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店对联
Ⅰ 经典结婚对联100副
为您奉上:
礼大厅对联
上联:英男靓女天作之合,:下联;情深意浓同心永结;横批:(男名、女名)结婚典礼仪式(对联中央为一剪制的双喜字。此联适宜英俊、美丽夫妇)。
上联:娶贤妻嫁郎君不忘父母养育恩;下联:结良缘立家业常念兄弟(姊妹)手足情;横批同上。(此联适宜双方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都有的新婚夫妇)。
上联:柳暗花明春正伴;下联:珠联璧合喜成双;横批:同上(此联适合春季结婚典礼联)。
上联:花开并蒂姻缘美;下联:鸟飞比翼恩爱长;横批:鸾风和鸣。
饭店大门对联
上联;燕尔新婚恭迎亲人聚;下联:良缘喜结诚欢朋友来;横批:喜结良缘或合卺之喜、琴瑟和谐,或(男名、女名)结婚典礼。
上联:高朋满座庆新婚;下联:美酒佳馔谢客宾:横批:喜庆新婚。
上联:饭店办婚礼喜气荡漾;下联:高朋品美酒色昧飘香:横批:婚姻美满或万载良缘、福禄鸳鸯。
上联;四海驰骋千里结姻缘;下联:五洲飞跃故乡娶新人;横批:珠联璧合(此联适宜远离父母,事业有成,回故乡结婚的夫妇)。
新房楼门或宅门对联
上联:门前结彩迎淑女;下联:户内鸣笛引凤凰;横批:爱情永铸或良辰美景。
上联:张灯结彩办婚事;下联:龙飞风舞喜迎门;横批:鸾风和鸣或美满婚姻。
上联:贺客满门庆新婚:下联:红烛高照结姻缘;横批;百年好合或幸福家庭、白头偕老。
上联:荷红莲开并蒂花;下联:朝阳彩凤喜迎门;横批:婚姻美满。
上联:青山秀水育儿郎;下联:欢天喜地迎淑女;横批:新媳临门(此联适宜山区农村院落大门)。
洞房对联
上联:成新家家和顺婚姻美满;下联:立大业业通达前程辉煌。
上联:春色绣出鸳鸯谱;下联:月光香斟琥珀杯。
上联:嫁有才郎君;下联:娶娴淑之女。
上联:合卺双行夫妻礼;下联:调琴喜弹凤凰音。
上联;鸳枕合欢莲开并蒂;下联:洞房细语婚结同心。
横批:恩爱夫妻或婚姻美满、恩爱永恒、家业兴旺。
礼房对联
上联:相亲相爱携手并肩齐走幸福路;下联:同心同德重彩浓墨共描婚礼图;横批:婚事新办或xx集体婚礼。
上联:文明办嘉礼;下联:同结今生缘;横批:喜庆新婚。
上联:众星捧月架金桥;下联:共渡良缘碧双辉;横批:喜结良缘。
上联:英男靓女成双对;下联:风采丽姿展芳容;横批;喜结伉俪。
上联:聚东南西北才子共办集体婚礼;下联;合天地人间佳人同庆美满姻缘:横批:喜事新办。
上联:提倡晚婚破旧俗:下联:计划生育立新风;横批:晚婚晚育。
上联:男愿意女愿意俩人都愿意;下联:爹欢心娘欢心全家皆欢心;横批:恩爱夫妻。
上联:鸾凤和鸣万里云天看比翼;下联:夫妻恩爱百年好合结同心;横批:xx集体婚礼
方借花容添月色、欣逢秋夜作春宵
槐荫连枝百年启瑞、荷开并蒂五世征祥
欢庆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结良缘
秋水银堂鸳鸯比翼、天风玉宇鸾凤和声
紫箫吹月翔丹凤、翠袖临风舞彩鸾
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春窗绣出鸳鸯谱、夜月捍斟琥珀杯
碧岸雨收莺语暖、蓝田玉暖玉生香
白首齐眉鸳鸯比翼、青阳启瑞桃李同心
杯交玉液飞鹦鹉、乐奏瑶笙舞凤凰
碧岸雨收莺语暖、蓝田日暖玉生香
并蒂花盛开长征路上、比翼鸟双飞四化途中
并肩同步长征路、齐心共谱幸福歌
不须玉杵千金聘、已有红绳两头连
不愿似鸳鸯嬉戏浅水、有志象海燕搏击长风
才高鹦鹉赋、春暖凤凰楼
成家当思创业苦、举步莫恋蜜月甜
窗前共议四化业、灯下同攻网络书
春风堂上初来燕、细雨庭前乍开花
大地香飘蜂忙蝶戏相为伴、人间春到莺歌燕舞总成双
当门花并蒂、迎户树交柯
东风入户、喜气盈门
方借花容添月色、欣逢秋夜作春宵
风暖丹椒青鸟对舞、日融翠柏宝镜初开
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皓月描来双影雁、寒霜映出并头梅
红梅吐芳喜成连理、绿柳含笑永结同心
红妆带绾同心结、碧树花开并蒂莲
花灿银灯鸾对舞、春归画栋燕双栖
花月新妆宜学柳、芸窗好友早栽兰
花烛光中连开并蒂、笙簧声里带结同心
花烛下宾客满堂齐赞简朴办事、洞房中新人一对共商勤俭持家
槐荫连枝百年启瑞、荷开并蒂五世征祥
欢庆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结良缘
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
皓月描来双影雁、寒霜映出并头梅
红妆带绾同心结、碧树花开并蒂莲
一对璧人留小影、无双国士缔良缘
杯交玉液飞鹦鹉、乐奏瑶池舞凤凰
比飞却似关睢鸟、并蒂常开边理枝
琴韵谱成同梦语、灯花笑对含羞人
一岭桃花红锦绣、万盏银灯引玉人
凤翔鸾鸣春正丽、莺歌燕舞日初长
花灿银灯鸾对舞、春归画栋燕双栖
绣阁昔曾传跨凤、德门今喜近乘龙
梧桐枝上栖双凤、菡萏花间立并鸳
银镜台前人似玉、金莺枕侧语如花
文窗绣户垂帘幕、银烛金杯映翠眉
方借花容添月色、欣逢秋夜作春宵
欢庆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结良缘
紫箫吹月翔丹凤、翠袖临风舞彩鸾
春窗绣出鸳鸯谱、夜月捍斟琥珀杯
碧岸雨收莺语暖、蓝田玉暖玉生香
红梅吐芳喜成边理、绿柳含笑永结同心
下玉镜台笑谈佳话、种蓝田玉喜缔良缘
白首齐眉鸳鸯比翼、青阳启瑞桃李同心
春暖花朝彩鸾对箅、风和月丽红杏添妆
槐荫连枝百年启瑞、 荷开并蒂五世征祥
秋水银堂鸳鸯比翼、天风玉宇鸾凤和声
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婚姻必须自主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爱情岂容买卖让人间相思者早结良缘
交结情侣只求道合志同、缕结同心日丽屏间孔雀
从此奇男已丈夫、琴瑟调和多乐事
春日耀春晖珍色满园庭、新社会新人物新婚嘉礼
德门今喜近乘龙、雪案联吟诗有味
水笑山欢丹桂飘香、又红又专两情鱼水
金风涤暑鱼水欢谐、云拥妆台和风正暖
恋爱心已合、结婚情更浓
芝兰茂千载、琴瑟乐百年
祥云绕屋宇、喜气盈门庭
香掩芙蓉帐、烛辉锦绣帏
百年歌好合、五世卜其昌
笙箫奏凤凰、鼓乐迎佳宾
堂开蓬莱景、人醉武陵春
才高鹦鹉赋、春暖凤凰楼
门外移来皆玉步、厨中捧出尽金瓜
厨内精心调五味、堂前聚首会三亲
绿蚁浮杯邀客醉、蓝田得玉喜婚成
愧乏茅台酬上客、喜烧花烛映重门
喜溢重门迎凤侣、光增陋室迓宾车
父喜子喜重重喜、友欢戚欢个个欢
六礼周全迎凤侣、双亲欢笑看儿婚
宜把欢情联左右、愧将薄席款西东
Ⅱ 趣味对联有哪些
20副趣联共欣赏:
谜联:
黑不是 白不是 红黄更不是 和狐狸猫狗彷佛 既非家畜又非野兽(上联谜底:猜)
诗也有 词也有 论语上也有 对东西南北模糊 虽是短品却是妙文(下联谜底:谜)
取二川 排八阵 六出七擒 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 一心只为酬三愿
平西蜀 定南蛮 东和北拒 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 水面偏能用火攻
四水江第一 四时夏第二 老夫居江夏 谁是第一 谁是第二
三教儒在前 三才人在后 小子本儒人 岂敢在前 岂敢在后
印月井 印月影 印月井中印月影 月井万年 月影万年
赛诗台 赛诗才 赛诗台上赛诗才 诗台绝世 诗才绝世
洞庭湖,八百里,波滚滚浪海涛,大宗师从何而来。
巫山峡,十二峰,云霭霭雾腾腾,本主考从天而降。
寸土为寺,寺旁言诗, 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
双木为林,林下示禁, 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
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一人是大,二人是天,天大人情,人情大过天
水有虫则浊 水有鱼则渔 水水水 江河湖淼淼
木之下为本 木之上为末 木木木 松柏樟森森
红面关 黑面张 白面子龙 面面护着刘先生
奸心曹 雄心瑜 阴心董卓 心心夺取汉江山
游西湖 提锡壶 锡壶掉西湖 惜乎锡湖
过南平 卖蓝瓶 蓝瓶得南平 难得蓝瓶
南通州 北通州 南北通州通南北
春读书 秋读书 春秋读书读春秋
水陆洲 洲停舟 舟行洲不行
天心阁 阁落鸽 鸽飞阁未飞
调琴调新调调调调来调调妙
种花种好种种种种成种种香
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
尺量地面地长尺短短量长
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
尺量地面地长尺短短量长
世长势短不以势处世
人多仁少当择仁交人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山西悬空寺空悬西山
三个土头考老者
五家王子弄琵琶
鸡蛋无盐真淡蛋
猪肠未切好长肠
独览梅花扫腊雪 (上联――曲谱: Do, Re, Me, Fa, So, La, Ti )
细睨山势舞流溪 (下联――方言:1 2 3 4 5 6 7 )
Ⅲ 老木板对联一副
老木板对联一副
老的,双面都有字,两联,铜挂原配遗失了,配了一副,去年地皮上跑的,被朋友借去挂在其经营的兰花店,今完璧归赵,长110公分多,完整,工为漆下墨字,非刻字,材质山杏木,
Ⅳ 结婚对联大全
结婚对联大全
结婚对联厨房门用联
酒肴味淡惭无理 / 主客情浓幸有缘
厨无美酒殊惭主 / 席乏佳肴强宴宾
自愧厨中无盛馔 / 却欣堂上有嘉宾
客有隆情来庆贺 / 厨无美味实怀惭
门外移来皆玉步 / 厨中捧出尽金瓜
厨内精心调五味 / 堂前聚首会三亲
结婚对联重门用联
绿蚁浮杯邀客醉 / 蓝田得玉喜婚成 ‑
愧乏茅台酬上客 / 喜烧花烛映重门
喜溢重门迎凤侣 / 光增陋室迓宾车
父喜子喜重重喜 / 友欢戚欢个个欢
结婚对联侧门用联
礼周全迎凤侣 / 双亲欢笑看儿婚
宜把欢情联左右 / 愧将薄席款西东
鞠躬致迓嘉宾至 / 侧耳遥闻彩凤鸣
左右逢源君赐驾 / 东南溢美我倾樽
淑女迎来蓬门添异彩 / 佳宾驾到筚户倍生辉
燕席重闻雅爱亲朋来似雨 / 鹿车今挽多情姐妹送如云
结婚对联中堂用联
子媳早相知同德同心密室 / 岳翁原旧友有情有意明堂
合欢偕伴侣 / 新喜结亲家
婚事近新年倒履迎宾椒酒 / 姻缘原夙世肯堂接媳姜汤
连斟酬客意 / 渴望解吾心
稚子结良缘喜事从心慈母 / 嘉宾援百赐感怀雅意亲朋
欣然开笑口 / 相聚叙衷情
结婚对联宴厅用联
三杯淡酒酬宾客 / 一席粗肴宴懿亲
客溢篷门家有幸 / 席陈淡酒主怀惭
几杯淡酒难称宴 / 一意留宾莫说归
陋室摆筵酬厚意 / 嘉宾上座叙欢情
结婚对联婚房用联
节值仲冬迎淑女 / 时逢吉日款良朋
青梅酒熟凭君醉 / 红烛春浓任客谈
结婚对联后门用联
后话慢谈留客住 / 复邀相聚叙亲情
后槽关马留佳客 / 门第惭蜗宴上宾
结婚对联祖台用联
光前振起家声远 / 裕后遗留世泽长
乔木千枝思已本 / 长江成派溯清源
祖功宗德流芳远 / 子孝孙贤世泽长
燕翼贻谋承后裔 / 凤毛齐美耀前人
结婚对联大门用联
红莲开并蒂 /彩凤乐双飞
红莺鸣绿树 /对燕舞繁花
万里长征欣比翼 / 百年好合喜同心
一世良缘同地久 / 百年佳偶共天长
映日红莲开并蒂 / 同心伴侣喜双飞
日丽风和桃李笑 / 珠联璧合凤凰飞
三千珠履光门户 / 一对青年结风俦
大驾光临门第耀 / 良辰聚会主宾欢
蓬门且喜来珠履 / 侣伴从今到白头
连理枝喜结大地 / 比翼鸟欢翔长天
碰杯邀客开宏量 / 举箸筵宾表至诚
天喜地喜催得红梅放 / 主欢宾欢迎将新人来
席上愧无鱼贵客来临弹铗唱 / 门中能引凤愚男正喜弄箫吹
结婚对联头门用联
扫净庭阶迎客驾 / 携来笙管接鸳舆
严父开怀观凤舞 / 慧儿合卺学梅妆
拴马不教宾客返 / 碰杯漫听凤凰鸣
头上青霄鸾比翼 / 门中珠履客谈心
Ⅳ 结婚对联集锦大全
良缘一世同地久,
佳偶百年共天长。
婚姻自主恩爱重,
家庭和睦幸福多。
互敬互爱好伴侣,
同心同德好姻缘。
花好月圆甜蜜夜,
情投意合幸福时。
恋爱心已合
结婚情更浓
百年恩爱双心结
千里姻缘一线牵
芝兰茂千载
琴瑟乐百年
皓月描来双影雁
寒霜映出并头梅
祥云绕屋宇
喜气盈门庭
红妆带绾同心结
碧树花开并蒂莲
香掩芙蓉帐
烛辉锦绣帏
一对璧人留小影
无双国士缔良缘
百年歌好合
五世卜其昌
杯交玉液飞鹦鹉
乐奏瑶池舞凤凰
笙箫奏凤凰
鼓乐迎佳宾
比飞却似关睢鸟
并蒂常开边理枝
堂开蓬莱景
人醉武陵春
琴韵谱成同梦语
灯花笑对含羞人
才高鹦鹉赋
春暖凤凰楼
一岭桃花红锦绣
万盏银灯引玉人
吹箫堪引凤
攀桂喜乘龙
眉黛春生杨柳绿
玉楼人映杏花经
花灿银灯鸾对舞
春归画栋燕双栖
凤翔鸾鸣春正丽
莺歌燕舞日初长
绣阁昔曾传跨凤
德门今喜近乘龙
红梅吐芳喜成边理
绿柳含笑永结同心
梧桐枝上栖双凤
菡萏花间立并鸳
下玉镜台笑谈佳话
种蓝田玉喜缔良缘
银镜台前人似玉
金莺枕侧语如花
白首齐眉鸳鸯比翼
青阳启瑞桃李同心
文窗绣户垂帘幕
银烛金杯映翠眉
春暖花朝彩鸾对箅
风和月丽红杏添妆
方借花容添月色
欣逢秋夜作春宵
槐荫连枝百年启瑞
荷开并蒂五世征祥
欢庆此日成佳偶
且喜今朝结良缘
秋水银堂鸳鸯比翼
天风玉宇鸾凤和声
紫箫吹月翔丹凤
翠袖临风舞彩鸾
海枯石烂同心永结
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春窗绣出鸳鸯谱
夜月捍斟琥珀杯
碧岸雨收莺语暖
蓝田玉暖玉生香
白首齐眉鸳鸯比翼
青阳启瑞桃李同心
杯交玉液飞鹦鹉
乐奏瑶笙舞凤凰
碧岸雨收莺语暖
蓝田日暖玉生香
并蒂花盛开长征路上
比翼鸟双飞四化途中
并肩同步长征路
齐心共谱幸福歌
不须玉杵千金聘
已有红绳两头连
不愿似鸳鸯嬉戏浅水
有志象海燕搏击长风
才高鹦鹉赋
春暖凤凰楼
成家当思创业苦
举步莫恋蜜月甜
窗前共议四化业
灯下同攻网络书
吹箫堪引凤
攀桂喜乘龙
春窗绣出鸳鸯谱
夜月香斟琥珀杯
春风堂上初来燕
细雨庭前乍开花
春暖花朝彩鸾对舞
风和丽月红杏添妆
大地香飘蜂忙蝶戏相为伴
人间春到莺歌燕舞总成双
当门花并蒂
迎户树交柯
东风入户
喜气盈门
方借花容添月色
欣逢秋夜作春宵
风暖丹椒青鸟对舞
日融翠柏宝镜初开
凤翔鸾鸣春正丽
莺歌燕舞日方长
革命伴侣
幸福家庭
海枯石烂同心永结
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皓月描来双影雁
寒霜映出并头梅
红梅吐芳喜成连理
绿柳含笑永结同心
红妆带绾同心结
碧树花开并蒂莲
花灿银灯鸾对舞
春归画栋燕双栖
花月新妆宜学柳
芸窗好友早栽兰
花烛光中连开并蒂
笙簧声里带结同心
花烛下宾客满堂齐赞简朴办事
洞房中新人一对共商勤俭持家
槐荫连枝百年启瑞
荷开并蒂五世征祥
欢庆此日成佳偶
且喜今朝结良缘
婚姻必须自主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爱情岂容买卖让人间相思者早结良缘
婚姻自主恩爱重
家庭和睦幸福多
吉人吉时传吉语
新人新岁结新婚
嫁女婚男处处从简
移风易俗事事当先
江上渔歌白鸥同舞
舟中春暖紫燕双飞
结成平等果
开出自由花
节约办婚事亲友皆欢喜
勤俭建家庭夫妻更和睦
结婚筵前共饮合欢酒
劳模会上同唱胜利歌
景丽三春天台桃熟
祥开百世金谷花娇
今日新婚礼一杯香茶酬宾客
来年颁奖会两朵红花赞英雄
锦堂双璧合
玉树万枝荣
劳动夫妻革命红花开并蒂
长征伴侣爱情罗带结同心
立新风只生一个是男是女皆好
破旧习有利两家嫁女嫁男都行
联戚攀亲何必门当户对
交结情侣只求道合志同
缕结同心日丽屏间孔雀
莲开并蒂影摇池上鸳鸯
满架蔷薇香凝金屋
依槛芍荭花拥琼楼
眉黛春生杨柳绿
玉楼人映杏花红
男女并肩为锦绣江山添异彩
夫妻携手向伟大祖国献青春
男尊女女尊男男女平等
夫敬妇妇敬夫夫妇相亲
且看淑女成佳妇
从此奇男已丈夫
琴瑟调和多乐事
亲友团聚溢欢心
琴韵谱成同梦语
灯花笑对含羞人
秋水银堂鸳鸯比翼
天风玉宇鸾凤和声
笙箫奏凤凰
鼓乐迎佳宾
双飞却似关睢鸟
并蒂常开连理枝
堂开蓬莱景
人醉武陵春
同谋革命千秋业
共建勤劳百世家
同心同德参加四化建设
相亲相爱创造幸福家庭
同心同德革命伴侣
互敬互爱美满夫妻
文窗绣户垂帘幕
银烛金杯映翠眉
梧桐枝上栖双凤
菡萏花间立并鸳
下玉镜台笑谈佳话
种蓝田壁喜缔良缘
相敬如宾莫道妇随夫唱
情深似海休言女卑男尊
祥云绕屋宇
喜气盈门庭
香掩芙蓉帐
烛辉锦绣帏
箫引凤凰春生斑管
杯斟鹦鹉香溢梅花
携手结伴侣眼角眉梢添喜色
并肩话长征灯前月下有知音
新人办新事新风传梓里
春日耀春晖珍色满园庭`
新社会新人物新婚嘉礼
好政策好光景好合百年
幸福时代春常在
革命夫妻情谊长
绣阁昔曾传跨风
德门今喜近乘龙
雪案联吟诗有味
冬窗伴读笔生香
一对壁人留小影
无双国土缔良缘
一对红心向四化
两双巧手绘新图
一对青年要为四化添彩
两颗红心誓给祖国增光
以优异成绩双登红榜
为宏伟目标同献丹心
一岭桃花红锦绣
万盏银灯引玉人
银汉双星蓝田合壁
人间巧节天上佳期
银镜台前人似玉
金莺枕侧语如兰
莺歌燕舞菊花吐艳
水笑山欢丹桂飘香
又红又专两情鱼水
同心同德百岁鸳鸯
鱼跃鸢飞滚滚春潮催四化
月圆花好溶溶喜气入人家
玉律鸣秋鹊桥路近
金风涤暑鱼水欢谐
云拥妆台和风正暖
花迎宝扇丽日方长
芝兰茂千载
琴瑟乐百年
志同道合革命新伴侣
互敬互爱美满好婚姻
紫箫吹月翔丹凤
翠袖临风舞彩鸾
紫燕双飞迎春舞
红花并蒂朝阳开
自由恋爱两朵红花并蒂开绽
计划生育一代新人茁壮成长
自由恋爱双方如意
民主持家百事称心
自愿自由情投意合
相亲相爱花好月圆
恋爱心已合
结婚情更浓
芝兰茂千载
琴瑟乐百年
祥云绕屋宇
喜气盈门庭
香掩芙蓉帐
烛辉锦绣帏
百年歌好合
五世卜其昌
笙箫奏凤凰
鼓乐迎佳宾
堂开蓬莱景
人醉武陵春
才高鹦鹉赋
春暖凤凰楼
吹箫堪引凤
攀桂喜乘龙
百年恩爱双心结
千里姻缘一线牵
皓月描来双影雁
寒霜映出并头梅
红妆带绾同心结
碧树花开并蒂莲
一对璧人留小影
无双国士缔良缘
杯交玉液飞鹦鹉
乐奏瑶池舞凤凰
比飞却似关睢鸟
并蒂常开边理枝
琴韵谱成同梦语
灯花笑对含羞人
一岭桃花红锦绣
万盏银灯引玉人
眉黛春生杨柳绿
玉楼人映杏花经
凤翔鸾鸣春正丽
莺歌燕舞日初长
花灿银灯鸾对舞
春归画栋燕双栖
绣阁昔曾传跨凤
德门今喜近乘龙
梧桐枝上栖双凤
菡萏花间立并鸳
银镜台前人似玉
金莺枕侧语如花
文窗绣户垂帘幕
银烛金杯映翠眉
方借花容添月色
欣逢秋夜作春宵
欢庆此日成佳偶
且喜今朝结良缘
紫箫吹月翔丹凤
翠袖临风舞彩鸾
春窗绣出鸳鸯谱
夜月捍斟琥珀杯
碧岸雨收莺语暖
蓝田玉暖玉生香
红梅吐芳喜成连理
绿柳含笑永结同心
下玉镜台笑谈佳话
种蓝田玉喜缔良缘
白首齐眉鸳鸯比翼
青阳启瑞桃李同心
春暖花朝彩鸾对箅
风和月丽红杏添妆
槐荫连枝百年启瑞
荷开并蒂五世征祥
秋水银堂鸳鸯比翼
天风玉宇鸾凤和声
海枯石烂同心永结
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横 披
燕尔新婚 百年嘉偶
珠联璧合 鸾凤和鸣
笙磬同谐 心心相印
龙凤呈祥。白头偕老
同心永结。金玉良缘,
龙腾凤翔 玉树琼枝
福缘鸳鸯 喜成连理
百年好合 五世其昌
Ⅵ 颜料店对联
辩方符以震
着色胜于蓝
特传青紫业
如入蔚蓝天
五光呈异彩
十色灿文章
不管青红皂白
任挑紫绿蓝黄
取青紫如拾芥
采蓝红以储材
我不涂丹施墨
君休看碧成朱
彩毫巧向云间写
丽色宛从春外描
活色生香皆美好
淡妆浓抹总相宜
金碧丹青姿色泽
宽门高阁焕光华
兰花栀树皆为瑞
鸭绿鹅黄总是春
六宫粉黛无颜色
五彩彰施有乐章
水草精华殊点染
风萍事业定兴隆
五彩云霞资利用
三江锦绣焕光华
积产储材裁红剪绿
持筹握算匀碧调朱
品绿评红调朱绚紫
持筹握算积产储材
十色五光品罗风采
千姿万态端起宏图
Ⅶ 谁能帮我找一对对联
。”“鱼钓钓鱼鱼骇钓;马鞭鞭马马惊鞭。”“烧火火烧烧火杖;渡船船渡渡船人。”“水上冻冰冰积雪,雪上加霜;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等等。再如:
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水陆洲,洲停舟,舟走洲不走。
这是湖南长沙流行的一副对联,联语综合运用了顶真、同音异字等多种手法,联中“阁阁”、“鸽鸽”、“洲洲”、“舟舟”等顶真,“鸽阁”和“洲舟”同音(或谐音),颇具匠心。
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一位相国小姐,貌秀丽,有文采,立志要嫁一个才子,条件是只要对通她的上联,不论贫富都行。她把上联贴在相府门外: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这上联运用的技巧更多,有顶真、拆字、集句等,联中“寺”、“诗”顶真,同时“寺”和“诗”都用前面两个相联的字组合而成,最后一句唐诗中,“月”又是“明”字中拆出来的,难度很大。一位姓林的书生写出了下联,贴在相府: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相国小姐看了,非常满意,便与之结为夫妻。
还有这样一副对联,综合运用连环与回文技巧,堪称连环联中的妙对:
僧过大佛寺,寺佛大过僧;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在连环联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吴文之对客人联。传说吴文之幼时能对,某日家中来客出对:桑养蚕,蚕结茧,茧抽丝,丝成锦绣;吴文之对曰:草藏兔,兔生毫,毫扎笔,笔写文章。客人叹为观止。
三国名将关云长,在民间千古名扬;关帝庙到处可见,以北京为例,最多的庙宇就是关帝庙。清代的关庙,北京城内外达到二百多个,占北京总庙宇的十分之一。其它地方的关帝庙也不计其数,关帝庙联也各有特点。湘潭市关圣殿联:
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皆丧胆;
单刀辞鲁肃,江南士子尽低头。
此联突出了关羽勇武好胜的性格。左宗棠曾撰常德关庙联:
史策几千年未有,上继文宣大圣,下开武穆孤忠,浩气长存,树终古彝伦师表;
地方数百里之间,西连汉寿旧封,东接益阳故垒,英风宛在,想当年戎马关山。
上联说关羽上继文宣大圣(孔子),下开武穆(岳飞);下联结合地理形势与关羽的事业加以发挥,很有特色。
宁夏六盘山上有座关帝庙,其庙联是劝人诚心做人:
拜斯人便思学斯人,莫混帐磕了头去;
入此山须要出此山,当仔细扪着心来。
这副对联叫人学关羽的品德,不要假心假意。台湾的一副关帝庙联,则用“忠义”二字对关羽的一生作了高度概括:
义勇腾云,一朝兄和弟;
忠心贯月,千秋帝与王。
在居室内挂一副对联,可以反映出主人的志趣、爱好和品格。爱国教育家蔡元培举进士后,供职翰林院,他曾在寓所贴上一联:
都无作官意;
惟有读书声。
蔡先生并不是故作清高,他看透了官场的黑暗腐朽,愿意沉醉在书声中。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年轻的时候也是在读书声中度过的,他的书斋联是:
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晓送流年。
著名画家、文学家丰子恺为自己的《缘缘堂》书房写联:
星河界里星河转;
日月楼中日月长。
书斋联宜恰到好处,不宜夸海口。否则,引人笑话。清代才子袁枚居随园,曾在书斋里挂一联: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所谓《三坟》、《五典》、《九丘》,都是传说中的上古之书,早已不传,袁枚如何读得到?袁枚的好友汪客甫听了,登门找他借上古之书,他自知惭愧,连忙撤掉了对联。
许多卧室联是个人好恶的表白。郁达夫的故居联:
绝交流俗因耽懒;
出卖文章为卖书。
著名的历史学家范文澜的家里曾有一联: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此联简直已是范老的座右铭了。
某地有一庸医,不通歧黄,常常误人性命。有人因撰一联贴于其门:
未必逢凶化;
何曾起死回。
上下联各用一成语,但隐去一字,真是妙语天成。
民国时期,曾广泛流传一联:
民国万税;
天下太贫。
借“税”与“岁”、“贫”与“平”谐音,对当时苛捐杂税众多、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进行了无情的讽刺。
清朝有年科举考试,题用《大学》句“昧昧我思之”。一考生视力不佳,把“昧昧”看成“妹妹”。批卷者看了,不觉好笑,挥笔写出批语,与考生之题恰成一联:
妹妹我思之;
哥哥你错了。
古时候,有个读书人,脚有点跛,老丈人嫌弃他,从不让他进门。一年,女婿居然考中秀才。丈人请女婿吃饭,席间,丈人出一联嘲讽女婿:
贤婿枉顾,路途坎坷,高一步,低一步;
不巧,老丈人是个独眼,女婿便借题发挥,嘲笑老丈人:
泰山错看,世态炎凉,睁只眼,闭只眼。
1933年1月,红军到了四川枫香沟,当地乡亲敲锣打鼓迎红军,有人写了一副春联献给红军:
红军到,反动逃,土豪劣绅藏猫猫,猫说妙妙妙;
苏区乐,满山歌,人欢马叫笑呵呵,鸡鸣喔喔喔。
这是一副拟声联,上联借用猫的叫声,赞扬红军来了,反动派跑了;下联用鸡的叫声来说明苏区欢乐的情景。
还有一副拟声联,也很有趣:
山童采栗用筐接,劈栗扑簏;
野老买菱将担倒,倾菱空笼。
联中很富生活情趣,是一种善意的取笑。
郑板桥有一次与人联句,他出上联,一位老塾师对下联: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南西北;
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俗语有“家有五斗米,不当娃娃王”的说法,说明旧日中国当塾师的是何等艰辛,下联正是道出了他们一年四季辛苦的状况。与此相反,也有道出一年四季快快乐乐的联语:
翘首望仙踪,白也仙,林也仙,苏也仙,我今买醉湖山里,非仙也仙;
及时行乐地,春亦乐,夏亦乐,秋亦乐,冬来寻雪风雪中,不乐亦乐。
这是西湖“仙乐处酒家”联,上联句句切“仙”,白、林、苏分别指李白、林逋、苏轼,下联句句切“乐”,一副活灵活现的四时行乐图。
据说曾有一长须老者出联,金圣叹对下联:
大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买东西;
少老头,坐睡椅,由冬至夏读春秋。
清代戏曲理论家、文学家李调元与夫人联对,夫人出对,李调元应对:
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后始逢春。
有一联劝人一年四季不忘耕耘的,很有意思:
南来北往,货物流通,遂成东镇西市;
春耕夏锄,禾苗生长,才有秋收冬藏。
把各种各样的颜色构为一联,也是别具匠心的。请看这一副关帝庙联: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联中“赤”字与“青”字虽重叠四次,却显得流畅自然。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小苑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叶,此中有尧日舜天。
这是曾做过莫愁湖主人的徐达题金陵明宫联,联中将朱元璋比作古代的尧舜,虽有溢美之辞,但此联像一篇优美的散文,青、白、绿、红点缀其间,却也艳丽无比。还有一首怪联:
关公骑马过赤壁,红!红!红!
孝子放羊上雪山,白!白!白!
此联的上半联都是隐喻,联末各用三个“红”和“白”来加以重叠,使色彩更加鲜明。
古花已见古人醉;
今花还对今人红。
在我国浩瀚的联苑中,花联为数不少,几乎自然界的花卉,在对联中都能找到,其中不乏有情有趣者。有人集古诗为联,描绘今天的好光景:
又是一年春草绿;
依然十里杏花红。
有人以中药入对,一刚一柔,一文一武,浑然成对,趣味盎然:
白头翁骑海马,身披穿山甲;
红娘子坐车前,头戴金银花。
“花联”中还有不少巧思妙对。如: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帖翰林书。
联中“上、尚、和、荷”与“临、林、汉、翰”各各字音相近,颠倒可读,趣味无穷。解缙写的一副春联更妙。联云: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他用蒲、桃谐音葡萄,梅、桂谐音玫瑰,巧思妙对,不露斧凿之痕。
胆瓶斜扦四枝花:杏、桃、梨、李;
手卷横披一轴画:松、竹、梅、兰。
这一联一下子道出了六种花:杏花、桃花、梨花、李花、梅花和兰花。可还有比它更多的,请看:
帝女合欢,水仙含笑;
牵牛迎辇,翠雀凌霄。
联中写到的八种花名又是草药名,串起来实属罕见,特别是“合欢”、“含笑”、“迎辇”、“凌霄”当作动词来用,则更为高妙。
爆竹三两声人间易岁;
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
几点梅花加上几声爆竹,有声有色,为新春增色不少,真不亏为一副梅花妙联。历来有关梅花的妙联极多。像徐霞客自题小香山梅花堂联:
春随香草千年艳;
人与梅花一样清。
以梅花自比,格调清丽,堪称一时名联。扬州梅花岭上的史可法祠堂,后人也曾撰联云:
殉社稷只江北古城,剩水残山,尚留得风中劲草;
葬衣冠有淮南抔土,冰心铁骨,好伴取岭上梅花。
写史可法为国殉难,像“风中劲草”、“岭上梅花”,被后人传颂。
在咏梅联中,最受传扬的是挽周总理的对联。周总理一生功比天高,光明磊落,像梅花一样心胸高洁,令万代敬仰。联云:
泰山凭海先接月;
寒梅杖节最凌风。
在我国的对联家族中,有关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对联虽颇为少见,但大都很精采。比如这样一副:
二月春分八月秋分昼夜不长不短;
三年一闰五年再闰阴阳无差无错。
这一副节气联的上联不仅指明了春分与秋分这两个节气所在月份(农历),而且把这两个月份的时间特点——昼夜相平讲得清清楚楚;下联则换了一个角度,道出了农历闰年的规律性,其科学性也是不容置疑的。另一副对联做得则更为奇妙:
霜降如小雪;
春分不大寒。
这一联总共只有10个字,却包容四个节气,上联中的两个节气名称用一个“如”字相连接,即变成了“联中有景”,让人们欣赏到了一幅秋冬时节的“霜晨图”;下联中间的“不”字用得十分巧妙,与后面的大寒相连,把春分时节乍暖还寒的气候特征准确而又生动地描绘了出来。与这副对联异曲同工的还有另一副:
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日光端午,清明水底现重阳。
我国古代还有一种节气联,联语中虽然没有嵌进节气名称,但一笔一划都与节气有关联,这就是“消寒迎春联”。比如:
故城秋荒屏栏树枯荣;
庭院春幽挟巷草重茵。
屋后流泉幽咽洽香草;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幽柏玲珑浓荫送秋残;
柔柳轻盈香茗贺春临。
这几副对联每个字都是九划,上下联语各有81画,其书写的方法是从每年冬至(“一九”第一天)开始,每日上下联各写一笔,写完九九八十一日,正好到了春分,此时整幅联语写成了,也寒消了,春来了,故而叫做“消寒迎春联”。
诗词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李白有“斗酒诗百篇”之说,虽说有些夸大,但也道出了诗与酒的关系。对联与酒同样亲密无间。酒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堪称佳联者,不胜枚举。曹操早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名句,表现了一个乱世英雄的开阔胸襟。饮酒寄兴,须适可而止,“醉翁之意不在酒也”。唐代大诗人李白以工诗名扬天下,其嗜酒之癖古今驰名,向有“酒中仙”之誉。“阶下举杯邀明月;篱边信步赏花开。”联中没有一个“酒”字,但却是一副酒联,且属对联中的晦明嵌字格,上联暗示,下联明嵌,上联暗嵌“酒”字,下联明嵌“花”字。所以今人王友才题安徽马鞍山市采石矶太白楼联曰:“我辈此中宜饮酒;先生在上莫题诗。”
有的酒联,除表明一些酒店、酒馆、酒厂的经营性质的宗旨外,大都对酒致以赞美之辞。有的酒联,不仅内容得体,在表现手法上也十分巧妙。传说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与友人一次对饮时,曾吟一联曰:“贾岛醉来非假倒;刘伶饮尽不留零。”此联也没有一个“酒”字,但明眼人一看,便知是一副饮酒联。上联中的贾岛,是晚唐著名“推敲”诗人,联语以其名字谐音“假倒”,描写出酒后的醉态,维妙维肖。下联中的刘伶,是西晋“竹林七贤”之一,以嗜酒著称,曾作《酒德颂》。也是以其姓名谐音,描写酒席上“酒逢知己千杯少”,宾主开怀畅饮,酒杯点滴无余的情景。谐音自然,雅俗共赏,妙趣横生。
有的酒联,则多以典故点缀,清淡传神,明快含蓄。如:“刘伶借问谁家好;李白还言此处佳。”“画栋前临杨柳岸;青帘高挂杏花村。”“泉香凭谁问?酒冽待君尝。”刘伶、李白是古代闻名的嗜酒文人;“杨柳岸”是柳永词名句;“杏花村”出自唐代诗人杜牧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迢指杏花村。”“香泉”、“酒冽”,见诸宋文学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还有的酒联,极言酒之威力,十分幽默风趣。如:“入座三杯醉者也;出门一拱歪之乎?”“铁汉三杯软脚;金刚一盏摇头。”“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酿成春夏秋冬酒;醉倒东西南北人。”“沽酒客来风亦醉;欢宴人去路还香。”这些联属对工巧,妙趣无穷,雅俗共赏,不仅令人看了捧腹大笑,而且能引人开怀畅饮。既然酒的威力如此之大,有些贪杯好胜之徒偏偏不信邪,结果上了酒家老板的当。当然也有劝人少饮的,这些酒店老板很懂得生意经,一副“菩萨”心肠,如:“交易小心,须知良莠难辩;酒莫过量,谨防乐极生悲。”
更多的酒联,则是以热情的态度,渲染酒的品种与酒力,招引顾客光临。据说过去有家酒店生意萧条,几近倒闭。后来请位秀才写了一副对联:“东不管,西不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喝罢。”来店喝酒的顾客便越来越多,很快生意兴隆了起来。某地一小酒家,门上贴对联曰:“头上白云悠悠过;足上清泉潺潺流。”横批为“太白酒家”。许多人读了此联,无不拍手称绝,自觉不自觉地要进去痛饮两杯。的确于此饮酒,头上飘着悠悠的白云,足下流着潺潺的清泉,眼望着远处蜿蜒的群山,“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在其中,乐在其中。另一家酒店门上的对联这样写道:“美味招徕云外客;清香引出月中仙。”联语情趣盎然,谁读了也会胃口大开,非得痛饮一番不可。山西汾阳县城东北15公里,有一酿酒闻名的古老村镇,镇上有古井一口,俗称神井,井水芬芳甘冽。该村镇八槐街有一杏花村汾酒厂,所酿汾酒竹叶青,在国内外久负盛名。厂门有联曰:“酒气冲天,飞鸟闻香化凤;糟粕落地,游鱼得味成龙。”以飞鸟化凤、游鱼成龙作烘托,极力夸张酒醇。飞鸟闻香能化凤,游鱼得味能成龙,人饮了如此神奇的佳酿,又该怎样呢?言外之意,只有让酒客自己去心领神会了。
在以酒入联之作中,也有着意于抒情写景的,如:“秋月春花名士酒;青山绿水美人箫。”月是秋月,山是青山;花是春花,水是绿水;酒是名士来饮,箫是美人来吹,一副赏心悦目的饮酒行乐图!
还有一些故事联也与酒有关。传说有一天苏轼与秦观乘船外出,忽见岸上有一个醉汉,骑着驴东倒西歪地走着。苏轼出对道:“醉汉骑驴,步步颠来算酒帐;”秦观一时不能对出,想着想着,忽见船尾艄公摇着船一俯一仰的样子,即对道:“艄公摇橹,深深作揖讨船钱。”
在酒联中,也有一种消极的以酒浇愁的内容。如“一醉千愁解;三杯万事和。”“消愁有绿蚁;解忧唯杜康。”后一联中的上联扣李白“举杯消愁”和李珣的“素鼓琴,倾绿蚁,扁舟自得逍遥志”的诗句;下联切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名句。联语悲观消沉,格调勽高,但对仗工整,用典得当,从艺术角度上还是值得鉴赏的。还有一类嘲讽的酒联,如某君赠酒徒联:“红白相间,醉后不知南北;青黄不接,贫来只卖东西。”嘲讽有力,入木三分,寓意深刻。四川乡村里过去土地庙不少,用得较多的对联是:“黄酒白酒都不论;公鸡母鸡均要肥。”把那些“当方土地”的小丑人物生动地刻划出来。过去的保甲乡约,就是最直接的敲诈勒索善良百姓的“大油嘴”。“土地老爷”就是比喻这些家伙的代表人物。联语巧绝妙极,堪称画骨之笔。若借用嘲讽当今极少数贪脏枉法、受贿纳赂的人,无疑也是挺合适的。
在丰富多采的中药宝库里,有些中药名或成药名本身就含意深远,并有悠深的寓意,给人以闲情逸致。不少文人学士看中药名的这一特点,巧妙地运用药名撰写“药联”,给药物以活力,赋草木以生机,表现手法颇为工整严谨,使人读后既得到艺术享受,又增进中药知识。现举几例如下:
当归方寸地;
独活世人间。
海龙海马通四海;
红花红藤映山红。
红娘合欢一见喜;
紫苑迎春广木香。
刘寄奴含羞望春花;
徐长卿砒霜采腊梅。
四君子讲八法降乌贼不用大戟;
两仙膏话四珍伏海龙专使虎杖。
想当年,辞知母,别莲子,走了几个月季,过了多少生地,到了沙苑,一路上斩荆芥,披蒺藜,满道桔梗;
到如今,心甘遂,酬远志,经历千离百合,赢来万家合欢,又茴香里,半途中赏红花,走熟地,路路皆通。
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苁蓉出阁,宛若云母天仙。
对联有正对、反对、串对,一般要求上下联内容要相关,配合要紧密。而“无情对”的特点却是:只讲究上下联字词相对,至于内容则各讲各的,绝不相干,相差越远越好,使人产生奇谲难料,回味不尽的乐趣。下面是几则无情对的趣事:
解放前,上海一家报纸悬高奖出上联征对:
五月黄梅天;
联坛妙手各逞文思,纷纷应征。结果出人意料,金榜获选的下联却是:
三星白兰地。
原来这是酒厂老板在报纸上别出心裁地做广告。“五月”对“三星”,“黄梅天”对“白兰地”,字字工整,可意思却风马牛不相及。征联活动使“三星白兰地”酒名声大振,也使“无情对”广为人所知。
清末大臣张之洞,一日于北京陶然亭宴客,席中以对句佐兴。一客以一句诗出上联,张之洞作答:
树已千寻难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
“树”对“果”,乃物名;“千寻”对“一点”,皆量词,古八尺为寻;“斧”对“干”,皆器物名,“干”是古代一种兵器。可谓字字工整,但句意却毫不相干,出人意表。张之洞出对:
陶然亭;
按常理下联亦应对以地名,但一客却以人名为对:
张之洞。
因下联对得精妙,众人皆相视大笑:“张”对“陶”,皆为姓;“之”对“然”,是虚词;“洞”对“亭”,乃物名,字字成对而联意又极“无情”,情趣却也由此而生。
宋•龚明之《中吴纪闻》载,有叶先生出联:
鸡冠花未放;
有人对:
狗尾草先生。
字词相对,而意则各不相干。前句本为主谓句,表意为鸡冠花尚未开放,而对句成了偏正结构句,狗尾草成了先生的定语,与叶先生开了个玩笑。
有一联句,出句为唐诗,对句竟是三个国名:
公门桃李争荣日;
法国荷兰比利时。
初读两句简直势同水火,细加品味莫不叹服对得工巧。传说明成祖朱棣曾对文臣解缙说:“我有一上联:‘色难’,而甚难其对。”解缙应声答:“容易。”朱说:“既云易矣,何久不对?”解说:“臣适已对了。”朱始恍然。“色难”,既面有难色之意。“色”对“容”,“难”对“易”,实乃精巧之无情对。
无情对,大多为信手拈来,偶然得之,绝非“拉郎配”、“乱点鸳鸯”所能成功,对句也必须有完整的意思,而且出其不意,给人带来突然情趣,却又回味无穷。
李清照是南宋著名词人,她的丈夫赵明诚是位金石学家。夫妻博学多才,又精通诗词格律,是名噪一时的“诗词夫妻”。有一次,俩人参加青州有名的乌老寿星的 150岁的寿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邀请清照夫妇合写一副对联,祝贺乌老寿诞。明诚稍作谦逊,挥笔而就:
花甲重逢,又增而立年岁;
每甲子是60年,“花甲重逢”即120岁,“而立”是30岁,两数相加正合乌老寿辰,客厅里顿时响起叫好之声。众人都看清照如何续联,只见清照毫不拘谨,握笔在手,也是一挥而就:
古稀双庆,复添幼学青春。
“古稀”是70岁,“双庆”便是 140岁,“幼学”是10岁,加在一起,也恰是乌老寿龄,对仗工整,珠联璧合。众人惊叹不止。乌老欣喜异常,亲自铺开宣纸道:“二位雅兴正浓,请再为老朽赐书一副。”未等清照表态,明诚抢先应诺,他揣度一番,纵笔写下五个大字:
三多福寿子;
只见清照从容镇静,目光落在乌老的书架上,灵机一动,低头写道:
四诗风雅颂。
明诚一心想难倒清照,向乌老施一礼说:“这般拙联既得老人家错爱,我夫妻再献一联,可否?”“好,好,好,真是求之不得!”乌老又亲自铺开了宣纸,明诚毫不谦让,刷刷刷就是几个大字:
乌龟方姓乌,
众人一愣,乌老脸上顿时也乌云密布。清照不慌不忙,在明诚的墨迹后续写道:
龟寿比日月,年高德亮;
乌老看罢,手捻长髯连声叫好!明诚万没想到如此致命之词,清照竟能巧对,便“死不服输”地续写下联:
老鼠亦称老,
清照嫣然一笑,将明诚轻推一旁,提笔而书:
鼠姑兆宝贵,国色天香。(鼠姑乃牡丹花的别称)
众人为清照夫妇的巧对喝彩,乌老见此联中巧嵌“乌老”二字,更是欣喜若狂,拉着明诚夫妻,连连干杯!至此,明诚也不得不服清照锦心秀口,机敏过人。
(作者:曾伯炎 推荐:孤寒鸭)
偶有文章娱小我;
独无兴趣见大人。
10年前,此联由流沙河撰写,楷书于宣纸,被海外游客从杜甫草堂好雨轩书画廊发现,一掷千金购走,便成为新闻,也开始了流沙河撰联卖字的业余爱好。
在短句表意,且由对仗与声韵平仄约束下出新,此功夫,今人有者不多矣!似信笔之作,却魅力独具,不熟谙汉语之神韵,无炼意炼句之功力,便很难矣。 面对当今泛滥声色之娱,流沙河只迷著文之自娱,这娱趣,岂非文人精神之坚守?趋权者之炎,附大款大亨之势,已成流行,而书生不屑此道,岂非独立人格之操持?这种性格突出生动之对联,对以往那些豪语口号,无异是一种奚落,故颇受人们喜爱。
正如中国画有文人画一派,此类联亦堪称文人联,应是东坡、徐渭、板桥类诗文的发展而来,又传承了“五四”血缘,故此联语义通俗,又特个性化,纵有人喜爱,书之家中,却未必合适。不但不合适,近来,此联求之者众,而流沙河又不便落笔。我乃戏改此谐联为:
绝有文章娱小我;
最无兴趣见大人。
其实,我改得很适合大众,却恐怕无人愿求此联。不但人不来买,恐怕连鬼都不会上门!
旧日粤西婚俗,有通过婚前的“龙烛对”、“彩旗联”、“轿门联”,结婚之日洞房的“逗新娘”、“难新郎”等五花八门的项目来进行“考诗斗联”,以观其一对新人的“知书识墨”程度。这些项目,特别是在文人结婚时犹为注重。这也算是粤西婚俗的一支插曲吧。
龙 烛 对
粤西旧俗,男女迎亲嫁娶之日,男家除了具备酒米肉饼、干菜槟榔、八音乐队、大红花轿前往迎娶新娘之外,还要把男家准备拜祖先的龙凤礼烛,包扎装璜,外面贴上一张洒金红纸,拟好一比“龙烛对头”,让女家对回“凤烛对尾”。女家除回赠一台四椅、衣服被帐、鞋帽、器具等嫁妆外,也以拟好一比“凤烛对尾”为主要形式。这样,新郎便心满意足地带着龙凤礼烛,偕同新娘“成双成对”地回家,以谐其“好意头”。
“龙烛”出对头,“凤烛”答对尾,二者合成一副“大吉大利”的对联。旧日内容多是“百年好合;五世其昌。”“螽斯衍庆;麒麟呈祥。”“同心永结;比翼齐飞”等吉祥美意的对句。后来逐渐演变为夸耀自己氏族的光辉历史,表彰自己先人的彪炳业绩,双方互斗口气高,而故意出奇联难对,来“考”对方文墨的一种程式。这当中,亦有不少佳联妙对富有哲理及艺术性。由于有这一“考”,女方一时对不通“龙烛对”,虽日暮入夜,新娘也不能出门。故用重金聘能人高手来代对者有之,预先派人到男方处暗中打听“龙烛对头”,回来筹对者亦有之。因为谁也不愿在大众场合中承认自己的“低威”,故这一支“小插曲”,往往为婚礼增添了不少趣味,由此而引出不少奇闻轶事。
民国初年,罗定县泗纶镇榃井社许光荣的儿子聘定青桐村黄伯书的女儿为妻。迎娶之日,许家特地请黄沙秀才沈养轩为他写了一比“龙烛对”的对头:
龙烛画龙凤,龙引凤,凤引龙,龙引凤归偕白发;
此联为“顶真”格联,首嵌“龙烛”为题。黄家乃泗纶三大望族之一,文人墨客,人才济济。但一看到此比联首亦不禁愕然,搜索枯肠、绞尽脑汁仍未得句。待到筵席饮完,嫁妆备妥,但“龙烛对”尾尚未对出来,按风俗新娘不能上轿,黄伯书情急如热锅上的蚂蚁。其侄女黄尔慈年方十八,聪明伶俐,容貌出众,正在房中绣着枕头,闻知此事便问:“二伯父,这联尾试由小侄女学对如何?”黄伯书心想,村中云集的文朋高手个个都拈须抓耳对不上来.区区女流之辈又怎能对得来!但见天近黄昏,新娘再上不了花轿便受世人耻笑,便说:“侄女尽管一试吧,以解伯父燃眉之急!”
好个黄尔慈,望着手中的绣花枕触景生情,一下子便对出联尾来:
鸳枕绣鸳鸯,鸳弄鸯
Ⅷ 经典对联,结婚经典对联
绪婚祖堂柱孑上对联夫妻盛冬红梅怎么安上
Ⅸ 经典新婚对联大全
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
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和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