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踏雪尋梅
1. 「踏雪尋梅」是有什麼寓意
1、踏雪尋梅的寓意:怡然自得的情緒和高雅的意境。形容文人雅士賞愛風景苦心作詩的情致。
中國人對梅花,不但看,還要賞,還要探,還要尋。雪中探梅,踏雪尋梅,自古而然。而且,對觀梅、賞梅的環境氛圍還極其講究。明人張釒茲《梅品》中一共列出二十六條「花宜稱」:清溪小橋,籬邊松下,綠苔鋪地,明窗對花;花下或有珍禽為伴,仙鶴為侶,遠離塵囂,別有清境,等等,等等。
人們對梅這般另眼看待,自然跟梅花獨自開放在萬花紛謝一時稀的隆冬有關。但更重要的,是梅那斗雪凌霜、香清寒艷、淡雅聖潔的高標逸韻,歷來為世人所歆慕。其實,梅花何處沒有?而愛梅者,尤其是心境淡泊的文人雅士卻偏偏舍近求遠,以至踏雪履霜去尋,去探。個中原因,不言自喻 。那些進入宮苑園林的梅樹,縱然是欹曲疏美的天姿國色,個性稜角卻被磨滅了,自在的清氣銷匿了,而且沾染了太多的富貴氣、匠氣,遠不是那些兀立荒村幽水的江梅、寺梅、野梅所具有的天然神韻。陸詔珩說:雪後尋梅,霜前訪菊,雨際護蘭,風外聽竹,固野客之閑情,實文人之深趣。宋代大文豪蘇東坡,一生宦海浮沉。宋紹聖元年因上書哲宗皇帝,再次貶謫嶺南。一日,來到羅浮山中,想到隋開皇年間貶官趙師雄在荒郊松林間月下巧遇梅仙的故事,不覺神思恍惚,寫下了著名的詠梅詩:「羅浮山下梅花村,玉雪為骨冰為魂。紛紛初疑月桂樹,耿耿獨與參橫昏。」這里,既贊美了梅花的冰清玉潔、清麗溫婉的品格,也道出了詩人日暮天寒獨對參星時的落寂與凄涼。蘇東坡為什麼對羅浮山的梅情有獨鍾?不正是因為羅浮山野梅那種凌寒獨自開的清韻高格觸動了他心靈深處的那根弦,詩情才會這么噴薄而出!
由此可見,探梅,尋梅,最佳去處是遠山幽水,荒村古寺。在曠遠靜寂的冰天雪地之中,一樹寒梅,傲然兀立,既顯出梅的千般風韻,萬種精神,同時,映照出那些身處逆境卻守志如玉的儒生的情懷。
然而,同是探梅,尋梅,常常因人的秉性、心境不同,卻大異其趣。比如那位林和靖先生,長年隱居西湖孤山下,二十年足不入鬧市,終生不仕不娶,以養鶴植梅為樂,人稱「梅妻鶴子」。他的探梅,尋梅,喜歡「臨水看幽姿」。不信,讀讀他的詠梅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池水倒窺疏影動,屋檐斜入一枝低。」一字字,一行行,無不盪漾著盈盈水氣。月光照耀著寒梅淺溪,清澈的溪水倒映出疏淡的梅影,似有若無的幽香飄浮在昏黃的月夜,那疏朗的梅姿,那清清的溪水,那朦朧的月色,那淡淡的清香,一起構成了靜謐的境界。在這境界中,寒梅是那樣的高潔端莊,又是那樣幽雅超逸。有了冷月寒水的陪襯,梅的風姿神韻出來了,而尋梅、觀梅人那孤高聖潔的節操,淡泊超逸的情懷,不也盪漾其間了嗎?揚州八怪頭號人物金農,似乎也是傾心江梅的。他畫江梅極強調「清瘦」二字。他說,瘦處要「如鷺立寒汀,不欲為人作近玩」,而清呢,則「清到十分寒滿把,始知明月是前身」。他畫的梅花,主幹粗茁,細枝斜逸,花蕊點點,滿紙古拙狂怪之意,筆筆放浪不羈之情,寫盡了畫家胸中百折不磨的傲氣,錚骨凌霜的堅貞與豪邁。
當然,探梅,尋梅,最多的應在皚皚白雪之中。「寒梅雪斗新」「梅花色白雪中明」「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雪與梅,梅與雪,彷彿天造地設的一對。雪飛花舞,花雪交融,晶瑩明媚,潔白無瑕,釀造出一幅凄美冷艷而又生機盎然的天景天趣!
正因為如此,自古以來,人們才會不懼天寒地凍,不畏山高路遠,去探問,去尋訪。對那些氣節高堅的人來說,踏雪尋梅,與其是尋找梅花,不如說是尋找心靈的滋養和精神的支撐。一生顛沛流離的陸游,他極愛梅花,共寫了一百多首詠梅的詩詞,恨不得自己化作億萬棵梅花樹,並以驛外斷橋邊的梅花自許,寧可「零落成泥碾作塵」,也決不向權貴卑躬屈膝。元代畫家王冕,常將一懷清高之氣,憤世之情寄託於畫卷,融貫於墨梅。宋人畫梅大都疏枝淺蕊,王冕獨辟蹊徑,易以繁花,往往千叢萬簇,風姿綽約,以表達清貞孤傲的氣概,凜然高潔的操守。「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他的墨梅正是畫家自己。梅的品格,人的精神,融匯貫通,升華為一種高雅清純之氣,彌漫天地,飄溢古今。
踏雪尋梅,固然是雅事,卻也不乏艱辛。想那遠山幽水,荒村野谷,幾多盤山險道,危崖絕壁,那些達官顯宦、富賈豪紳,自然是不肯去冒那個險、吃那個苦的。而山民樵夫、尋常百姓以及酸窮的文人墨客,往往冒著紛飛的雪花,手執竹杖,頂多騎一頭瘦骨嶙峋的毛驢,踏著昏黃的初月,一顫一拐地步入幽谷深澗。當他們歷盡了千辛萬苦,望見雪中昂首怒放的寒梅時,又怎能不感到格外親切和歡欣鼓舞呢!元代喬吉一首題為《尋梅》的小令這樣寫道:「冬前冬後幾村莊,溪北溪南兩履霜。樹頭樹底孤山上。冷風來何處香?忽相逢縞袂綃裳。酒醒寒驚夢,笛凄春斷腸。淡月昏黃。」詩人歷經冬前冬後,走遍溪北溪南,沾滿兩腳的霜雪。遍尋樹頭樹底,大有尋不著梅花死不罷休的堅毅與執著,而一旦尋著了梅花,無限的驚喜也就不言而喻了。
雪映梅開是天景,踏雪尋梅是人趣。有了寒士踏雪尋梅,雪與梅就更為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而梅、雪、人三者齊備,展示出天地間何等動人的奇觀。真可謂:有雪無梅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詩分春。
2. 踏雪尋梅應該是怎樣的寓意
踏雪尋梅,是歷代文人畫家最喜選用的題材之一,如同「松風高士」、「驢背吟專詩」、「濃陰獨釣」一樣屬,突出表現文人士大夫階層的閑情逸致。吳偉《踏雪尋梅圖》的半形構景,結合三遠視覺法,巧妙地展示了山川重疊多變的地形和遼闊渺杳的空間。
老筆紛披,率意放寫,在突現氣象凝寒野趣山水的同時,一位高士頭戴笠帽,身著紅衣,拽杖尋梅,幼童抱琴相隨。流露出畫家匆匆不耐人間喧囂、嚮往返璞歸真的逃逸心態。右上款署「江夏吳小仙」,一方印章模糊不辨。
(2)梅花踏雪尋梅擴展閱讀
《踏雪尋梅圖》是中國明代畫家戴進的國畫作品。該畫為立軸,現流落於美國民間。《踏雪尋梅圖》繪高士踏雪訪梅之雅事。整幅構圖師郭熙景式,枯樹畫法也仿郭熙的蟹爪。
踏雪尋梅,是歷代文人畫家最喜選用的題材之一,如同「松風高士」、「驢背吟詩」、「濃陰獨釣」一樣,突出表現文人士大夫階層的閑情逸致。
3. 踏雪尋梅的含義
自我感覺哈,不要介意!
踏雪尋梅
雪後的一一切都是寂靜的,,無論是什麼,此時,再也不敢做聲,冬是嚴肅的,容不得半點虛偽做作,萬物此時歇息了,因為雪融化後將是一個迷人的春天,萬物都在為春天養精蓄銳,春天是美麗的,那是雪融化後用水點綴起來的,像詩一樣美的季節,萬紫千紅的春天,會有殘留的落葉,但他們不是被秋天遺忘,他們留下來只是為了欣賞春天,愛春天,贊春天。
雪後,孩子們活躍起來,用手捧上一捧雪,向空中一撒,雪飛揚起來,我知道,他們撒起來的是希望,落下的是堅強,雪霧在空中,跳著不為人知的舞蹈,無聲中,歌女似乎在唱著什麼,閉上眼,那個聲音凄怨,無奈,唯美,在一片素白中,暈染開了一片粉白的水墨畫,白的天,白的樹,白的地,唯有雲層間露出一點細細的淡淡的藍,像仙女窺探大地的眼睛。那歌女是誰?哦!是每個人,在寂靜的天空中,在寂靜的雪地里,處處無聲處處聲,人的心聲,是一個歌女,唱出了許久以來埋藏在心底的話語。
雪後的一切都是一個夢,我要用雪花做成的錦盒,封住這個夢,埋藏在心底最柔軟的地方。
人生中,如果下了一場雪,我們,要踏著雪,尋找雪地里的梅花,那一點紅,盛開在雪後的銀毯上,雪很滑,但是,摔倒了以後,也是一個樂趣,踏雪尋梅,在人生的道路上,是一個全新的,洗刷心靈的娛樂。
踏雪尋梅,踏的是信仰,尋的是陽光;
踏雪尋梅,踏的是陽光,尋的是翅膀;
踏雪尋梅,踏的是夢想,尋的是堅強;
踏雪尋梅,踏的是堅強,尋的是輝煌。
踏雪尋梅,是一個夢,一個美得讓人如痴如醉的夢,像山谷中的猿鳴,回盪著,沖擊著黑暗的原始森林,讓陽光照到每一寸土地。
踏雪尋梅,是一種追求,是一種感悟,是一種境界。
人生,需要踏雪尋梅的信念!
踏雪尋梅是根據一種境界,尋找更好的境界~~不要介意哈,我自己的想法,呃~不要笑話我~
4. 踏雪尋梅的詩句
張岱的《夜航船》里記載,孟浩然情懷曠達,常冒雪騎驢尋梅,曰:「吾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背上。」這就是踏雪尋梅的典故。
要麼是雪,要麼是梅,踏雪尋梅的詩實在是難找。
5. 梅花樹下梅影長, 梅影落處透暗香,踏雪尋梅終不悔,姍姍來遲對成雙 。求解答什麼意思 謝謝
這首詩的大意是一對年輕的男女相約於梅花樹下,踏雪尋梅成對成雙,意境很不錯。
滿意望採納
6. 踏雪尋梅是什麼意思
踏雪尋梅 [ tà xuě xún méi ] 踏雪尋梅梅未開,佇立雪中默等待。形容文人雅內士賞愛風景苦心作詩容的情致。
出處:張岱的《夜航船》。
例句:
1、小雪時節需養生,踏雪尋梅點點紅。煮雪烹茶觀鶴影,一部手機一書童。梅花影里飛信送,蒼茫大地踏歌行。淡涼空氣入肺胸,溫馨祝福暖平生。加強鍛煉多放鬆,天寒地凍要防風。
2、踏雪尋梅春色近,馬蹄聲聲萬象新。張燈結綵福臨門,昂首向前駿馬奔。平安道上太陽升,凌雲壯志美夢成。人生踏入暖春里,幸福生活甜如蜜。真心祝願你馬年大吉大利。
3、那年元旦她送了我一張賀卡,寫著「踏雪尋梅」收,在眾多賀卡中她是多麼的與眾不同,所以在千百張賀卡中,我記住了她,直到現在也許是永遠。
(6)梅花踏雪尋梅擴展閱讀:
張岱的《夜航船》里記載曰:「吾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背上。」即孟浩然情懷曠達,常冒雪騎驢尋梅。
《夜航船》並非高深莫測的古書,而是用較為淺顯的文言敘述四千餘個文化常識段子,這些條目絕大多數都是作為一個有文化的人所必須熟知的內容。雖然也收錄了一些現在看來荒誕不經的內容,但作為古人的情趣笑談,有助於我們了解古代的一些文化狀況,也未嘗不可以看看。
7. 踏雪尋梅 歌詞
歌曲名:踏雪尋梅
歌手:范曉萱
專輯:聖誕快樂頌
雪霽天晴朗 臘梅處處香
騎驢壩橋過 鈴兒版響叮當權
響叮當 響叮當 響叮當 響叮當
好花採得瓶供養 伴我書聲琴韻
共度好時光
END....
http://music..com/song/53827107
8. 踏雪尋梅的歌詞
歌詞:
雪霽天晴朗,臘梅處處香
騎驢灞橋過,鈴兒響叮內當容
響叮當,響叮當,響叮當,響叮當
好花採得瓶供養,伴我書聲琴韻
共度好時光
填詞:劉雪庵
譜曲:黃自
編曲:黃自
(8)梅花踏雪尋梅擴展閱讀
《踏雪尋梅》為一首欣賞冬天自然美景的歌曲。梅花不畏冬雪,傲然綻放,吐艷枝頭,千百年來人們贊美這樣的雪梅精神。《踏雪尋梅》表達了青少年學生騎著毛驢,踏著冬雪去欣賞梅花綻放的情景。歌曲以輕快活躍的曲調抒發了人們賞梅時的興奮、愉快的心情,詞曲並茂。
合唱是以騎驢賞梅、鈴兒的叮當響聲為意境來編配的。在A段中,第二聲部主要以叮當聲為騎驢行走的背景來襯托第一聲部的形象。B段的第二聲部是以和聲式方法配置的,它與第一聲部和諧地結合,形成「如影隨形」的效果,使歌曲顯得豐滿,加強了歌曲的表現力。
9. 踏雪尋梅是有什麼寓意
踏雪尋梅寓意是形容文人雅士賞愛風景苦心作詩的情致。
讀音:tà xuě xún méi
出處: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七:「或曰:『相國(指鄭綮)近有新詩否?』對曰:『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子上,此處何以得之?』蓋言平生苦心也。」
譯文:有人說:「相國(指鄭綮)最近有新詩嗎?」回答說:『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騎在驢上,這是哪裡得來的?「是說平時用心良苦啊。
示例:
1、《金瓶梅詞話》第二十回:「知你許久不曾進里邊看桂姐 ,今日趁著天氣落雪,只當孟浩然踏雪尋梅,咱望他望去。」
2、那年元旦她送了我一張賀卡,寫著「踏雪尋梅」收,在眾多賀卡中她是多麼的與眾不同,所以在千百張賀卡中,我記住了她,直到現在也許是永遠。
(9)梅花踏雪尋梅擴展閱讀:
近義詞:
騷人詞客
讀音:sāo rén mò kè
釋義:指詩人、作家等風雅的文人。
出處:漢·揚雄《長楊賦》「言未卒,墨客降席,再拜稽首曰:『大哉體乎!允非小人之所能及也。乃今日發蒙,廓然已昭矣。』」
譯文:話還沒有說完,客人子墨就下了席位,拜了兩拜並叩頭至地道:「這樣的法度真是偉大啊!確是小人所想不到的。你在今天啟發了蒙昧的我,我才算是廓然明白了!」
反義詞:
胸無點墨
胸無點墨,釋義:肚子里沒有一點墨水。舊指人沒有文化。點:一點;比喻極小;墨:墨水;比喻學問。
出自:宋·釋普齊《五燈會元》:「師自贊曰:『匙桃不上個村夫,文墨胸中一點無,曾把空虛揣出骨,惡聲贏得滿江湖。」
示例:你別看他每天滔滔不絕的,實際是個胸無點墨的人。
10. 踏雪尋梅出自哪首古詩
不是出自哪句詩,而是一個歷史人物的典故
說的是"王冕"
王冕《題月下梅花》
南枝橫斜北枝專好,北屬枝看過南枝老。
中有一枝致奇絕,萬蕊千葩弄天巧。
元代畫家王冕,自敘「平生愛梅頗成癖」,踏雪尋梅,「沖寒不畏朔風吹」,一旦發現奇絕之枝,即「喜欲顛」,載酒與梅花對飲,他的《墨梅圖》配上其親筆題寫《墨梅詩》,堪稱歌頌梅花風骨的傳世佳作,現收藏於故宮。
後世的楊紀元 有一首詩歌就是<踏雪尋梅>