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罗汉花卉
⑴ 谁能给我介绍一下海派玉雕,要详细点。急用,谢谢。
“海派”玉雕,以上海为中心地区的玉石雕刻艺术风格,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形成过程。
1.形成初始阶段19世纪初,上海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贸易的重要港口,以至于苏州、扬州及其周边地区的玉器制品都通过上海口岸向外输出,这种态势为上海玉器雕刻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苏州、扬州等地区的雕刻艺人大量涌入,在这东方的大都市中找到了施展自己才能的理想天地。,当时像著名的古董风格玉雕大师王金洵、万源斋、傅长华、尤洪祥,人物、动物雕刻大家杨恒玉、胡鸿生、顾咸池等,都在上海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吸收了新的文化营养,大显身手,于是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玉雕风格——海派风格。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玉器作坊、店铺达200多家,有200多人从事雕刻专业工作,主要生产佛像、仕女、炉瓶等摆件雕刻品,“苏”、“扬”玉雕各自沿袭了当地的传统技艺特色。当时,上海玉雕业中,主要适应洋人需求而生产制作的被称为“洋装派”,扬州帮艺人生产以摆设玉器为主,多属“洋装派”;而苏州艺人专做玉首饰、花饰,以玉首饰和把玩件为主,被称为“本装派”;另有一支专做青铜器造型以及仿秦汉以来古玉为主的,被称为“古董派”。
20世纪30年代,上海玉雕摆件类作品已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翡翠珍珠塔》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最高奖,《翡翠大宝塔》被美国旧金山博物馆长期收藏。
2.传承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家重视人才培养和雕刻装备的改进,海派雕刻行业发展迅速。80年代末,上海地区玉雕从业人员逾2000人,作品品类达200多种,作为海派五大类雕刻品种的炉瓶器皿、人物佛像、花鸟、走兽和天然瓶都已初具规模。“雕琢细腻、讲究章法、造型严谨、庄重古雅”,以及“炉瓶器皿精致、人物鸟兽生动传神”,成为海派玉雕的主要特色。20世纪50年代以来,其代表人物有“炉瓶宗师”孙天然、孙天仪,“三绝艺人”魏正荣,“传承创新”者周寿海,“南玉一怪”刘纪松和“飞兽大王”董天基等。
炉瓶器皿类是海派玉雕最具标志性的创作。海派风格的炉瓶器皿以稳重典雅的造型、古朴精美的纹饰、富有浓厚的青铜器趣味,在中国玉雕行业中享有盛誉。三脚香炉、四喜炉、五亭炉、天鸡瓶、端炉、羊尊、犀牛尊、百佛炉等都是海派玉雕久负盛名的代表作品。《墨碧玉周仲驹彝》、《青玉兽面壶》等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著名海派雕刻大师、“南玉一怪”刘纪松设计制作的《翡翠百佛炉》,在高7.5英寸、直径8英寸的炉瓶上雕刻了100尊造型不同、神态各异的佛像,在1980年9月日本横滨举办的中国上海工艺品展览会上引起轰动。老艺人黄德荣创作的《珊瑚百花瓶》、《紫翡翠龙凤天然瓶》、《羊脂白玉巧雕蝴蝶菊花瓶》、《白玉海棠薄胎瓶》、《墨碧玉万寿万年灯》、《玛瑙冠上加官》、《白玉五羊》、《青玉独角兽》、《黑白玉调色器》、《墨玉犀牛尊》等等一大批海派名作,在业内引起巨大轰动,并享誉国内外。由三绝艺人魏正荣领衔设计、13位雕刻技师合作雕刻的巨型密玉《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重2500多公斤,历时三年,于1962年完成。艺人们运用了圆雕、浮雕、透雕等技艺,生动刻划了我国41名登山队员的英雄壮举,作品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1979年,在一块7300多公斤的罕见巨型青玉上,萧海春、韩国卫、朱宁芳、许康先、虞龙喜等20余位当代最为杰出的大师和雕刻技师,设计制作了高2.6米、宽1.4米的《万水千山图》,再现了红军长征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成为当代海派的又一巨作。
3.创新繁荣阶段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迎来了玉雕创新繁荣的又一个春天。
海派玉雕推陈出新,兼容并蓄,在江浙地区玉雕艺人的雕刻风格基础上,既融汇扬帮、苏帮、南帮以及宫廷玉雕的工艺风格,又继承了中国明清玉雕精华,博采众长,在“细腻”上下功夫,由此涌现出大批具有代表性的玉雕高手。
当前,海派玉雕中最具特色和传统的炉瓶器皿类,也璀璨夺目。宋鸣放、戴永才、瞿惠中、李玉华、蒋大雄、钟建林和韩永年创制的海派炉瓶器皿,以“规矩、对称、端庄”享誉海内外,有“七君子”之称。“七君子”的作品板扎、严谨又不失动感,用料十分讲究,是“功力派”的杰出代表。
在新世纪,海派玉雕的能工巧匠们,都像“八仙过海”那样,各施才华,各显神通。
盛世年华,海派玉雕还善于运用各类玉石的天然形状和不同色泽,因料制宜、因材施艺,造型挺秀,形成了俊俏飘逸的“海派”艺术风格,它与北京宫廷派等几大流派共同形成了当代中国玉器的时代新风貌。
⑵ 兰花中的十八罗汉和大红袍是属于什么品种
兰花向来代表着淡泊高雅,兰花是中国四大名花之一,实际上兰花不止在中国名贵,然而在国际上有很多兰花的品种也是价值连城的,那么今天就跟大家讲讲兰花有哪几种名贵的品种。
春兰----是中国花卉栽培史上可以说是最历史悠久的一种兰花了,植株小花型简洁素雅,同时春兰也被赋予了中国良好的传统精神文化,代表着高雅、清雅的品行,是许多美好事物的象征。
建兰----它具有极高的园艺建筑价值和药用价值,建兰具有止痛止咳活血润肺的效果,而且在园林建设方面,建兰因有健康的植株与根茎来适应于家庭园艺的设计,在盛夏花开时,香气清幽,令人盛情气爽。
贵兰----贵兰在国际兰花爱好者眼里基本上是属于最贵的一种兰花了,花型奇特花色有点发白,其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在风中摇晃的姿势加上其发白的颜色特别像幽灵鬼一样而得名,贵兰花期甚少,很难遇到,所以很名贵。
翡翠兰----翡翠兰叶片颜色特别翠绿花红如火,花叶特别协调,看起来就像意见完美的翡翠物件,泫然夺目,让人心生向往,所以说翡翠兰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蕙兰----蕙兰是兰花的名品,许多人比较喜欢它的花型,蕙兰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叶片脉络透明清晰,因此可以对较强的光照进行反射,还具有吸收短时间强光的照射。
墨兰----墨兰拥有比较艳丽的外表,婀娜多姿的身形,经常被推荐为养兰人的首选。
素冠荷鼎----素冠荷鼎是一种翡翠名贵的兰花,随着知名度的提升,它曾拍出过千万的价格,其花的品种,质量都是上好的成品,在市面上极为少见。
石斛兰----石斛兰原本是一味中草药,在许多地方被大量的种植用以药用,同时它也是一种极具观赏植物,它的药用价值主要是散热益精。
蝴蝶兰-----蝴蝶兰就是因为像极了展翅飞舞的蝴蝶而得名,因它的外形美丽而深受人们的喜欢,它还有一个比较洋气的名字----洋兰王后。
莲瓣兰----莲瓣兰是一种非常贵的兰花,它开的兰花花容千姿百态,五彩缤纷,喷施翠姆叶面肥,在视觉方便深的花友们的喜爱,花中有蝶蝶恋花就是对蝴蝶兰最好的称赞。
⑶ 玉石艺术品
(一)玉件人物
玉件人物的特点:玉件人物以古装人物为主,但不限于古装人物一种,现代人物亦常有制作。古装人物有神仙、佛、老人、小孩、仕女及有故事情节的人物等。
玉件人物的用料比较干净,也就是地子匀、色匀。不使用纹路特别明显的料,如缠丝玛瑙、花地翡翠、花纹明暗太显著的孔雀石、有黑线的松石、轮纹的珊瑚等,尤其人脸部位的料质、料色更要明快干净。
多色玉石常被利用制作俏色产品,如玛瑙、翡翠、独山玉、岫玉等。
1)仕女通常仕女拿花持扇,装束为古装小姐打扮,发髻卷于顶上,发丝下垂至背部,长裙拖地,宽袖下垂,腰围二道裙,系带束腰打结,汗巾下垂,脚下衣纹做出碎步姿态。复杂一点的加入各种首饰等。仕女的造型要用料恰当,身段秀丽,脸美、喜相,手拿物俏气、真实(见图5-2-5)。
图5-2-5 白玉仕女
2)小孩古装小孩根据古画中百子图中的形象造型,也有光身顽童的作品。童子以稚气、顽皮、生动为好。
3)老人老人的形象比较多见,题材有东方朔偷桃、太白醉酒、天官赐福、寿星等。老人刻画要求脸部特征鲜明、宽衣大袖、造型喜庆。
4)佛佛像有如来佛、番佛、大肚佛、观音、多臂佛等。
如来佛如来佛的形象如庙中正中殿堂的塑像,是正宗佛的形象。肩宽、胸部丰满、盘膝做手势、慈眉善目、鼻直口方、二目下视、方圆脸、大耳垂肩,显得端庄肃穆。中级料经常做的是三尊佛,称为“三大士”。
番佛番佛是印度佛塑像造型,袒胸、披裟、身着璎珞,造型比较活泼,身段比较优美,多出现在高级料作品中。
弥勒佛这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佛的形象,以大肚翩翩、开怀大笑为特点。低、中、高档料都可制作。
观音观音是人们喜爱的佛像(见图5-2-6)。中国对观音形象的艺术创造已很完美,玉器观音造像有童子拜观音、观音渡海、水月观音等。
图5-2-6 珊瑚“童子拜观音”
多臂佛玉器多臂佛有四臂佛、六臂佛、八臂佛,造型比较活泼,经常用高级料制作。
除以上各种佛外,还有各种造型的菩萨,如骑吼的文殊菩萨、骑象的普贤菩萨等。
5)仙人仙人的制作较为随便,形象和姿态随料的条件而选定。由于仙人形象有一定的特征和表情,技术难度大一些,做不像反而不美。经常出现的有八仙、和合二仙、刘海等。十八罗汉本是佛,在玉器中也以做仙人的手法制作,形象较为怪异,如伏虎、降龙罗汉等。有一些女性仙人以仕女手法制作,如花仙、麻姑、青蛇、白蛇等,其形象和仕女没有太大区别。
佛和仙人中的高质量作品多出现在玉器精品中,是玉器人物很重要和有代表性的作品。玉器中的俏色作品也多出于此题材。
6)历史名人和有情节的作品选用历史名人和情节故事片断作为人物创作的题材,难度较大。有的作品起的名称很好,但造型很一般,反映不出名称所含的内容。高质量的作品应该名称和内容一致,做到名副其实。有的作品的主题虽然并不是著名的历史题材,但细观作品仍能给人们以情节般的感受,这些作品都属于艺术创作范畴,它给玉器艺术增加了无限的光彩。
(二)玉件花卉和花鸟
1.玉件花卉
玉件花卉是一个以雕琢技巧表现写实花卉为主的品种。花卉要做得飘洒玲珑、穿枝过梗,衬托的草虫也要做得栩栩如生。
玉石料很脆,单独表现花卉容易折断损坏,所以花卉常傍以瓶、花插和山石静物,傍以瓶的最多,又称为花卉瓶。
花卉做工玲珑,不宜体现玉的润美,不宜使用色暗的、纹裂多的料。因此花卉选料较整齐,料色多明快,质地也较坚韧。
傍以瓶和其他静物的花卉作品,花卉四周写实雕琢,有主次面,主面花叶茂盛,次面点缀。瓶身和瓶盖上的花卉相互衔接,形成一体。也有瓶盖上是折枝花的,与瓶身花不衔接。
中、低级料以制作花卉瓶为主,是常规产品。瓶盖上的折枝花、瓶身上的主花多是牡丹、月季,也有以萱草、君子兰的叶为主的,一般是正面花为主,背面点缀,草虫也只选用蝴蝶、蛾等简单造型。
玛瑙和高级料的花卉造型变化比较大,工艺也细。由于花卉的穿枝过梗和花形的变化,在用料上很讲究。用花卉把质地优、颜色好的料全部占上,把瑕疵用镂空去掉,所以花卉产品做成以后,料质料色要优于原材料的原形。如翡翠小块的绿、分散的绿全部澄清出来,使料的成色提高,这是花卉用料最大的优点。
一般用草虫、动物作为花卉的陪衬,以增加花卉作品的情趣。草虫有螳螂、蝈蝈、蟋蟀、甲虫、蝴蝶等,做得栩栩如生、生机盎然。多种花卉相搭配,花卉与草虫为主题是常见的产品,取用中国传统的吉祥名称,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松鹤延年、喜上眉(梅)梢等。
由于花卉作品用料比较活,有一个章法布局问题,这常常是花卉作品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布局顺生态自然规律,又巧其变化,使花卉聚散、线、面、体完整,如枝干的苍劲,花头的挠折,花叶的穿枝过梗、翻卷折叠,草虫、动物的呼应,眼地的镂空,瓶身的秀丽,山石、野花的点缀都要恰到好处。在做工上要叠挖自然,枝、梗、叶、蒂、花瓣、花蕊,草虫的头、须、翅、腿都要做得干净利落。
花卉在玉件中是立体的细腻作品,如同国画中的工笔画,细腻得连叶筋都要做出,只求写意效果是不行的。但这并不是说,花卉作品越繁越好,细腻和繁不同,细腻是烘托造型,繁是破坏造型。因此,我们看一件花卉作品的好坏,要从造型和细腻入手,不是从繁入手(见图5-2-7)。
图5-2-7 碧玉“无悔的青春”
2.玉件花鸟
玉件花鸟是近几十年来兴盛的产品,鸟有仙鹤、凤凰、锦鸡、鸡、鸭、鹰等造型。花鸟正在发展时期,有的以鸟为主,以花为辅,有的花和鸟并重,好的花鸟作品要求注意鸟的形象和动态,鸟和花的呼应关系。
花鸟产品多用中低档料制作,常有俏色鸟作品出现。成对的鸟要求两只颜色、透明度、质地、造型、高矮一致(见图5-2-8)。
图5-2-8 翡翠“风起云来”
(三)玉件动物
玉件动物是以动物为题材的玉器。古代玉件动物已很有水平,有造型生动、变化自由、写实与装饰手法熟练的特点。
动物用料很杂,高、中、低档料,大、中、小件都有,小料头也可做个小动物。
按动物的造型变化可分为写实动物、传统动物和动物形器皿几种。
写实动物多为马、牛、羊、猪等十二生肖,象、骆驼、鹿等其他动物也有制作。
传统动物有狮、辟邪、龙、角瑞等。
动物形器皿有牛罐、羊罐、牺尊、鸡尊等。
常规马、牛、羊、象等有常规作法,多成对,也有成套的,如十二辰、八马等。
马马有立、卧、扑、仰、踢、跳、跑、嚎等不同姿势。掌握马身的矫健、头型的机警是做马的关键,注意马头的筋骨、前胸的丰满、后小肚的上提和腿关节蹄寸的安排。汉马、唐马都是我国传统马的优秀造型,常有仿制。
牛牛主要作立式和卧式,重点在头型,尤其要注意牛眼的有神。身体主要是胯骨,在牛身粗大中要突出脊、胯、臀骨骼。
羊羊有山羊和绵羊。山羊跳跃顽皮,绵羊温顺平和。山羊比绵羊头小、嘴尖、身瘦。作羊要注意腿和头部的造型。
象象的体形宽大,四肢粗有力,前身高,后身低,鼻子上卷自然,脑包、眼泡、扇耳、牙根都是象的特点,处理好了能提高象的动态和传神。
狮无论是走狮还是门蹲狮,都是中国传统狮造型,以头型最重要。
传统动物和兽形器皿虽然制作很多,但多仿制古代造型,造型和工艺要求也较高。
动物是喜闻乐见的品种,需求量很大,在质量上除去作什么像什么外,最重要的是动态。作动物要了解动物的习性,掌握住动物的动态规律(见图5-2-9)。
图5-2-9 翡翠“斑点狗”
(四)玉件器皿
制作玉件器皿是玉器中最难的工艺技术,在用料、设计、琢磨、抛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目前大量生产的器皿造型多仿清代玉器和古代青铜器。还有实用器皿如壶、碗、盘,文房用的笔洗、笔筒等。
器皿造型以炉、瓶为主。北方以北京为代表,南方以上海为代表,在造型上出入很大。北京讲求端庄、稳重、规矩、细腻;上海讲求玲珑、挺拔、秀丽,在工艺上各有千秋。
器皿造型最重要的是规矩四称,造型和纹饰协调。它选料严格,脏、绺去净后才能设计,带有脏、绺是大缺点。
炉标准炉是圆腹、缩口盖,盖上有顶纽兽,腹两边有兽头耳衔环,下有兽面纹三腿。质量指标是选料干净,琢工细腻,兽纽、兽头、兽面造型大小合适、紧凑、对称。变形炉有荸荠扁炉、五环炉、高庄炉和亭子炉。以亭子炉造型最复杂,工艺技术要求高,变化也大(见图5-2-10)。
瓶瓶的造型多种多样,有圆肚瓶、观音瓶、齐肩瓶、梅瓶、方瓶、棱瓶、涡角瓶、鸡腿瓶、蒜头瓶、扁瓶、葫芦瓶等。瓶上双耳和盖纽琢以各种造型。瓶身有素的,有周身纹饰的,有开光纹饰的,有浮雕纹饰的,有圆雕纹饰的。瓶膛在光照下可看出和瓶身造型一样。
北京继承和发展了薄胎、压丝技术,做出的器皿压金银丝、掏薄胎,特点突出。这种器皿有壶、碗、盘等(见图5-2-11)。
薰北京薰造型一般由五节组成。从上到下分为顶纽、盖、腹、中柱和底座,用螺丝扣拧接组成,有的有九节。顶纽一股雕琢龙、瑞兽首、花头,下衔小环。盖作镂空花,在镂空花中有的开光作浮雕。身有素的、有浮雕花纹的。身上的两耳作镂空雕,有龙、凤、花造型,两耳垂环。中柱随造型变化,可长可短,也可不要,有中柱的一般有四小环。底足以浮雕花饰为主,丝扣在各节中部做出三、四扣,拧紧后,五节薰周正(见图5-2-12)。有的薰足是腿足。
南方薰多链,顶盖之间加节,使顶高竖起来。腹和足之间也加节,纹饰也多,显得玲珑、工大。
图5-2-10 亭子白玉炉
图5-2-11 白玉香草镂空薄胎瓶
图5-2-12 翡翠含香聚瑞花熏
仿青铜器和由青铜器变化来的器皿造型有尊、垒、卣、觥、觚、鼎、匜、爵等,有的造型纹饰很美,常是玉器中的佳作。
其他器皿造型有碗、杯、壶、盘、碟、盒、洗等,常规和精品都有生产。
器皿上的纹饰有镂空花、顶撞花、阴勾花、浮雕花、光子花,这些花纹的质量要求以搭配协调、线条准确、形象生动、干净利落为准。
器皿中的子母口在质量要求中也很重要,以深浅适度、规矩严谨为好。
(五)玉石盆景
玉石盆景 即用宝石、玉石做的盆景艺术品,目前以花卉盆景为主。有单种花卉、多种花卉、金本果树盆景50多种。这种盆景用珐琅作盆,金属丝加纸浆料做树干(树干可贴金箔),铁丝裹绒栓花瓣制成。花用艳色玉石,叶用绿色碧玉、岫玉、黑绿蛇纹石玉等制作。如牡丹盆景有五色牡丹、三色牡丹、绿牡丹等盆景。这些盆景用玛瑙、芙蓉石、岫玉、白石英岩玉作瓣,黑绿蛇纹石玉作叶,每盆有花五朵、三朵,在绿色叶中十分醒目,显得十分鲜艳。又如花篮盆景采用珐琅花篮作盆,多种花卉栽入篮内,花卉姹紫嫣红、争奇斗艳、果实累累、富丽堂皇。
花卉盆景有大有小,有造型变化盆的样式,做工的粗细都不同。检验盆景的质量以使用原材料的品种、制作的造型、做工的粗细为准,包括瓣、叶、果的磨制形状、颜色、搭配是否协调,树木与花卉、盆与花卉的造型是否协调。好质量的花卉盆景应该是花形艳丽、叶形活泼、树本质感强烈、盆栽大小合适,以艳丽、精工、丰满为主(见图5-2-13)。
图5-2-13 玉石花篮盆景
除玉石花卉盆景外,还有玉石果品、蜡台、盘花等品种。
玉石果品经常生产的有葡萄、香蕉、佛手、桃、黄瓜、柿子等。
玉石蜡台是用攒制花瓣的方法,将花的心部装上蜡碗,作盘状花形,放于桌上,用于点蜡,是实用装饰物。
还有一些是新设计的人物盆景、山水盆景和景物、动物盆景,这些盆景在用料、造型、做工上出入很大,规格不一。
玉石盆景用料范围广、工序多,是既简单又复杂的玉器,加工题材每一道工序都影响着产品的质量,每一道工序都要检验,这样才能组成好的玉石盆景造型。
(六)玉石镶嵌
玉石镶嵌组成的艺术品可以包括很多类,范围很广。它既可组成画面,也可组成图案,既可平嵌,也可浮雕嵌,也有立体包镶嵌。如屏风、插屏、挂屏、静物、人物、器物等都有玉石镶嵌品生产(见图5-2-14)。
图5-2-14和田玉插屏
(七)玉山子
玉山子利用玉石自然之形态,因形赋形,雕琢山水人物,称为玉山子。这种造型有的小巧,可几案陈设,有的重千斤,置于室内堂馆,气势宏伟(见图5-2-15)。
图5-2-15 青山玉“会昌九老图”
玉山子按玉料的形状、颜色、绺裂进行设计,去除瑕疵,掩其绺裂,顺其色泽,使料质、料色、造型浑然一体。
玉山子在设计中随料立意,可简单,可复杂,可浮雕,可深雕,可山水人物,可楼台殿阁、草屋石洞,可牛马动物、翎毛花卉,在远近景散点透视中,布局描绘,以取得材料、立意、加工方面的统一。因此,玉山子造型自由性较大,可以尽情发挥设计者用料的天才,使作品更富有诗情画意的立体境界。
玉器准确的分类还没有形成,以上只是大概的情况。作为玉器艺术来说,它不受品种的限制,人物中有动物,动物中有人物,这是司空见惯的。还有一些产品不好归类,暂且称为杂件,如金玉结合艺术品等。
玉件是玉器中的主要类别。在原材料使用和工艺上难度很大,是我国玉器艺术的代表,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
⑷ 艺术品有哪些
著名经典的复雕塑艺术品介绍如下制:
1、《掷铁饼者》
《掷铁饼者》作者米隆,约创作于公元前450年,高约152cm,青铜材质。原作已佚,现为复制品,罗马国立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特尔梅博物馆等均有收藏。
2、《大卫》
《大卫》作者米开朗基罗,创作于公元1501-1504年,云石雕像,高2.5米,连基座高5.5米,被认为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现收藏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
3、《维纳斯像》
《维纳斯像》作者亚力山德罗斯,创作于约公元前150年左右,高达204cm,大理石雕像,被公认为是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卢浮宫的三大镇馆之宝。
4、《雅典娜神像》
《雅典娜神像》作者菲狄亚斯,约创作于公元前438年,全身高达13米,用银白色大理石雕成,局部镶嵌着象牙与黄金,巴特农神庙大殿的主像,原作已在拜占庭帝国时代被毁坏。
5、《思想者》
《思想者》作者罗丹,创作于1880~1900年,青铜材质,198*129.5*134cm,原为《地狱之门》(取材于但丁的《神曲》)组塑的一部分,后翻铸成铜像。
⑸ 花卉----18罗汉如何养
罗汉抄果花
学名就叫罗汉果袭花;
或为花中十八学士、十八学士花:
一种说法是:山茶、梅花、桃树、虎刺、吉庆、枸杞、杜鹃花、翠柏、木瓜、腊梅、天竺、罗汉松
、西府海棠、凤尾竹、紫薇、石榴、六月雪、栀子
另一种说法是:“十八学士”是茶花中的一个珍品,树型优美,花朵结构奇特,由70-130多片花瓣组成六角塔形花冠,层次分明,排列有序、美观。相邻两角花瓣排列20轮左右,多为18轮,故称它为“十八学士”。它常见的花色有朱红、绯红。粉红、全白诸色。故有粉十八学士、红十八学士、白十八学士几种,但全是单色系的。
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提到“十八学士”的茶花品种十八种色。应该是虚构的。
⑹ 莫道此翁无傲骨 细心清澈胜他人是为什么所做
李士达(约1540-1620年尚在),字通甫,号仰槐、石湖渔隐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其早年生平事迹不见于记述,万历年间(1573-1620)隐居在石湖附近的新郭地区,从事绘画以及版画插图的创作。李氏对绘画理论亦颇有心得,著《仰槐山水论》,谓山水有“五美”、“五恶”之说,惜原著今已不传。士达为人耿傲,不畏权贵,虽厚币造庐而不可得,时人重之。
士达画作传世不多,见于著录出版者有北京故宫博物院14件、上海博物馆6件、天津市博物馆4件、台北故宫博物院6件、日本静嘉堂文库1件等等,约近30件而已。其中纪年最早者为安徽省博物馆藏《十八罗汉图》扇页,作于万历22年(1594),最迟者乃故宫博物院藏《秋溪赏月图》扇,作于崇祯2年(1629),按其生于1540年计,此时已年近九十,仍笔精墨妙,丝毫不见颓势,堪称愈老弥坚的画坛能手。
李氏画学师承,历来未见明确记载,但从其传世作品看,明显受到“吴门画派”中文征明、谢时臣等人画风的影响,又能不袭成法,多有创见,面貌多样,格调古朴,充满现实生活情趣。士达擅长山水、人物画,亦能花卉,但成就最大的则是人物画,特别是表现世俗风情的人物画,在晚明画坛上不趋时习,独树一帜。代表作有故宫博物院藏《三驼图》、上海博物馆藏《竹林七贤图》、南京博物院藏《桃花源图》等,其中被后代画家如溥儒经常临摹的《三驼图》,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幽默讽刺画之一,表现了李士达洞烛世情、讽谑诙谐的艺术趣味和“亦利亦行”的艺术特色。
此《花村称庆图》无士达款印,经《秘殿珠林石渠宝笈》续编著录为元代任仁发所作,本幅有乾隆31年(1766)行书御题七言诗并钤盖内府鉴藏诸玺。但考察图中之山石树木、屋舍人物等皆与任仁发相去甚远,与李士达作品颇多相近之处。如图中的核心人物之开脸、衣纹线描与苏州市博物馆藏《西园雅集图》上刘泾的画法十分接近;图中几个手中捧送物品的仆从的神态、画法也与上海博物馆藏《竹林七贤图》中的仆从姿态、画法相吻合;图中山石师法文征明细笔小青绿法,勾勒细秀,皴点繁密,赋色艳丽而古雅,与《竹林七贤图》、故宫博物院藏《山水图》中山石基本一致。总体而言,李士达在万历晚期的人物画较之早期,造型由圆浑团缩逐渐转向修长舒展,衣纹线条也从以往的劲健顿错趋于飘逸流畅,此图基本符合了这种特征,加之将其与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的1620年作《岁朝图》相较。无论是柳树、梅花以及人物的造型特点、笔墨风格,还是作品营造、展现的整体韵致都十分类似,说明《花村称庆图》不仅是李士达作品,且为李氏较晚年之精品力作。
此图曾经康熙时期大鉴藏家高士奇收藏并钤印,很有可能是高士奇在康熙间恭献入宫的。乾隆时期,此作先收贮于宁寿宫,由于此作含有的吉祥喜庆、颐养永年的寓意与乐寿堂的涵义相符,故在乾隆晚期被移至乐寿堂。
图上李士达款印的缺失,应是清初作伪者出于牟取暴利之目的将其挖去,冒充元人。传世古代书画中,时代晚的作品被挖改、冒充时代早的情形屡见不鲜。两岸故宫所藏《石渠宝笈》著录绘画中此类作品也有不少,如明人《白鹰图》被著录为宋徽宗赵佶;清代王翚《师子林图》被著录为元代倪瓒;清陆远《山水图》被著录成五代董源之作等等,其数量以百计。经过专家们的鉴定考证,许多作品都得以还其本来面目,并在相关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李士达此作的还原真相,想必也为本就传世甚少的李氏画作增添一抹亮色,同时为研究晚明人物画提供了宝贵史料。
李士达的人物画既能符合文人画追求的韵致,也能贴切现实人生,与苏州的袁尚统一起,在继承吴门绘画传统的基础上勇于突破,善于革新并努力观照社会世情,对开启晚明变形主义人物画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这类作品对同时期的风俗人物画家如周道行(约天启、崇祯间人)和后来的张宏(1577-1668尚在)等人的绘画在立意、构图及人物造型方面产生较大影响,仅从这一点来讲,就值得美术史界对其进行深入和细致的探讨,以使晚明人物画研究多泛泛之谈的现状得以改观。
⑺ 云南时代名流 震安董事长李涛
1、赵旭:(1812-1866),字石知,号晓峰,清朝贵州桐梓县人。幼年丧父,青年时代随其叔至山东腾县祖父官署居住。先后游学吴楚,阅历学识极富。回桐梓后,曾九次乡试不第。长期居家课读,与"西南世儒"郑珍、莫友芝情谊深厚。曾任桐梓、荔波教谕。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任荔波县教谕时,以实绩加翰林院孔目衔兼署都匀府教授。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农民起义军攻破荔波县城,旭受重伤后投江。赵旭博学多才,关心桑梓的文化事业,曾采访桐梓掌故,编成《桐鉴》6卷、《被桐鉴》1卷、又编成《桐梓耆旧诗抄》1卷、《桐梓艺文志》4卷、《文学尔雅注》1卷、《琴鹤堂先泽拾遗》1卷、《蜀碧补遗》6卷。赵旭一生的主要成就是诗歌创作。著有《播川诗抄》8卷,选诗500余首。又有《播川全集》50集。一生坎坷,长期居住在农村,对贫苦农民的生活较了解。他写的诗,多反映贫苦老百姓的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大胆揭露清军的腐败的社会的黑暗。语言朴质无华,通畅明快,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2、汪承潮:字小瀛,号祖龙坑外人,贵州贵阳人。画家。工山水人物,能写真。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曾为麟庆《鸿雪因缘图记》绘黔中名胜。3、王立中:清朝贵州平越(今福泉县)人。清朝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进士,入翰林院。4、 安淦辛:清朝贵州水西人。奢香后裔。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他禀请为奢香立碑于墓前,又修奢香祠于墓侧,立"奢香夫人故里"石柱标志于路旁。5、陈钰:(1814-1869),字二如,号一指山人,清朝贵州贵阳人。贵州籍指画名家自幼不喜科举,醉心水墨绘画,未到中年画名即已遍黔中,因用心过度,40度后双目失明,经数年治疗,重见光明。擅长指画,画人物、山水、花鸟、尤以人物最精。书画造诣甚高,可惜局于黔疆,无缘与海内外名家交游,难显其名声。陈钰的人物画,到民国年间仍有为其族人保存者。计有《一指山人行乐图》、《十八罗汉册》等。贵州省博物馆收藏有其画数种,有《钟馗破扇图轴》、《墨笔山水花卉散页》(十页)等。6、何德胜:(1814-1867),字安国,本姓刘,呼为刘二、何二,清朝贵州黄平木老坪人。农民起义军黄号军首领。生性倔强,好打抱不平,对清政府滥征捐税,强行"折征"的政策极为不满。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在瓮安天文组织起义,用黄布扎头,史称黄号军。建立有上大坪、轿顶山等根据地。九年(公元1859年)十月攻入开州,十年(公元1830年)四月拟攻贵阳,已进占乌当,击毙守备戴雨先,因提督田兴增援,遂退至开州、平越、贵定等地与官军进行争夺战。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相继击毙后补道赵国澍、守备袁学先、千总孙德胜、副将何显士、知府戴鹿芝、知县白婪蟾,游击商肇淮、郭开贵等文武官员,攻占修文,与另一农民起义军潘名杰联合拟再次攻贵阳,已进兵至小关、茶店等地。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又攻破长顺、长寨、定番、其势力达到安顺、安平,击毙守备王三锡、游击田庆宜、黄德正、都司李洪林、唐万全、千总苏一相等。同治四至六年(公元1865-1867年),又破清镇县,入息峰,击毙副将叶有贵、倪朝荣等。征战黔境十三年,纵横数百里,队伍发展到十余万人,使清政府为之震慑,视为"腹心之患"。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十月,病逝于轿顶山军中,其起义队伍由其妻领导继续坚持斗争。由于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失败,清朝廷调集大军前来镇压,黄号起义军最后失败。7、舒光富:(1814-1855),乳名舒大,民间称他舒裁缝,清朝贵州遵义人。幼读私塾,成年随父业盐商。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二月参加独山杨元保农民起义,拉开了贵州咸丰同治年间农民大起义的序幕。起义失败后回家。是年八月,与桐梓九坝场杨龙喜率千余人起义,攻占桐梓县城,以"除暴安民"为宗旨,建立了以赛波府(九坝场)为中心,包括兴州(桐梓)、新开(仁怀)、遵义城周围的根据地,尊舒光富为江汉皇帝,杨龙喜为都督大元帅,改咸丰四年为江汉元年,开仓赈贫,得到了广大农民拥护,队伍发展很快,壮大到两万多人。后率军南下,攻娄山,战板桥,占仁怀,并准备攻打遵义,并出击黔西、绥阳、正安等。因朝廷派云南总督罗绕典率云南、四川和贵州等地官兵围剿。起义军失利,南退归化(紫云)、罗斛(罗甸)、都匀、独山、麻哈(麻江)、平越(福泉)、瓮安、余庆、石阡等地。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4月,杨龙喜举家殉难于石阡的葛彰河边。舒继续率队奔松桃,过思南,回桐梓,后在遵义土窑失败被俘,壮烈就义。此次起义,对川楚震动极大,为贵州各族人民咸同大起义起到了奠基作用。8、 谌厚光:清朝贵州织金人,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进士。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任山西大同府知府,勤奋有为,玉河涨水时他组织修堤护城,平市商限息调剂,其盈虚缓急定为每年三限,商民称信。至仕归。9、胡万育:字仁山,清朝贵州黎平人。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贡生。遵义黎柏容为开泰校官时,胡万育与之唱和颇多。著有《容膝山房诗集》二卷。10、何开瀛:字莱仙,清朝贵州清镇人。书画家。生活于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曾为贡生,善书画,尤精兰竹。11、赵钟域字省三,又字友莪,清朝贵州普定人。画家。生活于道光年间(1821-1850年),曾为廪生,善画蛱蝶鱼虫。12、杨沂秀:字鲁川,贵州镇远人。为果勇侯杨芳之侄。系清朝道光年间进士,曾任陕西鄂县知县等。其女儿杨林贞工书画。13、田溥:字雪樵,清朝贵州绥阳人。画家。清道光(公元1821-1850年)年间贡生,工水墨山水画,师法董、巨。14、徐樗:清朝贵州铜仁人。清道光(1821-1850年)中监生。《黔诗纪略后编》录有其诗,并称善画。15、史荻洲:字胜书,清朝贵州黔西州(今黔西县)人。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与黔西诗人、书法家张琚结"桐荫诗社"。十五年(公元1835年)中举人。他与清镇诗人戴粟珍同为黔西知州、著名诗人吴嵩梁之学生,二人结下终身情谊,不仅诗赋文章出类拔萃,而且情同手足,二人同赴京城任职,同到吉林大安从政。当地称诗者,赞誉戴、史二人"才名不相上下,交情亦最深"。后来荻洲客辽宁任上,粟珍安葬荻洲后,每岁必以荻洲名义为荻洲之母致书奉遗金,及至史母仙逝时也不知儿子已。这种至深至厚的情谊至今传为美谈。史、戴的诗,曾载于都中,后刊于黔。史荻洲著有诗集《秋灯画荻诗抄》。16、任必达:字裴然,清朝贵州清平县(今凯里)人。生活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公元1796-1850年)。初参幕务,后杜门不出,居家著述。著有《清平县志稿》四卷。又工诗文,书法亦重笔墨外间韵味,远近识者,无不赞赏。17、杨开秀:字实田,号云卿,贵州绥阳县人。应乡试久不中,直到五十岁才中举人。一生以教书为业。道光末年到遵义禹门寺设私塾,各乡学生多慕名来读书,寺中房舍全住满。黎庶焘、庶番、兆铨、光普和庶昌等都是他的学生。黎庶昌为文,多得力于杨先生。此时的禹门寺私塾盛况足以与乾隆年间黎安理执教时相辉映。晚年力学古文奇字,撰有《古文异训》,成一家言。惜未完成而逝,终年67岁。18、郭超凡:(?-1858),字小袁,贵州清镇人。幼时聪明好学,十七岁时就很有文名,学者徐光文给他起名"超凡"。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中进士。先在贵州兴义府任教授六年,兴修试院,擢拔人才,张之洞皆出其门下。鸦片战争后,于道光廿四年(公元1844年)调广东作官,历任饶平、东莞、香山知县和广州知府。他不畏强暴、不惧洋人,平息地方械斗,擒杀海盗"天公大王",矫正考场弊端,多次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欺凌和攻打,从而使当地的社会秩序得以安定。刘訚誉其为"名儒"、"名将"。只因广东总督叶名琛忌才,被其压抑,不能大展雄才。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5月30日,终因积劳成疾,抑郁早逝。后,朝廷赠"太仆卿19、 莫庭芝:(1817-1890),字芷升,别号青田山人,清朝贵州独山县人。"西南世儒"莫友芝之弟。从小受父兄和郑珍之教,擅长诗词古文,以教育文学名世。道光廿九年(公元1849年)拔贡生,次年参加京城应礼部试落第。便绝意仕途,专心研究学问。历任永宁州学正、安顺府学训导、思南府学教授、贵州学古书院山长。一生执教四十年,为贵州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他和黎汝谦还编辑了《黔诗纪略后编》三十三卷,为贵州清代诗歌总集,与莫友芝所辑的《黔诗纪略》有双壁之誉。为后世保存了珍贵的历史文献。他著有《青田山庐诗钞》、《青田山庐词钞》,黎莼斋在日本为他刻印,风致真朴。工小篆及八分书,自得天趣,与同时书画名家孙竹雅、吴茗香相知,故诗词集中题画之作亦不少。20、柳天成:(1817-1871),清朝贵州都匀府人。农民起义军领袖。出身贫苦,饱受压迫,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五月在都匀坝固领导苗族起义,进军鸡贾河,建立根据地,众推柳天成为王。柳天成足智多谋,勇敢善战,他领导的义军活动于都匀、独山、荔波、都江、八寨、麻哈、大塘、贵定、平越、瓮安和罗斛等地。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攻战麻哈,击毙提督佟攀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六月,在羊安与贵州提督张文德激战,歼敌近万名,使总兵、副将当场毙命,使张文德负重伤,取得了自张秀眉义军黄飘大捷之后的又一大捷。由于清廷调重兵围攻,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四月,鸡贾河根据地失陷,柳天成退守内外套,不幸被叛徒暗杀身亡,起义失败。21、周灏:字子纯,清朝贵州贵阳人。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举人,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进士。以知县分发直隶,先后任沙河、定兴(保定)、正定知县。后因遭弹劾落职讲学,昭雪后复职,署甘肃故城。因罹瘟疫,卒于任所。灏性廉爱民,总督刘长佑疏闻,奉旨于正定建专祠。22、吴寅邦:字清臣,清朝贵州永宁州(今关岭县)人。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拔贡。历任安顺、清镇、贞丰书院讲席,参与纂修了《安顺府志》。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秋,曾亲到贵州关岭县境内红岩碑古迹岩下,将红岩碑再拓了一道,分别分送各处,红岩碑的真面目,始比较容易与社会见面,为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古迹红岩碑的研究作过贡献。23、黄国宾:号西樵,贵州铜仁人。书画家。道光十二年(公元1837年)拔贡。善书画,喜作米家山水画。24、付寿彤:(1818-1887),原名华赓、更昶,字青余,清朝贵州贵筑(今贵阳市)人。道光廿四年(公元1844年)举人,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进士。入翰林院、历任归德、南阳、开封知府、河南汝光道、河南按察使等。工书法。著作有《孝经述》、《古音类表》、《孔庭学裔》、《淡勤室诗》、《湘漓别志》、《十六国年表》、《吴越游记》、《吴越归程记》、《淡语》、《真录篇》、《古文辞》等。善书法,幼年随宦粤中,服膺许郑之学,乡试时为学使何绍基赏识,何书"实事求是"赠之。寿彤书法师何绍基,四体皆工,中年精研晋草运腕这之妙,尤得道州真传。晚年居长沙,该地书家甚多,而傅氏书名特彰,求书者应接不暇。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卒于长沙,与妻刘氏合葬于浏阳南乡渡头市淡庄。25、傅有赓:贵州贵阳人。学者。他于清朝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撰写了《三国志音证》。古代南朝刘宋时裴松之编写了一部《注三国志》,成为人们研读《三国志》不可缺少的辅助与参考材料,但它亦非完美无缺。傅有赓的《三国志音证》,为其补缀音义之不及,是一部很有价值的书。26、萧尚卿:清朝贵州平越(今福泉县)人。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进士,入翰林院。27、潘新简:(1819-1869),清朝贵州荔波县人。水族农民起义军领袖。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三月发动水族农民千人在九阡、莪蒲起义。提出"不缴粮、不纳税、打倒清朝享太平"的口号,他们吸取了太平军的一些好政策,建立了九阡山根据地,号称辅德王。他们支持战斗十多年,义军发展到四万人,在太平军别遗队余诚义、黄金亮以及都匀柳天成,都江罗光明,张秀眉义军部将高禾、九松等各路义军的积极配合下,转战于黔桂边区,控制了大半个荔波县,曾五占荔波县城,南窥思恩,北图都匀、独山,打荔波守备更玉麟,千总王代龙等。义军的强大,引起了清廷的不安,派广西、贵州清军围剿,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九阡失守,因叛徒出卖,潘新简被俘,牺牲于桂林。28、胡长新:(1819-1885),字子和,贵州黎平县人。幼受业于莫友芝、郑珍,学有根柢。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举人,次年进士。以知县分发江苏。因受其父被降官职的影响,淡于荣进,弃知县不就,改任贵阳、铜仁等府教授。学使以学异推荐他,擢升翰林院典簿,又不受。遂辞职还乡,主讲于黎平书院,终老不倦,为家乡的文教事业作出了贡献。著有《籀经堂诗钞》、《籀经堂文钞》等,校刊《三忠合编》,擅小篆,得秦汉古玺遗意。其《闻升京官》诗,描述了作者闻调升京官消息后思想感情的波动和变化,抒发了作者对升迁官职的淡漠,流露了对官场的厌倦,表现了作者恬淡自守的情操。29、戴粟珍:字禾庄,别名吴兰雪,清朝贵州清镇县人。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举人。他与黔西举人史荻洲同为黔西知州、著名诗人吴嵩梁之学生,因而结下终身情谊,不仅诗赋文章出类拔萃,而且情同手足,二人同赴京城任职。道光中期,二人到吉林大安从政,当地称诗者,赞誉戴、史二人"才名不相下,交情亦深"。后来史荻洲客异乡,粟珍安葬荻洲后,每岁必以荻洲名义为荻洲之母致书并奉遗金,及至史母仙逝时也不知儿子已。这种至学至厚的情谊直今传美谈。戴、史的诗,曾载于都中,后刊于黔。粟珍著作有《对床听雨诗》、《诗钞》、《补遗》、《南归草》等。30、杨元保:(?-1854),清朝贵州独山人。布依族农民起义军首领。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初,杨元保之父带众抗捐被捕入狱,惨狱中。杨元保怀着深仇大恨,在太平军推动下,于二月份领导布依族、苗族、水族、汉族农民和手工业者数千人在上司起义,提出"顺天成道,打富济贫"的口号,连续击败八寨游击和独山州牧,攻克都匀平舟司,占据通往独山、罗甸、大塘和广西南丹的要道。声震独山、都匀和荔波三地。因贵州巡抚蒋蔚远调集官军围攻,力量众寡悬殊,不到三个月,起义失败。杨元保在广西南丹州属昔里山被俘,在贵阳英勇就义。这次起义点燃了贵州各族人民咸同大起义的烈火。
⑻ 罗源城有哪些风景
福湖畲族村民俗村, 福州千亩花卉市场,隐峰寺,游禾山风景区,栖云洞十八罗汉,罗源湾海上渔村.
⑼ 花卉中有十八罗汉这一品种吗什么样
十八罗汉只是在小说作品中说过啊,是一种茶花,原产地大理
⑽ 十八罗汉花卉什么时间种和方法
罗汉松是一种比较珍贵的庭院观赏树种,也是树桩盆景的好材料,但是因为其种源稀少,而且生长缓慢。结实慢,种子繁殖慢。因此为了加快它的繁殖速度,很多人会选择扦插繁殖,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罗汉松的扦插繁殖吧。
1、扦插时间
罗汉松的扦插时间在春秋两季均可进行,在南方地区以春季4-5月为宜,秋季以9-10月份为宜。在扦插前要提前准备好扦插用的材料,刀具、枝条、扦插土壤、扦插花盆、清水、喷水壶、生根剂等材料,这些都是罗汉松扦插所需的。
2、盆土准备
用来扦插罗汉松的土壤,可以直接用粗河沙,也可以用园土和河沙混合配制培养土,要确保土壤疏松、排水性能优良。在扦插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一下,比如在太阳下暴晒或者用消毒剂消毒。罗汉松扦插的花盆可以适当大一些,扦插的数量多,就要选择大一些的花盆。
3、插穗选择
罗汉松的插穗要选择半木质化的嫩枝,也可以选择粗壮的老枝,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选用,但是选择的枝条一定要健壮,且没有病虫害。枝条选择之后,剪除下来,要保持伤口平整,建议枝条基部可以45度角斜切,同时枝条基部的叶片要摘掉,方便枝条插入土壤中。为了让插穗尽快生根,可以在扦插前,将罗汉松插穗放到生根溶液中浸泡2-3小时,这样有利于插穗生根。
4、扦插
罗汉松扦插过程并不复杂,将配置好的土壤装入扦插容器中,要求表面保持平整,然后在给土壤喷点水保持潮湿。接着将罗汉松插穗直接插入其中,枝条间距保持3-5厘米左右,枝条插入深度为3-5厘米,要将周边的土壤压实。扦插完成后,需浇一次透水,再将其置于通风阴凉处养护即可。扦插后要保持环境湿气充足,需要经常浇水喷雾,控制空气湿度在80%左右,一般30-40天即可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