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與白梅花
Ⅰ 雪映梅花流白色是什麼意思
「雪映梅花流白色」是形容冬日裡梅花開放之時的景象。雪落在梅花之上,梅花便成了五彩繽紛的色彩斑斕,白色與粉色相互襯托,美感十分絕妙。在浩大的自然界里,許多人將這樣的景色視作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不管是在寫作、攝影、繪畫等方面,都能夠讓人感受到冬日的美麗。
「雪映梅花流白色」也有著深刻的寓意。梅花是中國的象徵之一,它代表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和人格,也代表著堅韌不拔的品質。雪,又是一種珍貴的天然資源,具有清潔、白皙的美感。雪映梅花流白色的意象,在中華文化之中極為珍貴。它不僅是對自然美的贊美,也是對中華文化傳承的呼籲。
「雪映梅花流白色」常用於表達不同的情感。在中華文化中,梅花代表著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精神,也就是逆境之下仍然不放棄希望與追求。而雪則是一種如此純凈清新的存在,常常被視為寓意著寧靜、干凈、平和的狀態。這樣的意象極容易讓人想到勇敢、堅強、美好的心靈。因此,「雪映梅花流白色」不僅是一道自然的美景,更是表達心情的媒介。
Ⅱ 為什麼詩人遠遠看去,並沒有把白色的梅花看成雪
因為詩人聞到了香味,所以並沒有將白色的梅花看成雪。
作品原文
梅花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白話譯文
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2)雪與白梅花擴展閱讀:
作品鑒賞
此詩語言樸素,對梅花的形象也不多做描繪,卻自有深致,耐人尋味。他的《北陂杏花》對杏花花、影俱妖嬈的形象大加渲染,用「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來強調杏花的高潔、堅持的精神,寫得很張揚外露。而這首寫梅花的詩,其思想內涵實是相通的,寫得則非常平實內斂。
雪本身也是很美很白的,但是這還不夠,很美好很清白,卻不能給別人送去幽香,「雪卻輸梅一段香」。這好比一個人:你光長得美長得帥,卻沒有好品德好才學,那就沒有什麼了不起。
你不僅長得美長得帥,還品德高尚才學出眾,但卻僅僅潔身自好,沒有多少奉獻,沒有帶給他人愉悅的幽香,那也是很可惜。
Ⅲ 梅花古詩,詩中最後兩句把什麼和什麼進行比較,
北宋詩人王安石創作的《梅花》這首詩,最後兩句把「雪」和「梅花」進行比較。意謂遠遠望去十分純凈潔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
詩意曲折含蓄,耐人尋味。暗香清幽的香氣。「為有暗香來」,「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氣,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氣譙溢。
原文: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3)雪與白梅花擴展閱讀
此詩語言樸素,對梅花的形象也不多做描繪,卻自有深致,耐人尋味。他的《北陂杏花》對杏花花、影俱妖嬈的形象大加渲染,用「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來強調杏花的高潔、堅持的精神,寫得很張揚外露。而這首寫梅花的詩,其思想內涵實是相通的,寫得則非常平實內斂。
前兩句寫牆角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牆角數枝梅」,「牆角」不引人注目,不易為人所知,更未被人賞識,卻又毫不在乎。
「牆角"這個環境突出了數枝梅身居簡陋,孤芳自開的形態。體現出詩人所處環境惡劣,卻依舊堅持自己的主張的態度。「凌寒獨自開」,這里寫梅花沒寫她的姿態,而只寫她「獨自開」,突出梅花不畏寒,不從眾,雖在無人偏僻的地方,仍然凌寒而開,寫的是梅花的品質,又像寫人品。
「獨自」,語意剛強,無懼旁人的眼光,在惡劣的環境中,依舊屹立不倒。體現出詩人堅持自我的信念。
後兩句,重點放在梅花的幽香上,「遙知不是雪」,「遙知」說明香從老遠飄來,淡淡的,不明顯。詩人嗅覺靈敏,獨具慧眼,善於發現。「不是雪」,不說梅花,而梅花的潔白可見。意謂遠遠望去十分純凈潔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
詩意曲折含蓄,耐人尋味。暗香清幽的香氣。「為有暗香來」,「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氣,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氣譙溢。
雪本身也是很美很白的,但是這還不夠,很美好很清白,卻不能給別人送去幽香,「雪卻輸梅一段香」。
這好比一個人:你光長得美長得帥,卻沒有好品德好才學,那就沒有什麼了不起。你不僅長得美長得帥,還品德高尚才學出眾,但卻僅僅潔身自好,沒有多少奉獻,沒有帶給他人愉悅的幽香,那也是很可惜。
立在僻靜甚至冷清的牆角,沖破嚴寒靜靜開放,遠遠地向世人送去濃郁的幽香,這是絕世之梅,也是絕世之人。
Ⅳ 下雪天雪地里盛開著一朵朵白梅花,好像在和雪比美宋代詩人盧鉞就寫下了啥的詩句,贊美梅花和雪美的情景
宋代詩人盧鉞的詩句,贊美梅花和雪美的情景:
《雪梅·其一》宋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Ⅳ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梅花也許比不上雪花的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的清香芬芳。
詩人將梅與雪的不同特點用兩句詩概括了出來,寫得妙趣橫生,凸顯出梅花的清香與雪花的潔白,既有情思,又有理趣。
出處:出自宋代盧鉞的《雪梅》
全詩: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譯文:
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誰也不肯服輸。難以評議梅與雪的高下,只得擱筆好好思量。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注釋:
盧梅坡,宋詩人。生卒年不詳。「梅坡」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號為梅坡。
降(xiáng):服輸。
騷人:詩人。
閣筆:放下筆。閣,同「擱」放下。
評章:評議的文章,這里指評議梅與雪的高下。
遜:不及,比不上。
賞析:
首句採用擬人手法寫梅花與雪花相互競爭,都認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認輸,這就將早春的梅花與雪花之美別出心裁、生動活潑地表現出來了。次句寫詩人在兩者之間難以評判高下。詩人原以為一揮而就,由於難於評判,只好停下筆來思索。「評章」即評價。
後兩句是詩人對梅與雪的評語。就潔白而言,梅比雪要差一些,但是雪卻沒有梅花的香味。「三分」形容差的不多,「一段」將香氣物質化,使人覺得香氣可以測量。前人已經注意到梅與雪的這些特點,如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王安石的《梅花》詩:「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但是此詩將梅與雪的不同特點用兩句詩概括了出來,寫得妙趣橫生,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Ⅵ 寒冬飄雪。踏雪尋梅!白梅花,紅梅花你喜歡哪個
踏雪尋梅,別有一番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