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画一鲜花
Ⅰ 怎样画好水粉画玫瑰花
从整体入手,抓准玫瑰花的固有色,先铺好大关系,注意用枝叶可以用干画法,花瓣可以结合湿画法,颜色尽量一次表现准确,这样颜色才能生动。注意深色浅色的衔接关系画,在刻画细节,色彩不用多,色块为主,一定要明快清爽,不用太拘泥于渐变,也不用面面俱到把每片花瓣勾出来的,选最前面的这种刻画下,拉开层次,有对比才能是画面生动。
水粉画技法
一厚画法与薄画法
水粉画制作过程中,绝大多数颜色都需要在调色板上调配,然后进入画面。调配颜色,使用水分与白粉色的多少,是体现表现技法和水粉画特色的问题。水彩画,单纯使用水分调色来控制颜料厚薄,从而产生明度变化,并利用水色的干湿,通过颜色的渗化或重置,获得水彩画的特殊表现效果。油画则是使用调色油(松节油或亚麻仁油)与白色来调配,控制颜色的厚薄和明度变化。水粉画,介于这两者之间,可以用水使颜料稀薄,成为半透明,使白色画纸的明度也能透出色层。水分使颜色产生厚薄,厚薄产生明度变化,那就会发挥似水彩那样的湿画渗化效果,这就是水粉画中的薄画法。
水粉画调色,使用水分有两个目的:一是调稀颜色,便于自如地运笔着色;二是水分可使颜色稀薄到各种程度,使明亮的纸色能透出色层,显出明度的变化。如果水分使用较多,让颜色在纸面上流淌,也可以产生水色交融的效果。一般水粉画的第一次着色(或称铺底色),大多采用含水较多的薄画法,它可使色层柔和含蓄有远退的效果。画景物阴影部分及远景常采用此法。薄画法由于水多色薄,粉质因素和遮盖力会减弱,水粉画的艺术特性就不能充分发挥,所以薄画法常常只应用在局部或画第一次色。
水粉的厚画法,容易产生水粉画的艺术特色。因此,调色盒中的颜料量要多,必须保持湿润不干,保证画笔伸入颜料格子就能蘸出充分的颜料,在调色时或画到纸面上去,能十分丰厚饱满,运笔也能随意自如。有时可以蘸几种不同颜色,可在画上塑造对象的同时通过笔法调出恰到好处的色彩,这可以画出诸色争辉的生动效果。当然,在没有充分经验与基础能力的情况下,是绝不易做到这一点的。因为在表现许多明亮物体或景色时,如天色、水面、路面、房屋等等,需调入大量的白色来达到明度的要求的,所以水粉画需要用白色时,就应大胆使用白色,并保证有一定的厚度,这样可使造型厚实有力,与薄画部分产生强弱对比效果。一般说来,用色的厚薄方面,以厚画为主,方能获得较好的水粉画效果。
水粉画的衔接
水粉颜料要画得色块明确、轮廓清楚比较容易,但要画得衔接自然、柔和就比较难。
水粉画通过衔接方法取得效果的关键是正确控制色彩明度的变化。在“色彩的观察与调配”一节中,已讲到如何利用调色板,先在调色板中找到颜色衔接的正确关系,然后进入画面。这是靠调色板来获得正确色彩衔接关系的好方法。一些一气呵成的水粉画作品,是趁色彩未干时,运用湿画方法完成的。颜色未干时,颜色比较容易衔接。冷暖两个色块,也可以趁色未干时在连接两个色块的地方进行部分重叠,混合后产生一个过渡的中间色,使衔接自然柔和,没有生硬的痕迹。
初学水粉画的作者,经常出现技巧方法的弊病,可归纳以下几类:
(1)着眼局部,专用小笔画细节而失去大体;
(2)只用一种笔法,描绘不同形体与质地的物体,缺乏笔法变化,效果单调,失去生动感;
(3)用笔不能紧密结合形体结构,形体塑造缺乏严谨、厚重感;
(4)用笔繁琐,笔调无轻重缓急的节奏感;
(5)笔法软弱无力,无强弱虚实的变化,使画面失去神采。
四画刀的技法
画刀,对于油画来说是一种很平常的工具,而且刀形多样,效果各异。水粉画使用的画刀是从油画中借鉴过来的,这是一个创造,其所获得的特殊效果,为水粉画技法增添了又一风采。
画水粉时使用画刀,尚无固定的型号。一些水粉画家,都用油画画刀,或根据自己作画的要求,做成各种形状大小,尖头、方头、圆头等种,可随意而定。不管如何,这种刀需要薄而有弹性。只要具有这一特性,即使用塑料或竹片,也同样可以成为一把经济实用的好画刀。
画刀在表现对象时,不如使用画笔那样随意自如,能画出柔和的笔触,或有粗细变化的线,在表现具体细致的形象方面也是困难的。它只适用于厚画,而不能进行含水较多的薄画法,这是画刀的局限性。但是它的应用功能与油画中画刀的表现效果近似,对表现质地粗糙的形体、体面对比明确的对象,如山岩、泥地,概括的远景或丛树、建筑物的墙面、砖瓦和天、山、水等大块面景物,都非常适宜而独具效果。
用画刀调色,一般不能加水使颜料稀薄,配合的颜料分量要正确估计,上色前不能将颜料过多地调合就刮到纸面上去。而是通过画刀变动技巧,显现出色彩效果。实际上,画刀用色具有色彩并列的因素和效果,所以它比画笔下的色彩更为鲜明响亮和坚硬有力,以致能画出微妙而意外的色彩。画刀也可以在未干的色底上,用刀的正侧面,通过用力的轻重和不同的速度,刮出各种有变化的线、面来表现不同形体和质地的部分,效果甚妙。另外,画刀还可以用刀面蘸上薄薄的颜色,在已干的色彩表面上轻轻抹一层,似枯笔画出的笔触效果,可以丰富色彩关系,增强色彩浓厚感,也可以用此法调整色彩调子关系。以上这些,都是画刀在绘画技法中的一些实践经验。使用画刀,也要注意它的适应性,在一些不能使用画刀达到技法效果的地方,就不要使用画刀。画刀一般还得与画笔结合起来使用,才可以获得完整的艺术效果。
水粉画的表现技法,实际上范围十分广泛而多样,在后面的静物、风景等章节中,仍会有较多的介绍叙述。技法的学习与应用,与个人的气质、审美意识有密切关系。这正如人们对各类不同的绘画有自己的喜爱是一样的。由此可知,介绍所有的技法,不能只选用或局限某种定式,以致束缚创造。在此应给初学者提供在作水粉画中的一种启示或技法探索的途径,从而进一步去创造、去开拓新的技法领域。
Ⅱ 请问怎么用水彩画白色花瓣(特别是那种层次感)
水彩我还是很有把握。
前面的仁兄说的不全对,留白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但版是有时为了表现体积感,权就会用其他颜色表现,试想画雪景的话,肯定不会全留白的,怎么做的?考虑环境色。光源色。比喻用水调少许兰色,在卷边处描一下。
具体到你这个画,首先我看了那个图,这个马蹄莲原画用了偏绿的颜色,并非纯白,花的卷心处的颜色是赭石+普兰调出来的,花瓣暗部用偏冷的墨绿画
整体是湿画法,颜色用的较为厚重。
希望对你有帮助
Ⅲ 蓝色的花(水彩画)
你指的仅仅复是水彩画吗?制水彩画主要讲究的是对水份的控制,或干或湿,因为它不像水粉画那样覆盖能力强,所以建议你在画的过程中注意水份的控制,至于那由深到浅的渐变,如上一位朋友说的那样,要多多练习才能熟能生巧!
Ⅳ 水彩花怎么画
2支笔,普通写字大小的即可。
一支沾水湿度以抹在手指上看得见水印但是手指觉不到湿为好,一支沾你想画的花的颜色,然后从每一片花瓣根部涂抹,涂到一半的地方用沾水的笔沿着颜色边缘用侧峰(笔头躺纸上涂)涂抹引开水彩,这样就出现了过渡,较逼真。
Ⅳ 如何用水彩画鲜花
鲜花是活的物种,画得好可以动起来。用水彩画鲜花时注意力要集中。植物的形状与运笔的方法息息相关,但也是一种比较容易画的主题。这个主题正好表现水彩的色彩渐变效果。用水彩画鲜花的步骤如下: 1. 手捧花蕾仔细观察,理解鲜花的形状,开始运笔作画。 2. 先仔细观察主体,理解它的构成,在脑海中大体勾勒形状,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 3. 用铅笔轻轻勾勒隐藏在鲜花里边的茎干及鲜花的大体范围。 4. 由于将画出色彩的渐变效果,所以先用水裱纸。 5. 画纸旋转至适合画花瓣的方向,然后不画轮廓而直接描出花瓣。 6. 画花瓣时,多吸取水彩颜料,而且水彩颜料要调浓。 7. 白色部分则用水刷刷。 8. 在花瓣的分界处留出间隙,描上白色部分的轮廓。 9. 鲜花的大小要适合,估量大体尺寸后,扩展水彩颜料。 10. 运笔时根据花瓣的方位改变方向。 11. 再次涂上水彩颜料,强调深色部分。 12. 观察枝干的伸展方向后,吸取充足的水彩颜料,慢慢描出枝干。 13. 逐渐改变水彩颜料的色彩,在画面干燥之前刚接上去。 14. 使用笔尖作画时,水彩画笔要竖起来,千万不能横握水彩画笔。 15. 用紫色画上花瓣的前端。 16. 先画最近的鲜花,再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画下去。 17. 接着画背景。旋转画纸使其适合运笔,留下空白做轮廓。 18. 背景与整体曲线交叠,构思如何使鲜花立起来。
Ⅵ 各种花卉,,花朵的色彩,水粉画法
画出优秀的水粉画及花卉要注意一下几点:
1-调色
写生时调配色彩,是建立在正确观察和理解对象的色彩关系的基础上。调配颜色不能孤立的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而要考虑整个的色调和色彩关系,从整体中去决定每一块颜色。水粉画写生色彩不易衔接,也应该在明确色彩的大关系的基础上,把几个大色块的颜色加以试调,准备好再往上画。切忌脱离整体,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接着又调一块改一块。水粉画颜色湿时深,干后浅,干湿变化明显。水粉画经典《天河白马》如果调色时使用粉(白色)多,或已经画了较厚的色层,再着色作画,又使用的是吸水性强的纸,颜料的干湿变化就更显著。这使水粉画调色不容易做出正确的估计。造成色彩衔接、覆盖和修改上的困难。这是水粉画的一个明显特色和难点。初学时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所以入手时要先画重颜色。一般来说,趁画面湿时,颜色湿与湿比,一口气画完,色彩关系易于掌握。如果在一色已干的情况下再衔接、覆盖颜色,就要注意颜色的干湿变化。
2-水的使用
水的使用在水粉画中虽然不及水彩画中那样重要,但也是不可忽视的。水主要是起稀释、媒介的作用。调水粉画作品欣赏色、用笔和色层薄变化,都与水的使用,有密切关系。《水粉画》(高等教育出版社)一般来说,适当地用水可以使画面有流畅、滋润、浑厚的效果。过多的用水则会减少色度,引起水渍、污点和水色淤积。而用水不足又会使颜色干枯、粘厚,难于用笔。通常用水以能流畅地用笔、盖住底色,为宜。在画暗处、虚处和远处,一般可适当地多用水,以增强其虚远和透明感。从作画步骤来说。在铺大调子时水要用的多些,使色层较薄,便于再往上着色。在作画过程中,水太脏了要及时换。尤其是画色彩鲜明的部位,调色用水要洁净。
3-用笔
由于各种类型的笔都可以用来作水粉画,因此水粉画的用笔技巧是异常丰富的。并且是在借鉴油画。国画和水彩画笔法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发展的。水粉画中常见的笔法。
“平笔法”——笔迹隐蔽。画面色层平整;
“散除法”——笔迹显露,但色层厚薄变化不显著;
“厚除法”——色层错综重叠,用色较厚、厚薄相间;
“点彩法”——利用光色的空间、初觉混合原理,用密集的小笔触(色点)塑造形象。(这种笔法用得较少,较难掌握,初学时不宜过早效仿)
4-衔接
水粉画由于颜色干得较快、干湿变化显著,又加之用水,颜色会在画面上流动,渗化和容易产生水渍,因此熟练地掌握好衔接技巧,对于画好水粉画关系很大。水粉画的衔接主要可以分为湿接、干接和压接这三种方法。
所谓湿接,是邻接的色块趁前一块色尚未干时接上第二、三块颜色。或是两块相邻的颜色碰接上。或是一块颜色中趁湿点入其它颜色,让其渗化。再或在笔头的不同部位分别蘸上几种不同的颜色,画到纸上时利用笔肚的水分,让其自然化接。
所谓干接,就是邻接的色块在前一块颜色已经干了的时候,再接上第二、三块颜色。
所谓压接,就是相邻的色块(形体的转折或不同的物物体),前一块色画得稍大于应有的形,第二、三个色块成一种节奏感。要防止缺乏整体处理意图的凌乱用笔。接上去时,是压放在前一块色上,压出前一块色应有的形。进行压接时,要注意颜色(压接上去的颜色)的盖色力和粘着性,一般来说压上去的这块色要比已画的色块稍厚一些。
5-覆盖
所谓覆盖,就是在已画的色层上再画上一层或数层颜色。覆盖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使画面色层水粉画作品欣赏重叠,厚薄有变化,是塑造形象的一种技法;二是一种修改方法。水粉画颜色的盖色力是比较强的,但又各有差异,加上作画时调用清水,覆盖时掌握不好就容易使底色(被覆盖的色层)泛起,产生水渍,造成色彩污浊。有时又故意用很薄的颜色覆盖,让底层色透露出来。这些具体效果都不容易估计,所以要掌握好覆盖技巧也并非易事,得慢慢捉摸。
着色
6-固有色
固有色,就是物体本身所呈现的固有的色彩。对固有色的把握,主要是准确的把握物体的色相。
水粉画由于固有色在一个物体中占有的面积最大,所以,对它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一般来讲,物体呈现固有色最明显的地方是受光面与背光面之间的中间部分,也就是素描调子中的灰部,我们称之为半调子或中间色彩。因为在这个范围内,物体受外部条件色彩的影响较少,它的变化主要是明度变化和色相本身的变化,它的饱和度,也往往最高。
(1 )起稿开始象画素描一样,先用铅笔定位置和比例,不必用橡皮,以免损坏纸面,影响着色效果。接着用颜色定稿,根据静物的色调,用赭褐或群青色定稿皆可。色线可略重一点,并可用定稿
之色薄薄地略示明暗,为下一步的着色作铺垫。造型能力强一些的,也可直接用色线起稿,不示明暗,直接着色。
(2 )铺大色调定稿之后,迅速地观察一下整体色调和大色块关系,做到胸有成竹,尽快地薄涂。此刻不要考虑形体与笔触,根据新鲜的色彩印象大胆挥洒,造成画面的色彩环境。有的人在完成上一遍色后,就急于具体刻划。应进一步调整大色块的关系,使色彩之间的关系和总的色调,与实际感觉相吻合。
(3 )具体塑造在大关系比较正确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具体塑造,从画面主体物着手,逐个完成。集中画一件物体干湿变化易于掌握,也易于塑造其受光与背光不同面的色彩变化。此时眼睛要随时环扫周围,从局部入手但不能陷入局部,顾此失彼。要看该物体与背景和春他物体的关系,掌握分寸,细节可留下一步刻划。这一遍色用色要适当加厚,底色的正确部分可以保留,增加画面的色彩层次。
(4 )细节刻划对琐碎多余的细节固然可省略,但对表现物象特征与质感的重要细节应加强刻划,画龙点睛。细节要综合到整体之中。最后的笔触最为重要,它将不被覆盖而显露给欣赏者。
(5 )调整、完成画室外一幅静物写生,作为基本练习一般以八小时为宜,力求深刻准确。熟练之后三、四个小时也可以表现得比较充分。作画时间较长,眼睛容易疲劳,色感容易减弱,具体刻划又容易忘记整体。在写生接近完成的时候,恢复一下第一印象,检查一下画面:在深入刻划时是否有些地方破坏了整体,局部和细节的色彩有没有“跳出”画面,还有没有其他毛病。检查后,调整、修改、加工。错误之处,如画得太厚,要洗掉再画,直至完成。水粉画中干和湿的技法应控制到什么程度?有哪些应用范围?水粉画运用的干湿技法,主要指调色时含水和白粉量的多少。
7-着色方法
水粉画颜色有较强覆盖能力,但也不能毫无顾及地随便乱涂,它有自己一定的着色方法和步骤。
8-干湿技法
干画法
干画法:就是说水少粉多的意思,这种画法多采用挤干笔头所含水分,调色时不加水或少加水,使颜料成一种膏糊状,先深后浅,从大面到细部,一遍遍地覆盖和深入,越画越充分,并随着由深到浅的进展,不断调入更多的白粉来提亮画面。干画法运笔比较涩滞,而且呈枯干状,但比较具体和结实,便于表现肯定而明确的形体与色彩,如物体凹凸分明处,画中主体物的亮部及精彩的细节刻画。这种画法非常注重落笔,力求观察准确,下笔肯定,每一笔下去都代表一定的形体与色彩关系。干画法也有它的缺点,画面过多的采用此法,加上运用技巧不当,会造成画面干枯和呆板。但干画法的色彩干后变化小,对于练习色彩收效较大,也容易掌握。
湿画法
水粉画作品欣赏湿画法:此法与干画法相反,用水多,用粉少。它吸收了水彩画及国画泼墨的技法,也最能发挥水粉画运用“水”的好处,用水分稀释颜料渲染而成。湿画法也可以利用纸和颜色的透明来求得像水彩那样的明快与清爽。但它所采用的湿技法比画水彩要求更高,由于水粉颜料颗粒粗,就要求湿画时必须看准画面,湿画部位一次渲染成功,过多的涂抹或多遍涂抹必然造成画面灰而腻。但这种画法运笔流畅自如,效果滋润柔和,特别适于画结构松散的物体和虚淡的背景以及物体含糊不清的暗面。如发挥得当,它能表现出一种浑然一体和痛快淋漓的生动韵味。它的色彩借助水的流动与相互渗透,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为制造这种湿效果,不但颜料要加水稀释,画纸也要根据局部和整体的需要用水打湿,以此保证湿的时间和色彩衔接自然。有关湿画法的控制及实际操作运用,上述画法步骤中已讲得很多,不再一一细述。
Ⅶ 怎样画水彩画十二:水粉花卉
彼岸花水彩画教程的作画步骤:
水彩画是一种简单的绘画方法,水粉的专颜料齐全,操作简单,今天给大属家讲解下彼岸花的水彩画教程
Ⅷ 用水彩画玫瑰花怎么画
微博很多的直接搜关键词水彩玫瑰
Ⅸ 水彩画画花如何怎样画
首先把水彩纸打湿,用纸胶带封住四周,纸干后可使画面更平整
。
Ⅹ 画水彩时好容易“花”,请问如何和避免跟颜料和纸有关系吗
一个是颜料的关系,像马力的颜料,颗粒比较大,所以就会这样,而且像群青,赭石一类的特别明显,如果用进口的樱花,或者其他一些高级点的颜料,颗粒就比较小,很细腻,这样就不会花了。
还有一个那就是功底问题,同样用最差的颜料,我的老师就不会花出你这样的问题。水彩颜料覆盖力很低,画实很忌讳用太多颜色加在一起,一般少于3种,而且水彩一般不用白色,但是有用到黑色,这个和水粉正好相反。
一般整张画最暗的地方,是用加黑色来加深的,但忌用纯黑色,只要加一点就够了。
另外水彩画一般画时由浅到深画,暗部的颜色想不画花,一是等要画的地方的水干些了再画,不要刚上了第一遍颜色马上就在这里加深,这样颜色肯定不会深的,而是画的时候水少加点,不要像第一遍画亮部的地方一样那么多水。
加深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同一个地方多画几遍,但是不要太多遍,这样的话暗部颜色也会丰富些,不是死板的黑色而已,但是一定要干点了再话,否则纸会画毛的。
水彩画时一般开头用较纯的颜色铺大体色,越到后面颜色纯度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