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店现状
『壹』 麻花是什么做的
麻花是汉族特色小吃,把两三股条状的面拧在一起用油炸制而成,形容衣裤等因磨损而要破的样子。我国各地麻花有天津麻花,山西稷山麻花,陕西咸阳麻花,湖北崇阳麻花,苏杭藕粉麻花等。其中天津以大麻花出名,山西稷山麻花以油酥出名,苏杭藕粉麻花以原始工艺出名,而湖北崇阳以小麻花出名。
麻花把两三股条状的面拧在一起,用油炸熟即可。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小麻花热量适中,低脂肪。既可休闲品味,又可佐酒伴茶,是理想的休闲小食品。在东北地区,立夏时节有吃麻花的古老习俗。其中天津麻花最为出名。
主要品种编辑
1、稷山麻花
稷山麻花是运城的传统风味小吃。据传,麻花原是宫廷食品,传至民间时成为两股面粘在一起的形状。清乾
天津麻花
天津麻花
隆年间,翟店镇西位村的一位商人把它带回家乡运城,制作出售,食者甚多。后来,这位商人不断改进制作技术,将麻花由两股改成三股,然后拧成炸制,呈金黄色细丝花纹状。稷山麻花已进入北京、深圳、黑龙江等20多个省市销售,远销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颇受欢迎。
2、天津麻花
桂发祥麻花的创始人是范贵才、范贵林兄弟,他们曾在天津大沽南路的十八街各开了桂发祥和桂发成麻花店,因店铺坐落于十八街,人们又习惯称其为十八街麻花。
十八街麻花是经过反复探索进行创新,在白条和麻条中间夹一条含有桂花、闵姜、桃仁、瓜条等多种小料的酥馅,使炸出的麻花酥软香甜与众不同,创造出的什锦夹馅大麻花。其特点是香、酥、脆、甜,在干燥通风处放置数月不走味,不绵软、不变质。
3、苏杭藕粉麻花
苏杭小吃一直受宫廷所钟爱,苏杭藕粉麻花以冰糖藕粉为主料,健脾开胃,益气补血。体弱多病,食欲不振,营养不良者有为适宜。藕粉麻花金黄醒目,甘甜爽脆,甜而不腻,口感清新,齿颊留香;好吃不油腻,多吃亦不上火。其中以香掉牙麻花最为出名。
4、伍佑麻花
伍佑风味名点。因坯形如绳,俗称油绳。相传有200多年历史。清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淮安府时,盐城县令曾以此进贡,大获赞许。伍佑镇上“五云斋”、“董大同”、“房裕升”等茶食店都是经营此物的百年老店。由于用料讲究,工艺求精,素以香、甜、酥、脆闻名。加之状如双龙盘旋,小巧玲珑,色泽赤红鲜亮,入口油而不腻,甜中有香,成为居家、旅游、馈赠佳品。今又增添了精美辅料,使色、香、味更突出,年产量猛增到数万斤,已获省优质产品合格证书。
5、大营麻花
河南陕县大营镇大营村是全国闻名的“大营麻花”原产地,这里的麻花有脆、酥、香等特点。大营村老刘氏麻花加工公司经理刘和平于2001年9月27日炸出的长2.66米、直径0.3米、重量88千克的巨型麻花,共使用面粉75千克,鸡蛋80个,特制了长3米的炉灶和油锅,用食用油500多千克,在15个工作人员的配合和升降链辅助下烹炸完成。经县公证处当场公证,将采用真空密封方式保存,带上有关申报资料再次申报,冲击世界吉尼斯纪录获得成功,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长的麻花。
麻花
麻花 (20张)
温水和面、发酵,兑入鸡蛋等调料,搓条合股成蚕蛹状,油炸,拉开,成型。黄焦酥脆,甜香适口,久放不干。大营麻花始于清朝,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其独特的配料和口感,有别于天津、山西、陕西等地麻花,成为享誉晋、陕、豫“金三角”地区极具特色的传统食品。其基本配料为精面、食盐、鸡蛋、糖等,分为甜、咸两种,均为硬面和就,具有“香、酥、脆”之特点。解放后,大营麻花经三门峡市饮食服务公司厨师蔡元贵改进,制作技术和配料工艺大为提高,形成独具一格的“大营麻花”。麻花长尺许,色泽柿红透亮,有棱角,香甜可口,黄焦酥脆,久放不干,营养价值较高。2001年9月27日,带头人刘和平炸出一根长2.66米,直径0.3米,重达88公斤的巨型麻花,冲击吉尼斯世界麻花记录,并获成功,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等多家新闻媒体对此作过专题报道。
大营麻花的起源和一个动人的传说有关。据村中老人回忆,明末时,大营一带毒蝎横行,危害甚广。遭毒蝎蛰者约有半数不治而亡。人们为了诅咒蝎害,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这天,家家户户把和好的面拉成长条,扭成毒蝎尾巴状,油炸后吃掉,称之为“咬蝎尾”。久而久之,这种“蝎尾”演变成了麻花。所以,大营麻花被赋予了吉祥如意、康泰平安的寓意。每逢年节或红白喜事,当地人总要用麻花待客或作为馈赠佳品传情达意。大营麻花所蕴含的美好寓意及联络情谊的特殊作用,逐渐成为带有浓郁豫西风情的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含水量的多少,大营麻花可分为软面和硬面两种。最初,大营制作的麻花多属“软面型”。19世纪中叶,大营人又炸出了含水量较少的“硬面”麻花。这种麻花长尺许,色泽柿红透亮,棱角分明,香甜酥脆,久放而不干,营养价值较高,一面世就受到了黄河两岸群众的喜爱。清光绪二十八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由西安回銮北京路过大营时,品尝了大营麻花后赞不绝口,称其“香”、“酥”、“脆”,遂赐为贡品。成为贡品的大营麻花身价扶摇直上,工艺配方由创始者口传心授,秘而不宣。寻常百姓也只能在喜庆婚宴、走亲访友、重大节日时偶尔品尝一下。多少年来,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大营麻花一直“深藏闺中”。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拂去数百年的历史烟云,大营麻花也揭去了昔日贡品的尊贵面纱。如今,一家家麻花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营村的街头。这些店面的规模都不大,麻花也完全是靠手工炸制的。炸麻花的师傅舞动着灵巧的手臂,将那些细长的面坯搓动、折叠、拧花,丢进滚烫的油锅里,然后不停地用一双长筷子翻搅,很快,一根又黄又脆的麻花就出锅了。“别看同样是翻搅,大营的麻花就是与外地的不同。”一位师傅告诉记者,“能掉在地上拾不起来的,才是真正的大营麻花!”
说起麻花,不能不提天津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它不仅是国内最早的麻花世界基尼斯纪录保持者,而且早已开发出了系列产品,是人们普遍认可的风味佳品。桂发祥的麻花多夹有什锦馅料,比较适合南方人的口味。与大营麻花比较起来,天津麻花多了些甜腻,少了些酥脆,且价格相对较贵。大营麻花因为配料和制作工艺上的特点,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不仅符合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其系列甜食麻花也受到了南方人的喜爱。同时,低廉的价格也使大营麻花赢得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但长期以来,大营麻花一直靠手工制作,没有形成规模化经营。在高度市场化的今天,仅靠手工作坊能把这一古老的民间饮食文化发扬光大吗?
6、咬金麻花
陕西关中的咬金大麻花传承了原始制作工艺(不含任何添加剂),选材非常考究,以优质春小麦和纯压榨菜籽油为主要食材,采用传统发酵方式(酵头发酵),不仅保证了麻花口感清香酥脆,还使其色泽自然呈现金黄,深受三秦大地老百姓的喜爱。
咬金麻花的来源,相传程咬金在大赦出狱归途中,典当囚衣买麻花来孝敬老母,成为一段佳话!而在关中腹地起源的麻花金黄醒目,食者犹如咬金子。老百姓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喜爱与敬重,便在坊间与麻花融为一体。这或许是秦人对百善孝为先最好的诠释吧!
咬金麻花制作方法:
用传统发酵工艺的“面头”做酵头,将食盐溶于水中与面粉混合均匀,纯手工揉搓,直至面团光滑发亮;然后将面团分成每个100克的小面条,逐个搓成粗细均匀的麻花生坯。待麻花生坯全部搓完后从第一个搓制的开始炸起。选用纯正菜籽油在锅内加热一百二十度,放入麻花生坯,用长筷子轻轻捋直,待浮起,颜色呈金黄时捞起即可。
咬金麻花历史悠久,不仅深受三秦大地老百姓的喜爱,也以其“色泽金黄,口感清香,味道纯正”的特点深受各地人民的喜爱。其主要特点是:好吃不油腻,多吃不上火,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热量适中、低脂肪,健胃益脾,老少皆宜,是不可多得的传统美食之一。它既可休闲品味,又可佐酒伴茶;既是理想的休闲食品,又是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
7、义乌红糖麻花
义乌红糖麻花是义乌的传统风味小吃。到了每年的10、11月份,义乌就开始了榨糖活动。大致步骤是这样的:先把糖梗在机器里压干,把糖水盛在锅里,放点小苏打,糖水里的杂质就变成泡沫,浮在水面上,工人们把泡沫捞上来。等糖水沸腾后,将糖水传到第二口较小的锅,糖水变浓了,也变少了……就这样往后面传,越到后面,锅越小,且水分的蒸发使得糖水越来越浓。到了最后一口锅,不停地搅拌,待成为糖浆后便可出锅了。趁着糖浆还没冷却变硬,将糖浆均匀浇在铺好的麻花上。新鲜的红糖麻花就出炉了。
8、天津大麻花
【用
料】面粉25公斤 植物油12.25公斤 白砂糖6.75公斤 姜片250克 碱面175克 青丝、红丝各110克 桂花275克 芝麻仁750克 糖精5克 水7.5升
【制作方法】1.在炸制麻花的前一天,用3.5公斤面粉加入500克老肥,用4升温水调搅均匀,发酵成为老肥, 以备次日使用。
2.用2升水将3.5公斤白糖,135克碱面和5克糖精用文火化成 糖水备用。
3.用取3.5公斤面粉,用550~650克热油烫成酥面备用。
4.取750 克麻仁,用开水烫好,保持不湿、不干的程度,准备搓麻条用。
5.用烫好的酥面,加入白糖3.25公斤,青红丝各110克,桂花275克,姜片175克和碱面25 克,再放入冷水1750毫升搅匀,用500克干面搓手,把面搅和到软硬适用为 度。在搓条过程中用铺面1000克。
6.将剩下的干面16公斤放入和面机内,然 后把前一天发好的老肥掺入,加入化好的糖水,再根据面粉的水分大小,不同 季节,倒入适量冷水,和成大面备用。
7.将大面饧好,切成大条,再将大条送入压条机,压成细面条,然后揪成长约35厘米的短条,并将条理顺。一部分 作为光条,另一部分揉上麻仁作成麻条。再将和好的酥面作成酥条。按光条、 麻条、酥条5∶3∶1匹配,搓成绳状的麻花(捏好咀)。
8.将油倒入锅内,用文 火烧至温热时,将麻花生坯放入温油锅内炸20分钟左右,呈枣红色,麻花体直 不弯,捞出后在条与条之间加适量的冰糖渣、瓜条等小料即可。
9、软麻花
【原料】:面粉1000克 干酵母 泡打粉各12克 白糖300克油100克 水450--500克
麻花
麻花
【制法】:
1.将干面粉倒在案板上加入干孝母 泡打粉 拌合均匀 扒坑.
2.将水 糖 放入盆内顺一个方向搅拌 待糖全部溶化后放入豆油.再搅拌均匀 倒入面坑内快速掺合再一起.合成水揉糖发面面团稍醒 反复揉三遍(醒10分钟揉一遍)最后刷油 以免干皮。
3.待面发启 搓长条下等量小剂刷油稍醒既可搓麻花 。
4.先取一个小剂搓匀然后一手按住一头一手上劲 上满劲后 两头一合形成单麻花劲 一手按住有环的一头一手接着上劲 劲满后一头插入环中形成麻花.
5.大锅上火放宽油 烧至七成热时 将麻花放入油锅炸至沸起后翻个炸 成中红色出锅既成.
10、脆麻花
是北京清真小吃的常见品种,脆麻花不仅北京有南方也有,形状、质地基本相同。北京除脆麻花外,还有芝麻麻花、馓子麻花、蜜麻花等,所以《故都食品百咏》中有诗说:“麻花烧饼说都门,名色繁多恣饱吞,适口价廉随处有,一年四季日晨昏。”脆麻花先将红糖、苏打、油加两倍水溶化,再将面粉倒入和均匀。也有用明矾、碱面、红糖、糖桂花和面的做法,成面团后,再揉进温水,盖上湿布饧10分钟。制作时将饧好的面团揪成小剂,搓成约10厘米的长条,放入盘中刷一层油,码三四层再饧一会儿后,拿起一根搓成长绳条,合成三股,做成麻花,它的规格长约12厘米,条要均匀,呈棕黄色,每根约重30多克。将油倒入锅内,用旺火烧六成热时,将麻花坯子分批下入油中炸制,要随做随炸,炸时用筷子将麻花坯子在油里抖动,使条与条之间稍微松散开,便于炸透,待炸至棕黄色时即成。脆麻花特点是焦、酥、脆,有甜味,存放几天仍保持脆性。
炸麻花有两种,一种是倒三股麻花,一种是绳子头麻花。绳子头麻花是用双手按着左右两端搓上劲,把两端悬空提起合拢,条应当搓上劲,会自动拧成麻花状,再把合拢的两端轻轻地捏在一起,下油锅炸,这种方法名为绳子头。还有一种是芝麻麻花,做法与脆麻花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芝麻麻花揪小面剂时,要滚上用开水拌好的麻仁。还有一种芙蓉麻花做法也基本相同,但炸好后,滚上一层用熟面粉与白糖混合的糖粉它们都有焦脆的特点,食之口感都很好。
馓子麻花是北京清真小吃中的佳品,很受百姓欢迎。也有叫它馓子、环饼的,是麻花类的花式品种。据说环饼远在战国时期就有了,秦、汉以后,为“寒食节”的必吃食品。
制作方法: 先将矾 、碱、红糖、糖桂花放在盆内用温水溶化,再将面粉倒入和均匀,和好后搓长条盘起来饧一会儿,然后揪成小剂。
将麻仁用开水搅拌,将小剂粘上拌好的麻仁,搓成10厘米长的小条码在盘中,码3至4层再饧着。饧好后,拿起两小条用手搓成均匀的长绳条2根,对头折两个来回顺成8根,两头捏在一起,成两头尖、当中大的枣核形状,下油烹炸。炸时锅内花生油五成热,拿着 子麻花的捏头处,将坯子下入油锅来回摆动使其定形,待坯子稍硬挺后,整个入油中炸,炸成棕黄色即成。
此食品甜酥脆,味道独特,既可下酒亦可单食。
先将小苏打(baking soda),糖,油加水溶,掺入面粉,揉和均匀,搓成长条, 盘卷起来,醒面, 下剂子.每个小剂子分别搓成8厘米的长条,码在盘中,码放一层,刷一层油,码3-4层醒着.醒好后,拿起一根,搓成细长绳条,合成三股,拧成麻花状,每个约12厘米. 入油锅炸,油六成热,用筷子轻轻拨动,浮出油面,捞出凉凉即可。
11、蛋酥麻花
原料:面粉5000克,鸡蛋1500克,油1500克,老酵面500克,糖500克,明矾50克,碱50克。
做法:
1.把糖、碱、明矾用温水2000克化好。将面粉倒入盆内,加加鸡蛋液和500克老酵面与化开的溶液一起和好揉匀,放在面案盖上湿布饧 10分钟,用刀割下一块,搓成长条,压成扁形,剁成小长方条,再搓成长条,将两头合拢拧上劲,折叠一下再拧上劲,如此重复二次形成八股,即成麻花。
2.锅内将油烧到八成熟,将生麻花下入,炸到金黄色至熟即可。
特点:色泽金黄色、造型美观、脆酥香甜。
12、四川麻花
四川渠县、广安、重庆部分地区在端午节时候通过制作麻花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做法:
1)先将苏打粉(小苏打-baking soda),红糖,掺入面粉,揉和均匀,搓成长条, 盘卷起来,醒面, 抹点菜籽油;
2)下剂子.每个小剂子分别搓成4厘米的长条,码在盘中,码放一层,刷一层油,码3-4层醒着.醒好后,拿起一根,搓成细长绳条,合成三股,拧成麻花状,每个约10厘米.;
3)入油锅炸,油六成热,用筷子轻轻拨动,浮出油面,捞出凉凉即可。
4)麻花用塑料袋封装可以保存很久,可以供8月份收割稻谷时候做零食充饥。
『贰』 前几年火爆中国的天津大麻花如今为啥看不到了
长久以来,中国一直拥有着“美食大国”的称号,这是因为在世界美食体系中,一直有三大菜系的地位十分超然,一个是法国菜,一个是土耳其菜,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中国菜了。因为影响力巨大,所以中国菜成为了如今外国地区很流行的一个佳肴,那么中国菜为何会这么受人欢迎呢?说起来,不外乎就是两个原因,一个是美味,还有一个就是多样。如何说这个“多样”呢?也就是相比于其他两个菜系,中国饮食体系庞大,我们地区美食多,美食风俗多,料理方式多,食源和餐具多样,饮食文化传承悠久,就算流传外国也得到了一定人的认可。
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主要就是3个问题,一个是价格,这种大麻花一根好几斤,并且不接受拆分,因此买一次经常就会花上大几十或者上百元的价钱,让很多人觉得不值。
『叁』 开车卖天津麻花骗了多少人
“麻花、麻花、天津大麻花”,曾几何时,满大街都是这样的喊卖口号,但是现在大麻花却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了。
01卖不动的“天津大麻花”
天津大麻花作为中国天津市一道传统小吃,起源于清朝末年,在天津繁华喧闹的小白楼南端,有一条名为十八街的巷子。
在这条巷子里有一个名叫刘老八的人,凭借着自己的手艺开了一家名为“桂发祥”的麻花店,因为用料精良,再加上炸麻花技术一绝,“桂发祥”的名声逐渐传遍了整个天津。
后来刘老八及其继承人经过一系列口味的改良之后,才“桂发祥”这个麻花品牌逐渐传承下来,现今提到天津大麻花这种小吃,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桂发祥”这个品牌。
但是现在曾经走街串巷的大麻花却逐渐卖不动了,有些网友直接说道:“不要再劝我买大麻花了,我又不是傻子!”
这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不知在大家儿时的记忆里,是否总会遇见有人开着一个小车走街串巷卖着大麻花,在当时这种裹着白糖和芝麻的大麻花可是小朋友的最爱,每次总会有很多小朋友缠着自己的家长买上一些。
不过在现在大家遇到这样卖麻花的车子,却没有什么人上前去购买了。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价格问题,曾经的我们小时候物质生活比较匮乏,麻花是难得的零食,而且在当时麻花的价格也不贵,算得上是一种平民食品。
但是现今呢?价格相比以前翻了不知道多少倍,甚至一根大麻花就要几十块钱,甚至有网友直呼有一种买到切糕的感觉。
不过在这其中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原因,就是我们在流动小车上买的大麻花并不是正宗的天津大麻花,而真正的天津大麻花不仅在口味上要好上很多,而且在价格上也算比较实惠。
但是大家上当受骗在前,所以即使在面对正宗的天津大麻花时也会产生犹豫。
其次便是很多的麻花商家出现“强买强卖”的行为,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
有网友曾经在网上公开吐槽过自己买大麻花受骗上当的经历:自己在下班途中碰到两个开着车卖大麻花的人,由于此前并没有尝过大麻花,所以出于好奇尝了一下,后来感觉味道还不错,于是决定购买一些。出于警觉的心理,在购买之前还特意问了一下价格,结果卖麻花的小贩说是30元。后来小贩拿了一根之后,上称之后说是70元,面对自己的质疑,小贩辩解说是30元一斤,小贩又说切下来的必须买了,不然剩下来的卖不出去。但是最后在面对自己的报警威胁时,小贩终于妥协了,30块切了半边给了自己。
这位网友在回家之后越想越不对劲,于是上网查了一下发现了各种天津大麻花骗局,而且流动车售卖的麻花也存在着食品安全问题。
还有另外一个现象不知大家是否注意过,就是这些大麻花的商贩在售卖时总会强调自己的大麻花是从天津带过来的,但是除了卖麻花的一声吆喝声外,这些商贩的口音完全没有一点天津话的感觉。
而且这些售卖大麻花的车辆多属于安徽皖北地区,其中以阜阳的皖K车辆最多,不难发现这些沿街售卖的大麻花除了少部分是从天津进货,其它的来源相信大家是心知肚明了。
根据网上的一些资料显示,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有个黄坝乡,在这里麻花是绝对的支柱产业。
该乡有3000多人以及200多辆车进行麻花的生产以及售卖工作,一年麻花的销售额更是可以达到3.8亿元,其中利润约为7000万元。
但是现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无论麻花的质量好坏,这种流动卖麻花被淘汰只是时间的问题。
02 天津瓷房子麻花骗局:专坑外地人
在天津买的大麻花就一定是正宗的吗?
作为大麻花的起源地天津,买到假的大麻花或者是口味不好的大麻花似乎正在成为一件不可避免的事。
这个道理其实很容易想通,作为土生土长的天津人是天天吃麻花的吗?答案很明显不是,所以这些麻花生意完全是靠外地人存活的。
而外地人之所以称为外地人,是因为对天津的一些生活习俗不熟悉,这其中自然包括大麻花的真假问题,因而会出现很多的不良商家。
来天津旅游这些外地人是怎么上当受骗购买到劣质麻花的呢?
第一点便是因为现今社会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在陌生的地方出行之前必然会先使用手机地图先查一下,所以在选择购买麻花的时候,许多人会在手机地图上搜索一下购买麻花的地点,例如“天津十八街”之类的。
但是在某些地图软件上,这些地点的上传以及标记是可以个人进行申请的,这也就为一些不良商家提供了可趁之机。
所以当你在某些地图软件上搜索某店铺的名字,看到的地址不一定是该品牌店铺的真实地址,很可能是某些假冒伪劣的商铺。
第二便是某些“热情”过分的本地人,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世界上没有好人,但是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碰到一些碰到热情过分的人,自然要多留个心眼。
而根据许多在天津瓷房子附近购买到劣势麻花的受害者自述,自己在一些劣势麻花门店的附近就会碰到这些热情过分的本地人。
这些人通常都是以老年人居主,当然这些托说的话几乎没有一句是真的,除了他们的性别。
而且这些托都有一套统一的话术,先是确定你是否为游客的身份,然后向你表明天津这座城市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最后再向你说明来天津只有买麻花送给亲朋好友是值得的。
当然为了怕你不信,这些托还会虚构一下自己的身份信息,会虚构出自己的子女正在外地上学,而这次来就是为了买些麻花寄给自己的子女。
另外为了激发受害者的购买欲望,他们还会进一步说明今天是唯一一天售卖手工麻花的时间,而其它时间麻花都是用机器制作的。
这样的话相信有几分可信度,你是可以辨别的,当然这是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真实处于那样究竟能否辨别还要看个人情况而定。
当然这些黑心店家还有可能继续骗你一次,因为有些消费者可能会将麻花寄给自己的亲朋好友,这就给黑心商家不介意在快递上再骗你一次,反正他们做的只是一次生意,也不期望会有回头客。
你还会吃天津大麻花吗?
『肆』 杭州“杨先生的麻花”中式糕点铺,为什么深受旅客的喜爱有何与众不同
杭州杨先生的麻花中式糕点铺一直以来都非常深受旅客的喜爱,而且也是让很多的游客们在不停的宣传。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么受欢迎,其实也是因为他把文化传承和实物结合在一起,让更多的人愿意去购买。所以其实这个糕点铺,它不仅仅是懂得把味道做好,也是非常具有商业头脑,把文化以及食物结合在一起,就可以让这个食物变得更加具有魅力。
『伍』 高分求教:麻花食品在全中国的分布一定要全!!
麻花是中国的一种特色健康食品,目前主要产地在湖北省崇阳县与天津,湖北崇阳以小麻花出名,而天津以生产大麻花出名。
全国各地都有不同口味的麻花。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是天津麻花最正宗,秉承传统工艺的百年老字号麻花老店,与天津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并称的“天津三绝”,并位列其首。
十八街麻花选料考究,工艺精良,色泽金黄,酥脆香甜,风味醇厚,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什锦夹馅的麻花不仅酥脆不艮、口感油润、越嚼越香、甜口适度、造型美观,而且由于炸得透,无水分,不含防腐剂,春秋季可存放三个月,夏季也可存放两个月,令人叫绝,在干燥通风处放置数月不走味,不绵软、不变质。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是经过反复探索进行创新,每个桂发祥麻花中心夹有一棵由芝麻、桃仁、瓜籽仁、青梅、桂花、青红丝及香精水等小料配制的什锦馅酥条。麻花成型后,放进花生油锅里在微火上炸透,再夹上冰糖块,撒上青红丝、瓜条等小料,使炸出的麻花酥软香甜与众不同,创造出的什锦夹馅大麻花。因店铺曾座落大沽南路十八街处,人们又习惯称其为十八街麻花,十八街改造后又在距原址200米处,新建了桂发祥大沽南路店。桂发祥麻花有50克、100克、250克,500克、1000克、5000克、10000克等重量不同、大小各异的多种规格。来天津旅游的国内外宾客,临走时都要带上几盒麻花,送亲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