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语盛绽
㈠ 励志花语
励志花语:
1、花中之魁——梅花
梅花(12-3月),花语:坚强,傲骨,高雅。
清白纯洁,玲珑又高尚谦虚,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花中品德高尚的花。
荷花激励为官者洁身自好,清正廉洁,也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
㈡ 白山茶的花语是
山茶花(白):纯真无邪你怎能轻视我的爱情
山茶花花语理想的爱·谦让
山茶花(红):天生丽质
11月11日白色山茶花(Camellia)花语:含蓄
花占卜:您是个温柔感性的人,而且意志力坚强。您的内心藏有激情,渴望恋爱,虽然如此,但您不会采取急进的态度向对方表白,在看准目标后,您会按部就班地追求对方,然后您内心的激情慢慢诱发出来。
花箴言:结婚千万不要急,要等到恋爱成熟的时候。
全方位的汇合交融,就构成了鲜花的基本花语。那么,花语的构成主要来自哪些方面呢?归纳起来主要是季节、人格、宗教、观赏、色彩、典故等。
花语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在那个时候不止是花有花语特定的含义,叶子、果树也不例外。希腊神话里这样传诵:爱神出生时创造了玫瑰,因此玫瑰从那个时代起就成为了爱情的代名词。
而在19世纪初,法国开始兴起花语,随即流行到英国与美国,主要是由一些作家所创造出来用于出版礼物书籍,特别是给当时上流社会女士们闲暇时分翻阅之用。
真正花语盛行是在法国皇室时期,贵族们将民间对于花卉的资料整理编档,在里面就包括了花语的信息,而这样的信息在宫廷后期的园林建筑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大众对于花语的接受是在19世纪中叶,那个时候的社会风气原因,人们表现的比较内涵,在大庭广众下表达爱意是一件很难为情的事情,所以恋人间赠送的花卉就成为了爱情的信使。随着时代的发展,花卉成为了社交的一种赠予品,更加完善的花语代表了赠送者的意图。
㈢ 花语(特别的~~~)
曼珠纱华:悲伤的回忆
神秘意义:传说中,当灵魂渡过忘川,便忘却生前的种种,曾经的一切都留在了彼岸,开成大片大片触目惊心赤红的花,绽放出妖异的近乎于红黑色的浓艳.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如火,如血,如荼,因此彼岸花又被喻为”火照之路”.
彼岸花,花开开彼岸,花开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看不到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相传此花只开于黄泉,是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彼岸花是开在黄泉之路的花朵,在那儿大批大批的开着这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
又因其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
人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
紫罗兰花语:
永恒的美。
传说:
据希腊神话记述,主管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因情人远行,依依惜别,晶莹的泪珠滴落到泥土上,第二年春天竟然发芽生枝,开出一朵朵美丽芳香的花儿来,这就是紫罗兰。
曼佗罗花佛经云,释迦牟尼成佛之时,大地震动,诸天神齐赞,地狱饿鬼畜生三道的许多苦厄,一时体息,天鼓齐鸣,发出妙音,天雨曼陀罗花,曼殊沙花,金花、银花、琉璃花、宝花、七宝莲花等。至此,释迦牟尼已成就菩提道果,遂开始教收徒,传授他所证悟的宇宙真谛。
传说,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佛国,空中时常发出天乐,地上都是黄金装饰的。有一种极芬芳美丽的花称为曼陀罗花,不论昼夜没有间断地从天上落下,满地缤纷。
“曼佗罗”是梵语音译,藏语称“吉廓”,即坛城。曼佗罗有多层含义,它作为象征宇宙世界结构的本源,是应用很广泛的供品之一,也是变化多样的本尊神及众神聚集居处模型缩影。供奉曼陀罗的意义是用世间最珍贵的宝物盛满三千世界奉献给佛、法、僧三宝。
曼陀罗花:光、暗界共有花种,仅生长于阴寒之地。
紫色曼陀罗——恐怖。
蓝色曼陀罗——诈情,骗爱。
红色曼陀罗——曼珠沙华,又称彼岸花。一般认为是生长在三途河边的接引之花。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生前的记忆。
粉色曼陀罗——适意。
绿色曼陀罗—生生不息的希望。
黑色曼陀罗——不可预知的黑暗、死亡和颠沛流离的爱。凡间的无爱与无仇,被伤害的坚韧创痍的心灵,生的不归之路。
金色曼陀罗——敬爱,天生的幸运儿,有着不止息的幸福。
白色曼陀罗——情花,如用酒吞服,会使人发笑,有麻醉作用。是天上开的花,白色而柔软,见此花者,恶自去除。
㈣ 夏天花语
蛇目菊、龙胆、千抄日红、草石竺、睡袭莲、飞燕草、霞草.是常见在夏天盛开的花。其中睡莲的花语:纯洁 。龙胆花的花语:喜欢看忧伤时的你。千日红花语::永恒的爱情。飞燕草花语:清静、轻盈、正义、自由。这是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花语。石榴花的花语:成熟的美丽。栀子花的花语是--“永恒的爱与约定”。很美的寄托。 (其大意是因为,此花从冬季开始孕育花苞,直到近夏至才会绽放,含苞期愈长,清芬愈久远;栀子树的叶,也是经年在风霜雪雨中翠绿不凋。于是,虽然看似不经意的绽放,也是经历了长久的努力与坚持。或许栀子花这样的生长习性更符合这一花语。不仅是爱情的寄予,平淡、持久、温馨、脱俗的外表下,蕴涵的是美丽、坚韧、醇厚的生命本质。)薄荷花的花语: 1.永不消逝的爱。 .2.愿和你再次相遇! (评价:人生难免有许多错过的人或者事物,能再次相遇的机会几乎没有,但越是没有就越是想,所以有了薄荷花语,会让那些曾经失去过的人得到一丝安慰。) 3.再爱我一次... 夹竹桃(桃红):咒骂,注意危险。夹竹桃(黄色):深刻的友情。鸡蛋花花语:孕育希望,复活,新生。
㈤ 所有花语
白桦:生与死
杨树:纯洁与盟约
====实用的花语====
母亲节
粉色香石竹、红色康奶馨(健康长寿)、黄色康奶馨(感激之情)、粉丝康奶馨(美丽、年轻)。
父亲节
黄玫瑰。
探病
剑兰、玫瑰、兰花(避:白、蓝、黄色,香味浓)、香石竹、月季、水仙。
生日
玫瑰、雏菊、兰花(表示祝福)。
(年轻人)生日
月季、本本象牙红、石榴(象征前程似锦、年华火红)。
(老年)生日
万年青、龟背竹、鹤望兰、寿星橘、寿星桃(健康长寿)。
爱意
玫
瑰:纯洁的爱、美丽的爱情、美好常在
红玫瑰:热恋、热情、热爱着你
粉玫瑰:初恋、求爱、爱心与特别的关怀
黄玫瑰:高贵、美丽或道歉
橙玫瑰:富有青春气息、初恋的心情
白玫瑰:天真、纯洁
绿玫瑰:纯真简朴、青春长驻
1朵:你是我的唯一
2朵:世界上只有你和我
3朵:I
LOVE
YOU
4朵:誓言、承诺
5朵:无悔
6朵:顺利
7朵:喜相逢
8朵:弥补
9朵:长相守、坚定
10朵:十全十美
11朵:一心一意的爱
12朵:全部的爱
13朵:暗恋
14朵:骄傲
15朵:守住你的人
16朵:
一帆风顺
婚
17朵:伴你一生
18朵:青春美丽
19朵:爱的最高点
20朵:两情相爱
21朵:最爱
22朵:双双对对
24朵:思念、纯洁的爱
30朵:请接受我的爱
33朵:三生三世
36朵:我的爱只留给你
40朵:誓死不渝的爱情
48朵:挚爱
50朵:无悔的爱
51朵:我心中只有你
66朵:我的爱永远不变
99朵:天长地久
100朵:白头偕老
101朵:直到永远的爱
108朵:求婚
111朵:爱你一生一世
365朵:天天爱你
999朵:无尽的爱
㈥ 永生花的花语是什么
永生花的花语是幸福和幸运,直至永恒。
一对深爱的情侣即将离别。男孩需要去参与一场捍卫家乡与亲人的战争。这次告别或许是永别。男孩给女孩留下刚摘下的玫瑰与红蜡封好的信,告诉女孩:当这捧玫瑰最后一片花瓣掉落的时候,就是她忘记他的时候,开始她自己全新的生活。
女孩将那捧玫瑰放在花樽里,双手合十于胸向上帝祈祷,每天。血腥的消息不断传来,那些玫瑰花慢慢没了露水,没了鲜萃,就连香味都淡了,可始终没有男孩的只言片语。
神奇的是,花樽里的花朵一片花瓣都不曾掉下。终于在一天的清晨,男孩,身着凯旋的战袍,带着沉积的伤疤,回到了女孩的家门口。从此一辈子牵手而行再也没有分开过。还有那一捧干枯却依旧挺立的玫瑰花。
于是,这对爱人被幸运之神眷顾的故事流传了下来。在欧洲,只要男孩和女孩相爱了,便会留存一捧玫瑰,或将花瓣放在圣经里,或制成永不凋谢的永生花。以此祈祷能像故事里的他们一样幸福和幸运,直至永恒。这也是永生花的花语和寓意。
(6)花语盛绽扩展阅读:
主要特点
永生花和鲜花相比,在合适的条件下存放期可以达到3-5年以上。并且这种花一朵最多能卖到100元以上。 以中国菏泽牡丹为例,菏泽牡丹分为十大花型,九大色系。
有1156个品种,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牡丹种苗基地,每年花期,花农们需要修剪过剩的花朵,而这些牡丹却正是做永生花的好原料。
正常的牡丹花期,花农都把盛开的花扔掉,扔掉就浪费了,因此永生花为花农致富拓宽了新路,花农又多了一个创收的途径。
㈦ 花的花语有什么
梅花的象征意义典雅、冷俏、坚贞。江山万里雪,一花天下春!冬天,万物还在沉睡,一朵专朵属梅花,正义凛然地盛放在冰天雪地的寒冬。她抬头挺胸,神气十足的霸占着人们的目光。她不与百花争春,只在干枯的冬天独自绽放,吐露芬芳,把寒冷的冬天装扮得美艳动人。
㈧ 向日葵的花语是什么
1、向日葵(Sunflower)
花语:太阳(The Sun)、沉默的爱、爱慕。
向日葵,因花序随太阳转动而得名。父亲就像阳光一直照耀着我这株小小向日葵。我带着爱慕、信念的花语,向暖绽放。蓝刺球是我的小调皮、小淘气,爱丽丝是我的温柔、浪漫。从童年蔓延到成年的点点滴滴记忆……向日葵寓意沉默的爱,但这一次我想好好表达——你永远是我的阳光。
向日葵具有向光性,人们称它为太阳花,随太阳回绕的花。在古代的印加帝国,向日葵是太阳神的象徵。因此向日葵的花语是太阳。
2、野生向日葵(Perennial Sunflower)
花语:投缘(Affinity)
野生向日葵的用途很广:种子可以做成点心,还可以提炼食用油;叶片是家畜喜爱的饲料;花可以做成染料等。它和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一种和人类相当投缘的植物。因此,它的花语是——投缘。
(8)花语盛绽扩展阅读:
有关向日葵的传说:
传说一
关于向日葵,曾有一个凄美的希腊神话传说。克吕提厄(Clytie)是一位海洋女神。她曾是太阳神赫利俄斯(Helius)的情人,但后来赫利俄斯又爱上波斯(Persia)公主琉科托厄(Leucothoe)。怒火中烧的克吕提厄向波斯王俄耳卡摩斯(Orchamus)告发了琉科托厄与赫利俄斯的关系。
耳卡摩斯下令将不贞的女儿活埋。赫利俄斯得知此事后,彻底断绝了与克吕提厄的来往。痴情的克吕提厄一连数天不吃不喝,凝望着赫利俄斯驾驶太阳车东升西落,日渐憔悴,最终化为一株向阳花(向日葵)。
传说二
克丽泰是一位水泽仙女。一天,她在树林里遇见了正在狩猎的太阳神阿波罗,她深深为这位俊美的神所着迷,疯狂地爱上了他。可是,阿波罗连正眼也不瞧她一下就走了。克丽泰热切地盼望有一天阿波罗能对她说说话,但她却再也没有遇见过他。于是她只能每天注视着天空,看着阿波罗驾着金碧辉煌的日车划过天空。
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阿波罗的行程,直到他下山。每天每天,她就这样呆坐着,头发散乱,面容憔悴。一到日出,她便望向太阳。后来,众神怜悯她,把她变成一大朵金黄色的向日葵。她的脸儿变成了花盘,永远向着太阳,每日追随他----阿波罗,向他诉说她永远不变的恋情和爱慕。因此,向日葵的花语就是——沉默的爱。
传说三
关于向日葵,历史上还有一美妙传说。古代有一位农夫女儿名叫明姑,她憨厚老实,长得俊俏,却被后娘“女霸王”视为眼中钉,受到百般凌辱虐待。一次,因一件小事,顶撞了后娘一句,惹怒了后娘,使用皮鞭抽打她,可一下失手打到了前来劝解的亲生女儿身上,这时后娘又气又恨,夜里趁明姑熟睡之际挖掉了她的眼睛。
明姑疼痛难忍,破门出逃,不久死去,死后在她坟上开着一盘鲜丽的黄花,终日面向阳光,它就是向日葵。表示明姑向往光明,厌恶黑暗之意,这传说激励人们痛恨暴力、黑暗,追求光明。这向日葵便繁衍至今。
参考资料:
网络-向日葵 (菊科向日葵属植物)
㈨ 莲的植物花语
莲花----清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出自宋·周敦颐的《爱莲说》)表示坚贞纯洁。
“身处污泥未染泥,白茎埋地没人知。生机红绿清澄里,不待风来香满池。”(陈志岁《咏荷》)荷,即莲。在诗人笔下,荷花不仅表示坚贞、纯洁,还是谦逊、恬谧,自守晏清形象的象征。
另一个说法:莲花的花语是信仰。还表示坚贞纯洁;无邪、得不到的爱;君子。
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 天竺(古印度)盛产莲,有青、黄、红、白四种。佛教中所说的莲花多指代白莲,名为芬陀利花。佛教依莲花比喻佛法,故有妙法《莲华经》。
因莲是佛教文化其中的元素,故莲也常用于佛教艺术作品中,其中中国铜领域第一人的朱炳仁先生的当代熔铜艺术的代表性作品就是莲,有写意的写实的,将莲的表现丰富多样,而独具艺术特色。
当人们走进寺庙,看见佛祖释迦牟尼的坐像,身穿通肩大衣,手作说法印,结跏趺坐在莲花台上,佛经说,这是释迦佛祖修道成佛后向信徒们讲经说佛的姿态。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也结跏趺坐在莲台上,双手仰掌足上,掌中托着一个莲台,似乎在指引众生通往西方佛国净土;以大慈大悲闻名的观音,更是身穿白衣,坐在白莲花上,一手持着一只净瓶,一手执着一朵白莲,仿佛在表露观音怀着的一颗纯洁的菩萨心,全力导引信徒脱离尘世,到达荷花盛开的佛国净土。
在翻读佛经书籍时,人们又常常会见到佛经把佛国称为“莲界”,把寺庙称为“莲舍”,把和尚的袈裟称为“莲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称为“莲华合掌”,至于和尚手中使用的“念珠”也是用莲子串成。佛经说,用莲子作念珠比用槐木珠要好,同样掐念一遍,所得之福,可多“千倍”。
综上所述,莲花已与佛教结下了亲密的因缘,成了佛国的象征与圣花。
佛教为什么如此崇拜荷花?简要地说有两方面原由:
第一,与荷花特性相关。
荷花,是一种多年生的水生植物花卉,她虽不像牡丹那样雍容华贵,也没有菊花那样的孤傲清高,但她那“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与迎着酷夏骄阳而盛开的特性赢得了佛教至高无上的崇拜。
佛教认为“六尘”,因世间充满“六尘”,故把人世间称为“六尘”。由于“六尘”的污染与干扰,人世间又充满着欲望与竞争,使人们难以班门平静,难得洁净。这种情况与“远尘离垢,得法眼净”的佛国净土是格格不入的,要想进入佛国,必须远离尘世,遁入清净的空门,专心修佛,消除污染与干拢。“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特别属性与人世间的佛教信徒希望自己不受尘世的污染的愿望相一致,保持洁净,以便顺利进入净土佛国。
第二,受到古印度崇拜荷花习俗的影响。
早在佛教诞生以前的印度,每当夏天,烈日炎炎似火烧,在这酷暑的日子里,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夏夜,或清晨,在盛开荷花的池塘、湖畔散步赏荷,绿水荫秀,粉红淡紫相间,芬芳四溢,使人赏心悦目,清风徐来,荷香随风从万绿丛中散发出来,令人的心肺像洗涤过似地顿觉凉爽。荷花池塘便成了避暑的胜地。
在古印度的十典文学中,常常以莲花比喻美丽的姑娘,如著名的史诗《罗摩衍那》说:“悉多有位女郎长得仪容秀美,浑身却像涂上污泥的莲藕,闪光的美容从不显露。”另外,在古典文学中形容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长着一双莲花般的大眼睛。
在印度佛经中,还将释迦牟尼的诞生与荷花联系起来。佛经中说:释迦降生之前,皇宫御苑中曾出现了八种瑞相,百鸟群集,鸣声相和悦耳,四季花卉一同盛开,尤为奇异的是,在宫内的大池塘中突然长出一朵大如车轮的白莲花,白莲长出之时恰是释迦降生人间,释迦牟尼降生之初,在舌根中又闪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又化作一朵千叶白莲,每朵莲花之中还坐着一位盘脚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萨。
佛经《百缘经》说释迦牟尼就是莲花王子,还流传着一则动人的故事:
从前,在恒河上游有个国家,国王名叫波罗奈,又称莲王,治国有方,人民安居乐业。有一年病疫流行,求医药者甚众,国王见状大发慈悲,集中宫廷御医四处奔走,为百姓治病。御医们说,要治愈这种流行病,只有京城东北河中赤鱼的血肉,食之能愈,便投入河中化为赤鱼,献身为百姓治病。百姓纷纷前来割切赤鱼的血肉治病。奇怪的是赤鱼“割处随而复生”,赤鱼是割不尽的,如是持续了十二年之久,直到国内的百姓全部治愈。佛经说,这位莲花王子就是后来的佛祖释迦牟尼。
在《杂宝藏经》中还载有莲花夫人的故事:早在列量世之时,雪山之麓住着一位修行的仙人名叫提婆延。他经常小便在岩石之上。有一天,一只雌鹿来此石岩上舐了几下,不久便怀孕生下一女,端正殊妙,人称鹿女。后来提婆延得知鹿女是自己之后,便取来抚养。鹿女长大后,所经的路上,均出现了莲花,故又称莲花女。一次国王乌提延打猎路过看见地上有莲花七重,便四处打听鹿女,将她领回宫中,纳为王妃。鹿女到王宫不久便怀孕 ,一胎生了五百个儿子,个个面目端正清秀,长大之后又成了五百大力士,成为国家的保护者。国王欣喜万分,封鹿女为第二夫人,时人又称莲花夫人。是“步步莲花”一词的由来,人们现 在用它来比喻经历的辉煌。
以荷花颜色分之,佛经上有白、青、红、紫、黄等五色,称为“五种天华”。其中白、青两色最受青睐。
白莲花,梵文音译为芬陀利,此花最大,花瓣数百,又名“百叶华”。此花生长于佛国阿耨达池中,人世间难以见到,故又称“希(稀)有之华(花)”,佛祖释迦称她为“人中好华”。
青莲花,梵文音译为优钵罗,因色青故名。叶狭长,近下小圆,向上渐尖,青白分明,酷似佛眼,故在佛经中称之不“莲眼”,也即观音菩萨的眼睛。
这五种莲花,为五大虚空藏菩萨所坐,佛经上说:
东方福智虚空藏,坐青莲花,乘银牛。
南方能满虚空藏,坐赤莲花,乘金象。
西方施顾虚空藏,坐白莲花,乘琉璃马。
北方无垢虚空藏,坐紫莲花,乘狮子。
中央解脱虚空藏,坐黄金莲花,乘水晶龟。
还有以莲瓣多寡分之,佛经上说有人华、天华和菩萨华三种。人华者,莲瓣仅十余而已,天华者莲瓣达数百,而菩萨华者,莲瓣多达千数,即是佛教最尊崇的千(瓣)莲花,佛国莲华的象征。 莲所独具的成长方式,令其跃于万花之上,成为一种崇高的生命感悟。莲在开花的同时,其果实已具备,这种花果同具的独特性以及其紧密关系,为我们揭示了一条寓意深远的人生哲理,一切生命当中所造的因,必有其结果等待着我们,这也暗含了人们心底对莲花这份至情崇高的爱敬与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再者,莲花逸群出尘,洁身自处,虽置身淤泥之地,却能身不染污,不拖泥不带水,妙洁自在。以莲明志,在颠沛流离的人生逆境,毅然坚守内心一份笃定的馥郁柔芳。喧嚣的红尘世界里,多少孜孜求学、始终坚持追随真理的人们,忍受着拼搏的孤独,清者自清于酷烈之境,恰似污泥地中莲花朵朵,努力地完成自身的成长、绽放与结果,此番人生精勤诚恳的付出,未来终将绽开「火焰化红莲」的胜景。
“四德”与“十善”
随着佛教的传播与净土莲宗的建立与发展,对莲花的崇拜形式,内容日益丰富多彩,佛教把莲花的自然属性与佛教的教义、规则、戒律相类比美化,逐渐形成了对莲花的完美崇拜,把荷花的美德归纳成“四德”与“十优”。
佛经《涅盘经》说佛有四德,即常、乐、我、净。所谓常德,是指佛性常住不离,具有“历三世而不迁,混万法而不变”的固定德性。所谓乐德,是指佛陀乐于远离人世间生死逼迫之苦,乐于寂灭于涅盘净土佛国。所谓我德,是指佛陀虽在人世间,但早已忘记了凡夫俗子的“忘我”,而具备有“八自在”的“真我”。所谓净德,是指佛陀远离人世间的垢污而无染,犹如清净的大圆镜,了无纤翳。
佛陀有四德,佛经也给莲花总结为“四义”,与“四德”相应。据《华严经》载,“大莲华者,梁摄论中有四义:
一如莲华,在泥不染,比法界真如,在世不为世污。
二如莲华,自性开发,比真如自性开悟,众生诺证,则自性开发之。
三如莲华,为群蜂所采,比真如为众圣所用也。
四如莲华,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比如四德,谓常、乐、我、净。”
《三藏法数》还把莲华的优点与菩萨的“十善”相比,作子更加细致的概括。
莲花喻菩萨十种善法:
1.离诸染污。菩萨修行,能以智慧观诸境于一切法,不生贪爱,虽处五浊生死流中,而不为生死过失所染,比喻莲花出于水而不为污泥所染也。(五浊者,即劫浊、众生浊、烦恼浊、见浊、命浊)
2.不与恶俱。菩萨修行,唯欲灭一切恶,生一切善,于身口意,守护清净,不与纤毫之恶 共俱,比喻莲华,虽微滴之水,而不停留也。
3.戒香充满。菩萨修行,放诸戒律坚持无犯,以戒能灭身口之恶,犹香能除粪秽之气。故经云:戒香芬馥,广布充满,比喻莲华开敷,妙香广布,遐迩皆闻也。
4.本体清净。菩萨因持戒故,身心清净虽处五浊之中,而能无染无著,比喻莲华生时虽处污泥浊水,而自然洁净无所染也。
5.面相熙怡。熙,和乐貌。怡,喜悦也,菩萨心常禅悦,则面无颦蹙,诸相圆满,见者悉皆欢喜,比喻莲华开时,令诸见才心意快然而生喜悦也。
6.柔软不涩。柔软则随顺,不涩则无滞,谓菩萨修慈善之行,复于闭法
无所滞碍,充于内而形于外,故体常清净,柔软细纱而不粗涩,比喻莲华,体性柔软而复润泽也。
7.见者皆吉。菩萨修行成就,形相美妙,凡所见者咸获吉祥,比喻莲华,芬馥美妙,人或眼见及梦见者皆吉祥也。
8.开敷具足。菩萨修行功成,智慧福德,庄严具足,比喻莲华开敷而其华果具足也。
9.成熟清净。菩萨修因既圆,妙果成熟,而慧光发现,能使一切有情见闻之者,咸得六根清净,比喻莲华成熟,若眼睹其色,鼻闻其香,则诸根示得清净也。(六根者,即眼根、耳根、鼻根、身根、意根。)
10.生已有想。菩萨初生之时,诸天人等咸乐护持,以其必能修习善行,证菩提果,比喻莲华初生之时,虽未见花,凡诸人众,咸生已有莲华之想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以上的类比,内容虽无针对性,可比性也不大,但准确地把握了荷花的清秀洁净之特性与佛陀的精神使莲华得到了升华。随着佛教的流传,莲的形象也在亚洲各国成了神灵、圣洁、复活的象征。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婆罗浮屠佛坛上、在缅甸的蒲甘古城中、在柬埔寨吴哥窟的大庙中,在斯里兰卡的钟形塔里、在中国西藏的符箓上,到处可以见到莲的图画。
相信太阳神的日本人往往把莲与死亡以及幽灵联系在一起。但是,与莲联系最密的还是中国,除了作为佛教象征外,在文学领域内以它为题的诗词歌赋也不计其数,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
美术作品:朱宣咸中国画《映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