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鲜花产业
1. 当前世界主要花卉生产国的花卉生产状况及特点
最大的花卉生产出口国是荷兰
目前,荷兰生产的花卉至少有70%用于出口,其花卉插条和种苗遍及世界所有花卉生产国家,并且成为世界花卉交易中心和花卉生产原始材料中心。纵观荷兰花卉产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专业化 荷兰的花卉和观赏植物多由家庭农场生产,农场主起主导作用。一般说来,种植者自己并不直接销售他们的产品,他们都参加这家或那家花卉拍卖市场,并成为成员。这就使种植者完全解脱出来,集中精力从事生产。这种专业化的生产,细化到专业种植某一种作物或是某一种作物的一个品种。这种专业化生产使生产达到最大优化,个性品种、技术也得到不断的发展。而另一方面,专业的原始材料及育种公司、玻璃温室公司、运输公司、栽培用土公司,为这些农场主提供非常个性化的服务。
现代化 尽管荷兰的花卉和观赏植物多由家庭农场生产,但生产规模很大,特别是生产花卉的玻璃温室,用以保证作物不受外界天气影响,并有可能对气候进行控制。这些玻璃温室的现代化程度,不仅使气候和光照因素达到最合理的组合,还可实现供热和冷却系统、灌溉系统和气候控制系统自动工作。花卉生产的广泛专业化使生产过程中的很多方面实行机械化。温室内部运输和切花加工在很大程度上已由计算机控制实行机械操作。荷兰的温室系统和设备的开发及生产,领导着世界潮流,如园艺计算机系统、上盆系统、栽种机器人、移动式培育苗床、冷库和分级捆束机等。
市场化 每天都有成吨的鲜花和观赏植物从亚洲、非洲和南美洲运往荷兰的拍卖市场,而由荷兰本地出产的花卉和各种观赏植物也是通过拍卖市场,由荷兰发往世界各地。也就是说世界园艺产品有很大一部分是经荷兰的花卉拍卖市场才到达消费者手中的。良好的市场机制和销售体系,垫定了荷兰作为世界园艺交易、中转枢纽的地位,并使荷兰花卉业在国际花卉市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实上,拍卖市场是种植者的合作社,种植者是拍卖市场的所有人。参加某一拍卖市场意味着种植者必须将其全部产品经拍实市场销售。
2. 国外鲜切花生产现状是怎样的
鲜切花的生产和贸易是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文明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世界各国花卉商品化生产的历史并不长,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花卉业高速发展起来,经济发展越快,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越高,花卉产业也就发展得越快,现在花卉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在当今世界的农副产品交易中,花卉业是惟一不受配额限制的产业,发展快、潜力大。20世纪50年代初,全世界的花卉贸易总额不足30亿美元,到1995年达到了680亿美元,其中鲜切花为370亿美元。1991年,世界花卉消费额为1000亿美元左右,1999年达到了2000亿美元,预计在21世纪将有更大的增长,年增长率估计在10%以上。
花卉产量和产值最大的是: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韩国。荷兰是世界上第一大鲜切花生产国和输出国,主要生产的鲜切花有:郁金香、月季、香石竹、非洲菊、小苍兰、荷兰鸢尾、百合、六出花等。从荷兰拍卖市场出口的切花,占世界出口量的70%,其市场占有率为全世界的63%,是世界花卉贸易的中心。哥伦比亚是第二大鲜切花出口国,主要生产月季、香石竹、菊花等。1995年,哥伦比亚的鲜切花出口占世界鲜切花贸易额的14%。第三大鲜切花出口国是以色列,以生产月季和香石竹为主,1995年,以色列的鲜切花出口占世界鲜切花贸易额的4%。德国占鲜切花进口量世界第一名,每年进口花卉达8亿美元。其次是美国,每年进口花卉约6亿美元。人均年消费前三名是:挪威(155.5美元)、瑞士(142美元)和日本(133美元)。
菊花源于我国,但是因为消费观念不同,我国人民喜欢盆栽艺菊,在盆栽艺菊的技术以及品种培育方面技高一筹,而欧美人更喜欢鲜切花,菊花的切花生产在欧美国家得到了普及和发展。在现代花卉的结构中,鲜切花生产占领了主导地位,占总量的60%,小盆花占30%,观赏植物占10%。现在,菊花的商业品种达到了3000个,已经成为世界上四大切花之一。其栽培面积在主要花卉生产国荷兰有782公顷(1993年),意大利1127公顷(1990年),德国730公顷(1990年),日本人偏爱菊花,1994年菊花鲜切花的种植面积已经接近6000公顷,切花菊产量接近20亿枝。
虽然花卉业发展时间比较短,但是已经具备了现代商品化生产的基本要素:
1.花卉生产的高度专业化、自动化和社会化
花卉品种成千上万,真正形成规模化生产并大量投放市场的品种并不多。在常见的品种当中,各个生产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的优势,其重点也各不相同。即使在同一国家或地区,在鲜切花生产的各个环节上分工也越来越细,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业公司负责,出现了种苗(球)公司、基质公司、肥料公司、农药公司、设备公司、机具公司、包装材料公司等。每个专业公司只负责生产的一个环节,各公司之间相互衔接、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整个生产过程。在很多先进的花卉生产国家,都拥有大面积的生产温室。由于温室结构标准、设备先进、降低了花卉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大大促进了栽培的科学化水平,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和产量。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于花卉生长的各个环节已经掌握了量化指标。先进的自动化温室可以根据不同的花卉种类,不同的生长阶段,通过计算机控制,对其所需要的营养元素种类、浓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基质的pH等进行自动调节。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重视花卉品质的同时,越来越重视服务。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出现了许多中介机构,许多国家和地区成立了花卉协会,作为政府、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进行宏观指导、开展信息交流和技术推广,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2.产品标准化、市场规范化和贸易的国际化
由于民族习惯的不同,各个国家或地区欣赏花卉的标准也不相同,所以,在花卉生产过程中,世界各国的分级标准不尽相同。但是随着花卉业的快速发展,各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标准愈来愈严格,要求愈来愈高,不但对花卉自身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对整个生产流程(包括包装、运输、检疫等)提出了系统的要求。同时随着贸易的发展,各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标准逐步同化,向着一个共同的标准发展。鲜切花的交易逐步从传统的直销方式过渡到了商业化运作程序中,出现了专业的中间商和贸易中心。目前荷兰的阿斯梅尔、美国的迈阿密、哥伦比亚的波哥大和以色列的特拉维夫是国际上的四大鲜切花集散地。
3.科研与生产相结合,新品种不断涌现
产业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技术的巨大进步。为了解决生产中的问题,科研与生产日益紧密的结合起来。许多从事花卉业的大学、科研机构承担了基础和大型项目的研究,较大型的花卉公司则成立了自己的研究所或研究室。在哥伦比亚,每个花场都有一个研究室。科研的目的主要集中在品种改良、花卉保鲜、生物工程等方面。随着科研的发展,不断开发出新的花卉品种,美国DNAP公司已经研究培育出了蓝色玫瑰,荷兰创造了“白色矮牵牛”,1986年,荷兰培育出了世界上首株黑色郁金香。
3. 鲜花产业什么指向性的 气候 技术为什么比市场重要
鲜花产业是市场指向型。
任何农产品的生产都都离不开一定的气候条件和技术条件,但决定鲜花产业种植的还是市场的需求。
4. 荷兰的花卉产业为什么这么发达优势体现在哪些地方
荷兰的花卉产业为什么这么发达?优势体现在哪些地方?
今天在知乎日报上看到这个话题,仔细看了答案不是很满意,觉得可以做些补充。之前学过Michael Porter的微观竞争经济学,有个案例就是关于荷兰花卉产业,去荷兰的拍卖市场实地参观交流过,行业内的人也认识几个。翻了下之前的笔记,这里共享下。文章由HBS的案例总结而来,较长,可选择性阅读。
1.荷兰概况
荷兰是北海边的一个小国,人口大概1700万,与德国和比利时接壤。荷兰在国际贸易方面有很悠久的历史。截至2009年,荷兰是世界上第22大的经济体,人均GDP全球第9,达到$41,367。荷兰的物流网络非常发达。就业市场受教育水平很高,大概33%的人有高等教育学历。荷兰对于国际企业的税收有特别优惠,较欧洲平均水平要低,荷兰的企业监管标准在世界上非常领先。在荷兰做贸易非常容易,她是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和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成员国。荷兰第三产业占比GDP 73%,主要集中在物流,商业服务,银行和保险等。石油和天然气在2008年荷兰出口额占比9.4%,荷兰是世界上第三大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商和欧洲第二大的出口商。鹿特丹是非常重要的国际石油转运中心。荷兰是传统农业国家,农业贡献了 2%的GDP和3%的就业,但在总出口额中占比17%。
2.花卉产业
在鲜花交易市场的鲜花已经被采摘过,很容易腐烂,保鲜期为5-8天,主要交易的花卉有玫瑰(rose),康乃馨(carnations)和菊花(chrysanthemums)。花卉经过精心培育,以提高其品质,各种经过多代选择的花卉能很好的满足不同客户群的需求。每个鲜花工厂的生命周期大概是3年,而每种花的成长周期则各不相同。鲜花的收割,评级和包装一般都是手工完成。一旦经过采摘,鲜花非常容易腐烂。鲜花在运输过程中有盒子保护,有各种不同尺寸的盒子能保证鲜花在运输过程中不至于损伤,此外,高度发达的物流系统能控制运输时的温度,让鲜花经过拍卖行,仓库,零售商或者超市最终呈现到消费者面前时依然光鲜亮丽。
消费者购买鲜花用于做礼物,婚礼/丧礼等特殊场合,也作为室内装饰或者公众场合的修饰。鲜花价格根据其稀缺程度、质量和季节波动很大,富裕的国家人均鲜花花费很高,荷兰在这项上排名第三,仅次于挪威和瑞士。50%以上的鲜花通过花店售出,虽然目前互联网只占鲜花销售的1%,但是发展迅猛,潜力巨大。
全球主要花卉生产国有荷兰、哥伦比亚和美国。而主要的出口商则是荷兰、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肯尼亚。德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鲜花进口国,其次是英国、美国、荷兰和法国。荷兰通过拍卖会的形式大量进口鲜花再出口到欧洲或者世界其它国家。
3.荷兰花卉产业集群
提到荷兰鲜花就不得不提到郁金香,这种花在1570年从土耳其进口到荷兰,在1610到1637年间繁荣的郁金香泡沫中,牛顿作为接盘侠损失惨重。早期荷兰的鲜花主要出口到德国、法国、英国和俄罗斯,两个鲜花交易市场(Bloemenlust and Centrale Aalsmeerse Veiling) 在1912年由鲜花种植商和中间交易商集资建成。随着欧洲整体的经济状况提升,鲜花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到在20世纪60年代,荷兰拍卖的鲜花经由卡车运送到欧洲各国,各个欧洲主要的鲜花出口商纷纷开始在荷兰建立机构,截至2009年,KLM(荷兰皇家航空)每天运送超过 10,000磅鲜花到美国。
早在20世纪50年代,荷兰就开始在鲜花种植上和其它国家建立联系。在鲜花的生产和创新上荷兰人一直处在领先地位,如特别的物流管理和鲜花运输(1972),人工照明(1978),温室气候控制(1983),机械种植和收割(1985)。
荷兰的鲜花,包含再出口的话,在2009年占到全球鲜花出口额的60%和欧洲的66%。超过90%的鲜花被出口到德国,法国,丹麦,芬兰等国家。相对来说,在有自己鲜花生产的国家,如西班牙和意大利,荷兰鲜花在当地的市场份额较低,分别只有20%和29%。荷兰产的郁金香和集合花占到全球出口额的100%,而玫瑰也占到24%。
3.1 鲜花种植商
截至2007年,荷兰有大概3,770名鲜花种植商,他们能提供不同品种、质量和价格的鲜花。这些种植商们联合起来整合鲜花的市场营销和销售,从2003年到2007,荷兰鲜花的产值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达到56亿欧元。
大部分鲜花种植商都是荷兰鲜花协会(Dutch Flower Council)会员和荷兰鲜花种植研究协会(Dutch Flower Grower’s Research Groups)的成员。荷兰政府也积极参与到鲜花种植的环境保护工作中,以维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供应商
荷兰是世界上鲜花花种培育和供应的领导者,也是世界级鲜花培育组织的集散中心,在这里各种新品种被源源不断地培育出来。
3.3 拍卖行
Plantion和FloraHolland拍卖行交易超过20,000个品类的鲜花,而且每天有1,200到1,500个新品类被引进进来。荷兰鲜花拍卖的交易量每年增长迅速,相应的拍卖基础设施也在不断投资建设中。
鲜花拍卖行是一个让批发和零售商集中购买鲜花的市场,在这里鲜花被大量打包出售并重新分装给零售商或者终端客户。大量的鲜花包装好后被集中运送到拍卖中心,通过机器自动分装,然后打包成小的包装用于展示和拍卖。
据估计大概80%的荷兰鲜花是通过拍卖形式卖出,而在荷兰鲜花拍卖会中卖的的鲜花占全球鲜花交易的40%。
代表两大拍卖行的是荷兰鲜花拍卖协会(The Dutch Association of Flower Auctions)。该协会为鲜花行业知识共享、供应链合作、市场交流、政策法规影响等方面提供平台。
3.4 物流
鲜花经过销售后会被运送到目的地。截至2008年,荷兰有693家鲜花出口公司,物流费用占到鲜花拍卖价格的20%。鲜花运送到目的地后会被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环境安全。
3.5 研发
Wageningen的国际植物研究中心是一个在鲜花培育和生物种植方面享有盛名的研究机构,能为荷兰的鲜花产业提供很好的创新支持。
4. 竞争对手
截至2009年,有超过10个国家每年鲜花出口额超过1亿美金。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肯尼亚是西半球崛起的三个鲜花供应商。而中国生产和消费鲜花的能力也与日俱增,有望成为这个市场上的有力竞争者。
哥伦比亚是全球第二大的鲜花生产商,仅次于荷兰,其主要市场是美国。哥伦比亚出口的鲜花中物流费用占到最终鲜花价格的75%到80%。
在1998到2008年间,厄瓜多尔每年鲜花出口额已13%的速度增长,达到了5.66亿美金,其主要出口国家有三个:美国 (72%), 俄罗斯 (10%)以及荷兰(6.7%)。同哥伦比亚一样,厄瓜多尔的鲜花物流费用也占到70%到85%之间。这点同荷兰经营了差不多一个世纪的物流运输网络无法相比。
截至2008年,70%的肯尼亚鲜花生产企业为荷兰种植商所有,而鲜花产业是肯尼亚第三大外汇来源,仅次于旅游业和茶业。肯尼亚的鲜花被运送到欧洲,通过荷兰的拍卖网络卖往世界各地。联同荷兰农业部,Wageningen大学和肯尼亚农业部早在1994年就建立了学生交换项目。
尽管现在中国鲜花只占到全球1%出口额,但是增长迅速,中国生产的鲜花90%流向了北京和上海。据统计,早在2007年,中国就拥有全球最大的鲜花种植基地,占地72,700公顷的温室和 224,600公顷室外种植地。昆明的鲜花市场和荷兰的拍卖行也有过合作。
未来挑战
荷兰鲜花市场面临价格上升和环境方面的挑战。在2006到2008年间,天然气的价格涨了一倍,而这个是荷兰鲜花产业一个重要的供应。
此外,越来越多的拍卖行客户只希望使用部分拍卖行的系统而非整套服务,如物流系统服务。荷兰外的一些批发零售商也开始越过拍卖行,直接和鲜花种植商接触,越来越多的交易在网上发生。
荷兰鲜花产业下一步应该走向何处?是更关注于产业的增值服务:如物流支持和品种培育,还是进行本土生产以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呢?
参考资料:
The Dutch Flower Cluster (NOVEMBER 15, 2013), MICHAEL E. PORTER, JORGE RAMIREZ-VALLEJO, FRED VAN EENENNAAM,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来源:知乎www.hu.com
5. 为什么厄瓜多尔鲜花产业会全面符合中国市场需求
中国市场的需求是什么?一是量大,人口众多,消费数量大;二是质量,鲜花的品质必须过关。而厄瓜多尔完全符合这些条件。由于地理条件,厄瓜多尔的鲜花品质极高,尤其是玫瑰,个大,存活率好,颜色鲜艳,香味浓郁。
6. 请分析肯尼亚发展鲜花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这个应该是气候。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全年最低温度18度,最高温度28度,多好啊,都是零上啊!两个雨季,适合鲜花培育。
7. 关于鲜花的产业都有哪些
干花、鲜花标本、
8. 十大鲜花品牌排行榜鲜花哪个牌子好
爱蒂宝
爱蒂宝发源于美国,目前在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1200家连锁门店,每年为1500万用户提供惊喜的庆祝方案。作为全球鲜果花领导品牌,Edible Arrangements爱蒂宝选用比利时进口巧克力,包裹来自全球最优产地最优品质的鲜水果,精心为生日、节日、婚礼、员工福利、赠礼等场合打造独一无二的庆祝礼物,比鲜花更有创意。2015年,Edible Arrangements正式开放中国区特许加盟业务。
JOY-FLOWER
JOY-FLOWER花店所包装的鲜花精美,花篮艺术大气,商务用花端庄到位。花材是从荷兰花卉拍卖市场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中国。会针对不同用途,不同场合设计不同的种类用花。在这充满水泥味的城市,能够拥有自己的一片秘密花园,纯手工编制的篮子加上有生命的各种花,我想一定是每个城市中我们所梦想的。有创意独特的编制花篮、盒装花,瓶装花,还会根据你的故事创作专属于你的花束,从顾客的心事,到成品花束,JOY-FLOWER花店隶属于北京嘉迅达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在网络平台以一种更鲜活的形象存在,重要的是它还富有人情味。除了“故事”之外,产品始终是JOY-FLOWER最打动人心的所在。
野兽派
The Beast创始人Amber(女)毕业于复旦新闻系,媒体十年从业,之后辞职做起投资,后收藏艺术品,开花店缘起自己在花市选花插花送朋友并广受好评,2011年12月底开通微博以来,至2013年5月13日,粉丝数量达到315017人,许多演艺界的明星都是它的常客。野兽派花店也是国内第一家在微博上开的花店。
roseonly
roseonly,高端玫瑰及珠宝品牌,专注于打造爱情信物,以“一生只送一人”为理念,打造鲜花玫瑰、永生玫瑰、玫瑰珠宝三大主线系列,注册后绑定指定收礼人,终生不能更改,以“信者得爱,爱是唯一”为主张,用万里挑一的奢侈玫瑰、高级手工玫瑰珠宝,献给相信真爱的情侣。
魔幻主义
魔幻主义(Floral Fantasy)花店,引领了中国新一代高端订制花的潮流。2012年3月成立于北京,依靠独特设计和专业知识,获得多位明星、时尚、设计界意见领袖友情转贴,口碑相传而起。
森禾SENHE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内最具实力的高档盆花生产企业之一,时尚花卉领先品牌,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锦苑花卉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云南名牌,高新技术企业,花木种植业领先企业,云南锦苑花卉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RoseToMe
RoseToMe高端品牌花店是一家以“一切都只为最深爱意的表达,以及您心中最最在乎的TA”为理念的后起之秀;品牌旨在去掉噱头,专注产品,专注服务,回归到玫瑰传递情感的本质。
斗南花卉
国家保护商标,国内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中国花卉市场领导品牌,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
虹越花卉
浙江省著名商标,农业龙头企业,国内最大的花园中心连锁企业之一,高新技术企业,浙江虹越花卉有限公司。
9. 目前世界花卉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是什么
一、国外花卉及绿化园艺产业科技发展概况及趋势 1、世界花卉产业的市场格局及发展趋势20世纪50年代初,世界花卉的贸易额不足30亿美元,1985年发展为150亿美元,1990年为305亿美元,1992年上升到1000亿美元,此后,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到20世纪末,世界花卉消费总额已近2000亿美元。目前国际花卉业的现状可以概括为:各国花卉生产有起有落,生产格局出现新的调整。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花卉栽培面积已达22.3万公顷。其中亚太地区花卉栽培面积最大,达13.4万公顷;其次是欧洲,栽培面积达4.5万公顷;美洲地区的栽培有4万公顷。花卉栽培面积比较大的10个国家依次是:中国、印度、日本、美国、荷兰、意大利、泰国、英国、德国和墨西哥。由于各地区花卉科研、生产、流通和消费水平不同,花卉业发展水平差别很大,发达国家仍占有绝对优势地位。据不完全统计,1994年的鲜切花、切叶及盆花的世界贸易总额达42.3亿美元。其中欧洲地区出口量最大,占世界贸易总量的67%,美洲地区占19%,亚太地区占5%。花卉出口创汇额比较高的十个国家依次是:荷兰、哥伦比亚、丹麦、以色列、意大利、哥斯达黎加、比利时、美国、泰国和肯尼亚。花卉的消费与经济发展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三个地区:欧共体、美国、日本形成了三个花卉消费中心。这三个花卉消费中心进口的花卉占世界花卉贸易的99%,其中欧共体占主导地位,达80%,美国占13%,日本占6%。世界的花卉生产和花卉消费已形成区域化布局。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便宜、交通运输方便的国家和地区逐渐成为生产区域。经济发达、有着良好花卉消费习惯的国家和地区逐渐成为消费区域。目前,荷兰的花卉93%出口到欧共体国家,哥伦比亚的花卉75%出口到美国,泰国生产的盆栽热带兰花则有78%销往日本。近年来伴随着世界花卉自由贸易的发展,世界花卉业的发展又有了明显的变化。其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花卉生产由高成本的发达国家向低成本的不发达国家转移;第二,随着国际贸易日趋自由化,花卉贸易将真正实现国际化、自由化;第三,世界花卉生产和经营企业由独立经营向合作经营发展;第四,国际花卉生产布局基本形成,世界各国纷纷走上特色道路,力争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第五,亚洲市场潜力巨大,中国花卉消费市场成为商家必争之地。 2、国外花卉科研进展概况——育种成果显著,品种不断更新随着现代花卉及园艺科技的发展,世界每年推出数以千计的花卉优良品种,种类繁多,花色丰富,花形美观,抗逆性强,使世界花卉五彩缤纷、生机勃勃。如荷兰每年培育出数百个室内观叶植物和球根花卉新品种。法国的梅昂月季中心,每年人工授粉10万朵花,培育出的月季新品种几乎占世界的1/3。——花卉基因工程发展较快,生物技术应用广泛在抗病毒植物基因工程方面,特别是对无性繁殖的花卉仙客来、康乃馨、郁金香、百合等研究明确了病毒的种类、症状,病毒的分离、检测等手段完备,配套脱毒技术先进;在花色育种方面,美国科学家将从矮牵牛中分离获得的蓝色基因导入玫瑰,获得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蓝玫瑰”;日本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一种微型的土耳其风铃草,流行于花卉市场。他们还利用生物技术大量繁殖蝴蝶兰,用一节带花芽的茎培育出2—3万株兰花苗,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3、栽培设施技术先进,花卉产量高质量优花卉生产强国荷兰是世界上拥有现代化温室最多的国家,温室都根据各种花卉所需温、光、水、气、肥等要素装置设施,由电脑操作管理,达到了管理的高度自动化和现代化,植株生长一致、健壮,产量高质量好,极大地提高了花卉商品竞争力。二、国内花卉及绿化园艺产业科技发展现状及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的花卉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栽培面积稳步增长。1992年全国花卉总产值为12亿元,1994翻了一番,达到38亿人民币,花卉的出口创汇为2000万美元;1996年达到48亿人民币,创汇1.3亿美元;1999年面积达9.1万公顷,产值115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1亿美元。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鲜切花消费和生产形成三大消费区和三大生产区。鲜切花三大消费区是以北京为主的华北地区、以上海为主的华东地区和以广州为主的华南地区,约占全国的80%。鲜切花三大生产区是云南、广东和上海,约占全国的80%。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于花卉产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和季节性矛盾日益突出,我国花卉业的发展逐步进入到一个稳步调整阶段,其特征是行业发展逐步实现了以下转变:第一,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方向转变。我国花卉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花卉市场从“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卖方市场”到花卉企业到处寻找买主推销产品的“买方市场”以后,目前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产品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第二,由“小而全”的生产方式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转变。随着花卉业的不断发展,花卉生产方式由过去的“小而全”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第三,由传统落后的经营方式逐步向现代化的流通方式转变。最近几年,网上交易、拍卖、鲜花速递等现代化的花卉交易方式已经开始逐步进入花卉流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