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油画花卉
① 评价莫奈的睡莲
印象派大师莫奈晚年花 29 年创作了《睡莲》系列。关于睡莲,你可能有个疑问,怎么好像世界各地都有这幅画?莫奈到底画了多少?真实数据确实很惊人,据统计,《睡莲》一共有 181 幅。
莫奈在晚年时,自己开凿了一个莲花池,每天对着这些花写生。他曾经说:「除了画画和种花,我这个人真是一无是处。」他特别喜欢种花,喜欢打理花园,并且坚持了一生。不管经济状况好还是坏,不管生活里遇到什么样的变故,甚至于当不幸来临,正是这件喜欢的事,支撑着他向命运发起挑战。
莫奈《睡莲》
所以,如果今天你沉迷于一件美好的事物,有人劝阻你不要玩物丧志。你不妨跟他谈谈莫奈。
回到刚刚的话题,莫奈为什么这么痴迷于画睡莲呢?作为一个艺术家,莫奈的前半生几乎都在和贫穷战斗,到了 50 岁,他终于买了自己的第一栋房子,他先打造了一个普通花园,但是不够,莫奈还喜欢水,喜欢东方文化,尤其是日本的浮世绘,于是又买了一块地,挖了池塘,种上从世界各地找来的睡莲,又跨越池塘,造了一座日本式的拱形木桥。这就是《睡莲》系列里的世界了。所以莫奈睡莲里的景色是真实存在的,就在今天的法国小镇吉维尼。
这个睡莲花园几乎成了莫奈的天堂。他凌晨三点就起床,一连几个小时坐在池塘边,观察睡莲和水、和风、和光线在一起千变万化的姿态。慢慢地,他开始酝酿画睡莲,有些当时就取得了轰动,但更多的其实一直藏在家中,「二战」后才又被发掘出来。
一位老人本来就该这样享受晚年了。但是,71 岁时,莫奈的妻子和长子接连去世,第二年,他又患上了白内障,很担心自己就要瞎掉了。这个时候莫奈开启了争分夺秒的状态,他找人修建了天花板透光的大画室,开始画巨幅的《睡莲》。到生命最后阶段,他几乎双目失明,要靠看颜料管上的文字才知道用的是什么颜色。所以,莫奈画了那么多睡莲,一是因为真的热爱,二是因为画睡莲代表了对自由的渴望,代表他生命中最后的激情。
② 文艺复兴前或者文艺复兴时期,有画过花卉比较著名的油画家吗 请告诉我画家和画的名字,谢谢。
15世纪到19世纪中叶的油画。特点:无论画面大小,都有一种很完美的情境。
(一) 文艺复兴时期油画
1、 乔托:意大利油画是欧洲油画发展的先声,文艺复兴初期的著名画家乔托,创作了许多具有现实生活气息的宗教画,被认为是欧洲绘画之父和现实主义画派的鼻祖。
2、 波堤切利:在线条、色彩、造型等方面的表现更为丰富,人物思想感情表现得更加细致,作品情绪性更加强了,更注重科学的比例、透视和空间关系,造型极其优美,象音乐一样。
3、 米开朗琪罗、达·芬奇、拉斐尔:将油画推进到高峰。写实体系更加完善,美和力感更强了。
米开朗琪罗:他的壁画,表现了非常丰富的人间世界,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充满着的矛盾与斗争。
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使人感受到时代的气息、人文主义的气息。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等圣母画像,表达了人文主义精神对人的外在、内在美、对人的尊严、对人的和谐的歌颂。
比较于南欧和谐与优美的风格,北欧的绘画更注重实在的、具体的客观世界的刻画,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对人物描写更注重性格。如尼得兰(现在的比利时)画家勃鲁盖尔等,虽也描写宗教题材,但处理成世俗的,农民般的生活场景。
(二)17、18世纪油画
表现人生、表现社会,内容更加深刻了,表现形式、艺术语言更加丰富了。
重要代表人物如:
佛兰德斯(今法国东北部和比利时西南部)画家鲁本斯,《抢劫留基伯的女儿们》(文字教材42页);
荷兰画家伦勃朗;(教材43页)
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开兹;(教材43页)
法国画家达维特。(教材43页)
(三)19世纪70年代以前(18世纪)的油画,欧洲进入近代史阶段,尤其是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大革命,使法国成为欧洲政治与文化的中心,也成为欧洲美术的中心。这一时期油画题材扩展了,思想内容丰富了、深刻了,艺术语言也较以前有了更大发展。著名画家与作品有:
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达维特:《马拉之死》
法国浪漫主义画派代表德拉克洛瓦:《自由神领导人民》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画派代表库尔贝:描写工人生活《画室》;米勒:描写农民生活《拾穗者》。
印象派油画:代表人物莫奈《日出·印象》。(教材44页)
描写现实的画家列宾《伏尔加河纤夫》。(教材44页)
西方现代油画包含两个主要方面:
在写实油画中体现现代人的感觉,给古典写实赋予新的精神内涵;
背离传统,背离写实的前卫性探索。
主要特征:
主要表现内心世界;
将某种形式因素抽取出来向极端发展;
突显多样化的、个性的美感,甚至有表现"丑"的;
以独特的艺术观念支配绘画,流派彼起此落。
古典向现代画过渡时期代表人物荷兰画家凡·高、立体主义画派代表人物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抽象派代表人物俄国画家康定斯基。
③ 我是油画初学者,想找一些好看的花卉临摹,希望各位前辈推荐一些好的网站或者是书籍,小弟在此拜谢了!
临摹花卉我确实不知道谁的好,
临摹凡高和莫奈的吧
他们的色彩感觉很好,比较适合回初学者临摹。答
你可以去专卖店买书临摹
也可以去书店借书回去临摹
花卉比较适合国画
当代有个女艺术家的油画有很多的花
她的颜色一般的人调不出来
所以不建议你去临摹学习
④ 睡莲系列画出的作品色彩感觉是怎样的
颜色比较灰,没有太强烈的对比色,但是颜色很丰富,看印象派的画要远看,看整体。
《池塘·睡莲》创作于1918至1919年间。是莫奈以睡莲为主题的重要晚期作品之一。这幅油画倾注了莫奈极大的创作热情,他对于光和影的运用在该作品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远远超出了对物体本身的描绘。
《池塘·睡莲》以高超的技法,在垂直的平面上描绘出波光粼粼的水面向远处延伸的视觉效果。在大师的笔下,水是纯绿色的,而花朵却像暗红的火焰。看似随意的彩色线条笔触柔美,似乎让水流动起来,又像是捉住了一瞬间水面似真似幻的光和影。
(4)莫奈油画花卉扩展阅读:
莫奈创作背景:
莫奈是印象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是印象主义大师中最有影响的一位。在有代表性的印象派画家中,唯有莫奈以其86岁的漫长人生始终如一的将创作热情倾注在印象派技法上。
其他的印象派画家,都是短期的探索者。像虽然没有参加过印象派八次画展却被视为印象派的领袖和奠基人的画家莫奈:而擅长于画人物的雷诺阿在他的艺术人生中。
前期和后期是从事印象派探索时期,中间十几年的时间里,则将热情转向了古典主义。
⑤ 用艺术美学的语言评论莫奈的池塘 以及其艺术追求
莫奈在晚年的一件最重要的作品是连作《睡莲》。年11月,莫奈的经济状况开始大为好转,他把所租的房子连同院子一起买了下来。1892年,他还建造了一个温室栽花;1893年2月,又买下了一块离住宅不远的地基,目的是想把吉维尼村附近的埃普特河水引进他院子里的一个人工修建的池塘。这样,形成了一座"水上花园"。这个计划起初因河水问题而受到当地人的反对。莫奈费尽了周折,才如愿以偿。后来,他又在池塘中架设一座日本式小桥,池塘的周围种植垂柳和多种花卉;在池塘里则繁殖了睡莲。莫奈把整个身心都投在这个池塘和他的睡莲上面了,睡莲成了他晚年描绘的主题。
此后27年里,他几乎再也没有离开过这个主题。 1900年底,莫奈在丢朗-吕厄的画廊里初次展出他的《睡莲》连作,共13幅,年代标着从1899到1900年。画上的睡莲隐隐现现,浮在水面延绵不绝。那座日本式拱桥在他的画上已被覆盖着索藤;池岸的背景是一片翠绿。《池塘·睡莲》这一标题在九幅画上重复出现,看来有些单调,可是在每幅画上,形象却别有一番情趣。这里的一幅(99×93厘米)便是其中之一。1901年春,莫奈又买下水池南面沿河岸的一块土地。此时莫奈已是吉维尼的知名人物了,市政当局当然会欣然同意的。他的画誉被传播到世界各地,法兰西学院给他留了一席荣誉位置,但他都不予理睬。在莫奈看来,如果对绘画的爱不能高于一切,就成不了画家。从1904年起,他画的池塘已不见那座日本式拱桥了,池内的睡莲也更加简练,整个画面只露出一点点池岸。有的画面连天空也不见了,但他把水画得很深沉。
1909年5月,巴黎的公众又一次在丢朗-吕厄的画廊里看到他的48幅《睡莲》水景连作,人人为之拍手叫绝。1911年5月,一次非同小可的打击袭来,莫奈的第二个妻子爱丽丝死了;紧接着,在1912年7月,医生确诊他的右眼患有退化性白内障。从此,莫奈开始了他那悲剧性的生命斗争时期:他想以最大的毅力来画完《睡莲》,与即将到来的失明威胁相抗衡。他开始一连几个小时呆坐在这幢宁静的水上花园里,观察水面。1914年,他又计划在住所的东北角建造第三个画室,以便在那里架起高183厘米长366厘米的巨大画布。施工沿着池边进行,一直继续到1915年8月。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在离他的池塘仅40英里的地方弥漫着,75岁的莫奈也全然不顾。这些巨大的画幅整整花去他12个年头。不过,这次他不再把画面分割成单幅,而让它构成一个连续体。当宏大的《睡莲》连作安装在巴黎奥朗热利博物馆一间圆形厅内四壁时,无边无际的池水与莲叶在富有装饰情趣的环形油画中展现出来,环绕在观众的周围,使人顿生一种奇幻感。
1926年12月5日正午,莫奈在吉维尼自己的寓所去世,享年84岁。临终前,他嘱咐把他的《睡莲》连作赠送给国家。由于《睡莲》油画环形连作的独特与宏伟,当它被安装在奥朗热利的椭圆形博物馆内时,人们把它称作"印象派的西斯庭教堂"。 作于1899年的这幅《池塘·睡莲》约有99×93厘米,现藏伦敦国立画廊;而那一幅《朝》,作为环形《睡莲》壁画的一个局部,现仍在巴黎的奥朗热利博物馆(Galeriedel’orangerie)的椭圆厅里。
⑥ 莫奈组画《睡莲》鉴赏
印象派油画大师克洛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年)
晨雾中,太阳从水面升起,影影绰绰的起重机,烟囱等勉强可辨,离前景最近的小船和船上的人亦仅是一抹剪影……灰色、带灰的橙色、浅紫色、黄白色的颜料铺满了画面,将东方日出、朝霞满天、水面上雾气蒸腾的景象以“印象”的手法表达,令“瞬间”浓缩成“永恒”,莫奈新鲜的尝试令人兴奋。
然而当时大多数观众并不能欣赏他的作品。记者路易.勒鲁瓦假借一位参观画展的专家之口,对展出的作品大大地讽刺挖苦了一番,在谈到《日出.印象》时说道:“毛坯的糊墙纸也比这海景更完善。”并且用“印象主义者”来称呼参展的画家——这就是画派名称的由来。
这个最初被当做笑柄的名称却得到了画家们的自我认同,雷诺阿的一个朋友在一篇文章中以简练的语言根括了“印象派”的特点:“依据其调子而不依据题材本身来处理一个题材,这就是印象主义者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画家们的地方。”
无论在哪种意义上,莫奈都称得上是最纯粹的印象派画家。
人们说莫奈是印象派中的印象派,他的画作是印象派的象征,这些都不是夸大其词。之所以这样说,并非因为“印象派”一词因他的作品而起,而是指在这个画家群体中,莫奈始终执著于印象派的理想,在他漫长的一生中,始终坚持探索和研究光线的跃动投射在景物上所产生的微妙的变化,以及如何准确地将这种变化绘制成美丽的图画。
莫奈一生都爱花。“我会成为画家,也许是拜花所赐”,从中可以读出花卉在他生活中的意义。在那些贫困的日子里,他的居所也没有缺少花的环绕。
晚年的莫奈,在自己的寓所所经营了一个大花园,并且按照自己的设计在花园中建造了一个大画室。他是把多少心血投注到花园的建造上去了啊!而花园中的莲池亦成了莫奈艺术追求的最后寄托,他以极度的热情绘制着“睡莲”组画,睡莲组画印证了莫奈顽强的生命力度。在这片由浓烈的色彩构成的缤纷的世界里,睡莲成为色彩的魔幻载体,那些短暂的生命获得了永恒。
伟大艺术家的意义,不仅在于他们以杰作提示了人类精神生的丰富性,而且在于他们以自己的作品教给我们某种新的观后世界的方式,让我们对习以为常的世界产生惊异和敬畏。
莫奈的《睡莲》组画挑战了人的视觉经验,他每幅作品运用的色彩和笔法都不尽相同,因而可以说每一幅《睡莲》都有独特的生命。如果说那一池的浓绿还属于“有法可依”的话,而那些飘浮在蓝绿色之上的鲜艳的黄色、紫色、红色就绝对是超验的结晶。
有研究者认为莫奈的眼病改变了他的色彩感觉。他做过手术之后并没有让他恢复原有的视力,以致他作画时头要和画面凑得很近,常常要靠辨认颜料的标签来调色,尽管如此,某几幅《睡莲》画面上还是出现了“怪异”的色彩。但我宁愿相信这些不拘成法、汪洋恣肆的色彩的笔法来自于自由的心灵和对阳光的信任,艺术家一辈子的历练至此已达到随心所欲的化境,哪里还能有什么特定的规范、尺度可以束缚住他的手脚!这是物我相融的境界使然,这就是一片璀璨的焰火——一片永不会熄灭的焰火。
当他睁着浑浊的双眼,久久地坐在水边观看那一池心爱的植物,他已经获得了这些水上精灵的整体“印象”。
莫奈亲眼看到印象派胜利并享受到印象派成果的人,同时他一定也感受到某种痛苦,那就是印象派画家经过多年奋斗才得到社会承认的艺术理想,在他有生之年已经被一代艺术家所抛弃。
⑦ 画花卉的水粉水彩画和油画的画家名字
中国的:
乌密风 ,女。我国著名美术教育家、工艺美术家、杰出的美术设计家、水彩画家
。水彩画《牡丹》获1996年全大水彩画银奖;《牡丹》、《水仙》、《向日葵》、
《扁竹莲》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主要著作有《敦煌图案》、《花卉图案》、《水粉
画集》、《乌密风画集》等。
吴富荣 简介:吴富荣,1968年生于福建,职业画家,定居北京,毕业于厦门大学
艺术系。作品以花卉为创作主题,作品《秋意浓》、《荷韵》被收藏12月参加上海
博众中俄油画名家原作迎新拍卖,作品《涟漪》、《暗香》被收藏12月作品《荷风
雅颂》、《雨荷》、《长相依》、《荷颂》被湖北高艺集团收藏。
http://blog.163.com/001_piao/blog/static/667296920113265549727/这有他的
精美油画作品,荷花画的真的很美。尤其擅长画牡丹、荷花
蒋宗强,男,1970年生于四川安岳,中国实力派画家,分别读于内江艺专,四川美
院。
长期潜心研究写实油画,其作品以细腻、唯美见长,深受众多藏家、艺术机构青睐
。近数年来,主要以牡丹、葡萄为研究对象,在继承中国传统国画构成的同时,又
借鉴西洋古典油画特有的表现手法。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表现形式。
外国的:
比较熟悉的就是梵高的《向日葵》
印象画家巴齐耶的《插牡丹花的黑女人》
印象派马奈的《白色牡丹花》莫奈好像也是,画花卉的画家其实挺多的。详细点的
:
1. 威廉·亨利·亨特 英国19世纪自然主义画家。他擅长表现水果、花木、飞禽
、鸟巢等题材。代表作:《迎春花与雀巢》是他画风发展到后期的典型作品,在此
幅画中可以看到,他使用的细密画法,运用不透明颜色(水彩颜料和锌白混合),用
各种不同的点彩方法,细微、紧密而真实地表现出对象,线条紧凑,色彩生动。他
很少使用长笔触。当时,曾有许多画家争相模仿这种精致的作画技巧。
2. 亨利▪方丹▪拉图尔,主油画,个人比较喜欢他的花卉。
1863年生于法国格勒诺布尔市。他只在巴黎美术学校学习了一年,之后就在卢浮宫
里靠临摹大师们的作品为生。方丹-拉图尔非常擅长人物画,他的名作《巴迪侬画
室》,在这幅的群像画里,出色地将自己的好友——印象派的马奈,及雷诺阿、莫
奈、左拉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他的人物画含有古典学院派严谨的写实手法与印象
派的综合技法。
方丹-拉图尔并不像印象派画家那样痴迷于户外的瞬间光色印象,他不去户外
作画,画室才是他的家。所以,他也擅长静物画。 静物画追求朴素写实的特点。
3.Laura Robb劳拉·罗布美国的女画家她出展了无数个群展和个展,获得过许多
奖项。她十分擅长静物花草,她的印象派花草光影闪烁,生机盎然。这是她的新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03fa99001011bl3.html
4.安东尼奥·洛佩兹·加西亚,油画,是当代西班牙画家,他不是专画花卉的,但
是画的很棒。
5.爱德华多·纳兰霍,油,是当代西班牙著名艺术家中最负盛名的超现实主义画家
。在他的很多
创作中,富有诗意般的想象和恰如其分的对梦幻的忧虑,清晰的思维和潜意识的费
解等方式表现天地宇宙的想象,同时又保持了超现实主义历史经验的积极因素。
如果说观者心目中的当代绘画艺术大都以快照般构图、大色块、迅急笔触等为特点
,那么纳兰霍则是用古典写实手法,表现了当代人的心灵景观。在他的作品中,用
内心潜意识的思维表现对宇宙时空的想象,充满着诗意般的梦幻。无论是材料上的
油画还是素描,或是内容上的裸体、肖像还是其他题材,均刻画细腻严谨,调子丰
富,柔美虚幻,给人一种迷蒙淡雅的美感。然而,在此美感中,都充满着一种关于
时间与记忆的伤感。
6.日本的佐藤进,代表作《鸡冠花》是一幅比较写实的用水粉色绘制的花卉静物画
。使用中国画的毛笔和纸,采用方形构图,花卉呈扇子形势态展开,花的高低、大
小、穿插安排得非常生动;使用的笔法丰富多样,有力地表现出形象和质感;用色
厚薄相宜,主体花卉颜色画得厚,色彩饱和鲜艳,光辉耀眼;背景、桌面色薄,使
用水分较多,色调柔和,具有深远感,整个画面构图饱满紧密。
希望能采纳!!
⑧ 莫奈的素描`
在靠下一点的位置上有内几幅:容http://www.belon.cn/bbs/dispbbs.asp?BoardID=7&ID=11
⑨ 有关临摹油画花卉的具体步骤
1、准备好油画的工具:油画颜料,铅笔,橡皮泥,油,画架,画布,围裙,背景大笔刷,中笔版刷,细笔刷。权
⑩ 油画静物拍卖价格前十的是哪几幅
1、第十名:《帘子、罐子、盘子》,售价6050万美元,作者:塞尚(法国)。
后印象派画家保罗·塞尚(Paul Cezanne,1839—1906),出生于法国南部城市埃克斯—普罗旺斯。静物画《帘子、罐子、盘子》充分体现了塞尚的探索精神和画风特色。塞尚将它们高度地简化,并以深色线条勾出轮廓,使其看起来显得明晰而坚实。为实现画面有秩序的布局,他有意地歪曲画中的透视关系,将水平的桌面画得仿佛前倾,使桌上的物品得到充分的显示。1999年这幅作品以6050万美元的价格被出售。
2、第九名:《对无辜者的屠杀》,售价4950万英镑,作者:鲁本斯(荷兰)。
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是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画家,即使宗教神话是他创作的主要题材,但他还是以世俗的人物和自然去描绘神界人物。2002年7月10日,十七世纪巴洛克风格天才艺术家鲁本斯一幅未见经传的油画《对无辜者的屠杀》在伦敦的苏富比拍卖行以4950万英镑售出。
3、第八名:《没胡子的自画像》,售价7150万美元,作者:凡·高(荷兰)。
凡·高一生很少拍照,却画过无数的《自画像》。完成这些作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还没有哪位艺术家能象他这样在观众面前将自己暴露无遗。透过这些记录,我们深深地了解了一个人的痛苦、恐惧、自我怀疑、精神折磨以及生活中偶尔的快乐。凡高曾说希望一个世纪之后自己画的肖像在那时人的眼里会如同一个个幽灵,那么在今天看来他的愿望实现了。这幅《没胡子的自画像》于1998年拍出了7150万美元的高价。
4、第七名:《红磨坊的舞会》,7810万美元,作者:雷诺阿(法国)。
《红磨坊的舞会》创作于1876年。画中描绘出众多的人物,给人拥挤的感觉,人头攒动,色斑跳跃,热闹非凡,给人以愉快欢乐的强烈印象。画面用蓝紫为主色调,使人物由近及远,产生一种多层次的节奏感。画家把主要精力放在对近景一组人物的描绘上,生动地表现出人物脸上的光色效果及光影造成的迷离感,渲染了舞会的气氛。就总体看,他保留着印象派对外光与色斑的留恋,使画面的总体色调、气氛有一种颤动、闪烁的强烈效果。1990年,这幅作品以7810万美元的高价售出。
5、第六名:《殴打婴儿》,售价7350万欧元,作者:鲁本斯(荷兰)。
鲁本斯的作品有着丰富的想像力,表达出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美好的理想,通过艺术形象肯定人的力量和人生的欢乐,他善于运用健康丰满、生机勃勃的形象,洋溢着乐观与激情的性格,去表现自己的审美理想与趣味。这幅《殴打婴儿》于2002年以7350万欧元出售。
6、第五名:《加歇医生的肖像》,售价8250万美元,作者:凡·高(荷兰)。
凡·高在自杀前一个月为精心照顾他的加歇医生画了这幅肖像。他自己说:“我希望画一位艺术家友人的肖像,他满怀伟大的理想。我希望把我对这个人的感觉和爱慕之心画进作品里。我夸张了他的头发的金黄色,在头像后面我不画小屋的普通墙壁,而用我调配得极为丰富、极为强烈的蓝色涂出无限深远的背景。由于这种单纯的配合,使金黄色头发的头部,在这丰富的蓝色背景上发光,像星星嵌在深沉的碧空中。”这幅《加歇医生的肖像》于1990年被日本第二大造纸商大昭和制纸以8250万美元购得,打破了当时艺术品拍卖的最高纪录。但是,当他还活着的时候只卖出过一幅画!
7、第四名:《多拉·马尔与猫》,售价9520万美元,作者:毕加索(西班牙)。
毕加索在1941年为情人多拉·马尔创作了《多拉·马尔与猫》。多拉·马尔曾是毕加索长达十年之久的情人,也是一位超现实主义摄影师,她对毕加索人物肖像画的创作有很大影响。画中的多拉·马尔头戴饰有斑斓羽毛的帽子,像女神一样坐在高大的木椅上,身后趴着一只黑猫,表情有趣又狡诈。可以看出,与多拉热恋的毕加索正处于立体主义时期。这幅画于2006年5月拍卖出9520万美元的价格。
8、第三名:《拿烟斗的男孩》,售价1.04亿美元,作者:毕加索(西班牙)
毕加索于1905年创作了《拿烟斗的男孩》,这是他走过蓝色忧郁时期进入了粉红时期的代表作。画面集中展现了一位表情有点忧郁的青春期男孩,他身穿蓝色服装,头戴花冠,手里拿着一支烟斗,画面的背景是两大束色彩艳丽的鲜花。这幅画在2004年4月伦敦举行的苏富比拍卖会上以1.04亿美元的天价成交,创造了世界名画拍卖史的最高纪录。它被评论家誉为“具有达芬奇《蒙娜丽莎》似的神秘,凡高《加歇医生》似的忧郁的唯美之作。”
9、第二名:《阿黛尔·布洛赫鲍尔I》,售价1.35亿美元,作者:克里姆特(奥地利)。
奥地利象征主义画家克里姆特于1907年以沥粉、贴金箔等特殊手法创作了这幅被誉为“奥地利的蒙娜丽莎”的《阿黛尔·布洛赫-鲍尔I》。画中人是奥地利制糖业富商费迪南德·布洛赫·鲍尔的妻子。画作中,阿黛尔身穿一件黄金衣服,仪态优雅、眼神迷离,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掩饰一只残疾的手指。这幅作品于2004年6月被美国化妆品大王劳德以1.35亿美元收藏,一度力压毕加索的《拿烟斗的男孩》成为单幅绘画售价世界纪录。
10、第一名:《1948年第5号》,售价1.4亿美元,作者:杰克逊·波洛克(美国)。
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Pollock,1912-1956),是美国行动绘画艺术的鼻祖。这种自由奔放、无定形的抽象画风格,成了反对束缚、崇尚自由的美国精神的体现。这种全新的绘画,体现了画家惊人的创造力。它在两个方面充分展示了新颖性和独创性。
《1948年第5号》是杰克逊·波洛克“滴画”中的精品,画布被钉在纤维板上,画布上的颜色有黄色、白色、栗色以及黑色,看起来有些杂乱无章。这幅作品于2006年11月3日拍卖出全球绘画作品最高价,达1亿4千万美元,收购名画者是一位墨西哥金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