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彩云与鲜花
❶ 郑咏简介
郑咏,世界顶尖歌唱家 2005-04-16 04:48:51
中国国家一级演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郑咏是中国三大青年美声女高音歌唱家之一。她于1991年夺得比利时第九届国际声乐比赛两个一等奖之上的唯一最高大奖,1997年又获纽约国际大型歌剧选曲比赛第一名。她演唱的中国著名艺术歌曲《祖国我为你干杯》、《在水一方》、《我住长江头》、《彩云与鲜花》、《四季歌》、《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和欧洲著名歌剧《蝴蝶夫人》、《茶花女》等咏叹调,以她那宽阔的音域、富有丰富表现力的声音、把握准确的音准和语感,充分渲染了世界名曲的高雅气氛,得到行家们的高度评价。最近郑咏在澳门回归五周年庆典晚会上作为压轴演唱了《为祖国干杯》,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郑咏演唱了《在水一方》、《为祖国干杯》、《我爱你中国》等著名作品。她那清脆、华美的嗓音和端庄、亮丽的形象展示了她非凡的艺术成就和风采,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郑咏是中国国家一级演员、中国三大青年美声女高音歌唱家之一。她于1991年夺得比利时第九届国际声乐比赛两个一等奖之上的唯一最高大奖,1997年又获纽约国际大型歌剧选曲比赛第一名。她演唱的中国著名艺术歌曲《祖国我为你干杯》、《在水一方》、《我住长江头》、《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和欧洲著名歌剧《蝴蝶夫人》、《茶花女》等咏叹调,以她那宽阔的音域、富有丰富表现力的声音、把握准确的音准和语感,充分渲染了世界名曲的高雅气氛,得到行家们的高度评价。郑咏最近在澳门回归五周年的庆典晚会上作为压轴演唱了《为祖国干杯》,由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向全球转播。
❷ 彩云与鲜花原唱
翁立成。根据查询《彩云与鲜花》歌曲的信息烂空介绍可知。翁立成为该歌曲的原唱,由张鸿西作词,陆在易作曲镇历枣,歌曲中花腔部分的演唱与歌曲旋律的结合御拆具有中西融合的艺术特色,显现出别具一格艺术魅力。
❸ 请给我推荐一些经典歌曲
后街
as long as you love me后街歌曲中最喜欢的一首
I want it that way 第一次听的英文歌
don't want you back睡觉就经常听这个~
let me music heal your soul和布兰妮合唱的~经典了~听了让人很舒服
show me the meaning of being lonely要么觉得很难听,要么觉得很好听
布兰妮
everytime很深情的一首抒情歌
pretty boy第一首能把歌词全部唱对的一首歌(老师教的)绝对经典
baby one more time布兰妮成名作...好听死了
I love rock'n'roll又是一首和后街合唱的经典作
lucky听了觉得让人愉快,也许和歌名有关
sometimes又是一首抒情歌,很不错哦
love you布兰妮的原版...个人觉得他的海豚音比靓影要纯点
oops!.i did it again很不错哦
cindrella半糖主义的历庆英文原版
艾微儿
nobody'home节奏很爽~非常经典
things i ll never say经典作品
anything but ordinary就是听这首歌喜欢上艾微儿的
my happy ending睡觉就喜欢听这个
girlfriend很愉快的一首歌~中文版的~发音很搞笑
滑板少年~听了这首歌,发现摇滚都这么美
Vitas 一个俄罗斯歌手,声音太美了
opera男海豚音..真的很美
星星 这首歌高潮部分听了是很享受的,但最好别模仿
奉献 更高的海豚音,不是人唱的啊~~
幸福之鸟 节奏很好听,加上声音好听,这首歌不是一般的好听.
圣徒 要么好听,要么恶心 其实vitas所有歌都是这样的~要么觉得他的歌很好听,要么觉得很变态.这就要看你能否接受他的风格了~
永恒的吻 听这首歌觉得很美
第七元素 很怪的一首歌,我指的是声音
别安静的如此响亮 名字挺怪,但是节奏却很动感
别人的忧愁在哭泣 不错
说实话,vitas的歌,有很多在秀海豚音,不免让人觉得有些卖弄之嫌,但是,他的嗓子确实很好,能很容易发出一些我们根本不能发出的声音,这就是让人喜欢他的特点.vitas让我们重新理解了俄罗斯歌曲,让我们不再以为俄罗斯的歌曲就是莫斯科郊外的晚燃烂旅上,秋塔沙.....我个人还是比较欣赏他的
其他
my love很经典的歌,不,是西城最经典的歌
圣火 2000年奥运会主题曲.很振奋人心的一首歌
we are the champions queen安踏广告主题曲,皇后乐队的
I will alwas love you惠特妮.休斯顿的,深情的抒情歌
Under Southern Skies悉尼奥运会上一个小女孩唱的.她的声音很好她的声音可以用美妙来形容.被喻澳大利亚的小布兰妮
昨日重现 不知道名字的,也应该听过....偶妈就最喜欢
爱在哪里 黑眼豆豆的..我自己是非常喜欢
big big world老师教过的~~很不错
the magic key这首慢摇真的很好听,节奏感很强
此情可待 奥斯卡上都得过奖的,能不经典?
When There Was Me And You电影《歌舞青春》的原声带,如果皮凳看过电影的,绝对会爱上这首歌.这首歌完全了女主角当时的心情啊~建议大家去看看这部电影,又名《高校音乐剧》
what i've been looking for男女主教合唱的经典歌曲,虽然很短,但是听了却让人很享受,这首歌接近清唱.同样出自电影《歌舞青春》
breaking free 同样是电影《歌舞青春》的原声带.听后给人一种愉快的感觉.
i believe i can fly乔丹主演的电影《空中大灌篮》主题曲,很不错哦
我心永恒 这首歌没听过的人..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了..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曲..不会没听过吧?
《欣赏指引》 《祖国慈祥的母亲》
这首歌曲用凝练的笔触、浓郁的感情抒发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的感激之情和无限忠诚。
全曲由两个乐段加曲尾衬腔构成,第一乐段由四乐句构成,以一字一音的词曲结合为主,曲调流畅地在中低音区进行,似诵似唱地叙说对祖国的深切挚爱。第二乐段开始处音调大跳到全曲高潮,然后曲调逐渐下降,表达了人们对祖国母亲的赞美颂扬,曲尾的衬腔,更进一步表达了人们对祖国母亲的无比深情。
《习唱提示》
这首歌要以“柔”为主来唱,咬字吐字的着力点靠后,咬字吐字发音的全过程较慢,声音走向以“竖”、“后”为主。
虽然要唱的音量大,情绪激动,但声音要“柔”唱出赤子对祖国母亲的一片深情。
第一段是情感的内在涌现,要表现出一种心潮澎湃、抑制不住的激动心情。歌声要有内在的感染力,只注重明亮的音色是不够的。
第二段从高音开始,要把声音放出来,使一种按捺不住、亟待抒发的情感倾泻而出。
“亲”字是歌曲中比较难唱的字,注意不要把字咬扁、咬死,否则声音难以送出来,另外笑肌上抬,微笑着歌唱对声音的准确到位也是重要的。
尾声的“啊”要把人带到遐想的内涵中去,使全曲在回味中结束。
《作者简介》
陆在易( 1943—— )作曲家。浙江余姚人。 1953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先后学习钢琴、作曲。1962年升入该院作曲系,196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73年调至上海京剧院,曾参与《盘石湾》十余部京剧的音乐创作。1981年入上海乐团专事作曲,1985年任该团团长,1988年任艺术指导,并被选为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兼《上海歌声》主编。主要作品有《蓝天、太阳与追求——为女声合唱与乐队而作》、《中国,我可爱的母亲——为大型合唱队与乐队而作》、合唱曲《雨后彩虹》、管弦乐《睡莲》、《南国抒怀》、《夜林酣舞》及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桥》、《彩云与鲜花》等。它的作品旋律清新、流畅,富有新意,和声新颖,配器精致。
《牧歌》蒙古族民歌
《欣赏指引》
这是流传于东蒙昭乌达盟的一首典型蒙古族民歌。其歌词两句一番,共四句,形象纯朴而富有诗意,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蒙古族人民对草原和生活的热爱。
全曲的结构非常简单,仅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上句在高音区围绕着属音上下回旋。悠扬飘逸,仿佛是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下句转入以主音为中心的围绕进行,实际上就是上句的下五度自由模进,婉转的旋律犹如草原上的一片片羊群。全曲展现了东蒙草原牧区那美丽、宽广的景象。许多当代作曲家将这首民歌改编为器乐曲和大型声乐作品等其他形式,比较著名的版本有沙汉昆改编的小提琴独奏和翟希贤改编的无伴奏合唱曲。
《长城永在我心上》
高泽顺词,卢祖龙、王晓君曲
《欣赏指引》
这首歌通过对长城的赞美,表达了对祖国的挚爱。全曲由两乐段构成,第一乐段以第一乐句(两小节)的基本节奏型贯穿发展,曲调是在句首六度大跳之后平稳进行,即渲染了积极向上的情绪,又抒发了优美细腻的感情;第二乐段开始处推向高潮,表达了激动的情感,之后再现第一乐段的音调,首尾呼应,完整而统一。
廖昌永《古老的歌》
王持久词,朱嘉琪曲
《欣赏指引》
这是一首具有四川民歌风味的歌曲,全曲由首尾的衬腔补充与二段式构成,曲首的衬腔,三连音的使用是这首歌曲的显著特色,这种节奏性的运用突出了诉说性、口语性;力度强弱交替,描绘出时隐时现的景色。主体部分的第一乐段以其第一句的节奏性为特征,贯穿其余几句。第二乐段音调羔羊,情绪激昂。同时是以其第一乐句的节奏和旋律为基本动机。贯穿后几句。曲尾的补充,反复吟唱,耐人寻味。
《我爱你,中华》
苏阿芒词,敖昌群曲
《欣赏指引》
这首歌曲的歌词历数世界名胜,感慨这些名胜还是没不过自己生长的中华大地,配以优美的旋律,更激起了人们对祖国的挚爱和自豪感,全曲是三段式结构。第一乐段尾曲调暂时离到同主音小调,第二乐段用数板式节奏,流畅的音调,吟诵出各地的风光,第三乐段曲调明朗,弱起的节奏,再次歌唱各地的风光,最后点题,在高潮中多次吟唱出“我爱你中华”的明丽的音调。表达了人们对祖国的挚爱深情。
《作者简介》
敖昌群,作曲家。四川省音协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全国旋律研究会理事,四川省音乐学院院长。主要作品有:《交响序曲——纪念》、歌曲《我爱你,中华》、舞剧音乐《深宫啼泪》、管弦乐套曲《康巴音诗》、管弦乐《羌山风情》等。作品分别获全国音乐作品评奖“创作奖”、全国器乐作品评奖二等奖第一名、全国第四届“晨钟奖”大奖、中国合唱节“创作奖”等。
《多情的土地》任志萍词,施光南曲
《欣赏指引》
这首歌曲情感浓烈,艺术感染力很强,全曲由乐段加补充构成。歌曲主题的节奏颇有特色,三连音与拍内切分的节奏型贯穿全曲。装饰音的运用,力度的变化,优美的曲调,形成时而急促地吟唱,时而是悠扬的咏叹,强烈抒发了人们对祖国的无限深情。 曲尾的补充,是歌曲开始句的再现、变化,并逐渐减慢减弱,旋律反复的咏叹,表达了人们深沉而内在的情感。
《大森林的早晨》
词作者:张士燮
曲作者:徐沛东
歌词:
大森林的早晨多么美,淡淡的晨雾,静静的流水,山重重,树重重,重重绿树中鸟儿歌声脆。啊!我投身在这绿色的怀抱里,清新的空气叫人心儿醉。
大森林的早晨多么美,古树参天,林青翠,山青青,水潺潺,潺潺溪水边鲜花笑微微。啊!我沐浴在这绿色的海洋,里鸟语花香叫人心儿醉。
啊!我要歌唱,我要赞美,歌唱这大自然的景色,赞美这绿色的宝,绿色的光辉。
《欣赏指引》
这首歌曲通过对大森林景色的描绘,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曲调清丽悠扬,富有民族色彩,节奏平稳舒展,感情细腻丰满。全曲由两段式构成,第一乐段曲调清新,节奏平缓,对大森林中的晨雾、流水、古树、竹林、鸟儿、鲜花等美景进行了生动细致优美的描绘。 第二乐段弱起的节奏、悠扬的曲调,自由的延音,抒发了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和赞美。
《习唱提示》
歌曲的前半部分,演唱时气息要深沉均匀,声音要甜润,音乐线条绵延委婉,唱到“啊”时,声音与感情的幅度要增强,节奏更加开阔,把歌曲过渡到后半部分。歌曲的内容也从对大森林的景色描绘转入对大森林的赞叹。
第二段的“啊”字过渡到歌曲的尾声,节奏加快,情绪更加激动,把歌曲引向高潮,宜用亮丽的声音,饱满的感情,放声赞美大森林、大自然和绿色的光辉。
廖昌永《我和我的祖国》张藜词,秦咏诚曲
《欣赏指引》
这首歌曲采用了抒情和激情相结合的笔调,表达了人们对祖国的真挚情爱和歌颂。全曲是二段式结构。第一乐段旋律流畅、节奏朴实、感情深切真挚,第二乐段开始就跳到高音区,曲调起伏跌宕,然后逐渐回落,趋于平静,表现了人们对祖国的昂扬激情,使音乐形象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
《乡音乡情》晓光词,徐沛东曲
《欣赏指引》
歌曲为两段式结构。第一乐段节奏平稳,旋律十分委婉,深情而内在地歌唱出对祖国的热爱。第二乐段节奏多变,旋律富于动力性,整段音调较为激昂,倾泻出华夏儿女对祖国的炽热情感。全无旋律优美深情,歌词清新秀丽,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那就是我》晓光词,谷建芬曲
《欣赏指引》
作于1982年。这是一首吟诵体的抒情歌曲。所谓“吟诵体”是指节奏自由、带有朗诵诗歌般的韵律,并且着重内心体验的一类抒情歌曲。歌词优美,像一幅淡雅而又略带朦胧的山水画。歌曲通过对故乡的“小河”、“炊烟”、“渔火”、“明月”的绵绵思恋,对母亲的倾诉情怀,把一个远方游子的拳拳之心,表达了淋漓尽致。这首歌曲与其说是抒发了一种游子的乡情,毋宁说是抒发了海外赤子思恋祖祖辈辈生息繁衍之地的深情,而歌中所呼唤的“妈妈”,也可以说是祖国母亲的形象。
这首歌的结构是三段体ABA。第一段,主题句“我思恋故乡的小河”,旋律在中音区,悠扬自由的节奏,如诉如说。这一句的句尾还有绵长的拖腔,它有一种感叹的、思绪绵绵的语气。这种如思如慕、入吐如诉的吟诵型旋律贯穿全曲,把歌词的情景表现的十分充分。第二段,曲调是第一段的进一步发展。开始的地方:“我思恋故乡的渔火……”,这一句八度的大跳,悠长的节奏和高音曲激荡人心的旋律,表现了主人公对故乡、对祖国母亲的无限情思和动情的呼唤,这种激情在第二段尾部,随着“那就是我,那就是我……”的歌声,像不可遏止的江水,一泻千里,奔涌而去……。高潮之后,有完整地再现了第一段。再现段感情更加深化,喃喃自语中略带些凄楚,悠悠思绪里含几分孤独,这一切都使得主人公的眷恋之情更加真挚,感情更加深刻。最后的弱结束好像是主人公魂萦天外的绵绵情思,余音袅袅,让人回味无穷。
《作者简介》
谷建芬(1935—— )女作曲家。祖籍山东威海,生于日本大阪。1942年回国,1950年进入旅大文工团。后考入东北音乐专科学校作曲系学习,1955年毕业。同年入中央歌舞团任创作员,以创作舞蹈音乐为主。70年代末转向通俗歌曲创作。其作品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代表作有歌曲《清晨,我踏上小道》、《我多想唱》、《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采蘑菇的小姑娘》、《绿叶对根的情意》、《思念》、《烛光里的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以及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歌和插曲等。歌曲《那就是我》在1982年新歌评选中,被评为“优秀歌曲”,1984年获第二届优秀歌曲评选“晨钟奖”。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词作者:火华 曲作者:阿拉腾奥勒
歌词: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儿唱,一湾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酒。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水清草美我爱它,草原就像绿色的海,毡包就像白莲花。牧民描绘幸福果,春光万里美如画。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
《欣赏指引》
歌曲作于1977年7月。被作为世界优秀歌曲选入《亚太歌曲》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撰的音乐教材。歌词如同一幅草原新生活的画卷,描绘了新时期的牧民安宁、舒畅、如意的生活美景。音乐以当地民歌为素材,用柔美安详但又蕴含着饱满激情的旋律,抒发了草原牧民对新生活的赞美之情。
该曲为单二部曲式结构。第一乐段的节奏稳健匀称,第二乐段副歌部分则改为弱拍起唱,平稳流畅的旋律增加了律动感,犹如草原绿浪碧波起伏之势,将牧民内在的情感波澜与恬美的意境融合在一起,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
《作者简介》
阿拉腾奥勒(1942——)作曲家。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后旗人,蒙族。1969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后赴上海音乐学院进修。曾任内蒙古广播文工团团长,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内蒙古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他的音乐作品旋律优美,感情真挚,形式完整,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鲜明的时代精神。其中《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金色的沙漠上》、《草原——我的摇篮》等流传较广。1980年出版有《阿拉腾奥勒歌曲选》。所作器乐曲《乌力格尔主题随想曲》、《科尔沁丰收之歌》、《富饶的草原》等也深爱牧民喜爱
《塞外村女》词作者:唐纳 曲作者:聂耳
歌词:
采了蘑菇把磨推,头昏、眼花、身又累,有钱人家里团团坐,羊羔、美酒、笑颜开。
暮鸦飞过天色灰,老爹上城卖粉归,鹅毛雪片片朝身落,破棉袄渍透穷人泪。
扑面寒风阵阵吹,几行飞雁几行泪,指望着今年收成好,够缴还租米免祸灾。
《欣赏指引》
歌曲作于1935年,电影《逃亡》插曲。影片描写了塞北农民在民族危亡之际所遭受的苦难以及他们的反抗精神。
这首歌是影片中纯朴的农村少女,被迫在风雪交加的寒冬腊月,给地主家推磨碾面时所唱。富裕的地主家“有钱人家里团团坐,羊羔美酒笑颜开”;贫苦的农民家“鹅毛雪片片朝身落,破棉袄渍透穷人泪”。歌词作者运用如此精炼的语言,将旧社会贫富悬殊的境况,鲜明地勾画了出来。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农村少女唯一的希望是:“指望着今年收成好,够交还租米免祸灾”。这正是三十年代中国农村少女的典型写照。
这首歌曲的音乐显然是吸取了民间山歌、小调的音乐加以发展而成的,风格清新,旋律委婉,优美,但又流露出伤痛的情感。此歌在结构上是采用单乐段的分节歌形式。歌唱部分之后,都用间奏乐句紧密衔接,形成了对答呼应,犹如农村少女在向人们诉说着人间的不平。
《习唱提示》
在演唱的过程中要注意,歌曲中有很多字是一字多音,在音的转换过程中要干净、迅速而从容,嗓音不间断,力度要均匀,每个音既要连贯又要清晰可辨。要把字念在气上,用气把字穿起来,旋律线条要流畅、连贯。
《作者简介》
聂耳(1912.2.1——1935.7.17)作曲家。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自幼喜爱花灯、滇剧等民间音乐,会演奏多种民间乐器。他从事音乐创作时间只有短短的三年,却为八部电影、三出话剧、一出舞台剧写了二十首主题歌或插曲,加上其他歌曲十五首和根据民间音乐整理改编的 民族器乐合奏四首、口琴曲两首,共创作了四十一首音乐作品。
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苦难中奋力求解放的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充满对未来的胜利信心,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富于独创性的艺术形式,第一个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光辉形象,是我国当之无愧的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
1933年创作的作品有:电影《母性之光》插曲《开矿歌》,电影《一个女明星》插曲《一个女明星》,话剧《饥饿线》插曲《饥寒交迫之歌》,儿童歌曲《卖报歌》、《卖报之声》等。
1934年创作的作品有:为田汉话剧《扬子江风暴》所作《码头工人歌》、《苦力歌》(现名《前进歌》)、《打砖歌》、《打桩歌》四首插曲,故事片《桃李劫》主题歌《毕业歌》,故事片《大路》主题歌《大路歌》和序歌《开路先锋》,故事片《飞花村》主题歌《飞花歌》和插曲《牧羊女》等,以及《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民族器乐曲。
1935年创作的作品有:故事片《新女性》主题歌《新女性》,故事片《逃亡》主题歌《逃亡曲》(后改名《自卫歌》)和插曲《塞外村女》,故事片《凯歌》主题歌《打长江》和插曲《采菱歌》,田汉话剧《回春之曲》的四首插曲《告别南洋》、《春回来了》、《慰劳歌》、《梅娘曲》,故事片《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后定为国歌)和插曲《铁蹄下的歌女》等。
《花非花》词作者:白居易 曲作者:黄自
歌词: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欣赏指引》
歌词取自白居易的《常庆集》诗集中《花非花》段。歌词含义,杨慎先生虽有如下的解说:“《花》词是白居易用花同雾做一个神秘美人的隐示”。但也有人认为是作者心灵一时有感的即兴之作,更有人解说是作者幻觉憧憬的追忆。
白居易的诗给人以朦胧感,黄自的音调更好的表现这种意境。歌曲采用四句体乐段结构,在词曲结合中较好地采用依字创腔,使歌曲犹如在吟诵,给人以无限的柔媚感。
《习唱提示》
前三句只需按其歌词中所示各种表现即可,较为重要的高潮结尾句的唱法。从“去似朝云无觅处”的“云”字起,应采用轻柔婉转的连贯方法,在音量减弱后换气,然后唱后面的“无”字,经延长转弱音量开始唱“觅”、“处” ,如此增加它的幻影消失的感觉。
《作者简介》
黄自(1904.4.23—1938.5.9)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字今吾。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其作品交响序曲《怀旧曲》,为我国第一部交响音乐作品。主要作品有管弦乐序曲《怀旧》,管弦乐《都市风光幻想曲》,清唱剧《长恨歌》(作于1933年,为我国第一部有影响的大型合唱套曲作品),合唱曲《抗敌歌》(作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不久,为第一首发出抗日救亡呼声的爱国合唱歌曲)、《旗正飘飘》,歌曲《九一八》、《热血》、《花非花》、《玫瑰三愿》、《天伦歌》、《春思曲》、《南乡子——登京口固北亭有怀》、《点绛唇·赋登楼》,电影片头音乐《都市风光幻想曲》等。主持编写了内容完备的初小和小学的成套音乐教科书。他的作品结构严谨,线条清晰,层次分明,对旋律与和声的民族风格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对我国现代音乐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在音乐教育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
歌名:《延水谣》 词作者:熊复 曲作者:郑律成
歌词:
延水浊,延水清,情郎哥哥去当兵。当兵啊要当抗日军,不是好铁不打钉。拿起锄头好种田,拿起枪杆上前线,救国有名声。
延水清,延水浊,小妹子来送情郎哥。哥哥你前方去打仗,要和鬼子拼死活。奴家织布又开荒,冬有棉衣夏有粮,莫为奴难过。
延水浊,延水清,情郎哥哥去当兵。
《欣赏指引》
歌曲作于1939年。全面抗战开始后,为了民族解放事业,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出现了“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动人情景,给当时在“抗大”任音乐教员的曲作者以极其深刻的印象,在此情绪感染下,作者创作了这首歌。歌曲借鉴了传统民歌中“送情郎”的题材,但是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通过富有陕北风味的优美曲调,抒发了抗战时期情人送郎出征的感人情怀。
全曲采用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四个乐句,在徵调式类似“信天游”的高亢宽广而又刚柔相济的旋律线中,寄寓了对“哥哥要当抗日军,不是好铁不打钉”的希冀与激励。第二乐段则以商调式三个明快有力的短句,表达了“妹妹”自己在后方织布开荒,要“哥哥”安心上前线的决心。歌曲结尾再现了第一乐段的头两个乐句,悠长、深情,给人以回肠荡气、感人肺腑的余韵。
《习唱提示》
这首歌曲并不是很难唱,要注意伴奏部分的六连音与演唱部分的节奏的结合要正确,按照拍子准确地和好伴奏。
《作者简介》
郑律成(1918——1976)作曲家。生于朝鲜南部全罗南道光州。从小爱唱歌,1933年随亲人到中国南京参加朝鲜革命组织“义烈团”,同时坚持学习钢琴、小提琴、声乐。抗战后,先在上海大众电影戏剧读者会第五队进行抗日宣传活动, 并创作了他的第一首歌曲《战斗妇女歌》。1937年到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鲁艺、抗大等学校学习工作。1945年回朝鲜工作,历任朝鲜人民军俱乐部部长、人民军协奏团长和朝鲜音乐大学作曲部部长等职。1950年定居中国,入中国国籍。作有三百多首(部)包括歌曲、大合唱、歌剧、电影音乐在内的各类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其中歌曲《延安颂》、《延水谣》、《采伐歌》、《兴安岭组歌》、《十六字令三首》、《娄山关》、《八路军进行曲》(即《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快乐的八路军》(以上两首是《八路军大合唱》选段)、《朝鲜人民军进行曲》,大合唱《兴安岭上雪花飘》、《图们江》,歌剧《望夫云》等都是传世之作。他的音乐充满激情,旋律朴实流畅,富有特色,结构简练,深受中、朝人民的喜爱。
❹ 词作家,诗人张鸿西简介
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是一首声乐学生练习的必唱曲目,适合中级程度男女生练习演唱,本曲由张鸿喜作词、陆在胡差让易作曲,一般高音声部演唱G调,中音声部演唱F调。这首歌曲用凝练的笔触、浓郁的感情抒发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的感激之情和无限忠诚。】】
陆在易( 1943—— )作曲家。浙江余姚人。
1953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先后学习钢琴、作曲。1962年升入该院作曲系,196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73年调至上海京剧院,曾参与《盘石湾》十余部京剧的音乐创作。1981年入上海乐团专事作曲,1985年任该团团长,1988年任艺术指导,并被选为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兼《上海歌声》主编。主要作品有《蓝天、太阳与追求——为女声合唱与乐队而作》、《中国,我可爱的母亲——为大型合唱队与乐队而作》、合唱曲《雨后庆备彩虹》、管弦乐《睡莲》、《南国抒怀》、《夜林酣舞》及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桥》、《彩云与鲜花》等。它裤局的作品旋律清新、流畅,富有新意,和声新颖,配器精致。
❺ 《我爱这土地》这首歌曲的创作时间及时代背景
[编辑本段]【写作背景】
《我爱这土地》一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歌曲 我爱这土地
作者简介 · · · · · ·
陆在易,又名梓钧,当今中国乐坛著名作曲家。1943年出生于浙江余姚(今属慈溪市)的一个水乡小村。1955年经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贺绿汀指点,考入该院附属初中,后因成绩优异,直升大学部作曲系本科。1967年毕业,继而留校执教。1972年调上海京剧院,参加过十余部现代京剧的音乐创作。1981年再调上海乐团,先后任专职作曲、团长、艺术指导,并长期兼任《上海歌声》主编。1997年任上海歌剧院艺术指导。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作曲。
历年来陆在易的音乐创作涉及多种体裁领域,而且硕果累累。特别是他在合唱及艺术歌曲创作领域所表现出的近乎痴情的执著追求和取得的艺术成就更深为音乐界所称许。其中混声合唱《雨后彩虹》被评选为20世纪世界华人音乐经典;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等则早已流传海内外,并被各音乐院校选入声乐教材;其它如音乐抒情诗《中国,我可爱的母亲——为大型合唱队与交响乐队而作》曾获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及上海市文学艺术界最高荣誉奖——上海文学艺术奖等多项大奖;《蓝天·太阳与追求——为女声合唱队与乐队而作》曾获全国第五届音乐创作评比(合唱)大型作品二等奖;交响音画《睡莲》及交响小品二首(1,南国抒怀2,夜林酣舞)曾获第十届“上海之春”音乐节优秀作品奖;艺术歌曲三首《桥·家·盼》和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在2001年与2002年分别获首届和第二届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陆在易还出版有《陆在易音乐作品选》专辑唱片及《陆在易艺术歌曲选》、《陆在易合唱作品选》(上、下册)等。鉴于陆在易所取得的艺术成就,1993年曾由多家单位联合,为他举办了“上海之春”音乐节历史上第一个个人作品音乐会,被誉为“国内最高水平的个人作品音乐会之一”。1997年被评选为全国首届德艺双馨文艺家。
陆在易的音乐作品情感丰富、内涵深刻,且具有浓郁的歌唱性格和抒情气质,因此,音乐界对它素有“音乐诗人”之称。
文章内容:乐海撷英矿乡土情意浓真情感人心析《我爱这土地——陆在易艺术歌曲选》口崔锦兰曲家陆在易创作的涉及多种音乐体裁,特别是在合唱与艺术歌曲创作领域投入相当多的热情并取得骄人的艺术成就.他创作的作品曾荣获国内多项大奖回,如混声合唱&;雨后彩虹&;(于之词,作于1982年),音乐抒情诗&;蓝天,太阳与追求——为女声合唱队与乐队而作&;(廖代谦,任卫新词,作于1984年)和&;中国,我可爱的母亲——为混声合唱队与交响乐队而作&;(赵丽宏,张鸿西词,作于1991—1993年间),交响音画&;睡莲&;和&;交响小品二首&;(&;南国抒怀&;&;夜林酣舞&;),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桥&;&;家&;&;盼&;&;我爱这土地&;等.出版有&;陆在易音乐作品选&;专辑唱片,&;陆在易合唱作品选&;(上,下册)及&;我爱这土地——陆在易艺术歌曲选&;(附)等.&;我爱这土地一陆在易艺术歌曲选&;回(下文简称"&;曲选&;")2002年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是我国音乐出版史上第一本附唱片的艺术歌曲集"④该&;曲选&;收录了&;祖国,慈祥的母亲&;&;桥&;&;家&;&;盼&;&;彩云与鲜花&;&;最后一个梦&;和&;我爱这土地&;共7首作品,相比他创作的30余首艺术歌曲只是一小部分,但这些歌曲都是真挚情感流露的优秀作品.正如&;曲选&;扉页上所载他的肺腑之言:我至今好像还从未放弃过在创作上的不懈努力和执着追求.……有一种情感总在我血液中涌动,就如同已故着名诗人艾青在诗中写的:"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曲选&;中&;祖国,慈祥的母亲&;④(张鸿西词),&;桥&;0(于之词)和&;彩云与鲜花&;(张鸿西词)这3首作品均创作于1981年,&;盼&;(佚名词)和&;最后一个梦&;(张鸿西词)2首作品创作于1988年,&;家&;(孙新凯词)作于1998年,&;我爱这土地&;@(艾青诗1938年)作于201年.从作品的选取可以看出它们是陆在易艺术歌曲创作20年来不同时期的代表作.80年代初期,歌曲作家们带着摆脱禁锢的喜悦之情投入创作,深刻体会到"真情乃歌曲生命之所系"0.不管是歌颂祖国民族,还是赞美家乡,还是展现大自然之美,陆在易在20多年来写作艺术歌曲时正是坚持了这一创作观念,并认为:"写作品好比是说话,我真诚地说出心中最想说的话."@&;曲选&;中7首艺术歌曲的题材选择多是基于对乡土的眷恋之情,对祖国诚挚的热爱之情,弘扬中华民族之精神,讴歌时代之风格等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和强烈历史使命感的题材内容.可见,其作品取材总是着眼于对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哲理性思索,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大爱.陆在易同张鸿西,于之,佚名,孙新凯,艾青等诗词作家在空间上有创作灵感的默契和共鸣,这些艺术歌曲都是词与曲创作心灵火花撞击的艺术结晶.当陆在易读到这些俊美词作时,都曾激起他的创作灵感和创作欲望,一种时代感时时催促他满怀激情地去立意构思.&;祖国,慈祥的母亲&;词作家张鸿西写作的这首凝练寓意深刻且充满爱国之情的歌词,用凝练的笔触,深情倾诉般浓郁而又细腻的感情抒发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的感激之情和无限忠诚.它曾经寄托了一代人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眷恋与热爱.这首歌在1982年第十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上首演并获得"优秀作品奖",随后被各音乐院校选入声乐教材,并成为音乐会经典演唱曲目,以及文化部,中国音协63首中外优秀歌曲推荐曲目之一.创作于80与90年代的&;桥&;&;家&;&;盼&;3首艺术歌曲,主题有着内在的联系,表达思乡之情,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这3首组合的"民俗性小品"在2001年荣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我爱这土地&;借用土地意象寄寓了诗人对大地母亲,对祖国,对人民最朴素,最忠贞,最深沉的爱.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一个对土地最忠诚的歌者形象,一个始终守护着土地母亲的诗魂,一个给人以信念,信心和希望的使者.作曲家将时代的投影与现实的感受相结合,再现原诗的真诚感情,富有感染力,拨动听众的心弦.众所周知,艺术歌曲中诗歌,曲调与钢琴三者水乳交融,相辅相成,共同担负起艺术表现的重任,三者同时又有各自相对的独立性."诗歌在艺术歌曲中绝非音乐陪衬而已"@,可见,诗歌在艺术歌曲中的重要性.旋律是塑造音乐形象的主体,不仅要与诗歌配合,还应注重其自身的表现力以及发挥出演唱者的技巧水平.而钢琴伴奏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渲染气氛,烘托意境,塑造形象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作曲家需要有全面的文化素养,坚实的作曲功底以及深刻的音乐表现力,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歌曲.陆在易正是一位兼具如此才华的作曲家.二&;曲选&;中的7首作品就音乐风格而言,可分成两种类型:一类为婉约抒情风格,如&;桥&;&;家&;&;盼&;和&;最后一个梦&;;另一类为激情豪迈风格,如&;祖国,慈祥的母亲&;&;彩云与鲜花&;和&;我爱这土地&;.这些艺术歌曲曲调质朴凝练,清新感人,富有鲜明个性.旋律平稳流畅中兼有跳进,抑扬顿挫有致,多为一字一音,装饰音的使用为旋律增添多姿色彩.作品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句法清楚,整齐对称的曲式结构特征,多为简洁洗练的并列单二部曲式(&;祖国,慈祥的母亲&;&;桥&;&;家&;&;盼&;&;彩云与鲜花&;)和再现单二部曲式(&;最后一个梦&;),还有再现复二部曲式(&;我爱这土地&;).&;祖国,慈祥的母亲&;诉说出中华儿女热爱祖国如同深爱母亲般的赤子之情,以一字一音的词曲结合为主,曲调流畅地在中低音区迂回,似诵似唱地诉说对祖国的深切挚爱.大跳进行的音调将歌曲推向高潮,然后顺势下降,表达人们对祖国母亲的赞美颂扬,曲尾的衬腔,更进一步表达了人们对祖国母亲的无比深情.歌曲高潮"亲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乐句是一个下行三度的自由模进,保持了节奏的原型和旋律的基本走向,节拍由2,4拍变为3,4拍,深情,执着的音乐主题得以升华.&;桥&;音乐遵循五声性音阶为基础的原则,采用江南风格的音调展现出一幅江南水乡精致的风景水彩画
❻ 高考声乐民族女高音曲目
1、《花儿》
花儿产生于明代初年(公元1368年前后),是流传在中国西北部甘、青、宁三省(区)的汉、回、藏、东乡、保安、撒拉、土、裕固、蒙等民族中共创共享的民歌。因歌词中把女性比喻为花朵而得名。它用汉语演唱,音乐上受羌、藏、汉、土以及穆斯林各民族传统音乐的影响。
2、《信天游》
信天游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3、《爬山调》
爬山调的音乐大都高亢粗犷。它的曲调常以其流行的地区命名,如“河套调”、“后套调”、“土默川调”、“大青山调”、“伊盟调”、“河路调”等。歌曲的结构短小而富有变化,以上下两个乐句8个小节构成的乐段为它的基本结构形式。
声乐高考的注意事项:
1、应提前一天到考试地点,了解坐车路线以免迟到误事(现在各大城市堵车严重特别是北京)、了解考场、厕所等准确位置。
2、考试前一天一定要睡好。不要唱的过多,可以采用在心里默唱的形式,把演唱需要注意的地方一遍一遍地过脑子。由于考前的过度紧张和兴奋,多数考生睡不好觉。
有了好的休息才能保证考试的正常发挥。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临睡前尽可能让自己保持平静的心态,不要听、看节奏过于强烈的音乐或电视节目。睡前最好喝一杯热牛奶,或用热水烫一下脚,都可以促进睡眠。
3、考试前一定要把声乐活动开,有时在考场外等待的时间过长,会觉得本来已经练开的声乐又发干、发紧,这时可以让自己深呼吸,平静一下心态,然后小声用哼鸣来上下活动声乐,调节自己的兴奋度。
4、考前与钢琴伴奏老师多合几次很有必要,请钢琴伴奏把考试曲目多合几次,做到心中有数、相互默契。
一般考场都会提供钢琴伴奏服务,但是由于考生较多,时间有限,彼此又没有合作过,就需要考生提前把自己的要求(速度、强弱变化、处理等)明确地标记在谱面上,合伴奏时与钢琴伴奏交代清楚。
5、在去考场的路上或者考场外尽量避免说话,因为考试时间一般都在2、3月份,为了保护我们的喉咙还是尽量不要在室外说话。进了考场侯考区就不同了,那些熟悉的或者不熟悉的考生都可以随意地小声聊聊天,这样一来可以更进一步让声乐自然地舒缓开,另外也有利于放松心情。
6、进考场前要让自己兴奋起来,千万不要紧张。
❼ 求高考美声歌曲(中外)听过美声曲子的都来讲一个
我都写了一部分了才发现您是女高音,我是音乐学院的学生,也参加过高考,快大3了,呵呵。虽然是男生声部,但是平时在外有带学生,所以作点建议。
中国作品:如你的条件比较好(所谓好是指您的高音很方便)的话可以参考陆在易的《彩云与鲜花》。不过,这首曲子有些难度,略带花腔,对于普通高考生来讲,没有必要,所以正如刚才所说论你条件而定以及你要考的学院水准来定。相比之下《我爱这土地》应该是本人认为女高音(男生同时可以唱)国内作品里面最好听很抒情的一首了,时间大概5分钟到6分钟之内,看你的节拍了。应该很合你上面提到的要求了,难度中等偏上。《最后一个梦》《蓝色爱情海》,作为近代女高音作品的典范,在各种比赛种有看到。
外国作品:其实在本人看来国外作品在高考中的必要性不强,然而现今有不少考生愿意用一首国外的作品去拿高分。可是往往忽略了外国作品的拖分处。对于普通高考生来讲,国外语言无非意大利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为美声作品的常用,英语偶尔会用上。可是能把这几种语言的咬字做到很好,对于普通高考生来讲,还是比较挑战。特别是咏叹调。用不好绝不用。
不过在这里附上几首女高音适合唱的作品吧。艺术歌曲《紫罗兰》托斯地的《理想佳人》斯塔德的《月亮颂》比较抒情。
咏叹调:
莫扎特:《求爱神给我安慰》。这是《费加罗地婚礼》种伯爵夫人的唱段。
《鞭打我吧》。这是《唐璜(唐乔瓦尼)》的选段。
威尔第:其实,为你好的话,威尔第我在这里就不多讲了,歌剧你可以去听下,但是威尔第作品难度太大,不适合一个高考生来演唱。
在这里我向你推荐普契尼的作品.
普契尼:《漫步街上》。这是一首名曲,相当抒情浪漫。选自歌剧《波西米亚人》最近我正在排这部歌剧,用我们couch的话来讲,女高音的最爱。《为艺术为爱情》,《托斯卡》的名段,难度不在威尔第作品之下,相当好听,哭腔的演绎。
写累了,写不动了,如果有什么需要咨询或者帮忙的加QQ184776595就行。分不重要,只是希望以上的对您有帮助哦!加油了·
❽ 有什么好听的美声歌曲(女高音)
你可以听听
《我心永爱》歌剧《玉鸟兵站》选曲,黄华莉演明裂唱或者于丽红演岁让唱
《断桥遗梦》陶艺丹激雀闭
《美丽家园》李晖
《芦花》雷佳
……
民族、美声皆宜
不知道适合你不
❾ 陆在易的艺术歌曲《望乡词》和《家》的问题
因而为歌曲的音乐创作提供了无穷的艺术思维,再经音乐家们把诗词和音乐、语言和曲调水融的结合,赋予了艺术歌曲极大的生命力。在改革开放之后能为人们传唱较多的艺术歌曲要属陆在易先生的作品了,陆易先生的艺术歌曲创作基本上是严格意义上的艺术歌曲。例如:《家》、《桥》、《盼》、《我爱这土地》、《彩云与鲜花》、《最后一个梦》,都颇具有诗人的情怀和让人挥之不去的情思。陆先生的旋律风格突出地体现了自由舒展的咏叹风格。“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艾青著名诗歌《我爱这土地》中的名句。他在为这首诗谱写的艺术歌曲中集中地、典型地体现了他的旋律写作自由舒展的咏叹风格。这在《桥》、《盼》中也有出色的体现。从《望乡词》来看,第一次听到廖昌永演译这首作品时,不由的被其低沉,幽怨的音乐吸引,不由潸然泪下,男中音那浑厚,略带伤感的倾诉: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这是于右任老先生(1879年4月11日一1964年11月10日)晚年创作于台湾,也是于老生命中的最后一个作品。表达了老先生思念祖国思念大陆之情。1949年,于右任被裹挟到台湾,而结发妻子和儿子却留在大陆,从此天各一方。1962年1月12日,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百年之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山要高者,树耍大者,可以时时望大陆。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所以,他的《望乡词》并非泛泛的家国之情,而是深藏了刻骨铭心的身世之痛。祖国统一,是老人一生的追求。而作曲家陆在易先生深刻体会到这位老人“永不能忘”的爱国之情,体会到老人临终前仍盼望祖国统一、盼望台湾回归大陆的深挚心情。这首男中音独唱苍凉凝重,似经年珍藏的醇酒浓烈深沉、芳冽长久。歌曲结束部分,从心灵深处呐喊出的: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也正是抓住了于右任老先生作品的真正内涵,挖掘到心灵最深处的情感。如此看来,我国艺术歌曲在经历了一个长时期的历练后,现如今已经进入一个发展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除陆在易先生外,还更有朱良镇先生的一些艺术歌曲,如《太阳的儿子》、《冬雪》、《归来的星光》、《两地曲》等,都是非常优秀的艺术歌曲,他们大都是经历过和改革开放这两个重要转折时期的。因此,这一时期的作曲家在创作之初的音乐风格与后来的较为成熟时期的音乐风格相比较,有着特殊的与时代紧密结合的痕迹。他们都是时代变迁的忠实记录者,也是推动中国音乐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陆在易艺术歌曲所折射出的题材时代性、主题简洁性、旋律民族性、歌词通俗性、伴奏意像性等特征应为中国当代雅俗共赏艺术歌曲创作的主流。他扎根中国传统文化,将旋律、技法、民族精神、社会融于一种体裁的方式,开创了中国艺术歌曲崭新的一页。聆听陆先生的艺术歌曲,如吮橄榄,如品清茶,始觉清淡,继则有味,续之清香怡人,回味无穷。这就是音乐诗人——陆在易先生艺术歌曲的意味和魅力。
❿ 陆在易的人物评价
陆在易的音乐作品情感丰富、内涵深刻,且具有浓郁的歌唱性格和抒情气质,因此,音乐界对他素有“音乐诗人”之称。 陆在易是我国当代艺术歌曲创作领域有代表性的一位作曲家。他创作的《祖国,慈祥的母亲》、《彩云与鲜花》已余扒经广为传唱。《桥》、《家》、《盼》、《我竖困昌爱这土地》分别获得首届(2001年)和第二届(2002年)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在艺术歌曲创作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陆在易的艺尺局术歌曲创作基本上是严格意义上的艺术歌曲。即借鉴欧洲艺术歌曲的形式规范和艺术特征,结合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表达方式的特点创作的中国艺术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