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的花卉
① 临夏回族自治州有几个区
临夏回族自治州由1县级市、5县、2民族县组成的。临夏州政府位于临夏市红园路。
1县级市、5县、2民族县分别是:
临夏县政府驻地:韩集镇 下辖乡镇街道:6镇19乡 临夏州西南部,地势东北低、西南高
永靖县 政府驻地:刘家峡镇 下辖乡镇街道:17个乡镇 临夏州北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广河县 政府驻地:城关镇 下辖乡镇街道:6镇3乡 临夏州东南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和政县 政府驻地:城关镇 下辖乡镇街道:6镇7乡 临夏州南部
康乐县 政府驻地:附城镇 下辖乡镇街道:5镇10乡 临夏州东南端,以种养业为主的少数民族贫困县
东乡族自治县 政府驻地:锁南镇 下辖乡镇街道:5镇19乡 临夏州东北部,东乡族的发祥地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政府驻地:吹麻滩镇 下辖乡镇街道:17个乡镇 临夏州西部,是中国唯一的保安族聚居地
(1)临夏州的花卉扩展阅读
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的前前后后。
一、新中国成立前党对临夏民族工作的指示
临夏州这样一个多民族的贫困地区,早在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进军甘肃临夏前,一野前委专门发出的《对临夏回民工作的指示》中强调:“在临夏能否正确执行党的政策和策略,不仅关系着临夏地方工作的开展,而且对于争取西北广大回民与瓦解青、宁两马匪军,也是有重大影响的。”
“应当坚持团结回族人民……广泛宣传党的民族平等、民族自治、信教自由与尊重回民风俗习惯的政策。”并提出:“在纯粹回民居住的地区,成立回民临时乡自治政府,回汉杂居地区,可依其各占居民多少,分别吸收若干回汉积极分子参加工作。”对一个地区的民族问题专门作出指示,实属罕见。
二、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前的民族区域自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宣告成立,就开始实行一项重大的民族政策,这就是在少数民族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从我国的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坚持把民族问题作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坚持把民族工作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在各个历史时期适时作出正确的决策和部署,保证了解决民族问题在正确的道路上胜利前进,民族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1949年6月,在我们党的倡议和领导下,召开了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讨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问题。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对新中国的国体、政体及其基本政策,作出了重大决策。《共同纲领》第六章,专门就新中国的民族政策作了4条原则规定:
第50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反对帝国主义和各民族内部的人民公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团结友爱的大家庭。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民族团结的行为。
第51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区域自治机关。凡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地方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第5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少数民族,均有按照统一的国家军事制度,参加人民解放军及组织地方人民公安部队的权利。
第53条,各少数民族均有使用和发展其语言文字、保持或改革其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的自由。人民政府应帮助各少数民族的人民大众发展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建设事业。(《民族问题文献汇编》,1290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政府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1947年5月,中国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相当于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地区——内蒙古自治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又相继建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截止到1998年底,中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还有1256个民族乡。
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民族建立了自治地方政府。实行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75%。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域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自治地方的数量和布局,与中国的民族分布和构成基本上相适应。
新中国诞生后,甘肃是最早建立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省份之一,而临夏地区的一些县市又是全省最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方。1950年9月25日,临夏地区第一个县级区域自治地方——东乡族自治区成立。
1953年9月6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内务部批准,广通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1954年,甘肃省人民政府还在临夏各县市批准设立11个相当于区一级的民族自治区和19个相当于乡一级的民族自治区。
三、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成立
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表明,全国回族人口有350万人,在当时全国少数民族中排列为第三位。其中110万聚居于当时的甘肃省境内。因此,中央民委向党中央提出了建立省一级回族自治区的报告,这一报告引起中央高度重视,从1956年5月起,中共甘肃省委和人民政府先后邀请1700多名回汉族各界人士,召开座谈会,进行充分酝酿。
在提出的多个方案中,也提出了临夏是回族聚居地之一,应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问题。经过几上几下的讨论,省级回族自治区的落脚点最终定在了甘肃省东北部,这里有西海固(现宁夏固原)和河东(现宁夏吴忠)两个大的民族自治区相连。
1957年,周恩来总理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议案》,1958年10月25日,省一级的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宣告成立。
因为在省级自治区的建立中不能包括回族聚居的临夏专区,所以,陈毅副总理在《关于成立回族自治区问题给中央的报告》中建议:另将回族聚居的临夏专署改建为回族自治州。1956年9月11日在国务院全体会议第37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设置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决定》。
在临夏地区,实行更广泛区域的民族自治,也成为全地区干部群众的一致愿望,根据这一意愿,中共临夏地委于1956年7月10日提出了《关于成立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意见》,7月23日,甘肃省人民委员会第54次会议通过《关于成立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方案》并上报国务院。
7月31日,地委副书记葛曼在临夏专区1000多人参加的干部大会上,作了《关于成立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报告》。地委宣传部根据报告精神拟定了宣传大纲,重点内容是:
第一,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第二,几年来临夏全区各方面的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为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成立打下了基础;
第三,成立回族自治州的意义;
第四,全州干部群众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实际行动迎接自治州的成立。
1956年8月23日至27日,中共临夏地委召开各族各界人士座谈会。会议通过并组成了自治州筹备委员会,由沈遐熙任主任,张乐山、张质生、贾书德、马歧山为副主任。
经过充分的宣传和筹备工作,自治州成立的条件已经成熟。1956年11月13日至19日,临夏回族自治州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临夏市隆重召开,选举产生了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组成人员。
会议选举沈遐熙(回族)为州长,张质生、马彦良(回族)、贾书德、马歧山(东乡族)为副州长;王瑞刚等28人为委员,共青团代表337人,其中回族134人、汉族128人、东乡族57人、保安族8人、撒拉族5人、土族2人、藏族2人、维吾尔族1人,共有妇女代表60人。
在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的同时,宣布撤销了原甘肃省临夏专区,并改广通回族自治县为广通县。对原东乡族自治县和临夏县大河家回族、保安族、撒拉族、土族联合自治区以及东乡族、保安族聚居的民族乡均予以保留。当时自治州的管辖范围是临夏、和政、康乐、永靖、广通、东乡族自治县、临夏市七个县、市和自治县。
11月20日,由4万多名各族群众参加的隆重庆祝会在临夏市东校场举行,国家民委办公厅主任甘春雷、甘肃省副省长陈成义及青海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民族事务负责人等参加了庆祝大会。
陈成义在讲话中说:“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成立,是临夏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临夏地委书记葛曼讲话说:“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又一次光辉的胜利,也是我们临夏人民团结进步,共同建设伟大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州长沈遐熙在讲话中号召:“全州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向幸福的社会主义大家庭前进。”
临夏地区的民族区域自治已经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临夏回族自治州也成立60年了。期间,民族区域自治法规不断得以完善,自治地方的设置也更为合理。1981年9月30日,又成立了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至此,临夏回族自治州辖一市七县,其中包括两个民族自治县。全州总人口219万人,有回、汉、东乡、保安、撒拉等31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9.2%。
②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新花市属于那个街道
回回人网手机客户端是一个关于回族资讯、视频、民俗、历史、语言、回医、武术、教育专、属征婚交友等综合性的手机应用软件,完全免费下载使用,增加征婚交友板块
安卓手机网络‘回回人网’或者在各大安卓应用平台搜索‘回回人网’下载
苹果手机进App store搜索‘回回人网’进行下载安装。
③ 临夏回族自治州牡丹园哪个好
临夏来河州牡丹园。
位于新村路罗自家堡村临夏州职业技术学校旁。河州牡丹历史很悠久。花乡歌海的临夏,对牡丹的钟爱,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从作画、刺绣、吟唱到砖雕、木刻、彩绘,无不以牡丹为题材。河州牡丹已成为临夏市市花。
④ 甘肃省临夏市鲜花批发市场,地方及联系方式
枯桃的花卉市场比较大比较全~
⑤ 甘肃临夏市能不能露天种植桂花树
是可以的
桂花在春秋两季选择健壮苗木进行移植,栽植前浇透水,并适当进行修剪,提高桂花树苗的成活率。
1、移栽时间
桂花树的移栽可在春季或秋季,但以春季移栽。秋季移栽应在气温逐渐转凉,水源充足的地方进行,一般在10月份以后移栽。
2、移栽苗的选择及准备
应选择长势良好、枝条健壮、无病虫害、还未抽新梢几移栽过的苗为好。对要移栽的大桂花树要提前一星期浇1次透水,使其根系吸收到足够的水分。这样易挖掘成球,不会因土壤过干而致使土球散开。
3、起苗
在阴天或者晴天的早、晚起苗,雨大不要起苗,起苗的时间不要超过两天,用锄头、铁锹来起苗,一般土球的直径应是植株地径的6一8倍,有条件的挖大些更好。尽量少伤根,切忌拔苗。对土球应用稻草绳或者用食品袋和绳子捆绑扎实。
4、栽植
栽植前要对预先挖好的树坑用运输桂花树带回的原土填土10一15厘米。因桂花树不耐水淹,所以栽植的桂花树深度要比原地面高出10~巧厘米。树坑全部填完踏实,围堰,浇透水。如果要移栽的桂花树较大,还应进行适当的修剪,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提高移栽成活率。
5、后期管理
种好后的桂花树关键在于水分的管理,在第1次浇透水后3一4天再浇1次透洲水。大苗还应用木材支撑,以防风吹摇动使苗倒伏或歪斜,影响根与土的豁合。如是秋季种的,还用稻草包树干,以防裂皮。种植时天气如果干燥,应配合“沃叶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水或全株喷水。
⑥ 临夏牡丹园哪个好
都不错。
1、人民红园:位于临夏市城区西北角,园内建筑以小巧玲珑的江南园内林风格和高大恢宏的临容夏地方民族建筑特色相结合。有紫斑牡丹响誉省内外,是一处以古典建筑、花木盆景和水景为主体的庭园式公园。花期:五月上旬依次盛开,五月中旬盛花期。
2、振华牡丹园:位于临夏县黄泥湾乡振华村。牡丹种质资源圃引进洛阳观赏牡丹131个品种300多株、引进西藏大花黄牡丹130多株,百年紫斑牡丹1000多株,紫斑牡丹品种达860多种。目前已成为临夏州首个规模化、标准化千亩油用紫斑牡丹生产基地。花期五月中旬。
3、东郊公园:位于临夏市东城区,有人工湖、花架长廊,水杉长廊、牡丹园、胡廷珍烈士纪念碑等多处景点。花期:五月上旬依次盛开,五月中旬盛花期。
⑦ 临夏市东部对面花市道道,这是哪个区那个路
宁夏是它在东部,它的里面它的花式道德,我们还是有是冀东区的,并且在那个路,我觉得还是能够方便到我们大家的出庭的。
⑧ 临夏州有几个县
临夏州下辖有1县级市(临夏市)、5县(临夏县 、永靖县 、广河县 、和政县 、康内乐县 )、2民族县(东乡容族自治县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临夏州政府位于临夏市红园路。
临夏州位于黄河上游,在甘肃省中部西南面。地理坐标在东经103°211′、北纬35°601′之间。东临洮河与定西市相望,西倚积石山与青海省毗邻, 南靠太子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北濒湟水与兰州市接壤。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
(8)临夏州的花卉扩展阅读
风景名胜:
积石关
积石关,旧名临津关,为前凉张轨所置,位于积石山县大河家乡关门村西,是河州二十四关之首。关内“积石神工”,又称“导河积石”、“积石奔流”、“积石锁钥”被列为河州八大景之首,绘有“积石神功图”。
松鸣岩风景名胜区
松鸣岩风景名胜区位于和政县南端陡石关口,面积约33平方公里。景区由西方顶、玉皇峰、南无台、鸡冠山四峰组成。
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
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位于永靖县境内,面积214平方公里。由炳灵寺石窟以及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座水电站等组成。2007年,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参考资料临夏州_网络
⑨ 临夏有哪些丰富物产
截至2013年,临夏州境内已发现的矿产资源达43种。主要是:金属矿产17种(铁、锰、铬、铜、镍、铅、锌、钨、钼、锑、金、银、铂、钽、铌、铍、磷钇);能源矿产2种(煤、泥炭);非金属矿产24种(重晶石、蛇纹岩、硼、磷、砷、盐、钾长石、萤石、白云岩、硅石、耐火粘土、花岗岩、水泥灰岩、饰面大理岩、石膏、滑石、沸石、硅灰石、方解石、玄武岩、辉绿岩、砖瓦粘土、闪长岩、建筑砂石)。发现矿产地87处,其中:大型矿床2处、中型矿床3处、小型矿床17处、矿点44处、矿化点21处。
油炸馃馃
油炸馃馃是临夏回族的面点之一。以面粉为主料,辅以糖、食用颜料,捏成型后,经食用油烹炸而成。
河州包子
河州包子是临夏特产,面皮好、馅子考究,有包子、合子、角馍之分。以牛羊肉和韭菜或胡萝卜或白萝卜混合剁碎搅匀为馅,装笼蒸熟,盛入盘中,淋以椒油,看上去晶莹剔透。[26]
河州面片
河州面片,按制作工艺可分清汤面片、酸汤面片、河沿面片、炒面片等。先将面粉用水调和、揉搓、捏团,捏成粗条状,之后掐成小团,蘸油搓成小条,稍发片刻,压扁之后在沸水中揪入面片。待熟后用笊打入碗中,放入清汤或臊子,撒上蒜苗丝、香菜即可食用。
河州彩陶
河州彩陶制品多为盆、壶、钵、瓮、罐等日用品,在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和寺洼文化中都有分布。其中,马家窑文化时的双耳四鋬彩陶瓮,为国家一级文物,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河州砖雕
河州砖雕,端于北宋,成熟于明清,是临夏民族建筑装饰艺术的体现,多以梅兰竹菊、山水花鸟、珍馐佳肴、八宝博品等物象为题材。
⑩ 临夏回族自治州的风俗民情
穆斯林婚俗
临夏的回族一般只在伊斯兰教内通婚,也允许回族男子娶非穆斯林女子为妻,但必须要女子严格遵守回族习俗。婚俗首先提亲,由男方聘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第二步是送“订茶”,男方要送羊肉、冰糖、衣料及化妆品,女方宰鸡、煮羊肉盛情款待男方来宾,并相应回赠衣料、鞋袜等,同时确定送“大礼”的日期。第三步是送大礼,女方提出所要彩礼,聘金的数目,由媒人出面协商后置办结婚礼品。
穆斯林节日
穆斯林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开斋节是甘、青等地回、东乡、保安、撒拉族又称之为“前尔德”,是伊斯兰教各族人民的第一大节日。古尔邦节,即“献牲节”、“宰牲节”或称“忠孝节”,是伊斯兰教的第二大节日,每年在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举行。第三大节日圣纪节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诞生纪念日。
河州贤孝
河州贤孝又名河州调,是临夏本土的一种说唱音乐方式。以书编唱,唱本大都采集于《三国演义》、《杨家将》、《封神演义》、《东周列国》、《西游记》、《二十四孝》、《绿牡丹》等小说、评书、戏剧故事。
临夏花儿
临夏花儿是源于临夏的一种高腔山歌,流传于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陕西、四川的部分地区。2004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临夏州为“中国花儿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