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朵梅花下面一個房子
1. 文言文梅花書屋張岱
1. 求陶庵夢憶中的梅花書屋翻譯(張岱的)古文翻譯,詳細
陔萼樓後面的老屋坍塌後,我命人造了一間大書屋。
兩旁的耳室如同紗櫥一樣,裡面放著卧榻。因為前後都是空地的緣故,在後面種了三株西瓜瓢大牡丹,盛放之時,大約有三百朵花自牆上蔓延出來,甚為好看。
前面種了兩株西府海棠,花開時如同三尺香雪一般漂亮可人。前面四壁稍稍有點高,便在它對面設了石台,放上了幾峰太湖石。
西溪梅花梅骨古勁,滇茶自有一份嫵媚。梅花旁邊還種著西番蓮,纏繞著如同瓔珞一般。
窗外有竹棚,頗為繁茂。台階下面翠草三尺,中間秋海棠疏落間雜。
前後明窗下種以各種花木,漸成暗綠色。我坐卧其中,若不是高雅的客人,我絕不會讓他進來。
因為仰慕倪瓚,所以仿照他的清閟閣給這間書屋起了個名字,叫「雲林密閣」。
2. 誰有《紹興燈景》張岱文言文翻譯
紹興燈景,為海內所誇者無他,竹賤、燈賤、燭賤.賤,故家家可為之;賤,故家家以不能燈為恥.故自庄逵以至窮檐同巷[1],無為燈、無不棚者.棚以二竿竹搭過橋,中橫一竹,掛雪燈一,燈球六.大街以百計,小巷以十計.從巷口回視巷內,復疊堆垛,鮮妍飄灑,亦足動人.十字街搭木棚,掛大燈一,俗曰「呆燈」,畫《四書》、《千家詩》故事[2],或寫燈謎,環立猜射之.庵堂寺觀,以木架作柱燈及門額,寫「慶賞元宵」「與民同樂」等字.佛前紅紙荷花琉璃百盞,以佛圖燈帶間之,熊熊煜煜.廟門前高台,鼓吹五夜.市廛如橫街、軒亭、會稽縣、西橋[3],閭里相約,故盛其燈,更於其地斗獅子燈,鼓吹彈唱,旋放煙火,擠擠雜雜.小街曲巷有空地,則跳大頭和尚,鑼鼓聲錯,處處有人團簇看之.城中婦女多相率步行,往鬧處看燈;否則,大家小戶雜坐門前,吃瓜子、糖豆,看往來士女,午夜方散.鄉村夫婦多在白日進城,喬喬畫畫[4],東穿西走,曰「鑽燈棚」,曰「走燈橋」,天晴無日無之.。
3.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題
小題1:(1)花 時/ 積 三 尺 香 雪(2)西 溪 梅 骨/ 古勁(西 溪 梅/ 骨 古 勁)
小題2:①我 ②每年 ③覆蓋 ④它(代詞)
小題3:台階下長著厚厚的青草,草間疏疏地點綴一些秋海棠。
小題4:示例:張岱的修辭手法用得很妙,如「壇前西府二樹,花時積三尺香雪」,把繁茂的花朵比作積聚了幾尺高的香雪,寫出了花的清麗可人,語言簡潔,卻給人以無盡的想像。
小題5:示例:我覺得他們的交友觀值得借鑒,「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選擇高雅的人交朋友可以提高自己的修養,完善自己的品行,可以讓自己的學識得到提升。
小題1:試題分析:「花時積三尺香雪」的含義是「開花時,繁茂的花朵彷彿是積聚了幾尺高的香雪」,根據句子含義,可以把這句話分解為「開花時、繁茂的花朵彷彿是積聚了幾尺高的香雪」,即「花 時/ 積 三 尺 香 雪」;「西溪梅骨古勁」的含義是「旁邊種著枝幹蒼勁古拙的西溪梅花」,根據句子含義,為其斷句,即「西 溪 梅 骨/ 古勁(西 溪 梅/ 骨 古 勁)」。
點評:給文言句子劃分節奏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題型,正確地進行句中停頓,是以把握句子中的詞意和語法結構為前提的。因此解答這類題時一是理解文意。可以先將句子翻譯出來,正確理解文意,把意思結合緊密的文字,看成一個「意義單位」,「單位」與「單位」之間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頓;二是分析語法結構。在分析語法結構時可先抓動詞,把跟動詞有關的前後各詞聯系起來,觀察句子的整體,往前找主語,往後找賓語或補語,再考慮其它成分,這樣就可以確定句子的語法結構,依此確定句中停頓。
小題2:試題分析:「余」,一詞多義,「我」。「歲」,一詞多義,「每年」;「蓋」,動詞,覆蓋;「之」,代詞,代指「它」。
點評:實詞與虛詞的積累,是培養閱讀文言文能力的基礎,理解文言文中詞語的含義時,要聯系原句來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單個字詞的含義。另外,還要注意詞語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異義詞、動詞的使動用法、通假字等,盡量做到翻譯准確、恰當。
小題3:試題分析:翻譯(1)時,要注意把「階下」(台階下)、「三尺」(形容草深)、「雜」(夾雜)這些字詞翻譯准確。
點評:句子翻譯也是文言文閱讀的一個常考題型,翻譯句子時,要注意抓住句中的關鍵詞句,把關鍵詞句翻譯准確,另外,還要注意對特殊句式的翻譯,盡量做到通順、流暢,表意清晰。
小題4:試題分析:本題是一道開放性試題,再文中選擇認為有特色的句子,從修辭、詞語等角度賞析均可。
點評:對於運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含義的分析必須理清它所運用的修辭手法,根據所學修辭的知識,明確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用自己平實的語言把反話說正,委婉說直,比喻說清楚,象徵說明白。意思隱晦難懂的句子,或深奧,或抽象,或省略,我們應該把深奧說淺顯,抽象說具體,省略補完整。
小題5:試題分析:對張岱「余坐卧其中,非高流佳客,不得輒入」和劉禹錫「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交友觀,無論是贊同還是反對,都要表明自己的觀點,並說明具體的理由。
點評:此題是一道開放題,針對張岱和劉禹錫的交友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贊同的,也有反對的,但是無論哪種見解,都要圍繞文章和材料的內容說出具體的理由。
4. 張岱以梅花書屋為自己書房名,張岱為什麼如此欣賞王冕
陔萼樓後面的老房子倒塌後,我就將它的地基加高四尺,建造了一大間書屋。
書屋側面的耳房用紗櫥那樣的隔扇隔出來一個休息間,裡面安放卧榻。書屋前後都有空地,我在後牆牆根那裡栽種了三棵西瓜瓤大牡丹花樹,牡丹長得比牆還高,每年都要開三百多朵花。
書房正面台基前種了兩棵西府海棠,開花時,繁茂的花朵彷彿是積聚了幾尺高的香雪,清麗可人。前院四壁有些高,於是就在牆對面砌石花台,用太湖石樹了幾座假山,旁邊種著枝幹蒼勁古拙的西溪梅花,還有幾株雲南茶花,以嫵媚的花樹來襯托湖石假山。
梅花下種著捲曲纏繞如瓔珞花樣的西番蓮覆蓋地面。書屋窗外有竹子搭建的涼棚,就種了很多薔薇花把它覆蓋起來。
台階下長著厚厚的青草,草間疏疏地點綴一些秋海棠。書屋前後窗戶都很敞亮,窗外寶相花和西府海棠長得茂盛後,綠蔭遮住陽光,屋內顯得幽靜涼爽。
我消閑休息都在這個書屋裡,不是文才風流的高雅客人,是不允許他進來的。這間書屋本來名為梅花書屋,因為我一向傾慕倪雲林的書閣「清閟」,所以又用「雲林秘府」來命名它。
5.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題(16分)梅花書屋陔萼樓後老屋傾圮,余
試題答案:小題1:(1)花 時/ 積 三 尺 香 雪(2)西 溪 梅 骨/ 古勁(西 溪 梅/ 骨 古 勁)小題2:①我 ②每年 ③覆蓋 ④它(代詞)小題3:台階下長著厚厚的青草,草間疏疏地點綴一些秋海棠。
小題4:示例:張岱的修辭手法用得很妙,如「壇前西府二樹,花時積三尺香雪」,把繁茂的花朵比作積聚了幾尺高的香雪,寫出了花的清麗可人,語言簡潔,卻給人以無盡的想像。小題5:示例:我覺得他們的交友觀值得借鑒,「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選擇高雅的人交朋友可以提高自己的修養,完善自己的品行,可以讓自己的學識得到提升。
2. 一幅畫,上面兩朵梅花,下面一個房子裡面有個人,什麼意思
每個人都有一條路,每個人在這條路上也都會留下這樣的腳印。或細雨撫摸,或微風輕拂,或暖陽照耀。然而不管怎麼樣,總有些腳印會慢慢變得模糊,只剩下一個輪廓,直至消失。
3. 梅花書屋文言文翻譯
導語:梅花書屋,是在原先倒塌的老房子基礎上加高地基而修建的一間大書屋,書屋四周栽植了海棠、薔薇、牡丹、茶花和梅花等名目眾多的鮮花,伴以假山湖石、涼棚花台,景色怡人,非高雅之士不許入內。下面是我整理的《梅花書屋》譯文。歡迎閱讀!
原文 :
陔萼樓後老屋傾圮,余築基四尺,乃造書屋一大間。旁廣耳室如紗幮①,設卧榻。前後空地,後牆壇其趾,西瓜瓤大牡丹三株,花出牆上,歲滿三百餘朵。壇前西府二樹,花時積三尺香雪。前四壁稍高,對面砌石台,插太湖石數峰。西溪梅骨古勁,滇茶數莖,嫵媚其旁。其旁梅根種西番蓮,纏繞如纓絡。窗外竹棚,密寶襄蓋之。階下翠草深三尺,秋海棠疏疏雜入。前後明窗,寶襄西府,漸作綠暗。余坐卧其中,非高流佳客,不得輒入。慕倪迂「清閟②」,又以「雲林秘閣」名之。
譯文 :
陔萼樓後面的老屋坍塌後,我命人造了一間大書屋。兩旁的耳室如同紗櫥一樣,裡面放著卧榻。因為前後都是空地的緣故,在後面種了三株西瓜瓢大牡丹,盛放之時,大約有三百朵花自牆上蔓延出來,甚為好看。前面種了兩株西府海棠,花開時如同三尺香雪一般漂亮可人。前面四壁稍稍有點高,便在它對面設了石台,放上了幾峰太湖石。西溪梅花梅骨古勁,滇茶自有一份嫵媚。梅花旁邊還種著西番蓮,纏繞著如同瓔珞一般。窗外有竹棚,頗為繁茂。台階下面翠草三尺,中間秋海棠疏落間雜。前後明窗下種以各種花木,漸成暗綠色。我坐卧其中,若不是高雅的客人,我絕不會讓他進來。因為仰慕倪瓚,所以仿照他的清閟閣給這間書屋起了個名字,叫「雲林密閣」
作者背景
張岱(1597年~1679年)又名維城,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天孫,別號蝶庵居士,晚號六休居士,漢族,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為富貴公子,精於茶藝鑒賞,明亡後不仕,入山著書以終。
張岱為明末清初文學家、史學家,其最擅長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夢憶》《西湖夢尋》《三不朽圖贊》《夜航船》等絕代文學名著。他善於運用修辭,熔才情、氣節、學識於一爐,靈筆點化,簡練中見豐富、平實中顯新妙、單純中透雅緻,營構了獨具個性的藝術妙境,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閱讀練習
【注】①幮(chú):古代一種似櫥形的帳子。②閟:同「閉」。
1、用斜線(/)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每句標一處)(2分)
(1)花 時 積 三 尺 香 雪
(2)西 溪 梅 骨 古 勁
2、解釋下列加點字。(4分)
(1)余築基四尺( ) (2)歲滿三百餘朵( )
(3)密寶襄蓋之( ) (4)又以「雲林秘閣」名之( )
3、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的意思。(3分)
階下翠草深三尺,秋海棠疏疏雜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張岱是小品名家,他善於運用修辭,熔才情、氣節、學識於一爐,靈筆點化,簡練中見豐富、平實中顯新妙、單純中透雅緻,營構了獨具個性的藝術妙境。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你能結合本文相關語句,進行精當的賞析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張岱說:「余坐卧其中,非高流佳客,不得輒入。」《陋室銘》中,劉禹錫言:「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你如何看待他們的交友觀?說說你的想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2分)(1)花時/積三尺香雪(2)西溪梅/骨古勁(西溪梅骨/古勁)
2、(4分)(1)我;(2)每年;(3)覆蓋;(4)命名。
3、(3分)台階下長著厚厚的青草,草間疏疏地點綴著一些秋海棠。
4、(4分,不設統一答案,從修辭、詞語等角度賞析均可)示例:張岱的修辭手法用得很妙,如「壇前西府二樹,花時積三尺香雪」,把繁茂的'花朵比作積累了幾尺高的香雪,寫出了花的清麗可人,語言簡潔,卻給人以無盡的想像。
5、(4分,言之成理即可)示例:我覺得他們的交友觀值得借鑒,「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選擇高雅的人交朋友可以提高自己的修養,完善自己的品行,可以讓自己的學識得到提升。
4. 上面兩朵梅花,下面一個房子有人,什麼意思
妹妹(梅梅)人住(忍住)
5. 「萬樹梅花一潭水,四時煙雨半山雲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意思:千萬株梅花競相開放,一潭溪水從旁流過,一團雲霧遮住了半座山峰。
來源:
「萬樹梅花一潭水,四時煙雨半山雲 」是雲南昆明黑龍潭景區的一副楹聯。此聯上聯寫了黑龍潭的梅花和水,點出這個風景區的特殊景物;下聯又抓住黑龍潭的另一種景觀煙雲來呼應,把人們帶進奇妙的神話世界之中。
昆明黑龍潭有「滇中第一古祠」之稱。同時,它還以「四絕」聞名遐邇,即唐梅、宋柏、明茶、明墓。黑龍潭位於昆明市北郊龍泉山下。黑龍潭道觀始建於漢代,是雲南第一處名勝古跡。
清代滿族詩人碩慶曾寫過對聯:「兩樹梅花一潭水,四時煙雨半山雲。」准確地概括了黑龍潭的主要景觀及自然景色。
(5)兩朵梅花下面一個房子擴展閱讀:
黑龍潭是有名的道教勝地,分為上下兩觀,從漢代的黑水祠演變而來。上觀始建於唐宋時期,始稱龍泉觀,下觀始建於明代,俗稱黑水宮。
《漢書·地理志》記載,益州郡滇池縣西北有黑水祠。清代雲貴總督阮元考證雲:「滇池縣有黑水祠,蓋此地也,或者唐梅宋柏之間為故址,龍神廟乃下遷者」。也就是說漢代的黑水祠就是現在的黑龍潭道觀,它是雲南第一處名勝古跡。
因為傳說雲南龍王黑龍的龍宮就在此,這里的潭水又終年不會枯竭,故後稱「黑龍潭」。唐宋以來,昆明地區的老百姓就到黑龍潭祭祀求雨。明初,黔國公沐氏在此大興土木,將龍神祠改名為黑龍宮,整個龍泉觀初具規模。
此後,明清兩代,雲南督撫多次對龍泉觀進行修葺,規制不斷完善。民國年間,這里稱龍泉公園。
清代滿族詩人碩慶曾寫過這樣一副對聯:「兩樹梅花一潭水,四時煙雨半山雲。」短短的十四個字就准確地概括了黑龍潭的主要景觀及自然景色。
有紅、白、綠梅等近90個品種6000餘株,構成一道新的風景,命名為「龍泉探梅」,是昆明新的十六景之一。黑龍潭梅園佔地427畝,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梅園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黑龍潭
6. 歷史上」兩朵半梅花城」在那裡
歷史上」兩朵半梅花城」在梅城鎮,其是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下轄的一個千年古鎮,是古嚴州府治所在地,地處於建德市東部。「梅城」因古嚴州府城牆沿江一段雉堞砌築成梅花形,故名。素有「天下梅花兩朵半,北京一朵,南京一朵,嚴州(梅城)半朵」的美稱。
「梅城」一名因古城牆臨江一段築成梅花形而來。三國吳黃武四年(225)置建德縣,梅城即為縣治。唐神功元年(697),睦州州治由雉山(今淳安)遷梅城。此後直至1959年,梅城向為州、府、路、專署所在地。民國28年(1939)置梅城鎮,1958年建立梅城公社,1959年7月恢復建置梅城鎮。
1992年4月,千鶴、南峰兩鄉並入梅城鎮。2002年,轄20個行政村,10個居民區,人口36896人,其中農業人口18572人。2003年人口41400人。面積104平方千米。2007年,將梅城鎮十里埠村劃歸楊村橋鎮管轄。調整後,梅城鎮轄5個社區,1個居民區,25個行政村。
(6)兩朵梅花下面一個房子擴展閱讀:
梅城鎮位於富春江、新安江、蘭江三江匯合處,北枕烏龍山,南臨三江口,依山傍水,風光秀麗,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自三國時期吳黃武四年(公元225年)置縣以來,已有1700餘年歷史。
歷為睦州、嚴州州治及建德縣治所在地,歷史文化積淀深厚。中國著名的古典小說《水滸傳》、《儒林外史》、《官場現形記》、《金瓶梅》等都曾描述過梅城的人文山水。
著名文人杜牧、范仲淹、陸游、劉長卿都曾在此任職為官,詩人謝靈運、李白、孟浩然等都曾游歷過梅城山水。先賢們無不為梅城的山水陶醉,為梅城留下了傳唱千古的詩文佳作,為梅城留下了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
7. 「兩朵春移小院栽」的出處是哪裡
「兩朵春移小院栽」出自宋代趙汝域的《題栽梅桃》。
「兩朵春移小院栽」全詩
《題栽梅桃》
宋代 趙汝域
梅花開盡桃花開,兩朵春移小院栽。
索笑索吟殊未已,渾渾疑是故人來。
《題栽梅桃》趙汝域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栽梅桃》是宋代趙汝域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梅花開盡桃花開,
兩朵春移小院栽。
索笑索吟殊未已,
渾渾疑是故人來。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春天的景象,主要以梅花和桃花的盛開為主題。詩人觀察到梅花已經開盡,而桃花卻開始綻放,這兩朵花遷移到小院中栽種。詩人忍不住索求歡笑和吟詠,但歡笑和吟詠似乎還未完全滿足,他感到困惑,彷彿是有個故人到訪了。
賞析:
這首詩詞以春天花朵的生長變化為線索,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觀察和內心情感的流露。首句"梅花開盡桃花開"寫出了梅花已經謝去,桃花開始盛開的景象,通過對花朵的對比,展現了季節的更迭和生命的輪回。接下來的兩句"兩朵春移小院栽"表明梅花和桃花被栽種在小院中,進一步強調了花朵的遷移和栽培,也體現了人對自然的干預和熱愛。
最後兩句"索笑索吟殊未已,渾渾疑是故人來"描繪了詩人內心的情感起伏。詩人追求歡笑和吟詠,但似乎還不能滿足,他感到困惑,疑心是否是有個故人到來,可能是期望與故人共享這美好的春天,或者是寄託了對往昔友情的懷念之情。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情感的感悟,通過描繪花朵和表達內心的疑慮,展示了人與自然之間的聯系和情感的豐富性,給人以啟迪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