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鲜花开放
㈠ 怎样加速鲜切花的开放时间
合理用水:插花时应选用清洁的河水、井水、池塘。水质混浊时须澄清后再用内。如容用自来水,应先放入缸(桶)内存放一昼夜后使用。
经常换水:夏季每1-2天,秋冬季每2-3天换水一次(为防止瓶水变质,可放少量食盐等防腐剂),换水时要清除残花败叶,并适当剪短花枝,重新更替切口,并在花材上喷水。使插花经常保持鲜艳。
插花摆放的位置:夏季应避免强烈的阳光直射,冬季要近量离暖气或火炉远一点,否则将加速花枝的呼吸作用和水分的蒸发,易造成花朵凋萎早谢。
灼焦法:把花枝的末端放在蜡烛火焰上烧焦后,立即放到酒精里浸一分钟,再放到清水中漂清。绣球、丁香、木香、芍药、月季、菊花、象牙红等均可用此法处理。
浸烫法:将花枝基部浸入沸水约十秒钟,起到阻塞切口,防止花枝组织中液汁外溢的作用。深水急救法:鲜花垂头时,可剪去花枝末端一小段,再放到盛满冷水的容器中,仅留花头露于水面,经一至二小时,花枝就会苏醒过来。此法对草本、木本花卉均适用。
扩大切口法:一般将花枝基部斜切;或将基部剖成二至四份,嵌入小石粒撑开裂口;也可锤击裂基部,扩大吸水面。其中斜切法最为常用,后两种主要用于木本花卉,如玉兰、绣球、丁香、紫藤。
㈡ 怎么样才能让百合花加速开放
找个小一点的地方,放些热水和开灯,增加室内温度,最好达到20度,那会开得很快(最好有暖气机)
同样原理的方法也行,只要把室温提高就行,但千万不要往瓶子加热水= =
㈢ 鲜花怎样放会开得久一些水里需要加什么东西吗
插花如何开花开的时间长
勤换水,水里加点糖,然后枝一天剪掉一点,斜着剪。专
把花放在没有阳光属直射的地方,在花瓶里加一片阿司匹林,花枝子的刀口买来时应该都是斜着剪下来的,如果不是你要斜着剪一次,这样便于吸水,水就不用天天换了.
㈣ 怎样加快鲜花盛开,如何让花苞快点绽放
加快鲜花盛开,让花苞快点绽放处理办法:
•提高温度,放室内温度高一点的地方,温度控专制在22--26℃之间属比较好,可以促进鲜花盛开。
•增加光照,放室内明亮通风处比较好,光线强一点可以促进植物花青素合成,让花骨朵绽放,光线暗容易徒长,会抑制鲜花盛开。
•控制浇水,土培的盆土干透浇水,土不干不浇水土干一点没关系,湿度大容易徒长,会抑制植物开花。
•追肥,水培的一星期一次换水,每次换水时加点开花营养液,土培的每次浇水时可以加点开花营养液,叶片经常喷喷磷酸二氢钾,可以促进植物开花。
㈤ 怎样延长插花保鲜时间
春暖花开,群芳争艳。这时如果在居室内放置一个花瓶,插上一束鲜花,可以使整个房间充满生气,春意盎然。遗憾的是,过不了几天,瓶中的鲜花逐渐地枯萎,失去往日的鲜艳色彩,怎么办呢?能不能尽量延长瓶插鲜花的保鲜时间?
瓶插鲜花之所以容易枯萎,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导管口的堵塞,水分不能顺利上达枝端,另一方面是由于鲜花离开母体和土壤后,缺乏营养的供应,因此过早地凋谢。
导管口的堵塞,常常发生在插枝伤口处。首先,由于把鲜花从母体上剪下来,伤口处会分泌出一些液汁,这些液汁极易堵塞导管口;其次,由于水中细菌的作用,使花枝切口感染而发生腐烂,取出枯萎的花枝,常常可以看到花枝下端切口处的腐烂现象。
缺乏营养供应也是鲜花过早凋谢的重要原因。鲜花长在母体上,一方面可以通过土壤吸收植物生长必需的矿质元素,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把母体制造的有机养料充分输送到开花部位。现在,鲜花离开母体和土壤以后,自然会由于上述条件的缺乏而加速枯萎。另外,植物学的研究还告诉人们,鲜花的凋谢往往同乙烯和细胞分裂素的变化有关,许多花在开花几天后释放出大量的乙烯,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却大大减少。而乙烯可以加速鲜花的衰败凋谢过程,细胞分裂素有延长鲜花开放时间的作用。
明白了上述道理,不妨采取下列措施延长瓶插鲜花的保鲜时间:
1.花枝的剪取宜选择傍晚或清晨空气中水分较多之时,以避免强光下植物叶片的蒸腾作用旺盛造成植株的枯萎。切口宜斜,以扩大吸水面积,对于剪下的切口应进行消毒处理,先在微火上灼烧,然后放在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2分钟,最后在清水中漂洗,可以防止细菌寄生和汁液流出,促进伤口组织愈合。
2.花瓶中的水应该经常换,以河水、井水为好,自来水应预先静置一段时间再用。
3.经常检查花枝下端,一旦发现切口腐烂,应立即将腐烂处剪去,换去瓶中的水,并可在水中加少量硝酸银、醋酸铵等杀菌物质以杀死细菌,也可以把切口切成四裂,增加吸水面积。
4.为了延长鲜花开放时间,还可以在水中增加一些营养,如糖等,以补充鲜花开放消耗的能量,也可以在水中增加一些硫代硫酸银等化学物质抑制乙烯作用,并注意不可在鲜花周围摆放水果和蔬菜以减少空气中乙烯的含量,还可在水中加一些人工合成的具有细胞分裂素功能的苄基腺嘌呤等。
5.阿斯匹林对延长花期有效,能起到封闭叶孔、减少插花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不妨也试试。
只要做到上述几点,延长瓶插鲜花的开放时间,是完全可能的。
㈥ 如何让鲜花瞬间开放呢冰冻什么的有什么条件,能麻烦详细点说么
瞬间?
那只有用爆竹了
至于冷藏条件,那很复杂,打字说不完啊,不同的花,需求不一样啊
㈦ 怎样可以使鲜花插得久一些保持鲜艳
鲜花保鲜
白兰花保鲜法
用火烤白兰花切口处至微干,涂上石脑油,保鲜效果内远胜插容入水瓶。
百合花保鲜法
将百合花的雄蕊摘除,能延长保鲜期。
杜鹃保鲜法
将杜鹃花插入盛满凉水的瓶内,在瓶内加1小块木炭,可延长花鲜期。
芙蓉花保鲜法
将芙蓉花插入60℃左右的水中,待水冷却后,萎缩的花瓣便可复原。
荷花保鲜法
将荷花剪下来,用泥塞住切口孔,再用头发丝缠住切口,可使荷花几日不谢。
剪根催花卉开花法
栽在花盆中的木本植物不开花,应连根挖起,修剪根部,再移植到土地里,就会很快开花。
瓶花保鲜法
①莲花:用泥堵塞气孔,再插入淡盐水中。
②菊花:在清水中加入微量的尿素或是肥泥土过滤溶液,可使花期比一般清水插养延长二分之一,延长到30天。
③秋菊花:在剪口处涂上少许薄荷晶再插瓶。
④栀子花:在水中加1~2滴鲜肉汁。
⑤白兰花:晚上用湿布包裹,白天揭浚
⑥大丽花、芙蓉花、牡丹花:剪口浸入热水中片刻,再入冷水瓶插。
⑦蔷薇花:在剪口处用火炙一下,再插瓶。
⑧水仙花、山茶花:在千分之一淡盐水中插养。
⑨百合花:插于糖水中。
10
㈧ 花朵开放的条件有哪些
多数植物,当花器各部分形成以后,便随即开放,尤其是草本植物。花朵开放的时期,称“开花物候期”。各种植物开花物候期的迟早,通常是与植物达到花前成熟期或与成花诱导的时期有关,这些阶段开始较早的,花芽分化也提早,开花期就偏早。在杭州,一些花卉植物花芽形态分化始期,蜡梅在5月中下旬,白玉兰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碧桃在6月底至7月中旬。开花期,蜡梅在翌年1月,白玉兰在翌年2、3月,碧桃在翌年3、4月。
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开花期的迟早明显受播种期的限制,通常播种早的,开花也较早,因此为了使同一种植物花期较为集中,生产上非常重视按季节播种。
常常看到,当花朵发育成熟,不是立即开放,尤其是一些春季开花的木本植物,这种含苞欲放的状态,往往要维持很久;显然这是与植物种类有关。但从目前研究情况看,开花物候期也还受环境气候与栽培条件的控制。这些控制因素,主要是温度。
1.开花前的温度能影响开花期
多数草本植物,当花苞形成后或形成不久就开花。因此关于开花前气温对开花迟早的影响,往往并不引起重视。但在木本植物上,情况却不同,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多。
日本中川行夫(1972)从探求开花前的气温与开花早晚的相关关系中发现,桃树盛花前30—40天的气温高低与开花期迟早有高度的相关。从而指出,大部分果树在盛花期前40天左右的平均气温或平均最高气温越高,开花期就愈早(表3—1)。
日本铃木、丹野(1970、1972)在关于苹果开花期预测的研究中,也认为,苹果在开花前10—20天的最高气温越高,开花也越早。从而指出物候期的迟早,是与此时期内的气温的高低呈正相关。
表3—1树木种类和气温高低对开花期早晚最有影响的时期
在我国华北地区,一些落叶果树,如枣、柿、苹果和梨,须在日平均气温达5%,土温在7—8℃时,经过10—15天,花芽才开始萌发,待开放。
桂花、牡丹、杜鹃等花卉植物,其花芽形成后,又须经过一定低温时期,才能在适温下开放。如桂花的开花适温是20—25℃,可是在开放前,花苞又须经过17—20℃以下的夜间低温,才能在适温下开放。
蔬菜植物,如大白菜及甘蓝类,当花芽形成以后,也存在温度低抽薹慢,温度高抽薹快的情况。抽薹以后,花朵才随即开放。
以上事实表明,花朵开放日期是与开花前某一段时期内的气温条件密切相关。花朵发育后期或是发育成熟以后,如遇气温较高,就能加速开花过程。也说明,自花器形成至花朵开放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实现的,往往需要一个过程。那些生长在热带的植物,可能这个过程很短,而一些落叶的多年生木本植物,这个过程经历的时间较长。其原因,这些原产温带的木本植物,花器形成过程或是形成以后,植株正处于秋冬季的低温时期,由于温度的限制,植物体只能处于休眠状态。在这种气候条件的长期影响下,形成了这类植物在花器发育过程或花器发育成熟以后,要求通过一个低温休眠时期,然后才能进入开花的准备阶段。
那些原产于夏季炎热、干旱地区的植物,夏季进入休眠,花芽分化是在休眠期间进行,待休眠结束后才开花。如水仙、郁金香、仙客来等植物。水仙花轴伸长的适温是5—9℃,茎叶生长的适温是18—20℃,如能在休眠结束后,植物体便处于这样的适温下,就有加速开花的作用。
由此指出,花芽分化的某阶段或是分化的整个过程,须在休眠期内进行的植物,它们花芽分化所要求的休眠期低温,是与开花前所要求的低温或适温是不同的,不能混为一谈。例如牡丹和杜鹃,要求2—5%的冬季低温;而当休眠解除后,又要求在15—20℃的温度下才能开花。
2.开花期的适温
花朵的开放,就是花芽的萌发,一般须经过芽膨大、鳞片开裂、芽开绽和开放等过程。花芽的萌发须有一定的温度条件,一般来讲,温度高,花芽萌发过程加速。各种植物间开花所要求的温度范围不同。
日本中原(1948)研究了一些木本植物的开花温度(表3—2)。表中可以看出,不同植物都有开花的最适温度并且落叶树的花期,由于多数是集中在春季,因而要求的温度略偏低。
表3—2日本一些果树的开花期气温
草本植物花朵开放时期,也明显受温度的控制,同样是与原产地的气温条件有关。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一年生花卉,开花的适温偏高,如牵牛花、鸡冠花、凤仙花、半枝莲、茑萝等,花朵开放须在25—30℃的温度条件下,因此花期在夏秋间。而原产于温带及较冷凉地区的二年生秋播花卉,开花的适温就偏低,如紫罗兰、雏菊、金盏菊、三色堇等,温度须在5—15℃左右才开花,花期便集中在早春。一些对温度要求适中的花卉,如金鱼草、蜀葵、虞美人等,开花适温是在15—25℃间,花期在初夏。秋菊的开花适温是10—16℃,因此花期在11月,但入秋以后气温降低,影响开花质量。
由于温度对花期的这种决定性作用,因此同一品种往往因栽培地纬度条件不同,花期常作相应的变动。
例如,梅花花期平均温度在8℃,当栽植在我国西南与华南地区,花期在12月至翌年1月;华中地区,花期在2—3月;在北京花期可延迟至4月上旬。
Bingham(1957)指出,纬度每北移一度,大多数松树的开花期要推迟5天。
经常可以看到,那些春季开花的植物,当遇到3、4月间气温回升较快的年份,花期普遍要提早。若遇到早春霜冻严重,晚霜结束又较迟的年份,花期普遍推迟。这表明,即使在同一地区,花期还受每年气温变动的影响。
开花期内温度过低或是过高,会使花朵遭受寒害或热害。
一些早春开花的植物,当遇到霜冻危害,花蕾或花朵,就遭寒害,影响开放或花朵较早凋落。寒害的轻重,通常可因花器发育程度而不同,发育越完善,寒害就越重。如苹果,在现蕾期能耐-7℃低温,而开花期内,花瓣在-4℃就受冻害。雄蕊在-3℃,雌蕊在-1℃时,均受冻致死。
使花芽致死的临界低温,取决于许多因素,如植物种类、年龄、生活力,以及花芽的发育程度。冻害的机理,认为是低温促使花朵组织细胞内原生质膜的透性突然增大,从而导致细胞内含物的损失和细胞死亡(Levitt)。
过高温度能引起花芽或花朵发生热害。高温不仅使成花量减少,而且影响花器发育与正常开放。例如,四季开花的月季,在7、8月高温季节开花量减少甚至停止。高温能引起热害,主要是高温导致植物细胞衰老加速与引起原生质变性。
3.开花期光照与肥水条件
开花与气温的关系虽然最为密切,可是光照、水分和植物体内营养状况,以及栽培管理措施,也都会影响花的开放。
大部分落叶树木,是在春季长日照条件下开花的。这些植物当花芽形成后遇到日照延长的环境,开花便加速。二年生叶菜类蔬菜,当花芽分化以后,长日照及较高的湿度,能促进抽薹开花。一些草本花卉,不论是在春季长日照或秋季短日照条件下开花,都要求光照充足,开花便加速,花期也较长,这是众所周知的。
植物体内的营养水平,也影响到开花。那些营养状况较好的壮年和幼龄树,开花期一般要比老弱树提早些。
4.开花的时间节奏
植物花朵发育成熟,不是立即开放,开放的时间是因品种而不同,而且开放与闭合的时刻有一定的规律。
(1)花时钟
开花不仅有一定的时期、月龄,就是在同一天内,开放与闭合也遵照一定的时刻。
早在18世纪,植物学家林奈,为了确切证明开花时间与光照的关系,编制出24小时内花朵开放顺序的“花时钟”。简列如下:
花时钟的正确无误,更证实了植物花朵开放时间是严格受24小时为一周期的时间节律的控制。
(2)花朵开闭的周期节律
常常看到,大部分植物花朵,一经开放后,这种开放的姿态就可以一直延续到凋萎或脱落。而有一些植物,花朵仅在一天内的一定时刻开放,又在一定时间闭合。这种开放与闭合的交替可以持续好几天,最后以凋萎告终。
目前研究认为,某些植物花朵,这种白天与黑夜表现为开放与闭合的信号,似乎是由黎明或黄昏的交替出现而引起。例如,月光花的花朵大约是在黎明后12小时左右,正好是在黄昏时刻开花。紫茉莉的花朵,也是在下午4时以后,黄昏到来时陆续开放,属于这类植物,还有晚香玉,又名“夜来香”。又有一些植物的花朵,是真正在夜晚开放的,如茉莉花,在下午6—7时(单瓣类型),或8—9时(双瓣类型)陆续开放,一直延续至次晨才开毕。昙花和白兰花也是在夜间开花。
还可以看到,荷花、雏菊、牵牛、茑萝等,它们的花朵又都是在早晨开放,这些花朵的开放也似乎是受黄昏信号的控制。如荷花,是在早晨8—9时开放,下午4—5时闭合。
另外一些植物,如半枝莲,又名“午时花”,花朵开放在接近中午时刻,郁金香、酢浆草花朵的开放,也属于这种类型。
夜香树花冠开放与闭合的周日循环,似乎这种关、启运动还与花朵芳香散发和花朵蜜腺分泌的周日循环相一致。
图3—1所示,夜香树花冠白天开放和夜间闭合的这种有节奏的变化,甚至将它放置在连续黑暗的条件下,还可以见到花冠开与闭的节奏仍持续下去,说明这种特性还相当稳定。图中曲线上升表示花开启、曲线下降表示花关闭情况。
图3—1夜香树(Cestrum noctunnm)花开放和花关闭的周日循环,甚至在花被置于连续黑暗的条件下都可以继续(Overland,1960)
(3)花朵启、闭的控制
花朵闭合的另一种现象是,花朵因凋萎而最终闭合。
目前发现花朵的最终凋萎或关闭通常出现在花朵授粉以后。如马齿苋(Portulaca),花瓣关闭是出现在花朵授粉后4小时。从图3—2,看出半枝莲花朵关闭是受雌蕊柱头授粉时间的控制。例如,授粉时间为7时、9时、11时、午后1时,则花朵的关闭时间分别在11—12时、午后1—2时、午后3时、午后4—5时(见曲线下降时间),而当在任何时间将雌蕊柱头切除,花朵便立即关闭,这说明雌蕊柱头授粉以后,花瓣已基本失去作用。
图3—2半枝莲花关闭约在受精后4小时左右,例如,在上午7时(P7)时授粉恰好是在花开放之后,结果在上午11时和12时之间关闭。在下午1时(P1)授粉,结果在下午4时和5时之间关闭
(Iwanami和Hoshino,1963)
许多植物的花朵,对雌蕊柱头授粉的感应,则是以花瓣凋萎方式而不是看它是否关闭。
花朵开放与闭合的周期运动可以重复几天,这些植物花朵启闭运动所表现的近似昼夜的时间节奏,似乎是受一种内部的控制系统在操纵。
从太阳光谱成分分析得知,早晨与黄昏时刻太阳的高度角较小,此时的红外光及远红光的成分偏多。而中午时刻,由于太阳直射,是以蓝紫光和可见光的成分为多。那么,是否那些使植物花朵产生开放与闭合的作用光谱,就可能正是能被该植物花朵吸收的黎明与黄昏时刻所特有的光波。这种波长的光线被该植物吸收以后,能在体内通过花朵内某些系统的改变,从而引起花瓣两侧细胞膨压的改变,最后导致花瓣的启、闭运动。至于为什么某些植物的花瓣,对太阳光谱一定波长成分的光线,会成为引起花朵启、闭运动的信号,关于这方面的机理还不清楚。
5.开花的生理机制
花朵开放,是通过花芽萌动、开绽、吐色、花瓣开展等过程。在此过程内,花组织的呼吸作用,细胞分裂和伸长,酶的活性等,均显著增强,因此要求较高的温度相配合。
普遍认为,花芽分化及抽薹开花,是与植株体内激素含量有密切关系。在花芽分化前,植物体内激素水平很低,当花芽分化开始后,直至萌动、开花,植物体内的激素水平在大大提高。
图3—3开花前贝母(Fritllaria)花梗生长速度高峰在花开放时下降,当果实生长继续进行时又上升。可扩散的生长素浓度同样呈现双峰曲线,但它与生长高峰并不一致
(Kaldewey,1957)
花器发育的另一个显著标志是花梗的发育,而花梗的生长速度又正与花朵内生长素含量的变化相一致。说明花梗的伸长,是受花朵发育中产生的激素所控制。而且发现,花朵内生长素含量的高峰,是出现在开花前及着果以后(图3—3)。
试验结果表明,当花朵开放后,子房通过受精,受精后子房内代谢活动剧烈变化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子房内生长素的含量在迅速增加。此时子房内大量的生长素“吸引”着营养器官的养分,而且集中运往生殖器官,以满足开花结实的需要。据此,生产上就常通过人工补充施加激素类物质,提供开花的需要,以达到提早开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