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鲜花音乐教案
㈠ 急!!!!达姆达姆音乐教案!!!!!!!!!!!
课题 第五课 非洲音乐《达姆、达姆》
教师 李晓俊
课型 综合课
年级 五年级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2、引导学生探索、体验不同风格特点的非洲音乐。根据《达姆、达姆》的音调创编一段歌词,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充分感受非洲音乐的特点,并通过听、唱、自学、创编等形式学习歌曲《达姆、达姆》,使学生了解首都非洲、热爱非洲音乐,从而喜欢上非洲音乐。
4、由歌曲《达姆、达姆》展开拓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好品质,从小建立根深蒂固的环保意识,保护地球---我们的家园。
分析重点
1、用不同的方式创造性的表现歌曲《达姆、达姆》。
2、熟悉非洲音乐的特点,根据《达姆、达姆》的音调创编一段歌词。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难点 非洲音乐的特点。
教具 钢琴、CAI课件、头饰、录音机、打击乐器(木鱼、碰铃、锣、镲、三角铁、双响桶、小鼓)、非洲图片
教学流程:
课前导入:
1、师生共同聆听非洲音乐并律动进教室。
2、教师引言:这节课我们要去了解我们的首都北京,你们能谈谈你所知道的非洲么?(请学生谈谈非洲的事物、说说对非洲的了解)。
3、教师用多媒体课件介绍非洲(图片)。
一、导入新课
从课间开始欣赏穆旺当卡演唱的歌曲《达姆、达姆》
1、 提问:这是哪个地区的音乐?
2、 请一位同学找出非洲的所在地。(出示世界地图的平面图)
3、 请同学们谈一谈非洲有哪些国家?非洲人的生活习俗、居住地等?(出示非洲地区的地图)
(刚果民主共和国、南非、加纳、几内亚、坦桑尼亚;尼日利亚、喀麦隆等)。
4、 出示第二单元课题
二、音乐欣赏
1、欣赏歌舞音乐:
A、《古诺人的尤勒舞》 B、《巴玛亚》
思考:
a、歌曲《达姆、达姆》、《古诺人的尤勒舞》、《巴玛亚》这首歌曲在演唱形式上有何共同之处?
b、音乐中出现最多的是什么乐器?它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讨论:一人领唱、众人应和的应答歌形式;节奏强烈多变;大量出现敲击乐器,如:马林巴琴、鼓等。
《巴玛亚》中还出现了西洋乐器,这是一首非洲现代歌舞曲。它融合了西方的音乐元素和乐器但仍保持了非洲音乐的特征,采用非洲本土的旋律和节奏,以及非洲民间的演唱方法和歌舞曲的领唱与应答歌的形式。
三、总结歌舞音乐的特点。
歌唱是非洲黑人舞蹈音乐的另一个特点,最常见的形式是先由一名歌手即兴朗或领唱,众人合唱叠句部分,或者与之呼应并与鼓声和乐器的演奏有机地组成鲜明的旋律。在舞蹈过程中还时常伴有呼叫,以抒发感情,增加舞蹈的气氛。
歌舞在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不可缺少的地位。在酋长宫廷中,传统音乐更占有重要地位,一些礼仪音乐还要在酋长或国王的监督下进行,有时某种乐器就是王权或神权的象征。例如东非和南非的鼓。非洲人从小就在日常的音乐舞蹈活动中学习,进入成年之前,还要参加一种启蒙训接受多种技能训练,合格之后才被接纳为正式的部落成员进入社会。
四、介绍及欣赏乐器——鼓
1、 非洲黑人歌舞的节奏强烈,动作粗犷,伴奏的乐器是以鼓为主的各种打击乐器。故是黑人舞蹈音乐的灵魂,各式各样的鼓用木棒、竹棍和手掌击出各种不同的音色和音调,并交织成各种复杂而鲜明的节奏,它控制着整个舞蹈情绪的发展和变化。其它的伴奏乐器还有葫芦、木子、金属铃之类的各种响木琴以及简单的木管等。
2、 欣赏各种非洲鼓及其它敲击乐器
3、欣赏穆旺当卡演唱的歌曲《达姆、达姆》,以及非洲风情图片,感受非洲歌舞曲的韵味。
五、学唱歌曲《达姆、达姆》
1、全体同学看歌谱,听音乐。注意看清楚歌谱上的反复记号,找一找歌曲的哪三个小节的拍子少了半拍?
2、通过对比,讲解弱起拍的演唱方法,并单独练唱。(直接唱词)
3、反复练唱全曲(领唱与齐唱部分连接起来,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感觉,直接唱词)。
4、教师、学生分别领唱、齐唱,加深对非洲歌舞音乐一人领唱、众人应和的应答歌形式的认识。
教学过程 5、听音乐在歌谱上标出力度记号。讨论如何才能唱出欢快的情绪和充满动感的节奏。(复习节拍规律,强调节拍重音,发音短促而有弹性)
6、跟随音乐有感情地再唱一遍。在重音和次重音处击拍(拍打具有“鼓”的音色的任一物品)
六、非洲音乐概况
非洲音乐通常是指撒哈拉以南(黑非洲源于非洲本土的各种黑人传统音乐。由于众多繁杂的部族和各种外来的影响,非洲各部族的音乐千差万别。非洲音乐的主要特点是节奏复杂多变。鼓在非洲音乐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主要是美洲音乐有巨大的影响。
七、舞蹈欣赏和参与音乐
1、欣赏两段舞蹈片段。
2、全体同学分成四大组,部分同学跟随着歌曲《达姆、达姆》音乐的节奏边唱边律动;部分同学模仿鼓,边唱边敲击节奏。
提示舞蹈动作:双臂稍弯曲、两掌相对于胸前,随节拍做前后自由摆动,双脚做前进若干步和后退若干步的交替动作。
八、欣赏两段音乐,听辨它们分别属于哪个地区。
九、总结
教学后记
1、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对非洲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增强了。
2、歌曲《对鲜花》的学习和走进大自然的体验教育,培养了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自然、热爱环保、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
3、通过作品的创编,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4、通过歌曲的学习,在同学们幼小的心灵里树立了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
㈡ 对鲜花是哪里的民歌
北京民歌,苏教版3年级下册音乐书里面的歌。
㈢ 三年级上册音乐书上的全部歌曲
人教版的话是
第一单元:
《快乐的do re mi》《我是小小音乐家》《多来咪》
第二单元:
《在祖国的怀抱里》《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最美丽》《中国娃娃》
第三单元:
《留给我》《森林与小鸟》《绿荫》《美丽的黄昏》
第四单元:
《健康歌》《小小足球赛》《溜冰圆舞曲》《跳绳》
第五单元、
《动画城》《哪吒再生》《机器猫》
第六单元、
《嘎子嘎》《红星歌》《我是人民小骑兵》
第七单元、
《歌唱二小放牛郎》《老爷爷赶鹅》《蜗牛与黄鹂鸟》
第八单元、
《地有多厚》《天有多高》《种太阳》《星空》《老水牛角弯弯》
拓展资料:
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了一个新的学段,正如《课标》指出的那样:“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为此,《课标》规定了具体的“学段目标”,即:
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我们研究三年级的教材,设计教法、进行教学都应以这五个目标为依据,才能全面达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
三年级教科书全面继承了一二年级教科书的编写思路,即:
1、单元式的教学结构,但由于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扩展,每册由低年级的六个单元增加到八个单元,每一册的单元内容都丰富多彩,且贴近学生生活。
2、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材内容。新作品占相当比例,但不排斥经典的传统作品。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多种多样,古今中外均有一定的比例,让学生汲取全面、丰富的音乐营养。
3、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这是本套教材的鲜明特色之一,在音乐活动中使学生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锻炼。比如本册课本中的小小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就是一个非常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学生在自编、自演、自评的过程中学会了合作,增进了技艺,培养了创造力。
4、独特的评价形式。《我的音乐网页》,以自我评价为主,辅以相互评价,注意将音乐学习的评价延伸到家庭和社区。以上四点不仅是教材的编写思路,也体现了教材的特色,在教学中应注意充分利用和体现这些特色,使音乐教学充满新意。
㈣ 大江南北猜一动物
大江南北猜谜调 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
1、听音乐猜谜语
2、欣赏山东谜语歌曲《猜谜谣》、云南歌曲《猜调》、以及安徽的黄梅戏《对花》,了解各地的民族风情,及音乐特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形式聆听世界名曲,开拓学生音乐视野。
2、通过唱一唱,跳一跳的形式欣赏多首民族歌曲,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加对各地民歌的了解。
教学工具
钢琴、音响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导言: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师说谜面,生猜测。
二、听音乐看表演,猜动物
师:狮子王今天要在森林里开一个party,小动物们都陆陆续续地赶来了,听!谁来了?
让事先安排好的几位学生听音乐(法国圣桑的《乌龟》《金鱼》《狼》《袋鼠》)表演,其余的学生猜测。
三、谜语歌曲导入
师:其实,谜语也是可以唱出来的,在许多地方都有唱猜歌谜的习惯。有位叫马革顺的音乐家,他作了一首儿童谜语歌曲,在上学期李老师已经教过我们了,好咱们来复习一下,听一听是哪一首歌曲?
师放录音《夏天的雷雨》,并出示歌词,生分组唱。
四、欣赏新歌曲
1、师:下面进入咱们的第二个环节,欣赏一首谜语歌曲。在学习之前,老师先来说一说谜面,请小朋友们猜一猜。
两只角,抱着头,既会跑来也会走
上树顶,爬树头,不是鸟来不是虫
扁扁嘴,细长的脖,会游泳来爱唱歌
坐着高,站着低,你说希奇不希奇
学生猜测
师:同学们真聪明,那么接下来咱们就欣赏这首山东的谜语歌曲,好,咱们一起把歌词来读一读
听录音,生学着哼唱,并辅助动作。
2、师:其实不只山东有谜语歌曲,各地都有不同风格的猜谜歌 谣,下面跟老师走进云南,欣赏一下彝族的风土人情。
全体学生搭乘“火车”(多媒体展示火车图片),并在《火车开了》音乐中走进云南。
师播放风景图片(边讲述),并附背景音乐为《彝家娃娃真幸福》
师:云南彝族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那幽幽的山谷仿如世外桃源,层层的梯田象一首韵味实足的诗歌,稻子熟了,金黄的颜色代表着丰收的喜悦。那里的姑娘们个个能歌善舞,每逢节日里,她们便身着盛装,翩翩起舞。看她们的姿势多优美呀。同学们,看看她们的服饰有什么特点?
(戴头帕、衣服包彩边,戴银项链)
师:彝族是一个多节日的民族。一年四季除了影响较大的火把节,彝族年,选美节等,(并附有各种节日的图片)还有属于儿童自己的节日,儿童节用彝族语言叫“阿依蒙格”。
生跟老师学彝语
播放彝族经典民歌《猜调》,并对此歌曲简介。
师带领学生在音乐《彝家娃娃真幸福》中跳一跳彝族舞蹈。
3、谜语不但涉及到字谜,歌谜,就连戏曲也不甘落后。同学们知道哪些戏曲?(略)
(1)多媒体展示黄梅戏剧照
师放黄梅戏《对花》片段,并附歌词,学生猜测。
同学们来总结一下黄梅戏的特点是什么
师范唱一句,学生评论
(2)老师带领学生清唱《对花》片段,并附有黄梅戏动作,学生边唱边模仿
(3)知道黄梅戏起源于什么地方吗?
老师介绍黄梅戏的起源
(黄梅戏原称黄梅调或采茶调,它起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以演唱“两小戏”,“三小戏”为主的民间小戏。后传入安微在以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长期流行,用当地方的言说唱,形成了独特的演唱风格。)
5、欢乐的音乐课很快就结束了,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唱了山东的《猜谜谣》,欣赏了黄梅戏《对花》,学跳了彝族舞蹈,欣赏几首有趣猜谜调,了解了各民族的歌曲特点。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地都有不同风格的猜谜调,如,浙江民歌《对鸟》、广西民歌《刘三姐》,东北民歌《正对花》等等。希望大家都能热爱民歌,并能继承发展,也愿中国的民歌艺术常青。
㈤ 7年级上册音乐,书里的,视唱练习,河北民歌对鲜花,的五线谱把它翻译成简谱,拜托了,急用。
6654 6-53 66a13 2-1b5 2232 1-b7b6 6-62 5-5 2232 1-b7b6 6-63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