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廣宗縣第二中學梅花拳

廣宗縣第二中學梅花拳

發布時間: 2025-05-15 09:48:05

A. 梅花拳的梅花拳簡介

梅花拳起始時間,眾說不一。有雲春秋戰國時有之;有雲秦漢時有之;但都無文可考。有文字可考的是流傳在平鄉後馬庄的手抄本梅花拳秘本《大文底》。該文記載梅花拳起始於南宋末年,開派祖師是鄒宏義,家住江蘇徐州府北門外六里朱家橋村。秘本《大文底》記載:「收法老爺大道,心直量大,存心忍耐,養成真性結聚成練一處,言必有德有道,去後賜下明香一柱,老爺領下傳道,要有事發起信香,四叩頭師徒見面」「彌勒(臘)勤佛下界」。
「元順宗甲子年三月三日,江蘇省徐州府銅山縣度化二輩老師張朕書,彌勒勤佛下界,一爐行事」。從以上記載可以看出,一輩祖師朱永元出生在南宋末年,並在元順宗(名達刺麻刺)甲子年(公元1264年)三月三日度化二輩祖師張朕書。朱祖師以忍耐養出真性而得道成佛、成聖,仙羽後賜下明香一柱,二輩老師接領傳道,一爐行事,有事一請,師徒既能見面。
梅花拳鄒氏墓地在平鄉縣後馬庄村,從邢台市區出發沿S325東行,大約走40公里,路南有梅花拳墓地指示牌右拐,沿鄉間公路大約走4公里,向左看就能看到墓地,在馬庄村村北。
梅花拳自鄒宏義始,才正式傳播民間。清康熙年間,鄒宏義的文武功法已練至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境界,名聲大振,他為了將梅花拳推向社會,便離開徐州雲游到開州(今河南濮陽),先後收蔡光瑞、王西征、孟有德為徒,盡授文功武法。三人藝業學成,便分路傳拳授藝。蔡光瑞在開州收韓化禮、孫盤龍後,便北上開道傳拳,途經內黃縣時,收八里庄楊炳為徒,即後來康熙壬辰年(1712)的武探花。之後繼續北上,來到順德平邑(平鄉縣)馬庄橋(後馬庄)收張復為徒。遂在馬庄傳授武藝,後收徒孫李進德、徐進德、鄭玉德。清康熙乙酉年(1705)蔡光瑞命李、徐、鄭三人去河南迎請師祖鄒宏義,這就是被武林界傳為佳話的三德請師。鄒宏義被請到馬庄後,便定居下來,在此設場收徒,傳拳授藝,一時從學門徒不下百人。自此,梅花拳才正式在民間公開廣為傳播。
一時間,平鄉、廣宗、南和、威縣、巨鹿、雞澤、曲周、永年、沙河、邢台等縣弟子紛紛來馬庄拜師學藝。清乾隆九年(1744)鄒宏義之子鄒文聚思父心切,遂率全家北上尋父,幾經輾轉:頭站南和三關店,二到廣宗魏村,魏村無有站腳地,平鄉馬庄紮根(《根源經》記載)。鄒文聚全家來到馬庄時,其父已故去數年,遂在其父墓前祭拜之後,定居在後馬庄,秉承父業,專心拳藝,以馬庄為中心,把梅花拳推向冀、魯、豫三省。鄒文聚在續寫《鄒氏家譜》時寫到:於已卯年遷於平邑北十里許,馬庄橋,人但知余自南而遷於北,不知余卻歸還故土也。
其後,鄒氏祖孫皆葬於今後馬庄村北,即鄒氏墓群.鄒宏義之孫鄒克 (傳拳四方不知所歸)、鄒克讓、鄒克諧、鄒克誠繼承祖父遺志,終身職業傳授梅花拳。據鄒克誠碑文記載:鄒克誠文武雙全,以言武略,為國所共宗,足以輔世而強國,以言文教,化周易為神奇,可以測往而知來,支脈相傳,淵源有緒,受其教者十數省,被其德者億萬家。
1993年7月,鄒氏墓群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河北省副省長王祖武為鄒氏墓群題詞:梅拳聖地。1997年7月,河北省體委、河北省體育總會授予平鄉縣、廣宗縣為河北省梅花拳之鄉稱號,隨後邢台梅花拳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982年,河北省武協主席南仆同志,受中國武協委託,挖掘整理梅花拳這一寶貴歷史文化遺產,他花費三年多心血,踏遍冀、魯、豫等地,在黃河兩岸走訪考察中,當地梅花拳老拳師們說:我們玩的都是鄒家拳,老家在河北邢台平鄉馬庄橋。1985年正月終於在平鄉縣後馬庄找到了梅花拳的老家。1993年7月,鄒氏墓群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河北省副省長王祖武為鄒氏墓群題詞:梅拳聖地。1997年7月,河北省體委、河北省體育總會授予平鄉縣、廣宗縣為河北省梅花拳之鄉稱號,隨後邢台梅花拳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談到梅花拳的發展不能不提到在高級知識分子中開辟了另外一片新天地的梅拳名師燕子傑。燕子傑,1936年出生,梅花拳第十七代傳人。燕子傑是中國著名的學者武術家師承梅花拳大師韓其昌。1955年去燕子傑畢業後到西藏氣象局工作,在那艱苦的環境下,他憑卓絕的武功,無數次化險為夷,留下了一段傳奇般的經歷。1982年燕子傑調至山東大學任副教授、教授等,從此開始了他在數學和梅花拳兩個園地的耕耘。燕子傑多次拜訪梅拳前輩,從廣宗縣谷場相谷景華前輩探求梅花拳理,根源記載,文理功法,深受啟發。曾發表過多篇武術論文,正式出版過《五勢梅花樁》、《中國梅花樁文武大法》等六本專著。二十多年來在全國上百所高等學校中不計辛勞的義務傳授梅花樁武功,弟子幾千人,遍布世界各地。在學界政界商界成名者不計其數,可謂桃李滿天下。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曾多次訪問歐洲、中東和北美各國,他是歐洲梅花樁協會名譽主席,加拿大、台灣地區梅花拳組織的顧問。他對梅花拳進行了大膽的革新,使梅花拳在全國各地的大學校園中扎穩了腳跟,使大量高級知識分子得以真正實踐傳統武術與傳統文化,培育了大量文武雙全的人才,為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B. 廣宗哪有好玩的地方

廣宗縣名勝古跡眾多,有聞名中外的沙丘平台遺址,有三座縣城遺址,有隋、明、清代名人墓,如明代吏書尚書崔恭墓,古建築有明代縣衙官署正堂,清代的景廷賓故居和傳說中八仙之一張果老故里等歷史古跡。廣宗縣是殷商五帝之都,廣宗縣還是「河北省梅花拳之鄉」,源於黃巾起義並薪火相傳的太平古樂是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廣宗民間藝術品類多而精,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沙丘平台

沙丘平台遺址

在邢台市廣宗縣大平台村南,有一個長一百五十米,寬七十米的沙丘。據史書記載,這就是有名的沙丘宮平台遺址。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宗縣志》說:廣宗全境地勢平衍,土壤概系沙質,到處堆積成丘,故古名沙丘。沙丘宮也得名於此。

據史書記載,這片看似不起眼的土地,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困龍之地」。

商周時這里屬邢國之地,祖乙曾遷都於邢。商紂王在邢國沙丘大興土木,增建苑台,設酒池肉林,使男女裸體追逐游戲,狂歌濫飲,通宵達旦。邢侯因忠諫被誅。

西周時期沙丘屬邢國,邢滅屬衛,衛靈公因占卜墓地而葬於沙丘。

沙丘後為趙國屬地,雄才大略、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傳位於少子趙惠文王後,居住在沙丘宮。他的長子公子章與惠文王爭奪王位,興兵作亂,兵敗,逃到趙主父所住的沙丘宮。惠文王派公子成和李兌率兵包圍沙丘宮,殺死公子章,並將趙武靈王餓死於沙丘宮。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在平原津患病。七月丙寅,行至沙丘,在沙丘宮的平台病死。他的小兒子胡亥和丞相李斯、宦官趙高互相勾結,詐稱受始皇詔,立胡亥為太子,並令真正受始皇遺詔為太子的長公子扶蘇自殺。

秦漢以來,沙丘宮遺址成為一方名勝。文人騷客,來此訪古探幽,留下不少詩文。清朝康熙年間廣宗縣吳存禮的一首七律《沙丘宮懷古》,堪為其中代表。詩雲:

閑來憑吊數春秋,閱盡滄桑土一抔。

本籍兵爭百戰得,卻同瓦解片時休。

祖龍霸業車申恨,主父雄心宮里愁。

唯有朦朧沙上月,至今猶自照荒丘!

官署正堂

邢台一帶素有「順德府好城牆,廣宗縣好大堂,巨鹿南和好牌坊」之說,現在邢台市廣宗縣尚存明代縣衙建築主體廣宗官署正堂,又稱廣宗縣衙、廣宗大堂等,據廣宗縣志記載,廣宗官署正堂曾是一組完整的古建築群,中軸線的主體建築有照壁、鍾鼓樓、儀門、大堂、二堂等。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始建於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傳說秦始皇在此停過靈,該大堂是全國少見的保存完好的縣衙正堂。

張果老墓

唐代仙翁張果老,邢州廣宗人也(今河北廣宗張固寨村人)。著名道士,隱於襄陽條山,常往來邢洺間。張果老是八仙中歷史上確有其人的兩人之一,唐武則天時已逾百歲,多次被武後、唐玄宗召見,還被唐玄宗授以銀青光祿大夫,賜號通玄先生,並賜封邢州仙翁山為其道場,詔建棲霞觀。以後他以「年老多病」為由,又回到邢州仙翁山(今張果老山)去。他的故事最早出現在《明皇雜錄》。仙逝後「道士葉法善門人李山童主其祀焉!仙翁仙逝後被葬在其家鄉廣宗張固寨村,現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熱點內容
界首盆栽 發布:2025-05-15 14:25:42 瀏覽:870
白百合查詢 發布:2025-05-15 14:23:41 瀏覽:552
歌詞中有好像一朵花 發布:2025-05-15 14:20:40 瀏覽:336
水生花卉盆景 發布:2025-05-15 14:11:39 瀏覽:680
幸福花開一朵朵廣場舞 發布:2025-05-15 14:08:34 瀏覽:281
英德看荷花 發布:2025-05-15 13:56:28 瀏覽:18
神農丁香 發布:2025-05-15 13:41:09 瀏覽:606
名古櫻花女鞋 發布:2025-05-15 13:37:31 瀏覽:981
元歌花語 發布:2025-05-15 13:35:54 瀏覽:93
玫瑰色口紅圖片 發布:2025-05-15 13:22:28 瀏覽: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