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梅花句也香
㈠ 正月梅花香又香下一句
二月蘭花盆里裝。
全文如下:
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蘭花盆裡裝,三月桃花紅十里,四月薔薇靠短牆,五月石榴紅似火,六月荷花滿池塘,七月梔子頭上戴,八月丹桂滿枝黃,九月菊花初開放,十月芙蓉正上妝,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臘梅雪裡香。
是十二花釀的總結諺語。十二花釀就是從花的生長日期來命名的,十二,這個數字代表一年,一年十二個月,在這十二個月中,都有不同的花出現,所以稱為十二花,而「釀」字,顧名思義就是釀造的意思,用這些花來釀造我們所需要的物質。
(1)就梅花句也香擴展閱讀:
鮮花酒典故:
中國飲用鮮花酒有很長得歷史。重陽節幾乎必飲菊花酒(又稱長壽酒)。東晉的著名大詩人陶淵明,名潛。他的祖上曾做過大官,家境十分富裕,但到他這一代,家境已經沒落。他雖然曾經幾次出去做小官謀生,但由於看不慣當時政治的腐敗,不肯同世俗同流合污,幾次辭官回家。
陶淵明辭官後,就在家中耕田自給,生活十分清苦。他十分喜歡喝酒,鄉里有名。因此,鄉親們只要有酒,便請他一起去喝,他也不管主人認識不認識,總是欣然而去,直到喝醉了才回家。
一天,新任江州刺史王弘傾慕陶淵明的才名,特地來到他家拜訪。陶淵明不願和官府來往,故意裝作生病,不肯和王弘相見。王弘無法可想,只得打道回府。王弘把陶淵明的好朋友龐通之找來,把吃閉門羹的事告訴了他。龐通之說:
「淵明兄過幾天要到廬山去,你備了酒,我和你一起去半路上等他。我介紹你和他相識,你們一定會談得來,成為朋友的。」
於是,在陶淵明去廬山那天,王弘和龐通之在半路上候到了陶淵明。龐通之把王弘介紹給陶淵明,陶淵明無法迴避,三人便一起在路旁亭中飲起酒來。三人一面喝,一面談天說地,十分投機,一直吃到黃昏,陶淵明把到廬山去的事也忘了。
從這以後,王弘便經常和陶淵明來往,他看到陶淵明家境貧困,便常常派人送米送酒。這年重陽節,菊花盛開,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酒興勃發,想把酒持菊,可是拿出家中的酒壺一看,裡面已滴酒不剩,不覺十分掃興。
正在這時,只見一個穿白衣的官府小吏挑了兩壇酒走來,仔細一看,是王弘派人送酒來了。陶淵明不由十分高興,立即開壇痛飲,一醉方休。後來,「白衣送酒」這個典故,用來指朋友正好送來你所渴望的東西,或者借指詠菊飲酒。(施皓)
㈡ 請問"書上蕉葉文猶綠,吟到梅花句也香"是誰的詩啊
書成蕉葉文猶綠,吟到梅花句亦香 原句?《時古對類》. 作者:佚名
㈢ 吟成白雪心如素,最到梅花香也清。什麼意思
「吟成白雪心如素,最到梅花香也清。昔日浣沙今日恨,玉人如許願相親。」這四句是版清代劉璋(即樵雲權山人)寫在作品《飛花艷想》中的。原文見下:
原來柳友梅的住居,就在當初范蠡訪西施的所在,那浣紗遺(足亦),至今尚存。柳友梅性又愛梅,他母親生他這日,夢見梅花滿樹,落滿懷中,因此父親自小喚他是友梅。後園中,栽著無數梅花,乃是他父親的手栽。柳友梅生性愛梅,凡遇梅花開放時節,或把酒對花自斟自詠,或攜朋摯友迭唱迭和,興致最高。卧房常時供一枝梅花,古秀曲折,令人描畫不就;無梅時節,更掛一幅梅花的單條,墨花飛舞,生氣飄動,常自題其上雲:
吟成白雪心如素,曼到梅花香也清。
昔日浣紗今日恨,玉人如許願相親
按照我的理解是:古時西施浣紗的地方今日可惜已經看不見,如玉般潔白無瑕的人兒,(我)多麼希望可以親近你(意思應該是一睹美人的芳容)。
㈣ 描寫梅花香的句子
答:
梅花芬芳濃郁,暄香遠溢。若去賞梅,尚未近其樹,未見其花,便先有浮動版的暗香陣陣襲來,權為你引路。待徜徉在梅花叢中,則香氣盈懷,你若深深地吸上一口氣,更是清香滿口,沁心入脾,頓覺心曠神怡。梅香還能持久,賞梅歸家,那梅香仍沾襟染袖,縈身繞體,數日不絕。
梅花甘於寂寞,嫵媚脫俗,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她不因沒有彩蝶纏繞而失落,亦不為沒有蜜蜂追隨而沮喪,更不似那癲狂柳絮隨風舞,也不學那輕薄桃花逐水流,而是無私、無怨、無悔地默默綻放於嚴寒之中,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歡樂和美的享受。
㈤ 求詩句仿寫"吟成豆蔻才猶艷"
詠嘆標梅卻似芳, 眠久薔薇幻仍存
第一句是借梅花 ,用標梅來與豆蔻相回比,標梅指女子答已到結婚年齡。
第二句是借薔薇, 用久眠與睡足相比 ,薔薇與荼蘼相較
這2句都是我自己原創的,希望您會滿意,如果有疑問請您回復我一下,能幫到你我很快樂 謝謝
㈥ "書成蕉葉文猶綠"是什麼意思
書成蕉葉文猶綠的意思是:寫在芭蕉葉上的文字也彷彿像芭蕉葉一樣染上綠色。
書成蕉葉文猶綠出自懷素練蕉的典故。懷素勤學苦練的精神是十分驚人的。因為買不起紙張,懷素就找來一塊木板和圓盤,塗上白漆書寫。後來,懷素覺得漆板光滑,不易著墨,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塊荒地,種植了一萬多株的芭蕉樹。芭蕉長大後,他摘下芭葉,鋪在桌上,臨帖揮毫。
由於懷素沒日沒夜的練字,老芭蕉葉剝光了,小葉又捨不得摘,於是想了個辦法,乾脆帶了筆墨站在芭蕉樹前,對著鮮葉書寫,就算太陽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風凍得他手膚迸裂,他還是在所不顧,繼續堅持不懈地練字。他寫完一處,再寫另一處,從未間斷。
(6)就梅花句也香擴展閱讀
書成蕉葉文猶綠下一句是吟到梅花句也香,意為讀到寫有梅花的詩句,彷彿也聞到了梅花的芬芳。
出自梅妻鶴子的典故。北宋有個叫林逋的隱士,他刻苦學習,發奮上進,終成有學問的人。可林逋生性恬淡,對功名利祿不屑一顧,他非常厭惡社會上那種阿諛奉承、追逐名利的風氣。於是便在杭州西湖邊的一座山中隱居起來,過著清閑自在的日子。
林逋的脾氣非常古怪,既不娶妻,更不要孩子,但是他卻特別喜愛梅花和仙鶴。他常常四處尋訪,只要遇到好的品種,不管多貴,他都會買回來。閑暇的時候,他便一個人在院子里賞梅玩鶴。
他有隻仙鶴叫「鳴皋」,每次客人來訪的時候,如果林逋不在,童子便打開籠子,「鳴皋」便會跑去給林逋報信,林逋看見「鳴皋」便回來會見客人。周圍的人知道後,都說林逋「梅妻鶴子」。
㈦ 書成蕉葉文猶綠,吟到梅花句也香的作者是誰
我只知道:書成蕉葉文猶綠,吟到梅花句亦香.
這是一位先生的對聯,作者叫佚名,可以用雅虎搜.
㈧ "書上蕉葉文猶綠,吟到梅花句也香"是誰的詩
這句裡面有典故。
書成蕉葉,指的是唐代書法大家懷素和尚的故事。懷版素是狂草書法權大師,種了上萬株芭蕉,平時就把寬大的芭蕉葉當成紙,直接在芭蕉葉上寫字練習書法。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寫在芭蕉葉上的文字也彷彿像芭蕉葉一樣染上綠色。
這其實不是詩,是一副對聯。
上聯:書成蕉葉文猶綠
下聯:吟到梅花句亦香
下聯指的是讀詩讀到寫有梅花的詩句,彷彿也聞到了梅花的芬芳。
下聯也是有典故的,說的是一生喜愛梅花,人稱「梅妻鶴子」的文學家林逋的故事。
這句在《紅樓夢》中也被引用過。
供參考。
㈨ 立春梅花香的一下句是什麼
上句: 立春梅花香。
下句: 清明雨水多。
上句: 立春梅花香。
下句: 大寒白雪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