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山茶花母本

山茶花母本

發布時間: 2021-02-09 17:38:29

A. 為什麼同一棵茶花會有兩種色的花

1、這株茶花可能是兩個品種(花系)嫁接而成,一般白色花多為母本。

2、也有可能是雙色品種的茶花。

3、也可能是變異。很多新品種,就是變異而來的。

(1)山茶花母本擴展閱讀:

茶花(學名:Camelliasp.)又名山茶花,是山茶科、山茶屬多種植物和園藝品種的通稱。花瓣為碗形,分單瓣或重瓣,單瓣茶花多為原始花種,重瓣茶花的花瓣可多達60片。茶花有不同程度的紅、紫、白、黃各色花種,甚至還有彩色斑紋茶花,而花枝最高可以達到4米。性喜溫暖、濕潤的環境。花期較長,從10月份到翌年5月份都有開放,盛花期通常在1-3月份。

因其植株形姿優美,葉為濃綠綠而光澤,花形艷麗繽紛,而受到世界園藝界的珍視。茶花的品種極多,是中國傳統的觀賞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八,亦是世界名貴花木之一。原產於中國東部,在長江流域、珠江流域、重慶、雲南和四川各地,朝鮮、日本、中國台灣和印度等地普遍種植。

山茶花的葯用價值,始見於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清乾隆名醫吳儀洛的《本草從新》中已有詳述:"山茶花微辛、甘寒、涼血。治吐衄 腸風下血,湯、火傷灼(麻油調塗)用紅者。子、婦人發直,研末摻之。"

吳其浚(1849)的《 植物名實圖考》卷三十五中述:"山茶,本草綱目始錄,救荒本草,葉可食及作茶飲,其單 瓣結實者,用以榨油,山地種之。花治血症。"

在西南地區,民間常取山茶花花蕾供葯用,視紅色寶珠茶花為葯用茶花。其他山茶花也有類 似的作用。山茶花含有花白甙及花色甙等斂止血劑,有止血、散瘀消腫之功用,主治咳血、 鼻出血、腸胃山血、子宮出血以及燒傷、燙傷、跌打損傷、創傷出血等症。泡酒成茶花酒, 或煮糯粥時加入成茶花糯米粥,以治痢。

功效與作用

涼血止血;散瘀;消瘀腫。主吐血;衄血;咳血;便血;痔血;赤血痢;血淋;血崩;帶下;燙傷;跌撲損傷。用於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外用治燒燙傷,創傷出血。

①朱震亨:吐血、衄血、腸風下血,並用紅者為末,入童溺、薑汁及酒調服,可代鬱金。

②《綱目》:湯火傷灼,研末麻油調塗。

③《醫林纂要》:補肝緩肝,破血去熱。

④《百草鏡》:涼血、破血、止血。消癰腫跌撲,斷久痢、腸風下血,崩帶血淋,鼻衄吐血;外敷炙瘡。 ⑤《本草再新》:治血分,理腸風,清肝火,潤肺養陰。

B. 請問這個是茶花的什麼品種

這個茶花抄品種叫復色迪襲克,特點是紅白分明。

茶花(學名:Camellia sp.)又名山茶花,是山茶科、山茶屬多種植物和園藝品種的通稱。花瓣為碗形,分單瓣或重瓣,單瓣茶花多為原始花種,重瓣茶花的花瓣可多達60片。茶花有不同程度的紅、紫、白、黃各色花種,甚至還有彩色斑紋茶花,而花枝最高可以達到4米。性喜溫暖、濕潤的環境。花期較長,從10月份到翌年5月份都有開放,盛花期通常在1-3月份。

C. 如何進行山茶雜交

要進行山茶雜交,首先要了解其花部構造。山茶的花朵,由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包括柱頭、花柱、子房)和雄蕊(包括花葯和花絲)等部分組成。在花性器官發育正常的花朵中央,可以看到一肉質的雌蕊,也就是花朵中的雌性生殖器官。雌蕊下面(部)膨大的部分叫子房,子房中有胚珠,受精後能發育成種子。雌蕊頂端有三個突起的部分稱為柱頭,是接受花粉之處。在雌蕊周圍,有許多帶小囊的花絲就是雄蕊,是花朵的雄性生殖部分。囊狀的東西叫花葯。花葯中有許多黃色的花粉。花粉在花葯成熟開裂時從中散出,如果落在雌蕊的柱頭上,雌蕊就可能受精結子。

進行山茶雜交前,先要確定父本和母本。如父本為金花茶,開花早、耐寒,花朵為單瓣型;母本為華東山茶白綿球,花白色,半重瓣。取金花茶的花粉與白綿球雜交,以得到理想的黃色新品種雜種後代。

授粉時最重要的因素是不能太冷,否則花粉管不能形成。最好是18~22℃的室內無風雨和露水處。

雜交的步驟如下:

(1)疏蕾 花蕾形成後,在母本上留發育健全的大小花蕾3~4枚,父本上留發育健全的大小花蕾7~8枚,將其餘的全部摘除。待留蕾將開放時,選其同時開放而又最為健壯的花蕾進行授粉,將其餘的全部摘除,以節省養分,供留著的花朵生長、發育、交配之用。

(2)去雄 對作母本的山茶,要在其開花前將雄蕊去掉,以防花粉落在自己的柱頭上,造成自花受精。這一措施叫「去雄」。一般在花蕾已經長大,當花朵露色而未開放時進行。事先要准備好幾樣東西:小剪子、細鑷子、70%的酒精、羊皮紙袋、回形針(曲別針)和紙質掛牌。去雄時將花蕾輕輕扒開,用鑷子輕輕將雄蕊全部夾出。夾出花葯時必須十分小心,切勿夾破花葯,萬一花葯被夾破,應立即將鑷子放在酒精瓶中浸一下,殺死其上沾染的花粉後再繼續工作。重瓣品種者花瓣太多,去雄不方便,可先用剪子把花瓣剪去一部分。注意:有時花瓣尚未張開而花葯已經開裂,這樣的花蕾就不能用,而應另選其他花蕾去雄。

一朵花中全部雄蕊去除干凈後,套上一個透明的羊皮紙袋,下面別上一個回形針,防止外來花粉的沾染,花下掛一個紙牌兒,寫上母本品種名稱和去雄日期。

(3)授粉 授粉用的花粉是從父本植株上採取的。由於山茶的花葯很多,各花葯成熟時間又不一致,因而一朵花中的花葯開裂要經過好幾天。在此期間內,其他植株的花粉很容易通過風或昆蟲傳到選定的父本花葯上去,造成花粉混雜。所以在選定父本花朵開放之前也要給它套上一個紙袋。

授粉一般在母本去雄2天後進行。授粉時間最好在上午9時左右,這時花葯多,剛剛開裂。授時摘去母本花上的紙袋,夾去父本花上剛開裂的花葯,在母本柱頭上塗抹,來回重復幾次,待母本柱頭上沾滿花粉後重新套袋。然後再在紙牌上寫上父本名稱和授粉日期。為提高人工雜交的結實率,第二天可重復授粉一次。

授粉後母本子房出現膨大,但不一定真正受精結實。雜交成功的果實一般在9~10月成熟,可剝出種子沙藏,第二年春天取出種在花盆中。如養護得當,5年後便可開花。

由雜種種子長成的植株叫「雜種一代」。雜種一代的性狀一般變化較少,父母本的各種性狀通常要在雜種第二代(雜種一代開花結子產生的後代)才開始表現出來。因此要選育一些優良茶花新品種往往要經過許多年。

(4)套袋、掛牌 授粉完畢後應立刻套袋,以防止雜交的污染。所用的袋有聚乙烯紙袋、蠟紙袋、塑料袋、硬紙袋多種。經試驗證明,以硬紙袋作授粉袋效果最好。它通氣,有一定透光度,挺立、保護性好。套袋方法是將硬紙袋輕輕套住已授粉的花朵,下部用回形針卡住,動作要輕,否則花朵容易被碰落。

紙袋套好後,在授粉花朵枝上吊上標牌,註明授粉日期及兩親本名稱。一般的寫法為母本×父本,如用白綿球品種作母本,用金花茶的花粉為其授粉,寫法為白綿球×金花茶。由於授粉到果實成熟要經過8~9個月時間,所做的標記往往因時間長而字跡不清,故應該選擇復寫塑料板做標牌,用記號筆寫,字跡周年不退。

(5)授粉後的管理 授粉雜交後,大約經過7~10天時間,雌蕊的柱頭變化為褐色,逐漸枯萎,可將罩在花朵上的紙袋及時除去。過1個月檢查一下授粉花朵,輕輕觸動一下,如果受精失敗,子房則會脫落,若受精成功,子房便開始膨大。對受精成功的植株要加強管理,前期多施點氮肥,後期多施點磷鉀肥。特別在7~8月有一次生理落果和病蟲害落果過程,要及時做好防治病蟲害工作。

D. 茶花的生長過程

茶花有不同程度的紅、紫、白、黃各色花種,甚至還有彩色斑紋茶花,而花枝最高可以達到4米。性喜溫暖、濕潤的環境。花期較長,從10月份到翌年5月份都有開放,盛花期通常在1-3月份。

因其植株形姿優美,葉為濃綠綠而光澤,花形艷麗繽紛,而受到世界園藝界的珍視。茶花的品種極多,是中國傳統的觀賞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八,亦是世界名貴花木之一。原產於中國東部,在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和雲南各地,朝鮮、日本、台灣和印度等地普遍種植。

(4)山茶花母本擴展閱讀;

茶花的養殖方法

1、土壤

盆土對茶花的生長和重要,所以選擇土壤時需要慎重,通常以含腐殖質較高和偏微酸性土壤為主,這樣就可滿足它對土壤的需求。

2、溫度

茶花怕高溫也怕低溫,所以溫度在18到25度之間最佳,如果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它的生長,尤其是在冬天,要將它搬回房間內養護,到了中午有太陽時,可以將其移到陽台處。到了夏天,要防止暴曬,和溫度過高。

3、澆水

茶花很喜歡濕潤的地方,所以水分對它很重要,但是要確保澆水適量,不能太干或太濕,不然就會影響根部生長。如果是在夏天的話,就可以多澆一些水,以利於它生長,如果是冬天的話,就需減少澆水量,2到3天澆一次即可,以防止發生凍害。

E. 茶花用什麼母本嫁接好

茶花可以用紅花油荼,或白花油荼.也可以用單瓣的長勢旺的一般品種和野生茶樹母本來嫁接專.用嫩枝接屬的方法成活率高。茶花屬於嫁接較難成活的植物,要提高嫁接成活率,一方面要掌握嫁接操作技巧,另一方面須運用一些特殊的嫁接方法。
茶花是灌木或小喬木植物,高9米,嫩枝無毛。葉革質,橢圓形,長5-10厘米,寬2.5-5厘米,先端略尖,或急短尖而有鈍尖頭,基部闊楔形,上面深綠色,干後發亮,無毛,下面淺綠色,無毛,側脈7-8對,在上下兩面均能見,邊緣有相隔2-3.5厘米的細鋸齒。葉柄長8-15毫米,無毛。

F. 茶花分為幾種

1-1、北斗七星 (Big Dipper):雲南山茶品種系列,
1-2、花褲(Fancy Pants):雲南茶花與大苞白山茶之間的雜交種,
1-3、豪色(Frank Houser):『Buddha』 X 『Steve Blount』 的雜交種,系雲南茶花系列,
1-4、胡恩(Hulyn Smith):『Cornelian』[大瑪瑙] X 『Mrs. D.W. Davis』的雲南山茶與紅山茶的雜交種,
1-5、圖蘭德(Jean Toland):『紫袍』 X 〔『大桃紅』 X 『Mrs. D.W. Davis』 〕 的雲南山茶與紅山茶的雜交種,
1-6、佛古神(Mary Evans Ferguson):系『大桃紅』 X 『Jean Pursel』雜交而的,
1-7、馬克(Mark Cannon):雲南茶花『Art of Triumph』的機遇苗,由美國佛羅里達洲的Pausel Gilley先生選育。1-8、哈斯奇(Paule Haskee):屬於雲南茶花雜交種,
1-9、哈克伊 (Paule Harkey):屬於雲南茶花雜交種系『大瑪瑙』 X 〔5X=(『Cornelian』X 『Mrs.D.W. Davis』)X 『Cornelian』〕雜交而得,由美國加州Frank Pursel先生培育。巨型花,黑紅色,半重瓣型,平均花徑17厘米以上,花厚8厘米,花瓣上脈紋明顯,有時有白色小斑點;植株生長旺盛,立性;葉片濃綠,葉齒深,12.5厘米長,7.5厘米寬;花期中到晚。

1-10、菲利浦(Phillip Mandarich):『Art of Triumph』 X 『Jean Pursel』 的一個雲南茶花雜交種,由美國加州Jack L. Mandarich先生培育。巨型花,鮮嫩的粉紅色,半重瓣或者牡丹型,平均花徑15厘米以上,花厚7.5厘米,外輪大花瓣18-20枚,雄蕊金黃色;植株長勢旺,枝葉密集,開張;葉片普通綠色,15厘米長,8厘米寬,花期早到中。

1-11、萊尼蘭德(Renee Land):系『大桃紅』 X 『Jean Pausel』 的一個雲南茶花雜交種,由美國加州Frank Pursel先生培育。巨型花,粉紅色到深粉紅色,半重瓣型,平均花徑15厘米以上,花厚10厘米,花瓣35-45枚,花葯金黃色;植株長勢旺,立性;葉片淡綠色,13厘米長,7.5厘米寬,花期中到晚。

1-12、花吉利(W. P. Gilley Var.):雲南茶花品種『Mouchang』的機遇苗『吉利』品種上分離的一個復色品種,由美國佛羅里達州Pausel Gilley先生培育。巨型花,鮮艷的深粉紅色,有大量白色斑塊,半重瓣,外輪大花瓣14枚以上,花瓣波浪狀扭曲,平均花徑12.5厘米以上,花厚5厘米;植株生長中等,立性;葉片濃綠,12.5厘米長,5厘米寬;花期中到晚。

1-13、載爾(Zell Boyce):屬雲南茶花雜交種,由美國密西西比州Ray Gentry先生從機遇苗中選育而得。大到巨型花,粉紅色,帶紫色色暈,半重瓣到鬆散的牡丹型,花瓣寬大,波浪狀,外輪花瓣20枚以上,有時會有瓣化假花瓣。平均花徑12到15厘米,花厚5-8厘米;植株生長旺盛;葉片橢圓形;花期中到晚。

1-14、東奈爾(Mary O』 Donnell):系雲南茶花和紅山茶之間的一個雜交種,由美國加州Jack L. Mandarich先生培育。中到大型花,福祿考粉紅色,牡丹型、玫瑰沖瓣型甚至完全重瓣型,平均花徑10-12厘米,花厚5厘米,花瓣35-50枚,花葯金黃色;植株生長旺盛,開張,枝葉密;葉片淡綠色,11.2厘米長,5厘米寬;花期早到晚。

1-15、考爾松(Bill Colsen):屬紅山茶品種,系『瑪瑟蒂阿娜』品種的機遇苗,由美國喬治亞州G.G. Gerbing先生培育。大型花,黑玫瑰紅色,半重瓣型,平均花徑12.5厘米,花厚度6厘米,大花瓣20枚以上,7枚假花瓣,花葯黃色,花絲白色;植株生長旺盛,開張;葉片暗綠色,10厘米長,6厘米寬;花期中。

1-16、 寶比業(Bobbie Fain):屬紅山茶品種,由美國喬治亞州Walter E. Homeyer先生培育。Homeyer大型花,潔凈鮮艷的紅色,半重瓣到托桂型,花瓣上有深紅色輻射狀脈紋,偶然有白色不規則斑塊;植株生長中等,立性;花期早到中。

1-17、登德(Deen Day Smith):紅山茶品種,由美國喬治亞州. Homeyer先生培育。巨型花,白色,玫瑰重瓣型,平均花徑14厘米,花朵厚8厘米,花瓣48-60枚,兔耳狀小花瓣有7枚,花葯和花絲白色;植株生長一般,立性,分枝開張;葉片濃綠色,10厘米長,5.5厘米寬;花期中到晚。

1-18、弗勞斯(Flossie Goodson):屬紅山茶品種,由美國密西西比州的C.V. Bozeman先生培育。大型花,潔凈的粉紅色,半重瓣到鬆散的牡丹型;花期中。

1-19、喬治亞交易會(Georgia National Fair):屬紅山茶品種,由美國南卡羅來納州rupert Drews先生培育。大型花,白色,半重瓣到鬆散的牡丹型,平均花徑12.5厘米,花朵厚7厘米,花瓣59枚以上;植株生長旺盛,立性,枝葉密;葉片濃綠,8厘米長,3.2厘米寬;花期早到中。

1-20、吉尼(Ginny Anderson):屬紅山茶品種,由美國佛羅里達州的PauselGilley先生培育。大型花,淡玫瑰紅色,牡丹型,平均花徑11-12厘米,花朵厚6厘米,花瓣30-45枚,花葯奶白色,花絲黃色;植株生長中等;葉片淡綠色,7.5厘米長,4厘米寬;花期中。

1-21、寬厚(Grace Ward):是『Cecile Brunazzi』品種之機遇苗,屬紅山茶品種,由美國佛羅里達州的John B.Ferrin先生培育。大型花,珊瑚玫瑰紅色,牡丹型,平均花徑12.5厘米,花朵厚7.5厘米,大花瓣36枚,花朵中部的假花瓣40枚,花葯黃色,花絲白色;植株生長一般;葉片濃綠色,10厘米長,5厘米寬;花期中。

1-22、古斯(Gus Menard):屬紅山茶品種,由美國路易斯安娜州的ErnestE.Judice先生培育。大型花,白色,花中心有金絲雀黃色的假花瓣,牡丹型,平均花徑12.5厘米,花朵厚7.5厘米,植株立性,緊湊;葉片濃綠色,葉齒明顯;花期中。

1-23、琳娜德(Guy Lennard):紅山茶品種,系『Tinsie』品種的機遇苗,由紐西蘭的T. Lennard先生培育。中型花,寶石紅色,完全重瓣型,平均花徑9-10厘米,花多厚度5厘米,花瓣60枚,呈螺旋狀排列;植株緊湊,生長旺;葉片淡綠色,9厘米長,5厘米寬;花期中。

1-24、亨利(Henry Lunsford):紅山茶品種,系『Ville de Nantes X『Granada』雜交而的,由美國喬治亞州的Marvin Jerrigan先生培育。巨型花,鮮艷的紅色,半重瓣到牡丹型,平均花徑15厘米,花多厚度7.5厘米,花瓣38-45枚,可能有時花瓣邊緣帶鋸齒,假花瓣40枚,花葯黃色;植株立性,圓整,生長快;葉片濃綠色,10厘米長,3.3厘米寬;花期中到晚。

1-25 杜馬(Howard Dumas):雲南茶花雜交種,系『Elizabeth Boardman』X『Drama Girl』雜交而得,由美國喬治亞州的W. F. Homeyer博士培育。巨型花,艷紅色,平均花徑15厘米,花多厚度7厘米,大花瓣21-24枚,其中有6-7枚直立的兔耳狀花瓣,2-7枚假花瓣,花葯和花絲白色;植株立性,分枝開張,生長中等;葉片濃綠,10-15厘米長,6-10厘米寬;花期中。

1-26、傑克(Jack Glenn):紅山茶品種,由美國佛羅里達州的Paule Gilley先生培育。大型花,紅色,牡丹型到鬆散的牡丹型,平均花徑10-12厘米,花朵厚度6厘米,花瓣20-30枚,假花瓣少量,花葯和花絲淡黃色;植株立性,生長快;葉片暗綠色,11厘米長,5厘米寬,葉齒尖深;花期中到晚。

1-27、傑里(Jerry Donnan):紅山茶品種,系『Donnan』s Dream』品種之突變,由美國加州Nuccio』s Nurseries培育。中型花,白色,泛粉紅色或有粉紅色暈,花瓣50枚以上,花瓣近圓形,先端尖,邊緣呈羽毛狀,完全重瓣型,花期中。其他性狀同母本。

1-28、查深(Mark Chason):紅山茶品種,系機遇苗,。由美國佛羅里達州的Paule Gilley先生培育。大型花,黑紅色,帶有桔紅色調,半重瓣型,平均花徑11-12厘米,花朵厚度5厘米,花瓣14-20枚,假花瓣4-10枚,花葯淡紅色,花絲黃色;植株生長旺盛,株形緊湊;葉片濃綠色,10厘米長。5厘米寬;花期早到中。

1-29、奧斯卡(Oscar B. Elmer):紅山茶品種,系Dr.Burnside』X『RegRagland』的雜交種,由美國加州的Jack Mandarich先生培育。巨型花,黑紫紅色,半重瓣型,花徑15厘米,花朵厚度7厘米,花瓣40枚,假花瓣20-30枚,花葯黃色;植株立性,緊湊,生長中等;葉片濃綠色,15厘米長,10厘米寬;花期中。

1-30、文帝(Wendy):紅山茶品種,由美國佛羅里達州的Paule Gilley先生培育。大型花,黑紅色,半重瓣型,平均花徑12.5厘米,花朵厚度5厘米,花瓣15-20枚,花葯黃色,花絲粉紅色;植株開張,生長中等;葉片濃綠,8厘米長,5厘米寬;花期早到晚。

1-31、百思(Beth Dean):雲南茶花雜交種,系『大桃紅』X 〔CR X L8A〕而得,由美國加州的Frank Pursel先生培育。巨型花,艷紅色,半重瓣型,花徑15厘米以上,用赤黴素處理後花徑可達17厘米以上,花朵厚度11厘米,大花瓣35枚以上,花葯金黃色;植株立性,生長旺盛;葉片濃綠色,13厘米長,7.5厘米寬;花期中。

1-32、安娜拜爾(Annabelle Fetterman):雲南茶花雜交種,系大瑪瑙Brigadoon』X 『大桃紅』 雜交而得,由美國加州的Frank Pursele 先生培育。巨型花,淡粉紅色,半重瓣型,平均花徑13-15厘米,花朵厚度5厘米;植株立性,樹形圓整,生長快;葉片濃綠,10厘米長,6厘米寬;花期中。

1-33、瓦爾(Val Bieleski):此品種系最新品種,暫沒有資料,有待觀察。

1-34、回波(True Echols):紅山茶品種,由美國佛羅里達州的Paule Gilley先生培育。巨型花,玫瑰紅色,牡丹型,平均花徑13厘米以上,花朵厚度7.5厘米,大花瓣30多枚,假花瓣也有30多枚,花葯鮮艷的黃色,花絲灰黃色;植株立性,長勢中等;葉片濃綠色,8厘米長,6厘米寬;花期早到中。

1-35、吉姆(Jim Pinkerton):雲南茶花雜交種,其雜交組合buddha』X[『Crimson』 Robe』 X 『Lutchuensis』].,由美國人育成。巨型花,玫紅色,牡丹型;植株生長旺盛;花期中到晚。

1-36、派特(Pete Galli):雲南茶花雜交種,其雜交組合是『Crimson Robe』X 『Mouchang』。由美國人育成。巨型花,硃砂紅色,半重瓣型;植株緊湊,立性;花期早到晚。

杜鵑茶:本品種選自山茶屬原種。花鮮艷的紅色,花瓣長,先端圓,花絲紅色,花朵密集,盛開時就像杜鵑花。葉片濃綠,倒卵長圓形 ,也很像杜鵑的葉片。本品種一年四季開花不斷,但是盛花期是7-9月份。這是世界上最寶貴的四季開花的茶花品種之一。

海棠:花水粉紅色,花瓣厚,似木質花瓣,花朵形狀像海棠花;葉濃綠,很大,長達20到30厘米,無葉柄,基部抱莖。本品種也是一年四季開花,作為盆栽觀賞,即賞花,也是很好的觀葉植物。

G. 誰能告訴我茶花為什麼會結果

茶花結果需要合適的溫度與濕度,在北方結果實屬罕見,尤其盆載茶花更是難得。

茶花的果實貌不驚人,實在一般.

小資料:茶花的繁殖技術

人工雜交育種:
良好親本的選擇是能否達到預期育種目標的關鍵,首先要明確育種目標,在此前提下,選擇所需要的父本和母本,實驗已經證明,茶花的花性遺傳,多介於兩親本的中間類型。這就是說,如果一個開白花的品種與一個開紅花的品種雜交,其後代就有可能出現一個開粉紅花的品種,一個開大型花的品種與一個開微型花的品種雜交,其後代有可能出現一個花徑中等大小的品種。

母本花朵處理方法:在花朵開放前1—2天,選定含苞開放的花蕾,用小剪刀將花瓣剪掉1/2左右,並同時剪去雄蕊的大部分,在用鑷子將剩餘雄蕊去除干凈,使雌蕊露出。

父本花朵處理方法:在花朵開放前1—2天,用紙袋將選定的花朵套上扎緊,待盛開後,解除紙袋,用鑷子輕輕摘去雄蕊花葯放入小杯或紙袋中備用。

茶花授粉方法:將花葯在已經處理好的母本柱頭上輕輕塗抹幾次,直至確認雌蕊柱頭上已沾上花粉粒為止,可用放大鏡察看確認,如果所用的是經過貯藏的花粉或者已乾燥的花粉,其粘著性較差,可用一根棉花棒蘸取花粉,再塗抹到柱頭上,一般來說,茶花在開花之前1—2天已具有受精能力,所以不必擔心是否能受精的問題,然而一些特殊品種,常因去雄後雌蕊過嫩而雜交結果不好,在這種情況下,一是加大授粉量,即盡能的在柱頭上多塗些花粉。常用的辦法先在柱頭上滴一滴清水或者10%庶糖溶液,再塗抹花粉;二是重復授粉,即在第一次套袋授粉後,隔1—2天解開紙袋再授一次粉。

套袋和標記:授粉完畢後,應立刻套袋,以防外來花粉的雜交污染,以硬袋授粉效果最好,它通氣有一定透光度,挺直保護性好,套袋方法是將硬紙袋輕輕套住已授粉花朵下部回形針卡住,動作要輕,以免損傷碰落,紙袋套好後,在授粉花朵枝上吊上標牌註明授粉年月日及兩親本名稱,一般的寫法為母本×父本。

授粉後的管理:授粉雜交後大約經過7—10天雄蕊的柱頭變為褐色,逐漸枯萎,可將罩在花朵上的紙袋及時除去,對受精成功的植株要加強管理,前期多施點N肥,後期多施點P、K肥,並加強病蟲害防治工作。

茶花果實的採收:至10月份左右雜交果實開始成熟,將果實及其所吊掛的標鑒一起採收,待果皮裂開剝出種子,進行登記後,貯藏在濕沙中,以備播種。

茶花的繁殖方法可歸納為2種:

1、種子繁殖:即有性繁殖,用茶花的種子直接培育實生苗。

2、營養體繁殖:即無性繁殖,即用茶花的枝條來繁殖。

茶花的種子繁殖:

用種子繁殖茶花是新品種培育極其重要的一種手段,茶花的蒴果通常在9—12月初成熟,將及時採集的蒴果稍加涼曬,即可開裂,取出其中的種子,貯藏於含水量5%左右的干凈濕河沙中。

播種所用的土壤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冬季或春季均可播種,在25℃溫度條件下,15—20天便可發芽30—40天便可出土,所培育的實生苗應掛上標記,特別是人工雜交苗,應標明母本和父本的名稱,通常實生苗到3—5年後才可開花,個別品種可能超過10年,因此要有足夠的耐心,加以精心養護。

茶花的營養體繁殖:

茶花的無性繁殖能保持母本的優良性狀,是具有繁殖速度快,生長旺,開花早等優點,是茶花苗生產中普通採用的方法,茶花的無性繁殖多種多樣,我們在這里給大家介紹的是扦插和嫁接。

茶花的扦插技術:

在穗條來源充足條件下,可採用扦插繁殖,扦插苗根系發達,易於移栽且株型好,扦插時間宜在6月份進行,如有溫室條件,冬季也可扦插,扦插的最佳溫度為25℃,插穗最好選用當年生半木質化的春梢,最佳長度為3—8cm,上部留1—2片葉,腋芽要飽滿,下部留1—2個葉片,短穗扦插成活率高,長穗扦插生長快,插穗的基部最好削成斜面,斜面要光滑。

使用生根激素,生根激素種類較多,但其中以吲哚三丁酸效果最好,生根激素的濃度應視插穗粗細長短不同而不同。

扦插基質應疏鬆透氣,排水良好,不帶病蟲害,用干凈的河沙或摻入一半體積河沙的土作為扦插介質使用,盆插或苗床插均可,保持扦插環境相對濕度90%以上,定時噴水或用塑料布密封可滿足此項要求,遮陰度至少到60—70%,隨著新根的形成,遮陽度逐漸減少至40—50%。

按照上述技術要點去做一般45—6天扦插苗便可生根,但是不同物種的茶花品種,其生根難易有一定差異,茶梅和紅山茶類的品種扦插容易生根,而雲南茶花品種則比較困難,對於這些難生根的品種,要提高扦插成活率,除了在合適時間扦插之外,更重要的是扦插時應適當提高和延長生根激素的處理濃度與時間。

茶花的嫁接:

嫁接繁殖已在茶花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用這種方法繁殖茶花苗不僅植株生長快,開花早。繁殖系散高,而且在加速茶花穗條生產及縮短育種年限等方面也很有用。

(1)劈接法:將砧木在合適部位切斷,削平斷面,從斷面上方向下切一刀,使之形成一個裂口,然後把接穗削成楔形,沿砧木的一側把接穗插入砧木的介面中,確認接穗間形成層對擠後,用塑料繩稀疏的緊實綁扎,再套塑料袋保濕,遮陽條件下養護45—50天左右,砧木較細時,多採用劈接方法。

(2)腹接法:與劈接原理類似,它要求將接穗削成不等邊的楔形,砧木的切口選在主幹的中下部斜切一刀,深度不超過的中心部,插入接穗,並注意接觸面要對好緊密梆扎,在從介面上部適當位置斷砧,套塑料袋或置於保濕環境中,在遮陰條件下養護。

(3)剝皮接法:在砧木莖幹上,立刀切一個「丁」字形切口,輕輕剝開皮層,插入削好的接穗,綁扎保濕和遮陽方法同劈接法,在正常條件下45天左右就能癒合。

(4)靠接法:將接穗植株與砧木植株靠在一起,確定好嫁接部位以後,在對應部位各削一刀至木質部,切口長3—5cm左右,將砧木切口的一側對齊,用寬塑料袋嚴密綁扎,2—3個月後植株便可以成活,此時從靠接部位下方把接穗株剪斷,從靠接部位上方把砧木部位剪斷,一個新的靠接植株就形成了。

H. 茶花有香味嗎

茶花是有香味的,只是有的濃烈,有的淡雅,所以有的人認為茶花沒有香味,為此國外茶花育種家為了培育香味茶花,真是煞費苦心,美國的艾克曼用了20多年時間,總算培育出了幾個有香味的茶花,但其香味仍不能令人滿意,至今仍在進行香味荼花的培育工作。如著名的茶香月季,就是因為它的香味如茶花香而得名。

                  I. 世界山茶育種情況如何

                  山茶雜交育種始於1942年,英國L.C威廉斯用怒江山茶與日本山茶進行種間雜交,獲得成功。他育成的許多新品種就是山茶屬內種間雜交得到的最早的品種。60多年過去了,山茶種間雜交很有前途。美國W.L.阿克曼等人利用普通油茶抗寒性的特點進行種間雜交,培育出既抗寒又花型大、色彩鮮艷的雜交種。

                  世界山茶育種家選育新品種著重在以下方面:觀賞價值高的;大花型和小花型;黃色系列的育種;抗病與耐寒品種;具芳香性的品種。為了有效地進行這些項目的育種,就必須收集多種多樣的栽培種和野生種,建立內容豐富的種質基因庫。由於基因是育種工作的物質基礎,因此美國、英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等國家都花了很大的人力和財力去建立山茶基因庫。山茶育種在這些國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日本廣島大學對白山茶和金花茶的雜交研究,花色呈淡粉色;九州大學對雲南山茶和金花茶的雜交開展早期鑒定研究很有成效。日本人山口勘夫1990年報道過通過雜交結合胚培養途徑培育出的4個淡黃色品種,其中1個以金花茶為母本、山茶作父本,另3個均以山茶作母本。他的這一試驗,事實上推翻了「以金花茶為母本,各色山茶為父本是培育黃色山茶新品種的有效途徑」這一假設。金花茶的雜交育種研究,日本做得最好。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山茶,品種上萬,多姿多彩,佳麗倍出,因而深受青睞。芳香山茶育種、大花型、齒瓣型、抗寒和抗病品種選育工作,西方山茶育種專家所作出的貢獻是巨大的。1960年,美國著名山茶育種家霍華德先生用怒江山茶作母本,以琉球山茶為父本,首次成功地獲得了香山茶雜交種。緊接著美國的阿克曼先生在1962—1963年期間用雪山山茶為母本,授以琉球山茶的花粉,也獲得了香山茶雜交種。1968年阿克曼將他的雜交品種登記命名為「粉香」,之後又產生了一個變種,稱之為「粉香變」。美國華盛頓國立樹木園著重研究抗病、耐寒品種的育種,他們用冬紅茶梅和油茶雜交,選育出耐-23~-24℃的品種冬薔、雪風、白冰。美國的大花品種「大卡特」品種群、「明天」品種群、「馬卡德」山茶大家族等,花型巨大,顏色多變。許多紅山茶珍品,如黃色珍品「黃達」、芳香珍品「克瑞墨大牡丹」、花瓣帶鋸齒珍品「南特」、奇花型珍品「魔術城」、怪葉型珍品「皺葉奇花」等,還有那些雲南山茶雜交種,不僅包含了親本雲南山茶的花徑巨大、色彩明艷的特點,更使其花色如中國廣泛栽培的紅山茶一樣豐富多彩,像栽培紅山茶一樣具有很大的抗逆、抗寒性,因而也就不得不受到我們的關注和喜愛。與美國相反,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對微型的山茶品種十分推崇。紐西蘭山茶育種家傑姆先生在山茶育種了20多年,曾用絲紗羅品種與琉球山茶雜交,1981年得到了很香的甜香水品種。後來,他又培育了烈香、松達斯、超香、凱蒂莉、佩迪之香、冰溶等近10個香品種。1998年出版的高繼銀等編著的《世界名貴茶花》,介紹了國外山茶品種847個,品種彩色照片723幅,其中雲南山茶雜交種140多個,美國培育的就有100個,澳大利亞26個,紐西蘭16個,英國1個。這些雜交種是從雲南山茶大桃紅、大瑪瑙、大理茶、牡丹茶、張家茶、紫袍、厚葉蝶翅等品種雜交選育出的,其中大部分是從大桃紅和大瑪瑙雜交選育的,有少數是從實生苗中選育出來的。當然還遠遠不止這個數。

                  總的來看,山茶的育種中心在日本、美國,其次是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英國、義大利、德國也搞得不錯。

                  熱點內容
                  台灣的盆景 發布:2025-05-15 06:02:59 瀏覽:581
                  梅花空霸怎麼樣 發布:2025-05-15 06:00:47 瀏覽:489
                  花語里社區 發布:2025-05-15 05:41:24 瀏覽:339
                  水培盆栽姜 發布:2025-05-15 05:40:42 瀏覽:805
                  分別時花語 發布:2025-05-15 05:19:57 瀏覽:693
                  衢州白玫瑰足道 發布:2025-05-15 05:18:22 瀏覽:233
                  盆景山水世界 發布:2025-05-15 05:17:47 瀏覽:788
                  花卉店利潤怎麼樣 發布:2025-05-15 05:16:19 瀏覽:830
                  七夕掛面 發布:2025-05-15 05:14:57 瀏覽:3
                  花語系列介紹 發布:2025-05-15 05:10:06 瀏覽: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