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梅花三弄古譜

梅花三弄古譜

發布時間: 2021-02-11 03:58:16

Ⅰ 有人可以推薦給我幾首古箏曲嗎

http://www.freep.cn/photo/200641737234333.jpg[/img]

西安鼓樂亦稱長安古樂,迄今流傳1300多年,
被音樂界稱為「音樂活化石」,它與唐宋詩詞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
《山居秋暝》——西安鼓樂中的詩詞歌曲,
是曲雲親自填詞、譯配、彈箏、演唱的唐宋詩詞CD專輯。
被譽為學者型的古箏演奏家曲雲,二十年來悉心深入民間,
對西安鼓樂不斷挖掘、整理、譯譜;
對古譜進行分析、潤色、填詞,並在繼承保持傳統古樂風格的同時,
又有所借鑒於崑曲,使之她譯譜填詞的古箏清歌,詞曲結合貼切,
渾然一體,既有時代之感,讓人耳目一新;
又濃於典雅清麗,古樸古韻。為絕唱千年的箏彈唱重放新聲,
做了有益的嘗試,增添了古箏情歌的迷人魅力。
《山居秋暝》共收錄有:山居秋暝、連理枝、竹枝詞、
虞美人、醉花陰、詠箏、朝天子、感皇恩、三台令、清江曲、柳含煙等11首。

曲雲出神入化、行雲流水般的彈奏與她清麗古樸、細膩淡雅的演唱,
相得益彰,可稱得上是「曲入雲霄,名副其實」。

由中唱深圳公司出版的『唐宋遺音—西安鼓樂中的詩詞歌曲』——
《山居秋暝》是由曲雲老師翻譯古譜並填詞,
將她潛心研究多年的西安鼓樂音樂與唐宋詩詞結合的成果。
全部由曲雲老師彈奏並演唱。這首專輯的另一個不同凡響之處
在於其錄音的時間前後相差了二十餘年。
細心的朋友可以自己對比出其中的差別。

01-《山居秋暝》,曲雲/譯配,唐王維/詞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曲調是曲雲根據西安大吉昌樂社手抄本《少華山》譯配。
以唐?王維《山居秋暝》入樂,經演唱詞曲之呼吸,句逗,
情緒猶如回到唐代的原作之絕倫。

02-《連理枝》(小桃紅),曲雲/譯配,唐李白/詞

雪蓋宮樓閉,
羅幕昏金翠。
斗壓闌干,
香心淡薄,
梅梢輕倚。
噴寶猊香燼,
麝煙濃,
馥紅綃翠被。

淺畫雲垂帔,
點滴昭陽淚。
咫尺宸居,
君恩斷絕,
似遠千里。
望水晶簾外
竹枝寒,
守羊車未至。

曲雲以西安鼓樂西倉樂社分詞曲譜同名曲牌《小桃紅》譯譜填詞。

03-《竹枝詞》,曲雲/譯配 唐劉禹錫/詞

山桃紅花滿上頭,
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
水流無限似儂愁。

曲調由曲雲以西安鼓樂大吉昌樂社手抄本《十拍》譯譜填詞,
曲調流暢、舒展。每兩小節為一拍,與詩作天衣無縫的結合,
又經曲雲的演唱,准確完美地表現了詩中所描繪的純朴真誠的少女對真摯愛情的追求。

04-《虞美人》,曲雲/譯配,唐李煜/詞,西安音樂學院、長安古樂學社/伴奏

風回小院庭蕪綠,
柳眼春相續。
憑闌半日獨無言,
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
池面冰初解。
燭明香暗畫樓深,
滿鬢清霜殘雪,
思難任。

曲調選自西安鼓樂,詞牌又名《虞美人令》、
《玉冰壺》、《憶柳曲》、《一江春水》等。

05-《醉花陰》,曲雲/譯配,宋李清照/詞

薄霧濃雲愁永晝,
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
玉枕紗廚,
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簾卷西風,
人比黃花瘦。

曲雲根據西倉古樂社手抄本中《醉花陰》譯配。

06-《詠箏》,曲雲/譯配,晉沈約/詞
秦箏吐絕調,
玉柱揚清曲,
弦依高張斷。
聲隨妙指續,
徒聞音繞梁,
寧知顏如玉。

曲雲根據古樂曲譯配。

07-《朝天子》,曲雲/譯配,宋晁補之/詞

酒醒情懷惡。
金縷褪、
玉肌如削。
寒食過卻,
海棠零落。
漸日照
闌干煙淡薄。
綉額珠簾籠畫閣。
春睡著。
覺來失、
鞦韆期約。

又名《思越人》,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名。
曲雲根據西倉古樂社古樂曲譯配,曲調為雙八拍大樂朝天子起部正身。

08-《感皇恩》,曲雲/譯配,宋毛滂/詞

綠水小河亭,
朱欄碧甃。
江月娟娟上高柳。
畫樓縹緲,
盡掛窗紗簾綉。
月明知我意,
來相就。

銀字吹笙,
金貂取酒。
小小微風弄襟袖。
寶熏濃炷,
人共博山煙瘦。
露涼釵燕冷,
更深後。

原唐教坊曲,後用作詞調名。詞調有不同格體,俱為雙調。

09-《三台令》,曲雲/譯配,唐王建/詞

池北池南草綠,
殿前殿後花紅。
天子千秋萬歲,
未央明月清風。

原為唐教坊曲,令詞為詞牌一種名稱,指短小曲調。
曲雲以西安鼓樂南詞曲譜同名曲牌《三台令》譯譜填詞,
曲調高雅優美,高亢流利,經演唱詞曲吻合,舒展自然,
再現了詞作中表現未央宮群臣高呼萬歲及皇家宴饗歌舞的恢弘場面。

10-《清江曲》,曲雲/譯配,宋蘇癢/詞

屬玉雙飛水滿塘,
菰蒲深處浴鴛鴦。
白蘋滿棹歸來晚,
秋著蘆花一岸霜。

扁舟系岸依林樾,
蕭蕭兩鬢吹華發。
萬事不理醉復醒,
長占煙波弄明月。

曲雲以西安鼓樂西倉樂社同名曲譜譯譜填詞。
曲雲在演唱此類詞曲時,大膽借用崑曲的唱法,
體現出西安鼓樂自隋、唐以來對各個時代民間音樂的吸收及融合。

11-《柳含煙》,曲雲/譯配,宋毛文錫/詞

河橋柳,
占芳春。
映水含煙拂露,
幾回攀折贈行人,
暗傷神,
樂府吹為橫笛曲,
能使離腸斷續。
不如移植在金門,
近天恩。

http://www.5shang.com/myfile/eyubbs/track06.wma[/mp]

Ⅱ 請問象棋古譜梅花譜一共幾局,很厚嗎,自己列印不麻煩嗎

梅花譜又稱梅花泉譜,一共43局.不用列印.楚漢爭霸軟體裡面都有的.現在看橘中秘的不少啊.梅花譜太復雜了啊.

Ⅲ 古琴十大名曲

01. 高山流水
02. 陽關三迭
03. 梅花三弄
04. 平沙落雁
05. 關山月
06. 漁樵問答
07. 鳳求凰
08. 春曉吟
09. 漁舟唱晚
10. 酒狂

Ⅳ 琵琶、古琴都有很多古譜,那二胡和笛子有嗎能否介紹一下

笛子有專門的古譜,既工尺譜.最早的工尺譜是崑曲與江南絲竹里使用的傳回統六孔笛簫的指法譜,後來答擴展到用來記錄大多數中國傳統音樂,是應用得最廣泛得古譜,現在戲曲里還在應用.二胡進入漢人的音樂體系較晚,在得到革新前是一種極不完善地位極低的樂器,故沒用專門古譜,也應是用工尺譜的...

Ⅳ 古箏和古琴音色上有什麼區別

一.外觀區別

關於古箏:

古箏,又稱箏、秦箏,中國撥弦樂器,有兩千五百年以上的歷史。古箏音域寬廣,音色清亮,表現力豐富。箏的形制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動,一弦一音,按五聲音階排列,最早以二十五弦箏為最多(分瑟為箏),唐宋時有弦十三根,後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規格為二十一弦。

命名:

一說為象其音色,一說來自二人爭奪樂器的故事。

歷史:

古箏在春秋時期的秦國已經存在,用於原始的舞樂。

漢時,箏為築的琴身加裝至5弦而成。唐朝初年(公元7世紀)有軋箏的記載,證由擊弦樂器轉變為撥弦樂器,並發展至13弦,接近現代古箏芻形。南宋時,軋箏易名「蓁」,7弦箏和13弦同時被使用[,而13弦箏多用於民間。清以後廣用13弦箏而未有7弦箏。

琴體:

箏體為木製空盒,呈扁長方形,面版有弧度突出。弦兩端搭在山口上,左山口呈S形,右岳山為平直。左側為箏尾,或稱鳳尾,有弦釘以固定琴弦,右側有螺絲釘,可以調節弦張力來控制音高;中間有稱為雁柱的琴碼支撐琴弦,移動琴碼也可調音。箏的弦數因地域流派不一,最常見為21弦箏,另有16弦箏、26弦箏等,因流派不同而有尼龍鋼弦、鋼弦、絲弦等。

古箏的高音弦最靠近彈奏者,低音弦在最外,由內至外稱1弦至21弦。21弦箏通常按照D大調五聲音階定弦,過左手在琴碼左方按弦方可得到升音;在現代多調式(或稱無調式)樂曲中,則是透過特定音階設定達到不同特殊曲風的目的。

參考鏈接 網路 古箏

Ⅵ 古箏和古琴有什麼區別

1、歷史淵源不同

古箏據傳造於戰國時的民間,屬下里巴人,而古琴傳說是伏羲所版造,實屬陽春白雪權,兩者真可謂天壤之別也,故此後世文人樂手均將古箏視為「低俗之樂」,而古琴則是「天籟之音」

2、兩者音色不同

古箏旋律性比較強,輕巧靈動,古琴音調較低沉,旋律輕源緩流。

3、兩者音域不同

古琴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達四個八度,並且可以彈奏出眾多泛音和按音,表現力超強,所說的「琴棋書畫"中的琴即是指古琴。而古箏則通過移動弦馬調整,可以彈奏不同的音高,音域雖然也算寬廣,但個人認為表現力上比古琴差了一個檔次,但好處是音量比古琴大許多,彈奏古色古韻的樂曲也是游刃有餘。

4、演奏方法不同

古琴以左手按弦,右手撥弦,實際彈奏時,同時可以撥動兩根琴弦作和音彈奏。而古箏則主要是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撥弦,左手控制弦的張力。

Ⅶ 象棋古譜夢入神機

這可能是現在所能見到的最早的象棋古譜,在明朝的時候就已經成為秘本,出版日期難以考證(有人說是明初洪武年間的作品,但未見可靠的資料),約刊印於明嘉靖之前。全書十卷,現已殘缺不全。其中有一部分曾被選編入「適情雅趣」。據雲間薛丙增訂「梅花泉」,自跋所說,可能該書也和「夢入神機」有些淵源,但「梅花泉」跋言中說它「皆全枰而無殘局」,不知是指「夢譜」的最早版本或另有別的版本,已無法了解。
現存的版本是靜海鄭國鈞於1949年從市集上一位姓杜的雜貨攤商那裡獲得的,原書有十二卷,把杜姓雜貨攤商當作廢紙用以包貨。經鄭君再三搜集,只存一、二、三卷殘本,計有殘局一百八十五局,卷七一冊,有殘局一百局,共計285圖的殘局棋勢,全書均為圖式,未見著法,估計是圖著分列,版本和刻印與後來的「適情雅趣」相彷彿。
後來鄭國鈞將其中與《象棋譜大全》內的《適情雅趣》雷同的126圖,陸續分贈棋友;後又將所余的159圖送給福州《象棋月刊》主編林幼如,林又刪去與原版《適情雅趣》所同的15圖,並與鄭補擬著法,書成後在棋友中流傳。後又由魏子丹、丁章照修訂,於1977年在杭州油印200冊贈棋友。1985年蜀蓉棋藝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整理本。今鄭、林均已逝世,其後情況,迄今未詳。僅知馮錦諸先生存有殘頁二張而已。

Ⅷ 中國象棋棋譜_梅花棋譜_反梅花譜__百局象棋譜_適情雅趣等這些古譜哪裡有要可演示的。

古譜2000例!

http://chess.6mee.com

梅花棋譜_反梅花譜_江湖秘譜欣賞_桔中秘全局譜_桔中秘殘局譜_百局象棋版譜_三國七子譜_適情雅趣

可自動權演示,也可手工控制進度.見過最好的了。

Ⅸ 求橫笛古譜....要好聽的哦^0^...3Q3Q拉

春江花月夜:
http://www.xiaoyaji.net/bbs/dispbbs.asp?boardID=3&ID=3857&page=2

梅花三弄:
http://www.xiaoyaji.net/bbs/dispbbs.asp?boardID=3&ID=154&page=1

妝台秋思:
http://www.xiaoyaji.net/bbs/dispbbs.asp?boardID=3&ID=1555&page=2

這里還有很多其他譜子:
http://www.xiaoyaji.net/bbs/dispbbs.asp?boardID=3&ID=4180&page=1

Ⅹ 求象棋古譜《橘中秘》《梅花譜》

去網路文庫里搜搜,裡面有,可能不全,其實完全可以下一個象棋橋軟體,然後去找相應格式的文件,有網站專門提供下載的,我下載過很多,轉成txt的話就沒變招了,所以你還是自己去網站下吧,很容易的。

熱點內容
西蘭花鋪食 發布:2025-05-19 13:45:35 瀏覽:803
百合枸杞水 發布:2025-05-19 13:43:20 瀏覽:158
新歌荷花情 發布:2025-05-18 04:11:20 瀏覽:974
北京辦公室綠植租擺 發布:2025-05-18 03:36:54 瀏覽:590
多想摘一朵 發布:2025-05-18 03:29:40 瀏覽:520
玫瑰糠疹陰部 發布:2025-05-18 03:29:39 瀏覽:644
紫霞仙女蘭花是建蘭嗎 發布:2025-05-18 03:29:28 瀏覽:497
源益花卉種業 發布:2025-05-18 03:24:24 瀏覽:701
七夕成年禮 發布:2025-05-18 03:23:46 瀏覽:626
吃西蘭花會脹氣嗎 發布:2025-05-18 03:23:43 瀏覽: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