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端午插花

端午插花

发布时间: 2021-02-21 01:40:02

⑴ 怎么插花

1.什么是插花插花就是把花插在瓶、盘、盆等容器里,而不是栽在这些容器中。所插的花材,或枝、或花、或叶,均不带根,只是植物体上的一部分,是根据一定的构思来选材,遵循一定的创作法则,插成一个优美的形体(造型),借此表达某种主题,传递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后赏心说目,获得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所以,插花是一门艺术,同雕塑、盆景、造园、建筑等一样,均属于造型艺术的范畴。将剪切下来的植物之枝、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如修剪、整枝、弯曲等和艺术如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致美丽、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即称其为插花艺术。 插花看似简单容易,然而要真正插成一件好的作品却并非易事。因为它既不是单纯的各种花材的组合,也不是简单的造型,而是要以形传神,形神兼备,以情动人,融生活、知识、艺术为一体的一种艺术创作活动。插花是用心来创2.插花艺术的特点插花艺术虽与雕塑、盆景、造园、建筑等艺术学科有很多共同之处,但也有其自己的特点。时间性:由于花材都不带根,没有根部,吸收水分及养分受到限制,以植物种类及季节不同,水养时间少则1 ~2 天,多则10 天或个把月。因此插花作品供创作和欣赏的时间较短,属于快捷的临时性的艺术欣赏活动,要求创作者与欣赏者抓紧时间插作和品味。随意性:这表现在选用花材和容器都很随意和广泛,档次可高可低,形式多种多样,常随场合和需要而选用。高档的气生兰、鹤望兰、火鹤花、切花月季固然很美,而路边的狗尾草、酸模、芦花、蒲草、车前草同样可有用;芹菜、辣椒、豆角、萝卜及各种水果常是家庭和饭店插花的好材料。其构思、造型可简可繁,可以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以及作者自己的心愿,随意创作和表现。因此,插花作品在选材、创作、形式、陈设、更换上都较灵活随意。 装饰性:集众花之美而造型,随环境而陈设的插花作品、艺术感染力最强,美化效果最快,具有画龙点睛和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盆景、雕塑等艺术无法与之相比的。自然性:插花作品独具自然花材绚丽的色彩、婀娜的姿容、芬芳而清新的大自然气息。总之,插花艺术是最接近生活环境,最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的一种美化方式、一种艺术修养及文化娱乐活动。作花型,用花型来表达心态的一门造型艺术。3.插花素养的培养学会插花,不仅可以随时随地用来点缀自己的居住环境,使家庭生活更增添一分美感和温馨,而且也是探亲访友、迎送宾客最高雅、最珍贵的礼品。学会插花,可以时常与花作伴,以花为友,不仅给你带来大自然的美感,同时各种插花作品所展示的丰富内涵--或热情欢乐,或典雅秀丽、或雍容华贵、或傲霜斗雪、或坚韧刚毅等品质与精神风貌并能逐渐美化、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起到修身养性、增进友情和传递信息的作用。因此,插花具有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既可自娱,又能娱人,能够带给人们喜悦与欢乐,象征美好的愿望,使之更加热爱生活。难怪古今中外各层次的插花爱好者都视插花艺术如自己的生命与精神支柱,其作用与影响之大,是显而易见的。学会插花并不难,但要插得好,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品,却并非易事。插花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创造,成功的作品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欣赏时感到心灵相通,若有所悟,得到启示,回味无穷,同时也获得知识。当然,初学者要循序渐进,经过刻苦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好插花的知识与技能。初学者要首先学习插花的种种技巧,如花材的选择与处理,构图、造型及搭配,这是非常重要的。但仅此还远远不够,还应学习有关植物、绘画、文学等知识,才能灵活运用上述技巧进行艺术创作。因此,插花艺术家也应像作家、画家、表演艺术家一样,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去寻求创作的源泉和灵感,使作品不仅具有形式美,更重要的是具有思想、情感的意境美。仅有娴熟的插花技巧,其作品缺乏思想、意境的作者,充其量只是一位插花匠。由此可见,要学好插花,必须不断地丰富和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使作品具有传情、动情、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精神美。当然,由于插花的实践性很强,故经常练习插作,至关重要4.插花艺术分类插花艺术的种类很多,现从不同角度归纳分类如下:①按所用花材性质不同,有鲜花插花、干花插花以及人造花插花(绢花、涤纶花、棉纸花等)。②按所用容器样式不同,有瓶花、盘花、篮花(用各种花篮的插花)、 钵花、壁花(贴墙的吊挂插花)等。③按使用目的不同,有礼仪插花和艺术插花。④按艺术风格不同,有东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以及现代自由式插花。⑤按艺术表现手法不同,有写景式插花(盆景式)、写意式插花与装饰性(抽象式)插花。一般常用的插花各类按上述①、②、④的分类方法。5.插花使用的场合鲜花插花最具有插花艺术的典型特点,即最具自然花材之美,色彩绚丽、花香四溢,给人以清新、鲜艳、美丽、真实的生命力美感,最易表现出强烈的艺术魅力。由于其可供选择的花材丰富,因此在多数场合下人们都喜欢用鲜花插花,特别是在一些盛大而隆重的场合,或是重要的庆典活动中,都必须用鲜花插花,才能完美地烘托环境气氛。其缺点是水养持久性不长,在暗光下效果不好,不宜使用。干花插花所选用的花材,是经过脱水、加工后的自然植物材料。它们既不失原有植物的自然形态美,又可随意染色。插作后经久耐用,管理方便,同时不受采光限制,暗光下也可应用。一般多用于宾馆饭店的走廊、底楼、无采光的大厅、灯光暗的餐厅以及楼梯平台角落,咖啡店、酒吧间等光线较暗处也常用其装饰。目前,在许多欧美国家和港台地区,也开始在礼仪活动中用干花花束作为礼品。其缺点是怕潮湿环境。人造花插花所用花村是人工仿制的各种植物材料,有绢花、涤纶花、水晶花、塑料花等。有仿真性的,也有随意设计和着色的,种类繁多。虽然其价格较贵,但一次购买可多年受用,管理简便,只要及时清除灰尘即可。最宜大型舞台、橱窗的装饰,婚礼上、家庭居室中也多有应用。6.礼仪插花用于各种庆典仪式、迎来送往、婚丧嫁娶、探亲访友等等社交礼仪活动中的插花叫礼仪插花。其主要目的是增进友谊、表达尊敬、喜庆、慰藉或治丧的气氛。因此,这类插花要求造型整齐简洁,花色鲜丽明快,通常体形较大,花材较多,插作繁密。要求花材的花形也要较为规整,不宜过于硕大粗 厚,也不宜过分碎小,切忌采用有异味或卸局 却碳ぁ⑽廴净肪车闹参铮 粲迷蛐杓右源?怼H绨俸匣ê苊溃 ㄒ┐螅 ǚ鄱啵 慈驹谝挛锷喜灰浊逑吹簦 粲米骰槔衽趸ɑㄊ保 鸦ㄒ┱簟M蚴倬账浠ㄉ 髁粒 幸煳叮 壮瞥糗饺兀 灰搜∮谩R恍┨炷闲强萍按箨 浦参锒嘤卸局 枭萍哟?砗笥τ谩A硗猓 剐枇私飧鞴 ⒏鞯亍⒏髅褡逵没ǖ陌 煤图苫涞认八祝 员阍诓寤ㄊ毖∮檬室说幕ú挠牖ㄐ汀@褚遣寤ǖ男问胶芏啵 S玫挠懈髦只ɡ骸⒒ɑ贰⒒ㄊ⒒ㄈΑ⒒úА⒆朗巍⑿履锱趸ā⑿鼗ā⑼肥位ǖ鹊?/P> 7.艺术插花用于美化、装饰环境和陈设在各种展览会上供艺术欣赏、活跃文化娱乐活动的插花叫艺术插花。这类插花在选材、构思、造型与布局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和独有的特点。在花材选用上很广泛,无论新鲜的、干枯的都可应用。嫩芽、鲜花、新叶固然有生机勃勃和清新之美,但残荷枯枝亦具秋意浓浓、生命不止的情趣。所以,艺术插花虽不过分要求花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寡,但十分强调每种花材的色调、姿态和神韵之美,主张以精取胜,主题突出,意境优美,充满诗情画意。因此,在符合构图法则、顺乎自然的基础上,造型不拘泥形式,自由活泼,多姿多态,并充分表现作者的情感与意趣,这是艺术插花独具的特点,最易引起欣赏者的喜爱和遐想,也是最具魅力的一种插花。艺术插花的形式有瓶插、盘插、篮插等。从风格上讲,有东方艺术插花、西方艺术插花、自由艺术插花等。8.花语与用花习俗①花语花语就是花的语言,中文意思就是花的象征性。实际上是人用花所表达的一种意向,花代表的一种意义,并非真正是花的语言,而是人将花人格化、神化了,借花寓意、借花传情、以花喻人罢了。自古以来,人们把长期对各种植物形态上、习性上的种种认识和感受,变成神话、传说、诗歌以及特定的语言流传下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各种植物的象征和花语。如竹子历来被中国人视作全德君子,就是因为竹竿有节,节代表人的气节和骨气,竹竿中空,代表人的虚心,竹根盘根错节,非常稳固,代表人的立场坚定,不似墙头芦苇随风倒。因此人们不仅喜欢竹子青翠挺拔的外貌,更崇敬其高风亮节、谦虚有余、雨打不折、风吹不倒的品格。竹子的被人格化,说明人们追求自己虚心好学、坚忍不拔、坚贞不屈、不媚世、有气节等品德的完善。渐渐地,人们便把对竹子的这些美好印象和感受,加以人格化,变成为花语了。由于历史文化、民族信仰、风俗习惯以及审美观念的不同,各个国家和地区对每种植物都有各自的象征意义和花语。因此,了解和掌握花语,在当今以花会友的社交活动中,尤其在插花创作中,能帮助我们正确、恰当地选用花材、运用花材,提高插花艺术的创作和欣赏水平。②中国用花习俗由于受几千年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中国形成了许多用花的习俗,而且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有各自特有的习俗。下面仅以汉族为例作一简要介绍。用花颜色的习俗:人们喜用红色花表示喜庆,如常选红色的牡丹、红色的月季、红色的蜀葵、香石竹等用于婚礼、生日和庆典的场合;白色花表示哀悼,如选白菊花、白百合、马蹄莲等用于送葬、扫墓;黄色花被视为皇家和佛教的色彩,如将黄色牡丹、黄色月季、黄色芍药、黄色菊花等用于宫廷插花中。不同节气的用花习俗:中国民间有很多节气,在不同节气用花有所不同。如清明节常采折娇柔的柳枝和明媚的桃花用于扫墓;五月初五端午节,常采折带有香味的菖蒲和艾蒿等草药,扎在一起挂在门上,驱虫避邪;九月九重阳节,以赏菊酒表示庆贺。另外,民间还常用柏枝来插花,以象征冬至的到来。国外的不少节日都有其特殊的含义和内容,而且发展至今,在庆祝纪念时,都离不开花:情人节。定于每年的2 月14 日。相传其起源是古罗马青年基督教传教士圣瓦伦丁,冒险传播基督教义,被捕入狱,感动了老狱吏和他双目失明的女儿,得到了他们细心照料。临刑前圣瓦伦丁给姑娘写了封信,表明了对姑娘的深情。在他被处死的当天,盲女在他墓前种了一株开红花的杏树,以寄托自己的情思。这一天就是2 月14 日。现在,在情人节里,许多小伙子还把求爱的圣瓦伦丁明信片做成精美的工艺品,剪成蝴蝶和鲜花,以表心诚志坚。姑娘们晚上将月桂树叶放在枕头上,希望梦见自己的情人。通常在情人节中,以赠送一枝玫瑰来表达情人之间的感情。将一枝半开的红玫瑰衬上一片颜色漂亮的绿叶,然后装在一个透明单支花的胶袋中,在花柄的下半部用彩带系上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形成一个精美秀丽的小型花束,以此作为情人节的最佳礼物。复活节。每年3 月22 日至4 月25 日之间,常在4 月11 日。复活节是基督教会的重大节日,纪念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受刑死后第三天复活。复活节的民俗因地而异,吃复活节蛋是最流行的活动,寓复活再生之意。用花常选用白色的百合花,象征圣洁和神圣,用以表达对上帝崇敬之意。母亲节。为每年5 月的第二个星期日。通常以大朵粉色的香石竹作为母 亲节的用花。粉色是女性的颜色,香石竹的层层花瓣代表母亲对子女绵绵不断的感情。送花时既可送单支,也可送数支组成的花束,或插作成造型优美别致的插花。儿童节。6 月1 日为国际儿童节。一般用多头的小石竹花作为儿童节用花,常挑选浅粉色和淡黄色的花朵,以充分体现儿童的稚嫩和天真烂漫的特点。用这样的小石竹花插做成各种富有童趣的插花作品,是儿童节最佳礼品。父亲节。为每年6 月的第三个星期日。通常以送黄色的玫瑰花为主。在有的国家,把黄色视为男性的颜色。在日本,父亲节时必须送白色的玫瑰花。枝数和造型不限。圣诞节。定在12 月25 日,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同时也是普遍庆祝的世俗节日。古罗马人用青枝绿叶和灯火装饰房屋,后来演变成团聚欢宴,燃烧大块木柴,品尝大型饼糕,张挂树枝,陈放枞树,探亲访友。火与灯象征温暖和长寿,常青树象征奋斗与生存。现在的圣诞节,通常以一品红作为圣诞花,花色有红、粉、白色,状似星星,好像不凡的天使,含有祝福之意。在这个节日里,可用一品红鲜花或人造花插做成各种形式的插花作品,伴以蜡烛,用来装点环境,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9.花艺与插花花艺就是广义的插花。更确切地讲,就是用剪切下来的各种花材和其他装饰性材料进行艺术造型的创作活动,也可称为切花艺术造型。因此,它与插花艺术的创作原理和艺术表现手法基本相同。它们之间的不同点是:①插花必须是插在容器中,而花艺可用也可不用容器,可以吊挂在壁面上,或直接插制在台面上。②插花必须以植物材料为素材,而花艺除用植物材料外,还可用许多非植物的装饰性材料,如金属的、玻璃的、塑料的、棉绸织品等。③花艺创作在选材、构思、造型等方面,都比插花更加广泛自由,尤其在造型上更具装饰性和时代感。所以当前在国际上,尤其在一些大型展览和比赛场合,它被广泛应用,造型趋于大型化,很有气势,这是插花无法与之相比的。10.日本的花道花道是日本国对插花艺术的特有称呼,实际上就是插花之意。日本人习惯将品茶、习武、书法与插花等传统技艺称之为道,如茶道、剑道、书道、花道等。插花的历史及现状根据考古发现的文化遗迹证实,世界插花发源地有东方、西方两个。西方各国的插花源于古埃及。早在公元前2500 年,埃及人就用睡莲花(印度蓝睡莲和齿叶睡莲)插入瓶或碗里,装饰餐桌,或作礼品,或作丧葬品。至于东方各国插花的发祥地,目前有两种说法。其一说起源于印度,理由是插花首先由佛前供花兴起,佛教源于印度,但至今未找到任何足以证实的历史资 料。其二说源于中国,理由是在佛教传入中国前,民间已有切花(古代称折枝花)的广泛应用,这是原始的插花意念,是插花的雏形

⑵ 插花是端午节的习俗吗

不是啊,端午节习俗吃粽子,赛龙舟,挂蒿草艾叶荷包。望采纳。

⑶ 端午为什么也在门口插爱叶

在端午设置种种可驱邪的花草,来源亦久。最早的如挂艾草于门,《荆楚岁时记》专:“采艾以为属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五月文含艾油最多,(此时正值文生长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们也就争相采艾了。除采艾扎作人外,也将艾扎作虎形,称为艾虎,《荆楚岁时记》注文云:“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取戴之。”同时也在门上挂蒲束及葛蒲削的蒲剑,蒲束扎的蒲龙。《帝京岁时纪胜》:“(端午)插蒲龙艾虎。”《清嘉录》卷五:“戴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桃梗是辟邪之吉物,蒜头被认为是象征武器铜锤,与蒲剑、蓬鞭相配,以赶却鬼祟。另外还焚烧艾蒿等以驱赶蚊蝇。在湖南、浙江等地则采葛藤挂于门相上,传说葛藤是锁鬼的铁链子,可驱鬼辟邪。 与采药、采艾蒲等相联系的有蹋百草、斗百草等游戏,是古人往野外游艺之遗俗。后来发展成为插花等装饰艺术。
麻烦采纳,谢谢!

⑷ 端午为什么要插菖蒲

端午节在门口插菖蒲即是民间传说的驱邪壁障之功效,实际上也有防病的作用。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菖蒲是代表端午节气的花,端午节有家家户户门上插菖蒲、艾叶之俗,可以辟邪驱痛.利用它直线的叶片,表现出初夏的清凉感觉。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在端午设置种种可驱邪的花草,来源亦久。最早的如挂艾草于门,《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五月文含艾油最多,(此时正值文生长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们也就争相采艾了。除采艾扎作人外,也将艾扎作虎形,称为艾虎,《荆楚岁时记》注文云:“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取戴之。”同时也在门上挂蒲束及葛蒲削的蒲剑,蒲束扎的蒲龙。《帝京岁时纪胜》:“(端午)插蒲龙艾虎。”《清嘉录》卷五:“戴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桃梗是辟邪之吉物,蒜头被认为是象征武器铜锤,与蒲剑、蓬鞭相配,以赶却鬼祟。另外还焚烧艾蒿等以驱赶蚊蝇。在湖南、浙江等地则采葛藤挂于门相上,传说葛藤是锁鬼的铁链子,可驱鬼辟邪。 与采药、采艾蒲等相联系的有蹋百草、斗百草等游戏,是古人往野外游艺之遗俗。后来发展成为插花等装饰艺术。

⑸ 有关于插花艺术的花语

勿忘我:永恒的爱

松、竹、梅 岁寒三友 黄百合 快乐、喜庆
山毛榉树 昌 盛、兴隆 淡红美女樱 家庭和睦
火百合 喜气洋洋 白百 合 百年好合
桃花 宏图大展 蝴蝶兰 高洁;水仙:清纯、 自爱

情人节赠女友
花 名 花语知识 花 名 花语知识
红玫瑰 真诚的爱情 羽扁豆 幸 福
满天星、三轮草 想念 金鱼草 愉快
风铃草 温柔的爱 红郁金香 爱的誓 言
粉牵牛花 柔情 红山茶 天生丽质
丁香 青春、欢 笑 黄郁金香 渴望之爱
败酱 纯洁、柔情 紫丁香 初恋
凤梨 完美无缺 酸模 爱情、爱慕
毋忘我 永恒的爱 蝴 蝶兰 初恋

情人节赠男友
花 名 花语知识 花 名 花语知识
扶郎花 扶助郎君 长春花 愉快的回忆
马蹄莲 害羞 紫罗兰 贞洁
樱草花 青春、美丽 红掌 天长地久
月见草 默默的爱 菖蒲 顺从
柠檬树花、忍冬 忠诚的爱 婆婆 纳 女性的忠贞

清明节缅怀
花 名 花语知识 花 名 花语知识
三色堇: 思念 三轮草、满天星 想念
千日草 不朴 文竹 永恒
花簪 同情、慰问

清明节悼念
花 名 花语知识 花 名 花语知识
金鱼花 悲哀 柏枝 哀悼
柳枝 悲伤、哀悼

贺喜开业竣工
花 名 花语知识 花 名 花语知识
万年青 四季常青 月季 兴旺发达
太阳菊 欣欣向荣 桃 花 好运将至
火百合 喜气洋洋 牡丹 富贵兴盛
山毛榉 树 昌盛、兴隆 向日葵 尊敬、显赫

贺喜凯旋
花 名 花语知识 花 名 花语知识
红棉花 英雄之花 罂麦 勇敢
月桂 光荣 月桂树环 有 功之臣
棕榈 胜利

贺喜演出
花 名 花语知识 花 名 花语知识
燕麦 音乐 多花蔷薇 天才
荷兰芹 得胜 茴香 卓越
桔 梗 高雅 大丽花 优雅、尊贵

分别赠友
花 名 花语知识 花 名 花语知识
三色堇 思念 刺槐 友谊
豆寇花、芍药花、百日草 分别

赠友进取
花 名 花语知识 花 名 花语知识
美人蕉 坚实 海芋 热情
黄杨 坚定 款冬 正义之神
冷 杉树 崇高 茴香 力量
挂枝 学识渊博 棕榈 胜利

母亲节 (五月第二个星期天)
花 名 花语知识 花 名 花语知识
康乃馨 母亲之花、母亲节的主花 毋忘我 永恒的爱
茉 莉 和蔼可亲 藓苔 母爱
木樨草 品德高尚 深山酢浆 慈母之爱
粉牵牛花 纤纤柔情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花 名 花语知识 花 名 花语知识
菖蒲 避邪镇灾 菖蒲花 温顺、娇美
龙船花 争先恐后 跳舞草 快乐

父亲节 (六月第三个星期天)
花 名 花语知识 花 名 花语知识
石斛兰 父亲之花、坚毅、勇敢 黄杨 坚定、冷静
桔树 宽 容大度 款冬 正义
柳树 直率、坦诚 葡萄 宽容、博爱
茴香 力量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花 名 花语知识 花 名 花语知识
桂枝 学识渊博 月桂枝 荣誉
芒草 秋意 桔梗 纯洁
败 酱 纯洁的恋情 石楠花 庄重
胡枝子 优雅

教师节 (九月十日)
兰花:灵魂高尚,蔷薇枝:严肃、朴素;蔷薇花冠:美德; 悬铃木:才华横溢;月桂树环:功劳、荣誉
花 名 花语知识 花 名 花语知识
木兰花 灵魂高尚 蔷薇枝 严肃、朴素
蔷薇花冠 美德 悬铃木 才华横溢
月桂树环 功劳、荣誉

圣诞节 (十二月二十五日)
一品红:驱妖除魔;白美女樱:庇佑;太阳菊:光明、欣欣向荣,山毛榉树:昌盛、兴隆
花 名 花语知识 花 名 花语知识
一品红 驱妖除魔 白美女樱 庇佑
太阳菊 光明、欣欣向 荣 山毛榉树 昌盛、兴隆

婚礼
花 名 花语知识 花 名 花语知识
白百合 完美、百年好合 红掌 天长地久
合欢 夫妻相爱 常春藤、菩提树、柠檬树花 忠诚、白头皆老
薄荷 感情热烈 牵牛花、石竹 爱情永结
春番红花 青春 山茶 真爱
毋忘我 永恒的爱

祝寿
花 名 花语知识 花 名 花语知识
松树 智慧、长寿 竹 高风亮节
梅 傲雪凌霜 福寿花 多 福多寿
黄水仙 尊敬 兰花 品行高洁
万年青 永葆青春 千日莲 快乐
附子 敬意 吊钟花 感激
金鱼草 愉快

探病
花 名 花语知识 花 名 花语知识
罂粟花 安慰 樱草花 青春
剑兰 性格坚强 白杨 坚持、 勇气
雏菊 同情 蔷薇花瓣 希望
虞美人、蓍草、山楂 安 慰 鸢尾 问候
满天星 关怀 黄花 鼓励
荆树 抚慰

自己找找吧

⑹ 插花是端午节的习俗吗

插花不是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习俗: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内帖午叶符,悬挂菖容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插花(floarr)就是把花插在瓶、盘、盆等容器里,而不是栽在这些容器中。所插的花材,或枝、或花、或叶,均不带根,只是植物体上的一部分,并且不是随便乱插的,而是根据一定的构思来选材,遵循一定的创作法则,插成一个优美的形体(造型),借此表达一种主题,传递一种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后赏心悦目,获得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中国插花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插花源于古代汉族民间的爱花、种花、赏花、摘花、赠花、佩花、簪花。

⑺ 文心兰适合端午节插花吗

你好!文心兰在端午节是可以瓶插摆放家里的!但要说传统习俗,当然是艾草专啦!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属不过近几年来,除了艾草,大家还会携带各种吉祥花回家,比如文心兰,因为花瓣呈现吉字,也叫吉祥兰,端午可以考虑尝试一下新方式,害怕现在不在花期,可以看一下文心花语,它们家一年四季都有栽培文心兰。

⑻ 教你如何插花

1.什么是插花插花就是把花插在瓶、盘、盆等容器里,而不是栽在这些容器中。所插的花材,或枝、或花、或叶,均不带根,只是植物体上的一部分,是根据一定的构思来选材,遵循一定的创作法则,插成一个优美的形体(造型),借此表达某种主题,传递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后赏心说目,获得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所以,插花是一门艺术,同雕塑、盆景、造园、建筑等一样,均属于造型艺术的范畴。将剪切下来的植物之枝、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如修剪、整枝、弯曲等和艺术如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致美丽、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即称其为插花艺术。 插花看似简单容易,然而要真正插成一件好的作品却并非易事。因为它既不是单纯的各种花材的组合,也不是简单的造型,而是要以形传神,形神兼备,以情动人,融生活、知识、艺术为一体的一种艺术创作活动。插花是用心来创2.插花艺术的特点插花艺术虽与雕塑、盆景、造园、建筑等艺术学科有很多共同之处,但也有其自己的特点。时间性:由于花材都不带根,没有根部,吸收水分及养分受到限制,以植物种类及季节不同,水养时间少则1 ~2 天,多则10 天或个把月。因此插花作品供创作和欣赏的时间较短,属于快捷的临时性的艺术欣赏活动,要求创作者与欣赏者抓紧时间插作和品味。随意性:这表现在选用花材和容器都很随意和广泛,档次可高可低,形式多种多样,常随场合和需要而选用。高档的气生兰、鹤望兰、火鹤花、切花月季固然很美,而路边的狗尾草、酸模、芦花、蒲草、车前草同样可有用;芹菜、辣椒、豆角、萝卜及各种水果常是家庭和饭店插花的好材料。其构思、造型可简可繁,可以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以及作者自己的心愿,随意创作和表现。因此,插花作品在选材、创作、形式、陈设、更换上都较灵活随意。 装饰性:集众花之美而造型,随环境而陈设的插花作品、艺术感染力最强,美化效果最快,具有画龙点睛和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盆景、雕塑等艺术无法与之相比的。自然性:插花作品独具自然花材绚丽的色彩、婀娜的姿容、芬芳而清新的大自然气息。总之,插花艺术是最接近生活环境,最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的一种美化方式、一种艺术修养及文化娱乐活动。作花型,用花型来表达心态的一门造型艺术。3.插花素养的培养学会插花,不仅可以随时随地用来点缀自己的居住环境,使家庭生活更增添一分美感和温馨,而且也是探亲访友、迎送宾客最高雅、最珍贵的礼品。学会插花,可以时常与花作伴,以花为友,不仅给你带来大自然的美感,同时各种插花作品所展示的丰富内涵--或热情欢乐,或典雅秀丽、或雍容华贵、或傲霜斗雪、或坚韧刚毅等品质与精神风貌并能逐渐美化、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起到修身养性、增进友情和传递信息的作用。因此,插花具有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既可自娱,又能娱人,能够带给人们喜悦与欢乐,象征美好的愿望,使之更加热爱生活。难怪古今中外各层次的插花爱好者都视插花艺术如自己的生命与精神支柱,其作用与影响之大,是显而易见的。学会插花并不难,但要插得好,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品,却并非易事。插花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创造,成功的作品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欣赏时感到心灵相通,若有所悟,得到启示,回味无穷,同时也获得知识。当然,初学者要循序渐进,经过刻苦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好插花的知识与技能。初学者要首先学习插花的种种技巧,如花材的选择与处理,构图、造型及搭配,这是非常重要的。但仅此还远远不够,还应学习有关植物、绘画、文学等知识,才能灵活运用上述技巧进行艺术创作。因此,插花艺术家也应像作家、画家、表演艺术家一样,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去寻求创作的源泉和灵感,使作品不仅具有形式美,更重要的是具有思想、情感的意境美。仅有娴熟的插花技巧,其作品缺乏思想、意境的作者,充其量只是一位插花匠。由此可见,要学好插花,必须不断地丰富和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使作品具有传情、动情、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精神美。当然,由于插花的实践性很强,故经常练习插作,至关重要4.插花艺术分类插花艺术的种类很多,现从不同角度归纳分类如下:①按所用花材性质不同,有鲜花插花、干花插花以及人造花插花(绢花、涤纶花、棉纸花等)。②按所用容器样式不同,有瓶花、盘花、篮花(用各种花篮的插花)、 钵花、壁花(贴墙的吊挂插花)等。③按使用目的不同,有礼仪插花和艺术插花。④按艺术风格不同,有东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以及现代自由式插花。⑤按艺术表现手法不同,有写景式插花(盆景式)、写意式插花与装饰性(抽象式)插花。一般常用的插花各类按上述①、②、④的分类方法。5.插花使用的场合鲜花插花最具有插花艺术的典型特点,即最具自然花材之美,色彩绚丽、花香四溢,给人以清新、鲜艳、美丽、真实的生命力美感,最易表现出强烈的艺术魅力。由于其可供选择的花材丰富,因此在多数场合下人们都喜欢用鲜花插花,特别是在一些盛大而隆重的场合,或是重要的庆典活动中,都必须用鲜花插花,才能完美地烘托环境气氛。其缺点是水养持久性不长,在暗光下效果不好,不宜使用。干花插花所选用的花材,是经过脱水、加工后的自然植物材料。它们既不失原有植物的自然形态美,又可随意染色。插作后经久耐用,管理方便,同时不受采光限制,暗光下也可应用。一般多用于宾馆饭店的走廊、底楼、无采光的大厅、灯光暗的餐厅以及楼梯平台角落,咖啡店、酒吧间等光线较暗处也常用其装饰。目前,在许多欧美国家和港台地区,也开始在礼仪活动中用干花花束作为礼品。其缺点是怕潮湿环境。人造花插花所用花村是人工仿制的各种植物材料,有绢花、涤纶花、水晶花、塑料花等。有仿真性的,也有随意设计和着色的,种类繁多。虽然其价格较贵,但一次购买可多年受用,管理简便,只要及时清除灰尘即可。最宜大型舞台、橱窗的装饰,婚礼上、家庭居室中也多有应用。6.礼仪插花用于各种庆典仪式、迎来送往、婚丧嫁娶、探亲访友等等社交礼仪活动中的插花叫礼仪插花。其主要目的是增进友谊、表达尊敬、喜庆、慰藉或治丧的气氛。因此,这类插花要求造型整齐简洁,花色鲜丽明快,通常体形较大,花材较多,插作繁密。要求花材的花形也要较为规整,不宜过于硕大粗 厚,也不宜过分碎小,切忌采用有异味或卸局 却碳ぁ⑽廴净肪车闹参铮 粲迷蛐杓右源

⑼ 临近端午节,枙子花开作何解释

枙子花从5~6月连续开花至8月,果熟期10月。

栀子花花期很长哟。内。不能说开几季花,在容花期会一直开,每朵花都可能会结果的,花期较长,从5~6月连续开花至8月,果熟期10月,果为黄色染料,亦为消炎解热药。

栀子花很有欣赏的价值,它 如何有欣赏价值呢?栀子花枝叶繁茂,叶色四季常绿,花芳香素雅,绿叶白花,格外清丽可爱,为庭院中优良的美化材料,它适用于阶前、池畔和路旁配置,也可用作花篱、盆栽和盆景观赏,花还可做插花和佩带装饰,一朵娇俏动人的小花,不时发出清新的香味,令人留恋往返。

栀子花的花语是--“永恒的爱与约定”。很美的寄托。大意是因为,此花从冬季开始孕育花苞,直到近夏至才会绽放,含苞期愈长,清芬愈久远;栀子树的叶,也是经年在风霜雪雨中翠绿不凋。于是,虽然看似不经意的绽放,也是经历了长久的努力与坚持。或许栀子花这样的生长习性更符合这一花语。不仅是爱情的寄予,平淡、持久、温馨、脱俗的外表下,蕴涵的是美丽、坚韧、醇厚的生命本质。

⑽ 端午节的习俗要比较长的讲的清楚一点

【端午节习俗】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艾叶和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艾蒿、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组织自己的队伍,进行竞赛活动。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雄黄本属矿物, 含有三硫化砷成分,与酒混合。即成雄黄酒,用以驱虫解五毒,小儿涂于头额。耳鼻,手足心。 并洒墙壁间, 以法诸毒。流传民间之《白蛇传》故事,即是以雄黄酒解蛇虺诸毒,而现白蛇原形。此种习佰,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为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男女老幼往野外游玩, 穿新衣, 在中午一时左右, 路上山上或树下挤满人群,手抱花草, 非常快乐。晚上回家将花草和水煮开洗澡,老年人称为“游百病”及“洗百病”,不出去游百病及洗百病的人,一年到头就不会获得吉利。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编辑本段]【端午节各地风俗】
端午节是我国非常受欢迎的传统节日,各地有很多不同的习俗和习惯来过这个节日,大家通过各种方法祈求安和,避邪保平安。
安徽
安徽合肥:端午节插艾草招福驱邪
端午节到了,安徽合肥市民按照传统习俗,纷纷购买艾草插在门上以招福驱邪。合肥市淮河路上一个菜市场内,一位女士买了几枝艾草,正准备回家烧饭。她说,按照传统,端午节要把艾草挂在门上驱邪。在合肥市城隍庙市场的路边,家住郊区的王大爷推着辆三轮车卖艾草。他的艾草是从附近的山上采来,用别的草叶将几枝扎成整齐的一捆捆来卖,一块钱四捆,艾草散发着特殊的芳香,不时有人上前挑选购买。
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羽状深裂,表面是绿色,叶被密生白色毛,茎叶均有特殊香气。中国古代以艾草为药,针灸的灸法,就是以艾草置于穴道上,进行烧灼治病。古人也因此认为艾草可以招福驱邪,中国古书中记载:“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古时认为端午节之后天气开始炎热,蚊虫滋生,易发传染病,因而在这一天以所谓“天中五瑞”——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山丹等5种植物,来驱除各种毒害。
安徽歙县:端午节跳钟馗捉鬼
位于安徽南部的歙县每年端午节除了吃粽子、悬艾草、舞龙舟等风俗外,还有独具特色的跳钟馗施威捉鬼活动。钟馗小鬼们扛着“钟进士出巡”、“肃静”、“回避”的牌子,钟馗手持利剑,戴着破伞,还有小鬼捧酒钵等民俗表演。
据了解,跳钟馗是民间避邪驱鬼的方式之一。过去歙县许多村落端午节都有跳钟馗表演,钟馗出巡范围只限本村,村头路口、大街小巷都要巡到,以示驱鬼之彻底。事先准备接钟馗的人家,为了达到求神驱鬼的目的,将燃放鞭炮助威,在鞭炮声中,尘土四扬,气氛威严。有资料显示,在中国清代诗人的作品中就有端午吟咏钟馗的诗,也许是这时天气湿热人多病,瘟疫易流行,故请钟馗来驱邪捉鬼。
河北
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
山东及东北
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五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
山西
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
江苏
端午,不论贫富,必买石首鱼(俗称鳇鱼)煮食。也有“当裤子、买黄鱼”的俗谚。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许雄黄,鹅眼钱两枚,黄玉一块,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有眼疾。
四川
有“出端午佬”的习俗。由四人以两根竹竿抬起一张铺有红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编一个骑虎的道士。敲锣打鼓,街游行。旧时川西还有端午“打字子”的习俗。是日,成都人皆买李子,于城东南角城楼下,上下对掷,聚观者数万。在梅洲,还有喝雄黄酒的习俗,说是可以辟邪/防蚊虫的作用。在这天每家每户的房门上都插有艾草,说是可以辟邪。
广东
每年端午节前后,不少父母都有带着小孩到江边浸泡“龙舟水”的习惯,以祈福孩子身体健康,快快长大。客家人有吃染苦瓜的习惯(用糯米与鱿鱼末混和塞进去籽的苦瓜里)
台湾
端午节,家家户户还有打“午时水”的风俗。午时水指的就是端午节中午打上的井水。据说午时水用来泡茶酿酒特别香醇,生饮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有谚语道:“午时洗目睭(眼睛),明到若乌鹙”,又说“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云南
那边人过端午,吃花生、桃李等。但这些食物所代表的意义则和南人有别。吃花生是取其长生之意,吃李子则象征子孙繁衍,有人还认为可以预防中暑。
浙江
习惯吃粽子,撞煮熟的鸭蛋。
普遍
带葫芦:端午节带葫芦是历来的风俗,小孩、成人佩带葫芦,有避邪驱瘟之意。佩带传统文化寓意"福禄"的葫芦,可以化戾气为平和,增强福缘气场。
当然还有比较普遍的就是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赛龙舟啦,这些都是非常受欢迎的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的佩饰

健人,旧时江浙一带端午时妇女的一种饰物。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形状为小人骑虎,亦有另加钟、铃、缨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妇女发髻,也用以馈送。《清嘉录》云:“(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银丝制为繁缨、钟、铃诸状,骑人于虎,极精细,缀小钗,贯为串,或有用铜丝金箔者,供妇女插鬓。又互相献赉,名曰健人。”健人一说与艾人同意,只是以帛易艾,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杭俗,健人即艾人,而易之以帛,作骆虎状,妇人皆戴之,”似此则当有驱邪辟疫之作用;一说即古时的步摇,纯为妇女装饰品(蔡云《吴献》注)。
豆娘,旧时端午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艾虎,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恶”。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端午节饰戴艾虎的风习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宋陈元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王沂公《端午帖子》诗:‘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祥云七宝车’。”又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端午的卫生习俗
①采药。这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后魏《齐民要术·杂记》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记载,亦是制药用。后来有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苏于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制作中药蟾酥;杭州人还给小孩子吃蛤蟆,说是可以消火清凉、夏无疮疖。还有在五日于蛤蟆口中塞墨锭,悬挂起来晾干,即成蛤蟆锭,涂于脓疮上可使消散。这种捉蛤蟆制药之俗,源于汉代“蟾蜍辟兵”之传说。又如湖北监利于端午“采百草”,亦采药草之俗。采药是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
②沐兰汤。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③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荆楚岁时记》:“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像剑,肉穗花序。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明谢肇淛《五杂咀》:“饮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黄入酒饮之。”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此俗流传较广。至今,如广西宾阳,逢端午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包括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另外有的地区还用雄黄酒末在小孩额上画“王”字,使小孩带有虎的印记,以用虎辟邪。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
④采茶、制凉茶。北方一些地区,喜于端午采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广东潮州一带,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这对健康也有好处。
在端午设置种种可驱邪的花草,来源亦久。最早的如挂艾草于门,《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五月文含艾油最多,(此时正值文生长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们也就争相采艾了。除采艾扎作人外,也将艾扎作虎形,称为艾虎,《荆楚岁时记》注文云:“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取戴之。”同时也在门上挂蒲束及葛蒲削的蒲剑,蒲束扎的蒲龙。《帝京岁时纪胜》:“(端午)插蒲龙艾虎。”《清嘉录》卷五:“戴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桃梗是辟邪之吉物,蒜头被认为是象征武器铜锤,与蒲剑、蓬鞭相配,以赶却鬼祟。另外还焚烧艾蒿等以驱赶蚊蝇。在湖南、浙江等地则采葛藤挂于门相上,传说葛藤是锁鬼的铁链子,可驱鬼辟邪。
与采药、采艾蒲等相联系的有蹋百草、斗百草等游戏,是古人往野外游艺之遗俗。后来发展成为插花等装饰艺术。
端午节斗草
汉以前不见斗草之戏。(《历代社会通俗事物考·尚秉和》)起源无考,普遍认为与中医药学的产生有关。远古先民艰苦求存,生活单调,暇余以斗虫、斗草、斗兽等为戏自娱,及至传说的“神农尝百草”形成中医药学后,每年端午节群出郊外采药,插艾门上,以解溽暑毒疫,衍成定俗;收获之余,往往举行比赛,以对仗形式互报花名、草名,多者为赢,兼具植物知识、文学知识之妙趣;儿童则以叶柄相勾,捏住相拽,断者为输,再换一叶相斗。白居易《观儿戏》诗云:“弄尘或斗草,尽日乐嬉嬉。”
《物原》云:“始于汉武”。据梁朝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云:"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草之戏。"《年华记丽》:“端午结庐蓄药,斗百草,缠五丝。”
南北朝时称“踏百草”,唐代称“斗草”或“斗百草”。《刘宾客嘉话》云:“唐中宗朝,安乐公主五日斗百草。”宋代扩展至平日随时可斗。历代文人作品中对此多有描述。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群婴斗草图》,其玩法大抵如下:比赛双方先各自采摘具有一定韧性的草,(楼兰案:多为车前草,车前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路边、沟 旁、田埂等处。无茎,具多数细长之须根;叶自根际丛出,薄纸质,具五条主叶脉,全缘或波状,或有疏钝齿,长达15—30厘米;具绿白色疏生花,花冠四裂,雄蕊四枚;果实成熟后会如盖子般掀开,释出四至六颗棕黑色种子,其长长的花轴,用来斗草的好材料。)然后相互交叉成“十”字状并各自用劲拉扯,以不断者为胜。
这种以人的拉力和草的受拉力的强弱来决定输赢的斗草,被称为“武斗”。王建《宫词》,吟咏斗草游戏的情状:“水中芹叶土中花,拾得还将避众家,总待别人般数尽,袖中拈出郁金芽”斗草除有“武斗”外,还有“文斗”。所谓“文斗”,就是对花草名,《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宝玉生日那天,众姐妹们忙忙碌碌安席饮酒做诗。各屋的丫头也随主子取乐,薛蟠的妾香菱和几个丫头各采了些花草,斗草取乐。这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个说我又罗汉松。突然豆官说,我有姐妹花,这下把大家难住了,香菱说,我有夫妻惠。豆官见香菱答上了不服气地说:“从来没有什么夫妻惠!”香菱争辩道:“一枝一个花叫‘兰’,一枝几个花叫‘惠’。上下结花为‘兄弟惠’,并头结花叫‘夫妻惠’,我这个是并头结花,怎么不叫‘夫妻惠’呢?”豆官一时被问住,便笑着说:“依你说,一大一小叫:‘老子儿子惠’,若两朵花背着开可叫‘仇人惠’了。薛蟠刚外出半年,你心里想他,把花儿草儿拉扯成夫妻惠了,真不害臊!”说得香菱满面通红,笑着跑过来拧豆官的嘴,于是两个人扭滚在地上。众丫鬟嬉戏打闹,非常开心。这时,宝玉也采了些草来凑热闹。

热点内容
屏东雾台兰花 发布:2025-05-20 14:24:22 浏览:893
新画谱兰花 发布:2025-05-20 14:19:56 浏览:653
哪吒之七夕 发布:2025-05-20 14:19:55 浏览:652
梅花套筒工具 发布:2025-05-20 14:05:18 浏览:153
玫瑰茄插花 发布:2025-05-20 14:05:17 浏览:801
怀旧女烈花语 发布:2025-05-20 14:05:07 浏览:172
梅花螺丝刀图片 发布:2025-05-20 14:04:18 浏览:234
如何做好盆景 发布:2025-05-20 14:01:54 浏览:610
情人节饲养员 发布:2025-05-20 13:43:31 浏览:365
蓝闪派牡丹鹦鹉 发布:2025-05-20 13:31:37 浏览: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