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一束鲜花给自己800
① 作文:送一束鲜花给自己 要求600字
【送一束鲜花给自己】
每当我看到中国运动员登上领奖台,颈戴金牌,手捧鲜花,激动得热泪盈眶时,我真是羡慕不已,但我清楚的知道,体育与我无缘,我没有那天分。可我想给自己送上一束鲜花。
事情是这样的:今天,老师给我们猜谜面“半部春秋”(打一字)。于是,我就想:根据谜面的意思,半个春加半个秋。可是,任凭我怎么相加,也加不出一个字,还真有点难度。如果要在平时,我早就放弃,不猜了,或者问同学,这是什么字?可老师说:“不许言败,不许妥协……”想到这里,我有投入了紧张的“战斗”,我一会儿在纸上画画写写,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儿踱着方步,在屋里走来走去,一会儿……两道眉毛紧紧地挤在一起,但就是不服输。
就在这时,我抬头看见墙上贴着一首古诗,我不由得轻声吟诵起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渡阴山。”就在这一瞬间,脑子里灵光一闪,答案跃进我的脑海,“秦”不就是半个春和半个秋相加吗?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猜出来啦!猜出来啦!”我兴奋地喊叫起来。那股高兴劲儿,就甭提了。我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了努力的结果。此时,我多么想有人送我一束鲜花,奖励我一块金牌,或者荣获“动脑筋小博士”的称号,但这都没有。我想:既然没有人送我鲜花,为什么我不能给自己送上一束鲜花呢?
于是,我就动手画了一束玫瑰,送给自己。虽然他长满了小刺,但它芳香四溢,娇艳动人。
② 送自己一束花的经典语录是什么
1、买束鲜花送自己,对自己说一声,辛苦了,往后余生,愿你三冬暖。
2、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学会了自己给自己送花。
3、不要难过,送自己一束花。
4、送一束花给自己,在缕缕花香中绽放一季的好心情。
5、感觉累的时候,就送自己一束花吧。
6、无论有多么艰辛,请记得为自己准备一束鲜花只因你值得!
③ 给自己一束鲜花。
让鲜花来得更猛烈些吧~恩...
④ 献束鲜花给自己 作文800字左右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心血来潮,顺手买来一束美丽的玉兰花,我将花插在喝水的茶杯里。觉得屋子里多了一份生气,感觉还好。
此后,买花成了我的一种爱好,在我的书桌上,多了一处景致。得意时,它是对我的赞扬、奖赏。失意时,它则一种安慰和鼓励。即使在每一个平淡的日子里,买束花献给自己,它会给紧张的学习生活涂抹上一层美的色彩,令人赏心悦目。
一天晚上,我又象往常一样坐在书桌前。被繁重的学习生活搅得精疲力竭的我,感到一种由衷的倦意。忽然,一阵沁人心脾的花香飘进我的鼻口、腹中,直至心中,我登时沉醉了。我闭着眼睛,静静地去品位着这种气息。幽幽的,象洗涤剂一样,在不知不觉中为我驱走了一天的劳累,驱散了许久积压在心头的郁闷,使我的心情象花开一样开朗起来,它更象一种洗礼。啊,多么可爱的花啊!
我不敢睁开眼睛,怕我的冒昧会惊吓了这突然而至的使者。我闭着眼睛,在记忆里追寻这香气的来源。我猛地想起那每天早上买来的那束花。那因为习以为常而被我忽略的花,还在默默地散发着它的香气,不知疲倦地怡然自得!
我慢慢睁开眼睛,惊奇地发现那曾经被我一度忽略一天天的花依然在茶杯里盛开着,望着我。
啊,多么无求的朋友啊,多么真挚的朋友啊,它从来没有因为受人冷落而心生哀怨,而是默默地、默默地花开花落,惬意地走完它的一生。
想想自己,却经常为那些庸俗的小小而斤斤计较~,跟它们比较起来,我们丧失过多少本来属于我们的快乐,得不偿失啊。我们的一生就要这样走过来,然后走过去吗?学学这些花儿吧
试想,一个人从外面世界的风雨中归来,对着那沁人心脾的一缕幽幽暗香,你的心神立马会安宁下来,这时你就会想到:原来安宁才是幸福啊;再试想:一个人从外面险恶的世界疲惫的归来,静对着或娇艳或素雅的花瓣,你的精神会为之一震—— 你会说,呀,世界上原来不尽是丑陋。
这时给自己献上的一束鲜花无疑是一贴静心剂, 她会让你从另一个角度去品味生活去调整心态去面对以后的风雨雷电去迎接新的流岚和红霓。亲爱的朋友,学会爱自己吧,不要把自己的生活总寄于别人手中的鲜花上,寄于别人为你献花的那一瞬间。
常给自己献一束鲜花,你会觉得心中总有一缕阳光在。
⑤ 送一束鲜花作文 600字
眼看教师节快到了,六二班的同学们在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在商量教师节送点什么来给亲爱的老师,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意。其中王芳、李小明和王刚,他们的意见各不相同,很难决定送什么礼物。王刚说:“咱们不如每一个人都送一张漂亮的教师节贺卡吧!”李小明说:“我看还是咱们三个人合资买一盒点心,来表示对老师的敬意。”王芳不同意他们的意见,她说:“我们要表示对老师的敬意和对老师的爱,不一定要花钱呀。送给老师的礼物,一定要能表达自己的发自内心的对老师的爱,老师每天为我们认真地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十分辛苦,我看最好的礼物应该是我们为老师送上一束鲜花!”李小明和王刚不同意王芳的意见便走开了,于是王芳决定送一束花给老师。 教师节到了,王芳5点钟就起床了,她穿好了衣服,蹦蹦跳跳地跑到了离家不远的小山坡上,到的小山坡,那时太阳还没全升上来,天空湛蓝湛蓝的。王芳找了又找,可是没看见一朵花,她又跑向了另一个山坡,可还是没看见花的踪影,就这样,王芳又翻遍了好几个山坡,累的她满头大汗,鞋和裤腿也被露水打湿了,终于采到了一束美丽的鲜花,这时她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太阳已经完全升起来了,王芳急忙赶回家,吃了早饭就急急忙忙赶到了学校,从她的班主任李老师办公桌前的窗子向里面望一望,看见李老师正在整理她的书柜,王芳高兴极了,便开始自言自语:“我可千万不能让老师发现我给她送花,我要给老师一个惊喜。”说着就把那束鲜花插进了老师的笔筒里,还不时地斜着盯着王老师,生怕老师发现她。这时,王芳看见了老师的老花镜下面放着一本语文书,王芳知道,这绝对是李老师昨晚批改作业和备课一直到了深夜,摘下眼镜就忘了拿回家。 王芳回家想到了平时李老师对她和全班每一个同学的关心与爱护,而她在这个教师节用一束感恩的鲜花回报了对她关心爱护的,敬爱的李老师,她的心里突然感到特别的快乐。
⑥ 初中作文:送你一束鲜花
送你一束鲜花 婀娜多姿的百合,沁人心脾的玫瑰,五颜六色的康乃馨,衬托在满天星和大丽菊的叶子里。那么温馨,那么艳丽。红色的缎带,一纸温馨的问候,礼仪小姐彬彬有礼的祝福,我醉了,迷茫了。久久地,久久地,我呆立在哪里,直到礼仪小姐和我拜手说再见,我都没有从沉醉中苏醒过来。远了,礼仪小姐已走了很远还回过头来和我拜手;远了,远了,148班那一群可爱的小天使已离我远去了七,八年了,还记得王宇婧入学报道时天真的打扮;还记得钮钮的朝天小辫一翘一翘的跃跳;还记得续健和马静到课堂上的嬉闹;还记得郭宇贞日日无怨无悔的收发作业……远了远了,但记忆的烟花随着这眼前的一束鲜花在夜空中盛开了。我的心也随着这盛开的鲜花激烈地荡漾着。漾着漾着犹如四月的春水那样碧青绿秀,花儿一样的小天使们竟然还记得在这秋叶飞落的日子虽给他们久已远去的初中老师送上这么隆重的这么情意深厚的礼物,鲜花映着初秋的阳光泛着美丽的光泽,芳香四溢在办公室的每个角落,思绪在九月的阳关中跳跃。跃出了王宇娟和魏高闹矛盾泪啼连连地撅着小嘴来寻公道。她得到了安慰,阳光继续跳跃,刺的眼睛有些生痛,揉揉眼阳光中闪现出了乔花因家贫而无心学习的苦恼形象;她得到了扶持,漫天星调皮地随着吹进来的风触看我的脸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当我们尽力而为的为我们的工作为我们的学生送去问候和屡屡温暖时,他们正在积蓄,积蓄自己的力量,当终有一天他们冲天而起,展翅高飞的时候他们不会忘记他们曾经享受过的阳光和温暖一束鲜花,美丽的鲜花是我一生最得意的礼物。
希望可以采纳!!
⑦ 写一篇题为送给自己一束鲜花的记叙文有哪些素材
记叙文怎么写?作者:高分社区的番薯皮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那么,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一、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1]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二、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三、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写记叙文,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顺序,否则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清。那么,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呢?一、运用顺叙。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二、运用倒叙。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三、运用插叙。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有些小朋友看见同学写出一些好文章来,便惊叹道:“这些内容,我也熟悉的,怎么我没能把它们写出来!”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说穿了,那是因为你缺乏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的能力。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是少见的,一般人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细小的事情。自古以来,好文章数也数不尽,大多写的也是平凡的、细小的事。《红楼梦》写的是封建社会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琐事,这些生活琐事在那样的门第中可以说是平常又平常的了,但它反映的思想意义却是深刻的,成为举世公认的巨着。那么,怎样从小事中写出深意呢?一、提高思想水平,训练一副见微知着的好眼力。照相机能摄像,人的双眼也能摄像。然而人和照相机毕竟不同,双眼是带着感情去选镜头的。观察的人本身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只有这样,才可能看到事情的里层,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二、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寻找出事情所蕴含的深意。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凡事多加留意,尽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不只注意到它的表象,还要去挖掘它的本质,弄清它的来龙去脉。这样,就能有敏感的头脑和锐利的好眼力,挖掘、寻找出事情中所蕴含的深意。三、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写。背景就是时代环境,指的是社会变迁和政治动态等。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联系起来,那就不寻常了。四、“事”与“意”的榫头要对得合适。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容易犯的毛病是“事”和“意”的榫头对得不准,往往是主观上(意)想“深”,客观上(事)显得内容单薄。因此,我们在具体写的时候,避免在提示事情所蕴含的意义时候犯任意“拔高”的毛病。有一篇题目叫《节日的早晨》作文,叙的内容是一家人愉快地吃早点的情形,结尾是:吃完早点,我开了院门一看,只见人们穿着美丽的新衣服,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走向热闹的大街,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这段话的结尾处,犯有“拔高”文章思想意义的毛病。如果写好吃早点的情形,体现人民生活水平在GCD的领导下步步提高是可以的,可是将它和“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联系在一起,那“事”和“意”的榫头就对得不合适了。总之,我们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对听到或看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认识它的意义,鉴别它的价值,并把它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写,就能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不少同学的作文,不是写拾到皮夹子交公,就是写为抱小孩的妇女让座;不是写帮助同学补课,就是写送迷路的小孩回家……总之,尽是写一些人家写“烂”的材料。于是语文老师常常在他们的作文后面写上类似的评语:选材陈旧,希望今后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那么,怎样才能选择到新颖、独特的材料呢?一、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找不少同学看到作文题目,不是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材料,而是道听途说,或者是从概念出发去记叙、描写。记好人好事,总是写“拾皮夹”、“让座”、“为人补课”,不管此事自巳是否经历过,是否有感触。这样的内容,怎么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呢?其实,我们每个人居住的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经历的事情必然不同。能把自己那些与众不同的经历作为选材的内容,那么,你所选择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独有的,新鲜生动的。二、做生活的有心人。常听一些同学说,我们是学生,生活贫乏,看不出有什么新鲜、独特的事情值得记叙。同学们生活面不广是事实,要扩大作文选材的范围,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广泛接触生活。那么是不是我们同学生活圈子小,就没有新鲜、独特的材料可以写呢?不是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独特的材料让你挑选。住在城里的人,恐怕都见过老年人跳迪斯科吧?可是有的同学熟视无睹,竟然让这样的材料从眼皮底下悄悄溜走了。三、选择新角度,让常见的材料放出异彩。一般来说,同学们的生活圈子小,家庭、教室、操场。接触的人少,家人、老师、同学。同学们在作文时,所叙述的事往往是常见的。常见的材料中就没有新鲜的东西吗?不是的。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对常见的材料改变一下叙述的角度,也会让它放出异彩。四、打开思路,扩大视野。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思路比较狭窄,他们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老是不能扩大。如果我们同学把观察的目光投射到整个生活里,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那些坏人坏事,作文的材料一定会丰富多采起来。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了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那么,在记叙的过程中,怎样妥当地安排详写和略写呢?一、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它往往具体体现中心思想,因而要详写。二、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有点有面地叙事,“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详写。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文章中,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运用得好,可以对文章重点的突出、主题的表现,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一篇文章,好比一架运转正常的机器,文章中的一个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这些零件不仅相互照应,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们连接起来。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应,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过渡段和过渡句把它们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不然,文章就会显得支离破碎。所以,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照应。一般说,记叙文在下面几种情况需要过渡:一、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需要过渡。二、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三、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四、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一般来说,插叙内容写完以后要注意与原来的叙事线索衔接。叙事中的照应有三种情况:一、文题照应。在叙事过程中,我们所写的内容务必切题,要和文章的标题相照应。二、首尾呼应。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三、前后照应。在一篇文章中,前面的内容和后面的内容要互相照应。总之,过渡和照应,是叙事文章中必不可少的,我们在作文时千万不能忽视。写文章应该怎样开头?怎么结尾?谁也不会带着这个问题去问警察,因为警察不是教语文的,跟他关系不大。然而有一则外国幽默,却说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而这个警察终于谈出“门道”来了。全文摘抄如下: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警察说:“作报告时,首先要有信心,报告的开头要像逮捕犯人一样,富于戏剧性;报告中间要像审讯犯人一样有条不紊;报告的结尾要像宣判一样简洁明快。”看了这则幽默,同学们可能会捧腹大笑,有的笑那个“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人,是向聋子借听力,是向盲人问路;有的笑那个警察是:“不懂装懂,胡说八道。”其实,那位外国警察谈的作报告的诀窍也一样适用于写文章,所谓开头要“富于戏剧性”,就是说开头要漂亮;所谓结尾要“简洁明快”,就是说结尾要干脆有力。到“开头漂亮”的主要途径是:一、叙述好事件的起因。如《边线》作文,开头这样写道:“大扫除刚结束,不知哪个‘缺德鬼’把一小团废纸扔在五年级的走廊上。”文章的开头便是军军和牛牛争吵这件事的起因,具有夺人眼目的力量。二、描写环境,烘托气氛。如《风》作文,作者一开头就描写了风的猛烈:“走在路上,风要把我吹得飘起来。”甚至“前面路口的大杨树被风刮得东倒西歪,发出‘唰唰’的响声……”文章的开头交代了上学路上的恶劣环境,正是为了适应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也增强了感染力。三、激人兴趣,引人入胜。如《一堂有趣的自然课》,作者开头就写道:“清脆的上课铃声刚止住,马老师就抱着一大堆毛皮子、丝绸帕、玻璃棍和橡胶棒等东西,快步走进了教室。”马老师究竟要干什么?难道你不想看下去吗?四、开门见山,点明题旨。如《“雷锋”来到运动场》作文,作者开头写道:“学校十三届田径运动会结束了。在总结会上,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赞扬一位不知名的‘雷锋’。”这样直截了当,一下子把读者注意力吸引到中心思想上,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做到“结尾有力”的主要途径是:一、把事件的结局交代清楚。如《一堂有趣有自然课》,是这样结局的:下课铃声响了,当同学们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实验时,一个个不由自主地埋怨道:“怎么搞的,这节课时间这么短!”这种顺着情节的发展,以事情的终结作全文的结尾,干净利落,不枝不蔓,事情结束,文章也就结束了。二、语言含蓄,发人深思。在记叙文中,作者以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写下深刻含蓄的结语,力求意味深长,发人深思。三、结尾同开头呼应。结尾照应开头,能使文章结构谨严,浑然一体。四、篇末点题,突出中心。篇末点题,尤如画龙点睛,这“睛”点得好,会使全篇顿生光彩。画龙点睛式的结尾,能帮助读者悟出全文的深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⑧ 作文:送给你一束鲜花
这是一束多么美丽的鲜花呀!有:紫红色的康乃馨,红艳艳的玫瑰花,含版苞欲放的百合花组权成的。
我很早就来到了教室,在贺卡上写上:“老师您辛苦了,祝您教师节快乐!您的学生周商琦。”接着,我就捧着花来到了老师的办公室,悄悄地将贺卡和鲜花放在了老师的办公桌上,又悄悄地走出了办公室。 在回教室的路上,我眼前又浮现出令人难忘的那一幕。那是发生在半年前的一个早晨,平时考试都是前几名的我,可是这次却考得很差,当要回家让家长签名时,我便擅自改动了分数。回到家,我拿给妈妈看时,看到成绩上的涂改,她有点不相信,便去问老师。 看到我紧张、害怕的神情,老师似乎明白了什么,便说:“噢!是我改错了,都怪我。”听了老师的解释,妈妈便放心地走了。 后来,老师便找我去谈话:“这10分我先借给你,希望你期末考试时能还给我!”我羞愧地点点头。 为了报答老师的“救命”之恩,我加倍努力学习,果然期末考试时我考出了优异的成绩。
老师,知道吗?您的一次宽容不仅让我避免了一次难堪,更让我有了重新拾起了信心。我默默地说:老师,我不知道该如何报答您,就让这一束美丽的鲜花替我向您说声谢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