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店知识 » 闽清鲜花饼

闽清鲜花饼

发布时间: 2023-05-12 20:14:15

⑴ 关于花的美食的诗句

1.关于美食的诗句

1.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唐代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释义:和风吹着柳絮,酒店里溢满芳香;吴姬捧出新压的美酒,劝客品尝。

2.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唐代李白《客中行》

释义:兰陵的美酒,透着醇浓的郁金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犹如琥珀般晶莹。

3.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

释义: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4. 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明代丘浚《咏荔枝》

释义:世上的珍果没有比它更好的,它像雪一样的肌肤罩着一层红纱。

5.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宋代陆游《幽居初夏》

释义: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6.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

释义: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7.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宋代陆游的《游山西村》

释义: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8. 黄鸡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宋代辛弃疾的《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释义:君返乡后,黄鸡白酒庆祝秋社。

9.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宋代李清照的《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释义: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10.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代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释义:这一天正是端午,人们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

2.关于美食的古诗句

一、唐代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翻译:喊着童仆给我炖黄鸡斟上白酒,孩子们嬉笑吵闹牵扯我的布衣。

二、唐代张籍《成都曲》: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翻译:江西面烟波浩瀚水碧绿,雨后山坡上荔枝已经成熟。

三、宋代李师中《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翻译:两岸的荔枝,娇红欲滴;蒙蒙的细雨,笼罩万家。

四、清代符曾《上元竹枝词》: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翻译:听说马思远家的滴粉汤圆做得好,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

五、宋代范仲淹《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翻译: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3.关于吃花的诗句

1.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11.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2.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王冕《墨梅》)

13.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

14.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蜂》)

15.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16.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唐)李峤(qiáo)

17.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18.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19.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20.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21.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高鼎《画》)

22.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3.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

24.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5.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寒 食》》)

26.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27.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邵雍《一去二三里》)

28.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29.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30.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温庭筠《商山早行》)

31.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32.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33.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4.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百花中。 (郑思肖《寒菊》)

35.惟见林花落, 莺啼送客闻。 (李白《别房太尉墓》)

36.一朵忽先变, 百花皆后香。 (陈亮《梅花》)

37.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38.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39.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李华《春行即兴》)

40.晴时风日雨时干, 草满花堤水满溪。 杨万里《桑茶坑道中》)

顺便介绍你一个网站,也是有关花的

不知道你喜欢什么花,就先发一些

4.关于美食的古诗

友朋设宴庆云楼,

美食十二配郎酒。

觚觥交错杯杯尽,

门前石狮口水流.

苏东坡被贬在海南岛詹县。当地有一位卖环饼的老妪,她的手艺好,环饼质量高,可是,因为店铺僻,不为人知,生意一直不好。老妪得知苏东坡是著名文学家,就请他为店铺作诗。苏东坡怜悯她生活贫苦,环饼手艺又委实不错,就挥笔写下一首七绝:

纤手搓来玉色匀,

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

压扁佳人缠臂金。

关于“鱼”

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从古至今都深得人们的喜爱。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宋朝 梅尧臣

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扬花。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

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

疱煎苟失所,入喉为镆铘。

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

持问南方人,党护复矜夸。

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

我语不能屈,自思空咄嗟。

退之来潮阳,始惮飧笼蛇。

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虾蟆。

二物虽可憎,性命无舛差。

斯味曾不比,中藏祸无涯。

甚美恶亦称,此言诚可嘉。

江上渔者

宋朝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江岸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十分热闹。他们在干什么?鲈鱼体扁狭,头大鳞细,味道鲜美。人们拥到江上,是为了先得为快,早点品尝鲈鱼的鲜美。

淮上渔者

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

家逐船移浦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

儿孙吹火荻花中。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苏东坡:《于潜僧绿筠轩》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5.形容美食的古诗句

关于美食的古诗句:

1、充肠皆美食 唐 白居易 《松斋自题 时为翰林学士。》

2、与君美食复甘眠 唐 白居易 《偶吟》

3、药物扶持美食眠 宋 陆游 《归三山入秋益凉欣然有赋》

4、或对饮美食 宋 孔平仲 《代小子广孙寄翁翁》

5、踩坏美食 宋 郭印 《病目》

6、美食身非稼 宋 李昉 《侍郎吟思愈清逸才无敌唱弥高而和弥寡我已竭》

7、美食为我餐 宋 邵雍 《欢喜吟》

8、美食无使餍 宋 邵雍 《偶书》

9、美食不中饱人吃 宋 释师观 《偈颂七十六首》

10、至今美食鲜衣者 宋 喻良能 《菲饮泉和韵》

11、美食大官馔 明 刘仁本 《蕨萁行(闽清县饥,不报,民采蕨萁为食而多》

12、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1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14、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15、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16、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

17、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

18、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

19、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

6.关于美食的诗句有哪些

1,《食荔枝》 宋代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译文: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上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2,《游山西村》 宋代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鸡肉鱼肉丰盛美味。

3,《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唐代 杜甫

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翻疑柁楼底,晚饭越中行。

译文:把活鲜的鲫鱼切成银丝煲脍,用碧水涧傍的香芹熬成香羹。这分明是在越中吃晚饭啊,哪里是在陕西的柁楼底下用餐呢?

4,《江上渔者》宋代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5,《寄胡饼与杨万州》唐代 白居易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译文:这里的胡麻饼的模样学着京城的样子制作的,新出炉的面饼酥脆,香气四溢。

7.关于吃到美食的好诗句

友朋设宴庆云楼,

美食十二配郎酒。

觚觥交错杯杯尽,

门前石狮口水流.

纤手搓来玉色匀,

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

压扁佳人缠臂金。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宋朝 梅尧臣

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扬花。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

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

疱煎苟失所,入喉为镆铘。

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

持问南方人,党护复矜夸。

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

我语不能屈,自思空咄嗟。

退之来潮阳,始惮飧笼蛇。

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虾蟆。

二物虽可憎,性命无舛差。

斯味曾不比,中藏祸无涯。

甚美恶亦称,此言诚可嘉。

江上渔者

宋朝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淮上渔者

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

家逐船移浦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

儿孙吹火荻花中。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苏东坡:《于潜僧绿筠轩》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⑵ 闽清婚嫁习俗

1、“起贴囝”与“议彩礼”。男家托媒向女家提亲,要姑娘的生辰八字,俗称“起贴囝”。男方家长拿着男女两人的“贴囝”让算命先生“合婚”,看看双方年龄、属相配对不配对,姑娘的“八字”、“清洁不清洁”,有否带“剪刀片,铁扫帚”之类恶煞。为了慎重,再把这男女“八字”,一起压在祖先香炉下,三日内无“冲破”——家中人畜物件无损,算是吉兆。如果认为可以结亲,男家便遣媒人往女家议聘,俗称“议彩礼”,即男家要求女方开具所需彩礼,所议的内容主要有“聘金”、“饼肉”、“布料”及妆奁等。东桥、下祝等闽江以北村落往往还加“五海”,即目鱼、海蛎干等海干货五种。贫富不同,嫁妆各异。但镜箱, 灯,马桶则必备。因为镜可以镇妖,灯谐音“丁”。意味着添子息,旧时妇女不出门,马桶当然更必要了。议聘之后, 接着就是“插定”,并同时送“上半礼”。

2、“插定” 与送“日子单”。 插定仪式在女家举行。写明“议单”,交出彩礼的一半,称“上半礼”。早年“议单”,一般都加上文绉绉的八股序头,如:“盖天地之正气,应阴阳之配合, 良缘由夙缔, 佳偶自天成”等等。写礼单讲究字数成双配对, 以取(夫妇齐全)之意。如“金花成双”、“聘金成锭”、“团酥(饼)成杠”、“德禽(鸡)八翼”、“喜面纤缕”、“增子(榛子)成封”、“豚蹄(猪蹄)成肩”等。

当男方择定娶亲的日子,便要把准备迎娶归的日子写在一张红纸上,派遣媒人送到女方家,这就是送“日子单”。送“日子单”同时,一般也把余下的彩礼付清,称“下半礼”。迎娶之前,男家对女家主要的亲戚、亲房都要奉送上一份礼物,主要是礼饼、礼鸡等,礼饼俗称“定日饼”,是一种用白面粉、猪肉、花生、芝麻、糖等制成的甜饼。女家将男家送来的礼物按亲疏不同分送给亲戚长辈。受礼者按送礼等级准备首饰、衣料、器皿等送贺礼,称“添箱”。

3、“骂媒人” 与“赖床”。早年闽清姑娘出嫁前或出嫁当日有“骂媒人”的习俗。姑娘当众指着媒人骂。如:“媒人媒人伓(不)是人,因为毛米落喉咙,故此到处去骗人。乱讲奴夫是洋下人,实际家在深山角角垅,前门老虎过田垅,后门鸟囝啄秆芒。”“会做媒人坐长头桌,胎(不会)做媒人坐尾桌,乱作媒人毛(不)敢上桌”。

又如:“会做媒人蔸上扛(抬)胎做媒人扛镜箱。”

骂了媒人每每也骂父母:“爹娘目睭奢伡(眼歪斜),只看番钱一苈又一苈,毛管女囝有食共毛食(不管女儿有没有吃)”。结婚当日,姑娘有卧床不起之俗,称“赖床”。“赖床”的原因有的说是早年人的思想比较保守,太早起怕被人说“不正经”。爱做新妇。“昨夜是躺在‘鼎面’上睡”(鼎面即锅盖)。也有人说是难舍骨肉深情,总想多拖延一些时间。

闽江以北村落花轿多拖延至傍晚出发,男方有提火把接轿的习俗。

4、“迎娶” 与“闹房”。男方迎娶要做很多准备,通常迎娶前一天,男家组织人马带花轿、金鼓班、礼书大贴、“过门担”等到女家。

“过门担”中主要装的猪肉、面、五子、宝圆、栗子、花生、瓜子、红枣、两对大花烛和两合“金花”。这一天,男方家还要张灯结彩,贴门联#裱新房,传统闽清村落婚嫁门联都留“白头”。据传这是一千多年前的遗俗,传说当年南唐兵下入闽,把当地无诸国的后裔都杀了。还要与他们的妻子成婚,妻子们不从,提出要为其夫“做孝” 的先决条件,红白喜事一起办,所以红联都要留二三寸白纸头。

迎娶当日,男方娶亲的人员到达女家后先食用甜点,象征生活甜美,接下来新郎要拜女方祖宗神位和父母。然后方可迎娶新人,迎娶的队伍在返回时,一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花轿将至,亲族要持“高照”(长柄的大灯笼)和火把接轿,为避邪,公婆、小姑及与新娘属相相克的亲属要退避,厅堂前准备着米筛和“火鼎”等物,“火鼎”内放木炭、茶叶、盐等物件,并升火“制煞”,一对男孩持灯笼分立花轿左右。“伴房嫂”(喜娘)掀轿门,先摘下新娘颈上的桂圆串向远外抛去,然后扶新娘下花轿、跨米筛、绕“米鼎”三圈进入厅堂,随后,新郎给新娘“揭盖”就是新郎一手拿厘戥(称钱、分、厘的小秤)一手握尺把新娘头上的盖罗揭起“伴房嫂”唱 “新郎揭盖歌”:“揭盖揭得起,家会烘烘起,揭盖揭得高,起厝买田抱细哥,揭盖揭得中,四代两公孙”。也有唱:“揭盖揭的起呀#家产猛猛起呀,揭盖揭正中呀,四代两公孙呀”。每唱一句,观众随喊一句,“好呀”。随后新郎、新娘拜堂“拜堂”,按“一拜皇天”“二拜祖”“三拜公婆”“四夫妻”的程序进行,拜毕,公婆给新妇“授簪”“授簪”,在福州其他地方也叫“添花”。添花时伴房嫂又唱起“新人添花诗”:“添好花, 结好籽,先养男,后养女,新娘添好花,五子登科簪金花”。也有唱,“添花添在左,添子添孙早;添花添在右,发财常常有;添花添长春,福寿喜宁康;添花添得高;起厝又置田。” 添花之后,新郎、新娘拜跪长辈,而长辈也得给新娘“拜见礼”。拜堂完毕,新郎新娘进洞房, 主家设宴款待宾客。

在闽清村落众多的宴席中,要数婚宴最隆重、热烈,宴席一般有十二盘菜。其中,“三鲜燕”、“三干菜”和“三主食”是必不可少的。“三鲜燕”主要是三鲜:肉、燕、大杂烩,“三干菜”一般是目鱼、海蛎干烩豆腐、海参,而“三主食”一般是汤圆、白粿、切干面。

出席婚宴的宾客主要是以男方父母为中心的亲邻,一旦确定酒席的桌数,也便确定所请的以父母为中心的亲属亲疏等次。在此,个人的情感好恶、私交的亲疏并不起作用,倘使在同一亲疏等级的亲戚被偶然疏忽遗漏,则会招致许多麻烦和非议。

举办婚宴,男家必须准备一本礼簿,记录各人赠送的礼金数额,以备日后还礼时参考。

闽清人婚嫁有闹房(做“戏出”)习俗。闹房前,新房门紧闭,闹房的带头者! 俗称“八仙头”在新房门外唱“房诗”。“房诗”强调内容好,有格律,有押韵等。八仙头主要凭诗本唱,个别有才情的八仙头则会即兴创作,直唱得“守门者”满意才开房门。进入新房内,八仙头还得将预放在床上的物品唱一首“搬出一件”全取完才能看新人。看新人要唱“看新人歌”、“新人坐床歌”。接着就开始做“戏出”。“戏出”题目是由宾客出的,要求新郎新娘按题表演,如用一根红线系着一粒花生,悬在半空,让新郎新娘去咬等。洞房气氛热烈,喜气洋洋。

5、“回鸾”与“请回门”。婚后第二天或第三天,新娘兄弟二人提上鸡和面到新郎家去请新郎新娘“转马”,旧称“回鸾”。新女婿到岳家后,叩拜祖先、岳父母。岳家备宴请女婿“并送小鸡一合”。如三日内“转马”的傍晚即回;第四天“转马”的可以过夜。

完婚后次年正月,岳家还有“请回门”之例——新婚夫妇再回岳家,备粉干、饼等礼物分送岳家亲人。受礼者要轮流宴请新女婿,俗称“春酒”,也称“扛顿”。最后岳家也备宴回请办“春酒”的亲人,谓之“回敬”。

⑶ 六年级作文500字题目是【民俗民风】写别的地方的小吃也可以!!

傣族服饰,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黑色或白色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纹身的习俗很普遍,男孩到十一、二岁时,即请人在胸、背、腹、腰及四肢刺上各种动物、花卉、几何纹图案或傣文等花纹以为装饰。妇女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傣族妇女的服饰以美观大方著称,民族特点浓郁,而且各地不同。但束发、筒裙和短衫这三样则是相同的。西双版纳傣族妇女,着白色或绯色内衣,腰身细小,下摆宽,下着各色筒裙。芒市等地妇女,婚前着浅色大襟短衫,长裤,束小围腰,婚后改羊对襟短衫,黑色筒裙。傣族妇女的束发不同于苗、瑶等族的束发,她们是将头发打成发髻顶于脑后,或稍偏于脑的一侧,这种发髻一般不束带,有的仅鹎 梳子或顶块花头巾。傣族妇女的筒裙,式样象水桶一样,与景颇族、佤族、布朗族等族不同的是,以长到脚背为特点。傣族妇女的短衫,尤其是西双版的窄袖短衫,更独具民族风格,袖管又长又细,仅够穿进一只胳膊;衫身,除紧身外,长仅及腰部,后摆还不及腰部,少许脊背外露,时隐时现,为整个服装增色不少。内地傣族妇女服装与边疆大体相同,但有地区性特点,往往被其他民族呼为“花腰傣”、“大袖傣”等。

染齿,将牙齿用黑烟染成黑色,被傣族妇女认为是一种美,如同男女纹身一样。在西双版纳外,随处可见黑齿的老年妇女,但在青年人中已不见了。

傣族妇女的穿着打扮,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它就像孔雀开屏一样,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令人叹为观止。只要了解情况的人,都觉得这话一点也不算夸张。傣族妇女一般都长得身材苗条,面目清纯娇美,看上去婷婷玉立,仪态万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称。她们不仅长得美,而且还善于打扮,用独具特色的服饰把自己装扮得一个个如花似玉。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统裙,把她们那修长苗条的身材充分展示出来。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绯色内衣,外面是紧身短上衣,园领窄袖,有大襟,也有对襟,有水红、淡黄、浅绿、雪白、天蓝等多种色彩。现在多是用乔其纱、丝绸、的确良等料子缝制。窄袖短衫紧紧地套着胳膊,几乎没有一点空隙,有不少人还喜欢用肉色衣料缝制,若不仔细看,还看不出袖管,前后衣襟刚好齐腰,紧紧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银腰带系着短袖衫和统裙口,下着长至脚踝的统裙,腰身纤巧细小,下摆宽大。傣族妇女的这种装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围”之美,加上所采用的布料经柔,色彩鲜艳明快,无论走路或做事,都给人一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感觉。

傣族男子一般都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长管裤,用白布、青布或绯布包头,有的戴呢礼帽,显得潇洒大方。

傣族无论男女,出门总喜欢在肩上挎一个用织绵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调鲜艳,风格淳朴,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图案有珍禽异兽,树木花卉或几何图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种图案都含有具体的内容,如:红、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图案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⑷ 福州的民风民俗500字的

1、福州地区特有的传统时令节俗,象征全家团圆。

冬至的前一天晚上,人们会在祖先神主龛前陈列簪花寿面等吉祥供品。桌面放置一只大竹箩,箩中盛有糯米粉,点缀有福橘、红箸、四季花等。

然后全家老小围坐在大竹箩周围,边搓丸、边唱儿歌,搓丸分搓和捏两种,搓的有圆球和圆条,捏的则形状各异。大人喜欢捏寿桃、蝙蝠等象征吉利的物品;小孩所捏的则由大人喝彩附会,如捏一只狗,就唱“狗投富”,捏一只龟,就唱“龟长寿”,搓成的丸在煮熟后醮糖豆粉吃。

2、普渡节12月9日

福州郊县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厨师在露天大厨房中制作饭菜,郊县农民各家各户邀请亲朋好友到家中品尝美味佳肴,来人越多福气越多,而“露天大厨房”则成为极有特色的壮观一景。

3、祭灶农历12月23、24

民间相传玉皇大帝派灶神到人间监督每家每户的行为善恶,每年农历正月初四到任,年前12月24任满上天禀报。祭灶就是为灶神饯行。福州祭灶分两天举行:23夜“祭荤灶”,供品用鱼肉、美酒,希望灶神在玉帝面前能隐恶扬善;

24夜“祭素灶”,只供水果、蔬菜和灶糖、灶饼。为的是怕灶神喝醉了酒,不分好坏,乱说一通。祭灶特别注重用糖,祭毕还抓一把糖在灶门口涂一遍,意思是把灶神嘴巴粘住,使其少说,不乱说。俗谓:“上天讲好话,下界保平安”。

(4)闽清鲜花饼扩展阅读

福州,别称榕城,简称福、榕,隶属于福建省,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是福建省省会,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福州建城于公元前202年,历史上曾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都市、东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福州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

福州是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以及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三片区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

福州马尾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曾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滨江滨海生态园林城市” 、“国家环保模范城”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文明城市” 等称号。

截至2017年末,福州共有6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6个县,全市陆地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面积1219.3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9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69.5%。

⑸ 哪个城市适合一个人散心

作为裸辞后一个人来到大理、已经旅居5个月的自媒体博主,我一定要向全世界想开心的人安利一下大理。推荐大理的三个理由如下:

1、浪漫的自然环境,让人心境开阔。

我对大理的喜爱是明目张胆的,所以如果你想一个人出来散心,又没有目标的话,试试大理吧,它是会给你惊喜的存在。

热点内容
另一朵玫瑰那样独特的小说 发布:2025-07-05 17:07:16 浏览:408
取名为海棠 发布:2025-07-05 15:17:53 浏览:642
白兰花雕刻 发布:2025-07-05 14:39:49 浏览:125
在心中盛开一朵 发布:2025-07-05 14:34:06 浏览:418
六指兰花 发布:2025-07-05 14:15:48 浏览:805
插花福州 发布:2025-07-05 14:14:32 浏览:726
矮乔木盆景 发布:2025-07-05 14:08:35 浏览:706
牡丹花艺作品 发布:2025-07-05 14:07:11 浏览:14
花艺WFC 发布:2025-07-05 14:07:05 浏览:143
干玫瑰花面膜 发布:2025-07-05 13:47:48 浏览: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