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誰道梅花早

誰道梅花早

發布時間: 2021-02-09 00:23:55

⑴ 誰道什麼花早殘年豈是春

「誰道梅花早,殘年豈是春。何如艷風日,獨自占芳辰。」歐陽修的《和梅聖俞杏花》詩,巧妙地從梅花開得雖早,但卻在殘冬時節立意,說明唯有杏花才獨領了早春的風流。

⑵ 古詩《梅花》

其一:

《梅花》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注釋]
1.凌寒:冒著嚴寒。
2.遙:遠遠的。
3.為:因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解說]

牆角有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開放。為什麼遠看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賞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詩中,有一首相當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詩人林逋的《山園小梅》。尤其是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更被贊為詠梅的絕唱。林逋這人一輩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個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種梅養鶴,過著隱居的生活。所以他的詠梅詩,表現的不過是脫離社會現實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詩則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詩句,卻能推陳出新。你看他寫的梅花,潔白如雪,長在牆角但毫不自卑,遠遠地散發著清香。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於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極端復雜和艱難的局勢下,積極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這首小詩意味深遠,而語句又十分樸素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

其二:
梅花
宋·陳亮
疏技橫玉瘦,小萼點珠光。
一朵忽先發,百花皆後春。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稀疏的梅樹枝條橫斜著,潔白如玉,剛勁有力;花萼上點綴著顆顆雪珠,反射出晶瑩的光彩。有一朵梅花竟然先開了,競吐芳香的百花就都落在梅花的後面了。梅花呀,要把春天到來的信息傳遞,又哪怕那雪壓冰欺!玉笛呀,不要再反復吹奏《梅花落》的曲子了,因為春神正在主宰著人間。
「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梅花不怕挫折打擊、敢為天下先的品質,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嚴冬阻擋不了春天到來的腳步,深雪又怎能埋藏梅花的芬芳氣息?頌揚了梅花堅貞不屈的精神,詩人以頌贊梅花的口吻來寄託自己的愛國思想。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玉笛不要再吹奏那傷感的「梅花三弄」曲調了,春神就要來到人間,主宰大地。表達了詩人愛梅、惜梅之情,請東君為梅花作主,讓玉笛不要再吹「三弄」了,留住春天,不要讓梅花凋謝。
陳亮一生極力主張抗金,反對投降,有著強烈的愛國精神。《梅花》一詩,表達了他的愛國之志,對抗金的勝利、國家的前途,都充滿了必勝的信心。詩是詩人情感發展的產物,既然玉笛演奏的《梅花落》曲子阻擋不了在春天陽光哺育下的梅花茁壯成長,那末,投降派的種種苟且的言論又怎能阻擋歷史車輪的滾滾前進呢?進一步以頌贊梅花的挺然獨立來表達對投降派的強烈譴責,寄託了自己一生力主抗戰,反對投降的愛國主義思想。

⑶ 誰能給我一首描寫梅花的詩(卜運算元·詠梅、王安石寫的梅花除外)

山園小梅

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落花

宋祁

墜素翻紅各自傷,青樓煙雨忍相忘。
將飛更作回風舞,已落猶成半面妝。
滄海客歸珠有淚,章台人去骨遺香。
可能無意傳雙蝶,盡付芳心與蜜房。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香杳難隨驛使來。

三衢道中

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梅花絕句

陸游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李郎 2004-3-10 12:33

李郎的詩


一度相思一度逢
最情痴處最多情
三千樹居孤山下
此枝偏生山之陵

李郎 2004-3-10 12:39

秋瑾的《梅》

《梅》
一度相逢一度思
最多情處最情痴
孤山林下三千樹
耐得寒霜是此枝

贈范曄
陸凱 南朝 宋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山園小梅
林和靖 唐
眾芳搖落獨喧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擅板共金樽。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 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 香杳難隨驛使來。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李商隱
匝路亭亭艷,非時裊裊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絕句(之—)
陸游
聞道梅花圻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一樹梅花一放翁。

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早梅
南朝·謝燮
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 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 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 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映春台。

唐·王維
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雜詠
唐·王維
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 心心視春草,畏向玉階生。

憶梅
唐·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適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詠寄人
唐·劉禹錫
早花常犯寒,繁實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闌?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問調金鼎,方知正味難。

梅花
唐·崔道融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技依病看。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梅花
唐·庾信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 不信今春晚,俱來雪裡看。
樹動懸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覓不見,真悔著衣單。

雪裡覓梅花
唐·蕭綱
絕訝梅花晚,爭來雪裡窺。 下枝低可見,高處遠難知。
俱羞惜腕露,相讓道腰羸。 定須還剪采,學作兩三技。

梅花
唐·蔣維翰
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花開。 幾家門戶重重閉,春色如何入得來?

梅花
宋·陳亮
疏技橫玉瘦,小萼點珠光。 一朵忽先發,百花皆後春。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冬日雜興
宋·張耒
空山身欲老,徂歲臘還來。 愁怯年年柳,傷心處處梅。
綠蔬挑甲短,紅蠟點花開。 冰雪如何有,東風日夜回。

再和楊公濟梅花
宋·蘇軾
莫向霜晨怨未開,白頭朝夕自相摧。 斬新一朵含風露,恰似西廂待月來。

贈嶺上梅
宋·蘇軾
梅花開盡白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 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

墨梅
宋·朱熹
夢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凜冰霜。 如今白黑渾休問,且作人間時世妝。

題楊補之畫
宋·樓鑰
梅花屢見筆如神,松竹寧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歲寒只見此三人。

雪梅
宋·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梅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香。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從張仲謀乞臘梅
宋·黃庭堅
聞君寺後野梅發,香蜜染成宮樣黃。 不擬折來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釣雪舟倦睡
宋·楊萬里
小閣明窗半掩門,看書作睡正昏昏。 無端卻被梅花惱,特地吹香破夢魂。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古梅
宋·蕭德藻
湘妃危立凍蛟背,海月冷掛珊瑚枝。 丑怪驚人能嫵媚,斷魂只有曉寒知。

瓶梅
宋·張道洽
寒水一瓶春數枝,清香不減小溪時。 橫斜竹底無人見,莫與微雲淡月知。

紅梅
蘇東坡
年年芳信負紅梅, 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 直和根撥送春來。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新栽梅
白居易
池邊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嫉, 今年好為使君開。

墨梅
趙秉文
畫師不作粉脂面, 卻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識, 夏馥從來琢玉人

⑷ 古代古詩《梅花》的四句詩句和什麼年代,作者又是誰

梅花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注釋]
1.凌寒:冒著嚴寒。
2.遙:遠遠的。
3.為:因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5.知:知道
[翻譯]
一:牆角有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開放。為什麼遠看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二: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賞析]
這首詩通過寫梅花,在嚴寒中怒放、潔白無瑕,贊美了梅花高貴的品德和頑強的生命力
梅花,香色俱佳,獨步早春,具有不畏嚴寒的堅強性格和不甘落後的進取精神,因而歷來為詩人們所吟詠,所歌頌。在我國古代為數眾多的詠梅詩中,王安石的《梅花》堪稱一首饒有特色、膾炙人口的佳作。

這首詠梅詩吟詠的是早春之梅。全詩雖僅4句20字,卻較為形象地刻畫了早春梅花的神韻和香色。前兩句「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寫頗有寒意的早春時,萬物皆未萌芽,唯獨牆角數枝梅花迎寒綻開。這兩句寫梅花,不繪其形,而傳其神。「牆角」二字點明地點;「獨自開」與「數枝梅」相照應,傳遞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凌寒」二字交代時間,突出了春梅於嚴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徵。不過,這兩句詩寫梅花不畏嚴寒傲然怒放,並非首創。在此之前,已有別的詩加以描繪了。如南朝陳詩人謝燮的《早梅》詩:「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緊扣一個「早」字,用表現人的心理狀態的「疑」與「畏」字寫梅花,使之人格化,從而惟妙惟肖地反映了其傲霜鬥雪迎春的高尚品格。

較之前兩句,後兩句「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寫梅花的香色,則寫得較為新穎別致。「遙知不是雪」,著眼於人們的視覺形象,含蓄地寫梅花的純凈潔白。盡管這句詩否定了詩人於遠處所看到的牆角凌寒獨自綻開的數枝梅花是雪,但它實際上曲折地反映了梅白似雪的色彩。試想,假如這梅花不是白的,而是紅的或是其他顏色,詩人會由此而聯想到雪嗎?正因為梅花似雪,唐代詩人張謂的《早梅》詩句「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以錯把梅枝當作雪枝來反映白梅早發、皎潔似雪的特點,才給人以「錯」而無誤,「錯」中見奇之感。
「遙知不是雪」這句詩,不僅含蓄地寫梅花的純凈潔白,也間接地交代前兩句中所寫的迎寒怒放的「牆角數枝梅」實為詩人從遠處隱隱約約中所見,且與訴諸人們嗅覺的下句「為有暗香來」一道寫梅花的香色,詩句之間具有內在聯系,顯示出全詩結構的嚴謹。
詩人寫梅香,沒有藉助任何形容詞,亦未潑墨如雲,大肆渲染,而是以「看似尋常最奇崛」(王安石語)的「遙知」這兩句詩巧妙自然地出之。這兩句詩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正因為有梅花的香氣從遠處襲來,才使詩人「遙知不是雪」。倘若梅花無香氣,則詩人從遠處隱隱約約看到的「牆角數枝梅」,是難免把它錯當作雪枝的。以互為因果的兩句詩寫梅花,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與張謂的《早梅》詩句有異曲同工之妙。當然,「遙知」兩句詩也未必是實寫詩人於遠處聞到梅花的香色,從而得出是梅非雪的結論,而只是虛寫,極言梅花的香氣之濃。
如果說,這首《梅花》詩所吟詠的梅花,不僅讓人領略到其凌寒怒放的神韻,而且給人留下它香色俱佳、別具一格的鮮明印象,那麼,這首詩本身也就如同它所吟詠的梅花,令人賞心悅目,獲得藝術美的享受。

古人吟唱梅花的詩中,有一首相當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詩人林逋的《山園小梅》。尤其是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更被贊為詠梅的絕唱。林逋這人一輩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個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種梅養鶴,過著隱居的生活。所以他的詠梅詩,表現的不過是脫離社會現實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詩則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詩句,卻能推陳出新。你看他寫的梅花,潔白如雪,長在牆角但毫不自卑,遠遠地散發著清香。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於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極端復雜和艱難的局勢下,積極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這首小詩意味深遠,而語句又十分樸素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

⑸ 「誰道梅花風骨冷」出處

http://..com/question/58758123.html

⑹ 誰有毛主席詩詞和有關於梅花的詩詞

--[推薦]毛主席詩詞(全集)
毛澤東詩詞全集

七古 詠蛙
一九一零年
獨坐池塘如虎踞 綠蔭樹下養精神
春來我不先開口 哪個蟲兒敢作聲

五古 挽易昌陶
一九一五年六月

去去思君深 思君君不來 愁殺芳年友 悲嘆有餘哀
衡陽雁聲徹 湘濱春溜回 感物念所歡 躑躅南城隈
城隈草萋萋 涔淚侵雙題 采采余孤景 日落衡雲西
方期沆養游 零落匪所思 永決從今始 午夜驚鳴雞
鳴雞一聲唱 汗漫東皋上 冉冉望君來 握手珠眶漲
關山騫驥足 飛飈拂靈帳 我懷郁如楚 放歌依列嶂
列嶂青且倩 願言試長劍 東海有島夷 北山盡仇怨
盪滌誰家子 安得辭浮賤 子期竟早亡 牙琴從此絕
琴絕最傷情 朱華春不榮 後來有千日 誰與共平生
望靈薦杯酒 慘淡看銘旌 惆悵中何寄 江天水一泓

七古 送縱宇一郎東行
一九一八年

雲開衡岳積陰止 天馬鳳凰春樹里 年少崢嶸屈賈才
山川奇氣曾鍾此 君行吾為發浩歌 鯤鵬擊浪從茲始
洞庭湘水漲連天 艟艨巨艦直東指 無端散出一天愁
幸被東風吹萬里 丈夫何事足縈懷 要將宇宙看秭米
滄海橫流安足慮 世事紛紜何足理 管卻自家身與心
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於今五百年 諸公碌碌皆餘子
平浪官前友誼多 崇明對馬衣帶水 東瀛濯劍有書還
我返自崖君去矣

四言詩 祭母文
一九一九年十月

嗚呼吾母 遽然而死 壽五十三 生有七子 七子餘三
即東民覃 其他不育 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 艱辛備歷
摧折作磨 因此遭疾 中間萬萬 皆傷心史 不忍卒書
待徐溫吐 今則欲言 只有兩端 一則盛德 一則恨偏
吾母高風 首推博愛 遠近親疏 一皆覆載 愷惻慈祥
感動庶匯 愛力所及 原本真誠 不作誑言 不存欺心
整飭成性 一絲不詭 手澤所經 皆有條理 頭腦精密
劈理分情 事無遺算 物無遁形 潔凈之風 傳遍戚里
不染一塵 身心表裡 五德犖犖 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
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 三綱之末 有志未伸 有求不獲
精神痛苦 以此為卓 天乎人歟 傾地一角 次則兒輩
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 介在青黃 病時攬手 酸心結腸
但呼兒輩 各務為良 又次所懷 好親至愛 或屬素恩
或多勞瘁 大小親疏 均待報齎 總茲所述 盛德所輝
必秉悃憂 則效不違 致於所恨 必補遺缺 念茲在茲
此心不越 養育深恩 春暉朝靄 報之何時 精禽大海
嗚呼吾母 母終未死 軀殼雖隳 靈則萬古 有生一日
皆報恩時 有生一日 皆伴親時 今也言長 時則苦短
惟挈大端 置其粗淺 此時家奠 盡此一觴 後有言陳
與日俱長 尚饗

虞美人 贈楊開慧
一九二零年

堆來枕上愁何狀 江海翻波浪 夜長天色怎難明
無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曉來百念皆灰燼 倦極身無恁 一勾殘月向西流
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

賀新郎 贈楊開慧
一九二三年

揮手從茲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 苦情重訴 眼角眉梢都似恨
熱淚欲零還住 知誤會前番書語 過眼滔滔雲共霧
算人間知已吾和汝 人有病 天知否
今朝霜重東門路 照橫塘半天殘月 凄清如許
汽笛一聲腸已斷 從此天涯孤旅 憑割斷愁絲恨縷
要似昆侖崩絕壁 又恰象台風掃寰宇 重比翼 和雲翥

沁園春 長沙
一九二五年

獨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 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 百舸爭流 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 問蒼茫大地 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 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 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 激揚文字 糞土當年萬戶候
曾記否 到中流擊水 浪遏飛舟

菩薩蠻 黃鶴樓
一九二七年

茫茫九派流中國 沉沉一線穿南北 煙雨莽蒼蒼 龜蛇鎖大江
黃鶴知何去 剩有遊人處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西江月 秋收起義
一九二七年

軍叫工農革命 旗號鐮刀斧頭 匡廬一帶不停留 要向瀟湘直進
地主重重壓迫 農民個個同仇 秋收時節暮雲愁 霹靂一聲暴動

西江月 井岡山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 山頭鼓角相聞 敵人圍困萬千重 我自巋然不動

作者: 221.196.209.* 2005-8-9 00:11 回復此發言

--------------------------------------------------------------------------------

4 毛主席詩詞(全集)
其一
綠水青山枉自多 華佗無奈小蟲何 千村薜荔人遺矢 萬戶蕭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千里 巡天遙看一千河 牛郎欲問瘟神事 一樣悲歡逐逝波

其二
春風楊柳萬千條 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 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 地動三河鐵譬搖 借問瘟神欲何往 紙船明燭照天燒

七律 仿陸放翁詩
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人類今聞上太空 但悲不見五洲同
愚公盡掃餮蚊日 公祭無忘告馬翁

七律 到韶山
一九五九年六月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離別這個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
別夢依稀咒逝川 故園三十二年前 紅旗捲起農奴戟 黑手高懸地主鞭
為有犧牲多壯志 敢教日月換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煙

七律 登廬山
一九五九年七月一日

一山飛峙大江邊 躍上蔥籠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 熱風吹雨灑江天
雲橫九派浮黃鶴 浪下三吳起白煙 陶令不知何處去 桃花源里可耕田

五律 三上北高峰
一九五九年十一月

三上北高峰 杭州一望空 飛鳳亭邊樹 桃花嶺上風
熱來尋扇子 冷去對美人 一片飄飄下 歡迎有晚鶯

七絕 莫干山
一九五九年十一月

翻身躍入七人房 回首峰巒入莽蒼
四十八盤才走過 風馳又已到錢塘

七絕 為女民兵題照
一九六一年二月

颯爽英姿五尺槍 曙光初照練兵場
中華兒女多奇志 不愛紅裝愛武裝

七律 答友人
一九六一年

九嶷山上白雲飛 帝子乘風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淚 紅霞萬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連天雪 長島人歌動地詩 我欲因之夢寥廓 芙蓉國里盡朝暉

七絕 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
一九六一年九月九日

暮色蒼茫看勁松 亂雲飛渡仍從容
天生一個仙人洞 無限風光在險峰

七律 和郭沫若同志
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一從大地起風雷 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猶可訓 妖為鬼蜮必成災
金猴奮起千鈞棒 玉宇澄清萬里埃 今日歡呼孫大聖 只緣妖霧又重來

注:郭沫若原詩
人妖顛倒是非淆 對敵慈悲對友刁 咒念金箍聞萬遍 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萬剮唐僧肉 一拔何虧大聖毛 教育及時堪贊賞 豬猶智慧勝愚曹

卜運算元 詠梅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憶是縣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七律 冬雲
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雪壓冬雲白絮飛 萬花紛謝一時稀 高天滾滾寒流急 大地微微暖氣吹
獨有英雄驅虎豹 更無豪傑怕熊羆 梅花歡喜漫天雪 凍死蒼蠅未足奇

滿江紅 和郭沫若同志
一九六三年一月九日

小小寰球 有幾個蒼蠅碰壁 嗡嗡叫 幾聲凄歷 幾聲抽泣
螞蟻槐誇大樹 蚍蜉撼樹談何易 正西風落葉下長安 飛鳴鏑
多少事 從來急 天地轉 光明迫 一萬年太久 只爭朝夕
四海翻騰雲水怒 五洲震盪風雷激 要掃除一切害人蟲 全無敵

雜言詩 八連頌
一九六三年八月一日

好八連 天下傳 為什麼 意志堅 為人民 幾十年
拒腐蝕 永不沾 因此叫 好八連 解放軍 要學習
全軍民 要自立 不怕壓 不怕迫 不怕刀 不怕戟
不怕鬼 不怕魅 不怕帝 不怕賊 奇兒女 如松柏
上參天 傲霜雪 紀律好 如堅壁 軍事好 如霹靂
政治好 稱第一 思想好 能分析 分析好 大有益
益在哪 團結力 軍民團結如一人 試看天下誰能敵

七律 吊羅榮桓同志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

記得當年草上飛 紅軍隊里每相違 長征不是難堪日 戰錦方為大問題
斥 每聞欺大鳥 昆雞長笑老鷹飛 君今不幸離人世 國有疑難可問誰

賀新郎 讀史
一九六四年春

人猿相揖別 只幾個石頭磨過 小兒時節 銅鐵爐中翻火焰 為問何時猜得
不過(是)幾千寒熱 人世難逢開口笑 上疆場彼此彎弓月 流遍了 郊原血
一篇讀罷頭飛雪 但記得斑斑點點 幾行陳跡 五帝三皇神聖事 騙了無涯過客
有多少風流人物 盜跖庄足喬流譽後 更陳王奮起揮鈸黃越 歌未竟 東方白

念奴嬌 井岡山
一九六五年五月

參天萬木 千百里 飛上南天奇岳 故地重來何所見 多了樓台亭閣
五井碑前 黃洋界上 車子飛如躍 江山如畫 古代曾雲海緣
彈指三十八年 人間變了 似天淵翻覆 猶記當時烽火里 九死一生如昨
獨有豪情 天際懸明月 風雷磅礴 一聲雞唱 萬怪煙消雲落

水調歌頭 重上井岡山
一九六五年五月

久有凌雲志 重上井岡山 千里來尋故地 舊貌變新顏 到處鶯歌燕舞
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雲端 過了黃洋界 險處不須看
風雷動 旌旗奮 是人寰 三十八年看過去 彈指一揮間
可上九天攬月 可下五洋捉鱉 談笑凱歌還 世上無難事 只要肯登攀

念奴嬌 鳥兒問答
一九六五年秋

鯤鵬展翅 九萬里 翻動扶搖羊角 背負青天朝下看 都是人間城郭
炮火連天 彈痕遍地 嚇倒蓬間雀 怎麼得了 哎呀 我要飛躍
借問君去何方 雀兒答道 有仙山瓊閣 不見前年秋月朗 訂了三家條約
還有吃的 土豆燒熟了 再加牛肉 不須放屁 試看天地翻覆

⑺ 哪位告訴我隋朝描寫梅花有名的詩詞給我說下

梅花百樹障去路,
花粘甲乙床前帳。
傾城比態芳菲節,
傾銀注瓦驚人眼。

梅花百樹障去路,
花龍盤盤上紫雲。
傾銀注瓦驚人眼,
傾國傾城總絕倫。

梅花百樹障去路,
花落昭陽誰共輦。
傾城獨立世所稀,
傾城消息隔重簾。

⑻ 誰道梅花早,殘年豈是春。 何如艷風日,獨自占芳辰該怎樣翻譯啊

梅花開得雖早,但卻在殘冬時節。哪裡像春風花開時(的杏花)獨領早春的風流。

⑼ 誰道什麼早殘聯豈是春。

不是殘聯豈是春,而應該是殘年豈是春。
原詩為:【和梅聖俞杏花】 歐陽修
誰道梅花早,殘年豈是春。何如艷風日,獨自占芳辰。

熱點內容
綠植婚紗草 發布:2025-05-12 16:09:14 瀏覽:964
生宣工筆牡丹 發布:2025-05-12 16:04:06 瀏覽:636
上譯茶花女 發布:2025-05-12 15:01:24 瀏覽:121
國家級茶花 發布:2025-05-12 14:55:08 瀏覽:250
卉苑鮮花 發布:2025-05-12 14:05:48 瀏覽:610
對一朵花的微笑 發布:2025-05-12 13:53:36 瀏覽:318
芬迪櫻花香水 發布:2025-05-12 13:46:39 瀏覽:845
童真與花藝 發布:2025-05-12 13:46:39 瀏覽:942
玫瑰能放多久 發布:2025-05-12 13:20:13 瀏覽:464
炫舞七夕抽獎 發布:2025-05-12 12:57:30 瀏覽: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