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店知识 » 鲜花圣母评价

鲜花圣母评价

发布时间: 2023-05-13 03:03:35

Ⅰ 你在一年内阅读了什么书

《芬尼根的守灵夜》作者;詹姆斯·乔伊斯

《喧哗与骚动》作者;威廉·福克纳

《坎特伯雷故事》作者;杰弗雷·乔叟

《百年孤独》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万有引力之虹》作者;托马斯·品钦

《女身男人》作者;乔安娜·拉思

《存在与时间》作者;马丁·海德格尔

鲜花圣母》作者;让·热内

《无尽的玩笑》作者;大卫·华莱士

《白鲸》作者;赫曼·麦尔维尔

《精灵宝钻》作者;托尔金

《血色子午线》作者(戈马克·麦卡锡)

《纠正》作者;乔纳森·弗兰岑

《魔山》作者;托马斯·曼

《阿特拉斯耸耸肩》作者;艾茵·兰德

《尤利西斯》作者;詹姆斯·乔伊斯

《地下世界》作者;唐·德里罗

《夜林》作者;朱纳·巴恩斯

《拟像与仿真》作者;让·鲍德里亚

《城堡》作者;弗兰茨·卡夫卡

《押沙龙,押沙龙!》作者;威廉·福克纳

玫瑰之名》作者;安伯托·艾柯

《云图》作者;大卫·米切尔

《到灯塔去》作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承认》作者;威廉·加迪斯

我是从事心理学及心理 健康 教育工作的心理老师左叔,我来回答你的提问。

我是做心理学普及和心理 健康 教育与咨询工作的,我的阅读范围基本上都在心理学或与心理学有关的书籍上,但有时也会读一些我自己喜欢的文史、哲学方面的书。 我说说今年以来我读书的状况,读了很多书已经超过25本,我介绍几本我读后印象比较深刻的书。





二是 中信出版社出版、国内精神医学学者姚乃琳编著的《大脑修复术》,我强烈给各位推荐此书,这是我近年来读到的普及精神疾病、心理学常识的最好的一本书;这本书可以帮助你了解焦虑、抑郁、强迫症、社交恐惧、失眠等困扰你的精神状况,也将让你了解专注力、记忆力、创造力等大脑认知功能的发展规律和特点;通过阅读,你会知道如何正确应对生活中的压力、情绪和认知方面的困扰,如何通过掌握正确的思维和生活习惯来提升学习和工作表现。



三是 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杨方峰主编的英国精神分析系列丛书中的《当代精神分析导论:理论与实务》;精神分析已有一百多年的 历史 ,它是套索人类心灵的一套理论和方法,你对它了解多少,你熟悉不熟悉精神分析,以及它的各个分支学派,它的现状如何,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以及人们是如何评价精神分析的?无论你是心理学工作者,还是普通人,都可以看看本书。



四是 由这个华侨出版社出版的、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 社会 心理学家卡伦·霍妮写的《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这是迄今为止讨论人类焦虑情绪的经典之作,我在20年前就读过,但是属于泛泛而读,对其中的很多东西都是一知半解,这次阅读是深度学习,是抱着问题阅读;我想看看作为一个精神病学家,霍妮是如何理解和阐释焦虑的,焦虑为何是现代人类的神经症人格?



五是 夸界阅读,看来一本由国内从事生物学研究的学者袁越写的《人类的终极问题》,这是2019年中国好书中的一本书;人类来自哪里?我们为什么会变老?创造力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三个问题是人类的终极问题,本书带你去探求这些终极困惑。



六是越界读书,读了我非常喜欢的从事考古、古文字和古文献研究的李零先生的《我们的中国》的第一遍《茫茫禹迹:中国的两次大一统》;李零先生的《我们的中国》共四册,分别是《茫茫禹迹》、《周行天下:从孔子到秦皇汉武》、《大地文章:行走与阅读》、《思想地图:中国地理的大视野》。了解中国的现在,要从认识中国的过去开始。


再次感谢你对心理老师左叔的邀请!

还真是不少,基本上都是家庭教育领域和积极心理学方面的精华书目

Ⅱ 求一部外国小说的名字,是一个有名的作家在监狱中写的

《鲜花圣母》(台湾译名《繁花圣母》)

让·热内(1910-1986)法国作家。他的内生平颇为传奇。
幼时被父母遗弃,后容沦落为小偷,青少年时期几乎全是在流浪、行窍、监狱中度过的。
热内认为他的犯罪是社会环境造成的,但这个伪善的社会本身却不受任何惩罚,所以他决定与这个社会势不两立。
他发现写作是一种更为有效的判逆方式,于是在监狱中创作了小说《鲜花圣母》、《玫瑰奇迹》。

应该是这部吧?我刚好也在找

Ⅲ 鲜花圣母怎么样

他是一个同性恋、易装癖、犯罪者、游荡在无边的黑夜以及巴黎社会最底层的阿姑仔。 他长的不是很好看,因此常常被他的男人们嘲笑和利用,他用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养着他们,还要强忍被他们当面背判所带来的羞辱。 但他没有一句怨言,因为他执着地爱着他们,也享受自己穿着一条肮脏但美丽的丝绸长裙,坐在凌晨混乱而嘈杂的酒吧里被其他男人瞟上一眼的荣光。 他有一个有钱而孤独的母亲,这也注定他将秉承母亲的个性,在孤独中挣扎着艰难成长,直到他遇见那个捕蛇的男人。 他疯狂地爱着他,直到他死了。他选择了离家出走,像个游魂一样用此后一生的时间寻找另一次真爱。 他叫“神女”,热内说,他死的时候像个“圣女”。肺痨让他大口大口地吐血,他躺在鲜血之中,像躺在一朵鲜艳的花的花瓣里。 他走的那天巴黎下了雨——一个很适合死神出行的天气。他的尸体被裹在被单中,纯洁而僵硬。他的掘墓人也许是哪天他曾用一个媚眼瞟过的男人,如今送他踏上永恒的幸福旅程。 此时,他的情人路过这里,用一种陌生的眼神看着棺材里的神女并匆匆离去,因为他早已经不记得他了。 ——这是神女对于男人的最后一次失败。 “神女”是让.热内的《鲜花圣母》里最让人同情的一朵“恶之花”,当他在暗夜里展露他的妖娆,留给世界的却是深深的悲凉。作为与他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的另一朵“恶之花”,让.热内用充满爱的笔触去抚摸他,于是,“光明世界”中的我竟感到了丝丝的羞愧。

Ⅳ 让-皮埃尔·热内的法国作家

让·热内( Genet,1953年9月3日-),同性恋者,法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剧作家、诗人、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热内早年曾是个流浪者,还曾因偷盗罪被捕,后来转而从事写作。著有小说《布雷斯特之争》、《小偷日记》、《鲜花圣母》,戏剧《严加监视》、《阳台》、《黑奴》、《屏风》等。
热内曾导演过电影,亦有不少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如宁那·华纳·法斯宾德就曾根据《布雷斯特之争》拍了一部名为《雾港水手》的电影。 他的生平颇为传奇。幼时被父母遗弃,后沦落为小偷,青少年时期几乎全是在流浪、行窃、监狱中度过的。热内认为他的犯罪是社会环境造成的,但这个伪善的社会本身却不受任何惩罚,所以他决定与这个社会势不两立。他发现写作是一种更为有效的判逆方式,于是在监狱中创作了小说《鲜花圣母》、《玫瑰奇迹》。这两部作品以及热内的另一部小说《小偷日记》都带有相当程度的自传性。《鲜花圣母》、《玫瑰奇迹》是二十世纪法国文学中的奇葩,但在很长时间内被认为是一种“恶之花”。因为小说描写的都是最为忌讳的问题,如同性恋和监狱生活等,并把罪孽的心态提示得淋漓尽致。而在作者绚丽多彩的文笔中不难看出试图走向诗意的美丽的努力。萨特在让·热内的作品中发现了一种特别的,甚至可以说高尚的东西,即他对人的荒谬生活处境表示了毫无拘束的抗议。
1910-1915
让.热内(Jean Genet)生于1910年12月19日,巴黎阿萨斯街89号公共救济院塔尔尼埃医院。母亲卡米耶.加布里埃尔.热内,时年22岁,单身,自称是“女管家”。当时父亲健在,但“不留姓名”。七个月后,即1911年7月18日,母亲将孩子抛弃在育婴堂,从此一去无消息,不曾回头看望亲生儿子。同年7月30日, 让.热内被一家姓雷尼埃的乡村小工匠收养,家住莫尔旺山区的阿里尼村,后来,作家在小说《鲜花圣母》中提到这里。养父母承诺将他养到13岁。他有幸得到一位奶妈的看护,奶妈使他从小受到基督教的教育,并加入了阿里尼教堂的唱诗班。
1916年-1923年
1916年9月, 让.热内进入地区学校读书,品学兼优,名列前茅。但有一次教学活动对他幼小的心灵打击很大。 六十年后, 作家在一次会见中谈及此事。他说:“我很小的时候就不是法国人,就不是村里人。我知道这事的方式简直幼稚之极,愚蠢之极。事情是这样的:老师要求写一篇小作文,每个同学都要描写他自己的住屋……根据老师的评价,我的描写最精彩。他大声向全班朗读了我的文章,但所有的同学都耻笑我,说:‘可这不是他的屋子,他是一个捡来的弃儿。’我顿时感到心被挖空了,蒙受了奇耻大辱……哦!话虽不太厉害,但我恨法国。岂是一个‘恨’字了得,应该比恨还要深,说法国令我作呕也不过分。”(见《公开宣布的敌人》)。
从此,他就开始小偷小摸,他偷学校的尺子、铅笔,从养父母那里偷几个小钱买糖果点心让同学们分享。他在没有发表的一则《小偷日记》中写道:“十岁时,我就偷我所爱的人,我也知道他们都很穷。人家发现了,都管我叫小偷。我想,小偷这个字眼对我伤害很深。”
1922年4月养母欧仁.雷尼埃去世,让.热内改由其女儿贝尔特抚养。1923年7月小学毕业,成绩全区第一。这是他第一次但也是最后一次领到文凭,后来他再也没有机会接受任何学校教育。
1924年-1929年
1924年10月,他被送到巴黎地区一家学徒培训中心学印刷。但才过半个月,他就从中心逃跑,并给小伙伴留下话说,他要去埃及或美洲。中心主任在报告中已经注意到他像女孩子一般“娇柔”,“冒险小说读得太多,精神状态可疑”。
不久有人在尼斯发现了他,他被重新送回公共救济院收容。此后两年,他像商品一样被频繁转手,在好几个作坊、农场干过活,受到非人的待遇,实在难以忍受,他一逃再进。他做梦都想逃离法国,警察不时在车站、列车、港口城市抓到他。他很快被遣送回巴黎。
1925年4月, 他被安排到盲人作曲家热内.德比克塞依家里学习诗歌艺术,但到了10月就被开除了,原因是他在一次集市上“挪用”并“挥霍”了一笔钱。
16岁那年,即1926年3月,他第一次尝到被监禁的滋味,在小罗盖特监狱蹲了三个月的班房。6月被释放,7月又因无票乘车被拘留,送到莫城关押了45天。
1926年9月2日,法院委托都兰的梅特勒农村儿童教养所对他监督劳改,直到他成年。
他在里面待了两年半。在他看来,这是一座“儿童苦役犯监狱”。在这间儿童地狱里,他感到“反常的幸福”,长篇小说《玫瑰的奇迹》对儿童教养所的生活有大量描写。
1929年-1935年
年满18岁后, 让.热内应征入伍。他志愿到法国东方部队服役,1930年1月28日到达贝鲁特,加入驻守在大马士革的布雷连,在那里当了一年兵。这也是他生平第一次和阿拉伯世界接触,为他晚年的阿拉伯情结埋下了伏笔。
1931年7月, 他被调到法国另一支殖民军──摩洛哥土著兵团──服役,在摩洛哥驻守19个月。
1933年6月复员后, 曾在巴黎拜访了大作家纪德,尔后即决定进行一次长途跋涉,声称要去利比亚的的黎波里坦。他从巴黎出发,徒步南下,来到西班牙,但不久就走不动了。他写信给纪德说,他“一路流浪,从一个村镇走向另外一个村镇”。从后来发表的自传体小说《小偷日记》可以看出,他靠乞讨和卖淫为生。
1934年4月, 他重返军队,签署了第三次服役合同,在图尔的阿尔及利亚土著兵团当兵。在这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国内外名著,特别对俄国大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感兴趣。1935年10月,他继续签约服役,被调到驻扎在埃克斯昂普罗旺斯的摩洛哥殖民步兵团当兵。
1936年-1937年
1936年6月18日, 让.热内因不堪忍受长期待命而开小差逃离部队。为了躲避追捕, 他不得不四处漂泊,穿越欧洲一路流浪,历时一年,行程855公里。《小偷日记》就是这段生活的回忆和写照。
热内揣著假证件,从尼斯出发,化名热杰蒂进入意大利边境,来到布林迪西,然后乘船准备去阿尔巴尼亚,但很快被驱逐出境。他又企图在希腊的科孚上岸,没有成功。于是他偷渡到南斯拉夫,但一到贝尔格莱德即被捕,监禁一个月,然后被押送到一个边境村庄,但后来警察又在意大利的巴勒莫发现了他,他正准备偷渡到非洲。他又蹲了一阵子班房,然后被推向奥地利。但刚落脚维也纳就被捕,于是又蹲监狱,被驱逐,1936年年底流落到捷克斯洛伐克的布尔诺,在那里不久又被捕,于是他请求政治避难。在人权协会的保护下,他在当地住了近半年,给一个德国籍犹太医生的女儿上法语课,女学生叫安娜.布洛克,当时34岁,这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次异性恋,但他声称是一次未发生性关系的“白恋”。
1937年5月, 他重新开始流浪,徒步翻越波兰边界。在波兰的卡托维兹被捕,监禁14天。尔后,他穿过希特勒德国,他很惊讶,德国“既是警察国家,又是犯罪国家”,在人人皆偷的国度里,他进行偷盗心安理得,有得心应手之感,《小偷日记》对此有独特议论。
接著, 他在比利时短暂逗留后,重新回到巴黎,但不久又打算浪迹天涯。1937年7月28日,他写信给安娜.布洛克:“……我只好南下,朝阿尔及利亚、尼日尔、刚果挺进,然后去美洲……”
1937年-1941年
1937年9月16日, 他因在萨马里丹几家商店偷了12条手绢的现行罪被捕,被判处一个月监禁, 缓期执行。三天后,警察发现他携带手枪和偷盗来的身份证,他又一次在巴黎被捕, 判刑五个月。他写信给安娜.布洛克说:“您不要来看我在牢房深处的惨相。这种苦修的状态当然是孤独的。基督教诸位大圣徒们难道不正是追求这样的境界吗?”
经调查证实他是逃兵后,他可能被判重刑,但精神病检查结论对他有利(精神失常, 反复无常,无道德观念)。当局允其提前退伍,仅判处他2个月监禁。但此后接连出事。1938年5月释放后,10月又因偷4瓶开胃饮料被捕监禁2个月。1939年1月释放,5月因使用假车票在火车上被捕,坐牢35天。释放仅三天,又因流浪罪被捕监禁15天。 回巴黎后,10月在卢浮宫商店偷一件衬衫和一块零头绸布被捕,两个月监禁。12月17日释放,两个星期后在市政厅集市上偷一块边角毛料,10个月监禁。
1940年12月,他在圣米歇尔大街吉贝尔书店偷书(历史和哲学图书)被当场抓获,四个月监禁。
1941年12月,他因偷一块布料被一位裁缝追逐,却撞在一位书店老板手里,几天前他偷了书店新出版的几部普鲁斯特著作,两案并发,判处三个月零一天监禁。
1942年
这一年, 让.热内尽管也吃了不少苦头(坐了九个月牢房),但对他的一生来说则是重要的“魔术般”的年头,是他从小罪犯到大作家大转折的关键一年。
这年年初,他在桑特监狱开始创作《鲜花圣母》。
3月被释放后,他在巴黎塞纳河岸边摆旧书摊,出卖他偷来的书。4月,他因偷书被捕被判处八个月徒刑, 被关进弗雷纳监狱。他在里面创作了长诗《死刑犯》,然后自费印刷。10月出狱后,他设法将自己的诗歌小册子流传开去。他同一位叫弗朗索瓦.桑丹的小知识分子有联系。一天,桑丹来到热内的房间,发现了热内创作的一大堆手稿,有小说、剧本和电影脚本。年底,长篇小说《鲜花圣母》已经脱稿。
1943年-1944年
1943年2月, 让.热内时来运转,通过书摊两名热心顾客的介绍,他认识了当时有名的诗人、小说家和剧作家让.科克托。大作家看了《鲜花圣母》,起初对小说的粗俗内容很反感,但马上就发现小说的重要文学价值,即设法将书出版。3月1日,热内同科克托的秘书保罗.莫里安签署了他的第一个出书合同,此时,他正创作第二部小说《玫瑰的奇迹》。
5月, 他因偷一部绝版书再次被捕。作为惯犯,他很可能被判处终身流放。科克托请了一位大律师为其辩护,审判那天,由于有“当代最伟大的作家”出庭助威,热内只被判了三个月的监禁。
9月24日, 热内释放后不到三星期,又偷书当场被抓获,蹲了四个月的牢房,此时,《鲜花圣母》秘密出版,正在装订之中。
12月,他在桑特监狱接待一位名叫马克.巴尔贝扎的年轻出版商的探狱,不久,巴尔贝扎成了热内著作的主要出版商。
1944年1月, 形势急转直下,他不但没有被释放,反而被当作流浪汉转押到图雷尔劳改营,准备送往当时法奸保安队控制的集中营。就在这危急关头,科克托再次动用他的各种关系将热内保释。但终身流放的判决并没有被解除。
1944年-1948年
1944年4月, 在马克.巴尔贝扎主办的杂志《孥》上发表了《鲜花圣母》的片段, 这是热内首次公开发表自己的作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5月,在弗洛尔咖啡厅,让.热内认识了大作家萨特。
1944年8月19日, 他最亲密的一个朋友,年轻的法共抵抗战士让.德卡宁在解放巴黎战役中牺牲,他开始写长篇小说《盛大的葬礼》献给烈士。
1945年3月《盛大的葬礼》脱稿,即投入《布雷斯特之争》。诗集《秘密的歌》在《孥》上发表,第二年,《玫瑰的奇迹》也在该社出版。
1946年,热内开始自传体小说《小偷日记》和诗歌《絮盖渔夫》的创作,改写了他的旧剧作《严加监视》 ,并投入剧本《女仆》的写作。1947年4月19日,《女仆》 在阿特涅剧院上演。7月,两个剧本在杂志上发表,获七星诗社奖。诗集《苦役》发表。11月《盛大的葬礼》在伽利马出版社不署名出版。12月,《布雷斯特之争》(科克托
插图)在保罗.莫里安处秘密出版。
1948年5月31日, 芭蕾舞剧《阿达姆之镜》上演。《弩》杂志社出版了让.热内的《诗集》。他还开始写剧本《辉煌》,但生前不让搬上舞台。他写了一篇广播稿《罪童》,但受到禁止。
1948年秋,瑞士出版商阿贝尔.斯基拉秘密出版了小说《小偷日记》,伽利马出版社不甘示弱,几个月后也连忙出版。根据刑法规定,让.热内必须继续服刑。以萨特和科克托为首的“全巴黎文学界”呼吁总统赦免对热内的刑罚,让.热内名声鹊起。
1949年-1954年
让.热内的文学成就开始得到文学评论的重视和承认。
1949年2月,剧本《严加监视》在马蒂兰剧院上演,法国著名小说家和批评家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开始关注“让.热内现象”。伽利马出版社则加紧出版《让.热内全集》。
1949年8月12日, 法国总统发布特赦令,免除了对让.热内终身流放的刑罚。但作家却陷入了莫名其妙的精神危机,沉闷不语,几乎搁笔了五六年。他的创作源泉来自暗无天日的牢笼,一旦脱离了牢笼,竟然有茫然若失的感觉。他后来对一位记者说:“自由了,我却迷路了。”
1949年,《小偷日记》由伽利马出版社正式出版。
1952年,文学大师萨特为热内全集的出版鸣锣开道,写了《喜剧演员和殉道者圣热内》一卷长篇序言,顿时使让.热内闻名全世界。热内心理上有“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压力。他对科克托说:“你和萨特给我塑了像,其实我是另外一个人。这另外一个人有话要说。”
这时期,热内在其好友扎瓦的陪同下到处旅行,去了意大利、德国、阿尔及利亚、摩洛哥。此时,他对电影情有独钟。1950年他编导了短片《爱情之歌》。他还写了两部电影剧本:《禁止的梦》和《苦役犯监狱》。
1955年-1961年
从1955年开始,作家恢复了创作活力。他从戏剧创作中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三部剧本先后推出,使他在现代派剧作家中名列前茅。
1955年春,他已经完成了《阳台》剧本的部分手稿,并开始创作剧本《黑奴》。
12月,他又编了一出短剧《她》,但“忘”在出版商的抽屉里了,并开始《屏风的写作。如果说热内这三部剧本的构思灵感来得很快,修改却异常艰难。《阳台》和《屏风》四易其稿,《黑奴》重写三次,而且每次再版都要根据演出效果和各方评论进行修改,艺术上精益求精。
1957年《阳台》在伦敦上演。
从1957年年底起,热内不再常住巴黎,又开始四出旅行,荷兰、瑞典、科西嘉、土耳其、希腊都留下他的足迹。 1958年,《黑奴》问世。在阿姆斯特丹,他在认真修改《屏风》的同时,酝酿一部七本系列剧《死亡》。10月,《黑奴》在吕代斯剧院成功上演。
1960年,《阳台》最终搬上了法国舞台。
1961年-1967年
1961年2月, 《屏风》在《弩》上发表。此时他已50岁,正处于荣誉的顶峰。他的书被译介到全世界,他的剧本到处上演,风靡一时。他对旧作《苦役犯监狱》进行修改。
1966年4月16日,《屏风》在巴黎著名的奥德翁剧院上演,引起轰动和风波。
1967年-1972年
1967年12月22日,他开始一次远东的“再生”旅行,小住日本,途径印度、巴基斯坦、泰国和中国。
1968年5月, 巴黎发生学生造反运动,他立刻从摩洛哥赶回法国,支持学生游行,但拒绝在大会上发表讲话。
同年8月,他应美国一家杂志社的邀请,到美国参加反对越战的示威游行。
1969年11月,他再次到日本,参加日本铁路员工的游行活动。
他对法国外国移民的生活条件深表关切,与萨特、杜拉斯等作家站在一边,参加外国移民的游行活动。
1970年3月1日至5月2日,他在美国声援“黑豹运动”,在各大学做报告,向新闻媒体发表文章和声明,呼吁释放美国黑人运动领袖。
1970年10月20日,根据一位巴勒斯坦领导人的建议,让.热内访问了设在约旦的巴勒斯坦难民营,原定逗留一星期,结果在那里住了半年。12月初,他秘密会见阿拉法特,获得通行证并允诺为巴勒斯坦人民作证。
1971年经过巴黎时,他联合一批作家写一本关于黑人斗士乔治.杰克逊的书,然后再写关于巴勒斯坦的书。
随后的两年内,他三次来到约旦。但1972年12月,他被当作“煽动者”驱逐出约旦。
1973年-1981年
由于美国拒绝给让.热内办理入境签证,约旦又禁止他入境,他只好留在法国编撰关于巴勒斯坦和美国黑人的著作,但进展很缓慢,10年后才成书。
1974年,雅克.德里达出版了一部题为《丧钟》的书,系统地评论了让.热内著作,此书得到被批评者的认可。这一年,热内在《人道报》等报刊上发表同情和支持外国移民斗争的文章,再次到摩洛哥、土耳其和希腊等国旅行。
1976至1978年,他又在电影创作上费了不少精力,但半途而废。
1977年,他为德国恐怖主义组织“红军旅”成员写的书作序,并在《世界报》头版发表,引起社会强烈不满,后来他不得不沉默了两年。
1979年他患喉癌住院治疗,身体明显开始虚弱。
1982年
从1982年3月起,热内移居摩洛哥。
同年9月, 他陪同一位巴勒斯坦女青年重返中东,来到贝鲁特的第二天,正好遇到以色列军队入侵黎巴嫩首都,他们目睹了以军血洗巴勒斯坦营地的暴行。19日,让.热内是进入尸横遍地的夏蒂拉巴勒斯坦营地的第一位欧洲见证人。他感到大为震惊,立刻赶回巴黎,发表了重要的政治性文章:《在夏蒂拉的四小时》。
1983年-1986年
1983年7月, 热内根据他多年写的手记和草稿,不分日夜撰写他的最后一部书《一个恋爱中的俘虏》,因为他知道病情开始恶化。
1983年12月,让.热内荣获法国文学大奖。
1984年7月他再次重返约旦,去看望他熟悉的人和地方。
1985年8月,他对最早的剧本《严加监视》进行修改。
1985年12月,《一个恋爱中的俘虏》脱稿。
1986年4月14日午夜, 让.热内逝世,享年76岁,安葬在摩洛哥北部沿海西班牙城市拉腊歇的旧墓地上。
1986年5月, 《一个恋爱中的俘虏》由伽利马出版社出版。人们从书中可以读到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的看得见的一生只是精心伪装的一个个圈套。”

Ⅳ 特殊的监狱作者资料

萨德伯爵,本来因淫 乱等诸多罪名被关在巴士底狱,后拿破仑看到他在狱中所写的小说,惊呼“此人应该关在疯人院”,得出狱。拿破仑战败和后再次入狱,直至死在狱中。在关押期间做多部作品,均与性 错乱,性 虐 待等有关。后来的学者把主动的虐 待症,也就是喜欢虐 待别人,命名为萨德现象(Sadism),即施 虐 症。前几年有一著名电影《鹅毛笔》,就是写他的故事。

法国作家让·热内出生仅7个月,就被母亲抛弃在育婴堂。从14岁开始,他到处流浪,到处偷窃,到处被抓,到处蹲牢房。到后来,他居然同不少警察混得烂熟,发展了警察朋友,甚至同警察搞同性恋,搞案情合作。

他常因偷书被抓,送去蹲监狱。他偷书先是为了看,看书是为了写书。就这样,他在监狱中创作了长诗《死刑犯》和长篇小说《鲜花圣母》。经人引荐,他认识了当时著名作家让·科克托。科克托慧眼识奇才,看完热内的处女作后,立刻意识到热内作品低俗中见奇异的现代文学价值,于是他不顾自己的名人身份,痛快地帮助被警察四处缉拿的小偷出版诗书。一个法国文学奇才就这样被发现了。

正当让·热内成名在即的关键时刻,他仍鬼迷心窍,一偷再偷。一次,他为偷一部绝版书被捕,并将作为“惯犯”被起诉,很可能被判处终身流放。科克托爱才如命,不惜聘请大律师为小偷辩护,并以大作家的身份亲临法庭助威。结果名人效应起了作用,热内仅被判处3个月监禁。谁知出狱不到3星期,他又偷书被捕入狱。

让·热内在当时法国文坛已小有名气。继长篇小说《鲜花圣母》和《玫瑰的奇迹》出版后,1947年4月19日,他的剧本《女仆》在法国公开上演,不久连同《严加监视》剧本一起出版,引起强烈反响,获法国七星诗社奖。紧接着,诗集《苦役》出版。1948年,《小偷日记》先后在瑞士和法国公开出版。
1949年8月12日,法国总统发布了对让·热内的特赦令。让·热内时来运转,其作品在法国文坛一路走红。法国著名的伽利马出版社加紧编辑《让·热内全集》,请萨特为其作序。萨特欣然命笔,写了长长的一卷序言,名为《喜剧演员和殉道者圣热内》,把小偷作家当圣人进行评价,作为孝明六卷全集的第一卷出版。这不能不说是法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观。小偷让·热内因此一举成了世界知名的大作家。

也许是他过惯了小偷生活,现在突然住在豪华饭店里自由写作,他反而感到浑身不自在。他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陷入了不可名状的精神苦闷之中。他对记者说:“一旦自由了,我却迷茫了。”他搁笔了好几年。但枝正他没有忘记萨特的警世恒言:“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他恢复了创作活力,可以在地狱里发现天堂,也可以在天堂里看到地狱。此时,法国荒诞派戏剧风起云涌,让·热内不甘寂寞,挥笔推波助澜,先后创作了三部名剧《阳台》、《黑奴》和《屏风》,成为法国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之一。一时间,让·热内的作品蜚声国内外。1983年猛慎悔,他荣获法国国家文学大奖,从此奠定了他在法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存在决定意识。受尽苦难的让·热内对受苦受难的人们有一种天然的同情心。他说过,他是“赤贫粉揉成的穷酸面”,贫困就是他的血液,他的精华,他的本质。他出名以后,对生活在法国的外国移民的悲惨处境深表同情,公开加入他们的游行示威行列;他对巴勒斯坦人民和美国黑人的斗争也积极给予声援,亲临现场进行调查,写了不少文章为他们伸张正义。

还有一美国监狱作家,也是因出书而出狱,出狱后继续作案,这个你自己查查吧。

Ⅵ 带剧本 越多越好。谢谢。100分噢亲~ 是英语噢 是耽美噢。鱼目混珠的不要= =。

亲。你想说的是不是这个:
本世纪百部最佳同性恋小说
1. Death in Venice by Thomas Mann 《魂断威尼斯》【PDF格式下载 】

二十世纪德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托玛斯·曼的小说《魂断威尼斯》被评为上个世纪百部最佳同性恋小说的榜首,这是一部在作曲家马勒去世之后,托玛斯·曼以他为原型创作的一部同性恋小说, 马勒到底是不是同性恋,谁也说不清,但托马斯·曼在听了第八交响曲后,激动地发现了其中的同性恋倾向,感到“自己黑暗的激情突然明亮了”。

2. Giovanni's Room by James Baldwin《乔凡尼的房间》

詹姆斯.鲍德温一九五六年出版的经典小说,打破当时禁忌,直抵内心最深底处,书名随后成了不少餐馆和某家书店的店名。

3. Our Lady of the Flowers by Jean Genet 《鲜花圣母》

写于狱中的《鲜花圣母》是法语文学中的奇葩,翻开本书,大部分人都忍不住会质疑起让·热奈——这个偷窃过、卖淫过、入狱过,沾染过任何离经叛道行径的法国同性恋戏剧家、小说家、诗人。

4. 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 by Marcel Proust 《追忆似水年华》【PDF+EXE格式下载】

《追忆似水年华》、《追寻逝去的时光》)这部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的长篇巨著,以其出色的对心灵追索的描写和卓越的意识流技巧而风靡世界,并奠定了它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5. The Immoralist by Andre Gide 《背德者》

《背德者》宣扬了纪德所主张的一种背德主义,即小说主人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大胆藐视一切既定的道德观念,冲破宗教和家庭的桎梏,尽情地满足人的自然本性,追求个人主义的人生理想。在艺术上,小说打破了19世纪传统的小说模式,以法国古典文学的完美形式表现了现代人的复杂思想感情,为传统的小说模式重铸了新典范。1947年,纪德因《背德者》等作品“以对真理的大无畏的热爱和敏锐的心理洞察力表现了人类的问题和处境”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6. Orlando by Virginia Woolf 《奥兰多》【PDF格式下载】

尽管男性与女性并不相同,两者却是相交的。每个人都在两个性别间摇摆,而只有其衣着才让人辨别出这个人是男还是女。

7. The Well of Loneliness by Radclyffe Hall 《寂寞之井》

《寂寞之井》,史上第一本女同性恋小说,原出版于一九二八年,描写一对女同性恋情侣挣扎着要为社会所接受的故事。《寂寞之井》很明显是作者自己人生的故事,就当时而言,本书坦诚得令 人震惊,是第一本谴责社会对同性恋者的不公平对待的小说。此书在一九二八年遭到彻底查禁,其出版是一件非常有勇气的举动,几乎毁了霍尔的文学生涯。尽管此 书初次出版距今已超过半个世纪,瑞克里芙.霍尔所论及的偏见与迫害在今日很悲哀地并没有过时。

8. Kiss of the Spider Woman by Manuel Puig 《蜘蛛女之吻》

对于同性恋的产生与存在,作者以严肃的态度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他采用新颖的表现手法,颇具匠心地将许多艺术技巧巧妙地糅合在一起,精心构筑了小说的结构, 一部部异彩纷呈的电影故事,与小说正文相互呼应的理论柱石,穿插在对话当中的意识流,还有简洁明快的行书公文,让人读起来兴味盎然,余丝不断,真可谓集严肃文学与通俗小说于一身,既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又有对社会学和性心理学等问题的深刻探求,还有耐人琢磨的文学魅力。这种将文学性、趣味性、社会性、科学性融合在一起的特点是这部小说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9. The Memoirs of Hadrian by Marguerite Yourcenar《哈德里安回忆录》

法美两国文艺批评界一致对该书高度评价。 这本小说是一个虚构的罗马皇帝的自传,以一封写给他收养的孙子、未来的皇位继承人马克· 奥里略的书信形式出现。

10. Zami by Audr Lorde

11.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by Oscar Wilde《道林·格雷的画像》【PDF格式下载】

《道林·格雷的画像》是19世纪末唯美主义代表作,堪称“为艺术而艺术”思潮在戏剧小说及绘画方面的三绝。这部作品中美丽的词藻和绚然烂的意象附丽于变态人物和荒诞的情节,因此长期遭到误解,其实书中另有真意。

1891年出版《道连格雷的画像》引起极大的骚动,并受到媒体猛烈的攻击。王尔德也在该年结识艾尔佛瑞·道格拉斯爵士,悲惨的命运却就此开始。

12. Nightwood by Djuna Barnes

13. Billy Budd by Herman Melville《比理巴德》【PDF格式下载】

《比利·巴德》(Billy Budd),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战船上的故事。它的主要情节如下,水手比利·巴德长得年轻健壮,为人和善,工作出色,深受同事和官员的喜爱。 在一次远航中被卷入了船上的暴乱……

麦尔维尔在《比利·巴德》中,把一艘名为"战威号"的战舰写成一个权力场,其中有不同官衔的军 官和不同等级的水手.小说关于舰上权力结构的分布、运行以及主人公巴德悲剧命运的描述恰好在一定程度上给福柯的"权力说"提供了注解."战威号"这个微型 等级社会早在19世纪就前瞻性地提出了属于20世纪的困惑和思索,即权力的控制和实施. 对19世纪美国水手生活所作的分析其实就是对美国现实的审察和批判。
14. A Boy's Own Story by Edmund White

15. Dancer from the Dance by Andrew Holleran

16. Maurice by E. M. Forster 《莫里斯》【PDF格式下载】

如果爱情是灵与肉的集合,Forster人为的将其割裂,他把灵魂的契合给了Cliver,把肉体的迷恋给了Scudder,于是Maurice找来找去得到的都不是完整的爱情,也许这不仅仅是同性间的悲剧。

这是个忧伤但不悲伤的故事,他不会说出全部,秘密是对爱情无法参透的本身。

17. The City and the Pillar by Gore Vidal

18. Rubyfruit Jungle by Rita Mae Brown《红果丛林》

丽塔·梅·布朗(1944-)的<红果丛林>记录了一名女同性恋者的成长历程.她刻画了一个积极、乐观的反叛人物,彻底颠覆了以往小说中女同性恋的负面形象.为此,该书被诸多学者看作是同性恋文学的代表作品.但经过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该书还从多个角度阐释了女性主义理论.利用女性主义理论从家庭、婚姻和就业三个方面分析该书作者和主人公为打破父权社会中性别角色对女性的束缚而做出的努力.

19. Brideshead Revisited by Evelyn Waugh 《故地重游》【PDF格式下载】

1946年的前三个月,《旧地重游》卖出60万册,这是风靡一时的《飘》也从未有过的好成绩。美国人觉得,沃是赶上了战后的好时光,遂翻出全美最阳刚的男人来与之PK。一样是参战,沃不过是跳伞时崴了一只脚,与身体里有两百多块子弹碎片的海明威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20. Confessions of a Mask by Yukio Mishima 《假面自白》

21. The Member of the Wedding by Carson McCullers 《寂寞心程》

22. City of Night by John Rechy 《夜城》

23. Myra Breckinridge by Gore Vidal《永远的媚拉》

24. Patience and Sarah by Isabel Miller

25. The Autobiography of Alice B. Toklas by Gertrude Stein

26. Other Voices, Other Rooms by Truman Capote

27. The Bostonians by Henry James 《波士顿人》【PDF格式下载】

<波士顿人>是一部被忽略和误读的小说.本文研究小说的叙事话语及其对人物行为、心理的影响,探讨了直接话语、间接话语、自由间接话语在小说里出现的情况.通过解释这些话语与言语行为的关系,论文提出,读者读到的这些语言学意思上的话语实际上也是权力话语,反映了复杂的人际关系,表现出强烈的欲望的冲突.作为现实主义小说,<波士顿人>独特的语言特征使它超越了现实主义小说比较直接的再现形式,具备罗曼司文学和现代派文学的特点; 简单地为小说贴上"现实主义"的标签是颇不足取的.

28. Two Serious Ladies by Jane Bowles

29. Bastard Out of Carolina by Dorothy Allison

30. 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 by Carson McCullers《心是孤独的猎手》【PDF格式下载】

《心是孤独的猎手》是美国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作品。书中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孤独的故事。麦卡勒斯以她独特的手法写的美国南方小镇,写八月漫长沉闷的下午,写午夜的咖啡馆里喝着冰啤酒徘徊于孤独的人们,写黑人对于自由的隐忍与矛盾的苦痛,写那些期望于改革的人,疯狂绝望却又依然坚定地向前走的决心……这是一个孤独到极至的故事,在那些灰暗的天空底下,那个温和的聋哑人用他的孤独预示了美国这样一个狂乱年代的变更。没有人能摆脱掉孤独的影子,至死方休。

《心是孤独的猎手》曾被美国“现代文库”评为“二十世纪百佳英文小说”之一,在榜单上名列17。

31. Mrs. Dalloway by Virginia Woolf 《达洛维夫人》【PDF格式下载】

该小说作为伍尔芙的代表作之一,被时代杂志TIME评为1923-2005百部最佳英文小说之一。

该小说基于两部短篇《邦德街的达洛维夫人》(Mrs Dalloway in Bond Street)和《首相》(The Prime Minister) , 故事围绕达洛维夫人筹备一个上流社会派对而展开。读者视角穿梭时间跨度,并穿插于主人公的思维与现实之间,通过对达洛维夫人一天中生活细节的描述,来塑造她一生的经历以及一战前后整个英国社会。

32. The Persian Boy by Mary Renault《波斯男孩》【PDF格式下载】

从一个侍臣以及恋人的角度,写了亚历山大的远征直到去世的最辉煌的半生。前面有大约三分之一的篇幅讲述了 Bagoas的悲惨身世、如何得宠于大流士并随之一路逃亡。真正精彩的是他来到亚历山大身边后,追随着亚历山大征服波斯、讨伐蛮族、进军印度,经历战乱、沙漠行军、老兵叛变,一直陪伴亚历山大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33. A Single Man by Christopher Isherwood《单身男士》

34. The Swimming Pool Library by Alan Hollinghurst

35. Olivia by Dorothy Bussy

36. The Price of Salt (Carol) by Patricia Highsmith 《盐的代价》【PDF格式下载】

《盐的代价》是一 本女同性恋小说。而且,是一本很有点像公路电影的女同性恋小说。公路电影都涉及自我觉醒和自我追寻,很一般地说,《盐的代价》在某个程度来说,则可以算是两 位女同志(而且还是老少配、然后其中之一又有丈夫和小孩)的自我觉醒的旅程。这两位五零年代的女同志,还真的开了一部车就浪迹天涯去了!很不幸地,卡萝因 为正在和前夫争夺女儿的监护权,而其前夫使出了接近下三滥的手段 --- 雇私家侦探跟踪卡萝和特芮丝,并取得录音和照片 --- 这逼得她们的旅程只能草草结束,并陷入某种困局。

37. Aquamarine by Carol Anshaw

38. Another Country by James Baldwin

39. Cheri by Colette

40. The Turn of the Screw by Henry James 《螺丝在拧紧》

41. The Gallery by John Horne Burns

42. Women in Love by D. H. Lawrence 《恋爱中的女人》【PDF格式下载】

《恋爱中的女人》是D.H .劳伦斯最伟大、最有代表性、最脸炙人口的两部长篇小说之一(另一部是《虹》),他本人也认为它是他的“最佳作品”;它以英国小说中没有先例的热情与深度探索了有关恋爱的心理问题,代表了劳伦斯作品的最高成就,因此它同《虹》成为了现代小说的先驱。

43. Little Women by Louisa May Alcott 《小妇人》【PDF格式下载】

《小妇人》故事情节简单真实,却感人至深,问世一百多年以来,多次被搬上银幕,并被译成各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名作。书中描写的种种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都曾经、正在并将要发生在每一个少女走向成熟的过程之中;书中提倡善良、忠诚、无私、慷慨、尊严、宽容、坚韧、勇敢、亦是人类永远尊崇和追求的美德和信仰。所有这些,赋予这本书超越时代和国度的生命力,这也正是她成为不朽的经典的魅力和原因所在。

44. The Friendly Young Ladies (The Middle Mist) by Mary Renault

45. Young Torless by Robert Musil

46. Eustace Chisholm and the Works by James Purdy

47. The Story of Harold by Terry Andrews

48. The Color Purple by Alice Walker 《紫色》【PDF格式下载】

紫色》是一部长篇书信体小说, 上帝作为收信人在小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上帝在西莉的头脑中不仅仅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意象,还鼓励她从一个懦弱可欺的女人变成一个自信坚强的女人。作为一名 传统女性,西莉在信中寻找上帝,但是她没有得到任何东西。她认为上帝只是一个听众而且不能给她带来任何东西。然而作为现代女性的莎格则认为上帝是自由、平 等和的象征,并且鼓励西莉要在争取应有权利的斗争中去寻找上帝。因此,西莉成功的解脱了自己。并且明白了享受生活并待人以爱才是崇拜上帝的最好方式。 男人不是上帝,妇女也有自己的权利,只有充满自信和有尊严活着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人。

49. Sister Gin by June Arnold

50. Ready to Catch Him Should He Fall by Neil Bartlett

51. Father of Frankenstein by Christopher Bram

52. Naked Lunch by William Burroughs 《赤裸的午餐|裸体午餐》【PDF格式下载】

如果说有“毒品文学”存在的话,那么《赤裸的午餐》就是这种文学的最高经典,但它也是美国文学、文化的经典作品。巴勒斯同他的大多数同代作家一样,始终被对“现实”的疑惧所困扰,害怕被固定在某种“现实画面”中。

53. The Berlin Stories by Christopher Isherwood

54. The Young and Evil by Charles Henri Ford and Parker Tyler

55. Oranges Are Not the Only Fruit by Jeanette Winterson

56. A Visitation of Spirits by Randall Kenan

57. Three Lives by Gertrude Stein《三面夏娃》或《三个女人的生平及 Q.E.D》【PDF格式下载】

58. Concerning the Eccentricities of Cardinal Pirelli by Ronald Firbank

59. Rat Bohemia by Sarah Schulman

60. Pale Fire by Vladimir Nabokov《微暗的火》

61. The Counterfeiters by Andr Gide

62. The Passion by Jeanette Winterson《激情》【PDF格式下载】

63. Lover by Bertha Harris

64. Moby Dick by Herman Melville《白鲸记》【PDF格式下载】

白鲸记Moby Dic)是世上伟大的小说之一。全书的焦点集中于南太平洋一条名叫莫比· 迪克的白鲸,以及捕鲸船皮廓德(Pequod)号的船长阿哈(Ahab)如何对它有不共戴天的仇恨。阿哈在一次航行中被莫比·迪克咬掉一条腿,立志报仇,指挥皮廓德号环航全球追踪,终于发现了它。经过三天放下小艇紧追。虽然刺中了这条白鲸,但它十分顽强狡猾,咬碎了小艇,也撞沉了大船。它拖着捕鲸船游开时,绳子套住阿哈,把他绞死了。全船人尽皆灭顶。只有一个水手借着由棺材改制的救生浮子而逃得性命。整个故事以这个水手伊希梅尔(Ishmael)自述的方式展开。

编辑注:此书虽然经典,但本人没看过,对“同”这个词也持怀疑态度.......

65. La Batarde by Violette Lec

66. Death Comes for the Archbishop by Willa Cather《总主教之死》【PDF格式下载】

从传奇文学的视角分析了薇拉·凯瑟《大主教之死)的人物与主题。小说中的人物具有独特的寓言性,代表某种抽象的德行,而凯瑟让主人公返回历史去实现人间天堂的理想,不可避免地探触到贯穿美国许多伟大传奇作品的深层冲突的根源:他们同时隶属于新旧两个世界的双重性格。主人公希望凭籍宗教和文化在新世界确立秩序与意义,也是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暂时为自己的生活找到了价值,但是教徒、知识分子、开拓者的多重身份又使其无法逃避怀疑与犹豫。

67. To Kill a Mockingbird by Harper Lee《杀死一只知更鸟》【PDF格式下载】

美国图书馆借阅率最高的书,英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小说之一。本书原著获1960年普利策奖。三十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南部的一个小镇,三个天真孩子的生活因为两桩冤案而改变。赢弱而失语的人、固守太多偏见的无知的人,还有恪守原则的善良的律师父亲,迫使他们艰难地去理解成人世界里的偏见和冷漠,去理解真相所包含的危机和无奈,同时试着去理解,坏人的内心也可能无辜。

68. The Satyricon by Petronius《萨蒂里孔》【PDF格式下载】

小说作者阿尔比特罗还是暴君尼禄的密友,他寓意般的展现了古罗马世间万象,生欲,死亡,荒淫,神话,性,以及罗马帝国荒淫无度的享乐生活。

69. The Alexandria Quartet by Lawrence Durrell

70. Special Friendships by Roger Peyrefitte

71. Brideshead Revisited by Evelyn Waugh《 故地重游》 【PDF格式下载】

《旧地重游》从一对少年的友谊入手,描写了伦敦近郊布赖兹赫德庄园一个贵族家庭的生活和命运。本书主人公塞巴斯蒂安出身贵族家庭,他的父亲老马奇梅因侯爵一战后抛下家人长期和情妇在威尼斯居住;他的母亲表面笃信宗教,却过着荒淫奢靡的生活。父母的生活丑闻给子女打下了耻辱的印记,扭曲了他们的天性。塞巴斯蒂安,在家庭的负累下终日以酒度日,潦倒一生。而长女朱莉娅,年轻美丽有思想,却由于宗教断送了爱情和幸福。

72. Paradiso by Jos Lezama Lima

73. Sheeper by Irving Rosenthal

74. A Separate Peace by John Knowles《独自和解》??

75. The Child Manuela (M?dchen in Uniform) by Christa Winsloe

76. An Arrow's Flight by Mark Merlis

77. The Gaudy Image by William Talsman

78. The Exquisite Corpse by Alfred Chester

79. Was by Geoff Ryman

80. Therese and Isabelle by Violette Lec

81. Flesh and Blood by Michael Cunningham 《血与肉》

82. The Beautiful Room Is Empty by Edmund White

83. The Children's Crusade by Rebecca Brown

84. The Story of the Night by Colm Toibin

85. The Holy Terrors (Les Enfants Terribles) by Jean Cocteau

86. Hell Has No Limits by Jos Donoso

87. Riverfinger Women by Elana Nachman (Dykewomon)

88. The Man Who Fell in Love with the Moon by Tom Spanbauer

89. Closer by Dennis Cooper

90. Lost Illusions by Honor de Balzac《幻灭》【PDF格式下载】

人们常说《欧也妮·葛朗台》和《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实际上,在表现作家本人的思想感情和直接的生活体验方面,《幻灭》比其他小说具有更大的代表性。书中几个主要人物的遭遇,大部分取自作家本人的经历,他们的激情、幻想和苦难,他几乎全都亲自体尝过。他把自己二十年的奋斗历程分别给了三个不同类型的青年:他在大卫·赛夏的故事里,倾诉了自己经营印刷所、铸字厂和受债务迫害的惨痛经验;在吕西安的遭遇里,溶入了自己在文坛和新闻出版界的沉浮;他把自己从生活和创作中总结出的各种信念和主张给了德·阿泰兹;同时让卢斯托和伏脱冷充当了他剖析社会的代言人。可以想见,作家对这部作品是倾注了极大热情的。他在给韩斯卡夫人的信中,曾将《幻灭》称作“我的作品中居首位的著作”,声称这部小说“充分地表现了我们的时代”。在《幻灭》第三部初版序言中,巴尔扎克明确宣称这是“风俗研究”中“迄今最为重要的一部著作”。

91. Miss Peabody's Inheritance by Elizabeth Jolley

92. The Shipping News by Annie Proulx《 船讯》【PDF格式下载】

这是美国女作家安妮·普鲁的与《断背山》驰名的另一部长篇小说,获1993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和1994年普利策小说奖,并被好莱坞拍成电影——《航运新闻》。

93. Funny Boy by Shyam Selvarai

94. Wasteland by Jo Sinclair

95. Mrs. Stevens Hears the Mermaids Singing by May Sarton

96. Sea of Tranquillity by Paul Russell

97. Autobiography of a Family Photo by Jacqueline Woodson

98. The Catcher in the Rye by J D Salinger 《麦田里的守望者》【PDF格式下载】

《麦田里的守望者》之所以受到重视,不仅是由于作者创造了一种新颖的艺术风格,通过第一人称以青少年的说话口吻叙述全书,更重要的是,因为作者用现实主义 的笔触,生动而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中产阶级子弟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真实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精神文明的实质。人活着除了物质生活外,还要有精神生活,而 且在一个比较富裕的社会里,精神生活往往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

99. 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 by Anne Rice 《夜访吸血鬼》【PDF格式下载】

编辑注:夜访吸血鬼是安妮赖斯“吸血鬼编年史”的第一部,附件里的下载内容为吸血鬼编年史1--12本,第一本就是《夜访吸血鬼》^_^

《夜访吸血鬼》写于1976年,作者安妮·赖斯。该作品为“吸血鬼编年史”的第一部,是一部描写鬼魂世界的魔幻小说,通过一个男孩和吸血鬼路易的谈话向读者展现了迷幻的吸血鬼文化――吸血鬼的情感世界、想象能力、表达能力、性爱情结等一切与人类相通的东西,也展现了与人类不同的方面,如他们惧怕火焰和阳光,肉体长生不老。

100. Annie On My Mind by Nancy Garden《安妮永存我心》【PDF格式下载】

一九八二年所出版的《Annie on My Mind》(暂译《安妮永存我心》),更描写了一对高中女生的同性情谊,叙述坦率自然直接。八○年代有关女性情谊题材书籍在青少年书区仍然罕见,是以她此 书既出,即旋即为作者本人树立代表作,其敏感的内容虽引发部分学区家长与老师反弹,进一步衍生禁书与焚书场面,最后甚至闹上法庭;但所幸这桩官司最后裁定 作者嘉登及力挺她的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及the ACLU 组织胜诉。此后,嘉登仍不改其敢写敢言、忠于本意的立场,九○年代末期又陆续针对同性情谊写就数本小说如《Good Moon Rising》 (1996)等作。

在下是复制粘贴的。。。但是。。。找地很卖力的啊~

热点内容
另一朵玫瑰那样独特的小说 发布:2025-07-05 17:07:16 浏览:408
取名为海棠 发布:2025-07-05 15:17:53 浏览:642
白兰花雕刻 发布:2025-07-05 14:39:49 浏览:125
在心中盛开一朵 发布:2025-07-05 14:34:06 浏览:418
六指兰花 发布:2025-07-05 14:15:48 浏览:805
插花福州 发布:2025-07-05 14:14:32 浏览:726
矮乔木盆景 发布:2025-07-05 14:08:35 浏览:706
牡丹花艺作品 发布:2025-07-05 14:07:11 浏览:14
花艺WFC 发布:2025-07-05 14:07:05 浏览:143
干玫瑰花面膜 发布:2025-07-05 13:47:48 浏览: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