将冷水注入煮水器内加热,或将开水注入壶(杯)中温器、调节冲泡水温。形状近似壶,口较一般壶小,而流特别细长,多为陶瓷制品。
(5)水盂 盛放弃水、茶渣以及尝点心时废弃的果壳等物的器皿,多用陶瓷制作而成,亦称“滓盂”。 (1)茶样罐(筒) 用于盛放茶样的容器,体积较小,装干茶30-50克即可。以陶器为佳,也有用纸或金属制作。
(2)贮茶罐(瓶) 贮藏茶叶用,可贮茶250-500克。为密封起见,应用双层盖或防潮盖,金属或瓷质均可。
(3)茶瓮(箱) 涂釉陶瓷容器,小口鼓腹,贮藏防潮用具。也可用马口铁制成双层箱,下层放干燥剂(通常用生石灰),上层用于贮藏,双层间以带孔搁板隔开。 (1)提柜 用以存储泡茶用具及茶样罐的木柜,门为抽屉式,内分格或安放小抽屉,可携带外出泡茶用。
(2)都篮 竹编的有盖提篮,放置泡茶用具及茶样罐等,可携带外出泡茶。
(3)提袋 携带泡茶用具及茶样罐、泡茶巾、坐垫等物的多用袋,用人造革、帆布等制成的背带式袋子。
(4)包壶巾 用以保护壶、盅、杯等的包装布,以厚实而柔软的织物制成,四角缝有雌雄搭扣。
(5)杯套 用柔软的织物制成,套于杯外。 (1)茶车 可以移动的泡茶桌子,不泡茶时可将两侧台面放下,搁架向对关闭,桌身即成一柜,柜内分格,放置必备泡茶器具及用品。
(2)茶桌 用于泡茶的桌子。长约120-150厘米,宽约60-80厘米。
(3)茶(椅)凳 泡茶时的坐具,高低应与茶车或茶桌相配。
(4)坐垫 在炕桌上或地上泡茶时,用于坐、跪的柔软垫物。大都为60厘米×60厘米的方形物,或60厘米×45厘米的长方形物,为方便携带,可制成折叠式。 (1)屏风 遮挡非泡茶区域或作装饰用。
(2)茶挂 挂在墙上营造气氛的书画艺术作品。
(3)花器 插花用的瓶、篓、篮、盆等物。 选择茶具,一要看茶叶、二要看场合、三要看人数。优质茶具冲泡上等名茶,两者相得益彰,使人在品茗中得到美好的享受。选择时应注意色彩的搭配,型式和质地的选择,且整套茶具与环境、铺垫、插花等要相和谐。
1.茶具型式的选配 细嫩的名优绿茶,可用无色透明玻璃杯冲泡,边冲泡边欣赏茶叶在水中缓慢吸水而舒展、徐徐浮沉游动的姿态,领略“茶之舞”的情趣。至于其他名优绿茶,除选用玻璃杯冲泡外,也可选用白色瓷杯冲泡饮用。但不论冲泡何种细嫩名优绿茶,茶杯均宜小不宜大。大则水量多,热量大,会将茶叶泡熟,使茶叶色泽失却绿翠。也会使茶香减弱,甚至产生“熟汤味”。
高档花茶可用玻璃杯或白瓷杯冲饮,以显示其品质特色,也可用盖碗或带盖的杯冲泡,以防止香气散失;普通低档花茶,则用瓷壶冲泡,可得到较理想的茶汤,保持香味。
冲泡中高档红绿茶,如工夫红茶、眉茶、烘青和珠茶等,因以闻香品味为首要,而观形略次,可用瓷杯直接冲饮。低档红绿茶,其香味及化学成分略低,用壶沏泡,水量较多而集中,有利于保温,能充分浸出茶之内含物,可得较理想之茶汤,并保持香味。
工夫红茶可用瓷壶或紫砂壶来冲泡,然后将茶汤倒入白瓷杯中饮用。红碎茶体型小,用茶杯冲泡时茶叶悬浮于茶汤中不方便饮用,宜用茶壶泡沏。
乌龙茶宜用紫砂壶冲泡;袋泡茶可用白瓷杯或瓷壶冲泡。品饮冰茶,以用玻璃杯为好。此外,冲泡红茶、绿茶、黄茶、白茶,使用盖碗,也是可取的。
2.茶具色泽的选配 茶具的色泽是指制作材料的颜色和装饰图案花纹的颜色,通常可分为冷色调与暖色调两类。冷色调包括蓝、绿、青、白、灰、黑等色,暖色调包括黄、橙、红、棕等色。凡用多色装饰的茶具可以主色划分归类。茶器色泽的选择是指外观颜色的选择搭配,其原则是要与茶叶相配,茶具内壁以白色为好,能真实反映茶汤色泽与明亮度,并应注意主茶具中壶、盅、杯的色彩搭配,再辅以船、托、盖置,力求浑然一体,天衣无缝。最后以主茶具的色泽为基准,配以辅助用品。
(1).绿茶类 名优茶:透明无花纹、无色彩、无盖玻璃杯或白瓷、青瓷、青花瓷无盖杯。 大宗茶:单人用具,夏秋季可用无盖、有花纹或冷色调的玻璃杯;春冬季可用青瓷、青花瓷等各种冷色调瓷盖杯。多人用具,宜用青瓷、青花瓷、白瓷等各种冷色调壶杯具。
(2).黄茶类 奶白瓷、黄釉颜色瓷和以黄、橙为主色的五彩壶杯具、盖碗和盖杯。
(3).红茶类 条红茶:紫砂(杯内壁上白釉)、白瓷、白底红花瓷、各种红釉瓷的壶杯具、盖杯、盖碗。 红碎茶:紫砂(杯内壁上白釉)以及白、黄底色描橙、红花和各种暖色瓷的咖啡壶具。
(4).白茶类 白瓷或黄泥炻器壶杯,或用反差极大且内壁有色的黑瓷,以衬托出白毫。
(5).青茶类 轻发酵及重发酵类:白瓷及白底花瓷壶杯具或盖碗、盖杯。 半发酵及轻焙火类:朱泥或灰褐系列炻器壶杯具。 半发酵及重焙火类:紫砂壶杯具。
(6).花茶类 青瓷、青花瓷、斗彩、五彩等品种的盖碗、盖杯、壶杯套具。
3.茶具质地的选配 茶具质地主要是指密度而言。根据不同茶叶的特点,选择不同质地的器具,才能相得益彰。密度高的器具,因气孔率低、吸水率小,可用于冲泡清淡风格的茶。如冲泡各种名优茶、绿茶、花茶、红茶及清香乌龙等,可用高密度瓷或银器,泡茶时茶香不易被吸收,显得特别清冽。透明玻璃杯可用于冲泡名优绿茶,香气清扬又便于观形、色。而那些香气低沉的茶叶,如铁观音、水仙、普洱等,则常用低密度的陶器冲泡,主要是紫砂壶,因其气孔率高、吸水量大,故茶泡好后,持壶盖即可闻其香气,尤显醇厚。在冲泡乌龙茶时,同时使用闻香杯和品饮杯后,闻香杯中残余茶香不易被吸收,可以用手捂之,其杯底香味在手温作用下很快发散出来,达到闻香目的。 器具质地还与施釉与否有关。原本质地较为疏松的陶器,若在内壁施了白釉,就等于穿了一件保护衣,使气孔封闭,成为类似密度高的瓷器茶具,同样可用于冲泡清香的茶类。这种施釉陶器的吸水率也变小了,气孔内不会残留茶汤和香气,清洗后可用来冲泡多种茶类,性状与瓷质、银质的相同。未施釉的陶器,气孔内吸附了茶汤与香气,日久冲泡同一种茶还会形成茶垢,不能用于冲泡其他茶类,以免串味,而应专用,这样才会使香气越来越浓郁。
选配茶具,除了看它的使用性能外,茶具的艺术性、制作的精细与否,也是人们选择的另一个重要标准。

H. 插花有什么技巧

I. 插花色彩的设计和配置从哪几个方面考虑分别有哪些配色方案

插花色彩设计时掌握的问题
来源:农业政务网 日期:2011年5月24日

确立调子后,色彩设计中还应掌握那几个方面的问题?

色彩时插花造型的主要要素之一,确立调子后,设计中遵循形式美要素的组合原则时,还应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色彩布局平衡。

布局上色彩的平衡是插花构图的重要原则之一。为求得色彩平衡,插花作品的布局上应“虚设”一条中轴线,花材色域的重量就在轴线两边起作用。如果只考虑轴线两边花枝数量、花朵大小均极其相近,还不能肯定中轴线两侧是否布局平衡,因为尚未将色彩平衡考虑在内。因此,插花时应当把轻、重两色系的花朵交错排列,“等量”的分置于两侧,才可造或色彩布局的平衡。同样,若把重色系的花枝插在构图的上部,轻色系的花枝插在接近下部,便会产生头重脚轻不稳的感觉。所以,上下稳定,左右均衡,是插花色彩设计时必须遵循的准则。

(2)色彩和谐。

在插花中,花卉色彩的配置往往是作品效果的关键。因为花卉色彩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所以运用色彩,科学地对色彩进行设计,是插花创作中发挥感情作用的重要依据,也是插花装饰达到理想效果的具体措施。

确立一个主色调,是插花色彩设计的关键所在,使其他色彩都围绕着主色调起陪衬作用,也就是所谓的主次分明。此在西方大堆头式插花中尤为重要,因为此种插花,颜色是越多越好,在这么多花色里,若不确立基调,显然是难以球的色彩的和谐。中国的传统插花艺术,虽不讲究色彩丰富,通常二三种即可,但同样存在着谁主谁次的问题。

色彩的和谐,实际上还关系到每个人的审美观点。通俗讲,各种色彩相互搭配时不应是有明显冲突。在色彩组合中,单色配置显然易获得调合的效果。若将调和色配置在同一件插花作品中,无论出现几种色相,均会表现出统一协调、优美柔和的艺术效果。

(3)色彩对比。

在色彩组合中,如果调和色以柔美统一见长,那么,对比色则以矛盾对立为特点了。在插花的色彩设计中,假如善于利用各种花朵在色相、明度、冷暖等方面的强烈对比,则可借对比色的鲜明对照,浓郁的气氛、强烈的刺激而获得独特的效果。

对比色的组合效果,在补色组合方面得到的效果尤为突出。在插花作品的创作中,作者都十分重视绿叶的配置,因为它是带有原色的补色,对比最强烈。但对比色应用关键也是要处理好主角与配角的关系:一是主次分明;二是色彩疏密相同,忌平均分配。如面积大小相似的补色组合,效果极差,显得十分俗气、乏味;三是利用黑、白、灰、金属色等来调和对比色,避免产生色彩失调和刺目,如满天星或情人草就能起到这个作用。

总之,在运用对比色,尤其是互补的花色进行插花构图时,定要运用得当,注意使互补的色彩主次分明。同时,利用不同色彩局部之间的相互穿插,做到对比之中有呼应,便可获得即统一、和谐,有生动、鲜明的理想效果。

(4)色彩配置应切合作品主题和背景。

作者通过苦心构思,进行色彩设计,使之与背景协调,与主体内容一致,并能加深意境。它虽然以自然色彩的某些特征为基础,却不以自然色彩的美为满足,会更高于自然色彩的群体美、综合美和意境美。

艺术插花的色彩设计
艺术插花既要有优美的造型,又要有明艳色彩,两者均是构成优美形象的主要因素。然而,在一般的审美中往往会偏重于色彩,或者说,色彩的美最易彼人们所接受。马克思任《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曾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

色彩的基本要素

色彩是一种物理现象。在日光的照射下,各种物体把不能吸收的日光反射出来。由于各种物体吸收口光的程度不同,形成了各种不问的色彩。尤其是奇花异卉,更是浓郁鲜艳、五彩缤纷。太阳光一般可分成红、橙、黄、绿、青、紫六种色相。

在物体对色光的吸收与反射的作用下,我们肉眼可以分辨出物体所呈现的色彩。例如见到白色物体.说明色光全部被反射.见到黑色的物体,说明色光全部被吸收.若是对每种色光都有部分吸收与反射,就是灰色的物体。当我们来到花园里的时候,红花、绿叶十分美丽。红花的固有色是红色.是因为大阳光中的橙、黄、绿、青、紫等五种色光基本被红花所吸收.而把红光反射出来的结果。绿叶亦是如此,反射出绿光,是吸收了其它五种色光的结果。

花的红与叶的绿,以及白和黑都足相对而言的,是色彩总的倾向,自然界中绝对的纯色是没有的。若对红花作一观察,不难发现,花除了反射红色光外、对其它色光也有不同程度的反射,只是红色光的成分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已。又如绿叶,由于生长的环境和位置的不同,所反射出来的绿的色度、色性和纯度也会有许多微妙的变化,有冷暖、明暗和纯度的差别,就是一片叶子的正面与背面,所表现出的绿色深浅差异也很大。光的反射就一般而言.质地粗糙、颜色深的物体吸收得多,反射得少。反之,质地光滑、颜色淡的物体对色光吸收得少,反射得多。由此可见,色彩一方面借光而呈现,另一方面,又依附于物体而存在,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缺—不可。无论物体的质地如何,都能表现具体的色彩,而离开了具体的物体,就没有具体的色彩可言了。光与物所形成的种种色彩,主要有三个基本特征:色相、纯度、明度。

色相,是各种具体色彩的名称,或者说是色彩的相貌。例如,太阳光中的红、橙、黄、绿、青、紫等.每个名称都表示一种颜色的色相。色相主要是用来区分各种不同的颜色,增强对色彩的辨别能力。客观世界色彩丰富,变化万千,肉眼所能识别的十分有限。因此,在观察色相时要善于比较,培养识别能力,便于在插花时正确认识和利用色彩。

纯度,指的是颜色纯净程度和饱和程度。在可见光中的各种单色光是最纯的颜色,为极限纯度。纯度越高.颜色越鲜明。当纯净的颜色掺入黑、白、灰等其它色彩时,其颜色的纯度就产生变化,掺入得越多,纯度降得越低。物体色彩的纯度与饱和度有关,与物体表面结构也有关。物体表面结构粗糙,光线的漫反射作用将使色彩的纯度降低。物体的表面结构光滑,色彩的纯度就比较高。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包含两种意思:其一是同一色相受光后由于物体受光的强弱不一,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明暗层次。其二是指颜色的本身明度,如红、橙、黄、绿、青、紫六种标 准色互相比较的深浅度。同一绿色,受光的强弱、角度和亮部不同,会产生明绿、绿、暗绿等不同的明度。不同的颜色中.黄色的明度较高,仅次于白色;紫色的明度较低.接近丁黑色。插花时,不问明度的色彩相配.能使画面富有变化,增强层次感。不问明度的同一色彩配合在一起,也能使插花的整体感增强。

色彩的视觉效果

人们对色彩的视觉感受,主要来源于色的原色和色的混合形式。

色彩的三原色是其中任何—色都不能由另外两种原色混合产生的.而其它色可以由这三色按一定比例配合出来。自然界的景物在光线照射下显示出千变万化的色彩,都是由这三种原色光组合而成的。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将色光混合会变亮,谓之加色法混合。在绘画中称红、黄、蓝三种颜色为三原色,若将三色混合会变深.称作减色法混合。花卉虽然没有那么标准的三原色,但可以接近某一种颜色而论。

除原色之外.还有中间色和复色在创造缤纷的世界。所谓中间色,是两种原色份量相等或不等相混合的色彩。复色.就是两个中间色相混合或者三原色相混合所得的色彩。补色,则为三原色相对应的色光。黄对着蓝,黄为蓝的补色;品红对着绿,品红为绿的补色,青对着红,青为红的补色。补色也叫互补色,就是两个相对的色互补。因此,黄与蓝、品红与绿、青与红都互为补色。并列在一起,色彩的对比非常鲜明。

两种原色并列在一起,能给人一种鲜艳明快的感觉;两种中间色并列在一起,色彩比教灰暗。原色与中间色并列在一起效果较佳,是类似色。色彩的变化是逐渐过渡,显得柔和、谐调;若是互补色,容易取得鲜明对比的效果。

互补的两色并列时相互排斥,对比强烈。色彩呈现跳跃、鲜明的效果。因此,补色关系运用得好,将使插花色彩明亮,生气勃勃,生动地托出主体。相反补色关系如不注意色彩的谐调和花体色块大小的安排,也会产生生硬、火气的弊病。

色彩具有冷暖的视觉效应。在人的生理反映上,色彩的深浅有收缩与扩张的感觉。如红、黄有热烈、兴奋的感觉,所以我们把红和黄以及倾向红、黄的颜色称为暖色调;蓝色看上去安静、寒冷,故而把蓝色和倾向于蓝色的称为冷色调。红与蓝处于冷暖色的两个极端。绿与紫居中,是中性色,偏红的均为暖色。偏蓝的均为冷色。金、银、黑、白、灰五色在色彩感觉上也属于中性色,可以与任何颜色调和,起到缓冲、协调作用。这对挑选花器的色彩很有帮助。

艺术插花的配色

1.花卉色彩的形成和作用

在自然界中,大部分植物叶子的细胞里,都含有绿色的色素。我们知道当日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成六种可见颜色的光谱。如果让六色光再通过叶绿素溶液而透射到白色的银幕上,此时从银幕上的光谱里可以发现:在红色光靠近橙色光及蓝色光的部分,有一条很宽的黑色带,而绿色部分仍是绿色。这说明叶绿素吸收光线是有选样的。

绿色能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这是植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进化的结果。同时,植物为了适应自然生态环境的需要和受到本身质体、色素的抑制,形成了各种不同颜色的枝叶花果。在不同种类的植物体中,所含叶绿素的比例不同,其颜色的深浅就有差异。有一些植物体内。含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能使植物呈红色或橙色,它们主要存在于花瓣或果实中。有些植物的叶子在秋季落时前变黄,就是因为失去了叶绿素,只剩下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的结果。

植物体内还存在着一种花青素,较多地存在于花瓣、果实之中。鲜花盛开所呈现出的一些红色和蓝色等,往往是花青索起的作用。花青素的颜色随着植物细胞液的酸碱性不同而有变化。细胞液为酸性时,花呈红色;细胞液为碱性时,花呈蓝或紫色。用八仙花作酸碱度变化试验,效果十分明显。

花冠居花萼的内方,色彩非常鲜艳.为植物中最为显著的部位,也是最富有变化的部位。花冠颜色主要是细胞中花青素和杂色体起的作用.花的红色、蓝色、紫色来源于花青素;花的黄色、橙黄色来源于杂色体;不具色素的部分为白色。由于花中存在着多种色素。各种花的色素组合情况各有所异,色素存在的多少也有变化,所以花朵开放时会出现天光十色、斑谰多彩的景象。

花卉随着四季更替和生理活动的需要,进行着新陈代谢,色彩也随之变化。花从蓓蕾初绽到枯萎凋零,叶片从新芽叶翠到枯黄落地,颜色都是在不断的变化。—般说来,初放的花色浓郁鲜艳,随后颜色逐渐变淡,最后失去原有美丽的色泽。初放的叶呈嫩绿色并带有鹅黄色.逐渐呈现出墨绿色.到生长末期转黄。果实也是如此,从子房膨大到果实成熟,色彩有一个变化过程。花卉的这种生理特征,为我们插花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限制了花材的采摘时间。

2.插花器皿的色彩

插花器皿的种类很多,各种花器都有自身的色彩特点,再加上人为的着色变化.色彩更是繁杂多变。插花器皿质地有粗细之分、软硬之别、对光的吸收与反射程度有很大的区别,颜色差异也很大。凡是质地细洁、光滑的物质,如金属、玻璃、瓷器,对光的反射较强;质地粗糙的物质,如粗陶、木器等,对光的反射较弱。由此可见.器皿质地对插花色彩影响很大。

用陶、瓷制成的花器是我们插花常用的器皿,其本身也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有许多奇特的色调,如青瓷、唐三彩、祭红、三阳开泰等等。

花器色彩的丰富多变,对插花来说,无疑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如花器色彩选择不妥,也会造成整个作品的失败。例如,用粉彩花卉画、人物图案作画面的花瓶,就其本身色彩配置来说,也许是十分精美的,但与花卉相配,会造成喧宾夺主的局面。所以,我们在花器色彩的选择上,耍立足于简洁、统—.每—件花器只要求存在—、二种颜色.或是几个简单色块组合的花器,不能使用或少使用那些描金附凤的花器。

随着现代工艺材料的发现,插花器皿有了很大的发展。如玻璃、塑料制品,色彩鲜艳夺白,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但要注意与花卉的合理配置,不然易造成庸俗之态。用本色的自然材料制成的花器,如竹编、草编、藤编和木器等,古朴雅致,色彩简洁、大方,十分迎合人们的审美需要。若在这些花器上加以着色,也能让人感到精巧华美。

3.插花色彩的设计和配置

插花的用色,不仅是对自然的写实,而且是对自然景色的夸张,可以随着插花造型的需要进行变化。插花使用的色彩.首先耍服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趣.或鲜艳华美.或清淡素雅。其次.插花色彩要经得起看.远看时进入视觉的是插花的总体色调。总体色调不突出.画面效果就弱,作品容易出现杂乱感,而且缺乏特色。近看插花时,要求色彩所表现出的内容个性突出,主次分明。

插花色彩的配置,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花卉与花卉之间的色彩关系;二是花卉与容器之间的色彩关系,三是插花与环境、季节之间的色彩关系。这三方面的关系若能正确掌握.插花配色就能得心应手了。

花卉与花卉之间的色彩关系.可以用多种颜色来搭配,也可以用单种颜色,要求配合在一起的颜色能够协调。如用腊梅花与象牙红两种花材合插,一个满枝金黄,另一个鲜红如血,色彩协调,辉映成趣,更重要的还在于以红花为主,黄花为捕.远远望去红花如火如荼,黄花星光,点点通过花枝向外辐射。

插花中青枝绿叶起着很重要的辅佐作用。枝叶有各种形态,又有各种色彩,如运用得体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牡丹虽好,还要绿叶扶持”。如选用展着绿叶的水杉枝,勾勒出插花造型的轮廓,再插入几支粉红色的菖兰或深红色的月季。可想而知,鲜花在绿枝的映衬下更显娇艳。再如将几支珊瑚树枝和几朵白色的马蹄莲花合插在一起.颜色并不华丽,却显得素雅大方。

花卉间的合理配置,还应注意色彩的重量感和体量感。色彩的重量感主要取决于明度,明度高者显得轻,明度低者显得重。正确运用色彩的重量感,可使色彩关系平衡和稳定。例如在插花的上部用轻色,下部用重色,或者是体积小的花体用重色,体积大的花体用轻色。

色彩的体重感与明度和色相有关。明度越高,膨胀感越强 ;明度越低,收缩感越强。暖色具有膨胀感,冷色则有收缩感。在插花色彩设计中.可以利用色彩的这一性质,在造型过大的留部分适当采用收缩色,过小的部分适当采用膨胀色。

花卉与容器的色彩要求协调,但并不要求一致,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配合:一是采用对比色组合.另一是调和色组介。对比配色有明度对比,即色彩明暗程度的对比,也称黑白对比。如在黑色的花器之中,插入白色的马蹄莲花,一暗一明造成对比,就能起到色彩鲜明的效果。

花卉与器皿有色相差别而形成的对比叫色相对比。色相对比有强弱之分,主要有对比色相和互补色相的对比。对比色相对比的色感比较鲜艳、强烈.具有饱满、华丽、欢乐、活跃的感情特点,容易使人兴奋、激动。互补色相对比是相应的色彩对比,也是最强的色相对比,如红花与青绿色花器.黄花与青紫色花器等。中国传统配色中有“红间绿,花簇簇”,“红配绿,看小足”的说法。

冷暖对比也是花卉与器皿配色的主要方法。采用冷暖对比的色彩,效果会显得生动起米。如用湖蓝色水盆,插粉红色的荷花,这样冷色的盆与暖色的花形成了冷暖对比,更进一步烘托出花的妩媚。在一般情况下,插花器皿的颜色是深色的,花可插浅色的;器皿色彩是淡色的,花可插深色的,以便形成对比。

运用调和色来处理花与器皿的关系,能使人产生轻松、舒适感。方法是采用色相相同而深浅不同的颜色处理花与器的色彩关系,也可采用同类色和近似色处理。同类色如橘红与大红、绿与青绿色等。近似色有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等。近似色的色距范围较大,有一定的对比性.容易表现出色彩的丰富性和形成色彩的节奏与韵律。

插花还可以利用中性色进行调和,如黑、白、金、银、灰等中性色的花器,对花卉有调和作用。也可用金银丝装饰在花中,使花卉与器皿的对比色中有个性色为媒介而调和。插花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如过年过节或喜庆日子作为装饰品美化环境,把屋内外装饰点缀成一片节日的气氛,寄托美好的理想,振奋人们的精神。插花的色彩要根据环境的包彩来配置。如在白底蓝纹的花瓶里.插入粉红色的二乔玉兰花,摆设在传统形式的红木家具上,古色古香.民族气氛浓郁。在环境色较深的情况下,插花色彩以选择淡雅为宜:环境色简洁明亮的.插花色彩可以用得浓郁鲜艳一些。

插花色彩还要根据季节变化来运用。春天里百花盛开,众芳争艳,到处是万紫干红的景色。此时插花时选择色彩鲜艳的材料,给人以轻松活泼、生机盎然的感受。夏天,插花的色彩要求清逸素淡、明净轻快。适当地选用一些冷色调的花,给人以清凉之感。到了秋天,满目红朴朴的果实,遍野金灿灿的稻谷。此时插花可选用红、黄等明艳的花作主景,与黄金季节相吻合,给人留下兴旺的遐想。冬天的来临,伴随着寒风与冰霜。这时插花应该以暖色调为主,插上色彩浓郁的花卉,给人以迎风破雪的勃勃生机。

色彩的感情效果

色彩能够影响人的情绪。不同的色彩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反应。不同的民族和传统习惯,不同的文化修养、性别、年龄等,会对色彩产生不同的联想效果。

色彩本身是没有任何感性内容的,只有当人的思想意识与其联系起来的时候,才会出现色彩的感受与联想。有许多国家和民族对某些颜色有忌讳。如巴西人以棕黄色为的凶丧之色.理解是人死好比黄叶从树上落下来,所以忌讳。比利时人最忌蓝色.如遇不吉利的事都穿蓝色的服装。埃塞俄比亚人穿谈黄色的服装.是对死者表示深切哀悼。欧洲许多国家都以黑色为丧礼的颜色。十耳其人布置客厅、礼堂、房间时,喜用素色,禁用花色。在我国,人们对色彩的认识也是多种多样.大致是这样的:

红色:具有艳丽、热烈、富贵、兴奋之情。人们习惯用红花束表示喜庆、吉祥。
橙色:是丰收之色,表示明朗、甜美、成熟和丰收。
黄色:有一种富丽堂皇的富贵气.象征光辉、高贵和尊严。我国帝皇殿宇装饰的琉璃瓦是黄色的.以示至高无上。在丧仪上、黄色的花使用十分普遍。
绿色:富有生机,富有春天气息,又具有健康、安详、宁静的象征意义
蓝色:有安静、深远和清新的感觉.往住和碧蓝的大海联系在一起,使人心胸豁达。但从消极方面来看,也有阴郁、贫寒和冷淡之感。
紫色:有华丽高贵的感觉。淡紫色还能使人觉得柔和、娴静。
白色:是纯洁的象征,具有一种朴素、高雅的本质。但是白色显得单调,在我国民族习惯中.还有悲哀的含意。
黑色:具有坚实、含蓄、庄严、肃穆的感觉.同时黑色又易与黑暗联系在一起。
色彩的象征和联想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反应,受到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在插花时只能作为色彩运用的参考,而应按题材内容和观赏对象进行色彩设计。

我其实不懂这些的,都是网络找的,对你有木有用,我也不知道,你看看吧,如果没用就算了

热点内容
水苏花花语 发布:2025-08-02 19:25:52 浏览:16
画荷花林 发布:2025-08-02 19:24:28 浏览:832
刺愧花花语 发布:2025-08-02 19:23:07 浏览:347
谢人惠梅花 发布:2025-08-02 19:23:00 浏览:833
漯河兰花碗 发布:2025-08-02 18:57:22 浏览:689
樱花怪在哪打 发布:2025-08-02 18:41:02 浏览:557
花中隐士菊花的插花欣赏 发布:2025-08-02 18:40:54 浏览:479
县城樱花公园 发布:2025-08-02 18:27:20 浏览:889
七夕我累了 发布:2025-08-02 18:15:58 浏览:974
宁波盆景报关 发布:2025-08-02 17:58:02 浏览: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