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横鲜花店
具体位置在长山街与刘庄大街交汇处路口,门店在坐南朝北。(在稻香园糕点房旁边,一问稻香园就知道在哪了。)100来块钱吧。具体的你去问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② 石横镇的行政区划
截至2013年,石横来镇下辖11个社区、源37个行政村。 石横二街社区 新胜村社区 马坊村社区 南高余社区 中高余西社区 中高余东社区 山东石横发电厂社区 济钢总公司石横特钢厂社区 山东新查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社区 肥城东升纸业社区 肥城索利德焊材社区 石横一村 石横三村 石横四村 石横五村 石横六村 后衡鱼一村 后衡鱼二村 后衡鱼三村 前衡鱼一村 前衡鱼二村 前衡鱼三村 前衡鱼四村 东衡鱼中心村 东衡鱼国华村 东衡鱼幸福村 旅店村 红庙村 大寺村 唐庄村 四合村 保安村 对福山村 仁里村 正明山村 圣佛寺村 八道岭村 泉胜村 隆庄新华村 隆庄汇北村 南大留村 北大留村 双泉峪村 查庄村 西铺村 道口村 北高余村 赵庄村
③ 石横镇的全面发展
石横镇地处泰山西麓,位于佛桃之乡──肥城市的西北部,总面积92平方公里,总人口8.8万人。经过多年的建设, 特别是近几年的开放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镇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被评为全国首批创建文明城镇示范点、山东省中心镇示范镇、村镇建设新型乡镇,百新工程试点镇,被列为泰安市计划单列镇,肥城三大经济板块之一。2004年,全镇完成农业总产值2037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33元。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居泰安市前列,被肥城市委、市政府授予“乡镇工作优胜单位”称号,石横镇委被泰安市委授予“五个好”乡镇党委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宋置石沟镇,金朝初因天降陨石于村北横置,改名石横镇。1912年更名为福阳乡,1930年改称肥城县第七区。1955年11月改称石横区。1958年4月石横区分为石横、衡鱼两个乡。1958年9月合建石横人民公社。1984年1月改为石横区。1985年11月建石横镇至今。
石横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相传为帝舜成都处,文化古迹100多处,较为著名的有:左丘明墓、冉子父母墓、康王墓、汉墓群遗址、关帝君行祠、明长城遗迹等。著有《左传》和《国语》,被文史界称为“经臣史祖”的史学家、散文家左丘明就是石横镇衡鱼村人,封邑墓葬也均在此。石横镇还是闻名遐迩的历史名城、武术之乡。
石横有着十分便利的交通通讯条件。距京福、京沪高速和京九铁路均不足60公里,济菏高速在境西穿过,境内还建有两条铁路货运专线,省级干道新老泰临公路横贯东西。通讯设施比较先进,信息传递方便快捷,程控电话装机容量3万门。
石横发电厂
石横有着非常优越的资源优势。煤炭、陶土、石灰石、矿泉水等自然资源储量丰富、易于开采。建有大型钢铁生产企业和水泥生产企业各一处,建材资源比较充足。另外,境内石横发电厂总装机容量135万千瓦, 查庄煤矿年产原煤150万吨,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保证。
圣佛牌红富士苹果
石横有着发展现代农业的良好基础。以产业化为方向,大力实施了农业有机化工程和农业水利开发工程,建成了万亩“石横”牌无公害韭菜生产基地、万亩“圣佛”牌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和万亩水产养殖基地,新发展酱菜、种子加工、木材加工等龙头企业3处,年产值近亿元。
石横有着相当基础的现代工业体系。境内有中央、省市属企业9处,民营企业100多家,已形成煤炭、电力、冶金、建材、化工、机械、 造纸为主导产业的工业生产体系。石横招商引资项目聚集点已具一定规模,建成面积已达4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建成各类项目50个,在推进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石横的城镇建设起点高,综合功能强。城区主街道全部进行了拓宽改造、高标准完善,建成了一批大型商场、购物中心和档次较高的饭店、宾馆及文化娱乐场所,建成区面积已达11平方公里,城区居民实现了户户通煤气(或天然气)、通暖气、通有线电视。
石横镇工业经济比较发达,开放型经济发展较快。境内厂矿众多,有大中型企业9家、民营企业100多家,是国家重要的电力、钢铁、煤炭、船用焊丝生产基地。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工业经济迅猛发展,经济总量呈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先后引进建设了富源建材、富源玻璃制品、国能热电、龙泰冶金材料、福山密度板等30多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并陆续投产运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初步显现,已形成了电力、煤炭、冶金、造纸、建材、机械、化工、食品等八大主导产业的工业生产体系。
石横镇现有耕地面积5.2万亩,其中粮田面积4.1万亩,总产达4 万多吨。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地瓜和小杂粮。其中小麦种植面积3. 7万亩,年产量1.5万吨;玉米面积3.9万亩,年产量2.4万吨; 地瓜种植面积5000亩,年产量1.2万多吨;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土豆等, 油料作物主要有大豆、花生、芝麻等。
石横镇现有农业龙头企业10余处,重点的有5处,分别是查庄酱菜厂、汇北冷藏厂和新引进建设的福山密度板厂、海成银杏制品有限公司、五岳泰山种业有限公司。石横镇畜牧养殖发展迅猛,存栏量,鸡21万多只,猪1.3 万头,牛2300多头(其中奶牛320头),羊7500多只,建有标准化小区18个, 规模化养殖场140个,饲养大户2100个。
石横镇土地肥沃,有丰富的林果资源,具有充足的发展空间。现有山区防护林660公顷,以侧柏为主,蓄积3.6万立方米,长势良好,一年四季郁郁葱葱,经济林以苹果、桃、核桃为主,面积580多公顷,产量4700吨,所产的“圣佛”牌红富士苹果个大、味甜、色泽艳丽、清脆爽口,多次荣获省市果品评比金奖;平原、丘陵用材林以杨树为主,面积1100多公顷,蓄积2.1万立方米;农田林网、绿色通道以杨树为主,面积2000公顷, 长度近200公里,蓄积7409立方米。全镇林木覆盖率达26%, 形成了四季看花,常年见果,山丘、平原、河滩综合绿化,点、线、片结合的完整的生态林业体系,呈现出“田成方、林成片、路成行”的林业建设格局。
市场建设。石横商贸流通繁荣活跃,各类集市、集贸市场10余处,集市主要有四处:石横集、大留集、衡鱼集、隆庄集。集贸市场主要有三处:中高余商场、北石商业园和刚刚建成的福山商贸城。
旅游开发。石横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境内文物古迹100余处。 石横镇历届党委、政府都比较重视旅游开发。始终坚持挖掘弘扬地方传统文化,开发建设旅游景点,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努力改善投资环境,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先后投巨资对境内史圣左丘明手植银杏、衡鱼唐槐、明末所植藤萝缠皂角树设栅栏保护、立碑简介,对市级重点保护文物左丘明墓进行修复,对泰安市重点保护文物泰山显灵宫进行修复,并恢复了农历“四月八”传统庙会,对市级文物关帝君行祠、德国建天主教堂进行整理修缮,对明建四眼子井进行了开发,对福山寺进行了初步整修,以赵庄水库为依托,集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福山公园一期工程已经竣工。投资600万元的丘明湖公园,已完成一期工程,新建中型桥梁2座、桥涵3个、凉亭3座,公园道路4华里,栽植绿化树6000余株,建成1500平方米停车场一处。坐落在镇区中心的左丘明博物馆馆藏文物600余件。
石横镇现有初级中学两处(一处省级规范化学校,一处市级规范化学校),共有教学班近50个,在校生2500多人;定点小学9 处(其中市级规范化学校1处),教学点1处,教学班近90个,在校生2100多人。全镇共有教职工46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450多人,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88.9%和100%。全镇教育教学工作一直走在了全市乡镇前列。
石横镇现有一级甲等医院(石横中心卫生院)一处,占地38亩,开放床位60张,总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现有干部职工110人, 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6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29人,设有外科(骨外), 妇产科、内科、儿科、中医科、五官科、口腔科、理疗科、痔瘘科、皮肤性病科、糖尿病专科、病房等15个临床科室和放射、化验、心电、B超、 麻醉科、手术室等8个医技科室,下设诊所10处,村卫生室31处,乡村医生76 名。承担着石横镇人民的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任务,各项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石横镇现有优抚对象128人,其中伤残军人48人,复退军人61人, 烈属14人,其他5人,年发放抚恤定补金20多万元。 石横镇现有老年人口总数713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60人,农业人口6676人,70岁以上3114人,80岁以上743人,五保老人125人。
石横镇牢牢坚持“科技兴镇”战略,建立健全了以科委、科协、农技、林果、水利、畜牧兽医、种子站等部门参与的镇科技推广机构,各村也分别配备了科技主任,明确专人抓科技。通过大力开展科技宣传教育培训、培植“科技示范基地”,全镇农民科技水平和科技示范带动作用有了大的提高和显现,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