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与鲜花
Ⅰ 道教弟子有哪些忌讳
1、斋醮诸忌略有七条,即勿饮酒;勿食五辛;勿与别人同坐;勿视死看生;勿嗔怒;勿悲哀;勿见血。此外,醮坛中人尤应忌食牛肉。
2、道教在举行宗教活动时,不仅要有清静的醮坛,而且道士本身也应保持清净之身。在行仪式之前,道士通常要斋戒沐浴,洁净身心。道士沐浴时忌俗人见浴。所以沐浴须在密室中进行,而且忌用不洁之水。
3、道士要上香,信众求神也要上香,上香时,持香者要手指干净,切忌“信手拈香。
4、道教服饰禁忌内容很多,主要包括:忌秽亵法服;忌法服不洁、形仪慢黩;忌衣服杂色;忌衣饰华美、与俗无别;忌法服借。
5、道教特别强调对于酒、肉及五辛之菜等的禁绝。
6、同道士打招呼,不能用佛教的“合十”礼仪,而要用“拱手”礼仪。见了道士不得问寿。即不得问道士的年龄。
7、道教宫观是道士生活、修道和举行各种道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无论道内道外,都要保持道观的清静、整洁和庄严,切忌有任何不合禁戒的言行。
(1)道家与鲜花扩展阅读:
佛教禁忌:
佛教最基本的戒律是“五戒十善”。
五戒,就是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戒。
十善实际上是五戒的分化和细化,分为身、语、意三业的禁忌,其内容包括,身体行为的善(禁忌):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语言方面的善(禁忌):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识方面的善(禁忌):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饮食方面的禁忌:佛教规定出家人饮食方面的禁忌很多,其中素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条。素食的概念包括不吃“荤”和“腥”。
佛教还要求僧人不饮酒、不吸烟。
不结婚,不蓄私财,不自歌舞,不观看听取歌舞,不坐卧高级豪华床位,不接受金银象马等财宝,不作买卖,不看相算命。
Ⅱ 进入道观前,哪些道教“禁忌”是必须知道的
首先寻常人在进入道观之前,应该要衣着整齐光鲜,注重仪表不能赤身裸体或者光膀子赤脚。在进入道观之前要分清男女左右,因为女香客,入门要先迈右脚,男香客入门要先迈左脚,而且在迈入门槛的时候,脚不能踩在门槛上。
作为专业修行的道士,则还有一些一礼三叩,三礼九叩的叩拜礼要学习,这些跪拜礼比拱手礼更为复杂严谨。在道观中碰到女道长,不可以称呼她们为道姑,因为那是对她们的不尊重,但是遇到年长的道长可以称呼为道爷。若是想上前与他们打招呼,那么可以说“道长慈悲”或“福生无量天尊”,并且在说的时候要行拱手礼。
Ⅲ 花卉 道教 常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花也是道所衍生的。一般来说,供养坛前的花:春为兰,夏为玉簪,秋为菊,东为仙客来或白梅。当然,这也不是必须的,一切清净素雅的花都可以供养。不同教派要求不一样,但是最好不要用香味太浓烈或太艳丽的花。此外,道教在花朝节“三月初三”(太上老君的生日)会举办花卉。以成都青羊宫的花会最出名。届时,百花齐放,人潮涌动,好不热闹。顺便说一句:莲花不过是夏仙,没有在佛教里那样的影响。
福生无量天尊!!!
Ⅳ 道家礼仪有哪些。
道家奉华夏民族祖先黄帝为始祖,尊老子为教主,奉为太上老君。中国以儒、释、道为三足鼎立,其中道家是华夏民族固有的宗教,对传统文化保留得比较多,有学者称“道家(教)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被人称之为“活化石”。 1、拱手 姿势:《道德经》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左手为阳,右手为阴。阴抱阳,右手抱左手,男女都一样。。右手大指压左手大指,右手掌抱左手掌,向前伸出,如抱着一个鼓,抱拳处约与颈部齐平,可略微晃动小手臂,是为拱手礼。 使用场合:平辈或朋友相见。 2、作揖 姿势:抱拳如同拱手,但抱拳时,身体向前鞠躬,两小臂同时往身体靠,上不过眉。渐渐直起身子,同时两小臂下放,下不过膝,然后两手掌松开,放于大腿两侧。这样是为一次。通常有一揖和三揖。三揖就是连续做三次。 使用场合:面见长辈,或平时向祖先作揖。 3、嗑头(叩头) 姿势:右膝下跪,右手撑于蒲团前方,左腿弯曲,然后左膝下跪,(如穿汉服,左手应把左膝上的布提起,待到左膝跪下后,再放下。)然后左手掌置于右手掌下,右手大指置于左手掌内。头往下嗑,额头轻触手掌。是为一次,注意屁 股应该下坐,不应该撑起来。如果要连续嗑头,一般情况下,头上抬时,双手成拱手,跟着上来,头往下嗑时,双手放下,成前面讲的撑在蒲团上的姿势。嗑头有嗑一次的,两次的,三次的。 使用场合:这是较大的礼节,一般用于拜见长辈,或是拜师,拜祖先等。 4、三跪九叩 姿势:是作揖和嗑头结合起来的动作,是最高的礼节,又叫三拜九叩。先作揖一次,双手下放时,右膝下跪,右手下撑,依嗑头的动作,嗑三次,最后一次头上抬时,左膝上提,左脚踏实,形成右膝单跪的姿势(如穿汉服,左膝上提时,左手要把布往上提,左脚踏实后放下)。然后右手离地,右腿站立,身体站直。身体站直的同时,左右手成拱手,往上提,身体站直后,随即鞠躬,又形成作揖。然后依前所述嗑头三次。继而作揖,又嗑头三次。是为三跪九叩。三是指作揖三次,或下跪了三次;九是指叩头九次。 使用场合:这是中华民族最高的礼节,看情况运用。 上香礼 点香:三根香是为一柱,把三根香排整齐,左手拿住前面(燃香的那一头),右手拿住后面,在蜡烛上或其它火源上点。当然,如无火源,右手可以空出来拿打火机。 鞠躬:左手拿香,香是朝上的,右手抱在左手上,三鞠躬。 上香:左手上香,注意香要齐平,不要散乱,香要插直,且三根香位置排成一直线。(如果香很大,三根香一起拿不住,应该一根一根的插,先插一根在中间,再插一根在右手边,最后一根插在左手边,这里是以自己为参照的,以左为尊,自己的右手边即中间那根香的左边。) 祭祀 一、供品 灯:即蜡烛。 花:用鲜花,一般用菊花和百合等。插花瓶里,放在供桌前方的两边上。 香:香和纸钱。 果:水果,桔子,香蕉,梨等。如是大水果,各用五个,放四个于盘子内,另一个置于四个之上。香蕉中间拱起来的的地方要朝天,扒着放。 茶:普通茶,倒入三个茶杯中。 民间祭祀一般用荤祭,即用鸡肉等。也有很多人用酒来代替茶。 二、普通祭祀仪式 在供桌上摆好上述供品,开祭,奏乐,鸣鞭炮,众人列队站在前面,主祭上香,主祭念祭文,主祭跪拜(可选用三叩首或三跪九叩),其它人跟着主祭跪拜。然后每个人依次上香,上完香后,每人拿一些纸钱,化纸。礼毕。将茶或酒一杯一杯的倒在地上,即可收舍东西回家。 注意的是,因为历史原因,不同地方的道教信徒使用的礼仪可能不同。望采纳
Ⅳ 道教里有神仙花神吗
据《中国民间俗神》一书记载:花姑本是一个种花的女子,因崇道奉祀魏夫人,一跃而为花神。《月令广义·春令》又云:“春圃祀花姑。《花木录》:魏夫人弟子,善种花,号花姑。”花姑在种花上有所建树,被以种花为业的花农奉为花神。五代杜光庭《墉城集仙录》说花姑名叫黄令微,临川人,是个女道士,年逾八十,形貌却仍像个处女。她曾把魏夫人在抚州并山的静室、临川的坛宇这两处已经荒芜了的胜迹整修一新,魏夫人闻知后,托梦给她,详加教诲,花姑得魏夫人教授传道,便得道成仙。《太平寰宇记》亦有详细记载。
女夷、花姑两人,一神一人,都与花有关联,而被奉为花神,至于说两人为魏夫人的弟子,则为后世附会之说。花神掌管世间的花开花谢,还是百花的保护神。唐代就有花神的故事,《太平广记·神仙·殷天祥》引《续仙传》载,唐代阔州鹤林寺院内有一株一丈多高的杜鹃花,每年春末都聚花满树,烂漫如锦。这株杜鹃花,据传是一百年前由外国僧人从天台山移植到鹤林寺的。寺僧对其爱护有加,围上栏杆,又将院内锁闭,时常有人从门缝窥见三位红裳艳丽的女子在花树下游玩。有人偶尔进院折枝摘花,就会受到那三个女子的惩罚,俗传女子为花神。节度使周宝准备重阳节去鹤林寺,对道士殷天祥说:“鹤林之花,天下奇绝。道人能使它重阳节开花吗?”殷天祥回答说能,便在重阳节前二天住进鹤林寺,半夜有女子来敲门说:“你想要杜鹃花开是吗?”殷天祥问其何人,女子说:“我乃上天派来保护此花的花神。此花在人间已逾百年,就要返回天宫阆苑,现在,看在你的面子上,我让花开一次。”说完,女子忽然不见。来日晨起,杜鹃树上已绽出花蕾,重阳节那天,满树鲜花烂漫如春。消息传开,周宝和全城人都惊讶万分,纷纷前往观赏。没过几天,花一下全消失了,地上亦无落花。明人冯梦龙《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说“惜花致福,损花折寿”,花农秋先爱花若痴,常常祭祀花神。所以当他受到宦家子弟张委的欺侮时,花神便以张委“损花害人,奏闻上帝”,上帝“夺其算”。而秋先在花神度化下登云成了仙,做了专管人间百花的护花使者。[1
Ⅵ 请问供奉仙家,道家和佛家时,平常桌面上面也的天天有水果吗
我家里常常给他们供奉水果,觉得这个供奉凭自身来看。
Ⅶ 道教的代表花草是什么
道教似乎没有代表花草吧,学道教的时候没学过,只学过道教的代表人物。
Ⅷ 牛鲜花和老庄在一起了吗
牛鲜花和老庄在一起了
Ⅸ 敬道教的神明用什么花好敬神用的“香、花、灯、水、果”,有没有具体的讲究ps:我是信奉道教的凡人。
科仪里面常唱 香花灯水果 茶食宝珠衣
香 一般三根
花 鲜花 我们这用黄菊花 不要枯萎凋谢
灯 蜡烛一对
果 寓意好的水果 苹果 橘子 橙 还有说法不要太多籽的水果 数量一般单数 3 5 7
茶 我们这供的是干茶叶 装在盖碗里
食 看神仙 有时候可供荤 不过供素是保证不忌讳的
宝 元宝
珠 圆珠 宝珠可以一起
衣 纸衣就好
虔诚更重要 香案要干净
Ⅹ 道教供奉什么花最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花也是道所衍生的。一般来说,供养坛前的花:春为兰,夏为玉簪,秋为菊,东为仙客来或白梅。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一切清净素雅的花都可以供养。不同教派不一样,但是最好不要用香味太浓烈或太艳丽的花。此外,道教在花朝节“三月初三”(太上老君的生日)会举办花会。以成都青羊宫的花会最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