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香自苦寒來的上句是什麼呢
A. 「梅花香自苦寒來」的下一句是什麼
「梅花香自苦寒來」出自《警世賢文》之勤奮篇,原文提到「有田不耕倉稟虛,有書不讀子孫愚。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少壯不經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書到用時方恨少,事到經過才知難。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
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句成語意指經歷了嚴寒的梅花更加幽香,寓意著珍貴品質或美好才華需不斷努力才能獲得。梅花,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因其清雅俊逸的風度和冰肌玉骨、凌寒留香的特性,成為了高潔、堅強、謙虛的象徵。
在中國文化中,梅花不僅被文人墨客贊美,還被視為民族的精華,受到人們的敬重。梅花以其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激勵著人們立志奮發,成為一種精神的象徵。在嚴寒中,梅花率先綻放,成為春天的使者,象徵著希望與新生。
關於梅花的故事與寓意,自古流傳甚廣。它象徵著鐵骨錚錚、不屈不撓的精神,以及幸福吉祥的美好寓意。在儒家正直觀念的影響下,梅花成為了高潔守道的君子,不畏嚴寒,剛毅雄傑,成為驚頑起懦的鬥士。
梅花不僅是一種自然界的花朵,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徵。它教會我們,只有經歷了艱難困苦,才能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正如古人所言,梅花香自苦寒來,這不僅是一種自然現象,更是一種人生哲理。
梅花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不僅讓人為之贊嘆,更激勵著無數人追求卓越,不畏艱難。它象徵著堅韌不拔的精神,提醒我們要堅持不懈,勇往直前。
B. 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全詩是什麼
「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全詩是《增廣賢文警世賢文》之勤奮篇。
全文
有田不耕倉稟虛,有書不讀子孫愚。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少壯不知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
釋義:有田地不去耕種糧倉就會空掉,有書不去讀的話子孫就會愚昧。寶劍的銳利刀鋒是從不斷的磨礪中得到的,梅花飄香來自它度過了寒冷的冬季。少壯的時候不懂得勤奮讀書,到老了再讀書就已經遲了。
其他關於梅花的古詩:
梅花/梅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
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C. 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全詩
1. "梅花香自苦寒來"出自明代朱熹的《增廣賢文·警世賢文》。
2. 全詩的完整內容是:「有田不耕倉稟虛,有書不讀子孫愚。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少壯不知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
3. 詩的譯文大意是:如果擁有田地卻不耕種,糧倉最終會空虛;如果擁有書籍卻不閱讀,子孫將會變得愚笨。
4. 寶劍之所以鋒利,是因為它經歷了不斷的磨礪;梅花之所以芬芳,是因為它經歷了嚴寒的考驗。
5. 詩中寓意著,年輕時不知道勤奮學習的辛苦,等到年老時才會後悔沒有早早地讀書。
6. "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句話寓意著,要想擁有寶貴的品質或才華,必須經過努力和困難的克服才能實現。
7. 在事業上取得成就的人,必須准備好面對各種挑戰,並在實踐中不斷豐富自己的經驗,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達到目標。
8. 成功不是一帆風順的,必須經歷磨難甚至失敗,才能保證成功的持久和真實。
D. "梅花香自寒中來"出自哪首詩
《警世賢文抄》之勤奮篇。
E.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出自哪首詩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出自《警世賢文》之勤奮篇。
寓意:版
《警世賢文》是先權輩總結出來的為人處世教誨,「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是說寶劍的銳利刀鋒是從不斷的磨礪中得到的,梅花飄香來自它度過了寒冷的冬季。寓意沒有經過痛苦的千錘百煉,美好的幸福,美好的品質不會輕易的來到,所以說,在痛苦中磨練自己,生命之火花才會閃爍。
(5)梅花香自苦寒來的上句是什麼呢擴展閱讀:
《警世賢文》分為守法篇、疏財篇、勤奮篇、惜時篇、修性篇、修身篇、處人篇、待人篇、防人篇、是非篇、寬人篇、取財篇、人和篇、安心篇、受恩篇、聽勸篇、歉謹篇、防憂篇、勸善篇、正氣篇。
其中,除了勤奮篇中的「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為我們熟知之外,守法篇中的「好事不出門,惡事傳萬里;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為」也為大眾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