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李花语
Ⅰ 描写古筝的唯美诗词
描写古筝的唯美诗词
白居易 《夜筝》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闇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苏轼 《甘露寺弹筝》
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
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
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
李白 《春日行》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白居易 《听夜筝有感》
江州去日听筝夜,白发新生不愿闻。
如今格是头成雪,弹到天明亦任君。
杨巨源 《雪中听筝》
玉柱泠泠对寒雪,清商怨徵声何切。
谁怜楚客向隅时,一片愁心与弦绝。
王湾 《观筝》
虚室有秦筝,筝新月复清。
弦多弄委曲,柱促语分明。
晓怨凝繁手,春娇入曼声。
近来唯此乐,传得美人情。
刘禹锡 《同留守王仆射各赋春中一物,从一韵至七》
莺。
能语,多情。
春将半,天欲明。
始逢南陌,复集东城。
林疏时见影,花密但闻声。
营中缘催短笛,楼上来定哀筝。
千门万户垂杨里,百转如簧烟景晴。
刘禹锡《冬夜宴河中李相公中堂命筝歌送酒》
朗朗鹍鸡弦,华堂夜多思。
帘外雪已深,座中人半醉。
翠蛾发清响,曲尽有馀意。
酌我莫忧狂,老来无逸气。
顾况 《李湖州孺人弹筝歌》
武帝升天留法曲,凄情掩抑弦柱促。
上阳宫人怨青苔,此夜想夫怜碧玉。
思妇高楼刺壁窥,愁猿叫月鹦呼儿。
寸心十指有长短,妙入神处无人知。
独把梁州凡几拍,风沙对面胡秦隔。
听中忘却前溪碧,醉后犹疑边草白。
吴融 《李周弹筝歌》
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乃知此语未必然,李周弹筝听不足。
闻君七岁八岁时,五音六律皆生知。
就中十三弦最妙,应宫出入年方少。
青骢惯走长楸日,几度承恩蒙急召。
一字雁行斜御筵,锵金戛羽凌非烟。
始似五更残月里,凄凄切切清露蝉。
又如石罅堆叶下,泠泠沥沥苍崖泉。
鸿门玉斗初向地,织女金梭飞上天。
有时上苑繁花发,有时太液秋波阔。
当头独坐摐一声,满座好风生拂拂。
天颜开,圣心悦,紫金白珠沾赐物。
出来无暇更还家,且上青楼醉明月。
年将六十艺转精,自写梨园新曲声。
近来一事还惆怅,故里春荒烟草平。
供奉供奉且听语,自昔兴衰看乐府。
只如伊州与梁州,尽是太平时歌舞。
旦夕君王继此声,不要停弦泪如雨。
常建 《高楼夜弹筝》
高楼百馀尺,直上江水平。
明月照人苦,开帘弹玉筝。
山高猿狖急,天静鸿雁鸣。
曲度犹未终,东峰霞半生。
王昌龄 《听流人水调子》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萨都刺 《赠弹筝者》
银甲弹冰五十弦,海门风急雁行偏。
故人情怨知多少,杨子江头月满船。
晏几道 《菩萨蛮》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缘。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叙飞雁。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断虹落屏山,斜雁着行安。
钉铃双琢木,错落千珠拌。
愁龙啼玉海,夜燕语雕阑。
只应桓叔夏,重起为君弹。
杨维桢 《鸣筝曲》
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李端 《听筝》
花脸云裘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
凭君向道休弹去,自尽江州司马头。
李白 《春日行》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薛能 《京中客舍闻筝》
十二三弦共五音,每声如截远人心。
当时向秀闻邻笛,不是离家岁月深。
李商隐《锦瑟》
忽闻江上弄衰筝,苦含情。
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Ⅱ 关于古筝的诗句
高楼夜弹筝
常建
高楼百馀尺,直上江水平。
明月照人苦,开帘弹玉筝。
山高猿狖急,天静鸿雁鸣。
曲度犹未终,东峰霞半生。
王昌龄《听流人水调子》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顾况《郑女弹筝歌》
郑女八岁能弹筝,春风吹落天上声。
一声雍门泪承睫,两声赤鲤露帑祝,三声白猿臂拓颊。
郑女出参丈人时,落花惹断游空丝。
高楼不掩许声出,羞杀百舌黄莺儿。
白居易《夜筝》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闇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白居易《筝》
云髻飘萧绿,花颜旖旎红。
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
楚艳为门阀,秦声是女工。
甲明银得勒,柱触玉玲珑。
猿苦啼嫌月,莺娇语(讠尼)风。
移愁来手底,送恨入弦中。
赵瑟清相似,胡琴闹不同。
慢弹回断雁,急奏转飞蓬。
霜佩锵还委,冰泉咽复通。
珠联千拍碎,刀截一声终。
倚丽精神定,矜能意态融。
歇时情不断,休去思无穷。
灯下青春夜,樽前白首翁。
且听应得在,老耳未多聋。
李端《听筝》
鸣筝金栗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萧纲《弹筝》
弹筝北窗下,夜响清音愁。
张高弦易断,心伤曲不道。
苏轼《甘露寺弹筝》
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
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
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
沈约《咏筝》
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弦依高和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李白《春日行》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白居易《听夜筝有感》
江州去日听筝夜,白发新生不愿闻。
如今格是头成雪,弹到天明亦任君。
白居易《听崔七妓人筝》
花脸云鬟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
凭君向道休弹去,白尽江州司马头。
杨巨源《雪中听筝》
玉柱泠泠对寒雪,清商怨徵声何切。
谁怜楚客向隅时,一片愁心与弦绝。
孟浩然五排•宴崔明府宅夜观妓
画堂观妙妓,长夜正留宾。
烛吐莲花艳,妆成桃李春。
髻鬟低舞席,衫袖掩歌唇。
汗湿偏宜粉,罗轻讵著身?
调移筝柱促,欢会酒杯频。
倘使曹王见,应嫌洛浦神。
王湾《观筝》
虚室有秦筝,筝新月复清。
弦多弄委曲,柱促语分明。
晓怨凝繁手,春娇入曼声。
近来唯此乐,传得美人情。
刘禹锡
莺。
能语,多情。
春将半,天欲明。
始逢南陌,复集东城。
林疏时见影,花密但闻声。
营中缘催短笛,楼上来定哀筝。
千门万户垂杨里,百转如簧烟景晴。
刘禹锡《冬夜宴河中李相公中堂命筝歌送酒》
朗朗鹍鸡弦,华堂夜多思。
帘外雪已深,座中人半醉。
翠蛾发清响,曲尽有馀意。
酌我莫忧狂,老来无逸气。
顾况《李湖州孺人弹筝歌》
武帝升天留法曲,凄情掩抑弦柱促。
上阳宫人怨青苔,此夜想夫怜碧玉。
思妇高楼刺壁窥,愁猿叫月鹦呼儿。
寸心十指有长短,妙入神处无人知。
独把梁州凡几拍,风沙对面胡秦隔。
听中忘却前溪碧,醉后犹疑边草白。
吴融李周弹筝歌
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乃知此语未必然,李周弹筝听不足。
闻君七岁八岁时,五音六律皆生知。
就中十三弦最妙,应宫出入年方少。
青骢惯走长楸日,几度承恩蒙急召。
一字雁行斜御筵,锵金戛羽凌非烟。
始似五更残月里,凄凄切切清露蝉。
又如石罅堆叶下,泠泠沥沥苍崖泉。
鸿门玉斗初向地,织女金梭飞上天。
有时上苑繁花发,有时太液秋波阔。
当头独坐摐一声,满座好风生拂拂。
天颜开,圣心悦,紫金白珠沾赐物。
出来无暇更还家,且上青楼醉明月。
年将六十艺转精,自写梨园新曲声。
近来一事还惆怅,故里春荒烟草平。
供奉供奉且听语,自昔兴衰看乐府。
只如伊州与梁州,尽是太平时歌舞。
旦夕君王继此声,不要停弦泪如雨。
李远赠筝妓伍卿
轻轻没后更无筝,玉腕红纱到伍卿。
座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
殷尧藩闻筝歌
凄凄切切断肠声,指滑音柔万种情。
花影深沈遮不住,度帏穿幕又残更。
欧阳修《李留后家闻筝》
不听哀筝二十年,忽逢纤指弄鸣弦。绵蛮巧转花间舌,呜咽交流冰下泉。
常谓此声今已绝,问渠从小自谁传。撙前笑我闻弹罢,白发萧然涕眩泣。
无名氏《月夜闻筝》
万里瑶天净,长空新月明,深夜佳人调玉筝;凤鸾的唱鸣,凭栏厅,慢搊《金字经》。
后园烧香罢,夜深碧月明,闲理银筝韵更清;宫商指下生,堪人听,相杂宝钏声。
杨维桢《鸣筝曲》
断虹落屏山,斜雁着行安。
钉铃双琢木,错落千珠拌。
愁龙啼玉海,夜燕语雕阑。
只应桓叔夏,重起为君弹。
萨都刺《赠弹筝者》
银甲弹冰五十弦,海门风急雁行偏。
故人情怨知多少,杨子江头月满船。
晏几道《菩萨蛮》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缘。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叙飞雁。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断虹落屏山,斜雁着行安。
钉铃双琢木,错落千珠拌。
愁龙啼玉海,夜燕语雕阑。
只应桓叔夏,重起为君弹。
杨维桢《鸣筝曲》
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梁/沈约《咏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唐/李端《听筝》
花脸云裘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
凭君向道休弹去,自尽江州司马头。
唐/李峤:《筝》
蒙恬芳轨没,游楚妙弹开,新曲帐中发,清音指下来。
钿装模六律,柱列配三才,莫听西秦奏,筝筝有剩哀。
唐/李峤《筝》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李白《春日行》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京中客舍闻筝》
十二三弦共五音,每声如截远人心。
当时向秀闻邻笛,不是离家岁月深。
《锦瑟》李商隐
忽闻江上弄衰筝,苦含情。
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苏轼《江城子》
蝶恋花.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睡里销魂无说处,觉来惆怅销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沈鱼,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秦弦络络呈纤手,宝雁斜飞三十九
夜筝唐•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出帘仍有钿筝随,见罢翻令恨识迟。
卢纶《宴席赋得姚美人后筝歌》
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
张九龄《听筝》
明月照人古,开帘弹玉筝。
常建《高楼夜弹筝》
宝筝钿剥阴尘覆,锦帐看消画烛幽。
苏轼《甘露寺弹筝》
弹筝北窗下,夜响清音愁。
张高弦易断,心伤曲不道。
萧纲《弹筝》
鸣筝金栗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Ⅲ 谁是古筝大师
1、王中山
王中山,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乐系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长,中国音协社会音乐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著名古筝演奏家,河南南阳(蒙古族)人。
2、项斯华
项斯华,1940年生于上海,早年专修钢琴,後师承浙江筝名家王巽之,又从曹正、郭鹰学习其它流派筝乐,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在校期间,首次尝试双筝演奏,初露锋芒,深获好评。
毕业後,项斯华先後在北京电影乐团、上海乐团和中国歌剧舞剧院任古筝独奏演员,并任教于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及中国音乐学院,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古筝研究会理事。
3、王昌元
王昌元(1946年-),女性筝演奏家、作曲家。当代中国最具影响的著名筝演奏家、浙派筝传人王巽之教授之女,浙江杭州人。
4、范上娥
范上娥,1942年生,上海人。古筝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1954年考进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学习钢琴。她在1958年改学古筝,1961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筝专业。1992年7月,她移民加拿大,并创立“范上娥古筝学院”。
5、周望
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陕西筝派代表人物。
Ⅳ 求几首关于古筝的古诗词
《咏筝诗》、《听筝》、《听崔七妓人筝》、《筝》、《春日行》。
1、《咏筝诗》南北朝·沈约
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译文
古筝弹奏着久已中绝失传的曲调,乐曲清越绝伦。
筝弦之上但见妙指轻拂,忽尔音断弦绝、寂然无声,忽而弦声复起、清音悠扬。
听筝者只闻筝曲绕梁之美,又哪里知晓弹筝者玉颜丽质之下的内心与才情呢。
2、《听筝》唐代·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译文
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
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3、《听崔七妓人筝》唐朝·白居易
花脸云鬟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
凭君向道休弹去,白尽江州司马头。
译文
画着精致妆容、身着绝美的衣衫的丫环坐在玉楼中,弹着十三弦乐器道出了惆怅。
凭你刚才弹奏的曲子,江州司马的头发全白了。
4、《筝》唐代·张祜
绰绰下云烟,微收皓腕鲜。夜风生碧柱,春水咽红弦。
翠佩轻犹触,莺枝涩未迁。芳音何更妙,清月共婵娟。
译文
绰约风姿,好像天上仙子一样,从云端翩然而至,手腕的洁白如凝脂。
似乎习习的夜风是从筝上而来,春水呜咽流动的感觉也好像是从筝是发出的。
好似玉佩轻轻敲击发出的声响,也好像留宿在枝头未飞走的黄莺的啼鸣。
哪里还有比这更美妙的声音啊?天上一轮明月洒下清辉,无论在在何处都共同分享着同一轮明月。
5、《春日行》 唐朝·李白
深宫高楼入紫清,金作蛟龙盘绣楹。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因出天池泛蓬瀛,楼船蹙沓波浪惊。
三千双蛾献歌笑,挝钟考鼓宫殿倾。
万姓聚舞歌太平。我无为,人自宁。
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飘翩下云軿。
帝不去,留镐京。安能为轩辕,独往入窅冥?
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
译文
深宫的高楼高耸入云,宫殿中的大柱子上盘着金龙。
当窗的佳人在白日下纤手调筝,发出优美的乐声。
春风将曲子徐徐吹进君王之耳,原来这是一首仙人之曲,曲名叫《升天行》。
众多楼船绕着天池中的蓬莱仙岛,接沓而行,船下的波浪发出哗哗的响声。
三千名宫娥在船上载歌载舞,撞钟击鼓之声震得宫殿发出轰鸣。
群臣和百姓们也都翩翩起舞,歌颂天下太平。
君王实行无为而治,天下百姓自然安居乐业。
天庭上三十六个天帝要来迎接,仙人们纷纷驾着云车翩然而下。
但是当今之圣明天子,要留在都城与民同乐。
他怎忍心像轩辕黄帝那样,丢下群臣百姓独自一个人去升天成仙呢?
小臣谨向陛下拜祝:祝圣上寿比南山,愿陛下的鸿名,永垂后世,万古留芳!
Ⅳ 古筝最难的曲子有哪些
1、《钟》
2、《鬼火》
3、《冬风》
4、《云岭音画》
5、《莲花谣》
6、《井冈山上太阳红》
7、《溟山》
8、《幻想曲》
9、《黔中赋》
Ⅵ 古筝演员
以下《古筝名家大全》,按字母顺序排列:
娜仁格日勒 女 蒙古筝“雅托嘎”传人之一
曹东扶 男 河南筝派杰出代表和奠基人
曹 正 男 著名古筝教育家、理论家、演奏家
陈安华 男 广东星海音乐学院教授
邓 玥 女 “筝公主”、武汉音乐家协会会员
傅明鉴 男 古筝演奏,筝乐作曲,筝学研究,筝艺教育家
范上娥 女 国家一级演奏员
高 雁 女 武音附中校长
高自成 男 山东筝派代表人物
高哲睿 男 潮州筝名家
郭 鹰 男 著名古筝教育家、潮州派代表人物
郭雪君 女 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
韩庭贵 男 山东筝派代表人之一
何宝泉 男 东方筝会会长
李 萌 女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黎邦荣 男 现在所知最早的荷泽地区山东筝的传人
林毛根 男 著名古筝艺术家,潮州筝派代表人之一
林 玲 女 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
李 汴 女 中国煤矿文工团筝独奏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李贤德 女 上海筝会副会长
李 炜 男 著名中国古筝演奏家、作曲家
李婉芬 女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梁在平 男 著名古筝家
罗九香 男 著名客家筝大师
罗小慈 女 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娄树华 男 著名古筝演奏家
刘巧君 女 河北艺术学校教授
潘妙兴 男 上海筝会会长
曲 云 女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邱大成 男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饶宁新 男 客家筝派代表人之一
任清志 男 河南筝派的代表人之一
苏文贤 男 潮乐名家
史兆元 男 客家筝派传人
孙文妍 女 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
童宜风 男 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北京古筝研究会等会员
王昌元 女 旅美华裔浙派筝传人
王巽之 男 浙江筝派代表人物
王小月 女 天津音乐学院副教授
王 蔚 女 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
王中山 男 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秘书长
吴 青 女 武汉音乐学院副教授
魏 军 男 陕西秦筝学会创建人之一
许菱子 女 中国音乐家协会、北京古筝研究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
徐晓林 女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项斯华 女 当代中国筝乐大师
杨娜妮 女 沈阳音乐学院教授
杨秀明 男 中国著名的古筝演奏家
阎爱华 女 中国音协会员、古筝学会理事
阎 俐 女 沈阳音乐学院教授
袁 莎 女 现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
扎木苏 男 内蒙筝代表著名雅托噶(蒙古筝)艺人,内蒙筝代表人物之一
赵玉斋 男 东北古筝学会会长
赵登山 男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古筝学会副会长
赵曼琴 男 古筝教育家、原河南省中州古筝学会会长
张汉斋 男 潮州音乐大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周延甲 男 陕西秦筝学会会长
庄 辰 男 大连古筝学会会长
Ⅶ 古筝曲《长相思》的故事背景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版二十三日出山海关权,《长相思》及《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作于出关前后之途中。作者出关时冰雪未销,又离开了京城千山万水,对于生于关内,长于京城的性德而言,一切都是那么荒凉,那么寂寞,于是不由人思念亲人朋友,作者有感而发,填下这首《长相思》。
《长相思》原文:“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首《长相思》是纳兰性德随康熙皇帝到东北祭祖时路上写的。当时皇帝出行还要野营,仍保持满族传统。一个身居京城贵族之家的青年对这种天寒地冻风雪交加的野营生活,既不习惯,又觉新鲜,词中写出了他的真切感受,并表达了从军出征的人对故乡的思念。整首词辞句流畅,又不少跌宕,有些像李后主词风。
Ⅷ 古筝名家有哪些
周 望 女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周延甲 男 陕西秦筝学会会长
李宜洺 女 沈阳音乐学院大连分校
王鑫 女 北京当代艺术学院,河南郑州世纪爱乐民族乐团团长
严力 女 河南郑州
曹东扶男 河南筝派杰出代表和奠基人
曹 正男 著名古筝教育家、理论家、演奏家
陈安华男 广东星海音乐学院教授
常 静女 中国东方歌舞团古筝演奏家,独立音乐人,泰国公主常任古筝老师
黄良栋男 山东筝派传承与推广人 资深古筝教育家 北京琴枫雅轩古筝传承中心创始人之一
韩晓华女 华厦大音琴筝学苑创办人
炀 旭 女 墨梅国际艺术中心创办人,资深古筝教育家
鲍栋 男 青年古筝演奏家 山东筝派传人
邓 玥女 “筝公主”、国家二级演奏员
傅明鉴男 古筝演奏、筝乐作曲、筝学研究、筝艺教育家
范上娥女 国家一级演奏员
高 雁 女 武音附中校长
高自成 男 山东筝派代表人物
高哲睿男 潮州筝名家
张 鑫女 济南音协成员
郭 鹰 男 著名古筝教育家、潮州派代表人物
郭雪君女 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
韩庭贵 男 山东筝派代表人之一
何宝泉男 东方筝会会长
黄天莹女 河南古筝艺术、教育家
吉 炜 女 中央音乐学院古筝专业导师,中国著名古筝演奏家
蒋周健男 中国艺术教育学会古筝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黎邦荣男 现在所知最早的荷泽地区山东筝的传人
林毛根男 著名古筝艺术家,潮州筝派代表人之一
林 玲 女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李 汴 女 中国煤矿文工团筝独奏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李贤德 女 上海筝会副会长
李 炜男 著名中国古筝演奏家、作曲家
李婉芬女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李 萌 女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梁在平男 著名古筝家
李泰刚 男 著名演奏家 营口泰刚古筝艺校创办者
罗九香男 著名客家筝大师
罗小慈女 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娄树华男 著名古筝演奏家
刘巧君女 河北艺术学校教授
潘妙兴男 上海筝会会长
曲 云 女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邱大成男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饶宁新男 客家筝派代表人之一
任清志 男 河南筝派的代表人之一
苏文贤男 潮乐名家 史兆元男 客家筝派传人
孙文妍女 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
童宜风男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王昌元 女 旅美华裔浙派筝传人
王巽之 男 浙江筝派代表人物
王小月女 天津音乐学院副教授
王 蔚女 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
王中山男 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秘书长
吴 青 女 武汉音乐学院副教授
魏 军 男 陕西秦筝学会创建人之一
许菱子女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徐晓林女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项斯华女 当代中国筝乐大师
杨娜妮女 沈阳音乐学院教授
杨秀明男 中国著名的古筝演奏家
阎爱华女 中国音协会员、古筝学会理事
阎 俐 女 沈阳音乐学院教授
叶申龙 女 国家一级演奏家
杨娜妮 女 沈阳音乐学院教授
袁 莎女 现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
赵玉斋 男 东北古筝学会会长
赵登山男 中国音协古筝学会副会长
赵曼琴 男 原河南省中州古筝学会会长
张景霞 女 沈阳音乐学院教授 演奏家
赵勃楠女 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青年古筝新筝艺术大师
张汉斋男 潮州音乐大师
Ⅸ 赞美“古筝”的诗句有哪些
1、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小重山》
2、鸣筝金栗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
时时误拂弦。
李端《听筝》
3、弹筝北窗下,
夜响清音愁。
张高弦易断,
心伤曲不道。
萧纲《弹筝》
4、多景楼上弹神曲,
欲断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听雾雨愁,
白浪翻空动浮玉。
唤取吾家双凤槽,
遣作三峡孤猿号。
与君合奏芳春调,
啄木飞来霜树杪。
苏轼《甘露寺弹筝》
5、秦筝吐绝调,
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和断,
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
宁知颜如玉。
沈约《咏筝》
6、佳人当窗弄白日,
弦将手语弹鸣筝。
春风吹落君王耳,
此曲乃是《升天行》。
李白《春日行》
7、端居正无绪,那复发秦筝。
张九龄《听筝》
8、明月照人古,开帘弹玉筝。
常建《高楼夜弹筝》
9、宝筝钿剥阴尘覆,锦帐看消画烛幽。
廖融《退宫妓》
Ⅹ 有关古筝的诗词
1、白居易 《夜筝》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闇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译文:
明净的月色中,一双紫袖轻轻地在红弦上飞舞,女子信手弹着自己的心事。
忽然弦声凝绝、柔指轻顿,那片刻的宁静又诉说出千万重的深情。
2、苏轼 《润州甘露寺弹筝》
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
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
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
译文:
在多景楼上弹奏一首神曲,悲伤的弦音像要断裂一样再三紧促。
江妃听到了雾雨一般的哀愁,翻空的白浪似能撼动浮玉山。
呼唤我们的一对凤槽,派去做三峡孤猿的号角。
与你合奏芳春调,啄木鸟飞来霜树梢。
3、李白 《春日行》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译文:
当窗的佳人在白日下纤手调筝,发出优美的乐声。
春风将曲子徐徐吹进君王之耳,原来这是一首仙人之曲,曲名叫《升天行》。
4、白居易 《听夜筝有感》
江州去日听筝夜,白发新生不愿闻。
如今格是头成雪,弹到天明亦任君。
译文:
以前刚到江州时,在夜晚聆听到古筝之声,因为才新长了一些白头发就不愿意去听,怕生感触。
而如今已经是满头白发,不能添更多的愁了,便无所谓了,所以即使你想弹到天亮也没关系了。
5、李端《听筝》
弹筝北窗下,夜响清音愁。
张高弦易断,心伤曲不道。
译文:
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
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